首页 百科知识 无锡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面临的问题

无锡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面临的问题

时间:2023-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2.1 无锡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面临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无锡经济进入了持续的高速增长期,2001年以来的年均GDP增幅接近12. 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从TFP指标来看,进入新世纪以来无锡市经济活动的效率出现了一定的下滑。显然,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经济活动效率不高是无锡市近年来整体经济活动效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2.2.1 无锡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面临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无锡经济进入了持续的高速增长期,2001年以来的年均GDP增幅接近12. 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即便按常住人口计算,无锡的人均GDP水平在2008年也已突破1万美元,处于由小康阶段向发达水平过渡的阶段。在经济发展的表现上,工业化、城市化和对外开放仍在加速。这些指征都说明当前无锡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好的活力。

为了透过这些表层指征,更准确地把握无锡的经济走向,我们选取了若干反映经济发展效率的指标来对无锡的经济发展趋势做进一步的剖析。

首先,我们考察无锡国民经济活动中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指标的变动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反映的是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更准确地说,是效率改进)的贡献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计算该指标,我们利用统计工具估算了无锡市历年的资本存量。结合各年度《无锡统计年鉴》所提供的GDP和从业人数等数据,我们利用索洛残差法计算了1996~2008年无锡市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参见表2.1和图2.5)。可以看到,1996~2008年的13年间,无锡经济TFP的平均增长率为5.83%,其中1996~2000年为9.22%,而2000~2008年为4.82%。从TFP指标来看,进入新世纪以来无锡市经济活动的效率出现了一定的下滑。

限于数据原因,我们仅估算了无锡市第二产业自2000年以来的资本存量,并计算出第二产业2000~200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发现,该时期无锡市第二产业TFP的平均增长率为2.56%,比同期整体经济的TFP状况更差,其中2006年和2008年两年为负增长。显然,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经济活动效率不高是无锡市近年来整体经济活动效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表2.1 无锡市经济增长中的全要素生产率

img8

续 表

img9

资料来源:根据《无锡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及课题组估算的数据计算得出。

img10

图2.5 无锡市整体经济及第二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资料来源:根据《无锡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及课题组估算的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2.2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对无锡市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是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其年平均贡献份额为65.61%,其次是劳动力投入的增加,为17.25%,贡献最小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为17.14%,与劳动力投入的贡献大致相当。由此不难发现,无锡市经济还带有非常明显的传统增长方式的特征,即主要是依靠要素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2001年以来,要素投入的增加对GDP的贡献高达82.86%,而由于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改善所带来的效率提高还远远没有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动力。

表2.2 资本、劳动力和效率提高对无锡市经济增长的贡献

img11

资料来源:根据《无锡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及作者估算的数据计量而得。

其次,我们考察另一个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工业增加值率,即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比率。从表2. 3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5年,无锡的工业增加值率一直在22%~24%之间波动,而从2006年开始出现了进一步下滑的趋势,2008年甚至下降到了20%以下。

表2.3 2000~2009年无锡市工业增加值率(亿元,%)

img12

续 表

img13

说明:* 2009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

资料来源:2000~2008年数据来自《无锡统计年鉴》(各年),2009年数据来自统计公报。

我们对工业增加值率指标再进行横向比较。在产业结构相近[4]的部分沿海城市中,2005年无锡的工业增加值率仅高于温州和苏州,比广州、天津、上海和深圳要低(参见表2. 4)。从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来看,2006年无锡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仅为24. 8%,同年深圳该指标则达到了51%,而在20世纪末,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为43%,日本和英国分别为36%,法国和加拿大也都超过了30%[5]

表2.4 2005年部分城市工业增加值率比较(亿元,%)

img14

资料来源:根据各城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统计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整理。

最后,我们考察增量资本产出率(incremental capital-output ratio,ICOR)指标。增量资本产出率的含义是创造一单位的产出增量,需要增加多少投入。该指标数值越低,说明投资的效率越高,发达国家该指标通常介于1~2,而中国的数值较高,近年来在3~4之间。我们利用无锡每年的GDP增幅与上年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计算无锡的ICOR,发现无锡的增量资本产出效率表现要略好于全国的平均水平[6],特别是在2001~2004年间。但是最近几年,无锡的ICOR已经从2.5左右提高到3. 5左右。这说明无锡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速度不够快,赶不上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速度,从而导致投资效率衰减(参见图2.6)。

img15

图2.6 无锡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无锡统计年鉴》各年数据计算。

基于以上对全要素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和增量资本产出率等三项重要的衡量经济增长效率的指标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三项指标的状况及变动趋势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而且都表明,2000年以来无锡的经济发展效率非但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反而在最近几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恶化趋势。这说明,无锡当前表现出来的仍然较为强劲的经济增长态势,其动力主要来自要素投入的快速增加,而不是技术进步等带来的效率改进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第一,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条件下开始起作用。从2000年至2007年,无锡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而且固定资产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值)整体上呈现递增态势,从2000年的不足30%提高至2009年的约47. 8%,在投资高峰期的2003~2004年甚至接近50%(参见表2. 5)。

表2.5 2000年以来无锡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态势

img16

资料来源:《无锡统计年鉴》,各年。

第二,无锡市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提高的贡献不足,难以抵消资本边际效率下降效应。从2001年至2009年,无锡全市的科技投入从23亿元增至114. 8亿元,独立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从3 782名增至4 351名,专利授权数从903个增至2 922个,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从99个增至231个(参见图2.7和表2.6)。作为一个传统上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地级城市,人均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增长很快,取得上述进步已非常令人称道。但是,无锡在技术进步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依然偏低,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比重依然偏低,表明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相对缺乏,无锡市本地企业的技术含量仍然有待提高。

img17

图2.7 近年来无锡专利申请和授权数

资料来源:《无锡统计年鉴》(2004~2009)。

表2.6 2006年无锡与其他城市人均专利申请和授权数的比较

img18

资料来源:根据各城市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无锡经济特别是工业附加值的高速增长,有很大部分是来自经济价值链上附加值较低的部分。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促进了工业产值的迅速增长,但许多来华建厂的外资企业带来的却主要是技术含量低的制造、组装环节,而处于“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两端的设计、研发、营销、管理等高附加值部分,则往往留在母国的总部所在地,或者外包给其他发达国家,即使迁往中国,也通常会安排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

从统计数字上看,近年来,无锡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例如从2001年至2009年,高技术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1%快速提高至43. 9%。但这样的统计尺度存在明显缺陷,例如复杂电子设备及其零部件的制造都被归入高技术产业,但在无锡本地完成的主要是组装、加工,依然属于附加值较低的部分,这些产品的研发、营销大多是在其他地方进行。这正是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快,然而其工业增加值率并不高的原因所在。

2000年以来,无锡外来人口进入到快速增长阶段,由2001年的73万人增长到2006年底的218万人,外来人口的快速增长对于支持无锡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使得劳动力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由2000年之前长期为负的局面得到了改观。但是,外来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蕴含的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其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仅占外来人员总数的2.2%,高中文化程度的也仅有8.5%,两者相加不超过11%。与此同时,无锡市本地却有大量高素质人才通过到外地求学而流失。据统计,1995~2005年的10年间,无锡净流出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约7万人。由于外来人员流动性强,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有限,除了在工厂通过“干中学”积累部分人力资本,很难有更多渠道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数量。因此,劳动力素质的改善对无锡GDP增长的贡献便显得非常有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