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道婆纪念馆的初步构想
苏儒光
一、黄道婆纪念馆的建造
黄道婆纪念馆的设计理念是黎族古老建筑架空船形屋式样与现代科技建筑的组合体。此建筑外形像一条被高架起来的船。在远古时代,海南黎族来源有两部分,一是土生土长的土著黎族;二是渡海过来的百越民族。船形屋作为黎族特有的一种住宅外形,可能是纪念黎族祖先从两广渡海到海南,以及与他们的祖先曾在沿海一带生活有关。
黄道婆纪念馆的建造风格应该是古朴、典雅、独特、美观。该馆的建筑原则是:1.有利于陈列布展;2.有利于观众参观;3.有利于展品馆藏;4.有利于安全保管。
纪念馆园林庭院要种花木果树,翠竹环抱,以种植红棉树和原始的中棉树为主,间种槟榔、椰子、芒果、荔枝、龙眼、杨桃、酸梅、木瓜、菠萝蜜等果木,富有热带崖州黎寨风光的共同特色。在黄道婆纪念馆庭院里,树立黄道婆穿黎族女服纺织的雕像。
二、黄道婆纪念馆展览设计
序幕
1.前言
2.海南地图和古崖州分布图
3.挂巨幅崖州黎锦
4.崖州介绍
第一单元 崖州是原始“吉贝”的产地
1.单元说明
2.中国棉花的始祖在海南岛崖州
棉花有粗绒棉和细绒棉两大类。粗绒棉有非洲棉和亚洲棉,细绒棉有美洲的陆地棉和海岛棉。产于印度的亚洲棉,俗称“中棉”。西汉中期,非洲棉经过中亚传入中国新疆,俗称“小棉”。唐宋以前称棉花为“吉贝”。我认为海南岛崖州是原始棉种的产地,是中国棉种的始祖之一。
至今,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一带,仍然保留着红棉和原始的“中棉”树。这两种棉种,一种是落叶乔木,因盛开红花,得名红棉,每年春节前后先落叶后开花。果实圆形,果实包叠着白色纤维,在农历三四月间,果实成熟开裂,木棉花纤维可以纺纱织布。另一种是灌木型“中棉”树,果实较大,花茸洁白柔软,细长纤维,黎族称这种木棉为“吉贝”。一年种植多年收。
黎语称棉花为“贝”、“吉贝”或“古贝”。有其物才道其名,“吉贝”一语并非外来语转译,而是黎族对棉花的原始语言称谓。《尚书•禹页》记载:“岛夷卉服,厥筐织贝。”1987年,福建省崇安县武夷山出土的船棺,里面有已碳化了的棉织物,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据考证,出土的棉织物纤维与海南岛五指山灌木型“中棉”生长形态纤维属同类。对比之下,非洲“小棉”和亚洲“中棉”,于西汉中期先后传进我国新疆和云南,距今才两千多年。综上资料,充分印证了中国棉花的始祖在海南岛崖州。
3.崖州“吉贝”的种植、利用和传播
我国古代植棉和棉织业为什么不迅速发展起来呢?这是因为,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以经济、政治、文化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只养蚕不植棉,以“丝绸之国”著称。所以,对植棉和用棉不如养蚕织绸那样重视。特别是历代统治者,视海南岛为“南荒”、“鬼门关”。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海南岛的植棉和用棉技术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向内地传播。
随着黎族植棉和用棉技术的提高,岭南诸民族酋长们把崖州色彩绚丽的棉织品作为岁贡献给中原统治者。黎族生产的五斑布、黎幕、黎锦、黎单等棉织品,招引商贾转至内地。这时棉花的经济地位与蚕丝同举并论了。到了宋末元初,棉花向长江中、下游流域迅速传播。
综上所述,在商周时期,崖州黎族就懂得将棉花纤维作为衣着原料了。秦汉前,海南岛是植棉和用棉区;笔者推断,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种植的棉花,是由原始灌木棉树——“中棉”移植和引化过来的,始祖在海南岛崖州。“吉贝”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才演变成今天的中国棉花。
第二单元 崖州“吉贝”纺织业驰名天下
1.单元说明
2.古崖州“吉贝”纺织工艺和印染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盛产“吉贝”的崖州,为黎族祖先提供“织贝”做“卉服”的丰富原料。黎族棉纺织业的始兴不晚于殷周时期。当时,黎族处在母系氏族社会,上山采集“吉贝”和“织贝”都是女性的本分。今天黎寨仍然保留着女子纺织男子莫近的习俗。
秦汉时期,黎族棉纺织业已经具有很大的发展了。《汉书•贾捐之传》记载:“汉武帝末(前87年)孙幸为朱崖太守,调广幅布献之,蛮不甚役,攻郡杀幸,幸子豹率众讨平之。”《汉书•发理志》记载詹耳朱崖军风俗:“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说明了汉代时期,黎族棉纺织技术的高超和棉织品的丰富。
唐宋时期,黎族的棉纺织工艺和印染技术已有很高的发展水平。当时把棉纱和丝绒组成经纺彩纱,运用五色纱线织成色泽鲜艳的立体图案。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十记载海南黎族妇女,“女伴自施针笔,为极细会飞蛾之形,绚绚以偏地淡粟纹,花纹晓寮,工致极佳。”这一评价生动地反映了宋代黎族妇女纺织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3.崖州锦驰名天下,是“岁贡”皇帝的珍品
宋元时期,黎族棉纺织业在我国起着主导作用。黎锦,俗称“崖州锦”。一幅黎锦,由三块锦幅拼制成,长八尺,宽五尺有余,锦面是当时棉织工艺的杰作。古时候,黎锦是“岁贡”的珍品。黎族人民又把黎锦称为“龙被”,视为先祖的遗产。每当喜庆之日,人们挂起“龙被”,象征吉祥;每当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把“龙被”覆盖灵柩上面,以示死者的身份高贵。在今天,崖州黎锦仍是黎族文化的珍贵遗产。黎锦印证了黎族纺织业在中国棉织染史上的光辉和杰出,崖州锦是考证“吉贝”的活化石资料。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黎族劳动人民不断总结经验和提高“织贝”技术,形成了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民间“织贝”工艺,并以丰富的技巧制作出优美的广幅布、白叠布、崖州锦、黎幕、花单等“织贝”产品为“岁贡”,献给皇帝,并将这些产品向中原地区传播,为植棉纺织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道婆出生在南宋末年,当时崖州是个棉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她一直在黎寨生活和学习,到了晚年才离开崖州黎寨移居乌泥泾,并把崖州黎族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广为传播。她边实践边革新纺织工艺,种植棉花促进了江南一带棉纺织业的大发展,使崖州黎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在江南生根开花结果。
第三单元 黄道婆在乌泥泾推广黎族先进的棉纺织技术的伟大历史贡献
黄道婆晚年移居乌泥泾时,正是元统一中国的时候,这就有利于我国各族人民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发展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友爱合作关系。
黄道婆在乌泥泾,首先传授崖州黎族妇女擅长而在当时较先进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教人“做造捍、弹、纺、织之具”。并在此基础上,与当地劳动妇女一道,结合生产实践,突出地改进和提高了去棉籽、弹花、纺线以及织布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大大地促进了松江地区、江南乃至全国棉纺业的大发展。
由于黄道婆向黎族姐妹学会了棉纺织的本领,又与松江劳动妇女一起进行长期实践,将江南一带棉纺织业生产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当时松江一带,一时弹弓铮铮,布机轧轧,响彻村镇各个角落,以织布为生的,很快增加到千余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棉纺织业的发展,使过去本来是个“民食不给”的乌泥泾变成为“家既就殷”的富庶之地。“乌泥泾被”更是闻名全国、畅销各地的精品,“服用者日多”。到14世纪初,长江流域植棉生产的发展速度,已超过闽浙和两广。长江流域成了“衣被天下”。
科学技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由各兄弟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黄道婆学习、革新、创造棉纺织技术并广为传播,充分地证明了这个真理。黄道婆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崖州黎族妇女中间,黎族妇女不事蚕桑,惟以织吉贝、花被、缦布、黎锦、黎幕为业,这使她能全面向黎族妇女学习,掌握一整套治棉和纺织技术。当她晚年移居乌泥泾后,对于我国棉纺织业的革新所作的重大贡献,体现着黎汉两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凝结着黎汉两族妇女的深情厚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黎汉科学技术交流的典范。
第四单元 古崖州黎汉团结友谊的光辉篇章
古崖州是个多民族杂居之地,有黎、苗、回、汉四个民族。黎族是海南岛上的土著居民,古崖州境内的黎族占全岛的60%以上。汉族是在魏晋以后,因商贾之业,战乱之苦,或流放贬谪、或戍边而南来的大陆人,人口由少到多,到明清时期人口超过黎族。
古属崖州、今天称说的三亚市,是一块美丽神奇的宝地,而历代封建王朝却视为畏途,设为流放贬谪官员之地。但是,古崖州不仅物华天宝,而且人杰地灵,诞生了像黄道婆这样著名的女纺织革新家。她把崖州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带到上海,促进了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大发展,为崖州各族妇女友好团结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写下了古崖州黎汉团结创伟业的光辉篇章!海南、三亚各族人民永世拜念她。
苏儒光,男,黎族,海南省三亚市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原馆长,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多次应邀赴美、法、日、韩等国和港澳台地区讲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