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做什么,像什么
凡事好好做,欲速则不达。
走路好好走,写字好好写。
领料好好领,加料好好加。
贴标好好贴,包装好好包。
一步一脚印,保证快又好。
一、一则故事
有一只乌龟,挑着水果去赶集,时间有点紧,中途便问了一个人:
“先生,先生!现在几点钟了,我赶集来得及吗?”
先生看看手表回答说:“是不早了,但只要你好好走,一定没有问题的。”
乌龟听完,继续赶,匆忙地赶,一不小心跌倒了,水果倒满地,只好忍着痛得不得了的手脚将水果一个一个捡起来,继续赶啊赶的。由于这一跌,浪费了不少时间,最后到达时,时间已过,人群早就散了,只好挑着好重的水果,一步一步地走回家……
二、做什么,像什么
公司、工厂里,问题很多,但80%左右都是犯了上述“乌龟”的毛病,“做什么,不像什么,”、“‘做了’就好了,不管做得如何”,使得公司、工厂该赚的没赚到,不该亏的,却天天亏,更造成员工疲惫不堪。讲白一点吧,这些都是做事随便、马虎、应付,不顾品质的错误观念造成的。
谈到“品质”,大家都知道,包含了东西的品质、服务的品质以及工作的品质等等。然,其中又以“工作的品质”最为重要。因为一切的制品及服务不都是由员工“工作”出来的吗?当工作的时候,员工存有上述随便、马虎、应付的错误观念,那么做任何事情必定错误百出,结果必定导致东西的品质不良、服务的品质不良。所以工作的品质非常重要。工作之前,一定要思考:
“这个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一定要这样做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顾客是谁?”
“要做到如何顾客才会满意?”(下工程也是顾客)
“何时以前要完成?”等。
在公司、工厂常常可以见到很多员工并没有这种想法,很多是被动的听命行事,做了就算了。至于做出来的品质如何?顾客是否满意?认为这些都是主管的事,与他无关。因此各个员工很累,但虚工却多,效率一直偏低。
以下例子也是常常遇到的,笔者到一家公司辅导品质管理,当投影机一开时,焦距必定模糊,要经过一番调整,花了一些时间之后,才能正常使用。尤有甚者,当投影机一开时,光线不是投在前方布幕上,而是投到旁边的窗户上,更要重新搬动投影机的方向、角度、焦距才能开始上课。这虽然事小,但却表示该员工没有正确的观念,他总认为“您叫我搬,我就搬啦!”至于搬得如何,顾客能不能用、满不满意等,都不曾思考。
易言之,该君“搬投影机不像搬投影机”、“有搬就好了”,做事存着这种心态,那么做其他任何事也必定如此,不良及错误当然居高不下,效率怎么能提高呢?
反过来思考一下,如果该君能在搬动投影机前,就能动动脑、想一想:
●为什么要把投影机搬到教室呢?
●上课为什么要用到投影机呢?
●投影机要怎么用呢?
●要搬到教室哪一个位置比较好呢?
●投影方向要哪里呢?
●焦距不对就看不清楚吧?
甚至,该如何搬、如何放才不会让投影机损坏呢?
经过这些思考再开始工作,就应该十拿九稳不易错,再来个Check(查核),开开投影机看看,方向正确吗?焦距清楚吗?如果有偏差再做些微的调整,那么应该可将错误、偏差降到最低最低,也将能获得顾客的满意。
目前正受到大家所重视的“6σ标准差管理”,其目的不也是要将错误、偏差降到3.4ppm(百万分之三点四)以下吗?我认为实施“6σ标准差管理”的最基本条件还是:
做什么,像什么,要做就把它做好。
业务人员好好拜访客户,好好接待。更不可被倒账。采购人员好好选择供应商,以合理的价格适时买进适量适货的原材料,品检人员要好好维持量具的准确度,好好检查、量测,不要漏检,生产部门人员要好好注意每一个工序,如领料、点料、搬运、加料、调整机器、操作、包装等等,工务维修人员要好好保养、维修。如若真有困难,经常发生错误、失误,则表示有改善做法的必要,动动脑筋,提出改善方案,如提不出好的改善方案,也要尽快向上级反映。
在此不景气的时候,订单来之不易,做任何事一定要好好做,尽量消除或减少无谓的损失及浪费。最后奉上几句话,请读者们参考:
●做什么,像什么,要做就把它做好。
●不要认为有“做”就好了,要达到“目的”才有效。
●凡事必先思考其目的、方法,事中、事后还要思考顾客是否满意。
做任何事情,随时随地把持着这种心态,一步一脚印,做一点,就有一点的成果,效率一定高,不但对公司、企业有帮助,对个人更有成就感,还受上司的肯定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