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跨国公司研究中的学习

跨国公司研究中的学习

时间:2023-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2 跨国公司研究中的学习学习实际上是组织行为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从行为理论的角度看,如果主体通过某种信息处理活动发生了行为上的改变,那么主体就是在学习。也就是说,与一般的国内企业相比,跨国公司的组织学习行为有其独特的特征。

6.2 跨国公司研究中的学习

学习实际上是组织行为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从行为理论的角度看,如果主体通过某种信息处理活动发生了行为上的改变,那么主体就是在学习(Huber,1991)。在研究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时,行为理论将其看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最早的理论支持可以追溯到企业成长理论(Penrose,1959,1980),即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来自长期的直接经验,或者说,是企业长期学习的结果。

Aharoni(1966)第一个将学习的观念应用到了美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分析上,根据对38家样本企业进行的实证研究,他认为,企业一旦做出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决策,边干边学的做法就会起到关键作用。为了减少不确定性,企业在进行任何直接投资行为之前,通常都会通过对该市场进行出口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而这显然是一种学习的过程。Johanson&Vahlne(1977,1990)认为,企业国际化的过程实际是一系列经验学习的过程,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参与不同国外市场的各个阶段而进行连续性的学习。他们在早期提出的一个模型中假设:源于国家间差异(比如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知识缺乏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而发展国际业务所必需的知识主要是通过海外业务的运营来获得(Johanson&Vahlne,1977)。而在这些知识中,经验型知识和特定市场的知识最为关键。他们认为,经验型知识对企业来说是最为关键的,这种知识对国内企业来说,依靠个人一生的经验以及来自企业和市场的特殊经验,但在外国市场上,企业却没有这些基本的知识做起点,而只能通过在东道国的业务积累中获得。

Eriksson(1997)更进一步认为,经验型知识是一个国家特有的,根本不可能在公司或者商业单位之间转移。所谓的特定市场知识则是相对于一般知识而言的,是关于某个特定国家市场特点的知识,比如它的商业氛围、文化类型、市场体系的结构以及东道国企业及其员工的特点。经验型知识和特定市场知识被认为是与具体的社会文化情境相关联的,或者说是嵌入性的,因此不能无摩擦地转移到其他个人或其他市场,而必须通过当前业务中的长期学习过程来获得。Johanson&Vahlne解释说,这个因素(渐进地学习积累海外知识)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经常缓慢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Johanson&Vahlne的研究与Aharoni的一样,都是建立在公司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并将企业国际化进程解读为通过加强参与不同国外市场诸阶段而进行的渐进的学习过程。根据Johanson&Vahlne的理论,企业必须通过学习来发展和积累国外市场知识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克服与这些市场的心理距离,在这方面,每一步都可以视为一个学习循环,而一个循环都提供了改进其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Cohen&Levinthal,1990)。因此,研究者认为,从进入模式角度看,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最可能选择心理距离小、可察觉的不确定性低的市场开始其国际化进程,或者说,先选择比较容易了解的市场作为出发点,随后,进入心理距离大一点的市场。另外,Johanson&Vahlne所提出的“心理距离”的概念,在很多方面被认为与Hofstede(1980)提出的“文化距离”概念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相似性(Kogut&Singh,1988)。

这些开创性的早期研究为跨国公司学习行为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当然也是存在着缺陷的,这一点也得到了Johanson和Vahlne(1990)的认同。比如,在他们的渐进型学习模型中,企业从出口到在东道国建立子公司被认为是一个连续的、不可跳跃的学习过程,而事实上,不通过这样一个连续的过程直接进行海外投资建厂,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再如,早期的研究者并没有考虑跨国公司通过与当地企业合资以及兼并收购、建立知识联盟等组织方式获取东道国市场知识的学习方式,而这些方式被后来的研究者视为重要的学习途径(如Gupta,2003;Inkpen,1998,1999;Badaracco,1991;等等)。而且,这些研究实际上只是从组织学习的视角解释了企业早期的国际化行为,而对已经进行了几十年跨国经营活动,并在全球拥有很多子公司的跨国公司的行为,显然也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我们认为,早期关于企业国际化行为的解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适应性学习行为,而非战略性学习行为,而这似乎正是后期甚或近期一些学者所关心的。

不难看出,早期从组织学习视角研究跨国公司行为的学者试图回答的问题是,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必须面对不同的环境,要与不同的消费者、员工、供应商、政府组织以及方方面面建立关系,而这些人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观念和要求,因此,企业就面临着如何理解和适应国外环境的问题,或者说,需要进行额外的信息处理和组织学习(Macharzina等,2001)。这种学习行为的选择是适应性的、被动的。而现在的问题是,对于已经确立跨国地位的跨国公司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并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Kogut,1990;Gupta&Govindarajan,1991)。

实际上,尽管在实施跨国经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额外的学习,但是在不同国家从事商务活动,也为跨国公司带来了潜在的益处,即有机会获得各个市场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组织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跨国环境中相同或类似的情况。正如Van Maanen&Laurent(1993)所指出的那样:“正是在国际上从事商务活动这个过程中,公司也能够发现一些处理事情的新方式,还能够找到一些可以做的新事情。”也就是说,与一般的国内企业相比,跨国公司的组织学习行为有其独特的特征。

我们认为,可以将跨国公司的组织学习行为大致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跨国公司知识的外部获取,这个过程的主角是通过各种方式在全球建立起来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通过与当地企业建立的各种关系网络,从而嵌入到当地环境中,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并创造出新的知识。这种学习行为可以视为一种组织间学习。二是跨国公司内部各个国际单位之间知识的多重交流、分享与创造。这个过程既有赖于各地子公司创造、分享新知识的能力与意愿,更有赖于跨国公司总部的战略与组织能力(Bartlett&Goshal,1989)。这种学习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内学习。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即使在跨国公司内部,其不同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独立的企业间关系,但这种独立又不同于市场上两个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共同隶属于一个母公司的相互独立。

Macharzina等(2001)认为,分析跨国公司组织学习的特殊性,必须区分好如下三个相关问题。首先,既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来自其拥有的知识的独特性,那些相关的问题就是,跨国公司如何在国际市场上使用他们的专有知识?其次,由于跨国公司面临着比国内公司更大的内部和外部复杂性,那么研究这种复杂性对公司国际运作的影响,并弄清跨国公司如何获得在国际上运用其专有知识的能力就显得很有必要。最后,跨国公司不仅是使用知识的工具,同时也是能够产生知识的机构,关注跨国公司知识的创造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他们通过图6 1所示的一个反馈模型,形象化地揭示了跨国公司将通过组织学习积累的专有知识进行国际化利用,以及通过国际运作提高知识利用能力并创造新知识这样几个循环缠绕的问题。

img27

图6-1 跨国公司知识创造与知识利用的反馈模型

从图6-1的跨国公司知识反馈模型中可以看出,在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中,主要涉及的是企业跨越边界利用知识的问题,其前提是企业必须具备跨国经营的知识基础,而这个基础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得以维护的呢?传统理论中并没有回答,而只是将其作为一个预设的前提。根据企业能力理论的观点,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是维持企业独特能力的关键途径(Bogner,Thomas&McGee,1996)。因此,如何有效发挥跨国经营的独特优势,并通过对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以促进知识的国际化产生,进而提高全球利用知识的能力,应该是今天的跨国公司研究者必须回答的一个全新的理论命题,而不再能够仅仅将其作为一个预设的理论前提。同样的挑战是,对于今天的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者来说,在当今这个动态复杂的国际经营环境中,他们必须积极利用跨国经营的优势,有意识地在全球范围内吸收和创造新知识(Bartlett&Goshal,1989;Goshal&Nohria,1989;Goshal&Westney,1993),以维护和加强企业的知识基础,并有效提升利用自身知识基础的国际化能力。换言之,组织学习已经成为当今跨国公司的重要战略选择,而不再是仅仅为了能够进入和适应当地市场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同时,也成为我们认识和解释跨国公司行为的一个新视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