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企业用工形式
引导案例:中央电视台劳务派遣用工形式
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事业和电视产业获得了空前发展,作为全国电视行业龙头的中央电视台更是如此。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电视台是事业单位,在用人上受国家编制的严格控制,用人自主度受到限制,难以根据组织规模和事业发展的需要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和数量。在中央电视台事业发展最为迅猛的15年间,事业编制仅仅增加了470人,就连“焦点访谈”等品牌栏目,也是在没有人员编制、没有经费的情况下开办的。事业发展需要人,编制又无法解决,怎么办?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为了解决人力资源供求之间的矛盾,一些栏目、部门开始以编制外用工的方式从同行业其他单位或社会上引进人员。截止到2003年5月,在台内工作的各类编外人员总数达到了7 142人,是编制内人员的2.85倍。编制外用工是为了适应电视事业迅猛发展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这种用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制约中央电视台发展的燃眉之急。但这种用工方式也给人员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隐患,如进人随意性较大、用工不规范,编外人员游离于国家劳动政策法规之外,无法与事业体制的电视台确立劳动关系,而且对于编制外的临时人员,其报酬也无法通过这一渠道支付,导致编外人员报酬发放不规范、不透明。编外人员也不能按照编制内人员的待遇享受退休、医疗、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福利,其党(团)关系既不能转入电视台,又不能长期搁置在原工作单位。
为了解决长期困扰电视事业发展的重大阻碍,规范人员管理,中央电视台决定引进一种新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制度,即由劳务派遣机构与被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再将员工派往用工单位提供劳务。劳务派遣机构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派遣员工与派遣机构形成劳动关系,派遣员工与实际用工单位则构成劳务关系。2003年底,中央电视台确定以公司化管理为基本方式,以劳务派遣制度为主渠道,进行编外人员管理改革。从2003年12月25日到2004年10月,全台15个中心(室)所使用的5 684名编外人员与北京中视汇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书》,成为北京中视汇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签约员工,再由该公司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委派到中央电视台工作,他们在台内被称为“派遣人员”或“企聘人员”,中央电视台由此而成为目前国内使用劳务派遣人员规模最大、人员种类最多的组织。推行劳务派遣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困扰电视台十几年的用工制度上的无序、混乱状态,有效地整合了电视台的人力资源,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实现了保障权益、理顺关系、调整结构的改革目标。截止到2007年,全国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劳务派遣员工达到2 500万人,包括电力、电信、石油石化、银行、航空等多数行业都存在大量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因劳务派遣而引发的员工关系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用人单位如何实施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如何规范用工形式,这些问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