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例 NOSA成就绿色电站
作为整日与煤打交道的火力发电企业,能够拒绝粉尘、高温、噪声等各种有害因素,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国华电力以实际行动证实了“近墨者”不必“黑”。
精细化职业卫生管理是国华电力NOSA管理触角的进一步延伸,各子公司在职业卫生管理上竞相争艳,国华北京热电于2006年获得了国内首批“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这一殊荣,她的职业卫生管理实战经历,也正是国华电力践行NOSA的一个缩影。
2006年的一天,由美联社、路透社等14家国际知名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来到国华北京热电。参观期间,境外记者纷纷表示,中国电力企业在环保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惊叹。一位记者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我感觉这里不像工厂,倒像是公园。”
那么,国华北京热电是如何做到“近墨”而不“黑”的呢?
完善的职业卫生管控体系
国华北京热电将有效的管控体系视为职业卫生管理的抓手,遵循NOSA的管理理念,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机构,并适时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制定相关管理标准,作为工作依据:
●《职业卫生管理标准》对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事故报告、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听力保护等工作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
●《个人防护用品管理标准》规定了不同岗位员工的防护用品种类、使用要求、发放周期等相关事项。
●《放射源管理标准》对风险评估及个人特殊防护作出明确规定,确保放射源使用安全。
消除来自自身的危险源
国华北京热电把对现场防护设施的管理作为职业健康工作的重要环节,并布置提示标志,告诉人们远离危险部位。而对比之下,对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难度最大。
在治理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初期的一次专题会上,职业健康主管播放了生产现场职业健康检查录像。
情景一:各噪声现场入口张贴“请戴耳塞”提示。
情景二:进入噪声现场,耳塞挂在安全帽上,而不是耳朵上!
情景三:大部分中层管理人员进入噪声现场也未戴耳塞!
当多数人尚未意识到防护用品的重要性时,对以上现象司空见惯。公司决定以“耳塞现象”为切入点,大做文章,彻底消除“意识淡漠”这一重要的危险源。
于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耳塞总动员”活动,包括“要不要耳塞”主题辩论赛、“体验无声世界一小时”、“耳塞现象大讨论”、“耳塞案例搜集与共享”等一系列“耳塞行动”,要求全员参与。
与此同时,立即制定并执行相关制度,对不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者重罚。
“耳塞现象”消失了,后来,在人们眼里,“不戴耳塞”便成了“另类”。
培训必不可少
国华北京热电每年都把员工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列为年度重点培训项目,并将学习成绩与个人年度绩效挂钩。列为必修课程之首的是《职业病防治法》,目的在于引导员工增强法律意识,也提醒管理者关爱员工,加强管理,依法守护员工健康。
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安健环部负责编制各类《紧急事件应急预案》装订成册,并将预案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培训的方式主要是演习。同时,个人防护用品使用、高毒物品管理以及急救知识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监测危害因素
除每年定期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外,公司环保监测站还设专人负责日常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了解作业现场情况,掌握职业病危害源的实际数据资料。自2002年起,国华北京热电根据行业特点和作业现场员工接触危害因素的实际情况,先后设立了监测点188处,其中噪声测点40处,高温测点12处,粉尘测点136处。监测结果以警示标志的形式张贴于工作现场入口,并根据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加以治理。
职业健康早知道
公司与接触职业病危害源的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进行职业危害提示,并明确规定企业和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强化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确保“三类体检”———岗前体检、岗间体检、离岗体检的体检率达到100%。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将每年的职业病测试报告和体检结果录入档案。为使体检档案能够长期保存,采用书面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存档。每位员工的详细体检信息全部录入职业健康信息库,员工输入自己的工号,可随时查阅历年的体检结果。
案例来源:案例公司内部资料。
本案例涉及的是国华北京热电公司的安全健康环境项目:NOSA。NOSA项目试图通过几个关键措施和安排来解决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是人力资源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行动是通过具体的人力资源计划、人力资源项目与人力资源事务而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分解为日常管理实践,通过行动而实现管理目标。本章将探讨如何制定人力资源行动审计的内容、标准与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