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温州鞋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温州鞋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时间:2023-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1 温州鞋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制鞋业作为一种传统产业,在温州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回温州后,他们带回外地制鞋的先进工艺,成为温州鞋业的技术骨干。这批工人对近代温州制鞋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鞋技术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图61 温州鞋业集群构成表61 温州鞋业年产值与出口状况资料来源:温州鞋革行业协会。

6.1 温州鞋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制鞋业作为一种传统产业,在温州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朝时期,温州靴鞋因艺精质优,被列为朝廷贡品。到了清末民国初,温州皮鞋业渐兴。在城内府前街,鞋店多达数十家,集中形成皮鞋专业一条街。

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厦门等地,有商家招用一批温州鞋工约40多人去制作皮鞋。这些人经进一步的实践,掌握了较为先进的制鞋工艺和技术。回温州后,他们带回外地制鞋的先进工艺,成为温州鞋业的技术骨干。这批工人对近代温州制鞋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鞋技术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

1950年,温州市区有皮鞋个体作坊43家,从业人员103人(章志成,1998)。其后,温州鞋业经历了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和手工业合作化运动,许多私人作坊和工厂都被国有化或停业关门。到1978年,温州市区只剩下鞋厂19家,其中国营鞋厂2家、大集体鞋厂8家、街道民办鞋厂9家,皮鞋产量49.68万双(章志成, 1998)。这19家企业实际上充当了“种子企业”的作用,为改革开放后温州鞋业的迅速崛起培养和储备了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市场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 1978年改革开放后,温州鞋业迅速恢复了生机。随着原来的国有、集体鞋业企业的逐渐没落,这些企业原有的职员纷纷独立创建个体鞋厂,形成了一股“皮鞋热” 。至1981年底,光是温州鹿城区个体制鞋户就达到了99家。其后,随着专业化分工和各类专业市场的建立,温州鞋业企业的数量快速增加, 1994年高峰时达到了6000多家,这还不包括生产鞋底、鞋饰等各类配套产品的上千家配套企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温州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鞋业生产基地,号称“中国鞋都” 。如图6‐1所示,温州已经自发形成了一个具有高度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产业集群,集群内部现有4000多家制鞋企业(其中年产值在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30多家)、200多家制革企业、380多家鞋底企业、 200多家鞋机企业、 168家鞋楦企业、 100多家鞋饰企业、 50多家鞋样设计室以及大量的家庭代工户,此外还有专门的鞋类信息服务部、制鞋职业培训学校和鞋类测试研究所等专业服务机构。连接这些企业、机构和家庭的,是诸如温州“鞋城” 、河通桥鞋料市场、浙南鞋料市场、生皮市场、皮革机械市场、皮革化工市场等众多的专业市场。 2004年,整个温州鞋业集群各类鞋产量高达8.35亿双(其中皮鞋45298万双,布鞋344万双,胶鞋37863万双) ,[1]从业人员超过了40万。[2]表6‐1显示的是2001 — 2004年温州鞋业年产值与出口状况。

img36

图6‐1 温州鞋业集群构成

表6‐1 温州鞋业年产值与出口状况

资料来源:温州鞋革行业协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