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企业研发情况调查问卷
了解企业技术研发的现状,为不断改善宁波的创新环境、激发创新动力、提升宁波企业研发能力而建言献策是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问卷分基本情况、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水平的评价、企业研发模式与管理和外部环境与企业研发四部分。感谢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
1.您的年龄是
□20~30岁 □30~40岁 □40~50岁 □50岁以上
2.您所在的部门属于
□管理部门 □业务部门 □技术研发部门 □车间 □其他
3.您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是
□1年以下 □1~2年 □2~4年 □4~6年 □6~10年 □10年以上
4.您服务过的企业是
□1家 □2~3家 □4~5家 □5家以上
第二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水平的评价
5.您对公司在实验室和研发设备方面的投入感到
□满意 □基本满意 □一般 □基本不满意 □不满意
6.您对公司在研发人员引进方面的投入感到
□满意 □基本满意 □一般 □基本不满意 □不满意
7.您对公司在研发人员培养方面的投入感到
□满意 □基本满意 □一般 □基本不满意 □不满意
8.您认为公司的科研开发团队的力量
□很强 □比较强 □一般 □不太强 □弱
9.您认为公司的科技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使用技术阶段 □改进技术阶段 □创造技术阶段
10.您认为公司目前自主研发能力
□很强 □比较强 □一般 □不太强 □弱
11.您认为公司目前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研发能力
□很强 □比较强 □一般 □不太强 □弱
12.您对公司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感到
□满意 □基本满意 □一般 □基本不满意 □不满意
13.您对目前企业创新氛围感到
□满意 □基本满意 □一般 □基本不满意 □不满意
14.您对目前公司的技术创新水平感到
□满意 □基本满意 □一般 □基本不满意 □不满意
15.您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在于(可以多项选择)
□研发经费投入大 □有高水平的领军人物 □设备齐全 □良好的技术信息来源
□重奖科技人员 □奖勤罚懒的激励制度 □科技人员队伍强
16.您公司的国家级技术中心的研发水平处在
□达到国际发达国家水平 □国内领先 □国内同行领先
□国内同行内排名名次________ □不清楚
第三部分:企业研发模式与管理(可以多项选择)
17.您所在公司获得技术的主要途径
□企业自己独立研发 □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引进人才与培养 □购买现成技术成果 □技术入股 □其他________
18.您所在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采取
□合作战略 □模仿战略 □自主创新战略 □购买基础上创新(再创新战略) □引进战略 □领先战略 □其他________
如果选择合作战略,合作的动因是
□降低风险和成本 □开发市场 □拓展技术领域 □为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寻找资金来源
19.您所在公司的技术创新信息来源
□客户 □企业内部 □高校或科研院所 □技术中介和技术市场□行业协会 □专业刊物 □政府 □供应商 □展览会 □同行业竞争性企业
20.您所在公司技术创新碰到的最大困难是
□融资 □技术难关 □科技开发人才短缺 □技术推广应用□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意识 □其他________
21.您所在公司采取的技术创新成果保护方式
□申请专利保护 □加快技术开发 □合同控制或分散研发□分散零部件加工渠道 □打击模仿
22.您所在公司生产的油烟机的风机系统采用的是
□自主研发和生产 □进口 □国内协作厂生产 □国内外资企业生产 □外方技术入股 □技术转让得到 □其他
23.您所在公司生产的嵌入式灶具炉头采用的是
□自主研发和生产 □进口 □国内协作厂生产 □国内外资企业生产 □外方技术入股 □技术转让得到 □其他
24.您所在公司生产的嵌入式消毒柜的U光源等核心零部件采用的是
□自主研发和生产 □进口 □国内协作厂生产 □国内外资企业生产 □外方技术入股 □技术转让得到 □其他
25.您所在公司生产嵌入式微波炉磁控管采用的是
□自主研发和生产 □进口 □国内协作厂生产 □国内外资企业生产 □外方技术入股 □技术转让得到 □其他
26.您所在公司对科技人员的管理方式与一般员工相比
□一视同仁 □相对宽松 □很自由 □不自由
27.您所在公司对技术创新采取的激励方式是
□科技成果奖励 □岗位技术工资 □技术入股 □科技成果承包奖励 □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服务 □收益分享
如果允许技术入股,允许比例是
□10%以下 □20%以下 □30%以下 □35%以下□45%以下
28.您所在公司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方式是
□科技成果奖励 □岗位技术工资 □技术入股 □科技成果承包奖励 □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服务 □收益分享 □提高岗位等级□晋升管理岗位
29.您认为对科技人员最有效的两种激励方式是
□科技成果奖励 □岗位技术工资 □技术入股 □科技成果承包奖励 □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服务 □收益分享 □提高岗位等级□晋升管理岗位
30.您认为影响研发人员技术创新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公司创新战略 □公司技术创新投入 □公司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公司的创新意识与氛围 □公司的企业文化 □个人的职务职称晋升□其他
31.下列哪些做法将有利于研发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
□科技开发实践 □与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合作 □高科技信息交流□国内进修培训 □国外进修培训 □高端的技术开发项目 □其他
第四部分:外部环境与企业研发(可以多项选择)
32.您所在的公司得到过的政府扶持与奖励
□研发的部分产品进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申请专利获得资助 □获得财政资助的政策 □创新团队荣获经费资助 □使用科技创新公共平台 □参加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利用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技资源 □网上技术市场□科技成果奖励 □享受政府对科技人员倾斜优惠的政策 □其他
33.您对政府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做法中感受较深的是
□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 □科技创新经费资助 □建设科技创新公共平台 □组建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 □网上技术市场 □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的进修培养 □其他
34.您认为推动企业研发的最有效的三种做法是
□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 □科技创新经费资助 □建设科技创新公共平台 □组建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 □网上技术市场 □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的进修培养 □其他
35.您认为政府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做法中还应加强的是
□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范围 □科技创新经费资助 □建设科技创新公共平台 □组建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 □网上技术市场□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的进修培养 □其他
36.您认为近几年政府推出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补贴等政策对企业研发的影响
□推动企业研发投入 □保护落后,不利于推动企业的研发投入□无影响
37.您认为政府还需要出台新的政策吗
□需要 □不需要 □无所谓
如果选择需要,您认为什么样的政策能推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水平________
38.您认为行业协会能否提高各企业技术部门的积极性
□能,因为行业协会能够提供一个平台
□不能,因为行业协会只是一个挂名的组织
□能,因为行业协会有强大的组织力,可以加强各企业技术部门的联系
□不能,因为行业协会管理的层面太广,无法顾及各方面
39.您认为目前行业协会在推动企业研发方面的作用
□很大 □较大 □一般 □不太大 □不大
40.您认为行业协会应为企业研发提供
□前沿技术信息发布 □技术人员进修与交流 □技术竞赛
□资源共享 □技术咨询与服务 □其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