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温州民营企业吸引外资的纵向考察
4.3.1 吸引外资发展历程
早在1984年,温州就被列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获得了引进外资的“准特区”权限与优惠政策。国家工商总局1988年首次授权包括温州在内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工商局外资企业的注册权,因此温州市工商局取得外资企业注册权比浙江省还要早。地方政府也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希冀模仿广东,加快区域引进外资步伐。先后出台的文件:《温州市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规定》、《温州市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若干具体规定》、《温州市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暂行办法》及《温州市外商投资企业中方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等,但所有这些文件及关联的优惠政策,都没有起到预期作用。[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温州的工业化模式除了具有企业产权制度明晰、产业主要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和低技术行业等特点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资本的内源性:基本依靠民间投资驱动,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资源与国内市场。虽然世界很多地方都有温州人在经商,但温州的区域工业化模式却具有封闭性,因此,国际资本很少进入温州。经笔者测算,1984-2007年温州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仅为24.39亿美元。如果对温州引进外资进程进行划分的话,它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1984-1992年的起步阶段、1993-2002年的徘徊阶段、2003年以后的突破阶段。[3]
(1)1984-1992年的起步阶段:1984年温州有了第一笔协议外资1.9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为零。1985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即温州广和塑料制品联合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1月16日,现已被注销)在温州落户,到1992年已有各类外商投资企业302家,总投资额4.06亿美元,协议外资2.96亿美元。虽然国家工商总局1988年首次授权包括温州在内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工商局外资企业注册权,但外资企业来温州却不是很多。一位在温州市工商局负责外资工作8年的主任说,温州的外资企业半数以上是温州华侨兴办的。
在温州最早注册的前10家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到今天依旧存在的还有17家,其余13家都已经办理注销手续,消失在温州大大小小的开发区之中(见表4-2)。大浪淘沙后依旧强劲生存着的企业中有达得利、天龙等至今广为人知的企业,也有不少在今天已经变得默默无闻。然而在当年,他们都是温州经济风云一时的弄潮儿。在当年,以他们为代表的这一群温州最早投资者们开创了温州的繁荣。
表4-2 温州早期成立的三类外商投资企业名称
资料来源:叶朝辉,李显.温州外资15年.温州商报,2003-6-17(9-12).
(2)1993-2002年的徘徊阶段:10年期间,温州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仅区区数亿美元,单年引进外资仅5000万-7000万美元。即使这几千万美元外资,多半还带有“假外资”特征(华侨投资或本地企业的境外企业“迂回外资”),真正意义上的外资极其有限,相对于温州本地投资更可谓微乎其微。以温州鞋类为例,该产业主要吸引意大利籍华侨投资。意大利本土大约有7000多家鞋厂,从业人员近12万人。这一领域的人大部分是鞋厂雇工,极少数人在经过多年积累脱颖而出,自己成为老板办厂生产皮鞋,他们在皮鞋王国逐渐有了一席之地。其中一些人在20世纪80代中期开始来温州投资,但这个阶段比较集中,其中最多的是与鞋类企业(大多具有家属亲戚等关系)成立合资企业。根据温州市工商局统计报表(2002年)的数据,1985-2002年皮革、毛皮及其制造业(皮鞋)实际利用外资8928.28万美元,占总额的13.23%,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产业。
(3)2003年以后的突破阶段:由于引进外资很少,温州几乎不可能得到伴随着国际资本带来的技术、管理、营销等多项高级生产要素,温州经济面临着结构性矛盾与问题,由此温州提出要发挥比较优势,大力鼓励民营企业吸引外资。经过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2003年温州利用外资较以往有了突破,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开始突破1亿美元,借着这个好势头,以后几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逐年提高,较以往的确有了很大的进展。2003-2007年这5年温州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67亿美元,相当于1984-2007年这25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2.45%。2007年温州新签外资项目141项,实际使用外资6.18亿美元,增长33.5%。1984-2007年温州市实际利用外资的变化情况如图4-1所示。
图4-1 1984-2007年温州实际利用外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温州统计年鉴》(1985-2008年)。
4.3.2 吸引外资创新:“以民引外、民外合璧”
4.3.2.1 酝酿与背景
长期以来温州利用外资的“短腿”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业档次低、缺乏发展后劲等问题,已经成为温州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面对新的挑战,温州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11月温州提出并实施“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该战略也就成为新环境下温州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实,提出“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酝酿期”。早在2002年7月12日召开的温州市委八届十一次会议上,李强书记代表温州市委宣布温州将打造“国际性轻工城”: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民营企业用合资、合作、技术入股的方式吸引外资,促进温州传统产业全面升级。次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利用外资工作的决定》(温政发[2003]33号),把利用外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为温州的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了从未有过的积极氛围。当时,第一次提出了“以民引外”的新概念。
2004年8月4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温州市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重点围绕着吸引外资提出部署。提出“继续错位竞争、特色取胜”的思路,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大力做好“以民引外”工作、加大“项目招商”的力度、切实发挥海外温州人的桥梁作用。此外,还对利用外资的基础性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会议重点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真正把用外资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2004年8月4日温州市人民政府还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与海内外著名企业合资合作的若干政策意见》(温政发[2004]37号)。该文件规定:凡与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的温州市企业,可在用地、用电、税收、金融等方面享受政府的全方位服务。
2004年11月,王建满书记到任温州,高度重视、大力强化吸引外资工作,创造性地把温州的利用外资工作归纳为“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涵盖了温州利用外资的独特性与创造性。民营企业是温州的最大优势、最大特色和最大品牌,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温州实施“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条件。
2005年2月23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大会,提出把招商引资作为当年全市工作的“一号工程”,全力破解招商引资难题,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温州“一号工程”的目标是,2005年确保合同外资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0%和50%,同时还要确保实际利用内资16亿元。
4.3.2.2 战略内涵
“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依托高度发达的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通过吸引外资企业、推动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进一步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打造温州经济发展的“双引擎”,逐步形成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比翼齐飞的经济发展格局,实现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层次提升、竞争能力提升和发展后劲提升,把温州现代化进程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4]
4.3.2.3 战略举措
温州市在实施“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过程中,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引导、推动和服务作用。一是营造浓厚发展氛围。积极宣传“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树立典型。同时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与海外著名企业合资合作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二是搞好项目库建设。充分挖掘招商资源,选择一些带动性强、关联度高,能够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的项目,进行包装。2006年新推出民营企业对接外资项目290个,总投资45亿美元,拟利用外资13亿美元。三是做好项目推介。举办民营企业(中国·温州)对话世界500强活动,搭建温州民营企业与世界500强、著名跨国公司沟通平台。引导民营企业与外资合作和交流。组织参加了美国浙江周、宁波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德国浙江周活动等重大经贸活动。四是推行重点项目联系制度。2005年底,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发出“关于建立市四套班子领导联系督察外商投资重点项目的通知”。各联系和分管领导积极分赴基层,到项目所在地进行指导督促,市开放办积极配合,做好项目协调工作。五是推广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再造审批流程,实行投资项目全程代理制,33个机关部门在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了服务窗口,基建审批、企业登记注册、出入境办件、人才引进、招商引资审批等,实现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
4.3.3 民外合资的趋势与动机
民外合资趋势的出现,虽与当地政府的鼓励与扶持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总体上,民外合资主要体现为企业行为,中外双方在实施合资战略时有着较为明确的微观动机。此处以温州为例,采用企业典型案例,结合企业访谈所获取的资料,对中外双方合资的动机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基本结论:中外双方在合资中寻求互补性的需求,建议通过双方的尽快融合以保证动机的实现。
4.3.3.1 民外合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的工业化模式除了具有企业产权制度明晰、产业主要集中于传统制造业等特点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资本的内源性:基本依靠民间投资驱动,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资源与国内市场。虽然世界很多地方都有温州人在经商,但温州的区域工业化模式却具有封闭性,因此,国际资本很少进入温州。经笔者测算,1984-2002年温州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72亿美元,占浙江省同期实际利用外资的4%,而宁波为35.6%[5]。
然后,从2003年开始,温州发挥民营企业独特优势,大力鼓励民外合资,即以民营企业为载体以合资的形式组建新企业,旨在通过吸引外资获取技术、管理、理念和销售等优势,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进而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在“民外合资”的带动下,2003-2005年温州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较以往有了很大的突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86亿美元,占1984-2005年温州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3.58亿美元)的50.52%,三年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55家,其中合资企业350家,占63.06%。其中,2005年温州市实际利用外资3.57亿美元,同比增长70.7%,增幅名列浙江省前茅。从外商投资企业分类来考察,2005年新批的224家外商投资企业中,中外合资企业143家(中方均为民营企业),民外合资项目占63.84%。
与全国其他利用外资先进地区相比,温州民外合资的趋势更加突出。如2005年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新批外商合资企业比重分别为13.38%、12.95%、15.09%和26.49%,相反地,外商独资是它们引进外资的主要方式(见表4-3)。
表4-3 2005年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分类表
资料来源:各省份的统计年鉴(2006年)。
从真正意义上讲,温州民外合资的实践才刚刚开始,总体上,这几年的实践体现了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引资势头较为强劲。2003-2005年温州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较以往有了很大的突破,三年实际利用外资占1984-2005年全部实际利用外资的一半(50.52%)。2005年新注册的制造业项目189个,其中属于民外合资的项目143个,占了总项目的75.66%。
二是引资项目规模增大。2005年温州市新批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87个,比上年增加148.6%,其中以民营企业为载体引进了美国通用电气、英博集团、瑞士汽巴精化有限公司和德国嘉力达公司等4家世界500强企业,这也是温州历史上引进外资最多的一次。
三是引资带来其他要素。民外合资中的外资大多是“真正”的外资,它还会带来技术、市场、管理等多项元素,而过去多半带有“假外资”特征(温州华侨投资或温州境外企业“迂回”投资)。
4.3.3.2 民外合资动机分析
(1)中方动机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由于温州民间资本十分丰裕,目前规模已经超过2800亿元[6],中方基本不把引进外方资金作为主要动机,而中方引进外资的动机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引进外方先进技术、改造管理模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利用外方营销渠道。
第一,引进外方先进技术。
温州私营经济发达,受益于温州最早发展民营企业和最早进入市场,也是温州经济发展走在中国其他地方之前的主要原因。但温州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当落后,自主创新产品的能力很弱,一般都采取模仿策略,这就使得温州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通过引进外资来快速提升技术水平是很多企业已经或正在考虑的一个战略问题。
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都强调引进外资最重要的是引进先进技术。比如被调查对象之一的中日合资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其中方浙江嘉利特泵业有限公司尽管在全国石化泵协会排名第二十名和温州泵业中排名第一,但仅拥有2个产品的专利,绝大部分产品都处于模仿国外设计产品的初级阶段,技术水平与世界差距很大。而日本荏原制作所具有90多年的历史,现为世界制造业500强之一(1999年排名372位),为世界最大的泵业制造商。经过3年的谈判,双方于2003年2月正式签约,成立中日合资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双方总投资为1220万美元,日方拥有51%股份(日本有关法律规定,日方必须控股,技术才能输出),全部以现金投入,中方以固定资产评估后入股,占49%股份。通过与荏原制作所的合资,嘉利特的主要动机是引进荏原拥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嘉利特与荏原签订了作为双方合资核心内容的技术合同,主要内容便是3-5年内日方向合资企业提供10个系列400多个规格的泵产品技术资料,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7]。
第二,改造管理模式。
温州大部分企业都属于家族企业,管理模式落后,制约着温州企业的长足发展。大多数被调查企业认为改造原有管理模式是引进外资的第二动因。被调查对象之一的夏梦·意杰(中国)服饰有限公司,由浙江夏梦服饰有限公司与意大利杰尼亚集团于2003年3月合资而成[8]。中外双方各出资50%,总投资为1亿元人民币,杰尼亚以欧元出资,拥有该公司50%的股权,夏梦成立“陈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原夏梦集团资产作为出资拥有该公司另50%的股权。合资后的董事会由六人组成,双方各三个人,中方为陈氏三兄弟,外方为保罗杰·杰尼亚、吉尔多·杰尼亚两兄弟和杰尼亚总裁德力皮亚诺,不设董事长。董事会下设管理委员会,由四人构成,中外方各两人。外方派遣意大利籍的Tosco(他自取的中文名字叫陶石)担任首席执行官(CEO)负责公司的管理,他的首要事情是培养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整体骨干队伍,从而将原来的家族式管理模式过渡到规范的管理模式。正如其董事长陈孝祥说过,合资目的之一就是对原先的家族企业经营模式进行改造,形成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
同样,上述嘉利特荏原公司董事会成员中,中日双方约各占一半,由四个日方成员和三个中方成员组成:日方董事长,中方副董事长,中方总经理,三名日方副总,一名中方副总(见图4-2)。董事会每年召开2-3次重大会议。常住嘉利特荏原公司共六位日方人员:上述三名副总、副总工程师、生产部副部长和综合管理科长。
图4-2 嘉利特荏原公司的高层组织机构
第三,提升品牌知名度。
将引进外资作为提升品牌知名度的重要途径,是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的新思路。比如夏梦与杰尼亚合资后,仍使用中方的“夏蒙”品牌,并将通过杰尼亚的全球营销网络品牌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2005年2月正泰集团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合资组建通用·正泰(温州)电器有限公司,合资企业生产的小型断路器、漏电保护断路器、漏电附件、隔离开关等四大系列二百余种规格的低压电器产品都使用联合商标“通用·正泰”,依托通用公司国际品牌效应,壮大正泰自有品牌,进一步提升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第四,利用外方营销渠道。
从调查中发现,在外国投资者利用中方合作者打开中国市场的同时,温州企业也在试图通过合作打开原本难以进入的国际市场。2005年平阳柳成集团与全球最大的珠光颜料产销巨头瑞士汽巴精化公司合资[9],外方委派总经理对合资企业实行规范化管理,当年产值达2400吨,计划在5年后年产值达5000-6000吨,当年自营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480%,成为全球第三大珍珠及金属光泽效果颜料生产商。同样,夏梦也想“借船出海”。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原因,西装很难进入西方市场,这是不争的事实。夏梦·意杰公司创立后,情况很快就发生变化:在产品定位和质量上都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定位于高档男装国际市场,这使得“夏梦”会在条件成熟时,通过杰尼亚的网络进入国际市场。
(2)外方动机
与以往不同,随着中国对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的逐步实施,政府对外资的优惠待遇逐步减少,所以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已不再成为外方与民营企业合资的主要动因。相反地,以下四个方面成为外方进入温州的主要动机:看中“温州制造”的价格优势、利用中方网络拓展中国市场、利用当地轻工产业完善的配套体系、看中民营企业自身具有的优势。
第一,看中“温州制造”的价格优势。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用“小商品、大市场”对温州模式进行了精辟的概括。非常不起眼的小商品,拥有巨大的市场,多年后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温州制造”的物美价廉,凭借自己的价格优势,已牢牢占据了国内外市场的一席之地。根据有关资料,温州低压电器、鞋类、服装、眼镜、打火机价格与国内其他地区生产的同档同类产品相比,普遍要低1/4-1/3,如温州太阳镜生产成本为广东1/3,有的甚至更低,温州产打火机的出口价格在1-2欧元之间,而欧洲产同类打火机至少10欧元,多则几十欧元甚至更贵[10];大陆皮鞋(其中温州皮鞋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20%)在国际市场与意大利皮鞋相比,质量相差无几,价格却不到意大利皮鞋的1/3[11]。“温州制造”的价格优势无疑成了吸引外资的一大主要因素。据调查,“夏蒙”服饰的成本只有意大利的1/20,就是这个低成本优势一开始就吸引着意大利杰尼亚公司的“眼球”,最终双方达成合资。
第二,利用中方网络拓展中国市场。
外资来华投资另一重要原因是希望利用中方网络拓展中国市场。中国拥有将近13亿人口的市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但仅凭跨国公司自身的力量打开中国市场,无疑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它们会考虑选择一家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国内市场网络的中方企业作为合资伙伴,从而凭借中方网络实现其拓展中国市场的战略目标。
日本荏原制作所选择嘉利特合资的原因就是通过中方打开中国市场。中国有几十亿的进口泵市场,日本荏原制作所早在25年前就开始开拓中国市场,但业绩一直不佳。选择嘉利特合资,就可以利用后者的国内市场网络来扩大荏原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因为中方企业在全国石化泵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国内已具有比较广阔的市场。
同样,意大利杰尼亚公司就是想通过与夏梦的合作实现“品牌本土化”,最终占据中国高端市场。10年前杰尼亚开始进入中国,目前在中国拥有34家专卖店,一般设在五星级宾馆销售,每套4-5万元,现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还很低。合资前夏梦一直做国内市场,在全国已拥有100多专卖店。通过与夏梦的合资,杰尼亚意图以低成本中附加值的“夏梦”占领中端市场,而以高成本高附加值的“杰尼亚”控制高端市场,从而在大陆成衣市场赢得优势。
第三,利用当地轻工产业完善的配套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和完善,温州已经形成13大主要轻工产业集群,如制鞋、服装、打火机、眼镜、锁具、剃须刀、低压电器、合成革、塑料编织、纽扣拉链、汽摩配、包装印刷及制笔等产业集群[12]。这些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充分细分,产业内分工协作程度很高,产业配套体系比较完善。例如在温州鞋业集群中,拥有全国最大的牛皮、猪皮和鞋材料市场,形成了门类完备的鞋机、鞋材、制革、皮革五金、皮革化工等配套专业市场和产业链。外方在选择投资区位时会考虑当地产业配套体系是否完善,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外方的投资成本和收益,而且有助于实现外资的本土化战略。根据资料显示,大约2/3的民外合资项目比较集中在传统轻工产业,足以说明外方是非常看中当地轻工产业完善的配套体系的。
第四,看中民营企业自身具有的优势。
温州经济崛起的奥妙,正是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2005年27家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适应国情能力,强大的生存竞争能力,灵活的经营机制等自身优势。以上优势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如果说上海对外资的魅力无可比拟,江苏外资积聚已成气候的话,“以民引外,以外促民”无疑是民营企业发达的温州独特而又现实的选择。例如,日本荏原选择瑞安嘉利特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中中方是民营企业,因为它在中国曾有过两次合资失败的经历,而对方都是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吸引外资趋势的出现,是双方动机使然。总体上,双方合资动机在于寻求互补性的需求。中方倾向于利用外方的技术、管理、品牌和营销等方面的优势,而外方倾向于借助中方的资源和市场优势。不过,在调查中也发现,在合资的过程中,中外双方也遇到共同的问题:中外管理理念的差异。怎样通过双方的融合,最大限度地缩短中外管理理念的差异带来的“磨合期”,是保证实现各自动机的前提条件。
4.3.4 民外合资实现模式
4.3.4.1 中外合资成为主要投资方式
从外商投资企业分类来考察,2003-2005年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55家,其中合资企业350家,占63.06%,可见,合资经营为主流方式(见表4-4)。仅2005年新批的224家外商投资企业中,中外合资企业143家,中外合作企业4家,外商独资企业77家。在147家合资、合作企业中,仅2家中方是国有企业,其余145家是民营企业(包括自然人),民营企业吸引外资项目占64.7%。2006年1-11月,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11家,投资总额24.63亿美元,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已完成9.58亿美元和4.1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5%和51.1%。新批“以民引外”项目167个,占制造业项目89.3%。[13]
表4-4 2003-2007年温州市实际利用外资分类表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温州统计年鉴》(2004-2008年)。
*实际外资项目数据因无此项统计,不详,表中项目数均表示协议外资项目。
4.3.4.2 引资领域突破性扩大
2006年1 -11月,温州新批“以民引外”项目167个,占制造业项目89.3%。新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92个,同比增长31.4%。新批单项合同外资金额平均达到413.2万美元,同比增长23.7%。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例如投资总额3200万美元、生产液晶电视的忠诚数码,投资总额1500万美元、生产电脑U盘的明晋实业以及投资总额1500万美元、生产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嘉博数码等。行业巨头开始进入温州。世界明胶业三大巨头德国的嘉利达、法国罗赛络和比利时PB公司均在温州找到合作伙伴,世界500强企业可口可乐公司落户滨海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利用外资取得大突破。先后引进了七里港集装箱码头,状元岙深水港码头和中心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温州市的投资环境,具备了开通国际干线货运的基本条件。
4.3.4.3 民企吸引外资的实现模式
截至2006年11月,温州市“民外合璧”企业已达950家,总投资45.72亿美元,合同外资13.46亿美元,实际外资8.84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数的66.1%、58.5%、47.7%和53.8%[14]。民营企业引进外资方式多种多样。温州民营企业从各自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方式与国际著名企业进行对接,主要归纳为以下8种:
(1)整体合并。中方将原有企业全部资产整体转入合资企业。浙江夏梦与意大利杰尼亚(全球著名男装品牌企业)合资,各占50%的股权,夏梦将全部资产转入合资企业,外方以现金注入,是迄今为止温州民企与国际品牌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次合作。
(2)联合品牌。中外双方成立的合资企业使用双方品牌的“联合体”——联合品牌。正泰集团与世界电器业巨头通用公司合资后,产品打“通用·正泰”商标,依托通用公司国际品牌效应,壮大自有品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奥康与意大利GEOX合作,共享营销网络,借力打造品牌。其他案例:荏原·嘉利特。
(3)设立研发中心。中方企业以引进外方技术为本土企业服务为目的成立研发中心。温州哈杉鞋业在收购了意大利著名鞋企威尔逊公司90%股份后,接纳了威尔逊公司拥有的设计师和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并与威尔逊公司合资在国内设立哈杉威尔逊鞋类研发中心。其他案例:康奈也与英国SATRA(沙雀)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投资1000万元设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鞋类设计研发中心。
(4)提升管理水平。中方通过引进外资改造原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平阳柳成集团与全球最大的珠光颜料产销巨头瑞士汽巴精化公司合资,引进技术和管理,产能和效益大大提高。企业投入环保技术500万元,年产值可达2400吨,计划在5年后年产值达到5000-6000吨生产规模,成为全球第三大珍珠及金属光泽效果颜料生产商。
(5)引进技术。中方以引进外方核心技术为目的而成立合资企业。浙江嘉利特公司泵业与日本荏原制作所合资后,从一个家族企业跨进国际化、正规化、现代化企业行列,成为国内最大的石化泵领军企业。先后引进日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0多人,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国内最大的60万吨乙烯急冷水泵),填补国内空白。其他案例:浙江人可工贸有限公司与瑞士世界顶级钢笔生产企业凯兰蒂合资设立制笔企业,作为一个高附加值、高科技、高精度、高环保、高效低耗的企业,它的引进将会提升“中国制笔之都”的产业层次。
(6)整体产业引资。发挥产业整体优势与国外产业对接。浙江三帆明胶厂和世界明胶业巨头法国“罗赛洛”正式合资运营后,产量、销售额翻番,2005年该公司的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3亿元,上缴税款865万元,2006年预计销售可达2亿元。生产的明胶产品销售价格从以前每吨2.1万元提高到4.5万元,而且供不应求。受“罗赛洛”影响,平阳、苍南一带的明胶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同行业中的知名企业,相继与德国嘉利达公司、比利时PB公司合作,世界明胶业三大巨头“会师”平阳,温州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明胶业生产基地。
(7)引进外智。中方企业为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引进国外专家或工艺。庄吉聘请意大利著名服装设计师,每年为公司提供400多个服装设计款式。温州红黄蓝集团与美国金星集团签订投资3500万美元的服装后处理工艺合作项目,并与法国卡琳公司合作,借外力提高研发水平和设计能力,解决原创设计问题。
(8)产业配套。外方因与中方企业的长期合作需求,为中方提供产业配套。华峰集团为原料供应商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NPU)当红娘,引日本强企落户瑞安,成立日邦聚氨酯(瑞安)有限公司,专业生产MDI(是聚氨酯行业里的一个主要的原料),成为华峰集团的配套企业。华峰集团(国内规模最大的聚氨酯系列产品生产企业)是NPU主要的紧密合作伙伴,合作已超过10年,华峰集团对MDI的年需求量超过2万吨。
表4-5 民营企业吸引外资的主要形式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实践证明,温州招商引资不是放弃民营经济,而是提升民营经济;不是放弃民营经济的特色,而是立足民营特色、创新民营特色、发展民营特色;不是改变温州民营经济发展格局,而是借助外力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提升自己,使温州民营经济走出一条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