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责任——全民参与的着力点
遂昌县将开展洁净乡村活动作为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干部的战斗力,以及提升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工作来抓,以责任体系为纽带,推动全民参与、坚持典型引领、统筹推进,力争做出亮点,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为推进“洁净乡村”建设,遂昌探索建立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将环境卫生大整治列入部门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依据。县里组建了专项督查组,制订了详细的洁净乡村量化评分考核细则,大到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小至河道、池塘水面有无漂浮物等几十项内容都属督查考评范围,每月对各乡镇洁净乡村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并不定期进行暗访,根据督查情况每月进行综合评比排名,对优秀乡镇和落后乡镇在新闻媒体上进行通报,对各种不良行为和陋习进行公开曝光,营造了全县上下人人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针对县、乡、村存在的各种不卫生、不文明的生活陋习,遂昌提出“硬环境景观化,软环境人文化”。全县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资金,通过三年努力,建成全部20个洁净乡镇、7个洁净社区、80%的洁净村庄,80%的洁净家庭。
与此同时,一个立体式的生态建设体系在加快构建。一方面,遂昌主动把108万亩山林纳入公益林进行保护,全县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面积达195万亩,居浙江省各县市区首位,并主动把省定砍伐计划指标下降57%。另一方面,从源头做起,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提出了“三年内告别合成农药、化肥”的目标,在全省率先把“原生态”作为一个县域品牌来培育打造,提升了遂昌农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生态产业集群。
为了保护乌溪江一池清水,作为全国所有县中莹石储量最为丰富县域,遂昌拒绝了几十亿元的氟化工项目。与此同时,充分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一个集河道保洁、河道采砂、占用水域审批和渔业的增殖养护“四位一体”的,体现条块结合、群策群力的河道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呈现了“水清、河.、岸绿、景美、鱼游”的江南山区优美水环境,受到赵洪祝书记、葛慧君副省长的充分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