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协同”组织载体的探索

“社会协同”组织载体的探索

时间:2023-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社会协同”组织载体的探索尽管在培育中心镇的过程中,下放了部分社会管理权限,但毫无疑问,目前各地中心镇的管理模式基本延续了过去小城镇的社会管理体制,维稳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加强对社会生活秩序的控制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

(二)“社会协同”组织载体的探索

尽管在培育中心镇的过程中,下放了部分社会管理权限,但毫无疑问,目前各地中心镇的管理模式基本延续了过去小城镇的社会管理体制,维稳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加强对社会生活秩序的控制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客观地讲,中心镇的历史沿革以及现有发展局面都决定了它往往缺乏大中城市以及相对多元的社会管理主体要素和资源和相对较高的市民质素和公民意识,因而在建构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同治理格局上,将面临着更多的困难。问题在于,中心镇向小城市的快速演变,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秩序持续变革的不稳定状态,却可能比发育相对成熟的大中城市更容易产生结构性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简单地沿用传统的政府行政管控的管理方式,将很难有效地实现异质性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积极培育政府以外的社会治理主体,引导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探索和建构政府主导的,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并在这种探索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进而逐步提升社会的自主治理水平,依然是中心镇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近些年来,在健全和完善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同时,周巷镇在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挑战的过程中,也开始逐步培育政府以外的社会管理主体,以有效弥补政府自上而下的单一的行政化管理的缺陷的意识,多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格局已初露端倪。

目前,周巷镇发育相对成熟并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组织,除了人民团体以及老年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科普协会、老年体育协会等上级团体的分支机构外,比较有特色的是三类组织,即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中介组织、以和谐促进会为代表的融合性组织与以“党员老娘舅”为代表的志愿者组织。

1.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及沟通合作功能

在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周巷镇逐步诞生了一批行业协会和商会,这些中介组织在加强行业协作、行业自律,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等方面,都较好地发挥了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纽带桥梁作用,有效地弥补了政府直接管理的不足。

成立于2005年的腌制企业协会是周巷镇首家腌制蔬菜行业协会,协会以“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为宗旨,通过“企业+协会+农户”的形式,架起了菜农、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该镇蔬菜种植、腌制业走产业化经营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引导和促进腌制蔬菜加工行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周巷轴承协会是慈溪市首个轴承行业协会,协会充分利用本身与企业联系广泛、深入的信息优势,积极协调本地轴承企业之间以及行业与外部的市场关系,在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提升轴承行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扩大周巷镇轴承行业的竞争优势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立于1983年的周巷科学技术协会,作为市级协会的分支,在组织科普示范、科普宣传及农业函授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于周巷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周巷镇也因此而在2004年获得了宁波市科普示范镇的荣誉称号。2008年以来,该协会已经推动成立了15个村级科学技术协会分会。成立于1998年的周巷商会,则致力于促进企业成群成块的健康成长,培养企业团队精神,引导协调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由几位当地有代表性的企业负责人轮流值日办公,帮助会员企业释疑解难,协调企业间的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周巷绿色车友协会,是以机动车车主、驾驶员以及运输企业、机动车销售行业负责人和涉车行业团体为主自愿组成的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协会以培训、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方式为会员提供服务,同时积极倡导和推行“绿色行车、植树固碳”的环保理念。

周西中小企业管理协会是周巷镇周西社区的一个民间组织。周西社区是周巷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规模企业36家,中小企业148家,工业产值约占全镇的五分之一。按照周巷镇现在的企业管理模式,全镇中小企业由所属社区(村)自行管理。周西社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管理难度大,为此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协会。中小企业管理协会没有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协会的领导人由中小企业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协会定期召开会议,商讨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工商事故、劳资纠纷等问题。协会的运作对于降低周西社区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的纠纷,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此外,截至2011年,周巷镇还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9家,约占全市总家数的1/4,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销售超1 000万元的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拥有合作社社员近1 500户。

2.和谐促进会在促进社会多元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以和谐促进会为代表的社会融合组织,健全社会各族群之间,特别是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沟通、交流的互动渠道,打破相互之间存在的心理隔阂,增进相互理解和认同,是周巷镇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创新实践。和谐促进会是以人际和谐为目的,以村(社区)为单位组建,由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村级组织和企业共同参与,新老市民共建共享的民间组织。和谐促进会的会员主要由村干部、优秀外来务工人员、社区保安、村民代表、出租私房房东、私营企业主等组成,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人数各占一半。促进会由全体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会长,外来务工人员担任副会长,并根据外来人口居住分布情况设立片、组,由外来务工者中的优秀分子担任片长或组长。理事会内一般设会员组织、权益维护、矛盾调处、文化体育、党团组织、计划生育、公益服务等工作委员会。在运作模式上,建立《村级和谐会章程》,各镇(街道)按照“自愿入会、自选领导、自聘人员、自筹经费、自理会务”的办会原则,指导村和谐促进会建立健全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督促其落实规范管理。其中村和谐促进会会费按照“以会养会”的原则收取,采取由镇里出一部分、有条件的村补一部分,辖区企业按团体会员资助一部分的形式进行筹集。在工作方式上,通过经常性组织开展志愿者行动、文化体育活动等,推进村务共管、文明共倡、困难共帮、平安共创,积极营造和谐友爱型的邻里关系、承租关系、劳资关系和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村居与和谐社区建设。

周巷镇虽然不是和谐促进会的发源地,但作为慈溪外来人口集聚规模较大的中心镇,和谐促进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2006年11月8日,周巷镇第一家和谐促进会在劳家埭村成立,促进会由来自该村各界106名会员组成,其中暂住人口会员46名,企业界会员31名,选举产生的6名副会长中,有2位优秀外来务工者,还有多名外来务工者担任了理事和监事。随后,周巷镇各村(社区)都建立了和谐和促进会。2007年,周巷镇在慈溪市政法委、慈溪市暂住人口服务管理局的指导下,在全镇各村(社区)建立了村(社区)和谐促进会,作为新老居民沟通融合、互娱互乐的平台,同时吸收优秀外来建设者与本地居民共同参与各种社会事务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各村、社区和谐促进会工作开展情况参差不齐,一些群众普遍关注又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单依靠村、社区“和谐促进会”也难以协调解决,而镇级层面又缺少一个有效的组织架构,仅靠综治办指导、协调显得力不从心,既无财力支持亦无人力支持。村、社区也同样缺少金费支撑。为了更好地发挥村级和谐促进会的作用,使镇、村二级组织能够更好地联动,加快推进全镇的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建设,2009年,在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在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前期一系列的筹备工作,周巷镇和谐促进联合会于9月份正式召开代表大会,并在民政局进行了登记注册。联合会由各村(社区)和谐促进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广大群众及外来建设者共同自愿参加;其宗旨是团结、关爱、帮扶、救助、服务,奉献,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及社会道德风尚的前提下,实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其以民间性、共建性、互助性、服务性为特点,作为地方政府拓展社会管理、服务功能的有效载体,并在政府主导下,最大限度动员和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最终实现全镇人民的和谐共处。

通过建立和谐促进联合会,加强对村(社区)和谐促进会工作的指导,将和谐促进会的功能延伸到社会各层面,在全镇范围内有效开展应急救助、困难帮扶,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力量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促进联合会迄今已收到会员会费85万余元,开展困难人群人道主义救助、爱心帮抚和困难救助180多起,支出金额45万多元。两年来,联合会利用春节、国庆等节庆期间,积极征得政府部门配合,利用“送戏下乡”、新慈溪人文化活动月等活动载体到村(社区)开展文艺演出12场;同时抽调优秀会员组建乡音讲师团,利用晚间、休息日到村(社区)、企业对暂住人口进行素质培训42次,累计培训8 000余人;另外还指导村(社区)组建和谐促进服务队,开展治安巡逻、交通秩序维护、植树护绿、环境整治等各种服务活动累计866次。

近年来,周巷镇的和谐促进会通过加强组织自身的建设,不断丰富和拓展促进会在维护社会和谐中的作用。不少村(企业)级和谐促进会(小组)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体、志愿者、义务巡防、矛盾化解等活动,融洽新老村民(职工)关系。一些村级和谐促进会加强了组织自身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和谐促进会副会长或副秘书长驻会制度,同时积极推进需求服务站建设,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服务领域,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居住信息、计生药具、文化娱乐等服务。周巷镇还着手建立村级和谐促进会星级评定机制,根据和谐促进会内部建设、活动载体、共建共促以及保障措施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星级评定。目前,和谐促进会已经成为周巷镇构建多元参与、多元融合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的重要载体,基层党组织和共青妇等组织纷纷以和谐促进会为依托,在村(社区)、规模企业建立暂住人口志愿者服务组织,积极引导暂住人口参与交通出行、爱心帮扶、邻里互助、环境整治、文明行动、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2010年,全镇暂住人口100人以上的村(社区)、外来务工人员300人以上的规模企业志愿者服务组织建成率达30%以上。

实践证明,通过吸纳外来务工人员中的骨干、先进分子,发挥其与外来人口地位相同、语言相通、感情相融的沟通优势,健全新老居民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互动机制,和谐促进会在建立社会和谐的长效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和谐促进会建构的丰富多彩的互帮互助机制,有效地增强了流动人口对居住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和谐促进会建构的各种沟通机制有效地减少了新老居民的心理隔阂,促进了外来流动人口与要地居民从相识到相知、从沟通到理解、从互助到互学,在良性互动中增进了人际关系的融洽。三是和谐促进会将优秀外来人员吸纳到社区管理的组织网络中,有效地建立起了一种公众广泛参与的组织载体,形成了资源整合的优势。在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社区成员的社会阅历、经济条件、教育背景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复杂性必将进一步放大。面对多元人群间客观存在的价值碰撞、行为差异及利益冲突,将本地居民封闭起来,对外来人口进行防范性控制,势必只能不断加剧不同社会群体相互之间的排斥心理、戒备心理,导致多元社区陷入无休止的族群冲突。显然,封闭、隔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死胡同,唯一的出路只能是融合。就此而言,村级和谐促进会建设,代表了中国社区和谐建设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大方向。

3.“党员老娘舅”的民间调解功能

周巷的“党员老娘舅”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民间组织,成立于2010年2月,由20名党员志愿者组成。这些志愿者大多是小型企业的负责人。该组织设有一个服务工作室,实施全天候服务,每天安排两名值班人员接受群众的来信来访,承诺24小时全天受理群众的来信、来电和来访,并制定了“四心”(接待百姓要热心,解答问题要耐心,接受意见要虚心,排忧解难要诚心)+“四声”工作制度(进门时要迎声,咨询时要答声,离办时要送声,留言时要回声)。党员志愿者“老娘舅”调解员在收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同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并走访相关的人员,多角度了解事实情况,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纠纷调解过程中,做到“一事一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纠纷、不同性格的当事人,采取不同的调节对策。处理结束后,党员志愿者“老娘舅”调解员还会继续跟进事态发展,进行不定期的回访。“老娘舅”们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调解各种琐碎的民间纠纷。“党员老娘舅”服务室充分发挥了民间调解组织特有的优势,以客观公正的调节、高效到位的服务、真情实意的帮助,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在调解民间纠纷、宣传法律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党员老娘舅还积极参与慈善捐款、贫困帮扶等公益事业。从成立到2012年1月底,该组织成功调处各类纠纷72件,捐款累计12万余元,慰问困难党员65名、孤儿14名,服务范围已经覆盖了周巷镇的29个村(社区)。“党员老娘舅”服务室的示范作用在全镇范围内带动了由528名党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服务活动,营造了积极的社会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