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地制宜,解决温饱再发展——引水寻绿之路
20世纪60年代,核桃坝干涸而贫瘠,人均收入不足80元,口粮不足200斤,“河深峭壁高、黄土无甘霖、播下七分种、收获三分银”,老一辈的核桃坝人依然记得这朴实而贴切的核桃坝农家谚语。1965年冬,在老村支书——何殿伦的带领下,全村迈开了以改土引水为中心的农业生态工程建设第一步。全村人冒着严寒,齐心协力,凭着对生计的渴望,对生活的激情,仅仅用了97天就从低于核桃坝村数百尺的湄江河中调来甘霖之露,在凝冻的河面筑起了一座长57米、宽7米、高5米,能装12台水能泵的堤坝。同时将高低不平、杂乱无章的“靠天田”改造成为整齐划一、沟渠纵横、引水方便的保收田。勤劳的核桃坝人当年就实现水稻种植的大丰收,粮食产量由50万斤一下增加到了150万斤。核桃坝人在突破自然局限、村民干部共同努力下,翻过了脱贫、解决温饱这一页。
脱贫、解决温饱不是核桃坝人的最终目标,老支书早早就在思考富裕之光源于何处。何支书摸着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知道核桃坝人的希望在土地,只有爱土地、尊重土地,才能被回赠希望。
村支两委在核桃坝这片黄土丘地上尝试种过多种经济作物,核桃、辣椒、果树等,次次希望的播种耕种,收获的却都不是累累硕果。而当时,没有相似土地状况的示范村,模仿种植也不存在。老支书说:“我一定要找到一条适合核桃坝的发展致富路。”
测土质、量气温、九上安徽、七下广州,村干部遵循着科学的种植原理多方探索,谦虚向专家请教,反复尝试,终于发现这片荒凉的黄土地原来竟是种植茶叶的宝地。绿色,自然的原生态的颜色,原来就是富民之道。一种以茶叶生产种植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凸显出来。
核桃坝村茶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