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1772~1823 )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发展了重要的比较优势理论。这个理论是托伦斯( Torrens R. )在他1815年出版的《论对外谷物贸易》著作中最早提出的,李嘉图进一步完善并使其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理论。李嘉图理论的基本结论是:即使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没有低成本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仍能得到贸易利益。
一、理论背景
进入19世纪,机器大工业的蓬勃发展使英国在对外贸易中已经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但是,当时由于封建残余尚未肃清,土地贵族阶级在政治生活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1815年,英国政府修订实施了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的《谷物法》 。 《谷物法》颁布后,由于限制谷物进口,引起英国国内粮价上涨,地租猛增,这对土地贵族有利,却严重地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粮价的上涨,迫使工业资产阶级提高工人工资,造成成本上升,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由于粮价的上涨,增大了英国各阶层居民的吃粮费用,因而相应减少了对工业品的购买。在对外贸易方面,由于《谷物法》限制外国粮食的进口,必然招致对方国家采用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出口的报复手段。于是,围绕《谷物法》的存废问题,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土地贵族阶级拼命维护《谷物法》 ,极力阻止谷物自由贸易;而工业资产阶级则针锋相对大力鼓吹谷物贸易自由的好处,要求议会废除《谷物法》 。这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论证谷物自由贸易的优越性。
李嘉图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以“比较优势说”作为理论武器,反对英国政府颁布的《谷物法》 。 “比较优势说”最早是由托伦斯(R. Torrens )在他1815年出版的《论对外谷物贸易》一书中提出来的。李嘉图在他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本影响广泛的名著中,充分阐述了这个理论,并为当时的经济学界所接受。李嘉图把亚当·斯密的相对优势概念发展为系统的比较优势说,从理论上论证谷物及一切商品的自由贸易对国家的利益;这一理论力图证明,即使在各种商品生产中一个国家都占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都处于绝对劣势,仍然存在着有利于双方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可能性。可以说,比较优势说不仅为当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对外贸易起到舆论推动作用,也成为以后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块重要基石。
二、主要内容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把国际分工放到了一个比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更加广泛的理论基础上。一个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对外贸易,输出本国商品,输入他国商品?斯密认为,由于国家之间存在着自然分工,一国在甲商品生产上有绝对优良条件,另一国在乙商品生产上有绝对优良条件,这样,一国以甲商品和另一国的乙商品交换,资本和劳动都得到最合理的运用,国民财富便能迅速增加。按照他的说法,如果一国在所有的商品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良条件,它就不可能进行对外贸易了。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李嘉图以斯密的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指出,一国生产甲、乙商品的条件,虽然都绝对地比另一国生产这两种商品的条件差,但相对来讲,生产甲商品的条件的差距小些,生产乙商品的条件的差距大些,这样,一国便应专门生产甲商品,和另一国专门生产的乙商品相交换,对外贸易由此产生,这就是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说: “如果两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五分之一或百分之二十,而制鞋时则强三分之一或百分之三十三,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吗? ”[8]
在李嘉图看来,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他说: “由此看来,一个在机器和技术方面占有极大优势因而能够用远少于邻国的劳动来制造商品的国家,即使土地较为肥沃,种植谷物所需的劳动也比输出国更少,也仍然可以输出这些商品以输入本国消费所需的一部分谷物。 ”[9]这就是说,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方面都居绝对优势,但在工业生产方面占有“极大优势” ,即比较优势,因而可以出口工业品以进口农产品。可见,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概念既指绝对优势中的最大优势,又指绝对劣势中的最小劣势。因此,斯密的绝对优势概念在李嘉图这里表现为比较优势的一种特殊情况。
按照李嘉图的论述,建立在比较成本优势上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主要有这样一些好处:①每个国家都专业化于特定商品的生产,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量;②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贸易满足自己对其他商品的需要,在贸易中用本国一定数量的商品能够换到比自己生产时在数量上要多的外国商品,从而提高本国的消费水平;③从全世界来说,每个国家充分利用本国优势的结果,可以有效地提高全世界生产总量,增进各国的共同利益。李嘉图写道: “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体的普遍幸福结合在一起,由于鼓励勤勉、奖励智巧,并最有效地利用自然所赋予的各种特殊力量,它使劳动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配;同时,由于增加生产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 ”[10]
从比较优势原理出发,李嘉图提出了一个国际分工的模式。他说:“正是这一原理,决定葡萄酒应在法国和葡萄牙酿制,谷物应在美国和波兰种植,金属制品及其他商品应在英国制造。 ”[11]按照这个国际分工模式,资本主义生产发达的英国专业化于工业,其他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只能专业化于农业或农产品加工工业。
三、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一)理论分析的基本假设条件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 A国和B国),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 X产品和Y产品)。
2.生产过程中惟一投入的要素就是劳动,劳动都是同质的,没有熟练和非熟练之分。
3.生产要素在两国之间不流动,但在一国范围内各部门间可以自由流动。
4.两国的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5.当资源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时,机会成本不变。
6.没有运输成本或其他交易成本,而且产品在各国间可以自由流动。
7.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8.生产和交换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
9.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二)生产贸易模式
根据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即使贸易中的各国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只要两个国家相比,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成本优势不同,存在“比较优势” ,贸易就可以进行。贸易的基本格局为:各国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假设A国和B国都生产X和Y两种产品,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两个国家在X和Y商品生产中的成本存在差异,见表1-2。
A国每小时生产3个X,每小时生产2个Y;B国每小时生产4个X,每小时生产5个Y。显然,B国在X商品和Y商品上均拥有绝对优势,但优势的程度不同:在X商品上,B国的劳动生产率是A国的1.33倍,而在Y商品上则达到2.5倍。显然B国在Y商品上的成本优势更大,为B国的比较优势所在,而A国则在X商品上拥有比较优势,分工及贸易的基本格局应该是A国生产并出口X,B国生产并出口Y。如表1-2所示,给定A、B两国各2个小时(同斯密一样,李嘉图同样假定劳动是生产中惟一的投入要素,而劳动量用劳动时间度量,因此这里给定的劳动时间同样可以视为一定的要素投入),在没有分工和贸易的情况下,A、B两国均平均使用劳动,即1小时用于生产X,1小时用于生产Y,则两国合计产量为7个X和7个Y。现在A、B两国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分工,即A国将全部生产要素投于X的生产,放弃对Y的生产;B国则专门生产Y,放弃生产X。分工的结果是两国的总产量为6个X和10个Y。
表1-2 A国和B国分工前与分工后的比较优势
与斯密的模型中分工绝对导致产量增加的情形不同,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中,虽然分工后的产量比分工前多了3个Y,但却少了1个X。如何对比分工后与分工前的产量呢?我们知道,李嘉图赞成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在一国之内,同样的劳动量创造同样的价值。表1-2中,A国1小时的产量是3个X或2个Y,由于同为1小时劳动的产物,因此3个X应该等值于2个Y,即1个X等值于0.67个Y。按此交换率,分工后的产量6个X和10个Y应等值于7个X和9.33个Y,显然高于分工之前的产量7个X和7个Y。同样,由于B国1小时的产量为4个X或5个Y,在B国1个X等值于1.245个Y,按此交换率分工后的产量等值于7个X和8.75个Y,同样高于分工前的产量。显然贸易带来了更高的产出,这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同时每个国家均按照“优者取其更优,劣者取其次劣”的原则,选择生产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这是对贸易模式选择问题的回答;李嘉图同样没有明确说明贸易的互利性,另一位英国学者约翰·穆勒( Y. Mill )在此做出重要补充。穆勒认为,如果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是自由的,则交换价格必然位于某一区间之内(即穆勒的交易区间),临界点分别为两个国家的国内价格。以表1-2数据为例,分工的结果是A国专业生产X而B国专业生产Y,两国的交换价格必然介于两国国内价格之间,即1个X交换的Y的数量应该是大于0.67,小于1.25,若实际的交换价格超出这一区间,则必然有一个国家退出贸易,而只要交换价格出现在这一区间,就能保证贸易是互利的。
四、评价
(一)贡献及现实意义
1.有突出的理论价值。比较优势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为国际贸易理论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基础和出发点,使国际贸易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特别是关于国际市场价格决定、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等问题,有可能得到正确的解决,在国际贸易理论史上有重要意义。同时,它运用严谨的分析方法,透彻地说明了国际分工给各国带来的利益,为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基本的分析框架。
2.有巨大的历史贡献。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为英国新兴资产阶级推翻谷物法,建立自由贸易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对英国19世纪自由竞争经济制度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比较优势理论打破了绝对优势理论的严格假设,指出即使一国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绝对优势产品,只要具有比较优势,仍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利益,这成为很多弱小国家以对外贸易发展本国经济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使贸易更加具有普遍意义。此外,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的差异实质上是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这一结论将促使每个国家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时间,用最小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以求扩大比较优势,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这对于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二)理论缺陷
李嘉图理论最致命的缺陷是其静态化、凝固化的比较优势观念。在李嘉图看来,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会长期存在,而分工和贸易也是以一国既有的比较优势为基础,根本不考虑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个国家原本没有的比较优势以后可能具备,而原有的比较优势也可能在未来失去,这些都是在纷繁的经济活动中的现实。然而李嘉图将比较优势原理变成了一种纯粹抽象的推理,他不仅把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成为静态的,而且将现实的国际经济关系抽象掉。以严格的假定为前提,他提出的国际分工模式是:英国应当专业化于各种工业产品,美国和波兰应当专业化于谷物,法国和葡萄牙应当专业化于酒。对19世纪初的世界经济而言,这也许是合理的选择,但如果固守到现在无疑是荒谬的。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生产的相对优势长期地固定在少数几种产品上,特别是固定在少数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时,这样的国际分工对它是非常不利的。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后,人们往往忽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特例,可以被涵盖在比较优势理论中。然而应该看到,斯密理论的核心是分工,在斯密看来,分工本身即可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按照这一逻辑,分工并不必然是比较优势的结果,在某种情况下更可能成为比较优势的原因,即由分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一国原本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部门逐步具备了比较优势。这一结论非常重要,它意味着比较优势不是先天的,是可以选择和培养的。以二战之后的日本为例,尽管在重化工业上不具备比较优势,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大力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70年代,日本在钢铁、汽车、化工等诸多领域取得明显的比较优势,支撑日本成为一个经济巨人。日本的成功说明,比较优势是可能随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发生变化的,这也是对李嘉图理论缺陷的有力证明。
专栏1-1
蜡烛商的请愿
面对贸易保护的盛行,法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克·巴斯蒂雅特( 1801~1851 )于1845年虚构一个蜡烛商请愿的故事,讽刺了贸易保护哲学的荒谬逻辑。现摘录如下:
我们正在遭受一个国外竞争对手的不可容忍的竞争。跟我们比起来,他在生产光方面占据非常优越的地位,他的光以惊人的低价绝对地充斥我们的国内市场。他得意得很——因为所有的消费者都被他吸引,这使我们这个有众多分支的本国工业一下子完全地停滞不前了。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就是太阳。
我们祈求你们(指国会——编者注)能通过一项法律,让所有的窗户、天窗、屋顶窗、里里外外的百叶窗等等统统关上,一言以蔽之,所有的空隙、洞穴、通道、裂缝,凡是太阳光可以凭借其进入屋里的地方都应该堵上。我们作为自豪的制造商,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而国家出于感激,也不应该将我们置于现在如此不平等的竞争中……仅仅因为或部分因为进口的煤炭、钢铁、奶酪以及其他外国制成品的价格接近于零,你们对这些商品的进口就设置了很多限制,但为什么太阳光的价格整天都处于零时,你们却不加任何限制,任其蔓延呢?
资料来源: [美]多蒂( Doti,J.L. )、[美]李( Lee,D.R. )著,林季红等译: 《市场经济:大师们的思考》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