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时间:2023-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贸易出现很多新的特征,传统贸易理论不再能够充分解释国际贸易现象。

第一节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贸易出现很多新的特征,传统贸易理论不再能够充分解释国际贸易现象。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市场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传统贸易理论是建立在无规模经济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条件下的,无论是古典贸易理论的李嘉图模型,还是新古典贸易理论的要素禀赋论,都是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分析各国的比较优势,进而提出对贸易基础、贸易模式以及贸易利得的解释。然而,随着资本集聚和公司规模扩大,真正的完全竞争市场在绝大多数领域不复存在,而规模经济更是现代产业的重要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巨型公司涌现,它们对市场的影响力显著提高,可以通过战略性选择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建立其竞争优势,不是被动地接受价格。市场环境的变化使传统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不那么明确了,因此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

二、贸易格局出现新的特征

古典贸易理论将劳动生产率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认为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比较高的产品,进口劳动生产率相对比较低的产品,即可获得贸易利益。要素禀赋论则将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作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认为各国即使生产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相同,只要要素禀赋不同,仍然会产生互利的贸易,而贸易的格局是一个国家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不难看出,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的差异越大,产生贸易的机会越大,贸易的规模也越大,而国家间的差异可能源于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论),也可能源于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禀赋理论)。同时,贸易中各国交易的产品也必然是不同的,因为只有不同的产品才可能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或造成各国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异。概括地讲,传统贸易理论认为,贸易是有巨大差异的国家之间在不同产业产品上的交换。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出现了新的现象。贸易不仅广泛存在于相似性很高的发达国家之间,而且广泛存在着同一产业内部的商品交换,许多国家在出口某些产品的同时,还在进口与出口相似的产品。例如,美国生产汽车,向世界各地出口汽车,同时还从其他国家进口汽车;同样,在香水、香烟、化妆品、服装等众多产品上,都存在着一个国家既出口同时又进口该种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象。传统贸易理论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无能为力,需要贸易理论的创新,能够有说服力地解释贸易中的这种新现象并指导新形势下的贸易实践。

三、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

另一个促成新贸易理论产生的因素,是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倾向。一般而言,国内产业游说政府对本产业实施贸易保护,这种行为很容易被理解,因为被保护的产业无疑会从保护中获得利益,但这种保护是否有利于一国经济的整体则始终受到怀疑。传统贸易理论大多支持贸易自由化,即使一些理论肯定了保护的价值(如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也必然为保护设置各种限制条件,并将保护视为特定时期的一种例外措施,不应该长期地、持续地实行。然而“二战”后,日本等国长期实行战略性贸易保护并取得成功,这不仅对理论界,也对各国政府和产业界造成震动。那种全面而非局部的、长期而非暂时的、主动而非被动的贸易保护,是否真的能为一国带来利益?对世界经济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回答迫切需要在贸易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

四、新的经济理论与新的分析工具的出现

从时间上看,当代贸易理论的出现远远滞后于新贸易现象的产生。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并非对新贸易现象视而不见,他们曾做了多种努力试图从理论上解释这一现象。20世纪7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就开始尝试建立新的贸易理论,来解释这一国际贸易新现象。他们试图从市场结构、规模经济效果、需求等全新角度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模式的确定,保护本国市场的作用以及什么是最佳贸易政策。但是,由于始终没有建立完善的数学模型,因而难以进入主流经济理论的殿堂,长期被排斥在国际贸易教科书之外。直到博弈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经济学家推出了一系列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经济行为的模型,这些模型被用于国际贸易研究,使国际贸易理论发生了变革。保罗·克鲁格曼《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一文的发表,奠定了当代贸易理论的基础。

尽管克鲁格曼之后,新贸易理论才确立了其在经济学理论殿堂中的地位,然而新贸易理论问题的研究却并非始于克鲁格曼,本章将同时介绍一些克鲁格曼之前的贸易理论。当代贸易理论中,新要素贸易理论把生产要素的内涵扩大,技术差距理论从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当代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从消费者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的视角探究了技术标准化进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规模经济理论将规模经济引入到对当代国际贸易产生及模式的研究中,相互倾销理论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角度阐释了当代国际贸易原因,产业内贸易理论则从规模经济、差异产品的角度分析了当代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