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现代科学技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1]
本文依据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以及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观点,并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论证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条件。同时,分析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舆论、体制、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一系列有利条件,从而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一、现代科学技术是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最重要标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第一部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党纲。作为马克思主义极重要组成的这个党的纲领的产生,有它深刻的时代背景,特别是有它的阶级基础(在当时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和思想来源(法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此外,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19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原理以及生物进化论。
江泽民总书记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提出和阐发的“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建党学说在当代的重大发展,对于我们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三个代表”的形成,也有它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并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种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么,究竟为什么说现代科学技术是形成“三个代表”的重要条件呢?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说明现代科学技术是形成“第一个代表”的重要条件。
第一,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近代的大机器工业社会以后,科学技术就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革命力量。以致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观点。后来,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得它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据西方学者估算,在经济发达国家,20世纪初,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15%—20%;在80年代以后就上升到60%—80%。在当代,经济发达国家的学者把资本分成人力资本、物力资本和土地资本三部分,其中,人力资本就占到60%。再以当代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为例,据统计,当前美国聚集了世界1/2的研究生,1/3的大学生,1/4的科技人员。正是这些由现代科学技术武器武装起来的人力资本,构造了美国在当代的最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也正是依据对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巨大作用的总结,邓小平在80年代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还要指出,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七一”讲话中,又把这个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依据这种观点,从相互联系的意义上说,所谓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也就是代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这是就其含义来说的。
第二,就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大意义来说,主要也是由现代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中作用决定的。
从原本意义上说,工人阶级之所以成为我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就是因为它同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更是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但在当今世界和我国现阶段,这一观点显得特别重要。因为:
1.这是决定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命运的根本因素。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国际敌对势力的破坏,国内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泛滥等。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其根本原因在于:苏联共产党没有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根本改革严重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使经济增速下滑,人民生活停滞不前,以致失去民心。与此相反,我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因而,在经历了国内外巨大政治风浪的冲击之后,社会主义事业仍然获得了蓬勃发展。1950—1978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7.7%,我国为6%。这是可以理解的,仅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当时苏联比我国高得多。但在1979—1990年,我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提高到8.4%,而苏联下降到2.8%。形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根本的一条,我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场取向的改革逐步取得了重大进展,推动了生产的高速增长,而苏联的改革,尽管起步很早,但始终没有越出行政性分权的框框,没有走上市场取向改革的道路,以致经济增速大幅下滑。还要提到: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年代,苏联还把新增国民收入相当大的部分,用于军备竞赛。这样,人民生活提高很慢,以致失去民心。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在当代,要巩固长期的执政党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更需要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继续改善。
2.这是20世纪50年代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条件。诚然,当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当代已经是知识经济开始到来的时代。因此,我国工业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同知识经济相结合,而且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相结合,二者是在统一的过程中实现的。显然,无论是工业化的最后完成,还是现代化的实现,都要求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应该看到:我国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是很艰巨的。按当年汇率计算,1999年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我国高出约40倍,经济比较发达的澳大利亚也比我国高出约24倍。即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国也比我国高出约10倍,澳大利亚比我国高约6倍。这个差距必须而且只能靠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来实现。
3.这是当代国际经济竞争中巩固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我国即将入世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将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其中,既有广泛的合作,也有剧烈的竞争,还包含巨大的风险。在这方面,要趋利避害,回避风险,也需要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采用作为最重要手段的现代科学技术。
依据上面的两点分析,我们可以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形成“第一个代表”的重要条件。
但是,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指出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明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这样,既然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是形成“第一个代表”的重要条件,也就从根本上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是形成“三个代表”的重要条件。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促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像世界上许多事物的发展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样,现代科学技术与“三个代表”也存在这种规律性现象。现代科学技术是形成“三个代表”的重要条件;反过来,“三个代表”又是促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动力。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发出号召:“‘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全党同志一定要坚持把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不难看出:“三个代表”是党的一个根本性、全局性的指导思想。因此,它的贯彻推行必将对我国社会生活诸方面发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仅就“第一个代表”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说,就有极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主要有: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②促进不利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体制改革。③完善加快现代科学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④提高干部队伍的科技水平,并改善干部队伍的成分,提高既懂管理又懂现代科技的人员在干部队伍中的比重。⑤促进国家财政资金、银行信贷和直接融资向发展科技方面倾斜。⑥促进国家创新体制的发展,特别是促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在高新技术领域内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⑦促进企业按科技要素向科技人员分配收入,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⑧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⑨加速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并促进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总之,贯彻“第一个代表”,就会在舆论、体制、政策、教育、人才、干部、资金和收入分配等方面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动力。
需要进一步指出:发挥这种最重要推动作用,又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这是由两方面的情况决定的。一方面,尽管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比如,反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许多重要指标都不高。就投入指标看,目前,全国研究与开发费用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83%,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只占销售额的1.35%。就产出指标看,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只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15%。这些指标不仅大大落后于经济发达的国家,而且明显落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高新技术产业占制造业的30%,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40%。新加坡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为71%,马来西亚为67%,韩国为39%,墨西哥为32%。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在体制、政策和观念等方面又存在诸多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障碍。比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相互脱离的两张皮现象,曾经是阻碍我国科技发展的最重要体制因素。改革以来,特别是“九五”时期以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到现在并没有真正完全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再如,对企业科技人员实行按科技要素分配收入也才开始起步。诚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但贯彻“三个代表”却是根本方面。
所以,我认为,正确认识“三个代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相互关系,不仅提高对“三个代表”科学性的认识,而且促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注释】
[1]这是作者2002年初写的一篇短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