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国际战略联盟的类型
国际战略联盟可以从联盟共同战略目标、参与企业发展水平以及联盟的组成方式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现从共同战略目标这一角度将联盟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技术开发型
技术开发型联盟是指参加联盟各成员企业的共同战略目标是在同一技术的创新和开发方面进行优势互补,从而形成的国际战略联盟,如通讯、生物工程、电子、制药等产业的联盟。出现这一类型国际战略联盟的原因是,高新产品的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涉及多学科领域。比如,高清晰度电视机的研制就涉及生物技术、超导技术、先进陶瓷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而这些先进技术的研制是单一电子企业无能为力的,必须与有关企业组成国际战略联盟,将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2.合作生产型
合作生产型联盟是指由某一产品的供货企业和生产企业进行优势互补组成的国际战略联盟。出现这一类型联盟的原因是,当代的产品十分复杂,由大量性质和功能决然不同的零部件组成,如一辆汽车需要成百上千的零部件,一架波音747飞机需要450万个零部件,如此巨量的零部件若由生产汽车或波音飞机的生产企业全部自己生产是不可能的,企业只能生产少部分关键性零部件,其他大部分零部件则由供货企业供应。而供货企业的供应效率(即交货期和价格)直接影响着生产企业零部件的成本和质量,进而影响着生产企业最终产品的成本和质量。因此,若是有关企业组成国际战略联盟进行优势互补,既可保证供货企业的零部件有长期而稳定的用户,又可保证生产企业最终产品的质量和较低的成本。据研究,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与美国汽车生产企业同行的竞争中之所以能够频频获胜,其重要原因就是丰田汽车公司与众多的零部件供货企业结成了长期战略联盟,而美国的汽车生产企业与零部件供货企业没有结成这种战略联盟,只与零部件供货企业存在一种买卖的短期关系,因此这些零部件供货企业对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最终产品的质量与价格没有额外的贡献。
3.市场营销型
市场营销型联盟是指具有生产能力优势的生产型企业与具有销售能力优势的销售型企业进行优势互补而形成的国际战略联盟。这种类型的联盟可使双方企业销售量增多,市场扩大。
世界上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既有很强的生产能力,也有很强的销售能力,这些企业的产品可以做到自产自销,比如,美国的IBM公司在全世界各地设有工厂进行生产,也在世界各地设有自己的销售网进行销售,因此,该公司的产品可以做到自产自销。但世界上绝大多数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并不同时具有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多数企业仅具有其中一种能力,或某一能力较强而另一种能力较弱,两种能力不能平衡,因此在能力较弱的那一方面的营销活动就需要交给其他企业去完成。比如,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法国的雷诺汽车公司(1)生产能力很强,但销售能力弱;反之,像美国的西尔斯百货公司、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销售能力很强,但生产能力很弱,甚至没有生产能力。当这些单一类型企业以自己的生产或销售优势与另一类单一类型企业的销售或生产优势组成国际战略联盟进行优势互补后,销售量将大增,市场将扩大,最终双方都从中获益,如美国施乐复印机公司(2)生产复印机的能力很强,但在日本市场上却因缺乏销售能力而不能占领日本市场,日本富士胶卷公司没有复印机的生产能力,但在日本市场上却有自己密布的销售网,这两家大企业认识到彼此组成国际战略联盟将会给双方带来好处,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两家企业组成了国际战略联盟,此后,施乐公司的复印机大量进入并占领了日本市场,双方各自从生产和销售两个方面获得了巨大收益。
另一典型例子是中国的海尔集团,该集团在家电行业排名中为全国第一、全世界第五,也就是说海尔集团的家电生产能力很强,但该集团在世界各地的销售能力却很弱,这当然影响了该集团的市场扩大速度,日本三洋公司也是生产家电产品的大型国际企业,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在世界各地还有自己的销售网,而且销售能力过剩,于是两家企业于21世纪初结成了国际战略联盟,海尔发挥生产能力强的优势,三洋发挥销售能力强的优势,两种优势互补后,双方都获得了比未结成联盟前更大的收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