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依据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依据

时间:2023-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粮食安全角度考虑,积极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从而提供更多更好的海水产品,对于改善居民食品结构、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水养殖业再次被提升到战略高度。深海养殖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养殖方式。

第二章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海水养殖业的内涵与产业发展要素

一、海水养殖业的内涵与产业特征

1.海水养殖业的内涵

海水养殖业是人类利用浅海、滩涂、港湾等适宜海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海域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养殖设施,从事海水经济动、植物饲养和繁殖活动,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渔业资源的衰退、海洋灾害的频发,许多沿海国家相继宣布实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渔区,海水养殖业作为海洋渔业发展的“接力棒”,逐渐被各国所重视。从粮食安全角度考虑,积极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从而提供更多更好的海水产品,对于改善居民食品结构、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水养殖业再次被提升到战略高度。《中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提出,到2015年,水产品产量超过6 000万吨,其中养殖产品比重达75%以上。该报告测算,2010~2015年间,养殖产品产量年均增速为3.36%,平均每万吨水产品创造渔业产值1.25亿元,渔业增加值0.7亿元。2010年海水养殖产量为1 482.3万吨,如果以此为基数,按年均增速3.4%计算,2030年海水养殖产量将达到3 000万吨左右。而2025年,海水养殖产值就将接近3 100亿元,增加值将达到1 800亿元左右。因此,海水养殖业的产业发展潜力值得观瞻。

2.海水养殖业类型

海水养殖业的类型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划分。按养殖对象划分,海水养殖业可分为鱼类养殖、甲壳类养殖、贝类养殖、藻类养殖、海珍品养殖等,其中贝类、藻类海水养殖发展较快,甲壳类、鱼类、海珍品养殖相对薄弱。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浅海贝类和藻类的养殖,如在2012年的海水养殖产量中贝类产量(1 208万吨)约占总产量的73.5%,大型藻类(176万吨)约占10.7%,二者相加接近我国海水养殖产量的85%,而鱼类(102.8万吨)约占6.25%,甲壳类(124.9万吨)约占7.6%。可见,我国海水养殖业还是一个以贝、藻养殖为主的行业,在品种上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按养殖水域来看,海水养殖业分为滩涂养殖、浅海养殖、港湾养殖和深海养殖等。

(1)滩涂养殖。滩涂养殖是指利用位于近海的潮间带和低潮线以内的软泥或砂泥地带,直接或经人工整理、改造后从事海水养殖、增殖、护养、管养、栽培等活动。通常贝类(如贻贝、扇贝、蛤、牡蛎、泥蚶、缢蛏等)、海藻类(如海带、紫菜等)等是直接利用滩涂进行养殖,养殖方式为海水池塘养殖。海水池塘养殖是在潮间带或潮上带,修建0.5~5公顷的土池,潮差纳入或机械抽入(或两者兼而用之)海水或半咸水,放入人工捕捞的天然苗或人工培育的鱼种,进行半精养或精养的养殖方式。

滩涂养殖也可以经整治或改造后建成封闭式、半封闭式、潮差式的渔港进行养殖,这种养殖方式以鱼类(如鲻鱼、梭鱼、鲷鱼、石斑鱼、鲳鱼、鳗鱼、遮目鱼、非洲鲫鱼等)、虾类(如对虾)为典型养殖物种。

(2)浅海养殖。浅海养殖是指在可养殖的浅海中进行海水经济动、植物养殖的生产活动。这里的浅海是指低潮位线以下至15米等深线的海域。养殖方式有浮筏式、棚架式和网箱式等。网箱养殖具有集约化、高密度和高效益等特点。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养殖网箱类型一般是浮式网箱。其结构包括框架、浮力装置、网衣、固定装置和投饵装置等部分。网箱一般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以长方形、正方形的居多,近年来网箱规格有加大的趋势。网衣网目的规格是根据养殖对象的大小而调整,种苗所需网目小,随着鱼体的生长网目逐渐加大。根据生态环境、水文状况和地质地貌以及气候变化选择设置养殖网箱的海域。

(3)港湾养殖。港湾养殖指利用港、湾,或在海边、河口附近的滩涂、洼地拦闸筑堤进行海水养殖。港湾养殖的方式一般是围栏养殖。围栏养殖是依照海洋生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营造优化生物各个发育阶段的生态环境,实现在野生环境下围栏,分阶段半人工养殖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既保持了海洋生物的野生品质和药用价值,又提高了海水养殖的经济效益。

(4)深海养殖。深海养殖是指在高潮位线以上从事海水经济动、植物养殖的生产活动。在浅海、近海地区,因排泄物污染海水养殖鱼类会遭受水质不佳的侵袭。深海养殖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养殖方式。这种方式运用计算机、新材料、气动、防腐蚀、防污损(附着物)、抗紫外线(防老化)等高新技术,为养殖物种提供清洁、自由流动的海水以及天然食物,即使在非常恶劣的海况条件下,也能保持养殖设备及其所养殖的鱼类安然无恙,由此养殖出来的水产品味道更鲜美。深海养殖对拓展养殖海域、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保护调节海洋养殖品种结构、促进科学深海养殖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深海养殖一般采用网箱进行,具体有多种方式:按工作时的浮沉状态,可分为浮式网箱、升降式网箱和沉式网箱;按结构的制造材料,可分为木质网箱、高强度PE网箱、钢制合金网箱和不锈钢网箱;按形状,可分为圆柱形、方形、六棱柱形、双椎体等。

3.海水养殖业的产业特征

众所周知,海水养殖业是充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与生长环境特质来获取成品或者半成品,养殖过程中,养殖物种与海洋生态、海洋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影响。这里所说的海洋生物资源,随着技术进步,不仅包括海洋动物资源,而且包括海洋植物资源、海洋微生物资源。21世纪以来,海水养殖活动只有在合乎法律法规要求范围及经过海域确权才能进行,养殖业户通过改良海洋生态环境,在技术上能够控制的水域内,促进海域内原有的经济生物资源生长繁殖,达到养殖水产品并使养殖产量增长且为人类所有、所用的目的。

随着海域资源供给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之间矛盾的加剧,自然养殖的海域愈来愈有限,在科技的指导下,养殖业户通过建立完全人工的养殖设施,模拟和优化生物资源在自然海域中所需要的理化条件,并通过人工管理,来大量创造各种生物资源的产业。因此,海水养殖业与陆地严格意义上的农业有着大致相同的内涵,其产业地位仍属于农业,只是劳动对象是海洋生物而非陆地动、植物,劳动场所在海洋而非陆地。所以,海水养殖业属于海洋渔业,是海洋第一产业,或称海洋农业,它在海洋产业中作为基础产业的地位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农业利用高技术可以发展为现代农业,海水养殖业也可以利用高新技,向现代海水养殖业发展。

从表象来看,海水养殖业区别于农业中其他产业表现出自身的特异性:第一,养殖对象决定海水养殖的区域性和季节性较为特殊。第二,海水养殖业借助于某一区域的水体,海域水面条件、装备水平等能够影响产业发展的业态。第三,海水产品鲜活、容易腐烂,生产过程中、消费之前对于海水产品快速、优质保鲜加工与便捷流通有较强的依赖性。最后,海水养殖业虽然高投入能带来高产出,但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也较多。具体而言:

(1)海水养殖业的季节性。海水养殖业是通过苗种的繁育、培养或外购苗种而生产出种种水产品的活动。海水产品的生长周期决定了海水养殖业的季节性。当然,随着科技进步,养殖方式、品种改良等也会影响海水养殖业的季节特征,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可以回避由于水产品成长周期产生的季节性问题。另外,受消费需求季节性的影响,如海珍品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在我国的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海珍品作为馈赠亲友的最佳选择,产生的需求量明显高于一般的消费季节。我国传统的海水养殖方式,以季节性育苗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水养殖业的高效发展。

(2)海水养殖业的周期性。海水养殖业从育苗、中间育成、海上暂养、投入放养、收获或外购苗种、投入放养、收获的生产过程,生产周期少则几个月,多则4~5年,一般为1~3年。

(3)海水养殖行业的区域性。目前,海水养殖企业都集中在沿海省份,自然条件差异决定了产业内企业的分布,同时也赋予了不同海域生长、养殖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另外,海水的品质和养殖环境也影响着海珍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随着海洋污染的蔓延,我国很多海域缺乏适宜海珍品生长的清洁条件,市场资源将向拥有无污染的优质养殖海域的养殖企业集中,对优质海域资源的争夺将成为海水养殖行业竞争的重要特征。

(4)海水养殖业的高风险性。海水养殖业是以繁育和养殖为主,生产周期比较长,变化无常的自然环境影响着水产品的产量和养殖效益。市场行情变化、利率汇率波动均会影响海水养殖业的收益。

二、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产业要素

1.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是指海洋中存在的可能被人们捕捞、养殖的鱼类、贝类、甲壳类、藻类等经济动、植物群体。海洋生物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致使人们在资源利用上互不谦让,争相掠夺,而且海洋生物资源的回游移动性、可再生性,使海洋生物的物权属性进一步复杂。当然,生物资源这种能够自行繁殖的可再生性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生生不息的主要环节。通过海洋生物资源的繁殖、发育和生长,资源不断更新,种群数量不断获得补充,并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使种群的数量达到平衡。如果有适宜的海洋生态环境条件,在人类开发利用合理前提下,那么海洋生物资源通过世代繁衍,持续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的食物。所以,生物资源的可持续性是指最大限度满足人类对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同时,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并保证这一生态系统能长久地提供人类所需要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生物资源要素包括鱼类的饵料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水生植物、捕食鱼类的其他动物、有害的赤潮生物、寄生生物、腐生生物、细菌、真菌等等,构成养殖水域水体这一完整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目前,许多国家开展的对饵料生物和赤潮的防治研究,即是通过改善构成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的生物要素,保护渔业生物资源。

2.海洋环境

就海水养殖业而言,其生态环境是指适宜海洋动物、海洋植物、海洋微生物生存的场所,这一场所适合人类从事养殖生产的一切天然的或者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条件。从生态学角度看,海水养殖业生态环境主要包括:

(1)海水。海水是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媒介。海水生境对养殖水体的水质有重大的影响。

(2)水中的溶解物质。如果水中的溶解物质种类繁多,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低分子物质与高分子物质和谐共存,这样的养殖环境有利于提高海水产品质量与营养。它们可以分子、离子对、无机络合物、有机整合物等多种形式存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以及吸附、交换、共沉淀等界面作用转为胶体或粗分散粒子。人们常根据水中溶解物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的一些共性,把它们分为五类,即主要离子、溶解气体、植物营养物质、有机物质、有毒物质。我国的渔业水质标准主要是对这些物质规定限定植。

(3)水中的悬浮物质。主要包括漂浮水面的物质和悬浮于水中呈固态不溶解的物质,这也是海水养殖业生境的要素之一。

(4)其他。养殖水域水体的底质、地形、底泥构成以及养殖用的筏体、设施等。这些同样是构成海水养殖业生态环境的要素。

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产养殖工程的研究,将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渔业生态环境,甚至是设计渔业生态环境。然而,在海水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养殖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和近海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严重地制约着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科学研究,建立起完善的养殖环境保护法律制度,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改善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载体,实现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随着海洋渔业产业升级向纵深发展,对海水养殖业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对于养殖业户的要求已从过去单纯的数量要求,转变为对劳动者所具有的养殖知识、养殖技能、转业转产能力的要求。这样,不断加强对养殖业户的教育和培训便成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一定技能、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劳动者成为推动海水养殖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另外,海水养殖业由粗放养殖转变为集约规模养殖,对于劳动者素质与技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来看,具有一定技能和较高素质也是渔民增收的源泉,这不仅关系到渔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渔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4.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可表述为将养殖技术发明应用到海水养殖生产活动中并由此所引起的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包括新养殖方法的研究开发、养殖品种试验、养殖模式推广等一系列前后相继、互相关联的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的过程。

养殖技术创新的经济目标主要是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因此从本质上讲,技术创新即经济创新,是科技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组合与协调发展。这一内涵要求,技术创新是科技进步、生产组织或要素组织方式的创新、商品营销方式的创新等的共同结果。因此,技术创新既是生产力的质量和数量不断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过程,甚至包含了部分上层建筑的内容,因而是社会生产系统整体变革的过程。要促进一个社会的技术创新,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且需要相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政治体制方面的不断变革。

随着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已进入前所未有的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海洋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开发、航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时代。这些新技术在渔业上的广泛应用,对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高战略性、高创新性、高增值性、高加速性和高竞争性的作用。因此,技术创新是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证。技术创新通过对海水养殖系统各要素的渗透改变它们的性质,同时改变生产工艺过程、养殖方式,提高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综合生产力。

实践中,养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缓解渔业资源短缺、抑制生态环境恶化、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实现渔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可以说,技术创新能力是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中的最终限制因子。

5.货币资本

货币资本是渔业经济发展恒久不变的要素。货币资本拥有丰富广泛的内涵,它不仅包括货币,而且包括股票、债券、期权等金融资产。海水养殖业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其在资金需求方面,如资金需要的时间、数量、方式、偿还期、偿还方式等都不能与农、林、牧等产业完全相同,其资金运行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同时,与传统养殖业相比,现代海水养殖业发展要求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投资项目科技含量高、风险大,不管是养殖过程还是养殖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例如,当前发展设施渔业被认为是实现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设施渔业的重点是渔业设施的现代化,如建立人工控制小气候的温室、水质的生物净化等等,如果没有巨额资金的前期投入,设施渔业的发展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货币资本是海水养殖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总闸门。

海水养殖业本身的弱质性决定了产业自身积累资本的能力较弱,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常面临极大的资金需求缺口,同时产业的高风险性又使海水养殖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支持。一方面海水养殖业资金需求特点是春汛、秋汛为旺季,其余时间为淡季。由于借款时间集中,贷款数额较大,资金满足率仅能达到50%左右,无法满足其全部资金的需要。另一方面,近年来,商业银行贷款权限的过度上收减弱了金融支持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力度。由于基层银行信贷权限较小,农村信用社独木难撑,难以满足海水养殖业经营信贷资金的渴求。因此,货币资本将成为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羁绊,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筹资、融资服务体系也是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6.产业发展外在要素

(1)产业政策。从产品性质上说,海水产品属于典型的私人用品,海水产品市场也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政府本不应过多地介入渔业生产活动过程。但海水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产业自身的特点,要求政府必须介入海水养殖业的生产活动,以各种政策手段促进其发展,特别是要用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因此,财政适时适度的资金投入便对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国为促进渔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借鉴渔业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加大了财政对渔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同时,由于渔业资源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海水产品市场“负外部效应”,市场机制无法在渔业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实现最优配置,即存在“市场失灵”问题,要求政府运用产业政策降低交易费用与海洋环境污染,控制海水养殖业经济运行轨迹趋向正常状态,为市场机制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资源平台。实践证明,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促进海水养殖业发展有关的产业政策可以在生产环节、国内贸易环节和进出口贸易环节实施。国内外渔业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财政支渔政策对于提高渔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十分显著。近200年来,全球各主要渔业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一直对其渔业实施补贴[1]。据世界银行估计,“我们对有害于环境的全球渔业补贴,依据对各种不同补贴种类的最高和最低水平,估计其数额为150亿~200亿美元。然而,这一估计数是粗略的,最好把它表述为世界捕捞业首次成交额的估计数。已知全球船上交货的交易额约为800亿美元,我们对补贴水平占全球渔业收入的估计为20%~25%”[2]

(2)市场体系。完整的水产品市场是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节。水产品生产经营者包括各类养殖、捕捞、加工企业和联产承包的渔户,他们一般作为水产品的出售方进入市场,形成水产品的供给者;而作为水产品消费需求主体的城乡居民则是作为水产品的购买者进入市场,形成水产品市场的需求者。

水产品市场分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一般,产地和销地的水产品批发市场是水产品贸易的主要集散地,经销商基本为水产企业和个体户。终端零售环节一般分布在综合商场、农贸市场。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型综合超市水产品的销售种类与数量日渐增长,与传统的农贸市场形成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关系,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消费水平的需求。特别是大中城市,水产品零售交易方式正在由集市交易向超市交易过渡,超市交易方式的迅速发展为品牌水产品特别是名牌水产品提供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鱼类是含有丰富蛋白质、重要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的人类食物来源,渔业在世界食品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鱼类蛋白在人类消费的动物蛋白中约占16%,这一比重在各地区有所差别,亚洲约占22%,非洲占19%,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占7%左右。当前绿色食品消费风潮席卷全球,水产品以其高蛋白、高营养将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主要食品,消费者对有机水产品的需求量随之大增。因此,未来市场需求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从国际市场看,全球水产品消费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将保持增长趋势,据FAO预测,今后15年,全球水产品年消耗量将增至1.6亿吨,而目前的年产量为1.3亿吨。从国内来看,解决温饱之后,人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对于营养配餐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水产品的消费规模逐渐增大,消费结构也趋于优质化、多样化,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的水产品消费快速增长的市场。

消费者需求范围不断拓展,需求档次越来越高,由此引致整个膳食结构及至水产品消费结构,处于动态上升,进而引发渔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名特优新品种不断涌现,水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并保持活力。与此同时,由于世界范围内海洋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未来国际水产品消费市场的缺口无疑将主要依赖养殖产品补充。我国渔业具有养殖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劳动力资源丰富、加工能力强等优势。国内外水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将有利于发挥我国竞争优势,并为我国渔业发展跻身于世界渔业强国提供广阔的空间。

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大连辽渔国际水产品市场,是国内目前单体最大的国际化、专业化水产品市场,是代表大连市及东北地区申报的全国9个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即将成为中国北方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水产品为主的国家级农产品市场。市场于2012年7月9日破土动工,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主体工程和内部装修于2013年10月完工。市场与辽渔集团大连湾渔港融为一体,按照国际标准设计建设,为国内外企业和广大商户提供了全方位、国际化、高效率的一站式交易和商务平台,专业化的多功能设施,全覆盖的经营品种选择,安全便捷的金融信贷服务和超价值的财富商机,是国内首家集一级拍卖、二级批发、三级零售、冷藏、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检验检测、通关服务、金融服务、餐饮旅游、总部经济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水产品销售集合体,并致力打造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际深海大洋水产品集散地。目前,市场开业的一层设有鲜活、冻品、水产品超市及商业服务等国际化高标准商铺,已有近千名国内外知名批发零售商进驻经营。

作为大连市的“菜篮子”工程,市场每年可引进上百万吨水产品,预计交易额超百亿元,不仅可以极大地满足大连人民吃海鲜的需求,对促进大连地区水产品流通、丰富水产品市场、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将发挥积极作用,还可将产品供应范围扩大到环渤海及东北腹地,对大连市和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的牵动作用。市场坚持全标准体系覆盖、全冷链过程操作,并实施国际第三方检测,在市场准入和监管上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对平抑物价和促进公平交易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市场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可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并致力将市场打造成创业就业基地,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有志青年到这里投资创业。

三、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真正走出了一条“以养为主”的水产业发展道路。但我国海水养殖业长期以来依靠养殖要素的较大规模的投入而获得收益,如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机器设备、增加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来实现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即属于粗放养殖。这一过程中由于受单纯经济利益的驱动,在片面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益的同时,忽略了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致使水产养殖因受到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病害等因索的困扰而难以持续高效发展,此外还存在着环境、社会、经济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总结国内已有的经验教训,吸收和借鉴国外海水养殖业发展的管理理念、养殖技术、产业升级措施,传统海水养殖业向现代海水养殖业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代海水养殖业要求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发展规律,在保护、优化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以及相应的系统工程方法、集约化经营的养殖发展模式,运用现代渔业管理手段,以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所以,现代海水养殖业凭借高效性、持续性、养殖多样化等优点,成为人类保证食品安全、优化食物结构的正确选择。

开展海水高效健康养殖利用技术研究和示范,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领域,全面提高海水养殖业产业化水平和综合效益,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渔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集成与标准化示范攻关,实施传统技术的标准化升级改造,生产大量优质海洋水产品,还将大幅度提高我国海水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此外,坚持养殖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实现产业开发和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在向社会提供大量优质安全产品的同时,确保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并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现代海水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产业

海水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农村经济、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和渔民收入、改善食品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行业,在保障供给、稳定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对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我国水产品产量5 603万吨,是1949年的124倍。水产品总产量自1989年起连续22年居世界首位。水产业经济总产值达15 005亿元,在大农业中的份额由新中国成立初的0.2%提高至10%左右,是大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海水养殖业已经成为沿海地区提供就业、食物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

从出口贸易来看,“入世”以来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基本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200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208.5万吨、46.9亿美元,首次超过泰国,成为世界第一。2000年以来,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保持在30%左右,一直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据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816.12万吨,总额258.0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97%和26.74%。其中出口量391.24万吨,同比增长17.18%,出口额177.9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7%,连续12年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进口量424.88万吨,进口额80.1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17%和22.65%。水产品出口额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30%。2012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和进出口额分别达到792.5万吨、269.81亿美元。其中,出口量为380.12万吨、出口额达到109.85亿美元。虽然出口量下降2.83%,但出口额增加6.7%,表明出口产品附加值在提高,贸易顺差达到189.83亿美元。

2.海水养殖业已成为人们改善膳食结构的重要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水产品因其富含优质蛋白、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而且数量和比例符合人体需要,特别是含有人体需求量较大的亮氨酸和赖氨酸,成为人类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同时,水产品中的结缔组织含量远比畜肉少,鱼类肌纤维较短,蛋白质组织松散,水分含量高,吸收率高于猪、鸡、牛等陆生动物中的蛋白质。另外,水产品富含不饱和脂肪,对人类的健康有益而无害,多食鱼肉不会像多吃猪肉易引起血脂升高及心血管疾病;水产品还含有丰富的脑磷脂和卵磷脂,亦能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因此,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把营养性需求作为食品消费的第一需要,水产品的消费比重不断上升。此外,餐饮行业的蓬勃发展更是进一步提升了海水产品的消费规模。2011年水产品人均占有量由1949年的1千克左右提高到41.6千克,是世界人均水平的2倍。2012年水产品人均占有量提高到43千克,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倍。水产蛋白消费已经占我国动物蛋白消费的1/3,有效地改善了居民的营养膳食结构。

根据FAO对全球水产品的需求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均水产品的消费量将增长到19~21千克。部分地区水产品每人年消费量预测将会有较大增加,南亚将增加近60%,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将增加近50%。而我国居民家庭水产品人均消费潜力更大,要达到2030年世界平均水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水产品消费还需要分别增长60%和354%。另一方面,从1997年到2030年全球捕捞产量将增加1 370万吨,增幅为14.6%,养殖产量将增加5 400万吨,增幅高达182.4%。我国作为水产养殖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为了满足全球养殖产量的需求,我国到2030年水产养殖将达到5 807.7万吨。因此,海水养殖业成长潜力巨大。

3.海水养殖业已经进入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驱动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我国海水养殖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一方面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得益于确立的“以养为主”方针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在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海水养殖业的产业发展中每上一个新台阶,都离不开重大科技创新的支撑。海水养殖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及产业化应用是推动海水养殖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大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当前,我国水产业正处在由传统水产业向现代水产业加速转变的发展阶段,海水养殖业正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水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在这一时期,水产业要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工程装备水平等,都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可以说,科技创新已成为加快发展现代水产业最关键、最根本的途径。大力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是实现这一系列转变的重要驱动力,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则是实施“科技兴渔”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把水产业科技从“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科学技术服务于水产业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

4.现代海水养殖业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领域

近期发生的中韩海洋专属经济区之争和中日、中越和中菲的岛屿之争,反映出我国在一些敏感海域的海权不断受到一些国家的侵扰和蚕食,凸显出新的历史时期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领土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区域,渔业因其特有的灵活性、广布性、群众性,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该放到所涉及的国际关系大局中考虑。此外,全球海洋生物资源已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渔业也是国家拓展外交、参与国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领域。

现实情况表明,“渔权即主权,存在即权益”。渔权是海权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表现形式。世界各国对海洋权益的争夺,很多情况下表现为因海洋渔业利益的冲突而对渔场、捕鱼权的争夺。

在此背景下,发展远离陆地及市场的以海水养殖为代表的深远海海域“蓝色农业”,应对多变的海洋条件,需要构建规模化的产业链及安全可靠的生产设施,以工业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集约化养殖,包括深水大型网箱设施、大型固定式养殖平台和大型移动式养殖平台等离岸深海养殖工程。深海大型养殖设施的构建,如同远离大陆的定居型海岛,具有显示主权存在的意义。在我国与周边国家海域纠纷突出、海域领域被侵蚀的状况下,发展深海大型养殖设施就是“屯渔戍边”,守卫领海,实现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开发。

5.现代海水养殖业具有修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功能

海水养殖依据是否有外部投入分投饵型和清洁型两种养殖方式,如池塘养殖、网箱养殖为投饵型养殖,而滤食性贝类、藻类、海参适宜清洁型养殖方式。投饵型养殖方式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浅海鱼类网箱养殖,所投入的饵料中的氮只有10%~20%转化成鱼肉,50%~60%氮转变成氨氮排放到水中,20%~30%滞留在残饵和粪便中,对环境的污染可想而知。相反,清洁型养殖对环境具有调节和修复作用。贝类具有很强的滤水能力,据测算,10平方千米滩涂贝类养殖的净化能力相当于10万人口城市所需要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而滩涂养殖的费用仅为建设污水处理厂的9%。大型藻类被称为是最具潜力的生物净化器,通过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且可以利用水体中的溶解性无机氮和磷,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贝、藻的养殖同时具有固碳作用,根据我国2006年贝、藻养殖产量推算,通过贝、藻收获移除的碳分别为99.2万吨和37.7万吨、氮分别为7.5万吨和2.1万吨。由此可见,浅海贝、藻养殖不仅能提供大量优质、健康的蓝色海洋食物,同时又对控制水域富营养化、二氧化碳减排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是一种双赢的人类生产活动。我们目前研究和推广的海水健康养殖模式,就是要通过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新生产模式,一方面生产出大量海产品,解决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减少养殖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四、现代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目标

鉴于海水养殖业在发展海洋经济、保证食品安全、调整产业结构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的积极成效,海水养殖业多功能化要求其产业管理的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经济目标,即提高经济绩效,而应将管理目标拓展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方面,进行生态、经济、社会多重目标的系统考量。考虑我国发展现代渔业的现实需要,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目标取向如下。

1.成为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

进入新世纪以后,可持续发展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制定宏观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须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进行战略规划,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能够承载的范围内发展经济,按照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要求谋略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区域之间,代与代之间的矛盾。水产业政策制定也不例外。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如果提高经济生产力是渔业发展的唯一目标取向,结果只能与人类追求经济绩效的目标背道而驰。海洋捕捞业的传统发展路径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在没有实施休渔期、配额捕捞的情况下,人类的捕捞能力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然生产能力,忽略渔业资源短缺的信号,捕捞政策没有及时做出应有的调整与改进,导致渔业资源可再生能力下降,大大影响了渔业资源潜在经济生产力的良性循环。以此为鉴,发达渔业国家认为,改变这种不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的作业方式,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只能是海水养殖业。许多国家正努力探索促进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其成为实现整个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接因捕捞能力过剩问题而剩余的生产能力。

2.统筹兼顾经济层面、资源环境层面、社会层面多重目标

随着渔业资源、生态环境方面利用压力的日趋加大以及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认知能力的提升,各国渔业管理视角逐渐从相对简单的单一控制扩大到更为全面的复合控制。经济层面、生物层面以及社会层面成为渔业政策要涉猎的多重目标。为了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以综合的、充分考虑到生态过程、社会和经济背景和动力的方式去管理和控制渔业资源的利用。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对于“生态文明”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陈瑞清(2008)[3]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余谋昌(2012)[4]指出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现代文明体系,而生态文明是这一文明体系的基础。卢迎春(2012)[5]认为资本主义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方面均要成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典范,与之相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法治到一定程度必然要经历的阶段。生态文明的前提是尊重和维护自然。生态文明应该秉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宗旨,建立可持续的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是生态文明自身应有的题中之意。只有在生态文明框架下,才能引导生产者的生产行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始终以“自觉与自律”为行为准则,坚持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理念,走和谐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在强调人与生态的和谐的同时,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从社会学角度看,生态文明要求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上道德伦理,把人本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进而建立与这一理念相匹配的行为准则,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与之相应,人类的一切活动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生态经济学角度来看,生态文明要求把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贯穿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消费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过程中。由此决定了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平、效率、和谐和人文发展,即生态文明要求:公平包含尊重自然权益,实现生态公平与保障人的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效率包括寻求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平衡和生产力的生态效率,经济生产系统具有低投入、无污染、高产出的经济效益和人类社会体系制度规范完善运行平稳的社会效率;和谐,就是要谋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公平和谐,以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人文发展则是追求具有品质、品位、健康、尊严的崇高人格。这些要素的存在价值是,公平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效率是生态文明的手段,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保障,人文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终极目的[6]

生态文明首先突出生态的重要性,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遵守自然规律,爱护自然环境,把自然环境看作人类生存环境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实践中,人们广度追求物质文明,忽视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人类在追求物质文明过程中所产生造成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制约了人类追求物质文明的正常进程,人来不得不开始反思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识到发展生产力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只有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规律、注重生态平衡,即实现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物质文明的可持续发展。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首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也意味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性活动上升为政府行为。伴随着人们对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系统认识[7],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形成,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3年成立。1987年该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结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与之相应,生态文明的理念便成为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刻认识而深入人心。

生态文明相应的产业是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传统产业的继承和发展,但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是,生态产业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纵向结合,将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横向耦合,将生产基地与周边环境纳入整个生态系统统一管理,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向系统外的零排放;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系统之间共生的网络。生态产业,横跨初级生产部门、次级生产部门、服务部门,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服务业。

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海水养殖业应把产业发展生态化作为基本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过程,或者作为产业发展目标。

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论基础是产业生态学,产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基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分析,研究如何通过产品的制造者、消费者和废料处理者的协作,如何通过对工业活动,尤其是工业设施设计的改变,使产业转向健康的(即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随着产业转型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影响国际研究计划(IHDP)四大科学领域中最活跃的一组,产业生态学被列为美国21世纪环境研究的五大优先学科之一。

基于产业生态学的要求,从资源、环境层面来看,海水养殖业应以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海洋渔业产业多样性作为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依据与先决条件,把海洋环境资源承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作为海水养殖业产业升级的基础,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是实现上述条件的发展模式与重要载体。

(1)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应是适宜水生动物和植物生存的,并且适合人类从事养殖活动的一切自然的或者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条件。具体地说,主要是指自然的或者经过人工改造的水生动物、植物的养殖场。

生态环境作为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载体,其状况及其变化对能否建立完善的渔业产业生态系统发挥中关键性的作用。优良的海水养殖业产业生态环境既要保证养殖的动物、植物生命保障系统不发生退化,又要实现这些动物、植物物种的多样化,满足海水养殖业对生物资源的需求。然而,在海水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海洋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和近海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严重地制约着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建立起完善的养殖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防治环境污染,改善海水养殖业生物资源的养护载体。

(2)优良的养殖品种。优良品种是推动海水养殖业产品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美国畜牧业协会测算,动物品种的养殖产品产量的增幅的贡献率在35%;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经济与发展研究所预测,1985~1996年期间,我国农业的良种贡献率在35%~38%;中国种业知识产权联盟发布的报告提到,近年我国品种培育水平和推广水平稳步提高,良种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0%。良种的科技固化程度高,通过把复杂的高新技术成果凝聚到种子里,转化成为相对简单的技术易被农民接受和应用。良种是良种良法等农业增产技术的核心,所有农业技术最终是依靠品种而实现其最终生产效益的。海水养殖业是我国海洋经济领域的一个优势产业。当然,我国水产养殖业还处于比较粗放的发展阶段,养殖的产量提高主要依靠数量的增加,其主要原因是良种培育工作远远滞后于养殖业的发展,种业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3)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得益彰。海水养殖业发展要与海洋生态环境相互适应。海水养殖业的产业发展离不开海洋生物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条件,而海洋生物资源和环境条件也往往是海水养殖业及其企业、水产品的比较优势之所在。只有适宜海洋生态环境特点、充分发挥海洋生物资源与海水养殖业经济资源优势,才具有较强的生存力、拓展力与竞争力;能够充分利用海洋自然生态,与海洋环境协调共生的产业才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有特色的健康养殖业。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海水养殖业发展

一、规模经济

1.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的情况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对生产要素需求量增加,平均成本降低,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产量或收益增加。规模经济以一定的经济规模作为发展基础。在一定的经济规模框架下,规模经济体现的是各种生产要素集中投放的程度与频率。实践中,生产力要素组合的层次和方式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经济规模。就其范围而言,经济规模可分为行业经济规模和企业经济规模。行业经济规模反映的是行业总体的生产经营能力;企业经济规模则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系统的广为认可的规模经济理论起源于美国,典型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张伯伦(E.H.Chamberin)、罗宾逊(Joan Robinson)和贝恩(J.S.Bain)等。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大规模生产的利益在工业上表现得最为清楚……大工厂的利益在于:专门机构的使用与改革、采购与销售、专门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划分。”马歇尔认为规模经济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形成:一是在个别企业内部形成“内在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要求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提高组织和经营效率。二是在多个企业之间形成的“外在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是多个企业之间因产业关联发展的需要,进行了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以及地区间的合理布局,扩大规模,产生规模效益。马歇尔指出规模经济报酬有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即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报酬将依次经过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个阶段。马歇尔修改研究成果说明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马克思在规模经济方面的理论建树也值得称道。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详细分析了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大规模的生产与协作为前提。他认为,大规模生产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是近代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才能组织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才能使生产资料由于大规模积聚而得到节约,才能产生那些按其物质属性来说适于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如机器体系等,才能使巨大的自然力为生产服务,才能使生产过程变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马克思进一步阐述生产规模扩大的主要目的是:产、供、销的联合,资本的扩张,降低生产成本。

2.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

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专业化生产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其次,随着规模的扩大,降低固定资产的平均成本,降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第三,规模扩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增加,规模化采购能够降低经营成本、运输成本、原材料采购成本。第四,规模扩大,企业实力增强,逐渐形成企业品牌或者行业品牌,经营市场的能力提升,价格制定等方面具有话语权,提升行业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3.影响规模经济形成的因素

规模经济能够实现产品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生产,有利于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率,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进而有利于科技创新或新产品开发,从而提升区域或者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但规模经济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影响规模经济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自然资源基础条件,如可供养殖的海域面积、生物物种的丰富程度决定海水养殖业规模大小;②物质技术装备的配备情况,如海水养殖业的设施水平、机械化程度影响海水养殖业的规模;③经济方面的硬要素,如资金充裕度、市场完善度、劳动者素质、运输条件、产业化程度对产业规模均有一定的影响;④社会政治历史方面的软要素,如消费习惯对消费规模的影响,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等支持力度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二、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要性

1.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内涵与要求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是一个具有多层含义的动态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经济角度看,改变传统海水养殖业一家一户分散养殖的格局,规模化经营,重视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品牌效应,养殖过程中饲料、苗种统一供应,统一防疫,从市场、水质、饲料、鱼种和渔场管理五方面提高海水养殖业生产效率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净效益最大化;从技术角度看,它是指在海水养殖业中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装备,使落后的、粗放的传统海水养殖业转变为先进的、集约式的现代产业的过程;从生态角度看,它是在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同时,保持和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双赢”的过程。

要实现海水养殖业的规模经济就要实行产业化运营,产业化运营是指在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工业化过程中,通过发展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部门不断延长深化产业链,实现海水养殖业与其他相关产业部门的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产供销或农工商经营的一体化,使海水养殖业逐渐成为市场化和深度开发化的规模产业,最终实现各产业互补优势、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发新的方法,对海水养殖业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制成各种食品或其他用品。

此外,要实现海水养殖业产业化运营还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标准化养殖。标准化养殖指运用标准化的原理把海水养殖业的科技和实践成果固定下来,转化成标准加以实施。②机械化养殖。机械化养殖是指在生产中,育种、养殖、收获、产品运输、加工以及海水养殖业基本建设施工等最大限度地使用机械来代替手工和畜力工具操作。③科技化养殖。科技化养殖指开发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广泛地应用于海水养殖业,主要包括科学的养殖技术、科学的管理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三个方面的应用。④生态化养殖。我们所要实现的海水养殖业的工业化不是初级的低层次的工业化,而是一种高级的高层次的工业化,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要性

规模经济对海水养殖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是转变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符合世界范围内的水产品需求规模日益扩张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作为渔业大国应有的担当,而且在满足世界水产品市场需求的同时,给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理念、先进技术的机会,有助于我国渔业管理与国际规范、国际标准的接轨。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实现由水产大国到水产强国的角色转变。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促使企业主动整合产业链中各个生产要素的优势,提高水产养殖产业的产出,无形之中会提高海水养殖业的生产效益;能够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实现先进技术的整合,有效提升产业效益;进而实现海水养殖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是发展优质高效海洋产业的根本要求。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助于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陆基、海基等不同地区的资源生态优势,实现多种先进养殖模式的融合与多元化发展;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将分散的养殖户组织起来,逐步扩大海水养殖规模化程度,实施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精细分工,紧密合作,从而形成低投入、低排放、高效益的机制,有助于重新调整和优化海洋渔业产业结构。通过实现水产品养殖、加工、运销、服务等三次产业的一体化,延长产业链长度,使水产养殖发展成为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特色的新兴大产业,不仅加强产业内在联系,而且培养产业自我增长机制,实行集约经营,促进产业高端发展。

(3)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是提高产业科技贡献率的有力推手。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不仅实现海水养殖业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而且将大大增大养殖科技的推广力度,加速潜在的科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科技因子在产业中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这将极大地提高养殖业的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初级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加快海水养殖业升级转型。

(4)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海水养殖业集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和生态化于一身,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种道路的确立,能够在促进生产效益的同时有效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利于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型经济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得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利益的同时兼顾后代人的利益,使得海水养殖业的工业进程不仅能兼顾社会大众和市民的利益,而且能够兼顾渔民和农民的利益,从而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条件

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涉及资源、市场、科技、投资等诸多方面,其发展规模经济必须统筹安排、系统考虑、科学谋划。

1.政府层面:根据海洋功能区划进行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布局

海水养殖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多重发展目标说明其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工程,牵扯面广,必须有海水养殖业管理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在实地调研与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全国或者沿海各地区海水养殖业的发展规划和比较具体的分区、分类指导性计划,规划建设高标准、规模化养殖区,整合资源,多元化开发资源,明确产业发展布局、养殖品种结构、产品层次分析、质量要求和市场目标,最终在全国形成规模适度、产业布局合理、集约高效发展的养殖新格局。

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和《水域滩涂养殖规划》,指导沿海地区制定海水养殖发展规划,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分类指导,科学合理地确定养殖区域、发展规模、生产布局和养殖容量,加快引导水产养殖从岸线向陆上、从海面向海底、从近海向外海转移。

2.技术层面:为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现代渔业的发展,以节约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前提的养殖方式逐渐成为取代传统养殖方式的必然趋势。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等高效集约养殖方式,因其具有节约资源、劳动生产率高、产品可稳定供应市场、质量相对安全等特点在全球方兴未艾。与之相应的养殖规模标准、水体环境、物种、方式、基础设施、储存、运输均需要技术创新。因此,水产业科学技术要为丰富养殖物种、保护养殖环境、提高养殖质量与水产品安全、实现海水养殖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以说,技术创新能力是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中的最终限制因子。

3.养殖层面:根据区位优势与要素禀赋确定主导产业

不同海域,自然环境与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养殖出来的海水产品的品质与营养程度也不相同。因此,要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建立海水养殖高效生产基地与示范区,调整海水养殖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品种,重点推进数字化、现代化、机械化的健康养殖,在养殖方式方面,可以选择标准化池塘养殖、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等集约化养殖方式。

4.市场层面:完善的市场载体和优良的品牌效应

市场是海水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善的水产品流通体系,既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促进消费者消费,又能借助于客观的市场利润激发生产者经营水产品的积极性,是联结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桥梁。完善的水产品市场不仅要有批发市场,还要有零售市场;不仅包括国内市场,还要包括国际市场。同时,完善的水产品市场还可以帶动水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如各种满足水产品物流的现代、快速、高效的网络平台建设,卫星传输技术、产品远距离展示技术等通讯技术等适应水产品市场发展的现代化、数字化,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再如,与水产品市场相关的服务业,如制冰、水泵等器材、产品包装物、货物打包、托运代理等也随之发展。

品牌是海水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推进海水规模化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建设可以借助现有海水养殖基地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适应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发展趋势,渐进扩大名特优珍稀海洋生物的养殖规模,提高优质品种的覆盖率,依靠规模优势提高市场影响力。发挥延伸产业链拓展品牌效应的功能,通过海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形成养殖、加工、出口系统发展的格局。

5.政策层面:形成协调联动机制,夯实规模化养殖的公共服务

体系

(1)海水养殖业的“市场失灵”现象需要政府政策的有效矫正。在海水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科技成果正外部性这些“市场失灵”现象,市场机制不能有效矫正。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规制生产者在生态文明框架下,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进行健康养殖。同时,增加财政支出,诱导企业、科研人员积极从事海水养殖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科技攻关活动,促进海水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借助于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和渔业科技培训行动,开展海水养殖品种更新工程、养殖模式创新工程和技术推广入户工程,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

(2)海水养殖业弱质性、高风险性需要政府政策的有效调节。首先,海水养殖业发展需要政府在金融信贷、品牌推介、市场拓展、养殖基地建设等各方面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为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例如,可以把海水规模化养殖业发展纳入政策性金融支持范围,出台养殖用海使用权抵押、评估、担保办法,凡取得海域使用权和养殖许可证的企业,可按中介评估价的50%贷款,在此基础上,该企业的抵押资格经主管部门确认、登记后,地方财政再给予一定的贴息扶持,进一步提高养殖企业的赢利预期。其次,海水养殖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冲击和退出障碍需要政府政策的有效调节。海水养殖业发展中,需要转变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升级。某些养殖品种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规模扩张之后,出现生产能力过剩和退出障碍问题,使整个行业陷入困境,如果政府不制定和推行有效的产业调整与产业援助政策,海水养殖业将难以为继,大量养殖资源会滞留在传统养殖、落后工艺产业中,不仅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还会因长期亏损及失业等问题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三节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依据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可概括为:养殖生态环境的持续承载、养殖生物物种的持续利用、养殖利润的持续高效获得、渔区社会发展的持续向好。在这里,养殖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是基础,养殖利润的可持续是核心,渔区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是最终目标,几个方面融合统一构成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内容。

海水养殖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养殖生物物种资源的永续利用层面,这是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优良的海洋生态系统能够为养殖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保证。但人类为了海水产品的过多需求和有限供给之间形成的缺口与矛盾,往往以牺牲生态与环境作为代价。而海水养殖资源的多功能性,加剧了不同使用者之间的竞争。因此,要正确处理海洋生物资源质量、可利用量及其潜在影响之间的关系。在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种群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在保证海水养殖生态健康的前提下,整合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方式,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中的冲突和矛盾,提高产出率。

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应该建立在“技术—开发—保护”体系的基础上。欲实现海洋生物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就要全面认识海洋生态在生命、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价值与功能。如果因人类的不合理开发,使某种海洋生物资源难以持续存在、形成与积累,那么这种影响就会通过它所处的生态系统网络产生辐射作用,从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存在状况,人类不仅将失去海洋生态系统作为生产要素的经济价值,而且,将失去海洋生态系统的生命保障、物种进化等方面的价值与功能。但同时应当指出,实现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根本目的是其对于人类效用的可持续实现,即海水养殖业的稳定与发展。

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归结到一点是渔区社会可持续发展,其关键是人的问题。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同时,公平性是核心问题,这里主要是指人类对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的公平性。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均等的发展,它既包括同代内的区际均衡发展,此地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彼地区的发展为代价;也包括代与代之间的均衡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的发展能力。因此,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性要求渔业资源开发活动不应带来或造成环境资源破坏的不经济性,即在同一区域内一些人的生产、交往、消费等活动在环境资源方面,对没有参与这些活动的人所产生的有害影响;在不同区域之间,则是一个区域的生产、消费以及与其他区域的交往等活动在环境资源方面,对其他区域的环境资源产生削弱或危害。代与代间的公平性,要求当代人不应从事过度消耗海洋生物资源以支持目前的生活水准,而把比当代人更贫困的前景和更大的危机留给后代的实践活动。

因而,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视渔区社会为生态—经济—社会的复合体,其核心内容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要相互协调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经济。

二、产业生态理论

产业生态学以20世纪80年代末罗伯特·福罗什(Robert Frosch)和尼古拉·加劳布劳斯(Nicolas Gallopoulos)模拟生物新陈代谢和生态系统再生过程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化生态经济所开展的“产业代谢”研究为起点,在Ayres等和Ehrenfeld等学者的推动下,于9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产业转型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影响国际研究计划(IHDP)四大科学领域中最活跃的一组,产业生态学被列为美国21世纪环境研究的五大优先学科之一。

产业生态学是探讨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及它们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涉及诸多学科领域,是一门研究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科学。产业生态系统是按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化生态—经济系统,闭路循环性仅是其最表观的特征之一。产业生态学原则还包括多层次的开放性原则、因地制宜的本土性原则和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经济性原则。

目前的产业生态学理论研究多以区域性产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强调其闭路循环特征,注重系统内的横向耦合,以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逐步实现有害污染物在系统内的全面回收和向系统外的零排放。因此,产业生态学概念常被理解为以物质循环和能量分级流动为特征的闭路循环工艺。从整体上看,产业系统也是参与到自然界物质循环的一个特殊有机体,是全球地化循环中的一个组成环节,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等的出入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具有开放性的自然属性。从经济属性的角度看,产业系统也是高度开放的系统,生产需要从外部输入能量和物质,产品需要消费市场,产生的废物需要内部处理或运送到系统外,利用其他生态系统的净化吸收能力消除其不良影响。产业系统的开放程度一般是与经济水平和自身资源拥有量相联系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开放程度越高,自身的资源拥有量越短缺,要求的开放程度就越高。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旨在通过降低系统边际投入和减少系统废物排放,在不发生污染转移的情况下达到减轻环境压力的目的。这就决定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发展必须通过系统内各组分的多样化合作,达到充分利用物质和能量资源(包括废弃物和能量)的目的。

就推进产业生态系统发展而言,政府的特殊推动组织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这种组织可在原本不愿协作甚至存在竞争的单位或区域间建立起协作关系。这种类似于政府的组织在系统的规划与发展中会全面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而这一点正是单个企业或建设项目所不会考虑或难以顾全的。同时,这种类似政府的组织可为系统内各组分间物质、能量流的合理利用和配置提供一个分析研究的论坛,并为系统内各组分间的协作提供机构或政策上的保障。

同时,我们必须承认,无论人们如何努力地试图将产业生态系统向自组织的自然生态系统方向构建和发展,都不可能完全抹去产业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的印记。产业生态系统的这种特性就决定了其在具有上述自然生态系统特性的同时还具有人类经济系统的特性——经济性,即在降低环境压力的同时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

可持续性是生态产业的目的,经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要求的必要条件。在产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的“无形手臂”会迫使系统及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不断地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拓宽原材料的选择面,变系统内其他组成部分排出的废弃物(能量)为有益原材料,降低原料成本;通过网络式的多面手培训,提高劳动力水平等方法降低劳动成本;通过市场调查,在适宜的情况下生产经济产出/投入比高的产品。在保障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全面提高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

三、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联系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相比,它更广泛、细致、精确、量化地研究产业之间的质的联系和量的关系。产业关联领域的主要理论方法是里昂惕夫(W.Leontief)的投入产出经济学,它运用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数学模型,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间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关系所发生的投入产出关系加以量化,以此分析该国在这一时期内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及其特性。它的特点之一是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是产业关联理论区别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产业经济学区别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从技术上看,产业关联理论可以细致地研究国民经济中的所有产业,只要这种产业是以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相似性为依据划分的。在产业经济学中,它是一个介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之间的“中观”领域。

四、产业结构理论

现代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是经济高增长率和结构高变动率。近100多年来,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结构也日益细化和复杂化,经济增长依赖于结构的转换与调整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的转换率越高,经济总量的增长就越迅速。各国经济增长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在各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可以说,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而经济增长的过程也就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因此,在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进程中,产业结构合理演进的能力的高低,或者说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之间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对比关系。近年来海洋渔业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转换。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产业结构必须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均衡,导致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它将促使经济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将影响甚至阻碍经济的增长。成功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次次产业结构的合理变动后取得的。

产业结构的合理及时变动,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在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其中产业政策通过影响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而只有产业结构的优化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既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进而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从而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又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本身可以直接促进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而可持续发展又可以加速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前者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后者主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来加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也就是政府通过有关产业政策来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依靠市场机制虽然可以较好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且是事后调节。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行为,可以根据科学的预见实现事前调节,避免不必要的资源闲置和浪费。它在产业结构领域中的作用尤其显著。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政府对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进行主动干预,从而加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四节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模式

一、工厂化养殖

工厂化养殖是在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运用化学、自动控制、机电、建筑学等学科原理,通过人工调控养殖环境的各项理化因子,对适宜养殖的品种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始终维持养殖水产品的最佳生理、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和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水体水产品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养殖系统内外污染的一种高技术、集约化养殖方式。工厂化养鱼的类型目前主要有普通流水养鱼、温流水养鱼和循环流水养鱼三种。较普遍的养殖品种有牙鲆、河鲀、鲈鱼、凡纳滨对虾、大菱鲆、南方鲆等。

工厂化养殖是以保护养殖环境为基点的封闭内循环养鱼系统,它的核心技术是水处理技术,其关键技术是生物净化。该养殖模式通过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经微生物的作用,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营养盐类转化降解,达到净化水质,增加养殖效率,提高饲料转化率,实现零排放或最小排放[8]

工厂化养殖具有以下特点:

(1)高技术是工厂化养殖的基础。完整的工厂化养殖设施应包括封闭式内循环、微生态调节净化水质、纯氧增氧、臭氧消毒、物理过滤、泡沫分离、人工培养活饵料、配合饵料及自动投饵等专用设施。因此,水质净化、生物工程、饲料工业、自动化控制及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贯穿于整个养殖过程。工厂化养殖一般选择经济价值高、市场销路广的品种。

(2)产业化规模效益。工厂化养殖产业化程度高,为提高效益,多采用较大规模。例如,德国养鳗场,年产欧洲鳗125吨是盈亏转折点;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夏威夷养虾场投资2 500万美元;日本长崎海产养育场规模达12 140平方米,定员62人,投资6 800万美元。

(3)养殖模式多样化。世界上有几十个国家在搞工厂化养殖,一个国家还有几种模式,并且在不断发展与创新。但从总体上看,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①一元化模式,如德国“美兹姆”模式。它在鱼池中加生物包(一种过滤装置),在生物包下充气增氧、举水,每小时循环1次。②分列式模式。以丹麦DAI模式为代表,欧盟与北欧、澳大利亚等国普遍采用这一模式。水处理系统与鱼池分列,废水经过转筒过滤器去除悬浮物,由浸液式滤池去除硝酸盐,再经滴滤池去除氨及亚硝酸盐,然后用纯氧增氧,臭氧及紫外线杀菌。③鱼菜共生模式。鱼菜共生模式起源于美国,利用养鱼废水无土栽培蔬菜。美国伊利诺伊州鱼菜共生系统的成绩是,生产周期4~9个月,每平方米出鱼50千克,番茄75千克。上海渔业机械研究所、上海清浦水产学校建有梭鱼菜共生车间,广州市水产研究所也在探索鱼菜共生系统,用菜的根系吸收净化养鱼废水,对去除硝酸盐有特效,有利于“无废化”生产。

工厂化养殖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被认为是解决养殖业与环境和谐问题的出路之一。因此,在今后海水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将是前提条件,封闭式内循环养殖方式已成为发展方向。[9]

二、海水网箱养殖

海水网箱养殖是指在海水中设置以竹、木、合成纤维、金属等材料制成的一定形状的箱体,将鱼等放入其内,投饵养殖的方式。网箱有浮动式框架网箱、沉下式网箱和大型抗风浪网箱等几种类型。网箱多设置为浮动式网箱,以抛锚或打桩来固定。在不宜打桩或抛锚的海区,用水泥坨子代替桩和锚。网箱养殖的饲料有三种:新鲜小杂鱼、冷冻鱼、配合饲料。选择网箱养殖鱼类的原则:①优先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鱼类。②尽量避免选择能自相残杀的种类。③应选取市场价格较高的种类,以确保养殖效益。④优先挑选抗病力强,能在密集的条件下正常生活和生长的种类。⑤要选择适于摄食人工投喂饵料的种类。

由于传统的海水网箱抗击风浪能力差,且都局限于避风条件好的内湾,水体交换差,长期高密度养殖后,造成底质与水质恶化,导致鱼类生长减慢、病害流行,使网箱养殖很难持续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发达国家研制了大型抗风浪深海网箱养殖。

深海网箱是指设置在相对较深海域,养殖容量较大,具有较强的抗风浪性能的海上养殖设施。它在拓展养殖海域、减轻沿岸环境压力、提高养殖鱼的质量、增加养殖效益等方面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由于深海网箱养殖是新兴的一种设施渔业,包容的高新技术多,涉及材料、机械、电子、苗种、饲料、环境等诸多方面,当前仍有不少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深海网箱养殖因其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技术特征,不适合经营能力弱的个体业户,只有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从网箱养殖的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层面来看,网箱的设置最好是离岸布置,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对网箱的离岸布局的操作与管理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例如,海上网箱网衣更换操作设备、网衣清洗设备、自动投喂设备、养殖监测系统、活鱼起捕、海上操作平台及专业工作船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对抗风浪网箱规模化养殖至关重要。

三、海水池塘养殖

海水池塘养殖一般是在潮间带或潮上带,修建0.5~5公顷的土池,潮差纳入或机械抽入(或两者兼而用之)海水或半咸水,放人人工捕捞的天然苗或人工培育的鱼种,进行半精养或精养的养殖方式。

池塘养殖收成的好坏,池塘条件、苗种、饵料质量是基础,日常管理是关键。管理包括水质调节、饵料投喂、疾病防治等。

1.水质调节

调节水质的目的是保持水体的理化与生物指标适合养殖生物的需要,使其处于最佳状态。主要指标:透明度30~50厘米,铵态氮小于0.5毫克/升,亚硝酸盐无或微量,pH值7.8~8.5,硫化物含量小于0.2毫克/升,溶解氧3毫克/升以上;池水中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的保有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根据池塘水质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调节方法。

2.饵料投喂

海水池塘养殖过程中浮游生物的培养尤为重要。池水中的生物总是处在变化之中,尤其在季节更迭时,浮游生物种类、数量都会发生变化,加之随着养殖生物体的生长,食量增大,天然饵料生物就不能满足需要,这时就要及时投喂代用饵料来补充生物饵料之不足。代用饵料主要有豆粉、花生粕浆、糠虾(蜢虾)浆、杂鱼浆等,投喂量根据池塘中天然饵料的多少来决定。

3.疾病防治

从池塘的清整、冻晒、药物清塘到水质调节、饵料培养、代用料投喂等各个环节着手,为养殖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增强其体质,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生疾病,要正确诊断,找出病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蔓延。以对虾养殖为例,目前池塘对虾养殖主要存在产量低、效益不明显、口味不能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养殖池塘老化或者建设不合理而破坏了养殖生态系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路径在于努力推进健康养殖模式:①从产量和效益角度看,提倡高密度工厂化养殖。②从生态合理性角度看,提倡多种类混养,在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水域环境。如对虾、青蛤、江蓠这三种生物按照1∶1.3∶8.3的结构养殖,可使对虾的产量提高18.5%,氮利用率提高48%,水质变好,额外收获青蛤和江蓠产量,产出投入比提高39%。③保护生态环境,对一些严重老化的池塘放弃使用,恢复重建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

全球对养鱼场的需求与海洋鱼类的供应量下降有关。由于进行了没有监管的大量商业捕捞,海洋鱼类的供应量持续下降,在开放型池塘养鱼的传统养鱼业再也不能满足对鱼类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长期养鱼的相关要求,以色列和美国一群专家组建了名为“Aquamaof Aquaculture Technologies Company”的公司,并且为工业化养殖开发了一种获得专利保护的创新型技术。采用这一新技术,养殖业户不需要考虑天气状况、所在国家、季节和其他外部因素,能够在温度受控制的环境中进行水产品养殖。与世界上的其他养殖模式相比,采用这种专利技术可以节省70%以上的能源和人力,极大降低了经营成本。这一专利的内部自动选择系统能够评估与计量每个养殖池中的鱼的数量,并且能够根据需要把鱼转移到其他水池之中,确保每个水池都饲养体型相同的鱼。在这种养殖模式下,养殖业户能够充分控制自己预先确定养殖鱼类的规模与水产品的品质。

四、筏式养殖

筏式养殖是在浅海水面上利用浮子和绳索组成浮筏,并用缆绳固定于海底,使海藻(如海带、紫菜)和固着动物(如贻贝)幼苗固着在吊绳上,悬挂于浮筏的养殖方式。贝类和藻类是我国筏式养殖的主要种类,约占全国海水养殖年产量的90%。但是任何单一种类的长期规模化养殖,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如一个壳长5~6厘米的栉孔扇贝在1小时内可以把3升海水中的等鞭金藻从8 000细胞/毫升降至200细胞/毫升,因此,过度养殖贝类会抑制海洋的初级生产力水平,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乃至稳定性。大型藻类可以高效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如收获1吨淡干海带,就会减少10~15千克无机氮。当然,如果布局规划不合理,大型藻类会因为与浮游植物竞争营养盐,而导致养殖水域的初级生产力水平下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贝类养殖的健康发展。因此,养殖容量的评估与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我国正在积极研究和推广贝藻综合养殖模式,包括扇贝、牡蛎、鲍鱼和海带的综合养殖。如养殖1亩[10]扇贝,大约10万粒扇贝,3~6个月期间可以排泄氨氮10千克,这些氨氮能够满足生产700~1 000千克淡干海带所需要的肥料。因此,贝藻混合养殖不但能产生很好的生态效益,也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山东桑沟湾采用海带—鲍间养模式后,亩产值比单养海带提高数倍。

五、浅海底播养殖

浅海底播养殖是我国沿海和海岛地区新兴起的发展快、效果明显的一种养殖方式,目前已粗具规模,主要养殖品种有海参、鲍鱼、海胆、虾夷扇贝、魁蚶及其他贝类等。底播养殖的关键技术是:首先要监测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是否适宜底播,根据底播品种,评估养殖容量,确定放养规格、放养时间、放养密度等。其次要培育优质、健壮的苗种,同时要深入研究养殖品种的敌害生物防除技术、高效采捕技术等,以期合理利用海底资源,实现海底牧场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底播养殖投资小、易管理,具有规模化养殖开发的优势,尤其适合海岛独特的海域条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底播养殖模式比较成功的例子是獐子岛渔业公司已经开展的虾夷扇贝、鲍鱼、海胆和海参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辽宁、山东等地开展的菲律宾蛤仔底播养殖模式等。

虾夷扇贝比较适宜底播增殖。首先选择苗种的规格,一般底播规格应在3.5厘米以上,这样才能确保成活率,若苗种规格小于2厘米时,底播成活率很低。底播一年当中春、秋两季即可,从4月下旬开始到5月中旬前结束的春季底播效果最好;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的秋季底播次之。

底播密度一般要求每平方米25粒左右,密度过大,生长速度较慢,密度过少,不利形成种群优势。底播海区一般选择流水通畅,饵料丰富,底质为砂泥底,水深10~25米为最好。通过近几年的研究观察发现,虾夷扇贝对环境条件要求并非十分严格,水深6 ~40米而且不同底质的海区均可进行底播。

虾夷扇贝底播方式最好是潜水员到水下撒播,也可以在船上直接撒播。在虾夷扇贝底播前,应由潜水员将底播海区的敌害生物清除干净,底播后一般情况下不可随意进入育播区,底播增殖区要坚决杜绝拖网和垂钓生产,从而保证虾夷扇贝免受敌害侵扰,使其正常快速生长。放流底播虾夷扇贝若管理得当,通过2~3年的生长,回捕率最高可达35%以上。虾夷扇贝养殖是新兴优势养殖项目,只要规划合理、养殖科学、管理得当,一定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底播综合养殖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很多企业和科学工作者正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表2-1 海水规模养殖模式及特征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年鉴(2009)。

总之,上述养殖模式都是依托现代工业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集约化养殖模式,养殖全过程可以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操作,以养殖的机械化、数字化为支撑,具有养殖装备先进,养殖环境可控,单位水体养殖密度高,养殖效益高特点。从渔业管理的角度看,整个养殖过程的生产管理、产品收获、安全检测等容易控制,收获的产品能够做到均衡上市,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良好,被国际上公认为现代化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方向。尤其对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陆基工厂化养殖模式来说,更以工业化理念为指导,将育苗、养殖、加工、营销等系列生产工艺全部纳入工业化管理流程之中,而且工厂化养殖不受地域、岸带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整个系统可以配套、组装,按需搬迁至任何地点进行生产。

实践中,同一物种可能采取多种养殖模式,如海参养殖。据统计资料表明,2003年我国海参养殖总产量为3.89万吨,而到2012年我国海参养殖面积达18.154 4万公顷,总产量达到17.083万吨。我国海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方式多种多样,形成了海上沉笼养殖、池塘养殖、围堰养殖、浅海围网养殖、海底网箱养殖、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及参鲍混养、虾参混养等多种养殖模式。其中最主要养殖方式是围堰养殖、虾池养殖和底播养殖三种。围堰养殖是在潮间带围建池塘,通过人工干预进行海参养殖。虾池养殖是在底质较好的虾池或滩涂进行排水系统改造,再投放海参苗进行养殖。底播养殖是在适养海域投放海参苗,任其在海底自然生长、繁殖的养殖方式,这种方式类似与野生养殖,品质相对前两种较高。前两种方法一般养殖密度较高,亩产在100~150千克,但由于水深较浅,发生冰冻灾害时容易缺氧而死,如2009年冬季黄、渤海冰冻灾害虾池养殖损失最大。虾池养殖主要是个体户分散经营,底播养殖需要具备较强资金、技术实力的企业来经营。目前在价格上,不同的养殖方式影响不大,地域差别更具有影响力,但随着消费者对海参养殖模式认知度的提高,底播养殖的海参溢价越来越明显。

表2-2 海参养殖方式比较

【注释】

[1]Shrink W E.Introducing to fisheries subsidies[S].FAO Fisheries Technical Paper 437,Rome:FAO,2003.

[2]Milazzo M.Subsidies in World Fisheries:A Reexamination[S].Washington,DC:World Bank,1998.

[3]陈瑞清.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J].中国政协,2008(02):64-65.

[4]余谋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J].桂海论丛,2013(01):20-28.

[5]卢迎春.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最新成果[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2(02):9-11.

[6]王尔德.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社会文明形态[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10-09(9).

[7]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

[8]张明华,杨菁.海水工厂化养殖水处理系统的装备技术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3(02):30-34.

[9]杨正先,孟范平,朱小山,李永祺.海水养殖业与可持续发展[J].海洋科学,2004 (10).

[10]农业种植、渔业养殖常用面积单位,1亩=1/15公顷≈666.67平方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