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皇帝的祖籍

皇帝的祖籍

时间:2023-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一、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之魂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因此,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我们准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之魂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我们先人创造的文明史册中最为瑰丽璀璨的乐章,是对五千年华夏文明前进步履的生动记录,是对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精神的凝聚,也是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今天的中国正在迈向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而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广博、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五四”以来围绕这个问题各家各派提出了不少的观点,但至今并未统一定论。因此,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我们准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罗国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它是中国的,这是从它同其他国家相比较的意义上来说的;第二,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1840年以前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第三,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只能是一些基本的特点。”

笔者认为:考察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首先,要从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的比较来认识,其次,要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制度的基本社会特征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就其最基本的特征来说可以概括为如下方面:(1)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2)重和谐与统一;(3)重实际,追求稳定;(4)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中国传统文化有六大特色:(1)时间视角:历史悠久,传承连续而完整;(2)空间视角:地域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多元性;(3)主体: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融合;(4)范围和深度:内容广泛,内涵精深;(5)开放性:胸怀广阔,海纳百川,兼收并蓄;(6)世界地位:世界古代东方文化的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包括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宗教文化、教育与科技、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民风民俗等等。

文化,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剔除糟粕,才能使传统文化正确地发挥作用。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发展”。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就有可能走向消亡。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是错误的。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民主精神。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同时严重存在着特权思想,所以,直到今天,中国人的民主意识不强。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皇权至高无上,君言就是法。在我国社会主义的今天,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思想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既容易满足于现状,也难于突破现状。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如上面所说,只存在那么多的缺点,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的奋斗精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不信邪、不怕“鬼”,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强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2)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3)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作为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4)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5)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崇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的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6)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

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融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性除了多地域、多流域外,次生文化结构更丰富。比如江、河、淮、汉四个文化流域中,江文化,以道铸魂,以水表意;河文化,以儒铸魂,以山表意。中国文化演进中的开放性使得以其自身的活力自立于世界优秀文化之林。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古老的中国文化不仅以其独特的英姿在现代文化中彰显魅力,而且在和现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结合中创造奇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内容广泛的大题目,谈论它的时候不能不有所取舍,我们选择的是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特色而又常常为人们所感兴趣的几个话题。

二、中华民族及各个朝代称谓的由来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最早的称谓是“夏”,“夏”是“大”的意思。周文王称周族为“西伯”,“区夏”,意思是“夏区”,即是周民族所统治的地域,区夏也作“有夏”,“时夏”。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的总称。

华夏 一说是华山和夏族称华夏;一说是华与夏是同义,皆指中原,由夏而华,是由于夏与华古音相近,亦可知以华称夏,是由于音同推衍而成的。古代汉族自称华夏。意同“中华”。

中国 周民族对自己的国家也称“有周”、“周邦”,或以“中国”称周。“中国”一名的由来,是由于周人以自己的首都洛阳为“天下之中”而来,中土、中邦、中国,原是周人自称其国都洛阳。《诗·大稚·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先惠爱京都的百姓,进而安抚四方)。毛传注释说:“中国,京师也”。商、周时期,中原各地,小国林立,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不过是王都附近的一小块地方,由于王都位于东、西、南、北四方之中,所以把这块国土称为中国。居住在中原的民族,或称夏、华、诸华或华夏,因他们居住在所谓“四夷”之中,于是人们便将这些地区称之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如今,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汉民族 汉代,人们还以王朝的名称作为中原民族的族称,以“汉人”称呼中原华夏民族。以后虽然王朝兴替,但是由于汉王朝统治中原长达四百多年,加上汉代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所以后世仍以“汉人”为民族的族称。汉民族是长期的历史之中,以中原部族为主融合各周边民族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共同体的总称。到魏晋时,又以中国和华夏互文,而称“中华”,于是“中国”、“中华”、“汉民族”成了沿袭至今的中国及中国人的通称。

夏 禹治水有功,舜让位给禹,因禹原为夏氏部落首领,故国名为“夏”。

商 汤灭夏后,因为他们的始祖曾居住在商地(今河南商丘),故以商为国名。另外,毛泽东曾经说过,商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这是郭沫若考证出来的。

周 周武王灭商后,因其父周文王曾居于岐山下的周原,故以“周”为国名。

春秋 春秋时代,诸国争雄,都自称为“夏”,于是合称中原诸国为“诸夏”,以区别夷狄、戎狄或楚等中原周边民族(当时称之为“蛮夷”)。春秋时代,是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秦 到了秦代中国全境统一以后,“中国”已不在是单指中原,而成了全中国的通称。秦始皇的祖先曾是周孝王的马夫,因喂养御马有功被赐“赢”姓,封地在今甘肃天水,古称秦州,后扩大到秦(今陕西)。“秦”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立的国号。

汉 垓下之战,项羽兵败自刎,刘邦统一中原后,因自己曾被封为汉王,立国号为“汉”。

魏 曹操在汉献帝时受封为魏王,其长子曹丕代汉自立,国号叫“魏”。

蜀 刘备占据成都后,自称是汉中王,后称帝。因四川简称蜀,故国号为蜀。

吴 孙权建都南京,南京曾是古代吴地(战国时期的吴国),因此立国号为“吴”。

晋 魏灭蜀后,魏将司马炎逼魏帝让位,因魏帝曾封其父司马昭为晋公,故国号为“晋”。

隋 开国皇帝杨坚由继承父亲杨忠的随国公起家,进称随王,故把自己新王朝的国号定为随,他又感到随字有“之”与走同义,似乎不太吉利,便改随为隋。

唐 唐太宗先祖李虎曾被封为唐国公,李渊灭群雄后立国,故以“唐”为国号。

宋 宋太祖赵匡胤,曾为宋州节度使,故国号为“宋”。

元 元世祖忽必烈取《易经》中“大战乾元”四字之意,以“元”为国号。

明 元末农民大起义,都尊明教(波斯摩尼教,也称拜火教,袄教与白莲教的混合物),相信“明王出世,人间不平即可消失”。最初各路义军尊韩林儿为“小明王”。朱元璋建国后,即称明朝,隐意是“我便是明王,大家再也不要搞那一套了”。朱元璋的朱,为红色,因此,明教崇尚光明。

清 傍水,范文程建议改金为清,有水攻火,蓝尅红,含五行相尅之意,另一说清是金的谐音。

表1.1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续表1.1

三、中国省名的由来

省,作为官署名,是从汉代开始的。成为行政区域名,见于元代。省名大多都是因为地理环境和它的历史背景而命名的。

陕西省 西周时,有一个地方叫陕原(今河南省陕县境内),是周武王胞弟周公和大臣召公治邑的界限,陕原以东属周公管,陕原以西属召公管,后人因此称原以西地区为陕西。

河南省 是因为在黄河以南,称河南。

河北省 是因为在黄河下游以北,故名河北。

山西省 地居太行山以西为山西。

山东省 地居太行山以东为山东。

湖南省 位于洞庭湖之南,故得名。

湖北省 位于洞庭湖之北,故得名。

江西省 在长江中下游南岸,唐时属江南西道,故名江西。

安徽省 是以安庆和徽州两地首字而得名。以两地首字而得名的还有江苏和甘肃,江苏旧时有江宁和苏州;甘肃古时候有甘州(张掖)和肃州(酒泉)。

青海省 是因境内有青海湖而得名。

浙江省 二字取于钱塘江,钱塘江又名浙江。

云南省 地处云岭之南叫云南。

贵州省 是因明代设立贵州布政司而得名。一说贵州乃古鬼方之地,鬼、贵相似,人不喜鬼,故易名贵(贵州)。

吉林省 是以旧时境内的吉林城而得名。

辽宁省 境内有辽河,称辽宁。

黑龙江省 是由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来。

以民族而起名的有西藏,境内大部分是藏族人;内蒙古,境内大部分是蒙古族人。

另外,三国吴分交州置广州,广东省是由广州而得名。广西,宋为广南西路,清置广西省。宁夏,元置宁夏路,明置宁夏府。福建,宋置“福建路”而得省名。

台湾省 来历是因为明末将大元地区叫台湾地区,清设台湾府,所以称台湾。

四川省 北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在东部地区设川峡四路,称四川。

海南省 取名于海南岛,海南岛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海中。

新疆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唐宋为西域;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国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清末设新疆省,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

表1.2 中国各直辖市、省、自治区、特区概况一览表

续表1.2

说明:1.以上数字来自于2006年7月网上搜寻。

2.香港特区人口为2000年6月30日。

3.澳门特区人口为2000年9月30日。

4.福建省人口不含金门、马祖等岛屿。

5.台湾省人口包括福建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

四、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及演变

西周时,中国的疆域北抵燕山,南达淮河,西起陇山,东至大海。

周(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疆域区划,出现了“九州”与“十二州”等不同的说法。《尚书·禹贡》记载:“当时中国有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吕氏春秋》:“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从冀州分

出并州)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又从青州分出营州)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又从雍州分出梁州)北方为幽州,燕也。”

到了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据后人考证,秦始皇时设郡四十二个(至秦未时增至五十多个)。

西汉疆域东南至海,西到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以及越南北、中部,北到大漠,东北迤至朝鲜半岛北部。汉承秦制,汉武帝时,全国

分为十三个区域,称为刺史部,这十三个区域的名称是: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州、并州、塑方、交趾。汉(光武帝时)共十三部:司隶、冀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交趾、荆州、扬州、豫州、徐州、青州、兖州。

西晋初有十六州,统一全国后,共设十九州:司、冀、兖、并、幽、平、凉、秦、雍、益、宁、梁、荆、交、广、扬、青、徐、豫等。

东晋及宋、齐、梁、陈等南朝诸朝,均实行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三级制是从西汉开始的。

隋唐时期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实行是以州(郡)统县的两级制。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以州直接统县,变三级地方行政区划为二级制。到隋炀帝时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据《隋书·地理志》载,隋炀帝大业五年,全国共有190个郡,1255个县。

唐代行政区划基本上为州县二级制。唐太宗贞观年间,将全国划分为十道:关内道、河南道、河北道、河东道、陇右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岭南道、剑南道。

这时的道与西汉十三部性质相同,是监察区。

唐玄宗时,又分为十五道:关内道;又从关内道分出京畿道,治今西安;河南道,从河南道分出都畿道,治今洛阳;河北道;河东道;陇右道;山南道分为山南东道,治今湖北襄樊和山南西道,治今陕西汉中;淮南道;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治今江苏苏州;江南西道,治今江西南昌;岭南道、剑南道、黔中道(四川彭水县)。

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为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北宋初年有十三道,即:关西、河南、河东、剑南西、剑南东、河北、江南西、江南东、淮南、山南西、山南东、陇右、岭南等。其性质与唐初同为监察区,后来废道为路,先后有21路、19路、18路,徽宗宣和年间有26路,南宋时有16路。

元代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大的政区。

明朝在全国分设十三个布政司,即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清朝分十八省,即:直隶、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清末又增至二十三省。

五、皇帝的祖籍

中国人有一个老习惯,初次结识,常问“府上什么地方?”意思是祖籍何处?导游期间,每当讲到历史人物特别是皇帝,客人就问,他是什么地方人?尤其是华侨、东南亚一带的客人。虽然问题不是那么重要,但究竟是个问题啊,以下是帝王的祖籍:

秦始皇,甘肃礼县人;

汉高祖刘邦,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

汉光武帝刘秀,南阳郡蔡阳县人;

曹操,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人;

昭烈帝刘备,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

大帝孙坚,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县)人;

晋武帝司马炎,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

刘渊,新兴(今山西省忻县)人;

宋武帝刘裕,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隋文帝杨坚,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

唐高祖李渊,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宋太祖赵匡胤,涿州(河北省涿县)人;

成吉思汗,蒙古人;

明太祖朱元璋,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

清世祖福临,辽宁省新宾县人。

六、中国人的姓氏和名字

1.中国人的姓氏

专家最近研究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22000个,其中也包括历代属于中国版图上的少数民族的汉译姓氏。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姓氏已经消失。当代中国人正在使用的汉姓约有3500个左右。

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占总人数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

当代中国100个常见姓氏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都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中。

在中国北方地区,王姓为第一大姓。南方地区,陈姓为第一大姓。在南北过渡性的长江流域地区,李姓则是第一大姓。

2.中国人的名、字、号

中国人的姓氏、姓名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了。过去,人们除了姓氏、姓名外还有字和号。字是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名字叫“字”。如:岳飞,字鹏举。号是原指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别号,后来也泛指名以外另起的字。《辞海》里注释为:号,别号,指人名字以外的自称。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特别是搞艺术的人如书法、绘画、篆刻等讲究名号。杨州八怪之一金农,字寿门,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龙梭仙客、百二砚田富翁、心出家庵粥饭僧、三朝老民、荆蛮民、苏伐罗古苏伐罗(即“金吉金”)等二十几种。有的画家还有谱名,如清初四僧之一朱耷,谱名统 (上“林”下“金”),号八大山人。除此之外,一些书家画家还为他们自己刻了好多印章,齐白石有两方图章,一方是“天道酬勤”,一方是“痴思长绳系日”,李可染有一方图章“七十始知己无知”,这些印章是他们名、字、号的延伸。

3.中国人的谥号

谥号为中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迟至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据统计,西汉到清朝末期,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谥号的种类: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以后,另外还有“私谥”。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

谥号的规则: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禧王、赵孝成王、卫睿圣武公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嬴政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

汉代时期恢复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汉字: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为谥法发展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满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从唐高祖李渊开始,打破了皇帝用一两个字谥号的旧例,使用了“神尧大圣大光皇帝”的谥号。武则天时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拥有谥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元圣文神武皇帝”。

皇后之“尊号”即“徽号”。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多达16个字,而她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多达二十五个字。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140多人,为“武”者仅20人。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

明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明成祖的谥号为: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清代皇帝21字,例如:

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咸丰帝的谥号为: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硕亲王1字,大臣2字,

清代大臣的谥号规定,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可用“文”字。而“文”字的谥号中,又以“文正”最为难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议;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获谥“文正”(如曾国藩)。文正以下的谥号则有:文忠(如李鸿章),清朝只有约十人得此谥号;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4.庙号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到了秦朝,庙号制度被废止,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刘秀上庙号);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祐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是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除了中国以外,王氏高丽、李氏朝鲜,以及越南的越南李朝、越南陈朝、后黎朝、莫朝、阮朝帝王也有庙号。但是日本没有采用庙号制度。

5.封号

封号是帝王、君主加封、赐予的称号。在中国,封号最迟自周朝开始,直至清王、朝伴随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在欧洲,封号自封建时代开始到现在的君主立宪国家一直存在。“封号”与“分封”一样,很大一部分体现在“爵位”的赐封。

中国封号的历史

汉语“封号”与“封建”一词密切相关。“封”最初含义不是后来组成固定词汇“封建”(其原意即“帝王以土地、人民、爵位、名号赐人”之意),“封”字开始与“丰”同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状如“植树于土堆”之形,而植树在此是为了划界,“封”即表示“起土界”、“疆界”或者说“田界”的意思。许慎《说文·土部》所训:“封,爵诸侯之土也”只是引申义,而非本义;《说文》说“封”字“从之,从土,从寸,守其制度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其受战国之后人民追述的影响。

据出土的商朝甲骨文考证,中原地区至少自武丁起即已存在许多封国。武丁加封有功的武将,封地被称为“侯×”,如封在“雀”地的被称为“侯雀”;封出去的儿子则被称为“子×”,如封于“郑”地的称为“子郑”,封于“宋”地的被称为“子宋”,那时还有分封出去的夫人,也都相应地依所封地叫“妇庞”、“妇邢”等;对一些承认商朝的宗主权的邻国,武丁也依其原有的国名给一个封号,如周国受封为“周侯”,还有“井伯”、“虎侯”等。“侯”、“伯”是他所颁的爵位,“妇”、“子”本属其家庭关系,也就当作了爵位。史学家认为中国商朝后期已经有了很完备的封建制和随之产生的“封号”制度。

七、年号

年号是指用于纪年的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但也有以国家名(国家诞生时间)来纪念的。发端于中国,后来日本、越南、朝鲜半岛都曾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皇帝年号的是日本,仍使用国家年号的是中华民国。另外,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元也近似于年号。

1.中国历史上的年号起源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据清朝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考证,年号纪年是在汉武帝十九年首创的,年号为“建元”。《汉书》上记载说,那年十月,汉武帝出去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白麟,群臣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记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称那年(前122年)为元狩元年。可是,过了六年,又在山西汾阳地方获得一只三个脚的宝鼎,群臣又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建议用来纪年,于是改年号为“元鼎”,称那年为元鼎元年。后来,人们把这记录年代的开始称“纪元”,改换年号叫做“改元”。此后,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纪年,并同时改变年号。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二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2.改元

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以进行多次改元。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一个皇帝年号也有多个。例如汉武帝有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有18个年号。也有皇帝在即位时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号,例如五代时期后梁的“乾化”年号、后晋的“天福”年号、后周的“显德”年号。明朝以后,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康熙帝。

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是藩属、臣服的标志之一。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中国分裂的时期。五代十国时,闽国、楚国使用后梁、后唐年号,吴越国使用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年号,朝鲜、琉球为中国藩属时,亦用中国帝王年号。以朝鲜为例,明亡之后,除与清朝文书往来,内部官方文书拒用清朝年号,改用干支或国王在位纪元,至于民间仍有坚持采用崇祯年号者,甚有直到崇祯二百余年者,与明郑一直采用永历年号极为相似。也因此,许多地方割据势力、少数民族政权,以及人民起义也常常自立年号纪年。

3.年号的使用

中国年号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同一时期并存的政权,往往各有年号。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也有政权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权的年号。例如,后晋的天福年号用至九年,改为开运元年。3年后,后汉刘知远称帝,不自建年号,也不沿用开运年号,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还有许多年号在不同时期重复使用。例如建元就有5个时期在使用。还有因为避讳或者其他原因,一个年号有不同写法,例如唐殇帝的唐隆年号,又写作唐元、唐安、唐兴。

有些年号是根据两个前代年号合并而成,如贞元取自贞观开元,隆兴取自建隆绍兴,淳熙取自淳化雍熙,绍熙取自绍兴淳熙,庆元取法庆元祐、开禧取自开宝天禧等。

4.年号的废弃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废除年号纪年的做法,而改用民国纪年。虽然在袁世凯称帝时使用过“洪宪”的年号,而爱新觉罗溥仪在担任满洲国执政和皇帝时分别使用过大同和康德的年号,但是通常不为中国正统史书所承认,而认为中国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宣统”(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使用世界通行的公元纪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