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庄子与《庄子》

庄子与《庄子》

时间:2023-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中国历史人物与诸子百家这里的诸子百家不是狭义的春秋时代的诸子百家,而是广义的、自有文化以来至1840年的部分历史人物。道家特别是《老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外化发展影响极大,可以说,《老子》五千言,上承古代文化,下启百代之学,中国历史上各家学派,无不从其汲取学术思想养分。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

第二章  中国历史人物与诸子百家

这里的诸子百家不是狭义的春秋时代的诸子百家,而是广义的、自有文化以来至1840年的部分历史人物。

一、黄帝

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相传炎帝扰乱各部落,他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诼鹿东南)打败炎帝。后蚩尤扰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属河北)击杀蚩尤。从此他由部落首领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传说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现存《内经》一书,即系托名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故又称《黄帝内经》。

二、老子与道家

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时思想家,楚国(苦县,今河南邑东)人,相传是孔子的老师,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官。退隐前,著《老子五千言》(也叫《道德经》),在书里第一次提出了“道的概念”,称道是先天地而存在的,是它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这一神秘观后来成为道教的理论基础,老子也因此成为著名的哲学家,享有崇高的威望。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一些中国人想创立自己的国教与佛教抗衡,当时能与释迦牟尼相比的恐怕只有老子,这样,老子就逐渐被奉为道教的教主了,其实老子当时已死了数百年了。

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中国哲学抽象思辨的奇葩,逍遥洒脱人生的精神资源。道家特别是《老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外化发展影响极大,可以说,《老子》五千言,上承古代文化,下启百代之学,中国历史上各家学派,无不从其汲取学术思想养分。例如:它的天地观,经过孔子的发挥,成为魏晋玄学,又影响到宋明理学;它的无为观,应用于西汉政治,成为历代之统治术;它的道德观,经孔子发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它的用兵之道,经过孙、吴的发挥,成为变化莫测的军事理论;它的柔雌观,成为诡辩家的理论基础,造成了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甚至中华武术、内家武功以及历代气功家,也无不从中受益。

什么是道家?所谓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谈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关于老子的姓氏与生活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老聃即是老子,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关于“道”,《老子》二十五章中有简明的概括:“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道”的本位论,“道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是按自己的样子为法则的。老子还有其朴素的辩证思想。关于对立统一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关于量变质变,“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于否定之否定方面,“曲则全,枉则直、虚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感”。以“静观”、“玄鉴”为特征的直觉认识论。还有其特有的政治哲学,包括无为而治,所谓“小国寡民”,“不得已”而用兵。“无为而治”就是统治者应该少一点欲望(强权),少一点作为(干涉),对人民听其自然,这样,统治才能稳固。

三、孔子与儒家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世界四大圣哲(佛陀、耶酥、孔子、苏格拉底)之一。我国最具影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少“贫且贱”。及长,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又曾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余人。孔子曾大力宣扬“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即所谓“忠恕”之道。但“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他说“克已复礼为仁”,“仁”实际上是以维护贵族等级秩序为目的的。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但仍强调“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命题,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但鄙视“学稼”“学圃”,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制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点。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孔子思想的另一重要内容即是“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天命观,把天视为主宰一切的权威,并把它作为思想体系的终极依据,“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现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张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强调在人事活动中去体认天命,强调人事有为。“不怨人,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上也总结了不少经验。但其中有些糟粕,如知识来源,他肯定有些人“生而知之”。孔子认识论的真正精华是关于学习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强调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要“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他还主张学与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他还倡导“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称赞舜“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孙子,他继承和发挥孔子的中庸之道,提出以“诚”为核心的人生哲学。

孟子,名轲,子思的学生,提出了“性善”和“仁政”说。仁政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是朴素的民本主义观点。他的关于人的浩然之气即“大丈夫”气概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荀子,名况字卿,他提出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主张隆礼重法。到了汉代的董仲舒,他以儒家为中心,吸取黄老之学以及阴阳、名、法各家。提出了“天人感应”说,还根据他的神学人性论,建立起“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他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他所提出的这个思想文化专制方针,确立了儒家在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

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人。他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理学系统。首先是“理本气末”的理本体论。“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其次,是“格物穷理”的认识论,即格物致知,要知道抽象的理必要通过具体的物。他在知行关系上主张力行致知,“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还有学而知新的创新理论,“新是故中之事,故是旧时底,温起来以尊德性,然后就里面讨得新意,乃为道问学。”朱熹特别强调“天理人欲之辨”,认为人性有两重性,一方面人具有仁义礼智的天命之性,这是天理,即孟子所谓性善;另一方面,人又具有饮食男女的气质之性,这是人欲,即荀子所谓性恶。二者是对立冲突的,主张“革欲复理”。

概括而言,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的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即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四、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前5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但拒绝了楚威王的厚币礼聘。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但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达到“万物皆一也”(即万物也应该是齐一的,无差别的)的见解。他看到一切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著作有《庄子》。

《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及其后学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搀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其文章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历来注解极多,今通行本有晋郭象注、清末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等。

五、孟子与《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认定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武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他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达到“黎民不饥不寒”以缓和阶级矛盾。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有所谓“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要求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还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人,治于人者食于人”的论点。由于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盂子·公孙丑上》),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对后来宋儒有很大影响。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战国时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一说是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相传另有“外书”四篇,已佚。今本系明人伪作。书中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唯心主义的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南宋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注释有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等。

六、孙武与《孙子兵法》

孙武,春秋时兵家,字长卿,齐国人。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被任为将,率吴军攻破楚国。他主张改革图强,认为当时晋国六卿所进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其中亩大而税轻者可以成功(见山东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竹简《孙子兵法·吴问》)。认为“兵者国之大事”(《计篇》)。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谋攻篇》),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地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以克敌制胜。还提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强调了战略战术上的“奇正相生”和灵活运用。他的这些思想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著作有《孙子兵法》,为中国最早最杰出的兵书。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中国古代的军事名著,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春秋末孙武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孙武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说:“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吴孙子兵法》为八十二篇,图九卷。据唐杜牧称:“孙武书数十万言,魏武(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成此书”。1972年山东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残简,并有《吴问》等佚文。今存本十三篇,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事、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该书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作战经验,揭示了战争的一些重要规律,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历来被称为“兵经”,受到国内外的推崇。有曹操、杜佑、李筌、杜牧、陈皞、贾林、孟氏、梅尧臣、王晳,何延锡、张预等十一家注,现存宋本较详备。并有英、日、俄、德、法、捷等文译本。

七、屈原与《离骚》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在同反动贵族子兰、靳尚等人斗争中,遭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放沅湘流域,比较接近人民生活,对黑暗现实愈益不满。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首都郢亦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汩罗江而死。所作《离骚》、《九章》等篇,反复陈述他的政治主张,揭露反动贵族昏庸腐朽、排斥贤能的种种罪行,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天问》对有关自然现象、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许多传统观念,提出了怀疑和质问,体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另有《九歌》等篇。他在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形式,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赋》二十五篇,其书久佚,后代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刘向辑集的《楚辞》。

《离骚》,《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离骚”,旧解释为离愁,也有解作遭忧的;近人或解释为牢骚。作者在前半篇中,反复倾诉对于楚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腐朽贵族集团斗争的强烈意志;后半篇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八、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一前255),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事荀卿。曾建议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著《孤愤》、《五蠢》、《说难》等十余万言,受到秦王政的重视,被邀出使秦国。不久因李斯、姚贾陷害,自杀于狱中。他吸收了道、儒、墨各家的思想,尤其有选择地接受前期法家的思想,集法家学说的大成。主张“为治者……不务德而务法”,“赏厚而信,刑重而必”(《韩非子·定法》)。称法的制订,应该“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韩非子·难三》)。法的施行,应该“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综合了商鞅的“法”治,申丕害的“术”治,慎到的“势”治,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封建君主统治术,对后世影响很大。在哲学上发展了荀子的唯物主义,认为“道”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而“理”则是具体事物运动的特殊规律。他说:“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韩非子·解老》)肯定具体事物是不断变化的,“道”“理”也都要随之而变化。提出“缘道理以从事”,反对“无缘而妄意度”,并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历史观。他还认为人口和社会财富的多寡是决定历史变动的原因,强调一切社会关系,如君臣父子、交换及剥削关系,均出于人们的“自为心”或“计算之心”。他还肯定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也是国家执行赏罚、法令的依据。著作有《韩非子》。

《韩非子》,书名。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韩非死后,由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共五十五篇,二十卷。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主张。重要的有《五蠹》、《显学》、《解老》、《喻老》、《定法》、《问田》、《难势》等篇。有清王慎《集解》和现代梁启雄《浅解》等注解本。

九、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扁鹊

扁鹊是我国战国时代伟大的医学家,姓秦,名越人,学医于长桑君,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赵为“带下医”(妇科),至周为“耳目鼻医(五官科)”,入秦为“小儿医”(儿科),医名甚著,后因珍治秦武王病,被秦太医令李醯妒忌杀害。在《史记》、《战国策》里载有他的传记和病案并推崇他为脉学的倡导者。他在我国医学上的巨大贡献首先是传统的诊断法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这四种诊断方法的系统化是由扁鹊奠基的。扁鹊不仅惯于用汤药来治病,同时还运用针灸、砭石、蒸熨、按摩等疗法,以及各种方法的综合治疗。

十、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前259—前210)即嬴政。战国时秦国国君、王朝的建立者。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6一前210年在位。即位时年仅十三岁,吕不韦和太后宠信的宦官嫪毐专权用事。前238年亲政后,镇压嫪毐叛乱。次年,免吕不韦相职。旋即任用李斯,并派王翦等大将继续进行统一战争。由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前221年灭齐,十年之间,消灭割据称雄的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确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国家一切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直接由皇帝任免;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拆毁战国时各国边邻地区的城防工事,并修建驰道、直道和在今云南、贵州地区通“五尺道”,以加强全国陆路交通。又派兵北击匈奴贵族,筑长城,南定百越,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这些措施有助于巩固统一和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了加强统治,销毁民间兵器,焚烧过去各国的史书和民间所藏的儒家经典及诸子书籍,坑死以古非今的方士和儒生四百六十多名。实行专制主义,严刑峻法,租役繁重,加以连年用兵,广大人民痛苦不堪,他去世后不久即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十一、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前256—前195,一作前247—前195)即刘邦。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任泗水亭长。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起义,他起兵响应,称沛公。初属项梁,后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同为反秦主力。前206年,率军攻占咸阳,推翻秦朝统治,约法三章,废除秦的严刑峻法。同年,项羽入关,大封诸侯王,他被封为汉王,占有巴蜀、汉中之地。不久,即与项羽展开长达五年的战争(见“楚汉战争”)。前202年,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在位期间,继承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先后消灭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迁六国旧贵族和地方豪强到关中,以加强控制;实行重本抑末政策,发展农业生产,打击商贾;以秦律为根据,制定《汉律》九章。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中央集权的巩固。

十二、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前156—前87)即刘彻。西汉皇帝,汉景帝子。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统治期间接受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作为巩固政权的工具;并采用法术、刑名,以加强统治。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以削弱割据势力。设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桑弘羊建议,把冶铁、煮盐、铸钱收归官营;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交流,安定了边境,并发展了经济文化交流。又派唐蒙至夜郎,在西南先后建立了七个郡。并用卫青、霍去病为将,进击匈奴,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由于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繁重,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均曾爆发农民起义。

十三、张骞

张骞(?—前114),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官大行,封博望侯。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奉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相约共同夹攻匈奴。他越过葱岭,亲历大苑、康居和大月氏,大夏等地。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方归汉,在外共十三年。途中曾被匈奴扣留,前后达十一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奉命出使乌孙,并派副使出使大苑、康居、大夏、安息等地。他两次出使,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地人民的友好关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十四、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搏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见“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体系的中心是所谓“天人感应”说。认为“天”对地上统治者经常用符瑞、灾异分别表示希望和谴责,用以指导他们的行动,为君权神授制造理论。将天道和人事牵强比附,企图论证“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假借天意把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绝对化。还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和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的论点。宣扬“黑、白、赤三统”循环的历史观。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的阶级矛盾现象有所揭露,提出“限民名(占)田,以澹(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的抑兼并主张。教育上,主张以教化为“隄防”,立太学,设庠序(古代的学校)。著有《春秋繁露》(可能经后人附益修改)及《董子文集》。

十五、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查风俗,采集传说。初任朗中,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继父职。任太书令,得读史官所藏之书。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我国最早的通史。此书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班固曾评为“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汉书·司马迁传》)。书中不少传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史学与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作《报任少卿书》,对下狱受刑经过和著书的志愿叙述颇详。

《史记》,书名。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撰,一百三十篇,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前104—前91)撰成。后其书有缺,元帝、成帝间禇少孙补撰《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又附缀武帝天汉以后史事。作者职居史官,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之书,利用国家收藏的文献,益以实际采访的资料,取材极富。记事起于传说的黄帝,迄于汉武,首尾共三千年左右,因尤祥于战国、秦、汉。体裁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为后世各史所沿用。其中《陈涉世家》肯定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和《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都是本书优点。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亦有很高的地位。后人注释有南朝末裴骃的《集解》,唐司马贞的《索隐》,张守节的《正义》,宋代将三家注分别排入正文之下,便于阅读。清梁玉绳著《史记志疑》,曾对书中史事加以考证。近人张淼楷《史记新校注》、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汇集诸书,便于参考。

十六、张衡

张衡(公元78—139年),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县南)人。曾两度担任执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也叫“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天文著作有《灵宪》,总结了当时的天文知识。在《灵宪》一书中,明确地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认识到宇宙无限性。并认识到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的远近有关。文学作品如《二京赋》铺写京都景象,规模巨大;《归田赋》形式短小,重在抒情;《四愁诗》、《同声歌》各具特色,在五、七言诗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张河间集》。

十七、华佗

华佗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外科尤为擅长,施针用药,简而有效。对“肠胃集聚”等病创用麻沸散,给患者麻醉后施行腹部手术,反映了我国医学于公元2世纪时,在麻醉方面和外科手术上已有相当成就。行医各地,声名颇著。他还创“五禽戏”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认为“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后因不从曹操征召,遂为所杀,所著医书已佚,现存《中藏经》是后人托名之作。

十八、张仲景与《伤寒论》

张仲景是汉末著名医学家,名机,南阳郡(治今河南南阳市)人。学医于同郡张伯祖。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钻研了《内经》、《难经》、《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并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杂病论》。其书辗转流散,经后人多次收集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与内科杂病。倡六经分证和辩证论治原则,具体阐述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的辩证,及汗、吐、下、温、清、和等治法,总结了汉以前的医疗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伤寒论》,中医学书名,《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汉末张仲景著(另有《金匮玉函经》,内容与本书大致相同,仅条文编辑次序有别,是宋代的另一种传本)。本书在《内经》、《难经》等书的理论基础上作了新的发展,广泛收集有效方剂,结合著者临床经验,总结了汉以前民间的医学成就。书中着重探讨伤寒病的病机变化,分析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证候,制定汗、吐、下、温、清、和等治疗方法,共合二十二篇,一百十三方。叙述外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变化过程,创立六经辨证和治疗原则、方剂的配伍等,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方法。历代医家整理、诠述、注释者,多至数百家。是现存中医学中最早系统论述外感疾病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医学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十九、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公元599—649)即李世民。唐代皇帝。李渊次子。公元626—649年在位。隋末劝其父起兵反隋,李渊称帝时,封为秦王,任尚书令。曾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农民起义军,消灭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得为太子,继帝位。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和府兵制度,并加强对地方官吏的考核。又修《氏族志》,发展科举制度。他常以“亡隋为戒”,较能任贤、纳谏。当时社会经济有所恢复,被旧史家誉为“贞观之治”。贞观四年(公元650年)击败东突厥,被铁勒、回纥等族尊为天可汗。还曾发展西域的交通,促进贸易和文化交流。贞观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促进了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两地的亲密友谊。其后连年用兵,营建宫室,赋役苛重,加深了阶级矛盾。

二十、李白

李白(公元701—762年),融会百家而自成一家的大家,盛唐美学的最高、最集中代表,他体现了盛唐的自由、朝气、青春、勇气、热情、色彩和光辉,他成了盛唐的代表。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他是继屈原而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驰聘想象,运用神话的离奇境界,把自己热烈的情感注入到所描写的对象之中,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与不平。他鞭挞封建社会的魑魅丑怪,淋漓尽致,真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他的诗歌中的强烈的爱憎之情和艺术魅力,千百年来鼓舞着人们,激发着人们,是我国人民精神财富中最可珍贵的瑰宝。

二十一、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公元927—976)即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公元960—976年在位。涿州(治今河北诼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他用各个击破的战略,对付割据政权,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长期驻防北方要地,加强对契丹的防御。同时,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陆续派文臣带京官衔外出,代军人掌握地方行政;并另遣使臣分掌地方财政,加强中央集权。设副相(参知政事),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的权力。又兴修水利,鼓励开垦荒地,整治以汴梁为中心的运河,以增加赋税收入和转输能力。他的政治措施,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结束了混战割据。其重文轻武、偏重防内的方针,对形成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影响。

二十二、民族英雄岳飞

岳飞(公元1103—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北宋末年投军,任秉义郎(下级军宫)。南宋王朝建立,以上书高宗反对南迁,被革职。不久随宗泽守卫开封,任统制。泽死,从杜充南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他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抵抗。次年,金军在江南军民的反击下,被迫北撤,他攻击金军后队,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因镇压江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得高宗“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大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都,任清远军节度使。绍兴五年,又从张俊镇压洞庭湖地区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后驻军鄂州(今湖北武昌),派人渡河联络太行义军,屡次建议大举北进。绍兴九年,高宗、秦桧与金议和,他上表反对,次年,兀术进兵河南。他出兵反击,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义军纷起响应。这时高宗、秦桧一心求和,下令退兵。他回临安后,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的罪名与养子岳云及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宁宗时追封鄂王。有《岳武穆遗文》(一作《岳忠武王文集》),诗词散文都慷慨激昂。

二十三、朱熹

朱熹(公元115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主张抗金,并强调准备。被韩侂胄派目为“伪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和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但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他吸收当时科学成果,提出了对自然界变化的某些见解,如关于阴阳二气的宇宙演化说,如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地质变迁(原为海洋)说等。他的理学一直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日本在德川时代,“朱子学”也颇流行。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

二十四、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公元1236—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中进士第一名。开庆元年(公元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他上疏请斩董宋臣,并建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历任刑部郎官,吏治瑞赣等州。公元1275年,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军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于镇江脱险,得人民援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端宗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退入广东,坚持抵抗。次年在五坡岭(在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使写信招张世杰,他坚决拒绝,书所作《过零丁洋》诗以明志。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迭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于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后人于他被囚的兵马司狱故址建文丞相祠,以资纪念。他于所遭险难及平生战友事迹,都作有诗歌,题名(指南录),可称诗史。在大都狱中所作《正气歌》尤为世所传诵。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二十五、元世祖忽必烈

元世祖(公元1215—1294),元代皇帝,名忽必烈,又称薛禅皇帝。蒙哥汗(宪宗)弟。1260—1294年在位。蒙哥汗元年(1251年)开府滦河上游之地,继以怀孟、京兆为分地,任用儒生,注意农桑,兴办屯田。蒙哥汗三年,率军攻云南,次年灭大理而归。九年,攻宋鄂州(今湖北武昌),得蒙哥汗死讯,决策北还。次年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即大汗位,始建年号称中统。其幼弟阿里不哥联合漠北、中亚诸王和他争位。至元元年(1264年),他取得全胜,迁都燕京后称大都(即今北京)。至元八年,定国号为元。随后发动对南宋的进攻,于至元十六年灭宋,统一全国。以后曾向邻国发动多次进攻,均遭失败。在位期间,任用刘秉忠、叶李等,吸收历代统治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并加强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因阶级压迫、民族压迫沉重,各地人民起义斗争,前仆后继,始终不绝。他除武力镇压外,并任用许衡、姚枢、窦默等,提倡程朱理学,以加强思想统治。

二十六、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公元1328—1398)即朱元璋。明朝的建立者。1368—1398年在位。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农,少时在皇觉寺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韩林儿称帝时任左副元帅。龙凤二年(1356年)攻下集庆(路治今江苏南京市),称吴国公,废除了一些元代苛政,命诸将屯田。后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壮大了自己的军力。旋击败陈友谅,至龙凤十年消灭其残余势力,改称吴王。龙凤十二年发布文告,咒骂红巾军为“妖”,杀害韩林儿。次年消灭张士诚的割据势力,旋即出军北上。1368年建都南京,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以后逐步统一全国。他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并减轻对工匠的奴役。同时抑制豪强贪吏,制订《大明律》,废除宰相的职位,加强皇权,以巩固中央集权,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十七、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清圣祖(公元1654—1722年)即爱新觉罗·玄烨。世祖第三子。清代皇帝。1661—1722年在位。八岁即位,年号康熙。初由贵族鳌拜等专擅朝政,继续推行圈地,广大农民被迫流亡。吴三桂等三藩也日益强大,逐渐形成为割据势力。亲政后,于康熙八年(1669年)逮捕鳌拜,革职拘禁。继下令削藩,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的叛乱。两年后又攻灭台湾郑氏政权,并驻兵屯守,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二十四年出兵驱逐盘踞黑龙江流域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遏制了沙俄对华侵略的野心;二十八年派索额图等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之间的东段边界。当时准噶尔部首领里通沙俄发动叛乱,进攻喀尔喀蒙古、内蒙古、西藏等地,他三次派兵平乱,晚年又派兵镇压藏族少数上层分子勾结准噶尔部的叛乱,加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停止圈地,用靳辅等治理黄河,减轻水患,保证大运河的畅通。进行全国性土地测量,完成《皇舆全图》的绘制。开博学鸿词科、明史馆,编纂《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书籍。提倡程朱理学。曾兴《明史》、《南山集》等文字狱,加强思想统治。康熙五十一年颁布法令,规定人丁税据户籍册上现有人数为准,借以保证赋税收入。统治时期,号为“治平”,然大臣多结党营私,地方官吏亦多贪酷。

二十八、林则徐

林则徐(公元1785—1850),清末政治家。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进士。曾与龚自珍、黄爵滋、魏源等人提倡经世之学。任东河河道总督时曾修治黄河,后任江苏巡抚,又兴修白茆、浏河等水利。1838年(道光十八年)在湖广总督任内,禁止鸦片,成效卓著,为禁烟派代表人物。旋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输入。次年到广东,为了解西方情况,派人翻译外文书报,编成《四洲志》。主张对外商分别对待,孤立烟贩。与总督邓廷桢协力查办,严令英美烟贩缴出鸦片二百三十七万斤,在虎门当众销毁;并积极筹备海防,倡办义勇,屡次打退英军武装挑衅,1840年1月任两广总督。鸦片战争爆发后,他严密设防,使英军在粤无法得逞。因受投降派诬陷,被革职。次年派赴浙江,筹划海防,不久充军新疆,曾在新疆兴办水利,垦辟屯田。后起用为陕西巡抚,擢云贵总督,因病辞职回籍。1850年起用为钦差大臣前往广西镇压农民起义,在潮州途中病死。能诗文,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等。

附录:中国传统文化部分名著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湖北等地。相传周王室有派专人(称“行人”或“遒人”)收集民间诗歌的制度,称为“采诗”,后人或以为其中不少作品的辑集与这种制度有关。又据《史记》等书记载,认为系孔子所删定,近人多疑其说。其中《国风》部分,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大都是民间诗歌,不少篇章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混乱、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对人民的劳动和爱情生活也有所反映。出于统治阶级的《雅》、《颂》部分,有些是宴会的乐歌;也有不少暴露时政的作品,表现了对周室趋于衰落的不安和忧虑;还有一些祀神祭祖的诗,提供了关于周的兴起,周初经济制度和生产情况的重要资料,但其主旨在于歌功颂德,宣扬统治者承天受命的思想。诗篇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秀篇章,描写生动,语言朴素优美,音节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汉代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鲁、齐、韩三家为今文诗学,两汉时立有博士,魏晋以后逐渐衰亡。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辑注较备。《毛诗》为古文诗学,盛行于东汉以后,魏晋后通行《诗经》就是《毛诗》。有东汉郑玄《毛诗笺》、唐孔颖达《毛诗正义》、清陈奂《诗毛氏传疏》等。宋朱熹《诗集传》则杂采《毛传》、《郑笺》,间有三家诗义。长期以来,《诗经》一直受到很高的评价。它对中国二千多年来的文学发展有深广的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

《尚书》

亦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上代以来之书,故名。《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事实上有些篇如《尧典》、《皋陶谟》、《禹贡》、《洪范》等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二十八篇,即《今文尚书》。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和东晋梅颐所献的伪《古文尚书》两种。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尚书》中保存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注本有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等。

《易经》

即“周易”,又简称“易”。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易”有变易(穷究事物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永恒不变)三义。相传系周人所作(一说“周”有周密,周遍,周流之义。)故名。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旧传伏羲画卦,文王作辞,说法不一。其萌芽期可能早在殷周之际。《传》包含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旧传孔子作。据近人研究,大抵系战国或秦汉之际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周易》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旧有郑玄注,已失传。今通行本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等。

《礼经》

亦称《礼》、《仪礼》或《士礼》。儒家经典之一。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十七篇。一说是周公制作,一说孔子订定。近人有根据书中的丧葬制度,结合考古出土器物进行研究,认为成书当在战国初期至中叶间。1959年,在甘肃武威发现《礼》汉简多篇,可供校订今本《仪礼》的参考。有东汉郑玄《仪礼注》,唐贾公彦《仪礼义疏》,清胡培翚《仪礼正义》等。

《春秋》

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史书。相传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计二百四十二年。是后代编年史的滥觞。《春秋》文字简短,相传寓有褒贬之意,后世称为“春秋笔法”。解释“春秋”的有《左氏》、《公羊》和《谷梁》三传。古代《春秋》经文和“三传”分列,今分载在各传之前。

《大学》

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的一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曾子作,但与《大戴礼记》中《曾子立事》等篇不类。宋代从《礼记》中把它抽出,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至淳熙(公元1174—1189年)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四书”之一。内容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条目,成为南宋后理学家讲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

《中庸》

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战国时子思作。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并提出“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的说法,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程颐和朱熹把它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

《论语》

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时有今文本的《鲁论》、《齐论》及古文本的《古论》三种,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间相与谈论的记录,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淳熙间(公元1174—1189年),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注释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昺《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孟子》

儒家经典之一。战国时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一说是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相传另有“外书”四篇,已佚。今本系明人伪作。书中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唯心主义的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南宋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注释有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等。

《道德经》

即《老子》。道家的主要经典。《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伊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西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但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抄写本,《德经》在《道经》之前。后来道教自称源出先秦道家老聃,把他尊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经经典,称为《道德真经》,并赋予各种宗教解释,作为宣扬道教神仙迷信的依据。《道藏》中收有《道德经》注释五十余种。

《汉书》

东汉班固撰,一百篇,分一百二十卷。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创始于班彪继《史记》而作的《后传》。彪死,子固整理补充,撰成本书。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成稿,后由固妹班昭和马续完成。本书体例大略与《史记》相同,惟改书为志,废世家入列传,并创《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准绳。《百官公卿表》叙述秦汉官制沿革,并列举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简明扼要。本书包举一代,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资料。通告注本有唐颜师古注。清王先谦撰《汉书补注》以及古阁本为底本,兼荟各本,校勘异同,并采集诸家考释,所搜资料较为完备。今人杨树达著《汉书窥管》,对王氏补注有所补正。

《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先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到了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完成,历时十九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记、文集、谱录等二百二十二种。帮助编撰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光总其成,删订定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书名“资治”,目的在于供封建统治者从历代治乱兴亡中取得鉴戒。全书贯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资料。注释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清初严衍著《资治通鉴补正》,为《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也做了一些工作。

《水经注》

古代地理名著,北魏郦道元著,四十卷(原书宋代已佚五卷,今本仍四十卷,乃经后人割裂改编而成)。此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作了二十倍于原书的补充和发展,自成巨著。记载大小水道一千多条,一一穷源竟委,详细记述了所经地区山陵、原隰、城邑、关津的地理情况,建置沿革和有关历史事件、人物,甚至神话传说,无不繁征博引,是6世纪前我国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引用书籍多至四百三十七种,还记录了不少汉魏间的碑刻。所引书和碑刻今多不传。文笔绚烂,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后世研究者以明朱谋玮,清全祖望、赵一清、戴震的校释和近人杨守敬、熊会贞所撰《水经注疏》、《水经注图》最为著名。

《齐民要术》

北魏贾思勰撰,约成书于公元533—544年间,是我国完整保存至今最早的一部古农书。全书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分别论述各种农作物、蔬菜、果树、竹木的栽培,家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加工和副业等。比较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的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书中所记载的旱农地区的耕作和谷物栽培方法,梨树提早结果的嫁接技术,树苗的繁殖,家畜家禽的去势肥育以及多种农产品加工的经验,都显示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达到了相当高度。

《茶经》

唐陆羽撰。书中论述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等,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在此以后,茶书很多,约有一百多种。

《梦溪笔谈》

北宋沈括撰,二十六卷。又《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因写于润州(州治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而得名,于11世纪末年成书。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十七目,凡六百零九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详细记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例如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河工高超关于合龙堵口的先进方法,建筑工匠喻皓的《木经》及其建筑成就等。其关于社会历史现象部分,对农民起义领袖李顺的事迹,赋役扰民的实况,北宋时西北和北方军事的利弊,典制礼仪的演变,也都有较明实的记载。

《天工开物》

明代重要的科学技术文献。宋应星著。初刊于崇祯十年(1637年)。共十八卷,分三编,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并附有大量插图。上编内容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养蚕、缧丝、染料、食品加工、制盐、制糖等;中编包括制造砖瓦、陶瓷、钢铁器具、建造舟车、采炼石灰、煤炭、燔石、硫黄、榨油、制烛、造纸等;下编包括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火药、朱墨、颜料、曲药的制造和珠玉采琢等。对原料的品种、用量、产地、工具构造和生产加工的操作过程等,记载都很详细。作者通过实地观察研究,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技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徐霞客游记》

明徐弘祖(号霞客)著。世传本有十卷,十二卷,二十卷等数种。原著已有散佚,经后人编次。主要按日记述作者公元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开辟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对西南边区地理提供不少稀有资料。有关石灰岩地貌的纪述,早于欧洲人约两个世纪。文笔生动,记述精详,又是一本很好的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作。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某些有关传说,经过综合熔载,再创作而成。今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为最早,分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清初毛宗岗又做了一些修改,成为现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终于王濬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暴露了董卓等反动统治者的某些罪恶,提供了关于封建社会中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可资借鉴的思想材料。但书中通过尊刘抑曹等描写,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并对黄巾农民起义有所诋毁。文字用浅近的文言,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是我国历史小说中著名作品。

《水浒传》

又名《忠义水浒传》。长篇小说。明高儒《百川书志》著录其所见本,前署“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认为是施耐庵作,王圻《续文献通考》等则认为是罗贯中著。施、罗皆元末明初人。作者在《宣和遗事》及有关话本、故事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此书。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力,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艺术成就。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本子。现在所见的,主要有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等。一百回本于宋江受招安后,有“征辽”和镇压方腊起义等情节。一百二十回本又插增了镇压田虎、王庆的情节。后金圣叹将此书删改,砍去招安及招安后事,而以卢俊义一梦作结,称七十回本。

《西游记》

(1)杂剧剧本。元末明初杨讷作。

(2)话本小说。现存残篇。收入《永乐大典》卷13139。共一千二百余万字,现代研究者或认为是吴作之祖本。

(3)长篇小说。明吴承恩作。一百回。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经过再创作而成。是一部规模宏伟,结构完整的巨著。书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的故事,曲折地表现出对封建秩序的反抗精神。此后转而写他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用幻想的形式反映社会矛盾,歌颂了孙悟空不畏强暴,战胜困难的顽强精神。但书中又写孙悟空“归正”,宣扬佛教的威力,称颂“贤君”统治。作品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想象丰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诙谐,别具风格。对唐僧,猪八戒形象的塑造也颇有特色。

《红楼梦》

原名《石头记》。长篇小说。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清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系高鹗所续。曹作八十回在他撰写、修改过程中就以抄本形式流传。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程伟元将前八十回及后四十回续稿以活字版排印,从此一百二十回本流行,但前八十回的文字曾有改动。本书写作于18世纪中叶的乾隆时代,这时中国已经有了一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还是封建社会。内容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淫腐败,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恶,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作品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诸如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尤三姐、晴雯等,规模宏大,结构谨严,具有高度思想性和卓越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但其中也反映了作者为封建制度“补天”的幻想和某些虚无主义思想。后四十回续作虽根据原书线索写了贾家被抄,黛玉病死,宝玉出家等悲剧情节,但其所安排的宝玉“中乡魁”贾家“延世泽”的结局,以及其他的宣扬名教等内容,削弱了原书的反封建意义。

《聊斋志异》

文言短篇小说集。清蒲松龄作。历城张希杰的《铸雪斋钞本聊斋志异》,分为十二卷,有目四百八十八篇。现存最早刻本为乾隆三十一年青柯亭本,则分为十六卷,四百余篇,但篇目并不完全。解放后还发现了作者的半部手稿定稿本,曾影印出版;又有会校会注会评本,所收篇目较为完备。作者以民间流传的故事为基础,通过他自己的丰富想象,创造出不少优秀作品。构思奇妙,语言生动,以谈狐说鬼的表现形式,对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颇多暴露,于科举制度和礼教都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着封建说教和迷信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