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一、人类远古史
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面地综合各个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至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资料,加以系统的分析、研究,便可以论证整个人类的远古史,其中包括人类本身的进化史。到目前为止,根据已经作出的各种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人类远古史的要点如下。
(1)根据人类化石的新发现及对其绝对年代的测定,在距今大约二三百万年以前,地球上已经出现了人类。
(2)人类从开始出现以后,在占其全部历史的99%以上的漫长时间内,只能使用以打制石器为主的粗陋工具,从而不得不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自然,以采集和狩猎为生,文化发展十分缓慢。
(3)到了距今约1万年的时候,在亚洲西部以两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率先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使人类的经济生活从完全依赖自然的赐予而转为依靠自己的生产收获。所用工具虽仍以石器为主,但有的已为磨制,不久又发明了制陶和纺织。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的居处逐渐固定化,因而出现了聚落。在世界的其他地区,也相继由旧石器时代转入新石器时代。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4)在距今约5000年前后,在旧大陆的有些地区,首先是西亚地区,发明了铜的冶炼技术,开始制作铜器。最初为红铜,后来又在红铜中加锡或铅,成为青铜。这样,人类进入了青铜时代。在距今3400年左右,在小亚细亚的东部发明了铁器。以后,在旧大陆的许多地区都或早或晚地进入了铁器时代。铜和铁的使用,使人类的文化又产生了一次飞跃。早在青铜时代,某些地区已发明了文字。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市也在各地相继出现。
(5)在世界各地,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不仅表现在进入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时间有早晚不同,而且还表现在各个时代的文化内容也有所差异。例如,有些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后,虽已使用磨制石器并制作陶器,但还没有真正的农业和纺织;有些地区虽已进入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但仍未发明文字。尤其是新大陆的美洲,大部分地区长期停留在石器时代,到11世纪左右才在个别地区出现青铜文化,而在15世纪末西班牙人入侵之前,整个新大陆仍始终没有进入铁器时代。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最初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主要在于人类能制造并使用工具,从事劳动。劳动不仅使人类逐渐战胜自然,而且也使人类自身的体质、形态和智慧不断得到发展,从而由“直立人”、“早期智人”进化到“晚期智人”。
历史唯物主义又认为,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人类的集体由简单的原始群发展到有严密血缘关系的氏族社会,但始终处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阶段。进入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之后,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私有制的进一步确立和贫富分化的加剧,出现了阶级的对立,国家也随之产生。在许多地区,最初的阶级社会是奴隶制社会,以后又发展到封建社会,而近世的资本主义社会则是在封建社会中萌芽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尤其是关于没有文献记载的远古时期,是从考古学的研究基础上得到阐明的。
中国古人类的生活背景与地球历史上的更新世和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相当。根据动物群的性质、堆积物的特点和其他环境变化的因素,可以把更新世再划分为早、中、晚三期。一些学者将早更新世的起迄,定在距今300万至100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最早阶段;中更新世定在距今100万至10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中、后阶段;晚更新世定在距今10万至1万年,包括了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晚期,在中国又以距今4万年作为晚期的起点。另外一些学者则提出,更新世大约从距今240万年开始;早、中更新世的界限为距今约73万年;中、晚更新世的界限为距今约12.8万年或晚一些。
二、旧石器时代
中国旧石器时代是中国历史最早的阶段,时间与地质上的更新世大致相当。这一时期的人类以打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过着采集和狩猎的原始生活(见史前考古学)。中国大地上埋藏有十分丰富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物,至今已发现的早、中、晚各个时期的地点共200多处,包括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各个阶段的人类化石,其中有距今约180万年的西侯度文化和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化石,它们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文化和古人类化石;还有在人类远古文化和人类进化研究上有重大意义的北京人遗址。丰富的腊玛猿化石的发现,表明中国西南地区很可能是人类起源的地区之一。中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体质表现出与蒙古人种的联系,其中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柳江人,即是形成中的蒙古人种的早期代表之一。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但同时又存在与外界的种种联系。大约在距今1万年左右全新世开始的时期,中国的旧石器时代结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发现的旧石器地点比人类化石地点更多,分布范围也更广泛。按时代可以划分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最早阶段、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中、后阶段、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旧石器时代晚期四个阶段。
旧石器时代早期最早阶段的地点目前共发现四处,即山西省南部的西侯度文化遗址、云南省北部的元谋人遗址以及河北省北部的小长梁和东谷坨旧石器地点。其中,西侯度的年代较早,经古地磁断代初步测定,不晚于距今180万年。元谋人遗址略晚,古地磁测定为距今170万年。小长梁和东谷坨,据古地磁测定为距今100万年左右。从地理分布上说,元谋人遗址位于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海拔约1250米;西侯度位于黄土高原区的河谷地带,海拔500~520米;小长梁和东谷坨则位于华北平原到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900多米。它们分布在从北纬25° 13′到40°13′的地区里。四个地点都处在古老盆地的边缘,除西侯度是河流堆积外,其他三个地点都是河湖相堆积。
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中国旧石器文化进入空前繁荣的发展阶段。首先表现于石器工艺的进步。前一时期已经出现的某些技术,如修理台面技术,在中期的丁村有更多的应用,而在晚期的水洞沟成为生产石片的主要工艺,用这种方法产生的长身石核和长石片在水洞沟文化的石器组合中占有重要地位。又如加工上的“指垫法”,在中期已见应用,而到了晚期则更加流行。但是,技术上最重大的变化是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典型的细石器工艺,即使用间接打击法生产细石叶和使用压制法修理工具或武器。在已知拥有这种工艺的遗址中,山西省南部的下川遗址的年代最早,放射性碳素断代为距今约23000~16000年。这种典型的细石器工艺可能是在小型石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早期直立人的化石,已发现的有元谋人、蓝田人(公王岭)和湖北郧县的材料;晚期直立人的化石特别丰富,除北京人外,还有和县人、金牛山人以及在安徽巢县、山东沂源、河南淅川和南召、湖北郧西、贵州桐梓、辽宁庙后山等地发现的材料;早期智人的化石有大荔人、许家窑人、丁村人、马坝人、长阳人以及辽宁喀左等地的材料;晚期智人的化石有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资阳人以及辽宁的建平、海城、丹东,甘肃泾川,云南丽江和台湾左镇等地的材料。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的,1927年开始系统发掘。起初,发掘者们并未注意人类的文化遗物。1929年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在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之后,又认出了一件具有人工打击痕迹的石英块。1931年发掘北京人遗址东北角的“鸽子堂”时,发现的石英碎片越来越多,确认了它们是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此外,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和德日进于1929年赴山西西部和陕西北部调查新生代晚期地层时,在河曲县的长城内外,神木县以北,榆林和米脂之间的榆林河北岸,以及吴堡县、石楼县之间的黄河两岸,也发现了零星的旧石器材料。如果把1920年在甘肃庆阳发现旧石器作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开端的话,那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近30年里,发现的旧石器地点除上述的以外,还有周口店第13地点、第15地点和山顶洞遗址几处。
三、新石器时代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由全盛到衰落的历史阶段。它以农耕与畜牧的出现为标志,表明已由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改造自然的农业生产经济。磨制石器、制陶和纺织的出现,也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因此,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古代经济、文化向前发展的新起点。目前,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大约起始于公元前8000多年,但有田野发掘证实实际开始年代应当更早。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结束于公元前2000多年,而中原以外地区结束得还要晚些。随着近40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考古学家对世界各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掘增多和考古研究的逐步深入,考古界将磨制石器、制陶业、农业和家畜业作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四个基本要素,而中国的考古学家通常将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发展阶段。
早期:石器以打制为主,陶器火候很低,质地粗疏。农业实行“火耕农”,不翻耕土地;畜牧以饲养草食动物为主,如羊、牛。年代距今11000年至7500年。早期代表遗址:大荔沙苑遗址、青海贵南拉乙亥遗址等。
中期:陶器仍为手制,以夹沙陶为主。石器以磨制为主,磨制石器种类增多。农业从火耕发展到锄耕;猪逐渐成为一种主要家畜。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是这一时期陶器的代表。年代距今7500年至5000年。代表遗址:仰韶遗址、老官台遗址、马家窑遗址、河姆渡遗址、大汶口遗址、大溪遗址等。
晚期:陶器制作使用轮制,因而陶器形体美观,胎壁薄,以黑灰陶为主。磨制石器精制有穿孔,并发现玉器。农业进入发达农耕阶段,有些地区甚至出现犁耕;游牧业、家畜饲养普及。年代距今5000至4000年。代表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后岗文化等。
1921年,著名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当时北洋政府聘请的矿政顾问安特生,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这也是中国的第一座被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从那时起80年过去了,中国的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共发现了6000多座新石器时代村落,并对其中的300多个村落进行了发掘,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半坡遗址、仰韶遗址、老官台遗址、庙底沟遗址、马家窑遗址、姜寨遗址、马厂遗址、龙山遗址、大汶口遗址等。1953年在西安发现的半坡村是一个保存得非常完好的距今60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遗址。
从1954年至1957年,在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的主持下,陕西的考古学家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系统发掘,并在遗址上修建了中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这也是亚洲的第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
考古学从半坡遗址的发掘中喜获大量打制磨制石器及陶制骨制的农业、捕鱼和打猎工具,谷物及蔬菜种子,多种家畜的遗骨(主要是猪骨)和多种陶器。作为生活用具的陶器,主要有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种,为手制和轮制。陶胚采用泥条盘制和手捏制成,外型美观各异。陶器中有大量彩陶,其图案生动,简洁。半坡遗址像所有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一样,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三个部分。居住区内房屋呈圆形、方型、长方形,以树干泥巴为材料。居住区周围有一条大沟,保护村子夜晚不受野兽的侵扰。大沟另一边是制陶区,区内发掘出的烧陶窑其结构与现代陶窑很相似。据考古认证,当陶器在窑中烧制时,窑中的温度最高达1000℃左右。考古学家在半坡出土的圆底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22种不同刻划符号,郭沫若认为它们是中国文字的渊源之一。
在黄河上中游流域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绝大多数属于仰韶文化。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是仰韶文化的中心区,半坡遗址则被公认为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内蒙和华北地区也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但不属于仰韶文化的范畴。
在半坡墓葬区发现成人墓174座,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还有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显示了母系社会的墓葬风俗。当时婴儿和儿童死后都被放入钵盆和瓮内,埋在其母居住的房屋旁。在中东的约旦和南美的秘鲁,考古学家在发掘当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时,也发现了同样的埋葬幼儿的陶器。
仰韶文化发展到马家窑类型和庙底沟类型时期已达到鼎盛阶段。特别是位于甘肃临洮县城南马家窑村的马家窑遗址,自1957年起经甘肃省的考古学家们多次发掘,挖出大量图案十分美丽的彩陶,彩陶底色为橙黄色,画彩的部位比其他遗址(如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广泛得多,许多细泥陶的外壁和口沿布满花纹,不少大口径器物的里面和其它夹砂陶的炊器上也常画彩。纹饰繁缛多变而又具有明显的规律,表明画彩技术已达成熟的程度。
1928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了第一个龙山文化遗址,并在以后几年内主持了对它的发掘。龙山遗址的结构与仰韶遗址大致相同,它存在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遗址中出土的石器绝大多数为磨制,打制的极少,穿孔技术较发达。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谷物及蔬菜种籽,家畜遗骨和陶制、玉制、骨制装饰品。
从龙山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均为轮制,器形浑圆,胎壁厚薄均匀,器身各部分比例匀称和谐、造型规整优美、陶色纯正、火候较高。磨光的黑陶器物构成了龙山文化的突出特点。黑陶多素面,纹饰有凹凸玄纹、竹节纹、划纹、指甲纹、镂孔和附加堆纹。这些黑陶造型多样,其中蛋壳陶的高柄杯制作技艺达到了史前陶业的顶峰,一件26厘米高的陶杯,重量竟不足50克。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一样,分早、中、晚三期。从早期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较少;而从晚期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则以黑陶为主,其中夹杂的有少量白陶、黄陶和橙红陶;晚期普遍采用快轮制陶,器形规整美观。
由于龙山文化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它在建筑形式和墓葬形式上与仰韶文化多有不同。在有些龙山文化遗址中,居住区周围已有城墙出现,而且城墙四面都有城门。龙山文化遗址中的墓地比较分散,不像早期那样一个村只有一个集中的墓地,而且木制和石制的棺木也已出现。
在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被发现并被发掘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外专家都认为中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流域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特别是1973年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的一座保存完好的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村落,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河姆渡遗址自发现后至1978年经浙江的考古学者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发掘。考古学家们从中挖掘出大量夹炭黑陶和夹沙红陶、红灰陶,大部分陶器饰有交错拍印绳纹和平行条纹、波浪、圆圈、叶形、稻穗状等集合图样,还发现少量白底深褐色的彩陶。除陶制农业生产工具外,还出土大量骨质农具、渔具及打猎工具,出土木器精巧多样。大批榫卯木构件及干栏式建筑的遗迹显示出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点。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达半米厚的稻谷、稻壳、茎叶堆积层,这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是首次,被中外考古学家公认为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水稻。家畜主要有猪、狗,破碎的猪骨和牙齿到处可见,此外还有水牛骨。河姆渡遗址出土大量野生动物遗骨,既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鱼类和软体动物40多种,还发现极少亚洲象、苏门犀、红面猴等温热地区动物。
在遗址中发现柄叶连体木桨遗骸,说明舟楫已被制造使用。还发现芦苇席的残片和漆器制品。河姆渡遗址中的房屋多为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还发现了水井遗址。墓葬采用单人葬,并发现瓮棺两座。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和宁绍平原并越海达舟山群岛。在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还发现了多种不同文化的遗址,如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崧泽文化等,但河姆渡文化是长江流域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中国的北方地区(包括东北、新疆和内蒙古等地)主要是浩瀚的沙漠草原。从20世纪初开始,中外考古学家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发现了不少新石器时代遗址,从中发掘出大量的细石器和不同种类的陶片。它们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如新东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等。这些遗址都有着明显的原始农业特征,但畜牧、狩猎、制陶占相当比重,细石器成为东北、内蒙地区新石器遗存的突出共性。由河北到内蒙的沿长城地带,有许多遗址具有仰韶文化的特点,而红山文化是中国内蒙、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主流文化。
中国的华南地区(包括东南沿海和西南高原两大区域)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和发掘都不多。从已发掘的华南地区有限的遗址中,发现了打制和磨制的石器和一些绳纹粗陶,均为手制。没有发现种植谷物和蔬菜的痕迹,有无家畜饲养尚不清楚。采集和渔猎仍占主要地位。
由于地域的差别,华南地区各地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目前已确立的文化有:山背文化、石峡文化、昙石山文化和台湾的圆山文化等。
在全国范围内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各类文化的流域影响及其融合逐渐统一。尤其是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的地位日趋突出,发挥着先导和推动的作用,在社会生产高涨的基础上,终于首先产生了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掀开了夏、商、周文明的新篇章。
本章参考资料
西侯度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现于山西芮城西侯度村高出黄河河面约170米的阶地上。1961—1962年发掘。出土剑齿象、纳玛象、野牛、三趾马、三门马、巨河狸等早更新世灭绝动物化石。文化遗物有石制品32件和烧骨、有砍痕的鹿角。研究者推测,该文化距今已有180万年。因石制品被流水冲磨,不易同自然石块区分,也有人怀疑是人工制品。
元谋猿人
也称“元谋直立人”,“元谋人”。早期猿人化石。1965年5月发现于我国云南元谋上那蚌村的下更新统上部的地层中。经古地磁法测定,元谋猿人的绝对年代为距今170万年左右,比北京猿人早100多万年。所发现的化石为中门齿两枚,可能属于男性青年,其形态特征与北京猿人的门齿相近,但具有一些近似猿类和南方古猿的原始特征(如:门齿的唇面较扁平,并出现小的低凹区,齿根侧面无明显的浅槽)。元谋猿人化石及其文化遗址的发现,对探索我国早期猿人的体质特征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同时也说明我国西南地区是人类起源和早期人类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蓝田猿人
也称“蓝田中国猿人”、“蓝田直立人”、“蓝田人”。早期猿人化石。1963年—1964年在我国陕西蓝田发现。经古地磁法测定,蓝田猿人的绝对年代为距今80万年至100万年,地质年代属中更新世早期。所发现的化石有:头骨一具,上下颌骨各一具和牙齿十余枚。形态特征:头骨骨壁极厚,超过北京猿人和爪哇直立猿人的头骨相当部分的厚度;额骨很宽,明显向后倾斜;眉嵴粗壮,在眼眶上方形成一条横行的骨脊;脑容量很小,估计约为780亳升;头骨高度甚小。这些特征明显地表明蓝田猿人较北京猿人和爪哇直立人更为原始。伴生动物化石有剑齿虎、水鹿、爪兽、丽牛等。还发现旧石器时代初期的打制石器如刮削器、石片和石核等。
爪哇直立猿人
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1891年由荷兰人类学家杜布瓦在印度尼西亚中部州特里尼尔地方发现,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中期。
北京猿人
旧称“中国猿人”,也称“北京中国猿人”、“北京直立人”、“北京人”。世界著名猿人化石。1927年首次在我国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内发现。经古地磁法测定,北京猿人的绝对年代不少于69万年,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中期。第一个头盖骨于1929年12月由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发现。1949年以来,又陆续发现北京猿人化石,至今共发现40个以上的个体(包括男女老幼)。头盖骨的主要特征:头顶部低平,前额后倾;眉嵴前突且左右相连;头盖骨最宽处在两处耳门附近,骨壁厚度达9.7毫米;平均脑容量1075毫升。这些特征多与猿类接近。下颌骨的特征:齿槽缘前倾,颏部后缩,但舌面有棘状突起,齿列齐平,与人类较接近。四肢骨的大小、形状、比例和肌肉附着点(特别是上肢骨)基本上具有现代人的形式,说明人类最初由于双手劳动,肢部首先发达,而脑和头面部是随之相应发展而来的。北京猿人身长约156厘米,群居洞穴,狩猎为主。使用的工具是石器和骨器,但制造粗糙,用途多未分化,相当于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制作形式。洞穴内还发现木炭、灰烬、烧石、烧骨等痕迹,证明北京猿人已知用火。伴生动物化石多为哺乳动物,现已绝灭的占30%,主要有剑齿虎、三门马和肿骨鹿等,由此推知当时该地气候较现代更为温暖湿润。1966年,一具北京猿人头盖骨再次出土,其形态特征较以往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具有更为进步的性质,说明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北京猿人身休结构在不断地向现代人方向演变。北京猿人的发现,对研究人类发展史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解放前所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绝大部分已于1941年在美国人手中被弄得下落不明。
大荔人
1978年3月在陕西大荔西部洛河三级阶地下部小砾石层中被发现,年代10万年至20万年,地质年代属中更新世晚期。所发现的化石为头骨一具,属男性青年。其主要特征是:颅顶低矮,骨壁厚,眉嵴粗壮,眶下孔接近眶下缘,眶后有明显的缩窄区,颧骨不高颧弓细且低于眼耳平面,枕骨枕平面与项平面之间有转折,有角圆枕;具有矢壮嵴及大的鼻颧角等蒙古人种特征。大荔人属古人的早期类型,是现代蒙古人种的祖先。大荔人的发现,为我国古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丁村人
1954年在山西襄汾丁村附近被发现,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所发现的化石有属于同一体的门齿两枚,人臼齿一枚。齿的结构具有原始特征,而齿冠和齿根较北京人细小。同时出土的有大量石器和伴生动物化石。1976年,在丁村遗址又发现丁村人小孩顶骨化石一块。
马坝人
1958年在广东韶关马坝乡狮子山洞穴中被发现,地质年代属中更新世末或晚更新世初。所发现的化石为不完整的头骨一具,其形态特征:额骨向后逐渐倾斜,较现代人为低,但高于北京猿人;眉嵴粗壮,眉嵴之后的额骨部分明显收缩,类似猿人;鼻骨同猿人和尼安德特人相似,远比现代人宽阔;头骨高度较小,骨壁较猿人为薄,均与尼安德特人相似。
柳江人
1958年9月在广西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洞穴中被发现。为一完整人类头骨及部分体骨和肢骨化石,是一个中年男性,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人类,比“丁村人”、“河套人”进步,但比“山顶洞人”、“资阳人”原始,属于形成中蒙古人种的早期类型,为迄今在我国以至东亚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化石。
资阳人
1951年在四川资阳县城西约半公里的黄鳝溪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新人化石。
山顶洞人
蒙古人种的祖先,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内被发现。据碳14测定,山顶洞人的年代为距今18000年前。共发现个体八个,其中较完整的有三具(男性老人一具,女性两具)。形态特征:头骨粗壮,且较长,属长头型;额部倾斜,眉弓发达,眼眶低矮,梨状孔宽阔;下颌骨颏孔位置较低,且较靠后,颏部突度较小。伴生动物有54种,其中不少已绝灭。出土器物有骨器、石器和装饰品等。装饰品中有石珠,穿孔砾石和兽牙等,工艺制作已相当进步。解放前所发现的全部山顶洞人化石,已于1941年在美国人手中被弄得下落不明。
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分期中“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开始于约七八千年以前。已发明农业和畜牧,生活资料有较可靠的来源,开始定居生活。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已能制陶和纺织。我国各地普遍发现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重要的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等。
仰韶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生产工具以磨制的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等。打制石器仍占一定的数量,骨器相当精致,日用陶器以细泥沙红陶和夹沙红褐陶为主。细泥红陶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当时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并饲养猪、狗等家畜。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的繁荣时期。由于它的遗物中常有彩陶,亦称彩陶文化。
马家窑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3年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故得名主要分布于甘肃的洮河、大夏河和青海的湟水流域。生产以农业为主,使用石器和骨器。陶器常绘有黑色的花纹,图案与仰韶文化的彩陶不同。据碳14法测定,马家窑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曾被称作“甘肃仰韶文化”。
红山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35年首次发现于辽宁赤峰(现属内蒙古)红山,故得名。主要分布在辽宁西部一带。生产工具中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细石器。陶器中有细泥的彩陶和带蓖纹、划纹的粗陶。当时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也饲养猪、羊等家畜,并辅以狩猎生活。以大型打制和磨制的石农具与用作切割刮削的细石器工具共存为其主要特征。红山文化年代约为5000年前。
龙山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生产工具有很发达的磨制石器,出现了石镰、蚌镰。陶器已开始用轮制,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和白陶极少。除平底器外,有圈足和三足的,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等,还有镂孔的。此外,还出现了卜骨。龙山文化存在于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100年,亦称黑陶文化。
河姆渡遗址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1973年开始发掘。遗址分四层:一、二层次的文化面貌与嘉兴马家浜、吴兴邱城下层和青浦崧泽等处相似;河姆渡遗址以三、四层为主,是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早期文化。发现了干栏式建筑遗迹,梁柱间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具有相当成熟的木构技术。生产工具有伐木用的石斧、石凿、农耕用的骨耜和守猎用的骨镞等。陶器为黑陶,造型简单,主要是釜、缽、罐、盆、盘等五种,有类似鼎足的活动支座,但没有豆鼎等器,陶器上广泛应用了绳纹和刻画动植物形象的花纹。同时发现了大量稻谷遗迹,说明农业已成为当时的主要经济部门。还饲养了猪、狗和水牛等家畜。这是一种和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类型,其年代相当古老,据碳14法测定,河姆渡三、四层的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多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从很早的时候起,我们的祖先不仅在黄河流域,同时也在长江流域创造了灿烂的原始文化。
半坡遗址
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西安东郊半坡村。1954年开始发掘。遗址略呈椭圆形,北端为氏族公共墓地,南面为居住区,该区的东北边为制造陶器的窑场。窖场墓地和居住区之间有一大壕沟。根据地层和遗物,半坡遗址可分早晚两期。出土有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彩陶花纹的显著特点是动物形象较多,有人面鱼、鹿等。1958年在遗址上建立了半坡博物馆。
良渚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故得名。最具代表性的遗物是造型规整、表面光亮的漆黑色陶器,常见的是壶、豆、盘、簋等。特征为圈足上常有镂孔,有的饰以匀称的弦纹。有相当发达的农业。据碳14法测定,良渚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年至前2250年。
大汶口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59年首次发现于山东宁阳堡头村,因遗址位于堡头村西和泰安大汶口一带,故得名。主要分布在鲁西南和苏北一带。在许多遗址中都发现氏族公共墓葬,各墓之间随葬品的多寡悬殊。晚期墓葬中且有男女合葬的现象,这时可能已进入父权制。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骨、鱼、牙器也多而精致。陶器以灰陶为最多,红陶次之,黑陶和白陶各占一定的比例,也有少数的彩陶。从地层关系和陶器特征上,都证明大汶口文化是这一地区龙山文化的前身。据碳14法测定,大汶口文化约开始于公元前4500年或稍晚,大约公元前2500年前后过渡为龙山文化。苏北一带的所谓青莲岗文化,也应属于大汶口文化的范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