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国的玉器
红山文化玉龙
华夏大地制造和使用玉器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至今,玉器在各个不同时期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中华文明史上形成了经久不衰的玉文化传统。
中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会长杨伯达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古代玉器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基石,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玉、尚玉。古代玉器应该是石器的一部分,它最早是作为工具来使用的,由于其美观并且有人们无法解释的神奇性,被作为祭神、事神、通神以沟通上天的神物,由此来看玉作为神物至少出现于距今8000年前。
古代玉器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息息相关。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曾断言:玉器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数千年。自从第一件玉器出现至今的数千年来,玉文化就成为了中华民族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形成一种潜意识,达到了一种心理的极致。玉文化可以说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几千年来,作为中国人,拥有一块玉或一件玉器,一件玉雕品,得到精神上、心理上的满足。崇玉、爱玉、赏玉、盘玉、藏玉、佩玉,可以说是人们文化生活中的最高境界、最高层次。
一、玉、玉器的概念的界定
“玉”是远古人们在利用选择石料制造工具的长达数万年的过程中,经筛选确认的具有一定社会性的一种特殊矿石。《说文解字》解释玉为“石之美者,玉也”,《辞海》则将玉的定义简化为“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这几种说法就是我们今天广义上说的玉,它不仅包括和阗玉、翡翠,而且包括岫岩玉、南阳玉、水晶、玛瑙、琥珀、珊瑚、绿松石、青金石等其它传统玉石。现代矿物学把它分为两大类,硬玉和软玉。硬玉即翡翠,而软玉主要是指新疆的和阗玉,这就是狭义上的“玉”的定义。从我国用玉的历史来看,只是在商代以后才大规模地使用和阗玉,而在此之前各地使用的玉材基本上是就地取材的各种美石。因此,我们不能只依靠矿物学的标准,而应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尊重传统习惯,把广义的玉作为我们研究玉器、玉文化的对象。
关于玉器的概念,应该作这样的界定:广义上的玉器必须具备三个特点:(1)材料上符合美石的要求;(2)形制上具备典型玉制器的基本样式;(3)所制玉器必须是由制作玉器的特殊方法,如碾磨、钻孔等技术完成的。
二、中国玉器源远流长
据考古证明,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玉器出现在距今7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了中期已分布在大江南北,晚期则又出现在我国东北部自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南到广东石峡文化半月形沿海地区。
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高潮:红山文化玉器、凌家滩玉器和良渚文化玉器最为发达,是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一高潮。第二高潮商、周、秦、汉几个历史时期。至宋代随着国家的统一,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玉器的发展进入了高度繁荣时期,玉器向着世俗化、装饰化的方向发展,延及明清时期,达到了中国古玉器发展的顶峰,形成了中国玉器史上的第三个高潮。
三、制作工艺的沿革
中国玉器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演变,其品种、纹饰及造型都在不断地丰富发展。从史前的古朴、稚拙到秦、汉的雄浑豪放,再发展到明、清的玲珑剔透,经历了一个由“物—神—人—物”的漫长过程,这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思想观念下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玉器艺术的发展还受着同时代艺术思潮和文化思潮的影响。它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发展不是孤立的,受着同时代的绘画、雕刻艺术及社会潮流的影响,又与其它工艺美术息息相通。
人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同一时期的玉器、陶瓷、金银器、铜器等,在造型、纹饰上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商、周的玉器,纹饰大多与同时期的青铜器纹饰相似;隋唐的玉器,在秦、汉现实主义基础上受雕塑、绘画艺术的影响,呈现出新的特点:玉器皿造型受金银器的影响,显得雍容华贵、丰腴饱满,动物玉雕受到雕塑艺术的熏陶,肌肉隆起,特征鲜明。所有这些都反映了现实主义玉器艺术在装饰题材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可见玉器制作工艺的发展是离不开当时的艺术思潮的。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技艺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进步。制玉工艺从史前的粗糙的制石工作中分离出来表明玉器制造业已经开始。
早在原始社会阶段,我们的祖先就用玉石制作成像镞、矛、刀、斧、铲等生产工具和各式各样的玉雕装饰品,工艺粗糙、造型笨拙。到了商、周时代,工艺有了新的进展,琢磨精细、纹饰优美,并出现了鱼、龟、鸟、兽面、兔、蚕等形象。常见的纹饰有夔龙纹、蟠螭纹、云雷纹、窃曲纹、方格纹等,它不仅与当时青铜器皿上的纹饰相仿,而在技法处理上也是一大飞跃。
战国时期,玉雕的技艺走向精益求精,品种也日益增多,玉璧纹饰出现了阳线和阴线交错的手法,同时还出现了浮雕和透雕。两汉时期出现了心形佩、龙形佩、联云佩、玉人、动物等。唐代佛教盛行,除了大量的玉雕神像外,还出现了玉带方饰板、梳子背等,图案大量吸收花卉、鸟兽、虫鱼、人物为主要题材。宋、元时期以玉杯、玉盘等实用器皿较多,同时还有花卉、鱼水以及水中跳跃的鱼等图案玉雕。至明、清时期我国玉器制作工艺发展到了顶峰。明代使用三层透雕法,纹饰为前代所不及,常见的有松、竹、梅、缠枝花卉、麒麟、人物、鸟兽等纹饰,有的玉佩纹饰上还增添了“福”、“禄”、“寿”等吉祥字样。清代玉雕工艺特别是在乾隆年间更有新发展,玉材的选料、加工、磨光等工序都更加讲究,玉件雕琢得精细玲珑,令人喜爱。众所周知的“夏禹治水图”玉件,就是一件天然形状的大山,全身雕刻着各种物事,除雕有山水、花鸟、走兽外,人物形象各有不同,有负重、有引水、有推车,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真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瑰宝。
玉雕象征着我国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如恩格斯认为的:人类从发明工具的石器时代开始就产生了与实用价值并列的审美价值。中国的玉器就是价值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中国玉器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制玉工艺的发展史。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琢玉的重要工具——砣具的出现则标志着玉器制作已进入了成熟阶段。琢玉技艺如开片、成型、减地阳刻、阴刻、浮雕、圆雕、镂雕、钻孔、俏色巧作、活环、曲线构图、镶金银、嵌珠宝、抛光等随时代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日趋娴熟。准确地认识历代玉器的品种特点和不同时代的典型造型、装饰艺术及琢玉技艺,是研究玉文化的基础。
四、丰富的文化内涵
世界上玉器制作中心主要有三个国家,中国、墨西哥和新西兰。不论从时间上、数量上、做工上、应用上其他两个国家都没法同中国相比。中国不仅在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玉器,而且也是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唯一将“玉”与“人性”相结合的国家。中国古代玉器被大量应用于祭祀、礼仪、等级、丧葬、信物、装饰等各个方面,以其质坚、性温,美观大方而久享盛名。
孔子曰:“非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粟,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礼记》借孔子之言,通过对玉自然属性的深入分析,抽绎其外表和本质特征与儒家道德观紧密结合,总结出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德,奠定了儒家用玉的理论基础,受历代仁人君子所推崇,视为立世之标准,为人之楷模。中国古代玉器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特点
《词海》说,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其实,除了光泽外,玉还有以下特点:
(1)质坚,硬度为摩氏六度至六度半。
(2)颜色《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虎礼西方,以玄黄礼北方。”这里提出六色,苍、黄、青、赤、白、玄黄。杨伯达在他的文字中讲,大约只有白、青、绿、墨、黄五种。
(3)透刎。
(4)声音。
(5)温度。唐诗中有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好玉烧三日不热。
(6)重量,《周礼》曰“玉多则重,石多则轻”。
六、种类
1.和阗玉
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阗—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九个产地。和阗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闪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6.4。和阗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阗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阗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材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10700余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和阗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
(1)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润泽,为和田玉中的优良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的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2)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闪透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代都极推崇羊脂白玉。
(3)青田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4)青玉:色淡青、青绿、灰白均称青玉,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闪透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5)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与“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6)糖玉:氧化铁渗入闪透石或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深红色称“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带粉红色的称“粉玉”。糖玉常与白玉或素玉称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刻籽料掏空制成鼻烟壶,称“金银裹”亦能增值。
(7)墨玉:闪透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呈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其他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其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以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8)碧玉:产于准噶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差一档,碧玉含闪透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
2.独山玉
独山玉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也称“南阳玉”,也有简称为“独玉”的。早在6000年以前,古人已开采独山玉,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独山玉的制品。西汉时曾称独山为“玉山”。独山玉由于色泽鲜艳、透明度好等优点,跻身我国“四大名玉”之列。高档独玉的翠绿色的品种,与缅甸翡翠相似,故有“南阳翡翠”之誉。一般独玉主要用于雕琢各种陈设件以及手镯、戒指、项链等饰物。独山玉是一种多色玉石,按颜色可分为八个品种。
(1)绿独山玉:绿至翠绿色,半透明,质地细腻,近似翡翠,具有玻璃光泽。
(2)红独山玉:又称“芙蓉玉”。色呈浅红至红色,质地细腻,光泽好。
(3)白独山玉:色呈白或灰白色,质地细腻,具有油脂般的光泽。其品种包括奶油白玉、透水白玉等。
(4)紫独山玉:色呈暗紫色,透明度较差。
(5)黄独山玉:色呈黄绿色。
(6)黑独山玉:色如墨色,故又称“墨玉”。
(7)青独山玉:色呈青绿色,透明度较差。
(8)杂色独山玉:多种颜色混杂的独山玉。
独山玉以色正、透明度高、质地细腻和无杂质裂纹者为最佳。其中以芙蓉石、透水白玉、绿玉价值较高。此外,利用玉块不同颜色模仿自然制作的俏色玉雕获得好评。
3.岫玉
产于辽宁岫岩县,故又称为岫岩玉。岫玉属于蛇纹石质玉石,颜色多种多样,以淡绿为主,兼有黄、白、褐等色,质地较细腻,具油腻或蜡色状光泽,半透明。岫玉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玉器中时有发现,说明它的应用历史悠久。岫玉由于颜色美观,硬度低,加工性能良好,制作大型玉雕座件和中小型陈设玉时常被列为首选玉种。还被广泛用来制作各种小饰件以及人物、动物等工艺品。与辽宁岫玉同属蛇纹石质玉石的,我国还有如下品种:
(1)南方岫玉:简称“南方玉”,产于广东信宜,故又称“信宜玉”,颜色暗绿至绿色,透明度低,蜡质感重。为较低档玉雕原料,一般用来制作大型玉雕摆件等。
(2)祁连玉:又称“酒泉玉”和“酒泉岫玉”,颜色为墨绿色,内含黑色斑点和团块、条带,半透明,质量较差。
(3)昆仑玉:又称“昆仑岫玉”,玉质与辽宁岫玉很相似,但透明度较差。产于新疆昆仑山麓。
(4)京黄玉:又称“京黄岫玉”,颜色淡黄至黄色。产于北京十三陵老军堂。
(5)莒南玉:又称“莒南岫玉”,颜色呈黑绿色,产于山东莒南县。
(6)云南玉:又称“云南岫玉”,颜色呈绿色,常含有绿泥石。
4.“八三玉”翡翠
1983年在缅甸北部发现一种新类型的翡翠玉类,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物理、化学特性的差异,以及饰品的特殊观感性,定名为“八三玉”。民间也有称为“巴山玉”、“爬山玉”,也有的称为“硬钠玉”、“钠长硬玉”;通过大量的八三玉镯检测获得的结论,八三玉应定位于由硬玉为主要(90%)矿物成分组成的翡翠范围,由钠长石组成的钠长石玉不属八三玉范畴。八三玉由于内在结构的疏松,大部分需要优化处理,用聚合物充填方法使八三玉内部及外表达到完美,八三玉“B货”的一出现就被初识玉的消费者接受,主要原因是八三玉“B货”有很好的外表美,相适应的便宜价格,在边贸地区(腾冲、瑞丽)玉镯的批发价一般(200~300)元/只。八三玉“B货”玉镯是主打产品,底色多呈乳浊白色、浅绿色,半透明状,常有绿、暗绿色飘花,紫外下具蓝白荧光,密度3.30g/cm3,具稻田干裂结构,敲击玉体音沉闷。为使八三玉“B货”玉镯质地、色泽能保持得长久一些,佩戴时应避免与热水浸泡,太阳光的曝晒,经常用湿毛巾擦洗,吹干后在绒布上抛光,切忌用有机溶剂(酒精、香蕉水)擦洗。
5.绿松石
绿松石又称“松石”,是一种具有蔚蓝色的玉料。它是美国西南部人以及世界穆斯林特别喜爱的玉石品种。绿松石象征着胜利和成功,在世界习俗中被定为12月的诞生石。绿松石的晶体很微小,蜡状光泽,不透明。多呈天蓝色、暗蓝色、绿蓝色、绿色及绿白色,颜色均一的块体上,常分布有白色条纹、斑点或黑褐色铁线。优质的绿松石主要用于制作戒面、耳坠、胸坠或雕琢佛像、仙女、山水、花卉等作品。
6.玛瑙
玛瑙一词源于佛经,因其纹彩颜色“色如玛瑙”而得名。我国的玛瑙产地分布广泛,几乎各省区都有,主要产地有黑龙江、辽宁、内蒙、河北、湖北、新疆和江苏等地。质纯的玛瑙呈白色,因往往含有色素离子或其他杂质,而呈红、灰、褐、蓝、绿等色,以红、白两色较多见,光彩夺目,颜色环带相间美丽无比。玛瑙一般都有环纹带,如无环纹带,则称为玉髓,档次比玛瑙要低。玛瑙和玉髓的品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1)缟玛瑙:有很细的直线状平行纹带,红缟玛瑙是最珍贵的品种。
(2)水胆玛瑙:天然出产的玛瑙,中空而含有“水胆”称为“水胆玛瑙”。水胆数目可分为“一胆”、“双胆”等,以胆大水多,透明度高为佳,是珍贵的玉材。
(3)火玛瑙:在环带中闪现火红的光泽,故称为“火玛瑙”。
(4)东红玛瑙:日本产的红玛瑙。
(5)绿玉髓:颜色呈粉绿色,无环纹带。
(6)红玉髓:颜色呈红色,无环纹带。
(7)碧石:颜色呈红、黄褐、灰绿等色,为成分不纯的玉髓,按颜色分为“红碧石”、“绿碧石”等。
7.梅花玉
产于河南汝阳县,又称“汝洲玉”。磨光加工后,呈现美丽的梅花图案或其他花纹,故名。玉质致密,底色有黑、褐红和灰绿三色,以黑底色为佳,梅花纹颜色有红、绿、白三色花纹,同时出现在黑底色上的多色梅花玉为精品。
8.青海玉
产于青海,故名。外表美观,颜色为白底或浅灰底加绿色斑纹,玉质较细腻,呈半透明状。由于其外观与翡翠近似,因此有不法商人用其冒充翡翠玉件。
9.青金石
青金石是一种含钠和钙的铝硅酸盐矿物。颜色呈暗蓝、天蓝或紫蓝,玉质不透明,具有玻璃光泽,硬度5~6。青金石由于颜色庄重,常被制成佛像、佛珠、鼻烟壶、瓶护以及钟表壳上的饰物等,色佳者也用于做戒面。青金石以颜色鲜蓝、质纯和含少量黄铁矿金星者为上品。
10.芙蓉石
芙蓉石又称“玫瑰石英”、“蔷薇石英”、“祥南玉”,是一种桃红色半透明至透明的石英块体,有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硬度为7。中国的芙蓉石出产于新疆、云南、内蒙古等地,优质的芙蓉石出产于巴西。芙蓉石主要用于雕琢项链、鸡心以及小型摆件等。芙蓉石以色深为佳,桃红色越深越好,如近于白色的淡桃红色则价值甚低。
11.马来玉
也称马来西亚玉、马来翠、吕宋玉等。是一种人造仿翡翠制品,主要矿物为石英,为纯石英或石英晶体熔化加入着色剂而制成。硬度6.5~7,比重2.65,折射率154。1988年在泰国、缅甸及我国云南边境一带开始流行。开始时许多人上当受骗。到中后期不法商人把绿色石英岩、澳洲玉、东陵玉及绿色玻璃通通称作马来玉了。用肉眼可准确判断。
上世纪80年代,在玉器市场上出现一种绿色鲜艳而又均匀的玉石,做成的串珠或戒面,曾经蒙骗了不少人,以为它是“难得的高档翡翠”。这种玉石究竟是甚么呢?这种玉称为马来西亚玉(简称马玉,亦有称“马来翠”),这只不过是名称而已。马来西亚玉并不产于马来西亚,它是一些印度及巴基斯坦商人,在大陆开放初期大量带入云南边界兜售的一种假翡翠的名称。马玉其实是一种染成绿色的极细粒石英岩,但与翡翠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
(1)肉眼观察,马来西亚玉的颜色过于鲜艳而十分不自然。
(2)马来西亚玉的比重为2.65,远小于翡翠的比重3.24~3.43。
(3)马来西亚玉的平均折射率为1.55,比翡翠的折射率为低。
(4)在查尔斯滤色镜之下颜色不会变红色,但在10倍镜下可观察到染色剂存在,即颜色很浮,是染色的现象。
12.东陵石
产于印度,是一种绿色含铬云母石英岩,微透明—半透明。玉石中散布犹如群星的绿色鳞片,十分美观。为石英岩玉石中的优质品种,主要被用于制作串珠项链等饰物。
13.密玉
产于河南密县,故名。又称河南玉。半透明,颜色白色—浅绿色,用作玉料大多经染色而成,主要有苹果绿和橙红色,以绿色绝色为佳,大多用于制作首饰或摆件,属低档玉料。
14.贵翠
产于贵州,故名。又称贵州玉。颜色呈淡绿色,具玻璃光泽,但不纯和,杂质多,似劣质翡翠,属低档玉料。
15.京白玉
产于北京郊区,故名。质地细腻,纯白均一,光润油润,用它制作的玉雕品晶莹剔透,是颇受欢迎的玉种。
16.木变石
因其外貌似木质,故名。玉质致密坚硬。硬度7。有黄、黄褐、褐紫、蓝、蓝绿、蓝灰等色,其中黄色而具有猫眼效应的称为鹰睛石,褐蓝相间的则称为斑马虎睛石,以鹰睛石价值最高。优质鹰睛石,蓝色美丽,主要用于制作手镯、戒面等。具有猫眼效应的虎睛石,则主要用于制作手链珠和项链珠,也有以大粒原料制成蛋形戒面的,但因猫眼死板,价值不高。
17.蓝田玉
产于蓝田,故名。蓝田玉是古代的主要名玉之一。蓝田玉质地细腻,硬度4左右,加工性能良好,颜色主要有米黄色和苹果绿色,被大批用以制作玉枕、健身球、茶酒具等,是受欢迎的低档玉材。
18.灵璧玉
产于安徽灵璧县,故名。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名玉之一。其品种颇多,最著名的有红皖螺、灰皖螺及碧云石。硬度3-4,硬度较低,经加工磨亮后,光洁照人,适于制作花卉、人物和动物等工艺品。
19.白云玉
产于内蒙古白云鄂博,故名。又称白云鄂博玉。质地细腻,加工性能良好。优质的白云玉在灰绿色的内里闪现出绚丽的“金线”或“金星”效果,适于制作成砚台、笔架等文房用具及其他工艺品。
20.百鹤玉
产于湖北省鹤峰县,又称“五花石”。质地细腻,加工后花纹美丽,图案清晰,有圆形、圆锥形、长条形等,颜色呈果绿、奶白、霞红等,制作成工艺品,艺术价值颇高。
21.孔雀石
因其颇似孔雀尾翎的翠绿色,故名。具玻璃光泽,微透明。属低档玉材,其质优者,可制作项链、戒面、鸡心等饰物。但也有极个别颜色鲜艳、构造奇特者,身价不菲,相当昂贵。
22.乌兰翠
产于青海乌兰县,因其色泽翠绿,故名。颜色呈灰绿、暗绿和翠绿等不同程度的绿色。以白底色带浓绿翠斑的乌兰翠价值较高。硬度6~7,具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常用于加工成玉镯、戒面及玉白菜和其他小饰件,由于光泽不佳,加工性能差,属于低档玉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