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

时间:2023-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十章 中国的饮食文化一、中国菜中国饮食文化渊源流长,历经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洗礼,成为中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饮食文化发展到今天,由于气候、地域和民族的不同,中国菜分成了很多不同的流派和类别。地方菜是中国菜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表20.1所列的四大菜系。三套鸭在全国菜典中仅此一例。孔府菜在我国著名的文化古城山东省曲阜城内的孔府,又称为衍圣公府。

第二十章 中国的饮食文化

一、中国菜

中国饮食文化渊源流长,历经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洗礼,成为中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饮食文化发展到今天,由于气候、地域和民族的不同,中国菜分成了很多不同的流派和类别。历史记载的中国菜肴大概有8000多样,除去失传的,有人研究统计过如今最少还有5000多样,48类600多种烹饪方法,如煎、煮、烤、炖、焖、焙、烘等。按照地区、历史和风味等特点,中国菜可分为地方菜、宫廷菜、官府菜和少数民族菜等。

1.地方菜

地方菜是指选用当地出产的质地优良的烹饪原料,采用本地区独特烹调方法,制作出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菜肴。地方菜是中国菜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表20.1所列的四大菜系。

表20.1 四大菜系

开水白菜

“开水白菜”原系川菜名厨黄敬临在清宫御膳房时创制。后来黄敬临将此菜制法带回四川,广为流传。“开水白菜”烹制不易,其关键在于吊汤,汤要味浓而清,清如开水一般,成菜乍看如清水泡着几棵白菜心,一星油花也不见,但吃在嘴里,却清香爽口、鲜美异常。特点是:清淡可口,鲜味极美。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是四川传统名菜,由鸡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传说是清末四川总督丁宫保的家厨创制而得名。其特点是鲜香细嫩、辣而不燥、略带甜酸味道。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四川著名的特色菜。相传清代同治年间,四川成都北门外万福桥边有一家小饭店,女店主陈某善于烹制菜肴,她用嫩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调料烧制的豆腐,麻辣鲜香、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欢迎。当时此菜没有正式名称,因陈婆脸上有麻子,人们便称它为“麻婆豆腐”,从此名扬全国。

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原名“德州五香脱骨扒鸡”,是山东德州的传统风味菜肴。它最初是由德州德顺斋创制。在清朝光绪年间,该店用重1000克左右的壮嫩鸡,先经油炸到金黄色,然后加口蘑、上等酱油、丁香、砂仁、草果、白芷、大茴香和饴糖等调料精制而成。成菜色泽红润、肉质肥嫩、香气扑鼻、越嚼越香、味道鲜美,深受广大顾客欢迎。

糖醋鲤鱼

“糖醋鲤鱼”是山东济南的传统名菜。济南北临黄河,黄河鲤鱼不仅肥嫩鲜美,而且金鳞赤尾,形态可爱,是宴会上的佳肴。《济南府志》上早有“黄河之鲤,南阳之蟹,且入食谱”的记载。据说“糖醋鲤鱼”最早始于黄河重镇——洛口镇,当初这里的饭馆用活鲤鱼制作此菜,很受食者欢迎。

常熟煨鸡

常熟叫化鸡,又称煨鸡,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吴地名菜,蜚声海内外,人们习惯称“叫化鸡”。叫化鸡选用当地著名的鹿苑鸡(即四三鸡),宰杀后去毛洗净,腋下开口,去内脏洗清,鸡膛内加干贝、香菇、虾米、火腿片等辅料,以及葱、姜、酒、糖等调料,用荷叶捆扎外裹黄泥,放烤炉中煨烤。食时敲开泥壳,装上盘,淋上芝麻油,随带芝麻甜酱、葱白段蘸食。煨鸡皮色有光泽,异香扑鼻、鸡肉酥烂、味透而嫩、原汁原味、上筷骨肉即离,腹藏配料,鲜美异常,具有独特风味。

三套鸭

三套鸭是中国名菜之一,品尝有层次感。家鸭鲜肥,野鸭香酥,菜鸽细嫩,又兼火腿、香菇冬笋点缀。运用传统的炖焖方法,使肥、鲜、酥、软、糯、醇、香融于一菜。三套鸭在全国菜典中仅此一例。清代中叶扬州已出现武鸭,将半只咸腊鸭与半只鲜鸭一锅同炖,鲜借腊香,腊助香味。后来的厨师从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中“诸禽贵幼,而鸭贵长”,“雄鸭功效比参芪”的观点得到启发,选用物性截然不同的两鸭一鸽,腊鸭改用野鸭,采用火腿、香菇冬笋等助鲜、助味原料,形成此菜味道浓淡之间和谐的对比。

烤乳猪

广州有一道脍炙人口的佳肴,名叫“烤乳猪”。早在西周时,此菜就被列为“八珍”之一。在南北朝时,贾思勰已把烤乳猪作为一次重要的烹饪技术成果,记载在《齐民要术》中。他写到:“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淌,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1400多年前,我国的烹饪技艺已有这样高的造诣,实令世人赞叹。到了康熙年间,烤乳猪更是名声大振,并盛传大江南北。如今,在广州,烤乳猪在餐饮业中生意红火,深受食客青睐。

白切鸡

又名“白斩鸡”。它是粤菜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于浸鸡类。以其制作简单,刚熟不烂,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为特点。做法是:用1公斤以下的本地鸡,洗净后在微沸水中浸约15分钟,其间将鸡提出两次,然后在水中冷却,表皮干后涂熟花生油或香油。食时备以姜茸、葱丝拌盐,淋上熟油成汁,醮着吃。白切鸡皮爽肉滑、清淡鲜美。此外,清平鸡也是白切鸡的一种。

以上四大菜系跟浙江、福建、安徽、湖南的地方风味称为八大菜系,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

①浙江菜,又称浙菜,主要由杭州菜、宁波菜、绍兴菜等地方风味菜肴组成,以杭州菜为主。口味较清淡,以清鲜、味真取胜。其代表菜有西湖醋鱼、东坡肉、清汤鱼圆等。

②福建菜,又称闽菜,包括福州菜、闽南菜、闽西菜三种地方风味菜,以擅长山珍海味著称,菜品淡雅,重原汁原味。其代表菜有佛跳墙、醉排骨等。

③安徽菜,又称徽菜或皖菜,包括皖南、沿江、淮北三大风味。菜式多样,重原汁原味。其代表有沙锅鲥鱼、什锦虾球等。

④湖南菜,又称汀菜,由汀江流域、洞庭湖地区和汀西山区三大地区风味组成,菜肴以酸、辣、鲜、嫩为主。代表菜有酸辣鱿鱼、红椒酿肉等。

2.宫廷菜

宫廷菜起源于皇宫“御膳房”烹制的供帝、后们食用的菜肴,常被称为仿膳。宫廷菜的重要特点是选料极其考究,烹调细腻,花样众多,色形美观,口味清淡,注重营养,而且菜名非常讲究。

仿膳:现在人们品尝的宫廷菜主要是清代御膳房里流传下来的一些菜肴,故称“仿膳”。

选料:原材料主要是名贵的山珍海味,如:鱼翅、燕窝、鲍鱼、熊掌等。鲁菜是宫廷菜的主要组成部分。

特别称谓:

御厨:是指宫廷中负责烹调的厨师。

进膳:皇帝用餐。

传膳:皇帝开餐。

3.官府菜

官府菜是历代封建王朝的高官为在自己官府中宴请宾朋而网罗名厨,进行菜肴制作和研究,并形成具有一定影响的菜肴。

具有影响的官府菜有如下几种。

孔府菜

在我国著名的文化古城山东省曲阜城内的孔府,又称为衍圣公府。这座坐北朝南三启六扇威严的宫殿式府第,门额上高悬蓝底金字“圣府”,它就是孔子后裔的府第。中国封建社会,孔府既是公爵之府,又是圣人之家,是“天下第一家”,比皇帝的家还要显贵。历代统治者,都把孔子的后裔封为“圣人”。于是有很多的官员来孔府,主人为了招待他们做了很多美食,久之便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孔府烹饪。

谭家菜

谭家菜出自清末官僚谭宗浚家中,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了。

谭宗浚父亲谭莹,是清朝一位有名的学者,谭宗浚在同治时考中了榜眼。谭宗浚一生酷爱珍馐美味,做京官时,便热衷在同僚中相互宴请,“饮宴在京官生活中几无虚日。每月一半以上都饮宴”。宴请同僚时,谭宗浚总要亲自安排,赢得同僚们众口一词的赞扬,因此在当时京官的小圈子中,谭家菜便颇具名声。谭宗浚后期,仕途不顺,回归南海,郁郁而死。

随园菜

南京随园菜与孔府菜、北京谭家菜并称为中国著名的三大官府菜。随园菜得名于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袁枚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烹饪学家,著有《随园食单》。这是清代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该书所载的名馔以当时的南京特色风味为主,兼收江、浙、皖各地风味佳肴和特色小吃共计326种。袁枚为收集、整理这些名馔佳肴花费了大量心血。

4.少数民族菜

少数民族菜又称民族风味菜,主要指少数民族食用的风味菜。主要代表有以下几种。

回族菜

回族菜是汇集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族,特别是回族的民间烹调精华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风味菜肴。因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居住地都建有清真寺,故名清真菜。约有数百年的历史。所用肉类原料以牛、羊、鸡、鸭为主。制法以溜、炒、爆、涮见称。习用植物油、盐、醋、糖调味。其特点是清鲜脆嫩,酥烂浓香。尤以烹制羊肉最为擅长,其“全羊席”更是脍炙人口。名菜有卷煎饼、秃秃麻食、八耳塔、古剌赤、碗蒸羊、酿烧味、酿烧兔、琉璃肺、聚八仙、水晶羊头、涮羊肉。

朝鲜菜

朝鲜族的食品以辣为一大特色。它的辣和中国四川的麻辣不同,属于只辣不麻的类型,且常多“冷辣”;另一个特色是少油。朝鲜人的日常伙食很简单,一般就是米饭、泡菜再加一碗汤。朝鲜族的米饭白而且香软,很有黏性,吃的时候如果包上一张撒盐的紫菜,饭本身的黏性会将紫菜包紧,吃起来又香又糯,十分可口。

朝鲜人对泡菜情有独钟。饭桌上没有泡菜,朝鲜人是吃不下饭的。泡菜的种类很多,做泡菜的材料也是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辣白菜,红艳、辛香,保持了原有的水分,吃起来辛辣却没有苦涩的感觉。

维吾尔族菜

新疆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饮食,但都离不开牛、羊的肉和乳,遗留着古老的游牧、狩猎和农牧结合的传统,具有独特的风味。

①抓饭。这是维吾尔族待客、过节必备。以羊肉、稻米、胡萝卜、洋葱和水为主,约煮半小时后放入稻米,焖半小时左右即成。饭菜合一,吃抓饭时,盛于大盘之中,众人围着大盘用手抓而食之。

②烤全羊。新疆名贵菜肴,也是高级筵席的标志。称为全羊席。以两岁阿勒泰羯羊为原料,穿在木棒上,遍抹调料,放入馕炕中焖烤而成,皮脆肉嫩,鲜香异常。宾客手操小刀割而食之。

③奶茶。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主要饮料,每日必不可少。奶茶是将鲜乳兑入滚开的茯茶,加盐而成。味香提神,营养丰富。

满族菜

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直系先人为宋代的女真,金代时,曾有大量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接受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而大多融入汉族当中,在明末清初时,分布在东北各地的女真部落和女真人方才统一起来成为共同体。清代满族菜用料丰富,多山珍海味,在烹饪上多用烧烤、白煮、煨、炖、拌等,喜用火锅涮肉食。口味以咸鲜、辛香、浓郁为主,也有油而不腻或清鲜之品。

藏族菜

西藏菜的成形主要在20世纪50年代后,是中华民族整个风味体系中独具特色的一支。原料为牛、羊、猪、鸡等肉食,以及土豆、萝卜类等蔬菜。饮食以米、面、青稞为主。喜欢重油、厚味和香、酥、甜、脆的食品,调料多辣、酸,重用香料,常用烤、炸、煎、煮等方法。

吹肝主要流行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一带。在云南的白族、汉族中也有食用。以猪肝为主料制成。特点是味道香鲜,开胃爽口。

氽灌肠以新鲜的羊小肠为衣,分别灌以羊血、羊肉、青稞面或豆面,此菜多为藏族同胞在新年时成批灌制,供年节氽食。

二、中国的茶

茶、咖啡和可可,号称世界三大饮料。

自古以来,茶对于中国人,一直是生活的必需品,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至少有4700余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饮茶的民族,中国是茶的故乡。在中国古老的传说里,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最早产于蜀地,秦人取蜀后,逐渐将其移植到全国各地。最早见诸史册的是西汉的《赵飞燕别传》,上面载有“成帝崩后,后一日梦中惊啼甚久,侍者呼问方觉,乃言曰:吾梦中见帝,帝赐吾坐,命进茶,左右奏帝云,向者侍帝不谨,不合啜此茶”,可见早在汉代,宫廷里喝茶已很普遍。到了唐代,出了个茶博士陆羽,茶的焙制(用蒸、捣、拍、焙的技法生产蒸青饼茶)烹饮的方法,才得到一个完善的注释,使世人更懂得喝茶的艺术了。陆羽撰有《茶经》一书,是最早的关于茶的专著。茶之所以大行其道,陆羽功不可没。喝茶的风气,唐代达到流行的高峰,不独人人喝茶,家家都要喝茶。在贸易繁盛地带或通行大道上设有茶座,即使乡间墟集草市,也都有茶座的开设,唐人封演作的《封氏见闻记》上说“古人亦饮茶,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而饮。”唐时称茶座,宋时称茶坊,南宋又称茶肆。宋时,制茶技术发展到用炒青法制,明代不但发展了制茶技艺,使名茶迭出,而且还有大量论及茶叶的著作问世。到了清代,中国茶叶开始大量出口外销,清光绪年间中国出口各种茶叶二百六十万担(约一亿三千万公斤)。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国陕西法门寺出土的整套茶道茶具说明了这一点。日本茶道初期只是作为一种宗教的仪式来举行而已,原是15世纪一代禅宗和尚所制定的,到17世纪时才深入民间。

英国人懂得喝茶,至今也不过两三百年历史,是先由高僧携往印度,然后由英国侵略印度的东印度公司第一次把茶叶从海外运到英国。

茶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绿茶是一种不经发酵制成的茶,因其汤色和叶底呈绿色,故名。中国盛产绿茶,著名的绿茶(十大名茶)有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安徽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太平猴魁、四川蒙顶、庐山云雾、顾渚紫笋茶等。红茶因汤色和叶底均呈红色,故名。红茶又分功夫红茶、红碎茶等,是中国传统产品。著名的红茶有安徽祁门红、云南滇红、湖北宜红、四川川红等。花茶是一种经过花香熏制而成的茶,有茶香风味,又带鲜花芳香。花茶主要有茉莉花茶、玉兰花茶、玳玳花茶、珠兰花茶、柚子花茶等。另外,还有乌龙茶、白茶、紧压茶等。

酒越陈越醇,茶越新越香。《宣和北苑贡茶录》:“茶芽有数品,最上曰小芽,如雀舌鹰爪,以其劲直纤铤,故号芽茶,次曰栋芽,乃一芽带一叶者,号一枪一旗,次曰中芽,乃一芽带两叶,号一枪两旗,其带三叶、四叶者皆渐老矣。”

东坡居士曰:从来佳茗似佳人。过去,通茶经、懂茶道,在专门的环境,用专门的炉火,专门的茶具而品茗的是对那些达官显贵、士大夫且有金钱且有闲情逸致的尊贵者而言的,对那些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穷苦老百姓一年四季为活命糊口而奔波是谈不上的。如今,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或在自家、或在亲朋好友处、或上茶秀,来壶清茶,慢慢地品,悠悠地享这清福,有何不可呢,何乐而不为呢!

三、中国的酒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史记·殷本纪》有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诗经》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自古以来,酒就是国人所喜爱的饮品之一。佳节庆贺、亲朋聚会、宴飨宾客、喜庆丰收、婚丧嫁娶皆少不了它。从仪狄、杜康造酒的传说,刘伶酒醉成仙的传奇,曹操的对酒当歌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醉草吓蛮书”的佳话,再从苏轼“把酒问青天”的豪放到周宪王“醉里乐天真”的无奈,无不浸润着酒的文化底蕴。

酒的性能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能疏肝解郁、宣情畅意;又因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此外,酒能杀虫驱邪,辟恶逐秽。然而,过多饮酒则有害。孟子见梁惠王时说过一句话:“乐酒无厌谓之亡。”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称“饮酒不节,杀人倾刻”。据现代科学分析,酒精能抑制人大脑的高级机能活动,对人体危害极大。当100克血液中酒精浓度达200至800毫克时能使大脑出现轻度溢血,情绪亢奋,失去理智,过量时可置人于死地。

据考证,中国酿酒史远远早于文字的发明,大约有8000年之久。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我国的酒已发展成为具有五大类别、百十个品种的中华酒系。

1.酒的分类

(1)黄酒

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酒,其起源与我国谷物酿酒的起源相始终,至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它是以大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和发酵、压滤而成的酿造酒。黄酒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烹调价值。现在市场上黄酒的种类很多,但按原料、酿造方法的不同主要可归纳为三大类,即绍兴酒、黍米黄酒(以山东即墨老酒为代表)和红曲黄酒(以浙南、福建、台湾为代表)。黄酒的种类繁多,现代则按黄酒中所含的糖分来分。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黄酒家族的成员不断扩大,品种琳琅满目。酒的名称更是丰富多彩。最为常见的是按酒的产地来命名。如绍兴酒、金华酒、丹阳酒、九江封缸酒、山东兰陵酒等。这种分法在古代较为普遍。还有一种是按某种类型酒的代表作为分类的依据,如“加饭酒”,往往是半干型黄酒;“花雕酒”表示半干酒;“封缸酒”(绍兴地区又称为“香雪酒”),表示甜型或浓甜型黄酒;“善酿酒”表示半甜酒还有的按酒的外观(如颜色、浊度等),如清酒、浊酒、白酒、黄酒、红酒(红曲酿造的酒)再就是按酒的原料分类,如糯米酒、黑米酒、玉米黄酒、粟米酒、青稞酒等。古代还有煮酒和非煮酒的区别,甚至还有根据销售对象来分的,如“路庄”(具体的如“京装”,清代销往北京的酒)。还有一些酒名则是根据酒的习惯称呼,如江西的“水酒”、陕西的“稠酒”、江南一带的“老白酒”等。除了液态的酒外,还有半固态的“酒酿”。

在最新的国家标准中,黄酒的定义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经过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发酵酿制而成的各类黄酒。

按黄酒的含糖量可将黄酒分为以下六类:

干黄酒 “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糖分都发酵变成了酒精,故酒中的糖分含量最低,最新的国家标准中,其含糖量小于1.00g/100ml(以葡萄糖计)。这种酒属稀醪发酵,总加水量为原料米的三倍左右。发酵温度控制得较低,开耙搅拌的时间间隔较短。酵母生长较为旺盛,故发酵彻底,残糖很低。在绍兴地区,干黄酒的代表是“元红酒”。

半干黄酒 “半干”表示酒中的糖分还未全部发酵成酒精,还保留了一些糖分。在生产上,这种酒的加水量较低,相当于在配料时增加了饭量,故又称为“加饭酒”。酒的含糖量在1.00%~3.00%之间。在发酵过程中,要求较高。酒质厚浓,风味优良,可以长久贮藏,是黄酒中的上品。我国大多数出口酒,均属此种类型。

半甜黄酒 这种酒含糖分3.00%~10.00%之间。这种酒采用的工艺独特,是用成品黄酒代水,加入到发酵醪中,使糖化发酵的开始之际,发酵醪中的酒精浓度就达到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速度,由于酵母菌数量较少,对发酵醪中的产生的糖分不能转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分较高。这种酒,酒香浓郁,酒度适中,味甘甜醇厚,是黄酒中的珍品。但这种酒不宜久存,贮藏时间越长,色泽越深。

甜黄酒 这种酒,一般是采用淋饭操作法,拌入酒药,搭窝先酿成甜酒娘,当糖化至一定程度时,加入40%~50%浓度的米白酒或糟烧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发酵作用,酒中的糖分含量达到(10.00~20.00)g/100ml之间。由于加入了米白酒,酒精度也较高。甜型黄酒可常年生产。

浓甜黄酒 糖分大于或等于20g/100ml。

加香黄酒 这是以黄酒为酒基,经浸泡(或复蒸)芳香动、植物或加入芳香动、植物的浸出液而制成的黄酒。

按酿造方法的不同可将黄酒分成三类:

淋饭酒 淋饭酒是指把蒸熟的米饭用冷水淋凉,然后拌入酒药粉末,搭窝,糖化,最后加水发酵成酒,口味较淡薄。这样酿成的淋饭酒,有的工厂是用来作为酒母的,即所谓的“淋饭酒母”。

摊饭酒 摊饭酒是指将蒸熟的米饭摊在竹篦上,使米饭在空气中冷却,然后再加入麦曲、酒母(淋饭酒母)、浸米浆水等,混合后直接进行发酵。

喂饭酒 按这种方法酿酒时,米饭不是一次性加入,而是分批加入。

黄酒还可按酿酒用曲的种类来分,如小曲黄酒、生麦曲黄酒、熟麦曲黄酒、纯种曲黄酒、红曲黄酒、黄衣红曲黄酒、乌衣红曲黄酒。

(2)白酒

我国白酒的起源历来就有东汉、唐代、宋代和元代四种说法,其中以宋代的说法较具代表性,也就是说从宋代计,我国的白酒酿造大约有近千年的历史了。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的中国白酒(其他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伏特加和金酒),其制造工艺远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复杂,原料也是各种各样,特点各有风格,特殊的风味则更是不可比拟的。中国白酒的酿造发展至今,生产出的白酒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

现代将白酒分为固态法白酒、固液结合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三类。

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

固态法白酒主要为以下几种。

大曲酒 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大麦,加上一定数量的豌豆。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

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麸曲酒 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间较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所采用,此种类型的酒产量最大,以大众为消费对象。

混曲法白酒 主要是将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酿成的酒。

其它糖化剂法白酒 这是以糖化酶为糖化剂,加酿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白酒。

固液结合法白酒的种类有以下几种。

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 这种白酒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串香白酒 这种白酒采用串香工艺制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还有一种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

勾兑白酒 这种酒是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

液态法白酒,又称“一步法”白酒,生产工艺类似于酒精生产,但在工艺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传统工艺,酒质一般较为淡泊,有的工艺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弥补。

此外还有调香白酒,这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调香白酒经调配而成。

按酒的香型分类:

这是按酒的主体香气成分的特征分类,在国家级评酒中,往往按这种方法对酒进行归类。

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酱香柔润为其主要特点,发酵工艺最为复杂,所用的大曲多为超高温酒曲。

浓香型白酒 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洋河大曲等酒为代表,以浓香、甘爽为特点,发酵原料为多种原料,以高梁为主,发酵采用混蒸续渣工艺。发酵采用陈年老窖,也有人工培养的老窖。在名优酒中,浓香型白酒的产量最大。四川、江苏等地的酒厂所产的酒均是这种类型。

汾香型白酒 也称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为代表,其特点是清香纯正,采用清蒸清渣发酵工艺,发酵采用地缸。

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特点是米香纯正,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剂。

其它香型白酒 这类酒的主要代表有西凤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这些酒的酿造工艺采用浓香型、酱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艺,有的酒的蒸馏工艺也采用串香法。

按酒质分类:

国家名酒 国家评定的质量最高的酒,白酒的国家级评比,共进行过5次。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五粮液等酒在历次国家评酒会上都被评为名酒。

国家级优质酒 国家级优质酒的评比与名酒的评比同时进行。

各省部评比的名优酒 一般白酒占酒产量的大多数,价格低廉,为百姓所接受。有的质量也不错。这种白酒大多是用液态法生产的。

按酒度的高低分类:

高度白酒 这是我国传统生产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过65度。

低度白酒 采用了降度工艺,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3)果酒

是以各种果品和野生果实,如葡萄、梨、桔、荔枝、甘蔗、山楂、杨梅等为原料,采用发酵酿制法制成的各种低度饮料酒,可分为发酵果酒和蒸馏果酒两大类。唐宋时期葡萄酿酒在我国已比较通行,此外还出现了椰子酒、黄柑酒、桔酒、枣酒、梨酒、石榴酒和蜜酒等品种,但其发展都未能像黄酒、白酒和配制酒那样在世界酿酒史上独树一帜、形成传统的风格。直到清末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果酒类规模化生产的开始。建国后我国果酒酿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凡世界上较有名气的葡萄酒品种,我国均已能大量生产。

(4)配制酒

据考证,中国配制酒滥觞的时代当于春秋战国之前。它是以发酵原酒、蒸馏酒或优质酒精为酒基,加入花果成分或动植物的芳香物料,或药材,或其他呈色、呈香及呈味物质,采用浸泡、蒸馏等不同工艺调配而成,在酿酒科学史上属世界极珍贵的酒类之一。

当今我国市场上配制酒的种类繁多,但总的说可分为保健酒和鸡尾酒两大类。其中保健酒是利用酒的药理性质,遵循“医食同源”的原理,配以中草药及有食疗功用的各色食品调制而成,其花色品种蔚为大观,令人叹为观止;产品以味美思、竹叶青和金波酒等为代表。鸡尾酒则要复杂得多,它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掺入果汁、香料等调制而成的混合酒,在调制过程中还要考虑到颜色、酒度、糖度、香气、口味等诸多因素。以往我国多数鸡尾酒从配方、制作方法到原料都是由国外引进的,不但价格昂贵且难以普及消费。后经实验发现我国的名酒,包括白酒、黄酒、啤酒和果露酒以及果汁、汽水等都可用以调配鸡尾酒,调好的酒一样有情调,同样风味卓绝。目前我国成功的鸡尾酒配方已达数十个。

(5)啤酒

是以大麦和啤酒花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有泡沫和特殊香味、味道微苦、含酒精量较低的酒。

近年来由于人们日益重视饮品的保健作用,啤酒的发展也有着品种味形多样化、口味清淡、低糖、少酒精或无酒精的趋势。我国的新型啤酒包括黑啤酒、小麦啤酒、果味啤酒、奶酿啤酒、营养啤酒、保健啤酒、葡萄啤酒、猴头啤酒、木薯啤酒、矿泉啤酒、甜啤酒、三鞭啤酒、高粱啤酒、荞麦啤酒、蜂蜜啤酒、人参啤酒、“增维”啤酒、玉米啤酒、强力啤酒、灵芝啤酒、芦笋啤酒等多个品种。

我国最新的国家标准规定:啤酒是以大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二氧化碳的、起泡的、低酒精度2.5%~7.5%的各类熟鲜啤酒。

啤酒是当今世界各国销量最大的低酒精度的饮料,品种很多,一般可根据生产方式、产品浓度、啤酒的色泽、啤酒的消费对象、啤酒的包装容器、啤酒发酵所用的酵母菌的种类来分。

按啤酒的色泽分类有以下几种:

淡色啤酒 淡色啤酒的色度在5~14EBC单位,如高浓度淡色啤酒,是原麦汁浓度13%(m/m)以上的啤酒;中等浓度淡色啤酒是原麦汁浓度10%~13%(m/m)的啤酒;低浓度淡色啤酒,是原麦汁浓度10%(m/m)以下的啤酒;干啤酒(高发酵度啤酒),实际发酵度在72%以上的淡色啤酒;低醇啤酒,酒精含量2%(m/m)[或2.5%(v/v)]以下的啤酒。

浓色啤酒 浓色啤酒的色度在15~40EBC单位,如:高浓度浓色啤酒是原麦汁浓度13%(m/m)以上的浓色啤酒;低浓度浓色啤酒是原麦汁浓度13%(m/m)以下的浓色啤酒;浓色干啤酒(高发酵度啤酒)是实际发酵度在72%以上的浓色啤酒。

黑啤酒 黑啤酒的色度大于40EBC单位。

其它啤酒 这里指在原辅材料或生产工艺方面有某些改变,成为独特风味的啤酒。如:纯生啤酒,这是在生产工艺中不经热处理灭菌,就能达到一定的生物稳定性的啤酒;全麦芽啤酒,全部以麦芽为原料或部分用大麦代替,采用浸出或煮出法糖化酿制的啤酒;小麦啤酒,以小麦芽为主要原料(占总原料40%以上),采用上面发酵法或下面发酵法酿制的啤酒。浑浊啤酒:这种啤酒在成品中存在一定量的活酵母菌,浊度为2.0~5.0EBC浊度单位。

按生产方式分类,可将啤酒分为鲜啤酒和熟啤酒。鲜啤酒是指啤酒经过包装后,不经过低温灭菌(也称巴氏灭菌)而销售的啤酒,这类啤酒一般就地销售,保存时间不宜太长,在低温下一般为一周。熟啤酒,是指啤酒经过包装后,经过低温灭菌的啤酒,保存时间较长,可达3个月左右。

按啤酒的包装容器,可分为瓶装啤酒、桶装啤酒和罐装啤酒。瓶装啤酒有350毫升和640毫升两种;罐装啤酒有330毫升规格的。

按消费对象分类,可将啤酒分为普通型啤酒、无酒精(或低酒精度)啤酒、无糖或低糖啤酒、酸啤酒等。无酒精或低酒精度啤酒适于司机或不会饮酒的人饮用。无糖或低糖啤酒适宜于糖尿病患者饮用。

啤酒的保质期。瓶装、听装熟啤酒保质期不少于120天(优、一级),60天(二级)。

瓶装鲜啤酒保质期不少于7天。罐装、桶装鲜啤酒保质期不少于3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