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病毒的破坏行为

病毒的破坏行为

时间:2023-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9.2.2 病毒的破坏行为计算机病毒的破坏行为和破坏程度取决于病毒制作者的主观愿望和其技术能力。不同的病毒,其破坏行为各不相同。计算机病毒的破坏行为、主要破坏目标和攻击部位归纳如下:1.攻击系统数据区攻击部位包括:硬盘主引导区、Boot扇区、FAT表、文件目录。

9.2.2 病毒的破坏行为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行为和破坏程度取决于病毒制作者的主观愿望和其技术能力。不同的病毒,其破坏行为各不相同。计算机病毒的破坏行为、主要破坏目标和攻击部位归纳如下:

1.攻击系统数据区

攻击部位包括:硬盘主引导区、Boot扇区、FAT表、文件目录。一般来说,攻击系统数据区的病毒是恶性病毒,受损的数据不易恢复。

2.攻击文件

病毒对文件的攻击方式很多,如删除、改名、替换内容、丢失簇、对文件加密等。

3.攻击内存

内存是计算机的重要资源,也是病毒攻击的重要目标。病毒额外地占用和消耗内存资源,可导致一些大程序运行受阻。病毒攻击内存的方式有大量占用、改变内存总量、禁止分配和蚕食内存等。

4.干扰系统运行,使运行速度下降

病毒激活时,此类行为也是花样繁多,如使系统延迟程序启动、不执行命令、干扰内部命令的执行、虚假报警、打不开文件、堆栈溢出、占用特殊数据区、换现行盘、时钟倒转、重启动、死机、强制游戏、扰乱串并接口,或在时钟中纳入循环计数,迫使计算机空转,导致运行速度明显下降等。

5.干扰键盘、喇叭或屏幕

病毒干扰键盘操作,如响铃、封锁键盘、换字、抹掉缓存区字符、重复、输入紊乱等。许多病毒运行时,会使计算机的喇叭发出响声。病毒扰乱显示的方式很多,如字符跃落、环绕、倒置、显示前一屏、光标下跌、滚屏、抖动、乱写、吃字符等。

6.攻击CMOS

在机器的CMOS中,保存着系统的重要数据,如系统时钟、磁盘类型、内存容量等,并具有校验和。有的病毒激活时,能够对CMOS区进行写入动作,破坏CMOS中的数据,如CIH病毒破坏计算机硬件,乱写某些主板BIOS芯片,损坏硬盘。

7.干扰打印机

假报警、间断性打印、更换字符。

8.网络病毒破坏网络系统

非法使用网络资源,破坏电子邮件,发送垃圾信息,占用网络带宽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