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人类生产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劳动的社会性是人类劳动的一个根本特征,只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都是由商品生产者私人决定的,而商品又是为社会需要而生产的,因而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但这种劳动的社会性是通过交换以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私人劳动性和社会劳动性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具两方面属性,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为什么会存在矛盾呢?因为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让其劳动被社会承认,而这需要通过商品交换。商品交换能够成功,就表明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需要,他的私人劳动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从而私人劳动也就转化为社会劳动了。但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性质,要求劳动产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符合社会需要,可劳动的私人性质却使生产者很难了解社会需要的全部信息,所以生产的商品往往不能与社会需要相一致。当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合社会需要而卖不出去时,他的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当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超过社会需要的数量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他的一部分私人劳动也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这就产生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也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要使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让商品成功卖出去。每当商品在市场上卖不出去,人们会看到由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不符合社会的需要,致使价值无法通过交换价值得到表现,从而价值无法实现,由于劳动二重性造成了商品二因素,这就造成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商品要交换就要比较和计算交换双方商品的劳动量,从而就必需把各种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化为同质的抽象劳动,这样就产生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生产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也随之发展,并且推动了商品生产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使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进一步发展成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而推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为商品经济。
第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劳动,是关系到商品生产者成败兴亡的大事。如果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就可能破产;如果商品生产中私人劳动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商品生产者中私人劳动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生产者就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并发财致富。由此可见,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