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总需求和均衡产出
总需求指经济中所需求的商品总量。在两部门经济中,通过区分消费(C)、投资(I)所需求的商品,总需求(AD)由下式给定:
AD=C+I
一般来说,所需求的商品数量或总需求取决于经济中的收入水平。但是,我们现在假设所需求的商品数量是不变的,不取决于收入水平。
总需求在图9-1中用水平线AD表示。在该图中,总需求等于6亿美元。这意味着经济中所需求的商品总量是6亿美元,它与收入水平无关。如果所需求的商品数量是不变的,那么,什么决定现实的收入水平呢?我们不得不转向均衡产出这一概念的介绍。
当所生产的产出量等于所需求的产出量时,产出处于均衡水平。均衡最初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均衡是指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在此状态中,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其发生变化。后来,均衡概念被引入到经济学研究当中。我们现在解释为什么当产出等于总需求时,产出处于均衡水平。
我们所定义的均衡产出是与商品的总需求相等时候的产出。
在图9-1中,我们以横轴表示产出水平。45°线被用于作为一条参考线。它能把任何一段横轴距离转换为一段相等的纵轴距离。因而,在标有AD=Y的45°线上的任何一点,总需求的水平都等于产出水平。例如,在E点,总产出和总需求都等于6单位(6亿美元)。
因此,E点是均衡产出点,在该点上,所生产的产出量正好等于所需求的数量。假设厂商所生产的是另一产量,比如说9单位。于是产出将超过需求。厂商将无法出售他们所生产的全部产品,他们将发现仓库里堆满了未销售出去的商品存货。然而,他们将会削减他们的产量。我们用产出水平6单位以左的箭头表示这种情况。类似地,如果产出低于6单位,如为3单位时,厂商将或者卖光产品,或者减少存货。他们当然将会增加产量,正如产出水平6单位以右的水平箭头表示的那样。
这样一来,在E点的均衡产出水平,厂商所销售的数量等于他们所生产的数量,人们买到了他们所想购买的数量,而且,产出水平不存在变化的趋势。在任何其他产出水平,来自存货增加或减少的压力,都会导致厂商去改变产出水平。
图9-1 总需求固定情况下的均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