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 中国国际外包承接分析
(1)中国国际外包的概况。
尽管中国进入国际外包市场起步稍晚,据赛沪迪顾问公司的调查显示,2004年中国IT外包市场仅3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印度的一个零头,但稳定的政局、巨大的市场、优秀的人才、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了中国发展外包市场的优势。随着对外包概念和模式的认识的日益加深,国内企业加快了进入这一新兴市场的步伐,据统计,《财富》500强企业中已有近400多家将其生产网络扩展到中国,其中多为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石油化工等制造商,国内企业在外包领域的机会随之增加。根据Gartner所公布的全球外包市场报告显示,到2007年,中国IT外包服务、客服中心以及后端办公室等服务营收,将达270亿美元,与印度相当。对于国外企业而言,中国既是一个可降低离岸外包风险的巨大的供给市场,同时也是西方提供外包服务的新型的外包需求市场。为此许多国际巨头纷纷在中国落户,近几年中国外包市场发展迅速,2003年中国IT外包市场规模达3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中国占全球离岸外包市场的比重在2001年为2.3%,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2005年比重增长到2.4%,预计到2008年中国占全球离岸市场的比重为3.7%。有专家预言,在未来三年,中国的外包将进入世界前三强。
2005年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向海外出口软件总值达3.07亿美元,占全国软件出口总额的1/3强;北京市在跨国公司的研发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把中国列为跨国公司扩大研发活动最受欢迎的目的地。目前,外资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总数超过700家,而北京外商投资的研发中心超过200家,并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研发中心规模逐渐扩大。摩托罗拉、西门子在北京设立的研发中心,投入的研发费用均已超过千万美元。二是研发人才本地化。三是与国内大学、研究机构加强合作,技术溢出效应显现。服务业外包成为投资促进工作的全新领域,做好服务业外包领域的投资促进工作将是一段时期内投资促进机构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
(2)外包业务对中国的重要性。
近10年来,中国一直推行积极的经济发展政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稳定的制造中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过去的10年中一直稳步上升。但是,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将遇到瓶颈,而进一步加强世界制造中心的建设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些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中国无法在21世纪继续保持工人收入的不断上升。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通常,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3000美金每年时,在短期内就有可能失去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因为那些制造型企业就会开始考虑将工厂转移到其他劳动力更廉价的国家去。
其次,中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和电力短缺问题。在世界制造中心的大部分生产制造商都是能源消耗的大户。能源的缺乏,比如电力的紧缺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中心的关键瓶颈。同时,另一种珍贵能源——石油的价格在过去的几年里不断上升,这也成为了一个长期影响中国制造中心地位的不良因素。
再次,对中国的环境问题不得不给予充分的重视。中国的世界制造中心的发展和巩固是以牺牲本国珍贵的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如果中国再不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政策,它必然将在21世纪失去制造中心的地位。因此,中国必须为经济的持续迅速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不能完全依靠它现在的世界制造中心地位。外包产业就为中国提供了这样一次珍贵的机会。
外包给中国的行业转型和升级提供了契机。国内企业尽可能多地参与国际项目外包,不仅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而且可以培养中国的本土人才。这样能促进产业水平的总体提升,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外包业务主要依赖于脑力劳动,相比工业生产所消耗的能源量大大降低,产生的污染也大大减少。
世界制造中心的工人平均年薪大约为500~3000美元,但国际外包行业员工的年薪为10000~30000美元,差异可能高达30倍。这表明,外包行业是中国经济在21世纪发展的正确方向。
由于外包产业的成功发展,印度IT工程师与美国IT工程师的薪金之比已经从早期的16上升到现在的13,甚至12,说明印度正在逐渐丧失外包的低成本优势。一项由美国公司提供的最新调查表明,北京、上海和深圳的软件工程师的月薪为600~960美金。这样在中国进行外包的成本大约是在印度的一半。这也显示了在外包产业上中国和印度的差距。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暗示了中国外包产业的未来发展空间是比较大的。
(3)中国发展国际外包的未来趋势。
①全球外包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伴随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国际外包,是企业面对世界范围内巨大的竞争压力,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战略选择,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要求。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最终还将在全面衡量风险、成本和收益之后,决定其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事实上,发达国家的企业对继续进行国际外包仍有非常大的兴趣,因为这决定了它们的比较优势。美国现有的限制法案只能保护一小部分公共部门职位,而不能从根本上影响白领职位转移。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兴市场国家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全球外包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尽管受到国内政界和公众的反对与阻碍,从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和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国际外包在全球范围内仍将获得继续发展。亚洲公司也开始将业务外包给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外包咨询公司TPI认为,亚洲公司,特别是银行、航空和电信集团,将会把更多业务外包,全球外包的发展趋势正在不断加快。
②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国际外包。在以简单加工制造业转移为特征的第一轮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们抓住机遇,促进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当前,以软件产业全球化为特征的第二轮经济全球化正推动知识型工作岗位不断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未来15年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如果抓住了这个机遇,中国服务业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对中国的软件企业而言,通过承接国际外包,可以从规模、质量、人才等方面快速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承接国际外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③及时研究制定促进企业承接国际外包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建议尽快建立有关部门协调管理机制,以便对承接国际外包予以统筹并实施宏观指导和有效监管。另一方面,借鉴印度经验,抓紧研究制定促进国际外包出口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在财政税收、投融资、进出口、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设立境外研发和营销机构、人才培训、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④以发展日韩市场为立足点,稳步开拓欧美市场。中国承接日韩的外包具有比较优势,建议从政府层面积极推动中日、中韩软件企业继续合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日韩的出口。中国开拓欧美外包市场最大的弱点,一是缺少既懂技术又精通外语的全方位人才;二是缺少销售渠道和营销网络。所以要打开欧美市场,就必须着力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第一,调整人才培养战略,大力培养适应市场的高素质人才,吸引具有专业和语言优势的海外留学生回国工作。第二,政府部门要及时为企业提供发包国方面的有效信息服务,引导国内企业与欧美一些大型外包公司进行分包合作,帮助国内企业在欧美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
(4)中国发展软件外包的前景分析。
发展软件外包,不能简单地照搬或套用某一种模式。必须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汲取上述各国的经验,扬长避短,寻找切入点,融入世界软件外包市场,形成中国特色的软件外包发展模式。
第一,欧美企业更喜欢将整个项目外包,中国小企业根本接不了手,印度的航母级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相当明显。印度万人以上软件企业可以将1/3的员工派到美国,但中国企业别说派500人去美国,就是派50人去美国也很难做到。中国向印度学习的重要一条经验是要整合企业,要做大做强企业,提供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框架设计、软件编码、测试、项目管理等全套软件工程服务能力。作为补充,鼓励在政府和行业协会协调下,由多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组建软件外包发展联盟,加强彼此的协作和信息共享,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强势品牌,提升中国整个软件外包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目前中国许多软件企业存在着“重开发、轻测试”的倾向,造成软件产品的质量问题日渐突出。我们应向印度学习,按照ISO9000体系和CMM/CMMI体系实施生产经营管理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认证,同时,软件项目应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测试验证并提供有效的测试报告,以此来提升中国软件产品的质量。
第三,印度模式我们要学习,但印度模式存在严重软肋——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欠缺,我们应更注重学习爱尔兰和以色列的经验,中国软件外包必须认真把握好自己在国际分工上的定位,找准突破口,集中力量发展局部创新软件,形成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软件,这是中国今后占据软件生产价值链主导地位的必由之路。
第四,重视和引导软件人才外语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英语。可以尝试为软件专业学生提供全英文或日文授课,依靠中介机构和专业化的培训机构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外语能力等方式。
第五,应努力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前沿、掌握关键技术、擅长顶层设计的软件技术带头人;培养一批具备不同专业背景、有市场观念的开发管理、工程管理和软件经营等复合型软件人才;形成一支有相当规模和质量、从事软件开发与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国应该改革高等教育体制,使其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中国还应该大力提倡职业教育、民间办学与产业办学,使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能得到均衡发展;同时中国应该促进软件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软件人才既能“走出去”又能“引进来”。
第六,目前中国已在制造业方面取得了优势,可以把软件外包与制造业紧密结合,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外包,这样可以一箭双雕。一方面,由于嵌入式软件系统是制造业的灵魂,嵌入式软件外包的成长壮大可以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带动中国制造业出口的继续高增;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出口创造的巨大商机和国外需求反过来会进一步刺激软件外包的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