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学中的价值由什么决定

经济学中的价值由什么决定

时间:2023-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 导 论导论是对经济学的思路和体系纲要做一个总的了解,为此目的,本章将说明现代经济学的源流、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和研究方法。这一节对理解现代经济学是至关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上述观点,经济学史上称为重商主义。1615年他出版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这是在文献中第一次出现“政治经济学”的术语。

第一章 导 论

导论是对经济学的思路和体系纲要做一个总的了解,为此目的,本章将说明现代经济学的源流、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经济学的源流

本节我们要对经济学的发展做一个简要的历史回顾,以了解在这个领域里西方社会的人们主要探讨和思考了一些什么问题,他们是怎样理解社会经济生活的。这一节对理解现代经济学是至关重要和不可缺少的。

一、经济学的史前史——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

1.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

15~17世纪是西欧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萌芽时期。15~16世纪,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先后完成了地理大发现,开辟了海上航路。新生的商人阶层怀着强烈的发财致富的愿望奔走于世界各地,从事贸易活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人日益积累了大量货币财富,成为当时社会上最富裕的阶层。到17世纪和18世纪初,荷兰人和英国人就先后建立了贸易网络遍布全球的商业帝国。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产生了商人阶层最初的经济思想:①唯有货币(金、银)是财富。②财富的源泉是商业和贸易。③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量或财富。因为国内贸易中一个人赢利200万元,就意味着另一个人亏损200万元,二者相抵,一国的财富并没有增加。所以只有换回金、银的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量或财富。④工业应为对外贸易服务。政府应以法令形式保护国内工商业,促进顺差的对外贸易发展,增加本国的财富。上述观点,经济学史上称为重商主义。安徒安·德·孟克烈钦(1575~1622)是法国早期重商主义的理论家。1615年他出版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这是在文献中第一次出现“政治经济学”的术语。它表示本书论述的已不是古希腊的家庭理财的“经济学”,而是“社会的”“国家的”“经济学”问题。比如,如何促进一个国家的财富的增加,如何更好地分配这些财富以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等。“政治”一词的本义是国家之事、社会之事。只是后来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尖锐化了才引申出“斗争”之义。托马斯·曼(1571~1641)是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突出代表。1621年他出版了《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一书。后来为了突出该书的主题,将书名改为《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在他死后于1664年再版。在书中他提出顺差的对外贸易是增加一国社会财富的手段的思想,以及为保证贸易顺差的各种政策措施。这些理论至今对各国的外贸政策都有很大影响。马克思在评价此书时说“在100年之内,一直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如果说重商主义具有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就是托马斯·曼的著作”。[1]尽管重商主义关于财富性质和源泉的观点是片面的和不成熟的,但它是人类对“现代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探讨”(马克思)。

2.重农主义的经济思想

18世纪产生于法国的重农主义反对重商主义财富来自贸易的观点。他们认为贸易遵循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和货币都是财富,是财富存在的两种形式,财富和财富等价交换并不能产生财富,财富是生产出来的。而且只有农业是生产财富的唯一领域。这也是重农主义名称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重农主义关于财富来源的思想概括为以下两个观点:

(1)“纯产品”学说。重农主义认为“土地耕种者的劳动”和“土地”是一切财富的两个源泉。[2]土地的产品在扣除土地耕种者的工资、种子、肥料等后的剩余是“纯产品”,这是一个社会一年真正增加的财富。农业部门之所以能提供“纯产品”,是因为土地的“自然力”参加了工作而不要求报偿。工业只是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只是产品形式的变化(比如小麦变成面包,棉花变成衣服),并不增加社会财富。工人、企业主、商人等阶层的工资和利润是通过向农业部门提供日用消费品和工具等从土地耕种者和土地所有者那里获得的收入,也就是说,是从同农业部门的交换中获得的“纯产品”的一部分。

(2)财富的形成依赖于生产、流通(交换)、分配、消费的系统运作的思想。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1727~1781)是重农主义主要代表之一,1766年写成《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在书中除上述论点外,他还阐述了分工产生商品交换,交换产生货币,一切商品从含有价值的意义上说都是货币,反过来,一切货币也都是商品。因此,货币和商品不过是财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是流动的财富。货币的重要作用在于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分工的发展。货币在各行业如农业、工业、商业由企业家作为“原预付”投入,就形成了资本。这些资本价值每年由企业家收回,作为继续经营企业的再度投资和新的预付,利润则供企业家生活。“正是这种资本的不断预付和不断收回,构成人们称之为货币流通的东西,可以把它和动物躯体内的血液循环相比拟”。货币流通为社会一切劳动和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提供生机和活力,一旦它发生紊乱,“以致企业家无法收回他们的预付资本和利润,那么,他们将不得不缩小他们的企业。这样一来,劳动的数量、土地产品的消费量、生产量及收入总额,都将按同等幅度缩减,贫穷将代替富裕”。可见,杜尔哥用朴素的语言描述了商品、货币、资本的历史产生过程。特别是他已朦胧地意识到社会财富的形成依赖于生产、流通(交换)、分配、消费的系统运作,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导致财富的减少和社会的贫穷。马克思说:“在杜尔哥那里,重农主义体系发展到最高峰”。[3]“实际上,重农主义体系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4]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是重农主义的创始人。他最主要的贡献是1758年发表的《经济表》。在该表中,他把社会财富的生产(农业部门的纯产品)、流通(各部门之间的产品交换)、分配(各阶级的收入)、消费(各阶级的支出)作为一个反复循环的再生产系统来理解,并做了初步尝试性的分析。马克思说:“这个尝试是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政治经济学幼年时期做出的,这是一个极有天才的思想。毫无疑问这是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5]尽管重农主义关于财富只来源于农业领域的观点是片面的,但他们将财富的来源转移到生产领域,认为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增长依赖于生产、流通(交换)、分配、消费的系统正常运作的思想,反映了人类对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理解和认识的深入和进步。

二、经济学的诞生——亚当·斯密和《国富论》

18世纪末,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新机器的发明不断出现,手工业工场逐步向大工业过渡。新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日益完善和确立起来。伴随这一历史进程,人类对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认识也比较成熟了,终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标志就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A.Smith,1723~1790)于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至此,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诞生了。

该书的主题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国民财富及其源泉。另一个是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及如何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在于搞清楚国民财富的性质、源泉及增长的原因,以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达到富国裕民的目的。

斯密的《国富论》作为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表达了一些至今都有重要意义的经济思想。

1.关于国民财富性质和源泉的学说(价值理论)

什么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呢?重商主义认为,唯有货币是财富。重农主义认为,商品和货币都是财富,是财富存在的两种形式。但是,工业部门只能使财富形式发生变化,并不能增加社会财富,只有农业部门生产的“纯产品”才是一国真正增加的财富。而斯密认为,国民财富就是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商品总量,既包括农产品,也包括工业产品。商品和货币是国民财富存在的两种形式。衡量一国国民财富量的多少,是“商品的真实价格”,即商品的价值总量。什么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呢?斯密认为,一切生产部门的劳动(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运输部门等)以及资本和土地是国民财富的三个源泉。

应该说明,斯密对国民财富或价值源泉的探讨和论述中是有矛盾的。一方面,他认为一切生产部门的劳动都生产商品、创造价值,是国民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时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的。利润和地租是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对劳动生产物的扣除。(这个观点显然认为只有劳动创造价值,也即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但是另一方面,在分析商品价值(即真实价格)的构成上,斯密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地租三者构成的,因此,劳动、资本、土地是价值的三个源泉。(这个观点又认为劳动、资本、土地共同创造价值,这显然与劳动价值论相矛盾)斯密在国民财富或价值源泉论述中的两种矛盾的观点,马克思称之为价值二元论。尽管斯密在论述中时常矛盾,但他在总结关于国民财富或价值源泉的观点时说:“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尚未发生以前的初期野蛮社会,获取各种物品所需劳动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各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唯一标准。”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已发生的社会,即现代资本社会,“商品的真实价格”已不只是由生产商品时所消耗的劳动构成,而是由工资、利润、地租三者构成了。他说:“在进步社会,这三者都或多或少地成为绝大部分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因此,“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6]比如,“在农业上(土地的)自然力也和人一起劳动,自然的劳动虽无须代价,它的生产物却和最昂贵的工人生产物一样,有它的价值。……所以……地租可以说是地主借给农业资本家使用的自然力的产物”。[7]同样的道理,资本在生产上也作出了贡献。资本(机器)的机械力也和人一起劳动,它的生产物也有它的价值。利润则是资本机械力的产物。因此,可以把斯密关于国民财富的源泉的观点概括如下:在现代资本社会,国民财富(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资本和土地。在国民财富价值总量的构成中,劳动的贡献表现为工资,资本的贡献表现为利润,土地的贡献则表现为地租。这三者也是国民财富通过市场交换自然而然分配给各阶级的三种收入。

斯密在国民财富源泉分析中的矛盾或二元论,使经济学以后的发展分为两大分支。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斯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建立了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其他西方学者则继承了斯密劳动、资本、土地共同创造价值(或称三种收入、三项费用共同决定价值)的学说发展为现代西方经济学。而且在价值理论上的分歧和争论成为至今没有解决的经济学的世界性难题。

2.关于国民财富增长的学说(资本积累、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斯密认为,既然国民财富的源泉是劳动、资本和土地,那么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或者说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二是增加资本积累(因为土地的数量是固定的)。资本的增加(建立更多的工厂)一方面可以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量(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机器和工具而提高生产力,还可以通过改良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等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因此,资本积累对促进国民财富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说明资本积累的来源,斯密进一步提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斯密认为,凡是生产价值的劳动(如工业、农业、运输业的劳动)都是生产性劳动;凡是不生产价值的劳动(如国家的官员、警察、家仆等的劳动),不论其劳动多么重要,都是不生产国民财富的非生产劳动。而一国每年生产的国民财富的价值不论多少都是有限的,每年生产的国民财富扣除当年消费和消耗部分后的余额才能用于资本积累。如果社会供养的非生产劳动者消费的数量过多,那么用于资本积累的数量就会减少。因此,要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社会就要尽量减少非生产劳动者的数量,把资金省下来,用于增加资本积累。斯密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以及减少非生产劳动者的数量可以增加资本积累和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的学说,至今存在争论。但是,克林顿政府大规模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消灭了美国前任历届政府积累的600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却是不争的事实。

3.经济自由主义政策(看不见的手)

影响国民财富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的政策。为此,斯密在本书中提出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政策。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源于魁奈的自然秩序学说。

(1)魁奈的自然秩序学说。魁奈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是自然秩序。如果人们认识到自然秩序并按照自然秩序的准则制定人为秩序,社会便处于健康状态;反之,人为秩序违反自然秩序,社会便处于病态。魁奈指出,自然秩序是从人的本性产生而又合乎人的本性的正常的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个人自发的创造性、独立性和利己主义基础上的一种秩序。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是自然秩序所规定的人类的基本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政府的法规、政策则是人为秩序。如果人为秩序符合自然秩序,社会经济生活就会正常运转,如果人为秩序与自然秩序发生矛盾,社会就处于病态。

在魁奈的自然秩序学说中什么是人为秩序与自然秩序发生矛盾?什么是社会处于病态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学雷锋问题。学雷锋问题是我们社会感受颇深的一个问题,种种矛盾其症结究竟在哪里呢?搞清这个症结就可以理解魁奈自然秩序学说的精髓,也能解释百思不得其解的种种社会矛盾现象,还能深入理解斯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根源。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生存条件决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本性。当年毛泽东号召学雷锋,表现了党和政府建设新社会的热情和理想。而且,学雷锋也确实培养了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这是因为,雷锋生活在军队,军队的生存条件是供给制。什么是供给制?通俗地讲就是吃饭穿衣不要钱,是免费供给的。或者说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种生存条件就决定和产生了雷锋大公无私的思想观念和无偿为他人服务的行为。这种生存条件也决定了雷锋精神可以在军队中发扬光大,开花结果。人民解放军在国家和人民危难时表现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牺牲的精神常常令国人感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人民解放军的表现不仅感动了中国,而且感动了世界。

但是,在公民中开展学雷锋运动,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出现了种种矛盾的现象。为什么?因为普通公民不是生活在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人们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时代,而是生活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人们靠劳动和工作挣得收入为自己谋生的时代。公民这种生存条件本身就决定了人的本性是利己主义者。为自己的生存考虑,人们为他人提供服务就要要求报酬,而不能无偿为他人服务,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这就是魁奈讲的由人的本性产生的自然秩序。可是,政府号召学习雷锋,大公无私,向利己主义开战,也就是说倡导人为秩序。在现实中,这种政府倡导的人为秩序与人的本性决定的自然秩序发生了矛盾和冲突,而且这种矛盾导致了一种社会病态:就是这个社会不诚实了。不讲诚信一度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在商、从政,还是在学校,造假、不诚实几乎无处不在,大家已习以为常,不觉得这是一种病态的行为。特别可怕的是在学校、学术上的造假。科学是神圣的,容不得半点虚假。假药假酒伤害的是部分人的生命,科学和学术上造假毁掉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因此,解决社会不诚实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人为秩序与自然秩序的矛盾问题,这是社会种种矛盾的症结所在。政府倡导的人为秩序要符合人的本性决定的自然秩序。

魁奈的自然秩序学说认为,既然生存条件决定人的本性是利己主义,那么就必须承认这个事实。从这个事实出发,社会就应该认可人们为自己考虑,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是合情合理、无可指责、自然而然的行为,是自然秩序。因为公民既然要自己谋生,人身自由和财产私有就是两个必要的前提和条件,社会如果不能保障这两个条件,让公民自己如何去谋生呢?因此,社会不仅不能指责公民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是自私自利,而且还要认可和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因为这是从人的本性产生的人类的基本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社会不能要求公民大公无私,但是可以鼓励公民在他们可能的情况下,关心一下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什么是应该受到社会指责的自私行为呢?是担任社会公职的人利用公职的权力为自己牟取私利的行为。因为公职的权力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利用公职的权力为自己牟取私利是损害公众利益的自私行为,是应该受到社会谴责的。如果要追求个人利益,就不要担任公职;如果要担任公职,就要学习雷锋,不能追求个人利益。对掌握权力的公职人员来讲,是全心全意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并推动社会进步,还是利用公职的权力为自己谋求私利,是伟人和普通人的分水岭。对公民个人来讲,追求个人利益则是正当、合理的行为。这样,政府倡导的人为秩序就与人的本性产生的自然秩序相符合,公民就能诚实地生活,社会就能正常运转。

(2)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斯密继承了魁奈的思想,而且进一步认为,人都是利己主义者,每一个人都最关心他自己的利益并尽力追求他自己的利益,而社会则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所以社会的利益便是这许多个人利益的总和。因而每个人愈是追求个人利益,社会的利益就愈大。斯密用哲学家的语言表达了他的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思想,即每个人都是最大限度的追求个人利益,但市场规律却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在他们不自觉的情况下却最大限度地促进了社会利益。他说,“每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在这个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8]因此,他认为,政府应该让每个人都有充分的经济自由,都能用他的劳动和资本去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而不可加以限制和干涉。政府的作用和职责是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除此以外不需要政府干涉经济生活,市场会解决一切经济问题。政府如果这样做了,市场规律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这就是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

萨缪尔森在评价斯密的这一思想时指出,“亚当·斯密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他在经济学的社会世界中抓住了牛顿在天空的物质世界中所观察到的东西,即自行调节的自然秩序。斯密所传达的福音是:你认为,通过动机良好的政府法令和干预手段你可以帮助经济制度运转,事实并非如此,利己的润滑油会使齿轮奇迹般地正常运转,不需要计划,不需要国家元首的统治,市场会解决一切问题”。[9]

当然,在斯密那个时代,他不可能认识到政府在宏观经济领域的重要作用和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这个角度讲,斯密的思想是有片面性的。但是,在微观经济领域,斯密反对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转,主张自由放任的政策,即使从今天的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斯密那个时代,还是市场经济刚刚产生、发育和成长的时代,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市场经济发育和成长的理论武器,这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意义所在。

魁奈的天赋人权和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两面旗帜,从18世纪到今天一直对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4.萨伊法则

斯密的经济学说明确了劳动、资本、土地是价值或社会财富的三个源泉,为追求财富的人们指明了方向,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斯密以后,英国的大卫·李嘉图(1772~1823)、法国的让·萨伊(1767~1832)、英国的约翰·穆勒(1806~1873)等人,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斯密的经济学说,形成更完善的体系。其基本内容仍是以斯密的三种收入决定价值为核心,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张自由放任的政策。经济学史上称其为古典经济学。古典学派的注意力集中在生产、成本和供给上,而忽视了对消费和需求的研究。萨伊认为生产和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商品生产上的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三项费用支出,一方面形成生产成本和商品的供给价格;另一方面又形成劳动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三大阶级的三项收入和货币需求能力。因此供求会自动平衡,不会出现生产过剩危机。这就是著名的萨伊法则。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日益饱和,销售日益困难,特别是西方各国不断出现的生产过剩危机,向经济学提出了新的挑战(1825年,英国首次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是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国家第一次出现经济危机。此后,一般每8~10年工业国家就会爆发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就意味着萨伊法则失灵,也意味着需求和消费出了问题。因为在经济学者看来,生产过剩,产品卖不出去,供给大于需求,是因为消费和需求不足,是消费和需求出了问题。这样经济学的注意力开始向消费和需求转移。其标志就是19世纪末经济学发生的“边际革命”。

三、“边际革命”

边际效用论的先驱者是德国经济学家戈森(1810~1858)。1854年他出版了《人类交换诸法则及人类行为的规范》一书。在书中他从研究消费者行为出发,探讨消费和需求的规律。他认为人类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限度的享乐和尽可能避免痛苦。追求享乐的行为通常受两个规律的支配:第一个规律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随着某种需要的满足,消费者所感觉到的享乐程度逐渐递减,直到最后出现感受上的饱和状态。第二个规律是“边际效用相等规律”,即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一个人如果要从一定量的财货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他就必须把它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方式必须使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相等。这就是经济学史上著名的“戈森两大定律”。戈森定律在戈森生前并没有引起西方学者的重视。

戈森以后,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1840~1921)1871年出版《国民经济学原理》,英国的杰文斯(1835~1882)1871年出版《政治经济学理论》,法国的瓦尔拉(1834~ 1910)1874年出版《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这三人在戈森定律的基础上同时明确提出了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理论。因此,他们被认为是“边际革命”的奠基者。其中奥地利的门格尔以维也纳大学为中心培养了一些学生和追随者,搞成一个学派,影响最大,被称为“奥国学派”或“维也纳学派”。杰文斯和瓦尔拉则把数学方法引入经济学成为数理学派的先驱。美国的克拉克则提出以边际生产率论为基础的国民财富分配理论,成为20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奥国学派从研究消费者行为出发探讨消费和需求的规律。他们认为,经济就是消费,消费是目的,生产不过是为满足人们消费欲望的一种手段。门格尔说,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人类为满足欲望而展开其予筹活动的条件。”[10]针对古典学派认为的生产的三项费用决定价值的理论,奥国学派认为,价值起源于效用,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效用和欲望的满足。因此,决定商品价值的既不是劳动,也不是生产费用,而是商品的边际效用。一个商品是否具有价值,不取决于生产它时花费了多少劳动和生产费用,而取决于在市场上消费者的选择和对其边际效用的评价。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它付钱和愿付多少钱。如果一个商品没有消费者需要它,没人愿为它付钱,那么不论生产它时花费了多少劳动和费用,它都是没有价值的。这样,奥国学派就提出了一套与古典学派完全不同的经济理论。英国经济学家罗尔在评论边际革命时指出,“古典主义强调生产、供给和成本,现代学说关心的主要是消费、需求和效用。边际效用概念的引入实现了这种重点的转移。从那时起,它便几乎以无上的权威统治着学术思想”。[11]

应该指出,“边际革命”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强调了盲目生产并不一定能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生产必须符合消费者的需要。生产出的产品是否具有价值,是否成为财富,最终取决于市场上消费者的评价和选择。也正是由于此,消费者开始被尊为“上帝”。这是“边际革命”在经济思想上有重大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边际效用价值论作为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学说来讲,它是片面的。因为,消费者所消费的商品毕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生产出来的。不论消费者对商品的边际效用评价为多少,他愿意为该商品支付的货币毕竟要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即能补偿生产者生产商品时所花费的费用或成本。如果不能补偿,生产者就要破产,生产者都破产了,消费者从哪里去获得消费品和评价其效用呢?可见只强调消费或效用决定价值是片面的。这里我们想起了重农主义关于财富或价值的形成取决于生产、交换(流通)、分配、消费系统运作的思想萌芽。

应该指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社会财富采取了价值形式的现代生产方式条件下,社会财富的创造(即价值的决定)取决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系统运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只强调某一个环节对价值的决定作用,都是片面的。最早的重商主义,强调交换环节,即贸易是财富的源泉。古典学派强调生产环节,即劳动、资本、土地决定价值。边际效用学派强调消费环节,即效用决定价值。它们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全面。因为任何一个环节也只能说明价值决定的某一方面,不能说明价值决定的完整过程和全部。以企业生产为例,企业通过交换环节购买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生产,在生产环节进行创造价值和财富的生产活动,而这个活动本身又包含企业对各要素的支付,即包含了收入的分配(分配环节)。最后整个生产活动的成果取决于产品是否能销售出去,即是否有消费者需要和购买其产品(消费环节)。如果销售出去,其价值创造过程才算完成。如果销不出去,其价值创造过程就没有完成,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都浪费掉了。例如,有的企业把产品投放市场才发现它生产的是些过时的、被淘汰的产品,卖不出去,没有任何价值。一个企业如此,一个社会也是如此。古典学派强调生产创造财富和价值,有没有道理?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是价值决定的一个环节,但是古典学派无法回答过时的、被淘汰的和过剩的产品是否具有价值这个难题。比如在生产过剩危机中被毁的大量产品和浪费的劳动和资本。也许有人会说,劳动和生产创造了价值和财富,只是价值没有实现,没有人需要和购买,所以扔到海里去了。那么这对社会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它毕竟没有给社会增加一分钱的财富。国民经济核算以最终结果为依据,最终结果为零或负数怎么能说创造了价值和财富了呢?

边际效用学派强调消费,边际效用决定价值,有没有道理?也有道理,因为只有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愿意支付货币购买的产品才是社会财富,所以消费环节也是价值决定的一个环节。但是这个财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可见古典主义和边际效用学派都只是片面强调了价值决定系统工程中的生产和消费环节。也正因为如此,有人将古典学派的学说称为生产经济学,把边际效用学派的学说称为消费经济学。但是在价值决定或财富创造的系统工程中,生产和消费毕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经济学的发展需要将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局部探讨的片面理论统一起来。马歇尔的经济学说正是反映了经济学发展的这一历史要求。

四、马歇尔和新古典经济学

英国剑桥学派创始人阿弗里德·马歇尔1890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在书中,他综合了古典学派和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提出了他的均衡价格理论。马歇尔认为价值这个词是相对的,表示在某个时间和地点两样东西之间的关系。“文明国家通常用货币来表示物品的价值,并称这样表示的每样东西的价值为价格”。[12]因此,在马歇尔看来,价值和价格是一回事。价格决定也就是价值决定。尽管马歇尔没有区分价值和价值量,或者说价值和价格,但是马歇尔把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统一起来说明价值和价格的决定。这是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的重要贡献。

成千上万厂商生产的产品数量构成市场上供给的力量,成千上万的消费者购买数量构成市场上需求的力量。在市场交换中,这两种力量经过竞争、比较和权衡,当两种力量达到均衡时,即生产者生产的数量和消费者需求的数量一致时,就决定了物品的均衡价格或价值。但是,仅从供求一致说明价格的决定是不够的,这仅是价格或价值决定的第一层次。因为当供求一致时,为什么汽车的价格是10万元一辆,大米的价格是3元1公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进一步说明供求曲线背后的原理。

图1-1 均衡价格决定

需求曲线的背后是边际效用曲线,边际效用是需求的基础。供给曲线的背后是边际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是供给的基础。因此,在供求曲线的均衡点,不仅有供给=需求,还有边际成本=边际效用。不同物品的边际成本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均衡价格。对于没有成本的非生产物品,比如天然钻石,在第二层次上,则由其稀缺性所决定的边际效用决定其价值或价格。

这样,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从两个层次上说明了供给和需求,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共同决定物品的价格和价值,由于这些因素都是变动的,所以物品的价格或价值具有相对的性质。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决定理论说明了价值决定于系统工程中的三个环节,即生产、交换、消费在价值决定中的重要作用。尽管马歇尔也分析了要素市场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但是马歇尔对分配环节在价值决定系统工程中的重要性意识不足,因为在马歇尔看来,生产过剩危机,就像自然界有四季的循环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马歇尔经济理论的第二个贡献是通过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证明了市场制度的效率(萨缪尔森对此也作出了重要的补充完善和贡献)。他认为,竞争的力量会使每个生产者以最低的平均成本从事生产,从而使社会产品的生产成本达到最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达到最佳状态。同时,消费者也会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消费品,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这样他就证明了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他推崇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是最有效率的经济制度。

《经济学原理》问世以来,受到西方学者的推崇,被看做是可以和斯密的《国富论》相提并论的划时代的著作。马歇尔的经济学说也被看做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和更新,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以及完全竞争的市场理论,至今仍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他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培养出庇古、凯恩斯等不少著名学者,形成了经济学说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英国剑桥学派,至20世纪30年代,马歇尔的学说在西方经济学界一直居于领导地位。

五、凯恩斯革命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大危机,使世界各工业国家在一百多年中积累的社会财富毁掉近一半,从而对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从斯密到马歇尔,他们都认为市场机制能够保证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稳定增长,经济波动是一种自然现象不需大惊小怪,因此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和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但是经济危机的严重危害,再也不能使经济学把它看做是无足轻重的自然循环现象,不能不对危机产生严重的关注。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了经济学史上著名的“凯恩斯革命”。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M.Keynes,1883~1946)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他的经济理论。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生产的价值总量决定理论)

凯恩斯经济理论第一个重要的贡献是他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即国民生产的价值总量决定理论。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到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人类经过了漫长的思考过程,终于从宏观的角度,从国民财富价值总量循环的角度审视价值的决定问题,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价值决定问题的全貌。

图1-2 两个部门收入循环模型

图1-2的模型说明:

(1)在不考虑政府部门的活动和进出口贸易的情况下,一个经济社会由企业部门和公众部门两个部门组成。在模型循环的下部,公众部门向要素市场提供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并依据要素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各要素价格获得工资、利息、地租等形式的货币收入。企业部门作为要素的需求者,支出工资、利息、地租等购买各要素进入企业部门进行生产。在模型循环的上部,企业部门向产品市场提供各种产品的供给,公众部门作为需求者用自己的货币收入购买产品消费。模型外圈的箭头代表实物的循环,内圈的箭头代表货币的循环。

(2)假定一个经济社会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即企业部门的总产出为1500亿美元,这1500亿美元的总产出一方面体现为企业部门向产品市场提供的价值1500亿美元的实物产品和劳务的供给,即总供给。另一方面,由于产出=收入,企业部门之所以能生产出新增价值,是由于消耗了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所以这1500亿美元产出的价值,通过要素市场企业支付的工资、利息、地租等转化为要素供给者公众部门的货币收入。所以当我们说一个经济社会一年总产出是1500亿美元,一方面意味着企业部门产出价值1500亿美元的实物产品和劳务的供给,另一方面意味着公众部门通过要素市场的分配环节获得1500亿美元的货币收入。公众部门用1500亿美元的收入从产品市场购买消费品C和投资品I,就构成总需求支出。我们看到,企业的总供给为1500亿美元的实物产品和劳务,总需求即C+I支出为1500亿美元货币,二者相等就决定了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即国民生产总价值为1500亿美元。

(3)假定政府部门征收500亿美元税收,又支出500亿美元,模型循环的价值总量不变。假定外汇汇率为1∶1,出口500亿美元价值的实物产品,又进口500亿美元的实物产品,模型循环的价值总量也不变。因此,该模型代表在政府收支平衡和进出口平衡前提下的一个经济社会的价值总量循环模型。

下面来讨论凯恩斯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凯恩斯认为,均衡国民收入,即一个经济社会国民生产的总价值决定于有效需求支出总额,而不是产出总额。如模型图1-2所示,如果总产出为1500亿美元,总支出即有效需求支出也为1500亿美元,那么均衡国民收入即国民生产总价值为1500亿美元;如果总产出为1500亿美元,而有效需求支出为1200亿美元,那么均衡国民收入即国民生产总价值只有1200亿美元;社会将出现300亿美元的过剩产品。可见生产过剩意味着社会生产能力和资源浪费,意味着社会可以创造出来的财富却没有创造出来。而生产过剩的原因则是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为什么会不足呢?从模型中可以看到,公众部门通过分配环节获得1500亿美元货币收入,它为什么只支出1200亿美元,另300亿美元收入哪里去了呢?凯恩斯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公众随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只以递减速度增加,剩余的部分则转为储蓄。同时,由于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和资本收益预期的不确定性,这部分储蓄不一定能全部转化为投资支出。这就决定了有效需求支出,即C+I支出总是不足。霍布森和斯威齐认为,由于收入分配不均等,富人收入过多但人口很少,消费支出有限;低收入者人口众多,但收入和购买力有限,从而导致社会消费不足或有效需求不足。萨缪尔森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三种贫穷:①由于缺乏生产能力和自然灾害而造成的老式贫穷。②“富裕之中的不必要的贫穷”。就是说有生产能力,但由于经济制度内缺乏购买力导致的资源浪费造成的不必要的生活水平的损失和贫穷。③由于不能把富裕的GDP良好地分配造成的贫穷。老式贫穷由于技术的进步已被现代社会所克服,避免生产能力的浪费和把富裕的GDP良好地分配则是现代社会政府的责任。

从杜尔哥的“贫穷将代替富裕”到萨缪尔森的“三种贫穷”,人类终于意识到了国民财富的创造,即国民生产总价值的决定取决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系统运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尽管经济学家们还没有把这一点概括出来,但现代政府增加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实际上是基于这一认识。增加总需求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两项内容:①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支出来弥补私人投资不足;②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在分配环节增加低收入和无收入者的收入,以增加他们的消费支出,从而避免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生产过剩和资源浪费,使C+I支出达到产出的潜在水平,使国民生产的总价值能够稳定增长。

2.系统价值理论学说

在回顾了前人在价值理论上的思考历程,我们看到有必要用新的视角对前人的思考进行概括、完善和总结。这就是用系统论和相对论的观点重新理解价值理论。因此,我们把这个新的价值理论称为系统价值论。

系统价值理论涉及三个相关的命题:一是价值质的规定性;二是价值量的规定性;三是价值的决定是一个系统工程。

(1)价值质的规定性。价值质的规定性是说价值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从本质上看价值是什么东西。

价值是交换经济或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产物。在没有交换、自给自足的人类社会早期,有劳动,有生产,但是没有价值。随着生产的社会分工的出现,产生了交换的必然性。交换的发展产生了价值、商品、货币,这都是人们熟知的经济史。问题是人们如何从这个历史中理解价值的本质?交换为什么会使物品表现为价值呢?因为只有当人们相互交换的物品不仅自己认为是有用的财富,而且也被别人认为是有用的财富时,交换才能成立。或者说,各种不同的物品之所以能交换,它们必须具有一个同质的东西,这就是它们必须是社会成员都可以接受的财富。

为了理解这一点,人们可以回顾一下交换经济产生初期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众所周知在物物交换时代,最初的物物交换是很不方便的。例如,甲有物品A,乙有物品B。甲想用自己的A物品交换乙的B物品,但是,乙不接受甲的A物品。这样,甲想要得到B物品,就必须找到一个乙愿意和可以接受的物品,比如C物品。甲先用自己的A物品交换C物品,然后再用C物品和乙交换自己需要的B物品。这样,C物品就成为甲乙双方都愿意接受的交换的中介物品。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人们都这样做,交换的中介物品逐步集中在人们都愿意接受的几种物品上。比如烟草、皮革、羊、钻石、珠宝等。不同国家人们生活习惯不同,人们都愿意接受的物品也有差别,但这不影响交换中介物品的性质。正是从交换中介物品的性质和职能上,货币史上把这些物品称为商品货币。它作为交换中介物为人们的交换提供方便并能扩大人们交换的范围。由于这些物品是人们都愿意接受的物品,所以它们被人们称为是有价值的物品。价值概念由此产生。所以价值概念的产生是和货币的产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从货币最初始的形式上,可以体现价值的本质:价值是人们都愿意和可以接受的财富。社会成员都可以接受的财富是什么呢?是社会财富或国民财富。同时,货币作为价值和社会财富的化身和代表长期受到人们的崇拜。因此说价值质的规定是社会财富。或者说,从本质上讲,价值是社会财富的抽象表现。交换使财富具有了社会财富的性质,并表现为价值。

明确了价值质的规定,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财富的源泉?经济学家的研究已经公认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决定价值,是说它们决定价值的质,它们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2)价值量的规定性。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还有量的规定。只知道两种物品可以交换是不够的,还要知道一种物品可以交换多少另一种物品,交换才能进行。例如1公斤鸡蛋可以换5公斤白菜。它表示1公斤鸡蛋的价值量是1公斤白菜价值量的5倍。因此,交换比例体现的是两种物品价值量的比例。价值量的计量需要一个度量单位或价值尺度。这样就出现了固定充当交换媒介的物品——货币。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交换媒介,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价值的代表并能度量和表示物品的价值量,从而提高交换的效率。因此,货币单位是价值量的度量单位,货币是价值的代表。例如用货币计量和表示鸡蛋的价值量是5元/公斤,白菜的价值量是1元/公斤。这就是价格码。可见,从本质上讲,价格是用货币计量和表示的物品的价值量。或者说,价格是物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因此,讨论什么因素决定价格,实质上就是讨论什么因素决定物品的价值量。

因此,马歇尔的均衡价格决定理论本质上是关于物品价值量的决定理论。根据该理论,物品的价值量决定于供给=需求,边际成本=边际效用。那么为什么物品的价值量是由两个层次、四个因素共同决定呢?它本质的含义是什么呢?

先来看第一层次,供求双方代表的是交易双方或交换双方,既然交易的物品是交易双方共同认可和接受的财富,即社会财富,那么这个社会财富的量即价值量该由谁来决定呢?显然也必须由交易双方共同认可和决定。如果交易的单方面决定价值量,那么交换就不能成立,交易也无法进行。因此,供求一致作为决定价值量的第一层次是由价值的本质,即社会财富的性质决定的。

第二层次,边际成本=边际效用的本质意义是什么呢?这是交易双方认可和确定价值量的依据。就是说交易双方是依据什么来确定和认可一辆汽车的价值量是10万元,1公斤大米的价值量是3元呢?供方是依据其生产一辆汽车或1公斤大米的边际成本(即消耗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的费用),需方是依据其消费一辆汽车或1公斤大米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即享受程度。供求双方经过竞争、比较和权衡,当双方达到均衡时,也即交易双方都认可了对方的依据时,交易双方就达到共识,共同确认和决定了物品的价值量或价格,也即交易条件。

应该强调指出,在人类生活的早期,有劳动,有生产,但没有价值。价值是随着交换的出现而产生的。由于交换使财富具有社会财富的性质,并表现为价值,社会财富的量也表现为价值量。因此,价值和价值量的规定性就应该从交换本身的性质加以说明。

综上所述,价值量的规定性就是社会财富的量。它是指生产一单位物品所消耗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费用的总和。这个财富量是用货币计量和表示的,所以物品的价值量就是价格,它是由供给和需求、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共同决定的。国民财富的价值总量即为国民产品的价格总和,即总产值。

(3)价值决定是一个系统工程。价值或国民财富的决定取决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系统运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性质集中体现在国民财富的价值总量由有效需求支出总额决定,而不是由产出总额决定。仍以图1-2两个部门收入循环模型为例,在政府收支平衡和进出口平衡的前提下,社会有效需求支出总额由消费支出总额C和投资支出总额I构成,即C+I。当产出总额为1500亿美元最终产品和劳务,有效需求支出总额为1500亿美元货币时,均衡国民收入,即国民生产总价值为1500亿美元;当产出总额为1500亿美元产品和劳务,支出总额为1200亿美元货币时,均衡国民收入,即国民生产总价值只有1200亿美元,这时,各种产品的价格会由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而下降,一些产品会由于销不出去而过剩。当产出为1500亿美元产品和劳务,支出总额为1700亿美元货币时,均衡国民收入为1700亿美元,这时,各种产品价格会由于供不应求而上升,国民生产的总价值会在1700亿美元水平上达到均衡,社会将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可见,国民生产总值不取决于产出总额,而取决于有效需求支出总额,这意味着国民生产总价值的决定取决于生产、分配、消费、交换系统的正常循环和运作。

1)生产环节。企业消耗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各要素产出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因此,产出的各种实物产品的价值是由消耗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各要素的价值量决定的,就是说是由企业购买各要素所支付的成本: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总额决定的。因此,总产出的价值量等于各要素的收入总额。

2)分配环节。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供求关系和要素的边际产出率决定各要素的市场价格。各要素的所有者依据自己提供的要素数量和要素的市场价格获得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等各种收入。市场机制自然而然将国民收入分配给社会成员。但是,由于市场机制是按照要素供给数量和价格分配国民收入的,而社会各成员拥有的要素数量不等,从而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均等。资本、土地等财产所有者由于财产数量多而获得很高的收入。但他们人口有限,消费支出额也有限。劳动者主要是劳动要素的收入,财产收入很少。但人口众多,有限的收入限制了他们的消费支出。正如霍布森等许多经济学者指出的,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会导致社会消费支出不足,消费支出不足又会导致产出过剩和资源浪费。因此,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在分配环节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提高低收入者和无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不仅可以缓解由于收入分配不均导致的利益冲突,而且可以提高社会消费支出总额和有效需求,避免社会生产能力和资源的过剩和浪费,使国民生产总价值达到它应该达到的水平。

3)消费环节。公众的支出分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对资本品的购买),他们的总和构成有效需求支出总额(仍以政府收支平衡和进出口贸易平衡为前提)。显然,有效需求支出不仅有一个在价值总量上与产出平衡的问题,还有一个产品结构上平衡的问题,即公众对消费品的购买支出总额和资本品的购买支出总额与企业产出的消费品数量和资本品数量平衡。否则即使支出总额与产出总额在价值量上是平衡的,但由于产品结构失衡。比如,资本品产出过多,需求较少,会出现资本品局部过剩;消费品产出过少,需求较多,会出现消费品价格上涨。这样,价值总量仍然不能正常循环。这个问题西方学者注意得不够,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对此则进行了深刻分析,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现代企业在生产上依据以销定产合同进行生产,从微观上减少了盲目性,但宏观上经济形势的变化经常使合同难以执行。因此,政府财政支出除在总量上尽量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还要调节产品结构的供求平衡,才能保证价值总量的正常循环。

4)交换环节。当产出总价值量与支出总额相等,而且产出的资本品和消费品数量与对二者的购买支出额平衡,就决定了国民生产总价值的水平。这时不会有过剩和供不应求现象。其他各种不平衡的情况可以推知。总之,国民生产总价值的决定不取决于产出总额,而取决于支出总额,这就可以理解价值决定于系统运作的性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社会财富的形成或价值量的决定依赖于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系统运作的有机体的运动时,就决定了价值或价值量的相对性质。这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描述的物理世界是类似的。而且,从微观上看,决定价值量的四个因素,供给和需求、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都是变动的。从宏观上看,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度量价值量的尺度——货币。货币数量的变动会使尺度伸缩,从而它度量的价值量也会伸缩。因此,这五个因素从微观上和宏观上也决定了价值量的相对性质。

价值或价值量的相对性质表现为市场价格随时间、地点而波动不定。它意味着每个人的财富也在变动,比如说今天值20000元,明天可能值25000元,后天可能仅值15000元。每个感受过股市波动的人都知道情况确实如此。这似乎太不可思议了,也令人难以接受。正因为如此,从亚当·斯密时代开始,人们一直在苦苦探求“真实的价格”(斯密),“不变的价值尺度”(李嘉图),人们总是认为,价值和价值量应该是不变的,财富是多少就是多少。价格是变动的,但它是暂时的。然而这只是人们的一相情愿,想当然。二百多年的苦苦探求至今没有结果,人们找不到不变的价值或价值量,人们不得不接受现实,认识到在供求关系和众多变量的相互作用下,价值和价值量一直是处在变动中,我们的财富具有相对的性质。探求真实价格或不变价值的努力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表现。

至此,我们完成了系统价值理论的说明。系统价值理论的意义在于它表明社会财富的创造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相互依赖与合作,取决于政府承担起它的社会责任,取决于市场经济系统的完善和有效率的运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对于走向21世纪的人类,取得上述共识无疑是重要的。而且,系统价值理论学说也为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国家保护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的合法收入的科学论断提供了理论支持。

3.国家干预主义思想

凯恩斯经济理论第二个重要的贡献是通过探讨危机和失业的原因,提出了政府应该干预经济运行,承担起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责任的思想。

凯恩斯考察和分析了国民总收入、总储蓄、消费支出总额、投资总额之间的关系,否定了供给必然等于需求的萨伊法则。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决定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失业和危机的主要原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使总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储蓄,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投资者对投资效益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储蓄不一定转化为投资支出。当有效需求(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严重不足时,就会出现过剩危机和严重失业。凯恩斯认为,由于市场机制已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必须通过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以增加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避免危机。面对强大的经济自由主义传统,凯恩斯指出,对经济运行进行国家干预和调节,这虽然“是对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但却是“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之全部毁灭”的“唯一切实办法”。[13]商品经济的生产社会化性质终于以大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要求国家作为社会的代表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和管理,凯恩斯学说的出现,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因此,凯恩斯主义也被称为国家干预主义。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开辟了宏观总量分析的新领域,指出了传统经济学的缺陷,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政策主张。西方学者认为是对经济学的开创性发展,并称之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战后各西方国家政府纷纷采纳了凯恩斯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干预经济运行。凯恩斯的学说也取代了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而居领导地位。

尽管凯恩斯开辟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但他的学说还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他的后继者们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了他的学说。这方面有重要贡献的主要有美国的阿尔文·汉森(Alvin Hansen,1887~1975)、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Paul Antheng Samuelson)等人。汉森等人对凯恩斯学说的补充主要有三点:①用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相结合来解释经济波动的原因(汉森—萨缪尔森模型),以补充凯恩斯仅用乘数原理解释波动原因的不足。②补偿性财政政策。凯恩斯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背景下,从自己的有效需求不足论出发,提出的是扩张性赤字财政政策。汉森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周期性地由繁荣到萧条的上下波动过程,与此相适应,政府在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政策,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性政策,即“逆风向而动的总需求管理政策”。这样,从长期看,既能使财政收支趋于平衡,又能减缓经济运行上下波动的幅度,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③用IS-LM模型(希克斯—汉森模型)补充凯恩斯收入均衡模型。从而把收入均衡和货币均衡分析结合起来,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用该模型可以具体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两种政策结合使用对经济总量均衡的影响,从而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更为具体的选择工具。

六、萨缪尔森和现代主流经济学

保罗·A.萨缪尔森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于他在许多方面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现代西方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曾被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并历任美国政府几个财政和金融机关的顾问。他是那种能够同普通公民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为数极少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经济学》自1948年出版以来,已再版了18版,被翻译成德、日、法、中、俄等40多国文字的版本,是世界最流行的权威经济学教科书。

萨缪尔森认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已逐渐演变成“保持公私两方面的主动性和控制权的混合经济”,即既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自由市场经济,又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的经济。因此,在理论上既要有反映自由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学,又需要反映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宏观经济学,这就需要把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体系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体系结合起来,以形成完整的社会经济理论体系。1948年,他出版《经济学》教科书,将凯恩斯理论和马歇尔理论进行了综合,并称这个理论体系为新古典综合派理论。1970年第8版《经济学》中改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1976年第10版又改称为“现代经济学”。1994年出版了第15版,1998年出版了第16版。每次再版都是在保持基本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补充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材料,该体系尽管受到一些西方学者的责难,但战后一直在西方经济学界居正统地位。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也一直在西方各国居于权威教科书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各国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即国民收入增长停滞和价格上涨(膨胀)并存的现象。这和传统经济波动周期的特征是矛盾的,也是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无法解释的。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各西方经济学派展开激烈的争论,新古典综合派又进一步综合各派理论建立了“收入—价格”模型,也称“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用来分析“滞胀”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滞胀”的方法。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第12版序言中说:“我们采用总供给和总需求(AS—AD)作为了解价格和国民产量全部运动的主要方法。宏观经济学的全部主要问题现在都用这些新工具来进行分析,这样,我们就把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凯恩斯的、古典的、货币主义的、供给学派的、理性预期的和现代主流派的宏观经济学结合成一个整体。但是由于各派对这个模型的解释存在分歧,而且这个模型对“滞胀”现象的解释也不尽如人意,宏观经济学又处在一个面临突破和发展的时期,而突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国际范围的经济关系协调。正如马克思说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具有“世界历史的性质”,市场是“世界市场”。商品生产的社会化大生产性质,不仅局限在一国范围的“社会”,而且是世界范围的社会,这一点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中已明显表现出来,而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还局限在一国范围内的总量分析及政府的调节。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以及电视、通讯和交通手段的革命,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交往的范围、广度和深度以空前的速度发展,各国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连接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一体化,“地球村”已成为时代的特征。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增长、失业、通货膨胀,仅靠一国的经济调节是不够的,这也日益成为世界范围的调节问题。“滞胀”现象只是一个信号,国际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进行着国际范围的经济调节活动。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宏观经济学已有了新的进展。如近几年深受欢迎的美国的多恩布什(Rudiger Dornbusch)、费希尔(Stanly Fisher)的《宏观经济学》已将“国际经济联系”、“国际调整与相互依赖”作为独立章节并入宏观经济学体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16版以一篇的篇幅讨论国际贸易、联系及全球经济管理的问题,体现了宏观经济学新的发展方向。

本节简要回顾了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伴随着人类交往和社会经济生活由地域的、国家的到世界范围的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即人类对社会经济生活认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重商主义只看到了贸易会带来财富,这是对商品经济的表面认识。重农主义则看到财富的形成和增长依赖于市场体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系统运作,这表明人类的认识已初步深入到市场经济的内部结构。斯密强调了一切部门的劳动和生产都是国民财富增长的源泉,以及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途径和财富的分配。边际效用学派强调了消费者需要的物品、愿意支付货币购买的物品才是社会财富,即强调了社会财富形成的消费环节。因此,他们都只是深化了构成市场体系的局部环节的理论。马歇尔对前人的理论做了总结,基本上完成了对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认识。自主运动的市场经济体系尽管给人类带来了财富和繁荣,但它也是有缺陷的,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这就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尽管人类的智慧经过百多年的努力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开经济周期之谜,但是人类认识到了造成经济波动的部分原因和机制,建立了一套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以测量市场经济运行的质量,并通过政府对其进行调节,以尽可能驯服它,达到经济生活稳定增长的目标。这就是宏观经济学努力要做的事情。市场经济这匹骏马具有“世界历史”的性质,驯服它要在世界范围内靠全人类的努力,因此,宏观经济学正在发展,还没有最终完成,但人类的认识总有一天会完成它的。

第二节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是说经济学研究的客体是什么,而不是说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说,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指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人们观察和研究的客观存在,而不是指人们观察客体过程中头脑、意识中产生的“问题”。经济学理论是人类认识的结晶,是意识的产物。“问题”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所产生的意识的初级形态,也是意识的产物。说经济学以“问题”为研究对象,无异于说意识以意识为研究对象,这就弄错了意识和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西方学者由于犯了这个错误,在研究对象问题上陷入了十分混乱的迷宫,至今概括不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亚当·斯密开始,历代的经济学者都是以“问题”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比如,斯密认为经济学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和分配问题的;门格尔认为经济学是研究消费问题的;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性及配置问题的等。直至当代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在谈到研究对象问题时,也还是罗列出一大堆经济学的“问题”,并将这堆“问题”最后归结为“稀缺性和选择的效率”问题。为什么如此呢?因为随着人们对社会经济生活认识的深化和进展,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经济学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的,应该以哪些“问题”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呢?所以不同时代的经济学者以他那个时代经济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后来的经济学者面对前人一大堆“问题”研究对象的表述,自然无所适从。于是经济学成了一门连研究对象都说不清楚、杂乱无章、庞大“问题”堆积的学科。在这种状态下,建立清楚的经济学逻辑体系,自然无从谈起。例如,当代流行的迈克尔·帕金的《经济学》和布拉德利·希勒的《当代经济学》仍然是以“问题”为单位堆积的学科。就连当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他最新版(第18版)的《经济学》中,我们也能感到他由于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在理论体系的逻辑上所表现出的力不从心和无奈。因此,在研究对象问题上正本清源乃是理清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联系,学好经济学的入门工作。

一、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市场经济体系

自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解体,人类的生活就被卷入了自发形成、自主运转的市场经济体系。这个市场体系支配和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不论你扮演什么角色,你的行为都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规则行事,成为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的“经济人”,否则你就无法生存或不会生活得很好。除非你是独居深山,自种自吃,且和现代社会没有关系的人。可见市场经济体系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自主运动的客体。身陷其中又不由自主的人类面对着这个支配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市场经济体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观察、思考和认识它,这样人类的头脑中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经济问题”:什么是财富?什么是财富的源泉及财富是如何度量的?或价值及价值尺度是如何决定的?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其效率如何?市场是如何分配社会财富的?为什么有人富、有人穷,它公平吗?市场制度完美无缺吗?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市场的范围有多大?……如果再列下去,还会有许许多多。显然,把这些问题或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表述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不合适的。所有这些问题是人类在二百多年间认识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产生的,人类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地认识了构成市场经济体系的各个要素、市场体系的结构、市场体系的循环和运作及市场体系的缺陷和对策。因此,我们说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市场经济体系。

二、市场经济体系的定义

什么是市场经济体系呢?我们可以把它定义如下:市场经济体系是自发形成的,以商品、货币、劳动、资本、土地等若干要素构成的,以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为结构,以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货币市场为子系统,以货币循环为纽带的,呈周期性自主运动的经济系统。这个定义可以用图1-3直观地表示:

图1-3 市场经济体系运行图

仔细观察该图,思考一下市场系统是如何循环和运作的。

该定义表明市场经济体系有如下特征:

1.市场体系是自发形成的

这是说自分工和交换产生以来,自然形成了市场系统。而且市场运行的规则是自然形成的秩序,不是人为秩序。政府制定的市场法规只有符合市场的自然秩序才会存在,是自然秩序的法律表现。

2.市场经济体系是由若干要素、四个环节、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的基本关系,称为市场机制。

3.市场系统是自主运转的循环系统

社会成员依其经济功能被分为供给者和需求者。在要素市场上,公众作为供给者提供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并获得收入;在产品市场上公众又作为需求者购买消费品;厂商在要素市场上作为需求者购买各要素;在产品市场上厂商又作为供给者提供产品。在这个循环中,供求关系形成的市场均衡价格自动调节和进行资源的配置、财富的生产、收入的分配、产品的消费及财富的度量。

4.市场经济系统的运行呈周期性波动

商业周期之谜至今没有完全解开,这表明人类对市场经济系统的认识还没有最终完成。人类只能依据对商业周期的认识程度采取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周期,以求得市场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国民财富的稳定增长。这再一次表明了人类意识与市场经济系统的关系。

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

弄清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市场经济体系,我们就能将人类对市场经济系统的认识成果条理化,就是说可以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思路理清楚。

从两个角度认识和考察市场经济系统,现代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考察市场经济系统各个要素及构成环节的微观结构,说明市场系统是如何构成和自发运作的,以及运作的效率、缺陷和对策。例如,微观经济学依次分析供求原理及关系(交换环节),需求及消费者行为(消费环节),供给及生产者行为(生产环节),要素市场及收入分配(分配环节),市场均衡(市场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证明),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系统的缺陷及对策)等,从而说明稀缺的生产资源如何通过市场供求机制自动配置,财富如何通过生产环节生产出来,又通过交换环节自然而然分配给社会成员以供消费。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问题、市场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问题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宏观经济学从总体上考察市场系统的运作质量,波动原因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以尽量保障市场经济系统稳定运行和国民财富的稳定增长。国民收入核算和决定理论概括出一套度量经济运行质量及波动幅度的指标体系:GDP及增长率、失业率、通胀率等。依据这套指标体系,政府采取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削平经济波动的峰和谷,以提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促进国民财富的稳定增长。周期理论、失业理论、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20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市场日益紧密连接为一个世界市场。市场经济体系的世界市场性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各国市场的相互依存和联系、全球经济的管理,成为宏观经济学新兴的发展领域。

四、现代经济学的定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给现代经济学定义如下:现代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体系运动规律的学科。它说明稀缺的生产资源如何通过市场供求机制自动配置,财富如何通过生产环节生产出来,又通过交换环节自然而然分配给社会成员消费。它对市场经济体系运动的矛盾如经济周期波动提出解释和解决的对策,以促进国民财富的稳定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辩证法的规律并不是人的意识注入自然界的,而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被人的意识发现和概括出来而已。经济学理论与市场经济体系的关系也是如此。经济学只不过是将人类意识发现的市场经济系统运动规律概括出来加以理论的说明而已。摆对了意识和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头足倒置的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令人头晕的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另外,还需要说明一下现实生活中人们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我们已说过,自主运转的市场系统支配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生活在市场经济系统中的人们受着异己力量的支配。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人们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无所作为了呢?不是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恩格斯)。如果你对市场的知识认识很少,对市场体系的运动规律一无所知,那么你只有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你会生活得很不舒服,甚至活不下去。如果你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了一些市场运动的规律和知识,你就会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你会发现和抓住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市场机会,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如果你通过学习获得了比较充分的市场知识和对市场运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你就会获得更大程度的自由,你会发现更多的有用信息,在更多的市场机会中进行选择,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掌握自己的命运。“鹰有时候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不会飞到鹰那么高。”(列宁)学了经济学,你的生活可能有时候还不如一个小商人。但是,一旦你有机会飞起来,小商人是永远赶不上你的。这就是学习经济学的意义,学好经济学,你会得到报偿的。

第三节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

一、欲望和经济品

人们之所以有经济生活,是因为人们天生具有各种欲望,比如生存的欲望,过更好生活的欲望,安全的欲望,被社会尊重的欲望等。经济学家将欲望定义为,欲望(wants)是指人的一种缺乏或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或需要。

西方学者把人们的欲望分为许多层次,如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的需要,安全和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当人们低层次的欲望被满足后,就会产生高层次的欲望。实际上人们的欲望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产生的,几十年前的人们谁会想到今天的人们会产生减肥的欲望呢?而且有的人在减肥上花的钱比在吃饭上花的钱都多。正是由于人们欲望的多样性及随着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它是无穷无尽的。

人们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就要消费各种物品和服务。比如人们要生存就要呼吸空气、喝水、吃食物、穿衣服等。有些物品人们不需要花费代价就可以得到和消费,比如空气。经济学家把不需要花费代价或成本就可以得到的物品称为非经济品,或自由取用品(Free Goods)。遗憾的是自由取用品是很少的。人们需要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是需要花费代价或成本去生产才能得到。经济学家把需要花费成本才能得到的物品称为“经济品”(Economic Goods)。比如,人们要得到衣服,就要花费劳动和土地去种植棉花,还要用机器和技术去纺纱、织布、制作服装等。这些劳动、土地、资本(机器)、技术称为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由于人们欲望是多种多样和无穷无尽的,为满足这些欲望需要生产的经济品和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相对来讲就是有限的、不足的。经济学家把这种不足称为“稀缺性”。

二、稀缺性和选择

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们的欲望无穷而言,人们可利用的满足自己欲望和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有限的或稀缺的。稀缺性的概念反映了人们欲望无限和资源有限这一经济生活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自有人类经济生活以来一直存在,所以人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选择最有效率、最经济的利用有限资源的方式来获得最大利益。这本身是市场规则决定的“经济人”的本能要求。

对个人来讲,哪些是可利用的资源呢?你拥有的资产(动产和不动产)、时间、工作能力、活动空间和信息网、知识技术等。显然,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重要的事实:①你会发现你的资源是不足的、有限的。例如很少人会觉得他的金钱是足够用的。除非是一个没有过更好生活欲望的人或者百万富翁,当然这样的人也是有的。②你的这些资源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组合利用方式,可以带来更大的收益。或许你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别人怎样生活,你就怎样生活,那么,你就是个比较传统的人。假如你的一个朋友利用他的时间和金钱去旅行,去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或许一个偶然的发现和机会就改变了他的命运。那么你不觉得应该考虑更好地利用你的金钱和时间的方式吗?

对一个社会来讲,哪些是可利用的资源呢?劳动、资本、土地、具有专门技术知识的人才、技术知识创新等。

劳动是指千千万万靠出卖劳动为生的人们,如工人、技师、医生、教师等,它构成社会的劳动资源。劳动资源的特性是它的能动性,即在所有资源中,劳动资源具有组织运用其他资源的能动作用。

土地是指土地以及地面上下一切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各种矿产、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一个特性是不可再生性(或再生的周期很长)。用尽了就永远失去了。因此,小心地利用这些稀缺资源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选择。

资本指资本物品,是经济制度生产的,而且能不断生产出来的(不同于自然资源)和劳动结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而且本身也构成物质生产力的各种工具、机械、设备、车辆、工厂、建筑等。资本资源的特性是可以通过人工不断生产出来和积累起来,资本拥有量即资本存量是一个社会物质生产和财富增长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

专门技术知识的人才、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家、科学家及各类专家、技术发明等。这是社会的智力资源。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智力资源日益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对一个社会来讲,可利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即相对于满足社会成员各方面的需要而言是不足的、稀缺的。而且这些资源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组合利用方式或用途来生产各种产品。所以一个社会应该考虑如何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率地利用有限资源的方式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

萨缪尔森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个工具说明了这个道理。下面就介绍萨缪尔森的这个工具及所表达的经济思想。

三、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机会成本

资源稀缺性意味着社会不能无限制地生产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产品。也就是说在资源和技术水平既定的前提下,各种产品的生产都有个最大数量。而且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数量就要减少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例如政府用于学校建设的资源增加,剩下用于建筑住宅的资源就减少。人们选择的食品消费增加,他们所能消费的衣着就减少。因此在经济生活中,无论是个人的投资和消费,还是政府的公共投资和消费都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是有代价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对稀缺性、选择及其代价问题的一个技术分析工具。

为了分析简便,萨缪尔森假定社会以现有的全部资源只生产两种产品:黄油和大炮,见图1-4。

图1-4 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1-4中,A点表示社会将资源全部用于大炮生产,可生产15千门大炮,而黄油的产量为零。F点是另一个极端,即资源全部用于黄油生产,大炮产量为零。在两个极端之间存在许多可能性,把这些可能性的点连接起来,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边界上的任一点代表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两种产品的最大产量组合。边界以内的任一点,例如G点,则表示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或存在着失业或资源浪费,这对社会来讲是不经济的。边界以外任一点,例如H点表示社会现有资源所达不到的产量水平。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达了许多有意义的经济思想:其一,一国的生产只有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才是有效率的。萨缪尔森认为,效率是指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该经济体的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愿望。当社会在不减少一种物品产量的情况下不能增加另一种物品的产量时,其生产便是有效率的。其二,当一国资源增加、技术提高,如新资源的发现、人口增长、技术发明等,会使该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反之亦然。其三,在资源既定条件下,增加一种产品的产量,必然放弃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就是说,当社会选择增加一种物品的产量时,这种选择是有代价的。在图1-4中,让我们来看C点,它是2百万磅黄油和12千门大炮的产量组合。假如我们要增加1百万磅黄油的产量,那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3千门大炮的产量,如从C点到D点。换句话说,社会增加1百万磅黄油产量的代价是减少3千门大炮的产量,这个代价就是社会增加1百万磅黄油产量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萨缪尔森给机会成本下的定义是:“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机会成本的概念有助于人们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进行权衡和比较以对资源的用途作出最佳选择。

例如,对于100万元资金,要投资一个项目。首先要假定两点:一是资金是有限的,只有100万元,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考虑只能投资一个项目。二是据掌握的信息和知识,有许多项目或机会可供选择:制衣厂、食品厂、养鱼场等。因此,如果选择食品厂,那么就要放弃制衣厂、养鱼场等的机会。如何选择?显然,应该预测各个项目的年收益率,从而比较各个项目的机会成本,如果预测制衣厂年收益率为20%,食品厂年收益率为15%,养鱼场年收益率为10%,那么,如果选择食品厂项目,只能获得15%的年收益率,却放弃了制衣厂20%年收益的机会,显然机会成本太高,是不明智和不经济的。因此,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应该选择制衣厂项目,而放弃其他的机会。这样的100万元资金也就得到最有效率的运用。

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思想。它不仅告诉人们在人生道路和市场经济中面临各种机会时进行选择的方法,它还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比如当人们用一小时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就意味着放弃了用这一小时去做其他事情的机会和可能得到的收益。而且这一小时对一个人来讲是永远失去了而且无法选择了。因此,珍惜时间,珍惜资源,精心选择是每个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人们应有的“经济头脑”。

第四节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一门学科,发现其中的问题和错误,吸收其科学合理的研究成果,离不开了解该门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且在现代经济学学习中的一些主要困难,在于我们对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了解不够,所以本节我们要讨论一下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抽象分析方法及结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和数学方法。

一、抽象分析方法及结构分析方法

抽象分析方法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对抽象分析方法的一种有代表性的误解认为:经济学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建立在一系列不符合于事实的假设条件之上。既然假设条件不符合事实,其结论也不可能成立。这种观点显然不了解抽象分析方法。因为假设条件是抽象分析方法,它不需要符合事实。

抽象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普遍采用的理论分析方法,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分析有许多试验手段,如化学试剂、显微镜等,社会科学的研究则没有这些试验手段,只能用理论抽象的办法。马克思说:“经济分析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只能用抽象的办法代替二者。”如何理解这个“代替”呢?例如,假定在化学研究中,如果有人提出两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可以结合为一个水分子,那么怎样证明这个论断是否正确呢?可以在实验室用化学试剂排除其他的分子和杂质创造一个纯粹的环境,试验两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结合的结果就可以验证这个论断。但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人,是社会,由各种人的活动组成的各种经济现象错综复杂地结合在一起,如何把他们分解开来?如何创造一个纯粹的环境考察单一经济现象的变动规律?我们不能用化学试剂把一部分人排除掉或消灭掉,只能用理论抽象的办法,把他们抽象掉,即假定他们不存在或不变。因此,我们可以把抽象分析方法表述或定义如下:抽象分析方法是用假设条件来排除需要排除的因素和现象,用假设条件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环境的分析方法。例如,当考察需求变动规律时,假定供给不变,从而排除供给变动对需求的干扰;考察产品市场的均衡时,假定货币市场不变,从而排除货币市场变动对产品市场均衡的干扰等。再如,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多的,甚至是没有的,大部分市场是程度不同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但是,为了考察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必须假定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来排除各种变形对市场竞争机制的干扰。说明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才能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害等。可见,假设条件并不需要符合事实,它的作用在于排除需要排除的现象和因素,就像上例化学研究中化学试剂所起的作用一样。

结构分析方法是抽象分析方法的一种具体分析方法。例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市场经济体系,这个体系是由若干要素、环节、子系统构成的结构复杂的经济系统。如何分析这个系统呢?不能用显微镜去观察它的内部结构,只能按层次和环节把它分解开,然后逐个环节分析它的内部结构。当分析一个环节时,把其他环节排除掉,即抽象掉,例如分析生产环节时,把消费、分配、交换等环节抽象掉。当把所有的环节都分析完后,将它们联系起来,就有了一个结构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的整体概念。

二、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及发展、运动规律进行观察,提出假说,进行验证,并上升为理论的分析方法。例如,通过观察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发现,当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需求量会下降。由此可以提出假说,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这个假说如果被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关系的事实验证是正确的,就可以把它上升为理论,即需求定理。如果假说被事实验证不能成立,那就不能上升为理论,或需要依据事实验证的结果进行修正。实证分析方法是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西方学者将它用于经济学的研究,以说明客观经济现象的变动规律。实证方法只是客观地分析和说明事物或现象是什么,存在哪些运动规律或趋势,而不涉及该事物或现象是好还是不好的评价。萨缪尔森是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经济生活的著名学者,他很注意对经济事实的观察,各种经济统计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因为统计资料是历史事实的记录。他在他的《经济学》第16版中说:“经济学家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理解经济生活。包括观察经济事件,利用统计分析,并注重历史记录。”[14]这里所说的科学方法就是实证方法。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从中概括(进行一般化的抽象)出经济变量之间的一般关系和变动趋势是实证分析常用的方法。比如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柯布和道格拉斯对美国制造业1899~1922年期间投入和产出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这一时期资本要素对总产出的贡献是25%,劳动要素对总产出的贡献是75%,而且这一时期美国刚刚进行产业革命不久,技术进步对各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约1%多一点。柯布和道格拉斯将上述对美国制造业投入—产出的统计资料实证研究的成果用数学式表达出来,即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1.01L0.75·K0.25

这个函数只是表达了美国制造业1899~1922年间投入和产出的规律,而且这一规律是用实证分析方法得出来的。

规范分析方法是指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分析方法。当人们认为某个事物或现象好或不好时,就要收集事实、材料作为依据,进行推论和演绎,形成观点或学说,来说明好为什么好,不好为什么不好的问题。因此,规范分析方法是以人们的主观价值判断为前提的。

例如,经济增长问题。哪些因素会促进或限制经济增长?政府的政策对经济增长有什么作用或影响?这都是实证分析,因为这些作用和影响都是客观的。追求经济增长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社会应不应该追求经济增长?这些问题的分析则是规范分析,因为这些问题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比如罗马俱乐部的成员用大量事实说明追求经济增长导致资源的掠夺性开采,生活环境的污染和恶化,主张人类应该停止追求经济增长。有的经济学家则认为,经济增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资源和环境问题会逐步解决,而且只有经济增长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应加快经济增长。

三、数学方法

经济学不仅需要对经济现象进行质的分析,在许多场合还需要进行定量分析,因此数学是分析经济变量之间关系及量的变动趋势方面的一个有用的工具。一般来讲,数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运用有两种情况:

1.将数学用作定量分析的工具

比如边际增量分析,反映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几何图形和曲线等。理论经济学中的数学革命的实质内容是将边际增量分析和抽象分析方法相结合。萨缪尔森说:“只要记住是狗尾巴摇动狗身子,而不是狗身子摇动狗尾巴,那么经济学并不难学。”就是说,在理论经济学中,重要的是边际量,而不是总量。是边际量的变动决定总量的变动趋势,而不是总量的变动决定边际量的变动趋势。在经济学中将遇到许多重要的边际概念: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例如,依据边际收益的定义、公式及平均收益、总收益的定义、公式和抽象的线性需求曲线(因为实际的需求曲线是弯弯曲曲的,抽象掉各种干扰因素,就可以把需求曲线画成直线性的),可以做出边际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总收益曲线。从而考察边际收益的变动对平均收益、总收益的影响。这就是边际增量分析和抽象分析方法相结合应用的例子。几何图形和曲线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量的变动趋势。一图胜千言,它方便、简洁、直观的优点是现代经济学大量使用图形模型分析经济现象的原因。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就是把数学作为定量分析的工具运用的。特别是他把边际增量分析与抽象分析相结合,揭示了经济生活中许多重要的规律。在这个场合,并不需要很深的数学知识。多恩布什和费希尔在他们的《宏观经济学》中写道:“我们要指出本书对数学的预备知识的需求不会超过中学的代数学”。[15]所以,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生不必因为数学感到为难。实际上,数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真正有意义的运用就是作为定量分析的工具,它所要求的数学知识是很简单的,看一看萨缪尔森、帕金、希勒的原著就很清楚。那么,为什么许多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数学感到头痛呢?这是因为数学在经济学中的第二种运用方式所造成的神秘性蒙蔽了许多学生。

2.用数学公式对经济现象进行抽象推理

比如,一般均衡方程的推论,效用或福利函数的推论,帕累托最优条件的推论等。在这种场合,并不要求具体的计算结果,它仅仅是一种抽象推理。数学在经济学上的这种运用,其实质是用数学语言表达的经济学。人类有许多种“语言”,音乐家的语言是音符和旋律,美术家的语言是图画和色彩,工程师的语言是设计图纸,数学家的语言是数学公式。用数学语言表达经济学使许多人感到不习惯和费解,因为经济学研究的不是自然界物质机械的数理运动,而是人的经济活动。在世界上很难找到任何两个在偏好、情感、价值观、性格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人。而且人们的经济活动不单单是只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还有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伦理的、种族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把各种不同的人抽象为单纯的数学符号,然后用数学公式去演绎人们的经济活动,这种方法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反映现实的经济生活,具有实际的经济意义,难道不值得怀疑吗?正是由于许多人感到疑惑和费解,经济学变得“高深”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一门学科是否高深,取决于它的思想内容,取决于它是否说明了深刻的道理和解决了重大的实际生活的问题,而不取决于它的表达方式。如果认为用数学语言表达经济学,经济学就“高深”了,那么如果请一只鸟给大家讲经济学,恐怕懂得鸟语的表达方式的人更少,那么经济学不就成了“天书”了。这只鸟也就成了“天才”了,尽管鸟表达的思想要简单得多。不要以为鸟类没有经济学,经济学就是生存之学。凡是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都有自己的经济学。

实际上,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著名的、严肃的学者从来都不卖弄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帕金、希勒等学者在他们的经济学著作中,都不将经济学内容的数学表达方式放在正文里,而是放在附录里提供给那些对数学语言感兴趣的读者。对数学语言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不读,只读正文里的内容,即经济学语言表达的内容。这并不影响经济学的学习。西方是个自由社会,学者有选择表达方式的自由,读者也有选择的自由,不习惯数学语言表达方式,避开它就是了。如果了解了西方学术界的这种情况,就会明白数学语言并不是西方经济学内容唯一的表达方式,而且它是被放在附录里的表达方式。不习惯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并不影响现代经济学内容的学习,所以既不要对它感到为难,也不要对它感到神秘。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创立者罗伯特·索洛在谈到经济学中数学语言风行的原因时指出,在思想上创新很难,在形式上(表达方式上)创新(花样翻新)很容易。可见,数学语言并不高深,它只是表达方式上的花样翻新。一般来讲,同一个原理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用经济学语言表达;二是用几何图形表达;三是用数学公式表达。

需要指出的是,数学在经济学中的科学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不是经济学中的数学革命,现代经济学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但是,在唯心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数学在经济学上的滥用对经济学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这一点将在第五章第六节一般均衡论的唯心主义性质中深入分析。

四、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分为两大类: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如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审计学、统计学等,给我们提供的是专门的经济计量、核算和管理技能。会计师和工程师一样是专业技术人员。理论经济学如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给我们提供的是经济理论和思想以及认识和分析社会经济生活及发展规律的方法和能力。如果做一个比喻,应用经济学给我们提供的是“一双手”和技能,而理论经济学给我们提供的是“头脑”和智慧。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几年偏爱计量经济学,比如,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两位微观计量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和丹尼尔·麦克法登后,2003年又将这个桂冠授予了两位宏观计量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克莱夫·格兰杰。这是由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要鼓励经济学的应用技术的发展,或者说鼓励应用经济学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理论经济学也数字化。经济思想的发展靠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靠抽象分析方法的进步。抽象思维是无法数字化的,这是理论经济学独有的领域。而且,应用经济学只能解决理论经济学提出的任务和问题。或者说计量经济学只能解决具体的经济计量分析问题。如果没有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应用经济学的发展就没有目标。就像一个人如果没有头脑,他的双手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当前理论经济学中滥用数学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区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界限,这导致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窒息,对经济学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害。学习经济学,首先应该学好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抽象思维方法,提高理论抽象思维的能力。然后才能在经济学理论原理的指导下应用数学工具,建立解决各种具体经济问题的计量和分析模型,分析解决具体经济问题。那种连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思想都不甚了解,却要用数学模型分析解决各种经济问题,是违背经济科学规律的,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五、怎样学好经济学

怎样学好经济学?最重要有两点:一是对经济学的理论和著作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二是要联系实际经济生活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经济学理论是人类对社会经济生活认识的成果。当人们观察、思考和认识经济生活时,把所思、所想写下来就是经济学理论和著作。有人说过“书是人类思想的记录”。当我们拿起一本经济学著作时,首先要看一下它的作者和出版年代,该书所写的就是某人在某个年代对某些经济问题的看法和思想。我们知道,经济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人类的认识也是在不断深化和进步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不同年代的经济学著作和理论只是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当时经济生活的认识水平,它不可能是永远正确和完善的。随着经济社会本身的发展,人们总会有新的发现、产生新的思想,这是经济科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学习经济学理论时,就不应该把书上写的都当成是永远正确、不可侵犯的教条,而应该是通过读书去了解前人的经济思想。而且,还不要忘记存在决定意识,前人的经济思想都是对以前的经济社会的反映。要学会了解前人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怎样产生的这些经济思想,然后再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联系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去观察和思考。这样就会有新的发现,产生新的思想,创造新的理论,这就是理论和思想的创新。

人类用两种方式认识世界。第一种方式是用心灵感知世界,相应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成果表现为诗歌、戏曲、小说、影视等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力量在于它的艺术感染力,作品通过形象地再现生活的场景、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知,来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可以使人们的精神、情感和心灵世界在这种共鸣中得到净化和升华。第二种方式是用理性认识世界,相应的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的成果表现为各种思想和理论著作。理论和思想的力量在于它的逻辑力量,在于它严密地揭示了我们实际生活的规律和道理,在于它帮助人们深刻地理解我们的现实生活。因此,逻辑和事实是衡量一切思想和理论著作能否成立和是否有缺陷的两块基石。对于任何思想和理论著作,你如果发现了它逻辑上的矛盾和漏洞,如果发现它不符合事实或不再符合现在的事实,都可以把它推翻。同样的道理,在经济学理论学习、研究和思考中,一定要注意逻辑的严密性,注意实事求是。逻辑是理论和思想的生命。事实是检验理论和思想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本章总结和提要

本章是学习经济学的一个总纲。第一节以价值理论为核心理清了从重商主义、亚当·斯密到凯恩斯主义、萨缪尔森和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思路,提出了系统价值理论学说,完成了人类在价值理论上的认识。第二节纠正了西方学者在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上的错误,提出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市场经济体系,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由于这两个理论的突破,经济学真正成了一门“通论”。第三节从经济人的角度说明了人类欲望无限和资源有限这一人类经济生活的基本矛盾以及人类应该如何选择和处理这一矛盾,这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第四节说明了经济学家认识、研究社会经济生活的科学方法以及学习经济学的方法。掌握科学的认识和研究方法对于提高人们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孔子曰:学而知之者,贤人也;不学而知之者,圣人也。就是说不通过上学而能获得知识的人比通过上学才能获得知识的人更高明。掌握了科学的认识和研究方法,就能独立地观察、研究社会经济生活,获得知识、创造思想,就能成为孔子说的圣人。

思考题

1.请评价亚当·斯密、马歇尔和凯恩斯对经济学的贡献。

2.为什么边际革命在经济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3.仔细分析系统价值理论学说,看它是否存在逻辑上的漏洞,是否符合事实,是否成立?

4.你认为西方学者在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认识上存在问题吗?你同意本书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概括吗?为什么?

5.请运用你经历过的事例说明机会成本的意义。

6.你在经济生活中考虑过如何有效地利用你的资源问题吗?你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都考虑些什么因素?

7.什么是抽象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

8.你在讨论问题时更多的是从价值判断出发,还是从客观实际出发?

9.你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理解清楚了吗?你认为经济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1页。

[2]杜尔哥:《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5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6页。

[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47页。

[7]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333页。

[8]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5页。

[9]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0版,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90页。

[10]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页。

[11]罗尔:《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60页。

[1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册,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1页。

[1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28页。

[14]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15]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