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完全竞争厂商达到短期均衡

完全竞争厂商达到短期均衡

时间:2023-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章 市场论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竞争性是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关键因素。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又依据竞争程度的差别依次分为三个市场类型: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其次,在说明了完全竞争市场资源配置的效果,才能通过比较说明各类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垄断等因素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害。就是说,在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均衡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第五章 市场论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首先,要对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的理论思路是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出发说明市场机制对追求最大利润厂商的调节和引导,最终会导致一个怎样的资源配置效果。因此,厂商均衡分析不是目的,说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才是本章的目的。其次,要介绍现代市场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不确定性和风险及博弈理论。最后,要对一般均衡论的唯心主义性质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一节 市场论概述

市场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生产资源的配置和调节、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以及财富的社会尺度——价格的形成,都是在市场竞争中自然而然解决和决定的。竞争性是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关键因素。本章进一步讨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问题,仍然要抓住竞争性这根主线,并且经济学讨论的市场是指单个商品的市场,有多少种商品就有多少个市场。

一、市场的分类

市场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的。比如,从产品市场划分可以分为:耐用品市场、非耐用品市场、低档品市场、奢侈品市场等。从要素市场划分可以分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土地市场等。由于本章考察和分析的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而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本章依据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对市场进行分类。首先,经济学将市场分为两大类: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又依据竞争程度的差别依次分为三个市场类型: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完全垄断市场。

西方学者认为,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具体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①同一种产品市场上厂商的数目;②同一种产品的差别程度;③厂商对价格的控制程度;④厂商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因此,依据上述因素的差别划分的各类市场的特点如表5-1所示。

市场类型和厂商类型是相联系的。例如,如果一个产品的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那么生产该产品的厂商就是完全竞争厂商。

1.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是众多小厂商生产无差别的同一产品的市场。例如小麦市场。种植小麦的农户众多,而且小麦产品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小麦的价格完全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任何一个麦农都无能力控制市场价格。而且进出小麦行业是很容易的。今年可以种小麦,明年可以改种其他作物等。因此,完全竞争市场是没有垄断、没有管制、没有干扰造成的变形的纯粹的自由竞争市场状态。

表5-1 市场和厂商类型的划分和特点

2.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众多厂商生产有差别的同一产品的市场。例如,服装市场。尽管生产服装的厂商众多,但服装产品在质量、花色、款式、品牌等方面存在差别性。所以服装的价格尽管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和决定的,但厂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据自己产品在质量、款式等方面的优势控制价格。比如甲的服装比乙的质量好、款式新,甲就可以比乙卖更高的价格。西方学者对垄断下的定义是:垄断是对价格的控制。由于产品的差别性使厂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价格,该类市场就含有了一些垄断因素,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市场。但是由于众多厂商之间的竞争,进出一个行业也是比较容易的,竞争性是主要的。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该类市场的主要方面是自由竞争的。

3.寡头市场

寡头市场是指几个规模很大的厂商垄断一个行业的市场。比如,各国的钢铁市场、汽车市场都是几家大厂商垄断的市场。大厂商被称为寡头。寡头之间的竞争一般会导致它们联合起来控制市场价格和瓜分市场。因此该类市场比垄断竞争市场垄断因素更强,竞争程度更低。

4.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是指独家厂商垄断某种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的市场类型。由于在同一产品的生产商中没有竞争对手,厂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控制产品价格。该类市场垄断程度最高,竞争程度最低。独家垄断市场只是排除了同一产品生产厂商之间的竞争,它还不能完全排除市场竞争。垄断厂商面对的竞争来自:①生产相关产品或替代品的厂商;②不同地域的市场竞争;③消费者。由于消费者的竞争,垄断厂商的垄断价格常常受到政府管制。

2008.12

二、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的意义

尽管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多的,但是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的分析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因为要考察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首先应该选择一个没有任何垄断因素和干扰的完全竞争市场,才能在一个纯粹的市场状态下说明市场竞争机制对追求最大利润厂商的引导和调节会达到一个怎样的资源配置效果。其次,在说明了完全竞争市场资源配置的效果,才能通过比较说明各类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垄断等因素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害。最后,现实的市场活动中尽管各种竞争的不完全性经常干扰市场,但是竞争性始终是市场上长久地、持续地起作用的因素。许多竞争的不完全性是转瞬即逝的,因此完全竞争模型的分析有助于理解和说明复杂多彩的现实世界。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说,从完全竞争到不完全竞争的分析正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方法。

萨缪尔森在谈到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分析的意义时说:“完全竞争模型是假设没有垄断、没有不完全性、没有动态的技术革新及政府的干扰造成的变形等。因此该模型类似于物理学者没有阻力的模型……虽然工程师都知道阻力的存在,他却发现无阻力的模型是个有价值的工具,它有助于说明有阻力的各种情况。我们的理想化的竞争模型也是如此,它有助于理解和说明复杂的现实。因此,它是可以大致描绘现实的。”[1]

正如物理学者运用没有阻力的模型分析建立一种标准,用来测定和说明有阻力的各种情况一样,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分析的意义在于在一个纯粹的市场状态下说明市场竞争机制资源配置最佳效率的标准。从而帮助人们理解竞争的不完全性和垄断对市场效率的损害。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

一、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完全竞争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他不能控制和影响市场价格。这意味着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沿着这一条线,他可以卖掉任何数量的产品,而不会影响价格。就是说,在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均衡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这个价格对于单个厂商来说,就是一个既定的价格。他只能按这个价格出售他任何数量的产品,他既不能影响市场价格,也不能控制和决定自己产品的价格。因此,这个既定的市场价格,就是单个厂商面临的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图5-1(a)中为市场供求曲线决定的均衡价格水平,图5-1(b)表示这一既定的价格水平就是单个厂商面临的水平的需求曲线。之所以要说明单个厂商面临的水平的需求曲线,是因为水平的需求曲线对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规律有决定性影响。

图5-1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规律

1.厂商收益的概念

厂商收益即厂商的销售收入,是销量与价格的乘积,即Q·P。为分析厂商的收益规律,经济学把厂商收益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其英文简写分别为TR、AR、MR,其定义公式分别为:

2.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依据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水平的需求曲线和各类收益的定义公式,可以编制某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函数表。假定该厂商面临的既定市场价格为P=5元。这个价格就是厂商面临的水平的需求曲线,在这个价格水平他可以销售任意数量的产品,表5-2中假定他销售了50~250单位的产品。后面TR、AR、MR各栏的数据是按各种收益的定义公式计算出来的。

将表5-2的数字标在图5-2坐标曲线图上,就得到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它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规律。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具有如下特征:第一,AR曲线、MR曲线与需求曲线d是重叠的。其意义为,对完全竞争厂商来说,在任何销售量上都有AR=MR=P。第二,TR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呈上升趋势的直线。其意义为,对于完全竞争厂商来说,只有通过增加销售量来增加收益。因此,可以把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规律概括如下:完全竞争厂商只有通过增加销售量来增加收益,而且在任何销售量上都有AR=MR=P。

表5-2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函数表

图5-2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均衡分析

1.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

生产论中讨论了产量最大化的条件,这里进一步说明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产量乘以价格是收益。收益减去成本是利润。那么厂商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呢?很简单,只要厂商销售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益即MR,大于生产该单位产品所花费的成本即MC,厂商的利润总额就在增长。直到厂商销售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益不再带来利润的增加,即MR=MC,厂商的利润总额就达到最大量。这个道理就和当边际产量MP为零时,总产量TP达到最大值是类似的。因此,MR=MC是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这一条件适用于完全或不完全竞争的所有厂商。

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了解了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规律和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现在可以讨论市场机制对追求最大利润的厂商的调节会导致一个怎样的资源配置效果。说明这个问题要通过短期和长期均衡的分析,先讨论短期均衡分析。

我们知道,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且是随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动的。对于众多的,具有不同生产成本状况的完全竞争厂商来说,可能面对时刻变动的不同的既定市场价格。面对既定的不同的市场价格,他们的短期均衡分别有不同的情况,下面用单个厂商的短期均衡图加以分析和说明。

图5-3描述的是某完全竞争厂商成本既定,面临不同市场价格时的均衡情况。图中的MC、AC、AVC曲线代表该厂商既定的成本状况;P1、P2、P3代表厂商面临的不同的既定市场价格或水平的需求曲线。

图5-3说明,如果厂商面临的市场价格为P3,d3与该厂商的MC曲线的交点E3即为厂商的短期均衡点。在该点,MR=MC(MR与d曲线重叠)符合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但是注意,该点高于厂商的AC曲线,因此,厂商在该价格销售他的产品,可获得超额经济利润。

如果该厂商面临的市场价格为P2,d2与该厂商的MC曲线的交点E2,即为该厂商的短期均衡点。因为在该点,同样有MR=MC的均衡条件。但是注意,该点正好与AC曲线相切。厂商在该价格水平销售掉他的产品,正好收回他的全部成本,既不亏损,也无经济利润。

图5-3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如果该厂商面临的市场价格为P1,d1与该厂商的MC曲线的交点E1,即为该厂商的短期均衡点。因为该点同样有MR=MC的均衡条件。但是注意,该点正好与AVC曲线相切。因此,厂商在该价格水平销售掉他的产品,只能收回他的AVC成本。就是说厂商只能补偿他的工资支出,还不能补偿他的设备损耗,厂商存在亏损。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面对既定的市场价格,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分别有盈利、持平、亏损三种情况。图5-3分析的是单个厂商的成本既定,面对不同市场价格的情况。反过来,在市场价格既定,对于众多的不同成本状况的厂商的均衡分析,道理是同样的。

(2)均衡点E1表明厂商均衡存在亏损,厂商必须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如果无力降低成本,厂商必须停业或退出该行业。因为厂商不能在亏损状态下长期经营,所以该点也称为厂商停止营业点。均衡点E2表明厂商能收回全部成本,所以该点称为厂商收支相抵点。超过该点沿着MC曲线上行,厂商获得经济利润,上行越高,利润越大。在每一均衡点上,都有MC=P,而且都对应相应的均衡数量Q1、Q2、Q3。因此,上升的MC曲线确实构成厂商的供给曲线。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水平加总,就构成行业的供给曲线。

3.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分析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分析表明,无论是单个厂商,还是同行业众多的其他厂商,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的短期均衡都可能存在盈利、持平、亏损三种情况。但是在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竞争机制对追求最大利润的厂商起着充分的调节作用。下面用图5-4来说明这种调节的结果。

图5-4中,MC、AC代表厂商或行业的成本状况,P代表价格。假定生产某种产品的同行业的众多厂商最初面临的既定市场价格为P3,在该价格水平销售掉产品,许多厂商或整个行业都存在经济利润。厂商是追求最大利润的,该行业的超额经济利润会吸引其他行业的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使该种产品的产量和供给量增加。根据供求规律,在需求量为既定的情况下,供给量增加,会压低市场均衡价格水平,从而使P3的价格下行,直到P2为止。这时市场均衡价格与AC曲线相切,整个行业的超额经济利润消失,其他行业的厂商也就停止进入该行业。因此,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调节,该行业的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就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

图5-4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假定生产某种产品的众多厂商最初面临的既定市场价格为P1,在该价格水平销售掉产品许多厂商或整个行业存在亏损。在这种情况下,追求最大利润的厂商面临两种选择:一是降低成本以扭亏为盈,二是如果没有能力降低成本只有退出该行业。这样,随着一部分厂商退出该行业,该种产品的产量和供给量减少。根据供求规律,在需求为既定的情况下,供给量减少会使市场均衡价格上升,从而P1会上升至P2。这时,市场均衡价格水平与AC曲线相切,全行业厂商的亏损情况会消失,厂商也会停止退出该行业,该行业的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

上述分析描述的是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均衡的动态过程。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对每个厂商都是一个既定的价格,众多厂商的成本状态又各不相同,因此短期看各个厂商的均衡难免有盈利、持平、亏损三种情况。但从长期看,随着一些厂商的进入和退出,市场竞争机制会调节生产某种产品的众多厂商都达到既无亏损又无盈利的均衡状态。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在完全竞争市场,市场竞争机制会使生产某种产品的众多厂商最终都达到在E2点的均衡。在该点:MR=MC=P=最低的AC,该行业及厂商既无经济利润也无亏损。

(2)在完全竞争市场,竞争机制不仅能使全行业的厂商以最低的AC进行生产,而且通过竞争和某些厂商的进入和退出,竞争机制还可以使该行业能够以数目合适的厂商进行生产。从而可以避免一个行业厂商数目过多所导致的资源浪费。也就是说,可以避免社会资源在生产某种产品上的配置的不合理或低效率。

(3)全行业的厂商都以最低的AC进行生产,那么就意味着生产某种产品的社会成本达到最低状态。因此,完全竞争市场,竞争机制会使社会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某种产品。与第(2)点结合起来,可以说完全竞争机制可以使社会在生产某种产品上的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状态。这个最佳状态的条件是:厂商的MR=MC=P=最低的AC。

以上分析,证明了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市场竞争机制可以将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源合理地、最有效率地分配于各种产品的生产上。最有效率是指:一方面,资源的配置没有浪费(厂商数目合适),社会生产成本最低(最低的AC)。另一方面,消费者能以最低的价格(P=MC)获得尽可能多的消费品,从而实现了社会的最大经济利益。这样,就证明了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正确性。以上证明过程是萨缪尔森做出的,这是萨缪尔森对市场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

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一、不完全竞争的含义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多少含有垄断因素,从而对市场竞争机制造成干扰、限制的、竞争性不完全的市场。依据垄断程度的差别,反过来是竞争程度的差别,经济学家将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三种市场形式,见表5-1。

1.垄断的定义

西方学者给垄断下的定义是:垄断是对价格的控制。通过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知道,完全竞争厂商是没有经济利润的。原因是完全竞争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是受市场价格支配的人。显然,追求最大利润的厂商是不甘心这种状况的。他们在竞争中总是千方百计开发新材料、新资源、新技术或者开发出独一无二的新产品等,努力使自己的产品能比别的竞争对手质量更好,设计更有特色,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就是说比别的厂商卖出更好的价格。这些努力既是厂商追求最大利润的手段,又是使市场竞争出现差别性和产生垄断的原因。可见,市场竞争一方面促使厂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促使厂商千方百计制造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产品,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又使竞争出现差别性和产生垄断。因此,竞争的差别性或不完全性是在市场竞争中自然发展形成的。

2.垄断形成的原因

(1)产品的差别性。产品的差别性不是指不同产品的差别,而是指同一种产品在质量、款式、花色、品牌等方面的差别。张伯伦认为,“如有差别,则垄断发生,差别的程度越大,垄断的因素也越大”。因为厂商可以根据自己产品的差别性和优势制定较高的价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价格。一定程度是说他制定价格仍然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受到同种产品厂商和消费者的竞争。他制定的价格要与其质量、花色、款式等方面的差别相适应,否则消费者是不接受的。这就是千差万别的同种产品市场上既有不同价格差别,又有激烈的竞争的原因。

(2)自然垄断。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法则。一些在竞争中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或在其他方面具有优势的厂商在竞争中会逐渐扩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生产规模。一旦获得规模收益的优势,他就会以更低的成本优势把其他厂商挤出该行业,自然形成几家大厂商或一家大厂商垄断一个行业的情况。这就是自然垄断。自然垄断包含的另一层意思是,从技术上讲,一些行业的生产要求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大的生产规模。比如汽车、钢铁、通信等行业。一些在竞争中具有优势的企业,以自己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优先涉足这些行业,形成规模收益和低成本的优势。一般小厂商是很难与他们竞争的,从而自然形成行业壁垒和垄断。

(3)对某种生产资源的独占或某种新技术和产品的专利权的独占。在竞争中,如果企业开发出某种新材料、新资源,那么一定时期中用该材料或资源生产的产品就成为企业独有的产品。企业开发的新技术和产品申报专利,就会受到专利权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就排除了经济中其他厂商生产同种产品的可能性。独家厂商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垄断某种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4)政府特许。一些公共服务行业,如自来水、电力行业,需要稳定的供给和价格。政府将这些行业委托给有经济实力和信誉的一家或几家大厂商垄断经营,并根据消费者要求对其价格进行管制。

以上分析表明,垄断因素或竞争的不完全性是在市场竞争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因为,创造出比竞争对手质量更好,设计更有特色的产品,开发新材料、新资源、新技术或者开发出独一无二的新产品等正是厂商竞争和获取最大利润的手段。在竞争中获胜的厂商自然会取得经济规模的优势并走向垄断。但是,经济学更关注的是垄断因素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二、不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规律

1.不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依据不完全竞争厂商的特征和定义,不完全竞争厂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自己产品价格的厂商。就是说,面对市场需求状况,不完全竞争厂商可以在高价少销或低价多销的策略上做出选择,控制或确定自己产品的价格。市场需求状况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因此,不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它是一条非水平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说明不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非水平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的意义在于,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对于不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规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图5-5 不完全竞争厂商可以在价格和销量上选择

2.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

由于不完全竞争厂商都是面临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他们具有相同的收益规律。下面以垄断厂商为例说明不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规律。

依据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和厂商的收益公式,可以编制某垄断厂商的收益函数表。注意,表5-3中假定的商品价格P和商品销量Q两栏的数字是反方向变动的,它代表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其余各栏的数字是依据各种收益定义公式计算的。

观察该表:①价格和销量的数字反方向变动,代表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各栏收益的数字是依据收益公式计算所得。②当价格为11时,销售量为0。这表明,即使是完全垄断厂商,他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高价。消费者不购买他的产品,他就没有任何收益。

将表5-3的数据标在坐标曲线图上,可以得到该垄断厂商的TR、AR、MR曲线,它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不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规律。

表5-3 某垄断厂商的收益函数表

图5-6中的横轴表示商品的需求和销售数量Q。纵轴表示商品价格P。图5-6(a)是AR和MR曲线,图5-6(b)是总收益TR曲线。

图5-6 某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该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表现出如下特征:第一,AR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这意味着在每一销售量上,AR都等于商品价格。第二,厂商的MR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且位于AR曲线的左下方。这意味着在每一销量上,厂商的MR都小于AR。第三,厂商总收益TR曲线是先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下降。TR曲线这一特征的原因在于每一销售量上的MR值都是相应的TR曲线的斜率,即MR=ΔTR/ΔQ,因此,当MR为正值时,TR曲线斜率为正,TR曲线是上升的;当MR为负时,TR曲线斜率为负,即TR曲线是下降的;当MR为零时,TR曲线斜率为零,即TR达到极大值点。

此外,结合需求弹性知识,从图5-6中还可看到,当ed>1时,MR为正值,TR与销量同方向变动;当ed<1时,MR为负值,TR与销量反方向变动。

依据曲线特征可以把不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规律概括如下:不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变动决定于边际收益的变动。当边际收益为正值时,总收益增加和上升;当边际收益为零时,总收益的增加达到最大值;当边际收益为负时,总收益下降。而且,在每一销售量上都有:平均收益等于销售价格,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三、垄断厂商的均衡分析

1.垄断厂商均衡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依据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和成本规律,现在来分析追求最大利润的垄断厂商的均衡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图5-7是一个典型的垄断厂商的均衡图形。图5-7中的AR、MR曲线代表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MC、AC曲线代表垄断厂商的成本规律。厂商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MC选择均衡点E点所对应的产量Q1和价格P1。厂商在P1的价格水平销售掉Q1的产量,可获得垄断利润或经济利润为P1HFG的长方形面积。

当然,垄断厂商在市场竞争中也可能会因为种种意外情况出现亏损、持平等情况。如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需求曲线降到厂商平均成本F点以下,厂商就会出现亏损等。但是,从长期看,厂商都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成本或市场份额获得垄断利润,否则他就会被挤出市场。因此,凡是在市场竞争中能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到垄断地位的厂商,其典型的情况是获得垄断经济利润。正如图5-7所表现的情况。

图5-7 垄断厂商的均衡

从图5-7中可以看到垄断厂商的均衡具有下列特征:①垄断厂商的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即P>MC(G点与E点的垂直距离)。②垄断厂商的平均成本AC,不是最低的AC(即F点不是AC曲线的最低点)。

上述两点特征表明,对于具有某些垄断势力的厂商来说,通过MR=MC取得最大利润的均衡,一方面不会以最低的AC进行生产,另一方面又会制定高于其MC的市场价格。那么这对社会又意味着什么呢?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分析所揭示的社会资源最佳配置效率的条件:MC=P=最低AC,上述两点特征意味着一方面社会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生产较少数量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者要支付较高的价格,获得较少数量的消费品。所以垄断一方面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利用的低效率;另一方面意味着对整个社会的剥削。

2.垄断的危害

萨缪尔森在谈到垄断的危害时说:“垄断的最大祸害并不是它榨取垄断利润,而是它规定的垄断价格远远高于社会按照边际成本所决定的价格。”就是说,“垄断的真正祸害是人为造成的P与MC的背离”。这种背离,一方面造成生产者以较高的成本(高于AC 的U形曲线的最低点)生产较少数量的产品(没有达到产量最大),这就意味着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缺乏效率的分配。另一方面,消费者却要为得到过少的产品而支付过高的价格,这意味着对整个社会消费者的剥削。因此,“受到剥削的是整个社会,改变这种状况是反托拉斯政策的一个任务”。[2]

图5-8说明垄断造成的社会效率的损失。假定完全竞争市场依据MC=P决定的价格为P1,其市场均衡点为I点。在该点每个彼此大致相同的消费者都享有马歇尔所说的消费者剩余。如三角形P1 IF的面积所示。当垄断者将价格P提高到最大利润的G点时,价格为P2。消费者损失给垄断者的那部分消费者剩余为表示利润的长方形面积P1EGP2。而消费者得到的消费者剩余仅为三角形P2GF的面积。三角形GEI代表什么?它代表无谓的损失,即社会每个人都得不到的好处。因此,消费者所失掉的东西,大于垄断利润。即使用整笔征税的办法来把P1EGP2取回,还是要损失掉由于缺乏效率而导致的“无谓的损失的三角形”。这对社会及每个人都没有好处。对垄断危害的认识是西方国家反垄断政策的依据。

图5-8 垄断造成的危害

四、不完全竞争的形式

1.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的竞争是生产有差别的同一产品的众多厂商争夺一个市场份额的竞争。比如食品市场、服装市场、日用消费品市场等。一般来讲,由于厂商众多,每个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都很小,厂商依据自己产品在质量、品种、花色、款式等方面的差别所制定的较高的价格也只是一定程度上偏离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所能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而且由于竞争激烈,厂商经常要以低于其MC的价格抛售过时或过剩的产品。最典型的是服装市场,新品种、新款式上市,厂商把价格定得很高(高于MC),一过时或到年底,降价抛售(低于MC)。因此,在有众多厂商竞争的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为争夺市场份额所进行的价格战,从一个较长的时期看,是垄断竞争厂商的价格围绕着完全竞争条件下所能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上下波动,它不会长久地、较大程度地偏离P=MC的价格。这里起决定因素的是垄断竞争市场,是众多厂商之间的竞争。他们不可能在价格上保持一致。那么取一个较长时期的价格平均值,可以说垄断竞争市场是比较或很接近完全竞争市场P=MC=最低的AC的市场效率的。因为垄断竞争市场尽管多少含有一些垄断因素,但主要还是一个自由竞争市场。垄断因素对自由竞争的市场效率损害程度是较小的,最后可以把垄断竞争市场竞争形式的一些特点归结如下:

(1)竞争形式。有差别的同一种产品市场上,众多厂商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

(2)竞争手段。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创造千差万别的花色、品种、款式展开价格战。

(3)竞争结果。市场价格围绕均衡价格上下波动。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丰富多彩的产品和服务。

(4)市场效率。非常接近完全竞争市场P=MC=最低AC的效率。

从市场效率的角度可以把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看作一类,统称为自由竞争市场。现实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产品的市场是自由竞争市场。

2.寡头市场

寡头的竞争是几家大厂商争夺和瓜分市场份额的竞争。由于厂商的数量只有几个,且规模都很大,所占的市场份额也较大。所以竞争就具有了新的特点。正如在现实大商战中看到的景象,在激烈的竞争中,势力较小的寡头会被打败,挤出该行业。最后几个势均力敌的大厂商,在经过激烈的竞争和较量后会意识到,既然谁也打不败对手,那么为了不两败俱伤,在价格上大家保持一致,各占据自己的市场份额,对各方都是有利的。因此,寡头之间的竞争最终会形成几个大厂商联合起来,以默契或公开的形式共同维持垄断价格瓜分市场的局面。这个局面一旦形成,也就和独家厂商垄断一个行业基本上是一样的。但寡头之间的联合或合作也受到许多因素限制。如果寡头之间的联合不能形成,那么寡头之间的竞争将导致完全竞争的效果。

寡头之间的竞争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战争。实力强大的寡头们力图以价格为武器,击败对手,占据对手的市场份额。因为寡头只要使自己产品的价格比其他对手哪怕低1元钱,就会将其他寡头的生意抢走,占据其市场地盘。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武器,即价格。为了降低成本和保持价格优势,寡头们很重视资源、技术的开发和人才的争夺,这就是大厂商都有自己庞大的开发研究中心的原因。除开发新材料、新资源、新技术外,寡头们也很重视技术专家、管理人才的争夺和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培养。

(2)人心。即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以获得消费者的好感。大厂商都有自己庞大的市场调查机构,广告宣传队伍及售后服务系统。这些机构是在做争取消费者人心的工作。

(3)战机。市场运行的起伏为厂商提供不同的机遇。研究和预测市场运行规律,则为捕捉战机的重要条件。

(4)阵地。精明的厂商都会将自己的实力不断地从夕阳产业转移至朝阳产业,以在商战中占据有利的阵地。

了解上述商战战略四要素,就能观察到现实中许多的商战实例,并分析它们成败得失的原因。除战略以外,还有战术方面的问题。西方学者用博弈论试图解释和分析寡头市场商战中的战术和策略问题以及对竞争各方的影响。

博弈论主要是由约翰·冯·诺伊曼(1903~1957)创立。博弈论这个术语本来是用在棋弈、桥牌和战争中的。下棋的双方,当一方走一步时,如果他是高明的棋手,他就会猜测和考虑到对方会有怎样的反应,以及采取怎样的策略走下一步。双方都如此较量,就是博弈。萨缪尔森将博弈论的实质概括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意志者,可以自行选择影响到双方的策略”。[3]下面我们就引用萨缪尔森的图形,举一个商战的例子,了解博弈论的一般意义。

图5-9 长虹和康佳的削价战

图5-9说明寡头之间的价格战。长虹和康佳是我国彩电业的两大巨头,占据我国彩电业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它们之间曾经的价格战是有目共睹的。在长虹公司宣布大幅度降低长虹彩电的价格后,康佳公司为了不失掉自己的市场份额紧接着也宣布康佳彩电降价,幅度与长虹公司差不多。图5-9中的垂直箭头表示长虹公司的削价,水平箭头表示康佳公司与此相抗衡的削价。正像长虹和康佳在下棋,轮到长虹走时,它在上下方向移动;轮到康佳走时,它在左右方向移动。结果下完这盘棋,双方都归于破产,因为价格降到零。

当然,一种情况是双方不会走到这一步就会聪明起来。长虹会意识到,当它降低P1时,对手的P2不会保持不变,会随着P1而降低。原先以为降低P1就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的想法是不明智的。事实上,当康佳做出同样的削价反应时,双方都会向左下方移动,结果双方都只获得更少的利润。因此,明智的办法是双方在价格上能达成一致,把价格抬高到垄断水平。使双方的利润都达到P>MC的最大点的均衡。另一种情况是双方在价格上的联合或合作难以达成,一直竞争下去,结果双方的利润都降为零,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

上述竞争策略的结果还可以用“博弈支付矩阵”来表示和说明。图5-10中,长虹可以选择不同的P1所代表的策略,即选择某一个竖行。康佳可以选择不同的P2所代表的策略,即选择某一个横行。在A、B、C、D四个方框中,左下方的数字表示长虹在不同的价格下所能取得的利润。右上方的数字表示康佳所能取得的利润。例如在A方框中,双方的共同利润为6+6(万元),代表在共同的垄断价格(2元=P1=P2)下所能取得的最大利润。假定,A方框的情况是不稳定的,因为如果长虹以为康佳只会停留在这个方框中,它会把P1降低到C框,从而占有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得到的利润为9,它给康佳设定的利润为-2。然而实际上,康佳不会不做出反应,将自己的市场份额让给对方,它当然也会将P2降为1元,使自己进入B框。在B框,康佳为自己设定的利润为9,为长虹设定的利润为-2。结果双方都进入D框。

图5-10 萨缪尔森的博弈支付矩阵
(公司名称改为我国读者熟悉的长虹和康佳)

在D框,康佳选定的横行里,0是长虹所能得到的最大利润。而在长虹选定的竖行里,0是康佳所能得到的最大利润。结果双方的利润都为零。处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均衡状态。

上述博弈理论的分析表明,寡头之间的竞争最终会导致两种结果:

第一种结果是,D框中的均衡是不稳定的。因为寡头们不会不明智到这个地步,以致谁也得不到利润。他们最终会勾结或联合起来,在价格上达到默契和一致,从而使均衡从D框移到A框,实现最大垄断利润的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看到寡头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的一个重要差别:寡头市场的价格不会围绕完全竞争条件下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上下波动,而是稳定地、长久地偏离均衡价格,即P>MC。因为寡头们在竞争中一旦达成价格上的默契和一致,该价格就是难以变动和伸缩的。就是说具有刚性。如果哪一个寡头轻易改变价格,就意味着对其他寡头宣战,会引起新的价格和市场争夺的战火。因此,“和平共处,不要轻易发动战争”是寡头市场“价格刚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种结果是,寡头之间难以达成默契和合作,一直竞争下去,结果就是D框中的均衡,双方的利润都为零,达到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均衡。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阻碍有效勾结的因素。[4]勾结是非法的。②企业可能通过对所选择的顾客降低价格以增加其市场份额来欺骗协议中的其他成员。在价格保密,产品有差别,企业数目不止几个,或技术变化迅速的市场上,秘密降低价格的可能性更大。③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许多公司不仅要应付国内竞争,还要迎接外国企业的激烈挑战”。因此,“在不完全竞争领域,一些重要的结论如下:①随着不合作或竞争性寡头的增加,一个产业的价格和产量趋向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出情况。②如果企业决定相互勾结,而不是相互竞争,市场价格和数量将接近于垄断所产生的价格和数量。③在许多情况下,不存在寡头的稳定均衡……战略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稳定的后果”。第③是说,寡头之间竞争的两种结果都不是长期稳定的。两种情况都可能互相转化。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寡头竞争形式的一些特点如下:①竞争形式,同一产品市场上,几个大厂商争夺和瓜分市场份额的竞争。②竞争手段,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展开价格战。③竞争结果,第一种情况,勾结性寡头,即寡头之间达成联合,那么寡头垄断价格长期稳定地偏离完全竞争的均衡价格;第二种情况,竞争性寡头,竞争的价格和产出将接近完全竞争市场。④市场效率,勾结性寡头与完全垄断基本相同,即P>MC。竞争性寡头则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效率。

依据以上特点,从市场效率的角度,可以把勾结性寡头市场与完全垄断市场看做一类,统称为非竞争市场。非竞争并不是没有竞争,而是竞争程度很低。竞争性寡头则可以归到自由竞争市场。

第四节 风险和博弈论

市场经济社会是时刻处在变动中的,变动中的市场意味着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和无法预见的事情,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风险。在一个充满机遇和风险的市场上竞争就要求收入或效用的最大化,要实现竞争的目标:一方面要将风险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使收入达到最大,因此要有一个最优的竞争策略,这就是现代博弈论研究的主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竞争就是博弈。市场中充满了竞争,所以说博弈无处不在。随着人们对市场经济生活认识的深入,现代市场理论在风险和竞争策略(博弈)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本节我们就介绍西方学者在这些领域最新的思想成果。

一、风险和不确定性

1.风险的定义

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最终都会影响人们的预期收入,或者说由于风险的存在,人们未来的收益是不确定的,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损失。因此,萨缪尔森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指人们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

2.人们对风险的态度

不同的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对于人们的竞争行为和博弈策略有重要影响。因此,依据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经济学将人们分为风险爱好者(risk lover)和风险规避者(risk averse)。在市场竞争中,有些人富有冒险精神,或者说他们是风险爱好者。大部分人在生活中是尽量回避风险,是风险规避者。萨缪尔森对区分这两类人提出了一个比较精确的界定方法和定义:

“若一个人为损失一定量的收入而产生的痛苦感大于他为得到同数量收入的满足感,则他就是一个风险规避者或不愿冒风险者。”[5]反之,他就是一个风险爱好者。

依据这个定义,可以判断是风险爱好者还是一个风险规避者。比如,抛硬币赌博。若硬币出现正面可得到1000元,但风险是,若硬币出现反面,则要支付1000元。这种赌博的期望值为零(即赢得1000元和输掉1000元的概率均为1/2)。一种期望值为零的赌博称为公平赌博。如果不愿意做这样的赌博,那么就是风险规避者;如果愿意做,那么就是风险爱好者。不愿意做,是因为认为损失1000元收入产生的痛苦感大于得到1000元收入的满足感,所以不愿意冒风险。尽管在像抛硬币这种成败机会均等的情况下,其期望值为零,但根据效用原理,效用期望值为负。因为风险规避者认为获胜得到1000元所增加的效用小于失败损失1000元所损失的效用。但是,对于风险爱好者来讲,他的效用期望值为正值。因为他认为获胜得到1000元所增加的效用大于失败损失1000元所损失的效用。所以他愿意冒风险。可见,人们对风险的不同态度,决定人们在风险博弈中选择不同的他们自己认为最优的竞争策略,用博弈论的术语讲就是占优均衡。

二、市场机制分解风险的功能

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动分解风险。随着人们对市场功能认识的深入,市场分解风险的功能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

1.保险与风险分摊

由于在经济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冒风险或尽量回避风险,为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和需要,保险行业或保险市场应运而生。萨缪尔森指出,保险市场分解风险的功能表现在,它把对一个人来讲是很大的风险分摊给许多人,从而使每个人所承担的风险很小。

例如,地震、火灾会对个人的生命、房产和企业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交通事故经常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失业会使一个人顿时没有了生计,大病会使一家人生活顿时陷入困境。这些经济生活中的风险对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来讲都是很大的风险,有时是难以承受的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对个人来讲又是难以预料的事件。“保险公司通过集中各种不同的风险来分摊风险,就是说,它为数以百万计的住宅、生命或汽车提供保险。保险公司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对个人来说是难以预料的事件,对整个人群来说则具有很强的预见性。”[6]比如说汽车保险,你的汽车什么时候会发生车毁人亡的事故呢?这很难预料。但对于保险公司投保的一百万辆汽车,依据多年的交通事故统计资料,一百万辆汽车每年发生事故的概率和损失就能比较精确地计算或估算出来。保险公司将这个可能损失的数额再加上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用平均分摊到一百万辆汽车车主身上,作为给每辆汽车提供年度保险的保险价格。这个价格或费用相对于你一旦发生事故就要承担几十万元损失的风险来讲就是一笔很小的费用或风险。对于车主来说,他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种选择或赌博:要么每年损失数百元的固定收入(保险费),要么就承担有千分之一可能性的数十万元的损失。人们对风险的态度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一般来讲,大多数人不愿冒风险,只要保险价格合理,就会选择保险来避免重大损失。

2.保险业的双重性质和运行条件

保险公司一方面是私人办的或几个人(集团)办的私人企业,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动力倾向;另一方面,保险业的运作是将公众交纳的保险金集中起来,并为公众分散风险。因此,保险业又具有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保险业的双重性质决定了保险市场的繁荣和正常运转需要两个重要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保险的范围必须很大,或者是必须存在大量的、独立的随机事件。例如,一家保险公司如果只吸收了100辆汽车、100个人和100所住宅投保,它就很难经营下去。因为它保险的范围很小,随机事件很少(只有300个),发生风险的概率很高且难以估算,保险价格也无法降低,对公众也没有吸引力。在这么小的范围,分摊到每一个人身上的风险仍然很大。也就无法起到保险业分摊和降低风险的作用。如果一家保险公司能吸收100万辆汽车、100万人和100万所住宅投保车险、人寿险和住宅险,情况就不一样了。在这么大的范围和300万个随机事件中,各种风险的概率和损失都能比较精确地估算出来。而且把这个损失分摊到300万人(随机事件)身上,每个人承担的风险很小,保险价格也很低,对公众也具有吸引力。同时,随机事件很多,保险公司自身的经营成本和风险也很小,保险公司就能有效率地运转。因此,保险的范围越大,随机事件越多,或者说保险公司吸收的客户越多,分摊到每一个人身上的风险就越小,保险市场不仅能繁荣发展,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分解风险的功能。而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具备第二个重要条件,就是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道德素质。保险行业具有双重性质,这种双重性质要求保险公司在追求自己合理利润的同时,要承担起为公众分解风险的社会责任。如果保险公司过于追求企业私利(私人企业的个人利益)和利润最大化,从而扭曲了风险损失的概率,制定过高的保险费率(保险价格),减小了公众躲避和防止风险的动力,或者说降低了公众投保的积极性,就会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危及保险行业的发展。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和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ng)不仅会发生在保险公司方面,也会发生在公众方面。从保险公司方面讲,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表现是,如果保险公司过于追求企业私利而损害为公众分解风险的社会责任,保险公司的社会道德素质就不高。这种较低的道德素质会使保险公司制定高于风险损失概率和合理经营成本的保险费率(保险价格)从而损害公众投保的积极性,使投保人数减少。这样,保险公司就造成了道德风险。从第一个条件知道,投保人数越多,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就越小。投保人数减少就意味着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增大。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增大,又导致保险公司进一步提高保险费率,保险费率提高又导致投保人数进一步减少,这就是逆向选择。显然,这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最终会导致保险公司因无人投保而破产,被清除出保险市场。依据以上分析,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定义如下:道德风险是指行为人因缺乏基本社会道德或社会责任感而导致的个人利益或社会利益受到损失或风险。逆向选择是指行为人因缺乏基本社会道德或缺乏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而导致的个人经营行为或社会行为的逆向发展。

在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这种大浪淘沙的竞争过程。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保险公司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被逐步淘汰,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保险公司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逐步扩大其保险范围。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新兴的保险业的发展是有启示意义的。萨缪尔森指出:“如果能满足下述各项条件——存在很多种风险,所有风险都或多或少具有独立性,随机事件的概率也可以准确地估计,并且不为个人利益所腐蚀——私人保险市场就会有效率地运转。”[7]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公众方面的表现主要是在更具有公益性质或公共品性质的保险品种上,如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由于这些品种更具有公共品的性质,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表现得更严重,私人保险公司很难在这些品种上经营并最终退出了这些品种。这些品种最后由政府介入和承担,向公众提供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成为国家福利政策的重要内容。这个问题超出了市场机制调节的范围,将在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中的福利政策中讨论。

总之,只要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私人保险市场就能繁荣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自动分解风险的功能。在市场失灵的公共保险领域,则应由政府承担起社会保险的责任。

3.投机和套利——市场运行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均衡

经营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市场运行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表现为同一商品价格在不同地区(空间)、不同时期(时间)的价格差距。这种不均衡会导致同一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不均衡程度越大价格波动的幅度越大。市场价格是经营者确定自己正确的竞争行为和策略的信号。如果这个信号波动不定,经营者就会无所适从。如果市场价格下降到经营者成本以下,经营者的经营就会陷入困境而面临破产的危险,这就是经营风险。

一种商品价格的供求均衡起初是在不同的地域范围进行,然后要在一国范围进行,最后这个均衡过程要在全球范围进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价格差距最终都会在这个均衡过程中消失,形成大体一致的市场价格。因此,市场价格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均衡是市场运行的内在要求,而这个要求的实现则是通过投机和套利活动完成的。或者说,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创造了投机和套利条件和行为(机会)来完成自己的均衡过程,化解市场运行中的风险。

由于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足,对市场中的投机和套利行为曾有许多责难,甚至认为它们是造成市场风险的因素。随着人们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入,人们对投机和套利行为的经济性质有了全新的认识。萨缪尔森在谈到投机和套利行为的经济性质时指出,“投机市场不仅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促进了价格及配置形式的改善,还有助于风险的转移。这些任务都是由那些想从价格变动中获利的投机商完成的。事实上,这表现了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即将商品从其数量丰盛时(价格低)到其数量较少时(价格高)进行重新配置……投机可以提高(经济社会)总体效用和分配效率”。[8]

萨缪尔森给投机下的定义是,投机(speculation)就是从市场价格差价中获利或套利(arbitrage)的活动。投机套利活动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从时间价格差距上套利,二是从空间地区价格差距上套利。例如,农产品市场,在小麦收获季节,由于新出产的小麦数量多,市场价格会下降,投机商大量买进,仓储几个月,等到小麦价格上涨时卖出,就可以获得小麦市场的时间差价。这种投机活动的经济作用是将各种商品从数量丰盛时期“运送”到稀缺时期。从而缓解同一种商品在不同时期的价格差距,提高人们消费商品的效用水平。我们前面说过,一种商品价格的供求均衡首先是在不同地域范围进行的。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地区的市场上有不同的价格。这种市场价格的地区差距为投机套利行为提供了机会。

投机商从价格低的地区买进,转手就在价格高的地区卖出,以套取地区差价。显然,这种从空间上运送商品的套利活动有利于调节不同地区的供求关系,拉平相同产品在不同地区市场上的价格差价。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看到这种投机套利活动不仅在一国市场范围内的不同地区进行着,而且在世界市场上的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着。正是这种投机套利活动使同一种商品的地区差价、国家间差价逐步缩小和趋于均衡。市场经济的运行也更趋于稳定和有效率。

三、博弈论

1.博弈论的含义

博弈论也可译为“对策论”。博弈论的实质是竞争对手之间策略和对策之间的对弈。埃维纳什·迪克西把博弈论的精髓概括为,“战略性思维是在了解对手在做与你相同的事时战胜对手的一门艺术”(1991年)。策略论也好,艺术论也好,这说明人们对博弈论的精髓概括起来是不容易的。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博弈论不仅涉及的范围很宽,而且层次也有高低。将军们在战场上博弈,棋手们在棋盘上博弈,商家在商场上博弈,政治家在官场上博弈,艺术家在舞台上博弈,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博弈。实际上,每个人在一生中为了生计都在与自然界、与社会、与特定的人群博弈。例如,萨缪尔森的“看不见的手博弈”是在与谁博弈呢?是与市场规律博弈,或者说是与市场经济的社会规律博弈。尽管人们在竞争中都想获得最大利润,但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最终会使人们在零利润上达到均衡,这对经济社会的效率是最有利的。再如,萨缪尔森的“污染博弈”是在与谁博弈呢?是与自然界博弈,自然界虽然是无声的,但它也是有生命的,会惩罚追求私利的污染行为。由于在这个领域市场失灵了,自然界的惩罚迫使政府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在这些博弈中,由于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以及人生意义的认识不同和对风险的态度不同,人们在博弈中有完全不同的策略选择和价值取向。有人以成败论英雄,有人为信仰和道义舍生取义。有人求名,有人逐利。有人追求社会地位,有人追求自己合意的生活方式。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都是人们在追求和博弈中由于自然或社会因素的限制而发出的无力回天感叹。所以,博弈论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领域,关于论述博弈策略和艺术的文献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我国古文献中就有《对策论》的专著。而且,我国古人将决定博弈双方胜败的因素归结为“天时”(自然规律或自然因素)、“地利”(社会规律或社会因素)、“人和”(对弈双方人的因素或团队的因素)三大要素。这种概括是很精辟的,它概括出了决定博弈双方胜败的高层次因素。实际上,竞争策略或斗争艺术相对于这三大要素来讲还是博弈论中低层次的因素。例如,辽沈战役后,国民党军队辽沈战区最高指挥官杜聿明将军在总结战役失败原因时,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战争没有规律可循。”因为在杜聿明将军看来,国民党军队在军力、武器装备和军队指挥官的战略、战术素质方面远远高于人民解放军。特别是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军官中许多人是在黄埔军校和美国西点军校受过训练的高级将领。可是,战役为什么就打败了呢?从战略、战术博弈方面分析成败的原因确实无法理解。实际上,国民党百万军队一溃千里的真正原因是毛泽东已经在政治博弈上打败了蒋介石,已经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几百万军队不过是蒋介石的殉葬品。

从以上对博弈论范围和层次的大致勾画中可以了解,在博弈论这个迷人的领域里,数学模型的作为是十分有限的,这是一个思想和智慧的领域。就像美军的数字化师可以取得一战、一役的胜利,但它不可能征服伊拉克民族一样。博弈中的优胜者属于那些对自然、社会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理解和认识的人;属于那些对人类精神领域一切优秀的思想成果有深刻领悟的人;属于那些运用这些思想成果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当然,这都属于一些高层次的博弈。在许多具体的情况下博弈模型的分析经常得出一些完全相反的结论。因为,每一个博弈模型都有一个前提条件或假定条件,前提条件一变,博弈结果就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这就适用哲学上的一个重要原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任何事情都会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情况下有一个最优选择。

2.博弈论在经济学上运用的一些例子

(1)囚徒的困境。囚徒的困境是博弈理论在经济学上运用的一个著名的例子。

假定,张某和李某是两个囚犯,曾共同作案。两个囚犯被分别关在两个囚室。法官和每个囚犯单独进行同样的谈话。法官说,“我已有足够的证据判处你们1年监禁。如果你单独坦白交代,虽然犯罪的严重程度应该判刑10年,但我可以只判你5个月,判你的同伙10年。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两人都要被判处5年徒刑”。在这种情况下,假定你是囚徒张某,你会怎样选择呢?显然,你首先会想到,哎呀,要是能和李某沟通一下信息就好了,两人达成合作协定,坚决不坦白。这样,两人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只坐1年牢(图5-11中A框的均衡)。但遗憾的是无法和李某沟通信息,无法达成合作意向。在牢房里只能单独考虑自己的出路。这样,你就陷入两难选择的困境。如果不坦白,好的可能性是,你可能得到较好的结果:只坐1年牢(如果李某也不坦白的话)。坏的可能性和风险是,如果李某坦白了,你就要坐10年牢(B框的均衡)。这个风险大得让人难以承受。如果坦白,好的可能性是你只坐5个月的牢(C框的均衡)。坏的可能性是,即使李某也坦白了,你最多只坐5年牢(D框的均衡)。因此,权衡之下,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你会选择坦白。就是说,在非合作的情况下,你会选择从A框进入C框。李某和你同样的处境,也会有同样的思考,从他个人利益考虑,他最后也会选择坦白,即选择从A框进入B框。这样,你们两人必然进入D框的最终均衡,两人都被判5年徒刑。

图5-11 囚徒的困境

因此,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两点结论:①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自私自利)必然导致较长的刑期——5年。这显然对双方都不是最好的结果。②合作比不合作好。如果两囚犯能合作,则两人都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只坐1年牢。

但是,以上两点结论都是从个人的角度考虑个人利益最大化得出的结论。如果换一个角度,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以上博弈结果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另外两点结论:①两囚徒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博弈最终导致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或最佳结果。因为两囚徒所犯罪行或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应该受到10年刑期的惩罚。由于两囚徒坦白,依照法律可以减轻惩罚,但也应该受到5年刑期的惩罚。所以,这个结果既体现了法律的尊严,又维护了社会正义和利益,从社会利益看是最合理的结果。②不合作比合作好。因为两囚徒如果合作,他们就会只坐1年牢,从而逃避了法律的惩罚,损害了社会正义和利益。如果他们不合作,他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博弈最终会导致坦白和社会利益得到维护,即他们都坐5年牢。

可见,同一个博弈模型,同样的博弈结果,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就得出完全不同或相反的结论。因此,看问题的角度是重要的。

有的学者用囚徒的困境博弈模型的分析结果(前两点结论)否定斯密看不见手的原理。我们得出的后两点结论表明,该博弈模型不仅不能否定斯密原理,反而证明了该原理的正确性。因为两囚徒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博弈最终导致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或最佳结果。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说的是看不见手的调节会导致社会利益提高而不是个人利益最大化。

(2)看不见的手博弈。图5-10“萨缪尔森的博弈支付矩阵”描述的是两个寡头企业的价格战,与萨缪尔森的“看不见的手博弈”模型结构相同。可以将该图形看作“看不见的手博弈”模型,并从博弈论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最终的博弈结果。

如果康佳和长虹达成低产出高价格的合谋垄断协定,则双方都进入A框的最大利润的均衡,即各自得到6万元的垄断利润。这时就出现了合谋博弈的合作性均衡(cooperative equilibrium)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双方合作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但是,经济社会的社会利益和效率受到损失,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受到限制。

如果康佳和长虹达不成合谋垄断,因为垄断是非法的,而且合谋各方经常为了自己的利益欺骗对方导致合作破裂。这样,市场竞争就会导致各方走向有效的或对抗性博弈的非合作均衡(noncooperative equilibrium)状态。看不见的手就能充分发挥作用,最终使博弈各方都达到零利润的均衡(即D框的均衡),经济社会达到完全竞争的效率状态,社会经济利益达到最优状态。

可见,萨缪尔森的看不见的手博弈模型的分析得出了与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前两点结论完全相反的两点结论:①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中,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非合作的竞争,必然导致经济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竞争者最终都会达到在零利润上的均衡(即D框的均衡)。经济社会的利益达到最优,这对经济社会来讲是最好的结果。②不合作比合作好。竞争者之间的合作或合谋,必然导致低产出高价格的垄断(即A框的均衡)。这不仅导致经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也导致消费者利益的损失。因此,竞争经济中的合作必然损害经济社会的利益。这就是政府为什么用反垄断法严惩那些合谋控制价格、瓜分市场的垄断行为的原因。

这种完全相反的结论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有些情况下,从个人的角度看,单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并不一定能获得理想的结果,合作比单干好。如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得出的前两点结论。看不见的手博弈模型从个人利益角度分析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康佳和长虹这两个竞争对手如果从它们企业私利的角度考虑,显然合作或合谋比单独竞争好。如果合作,合谋双方都可以获得6万元的垄断利润。如果单独竞争,双方都只能得到零利润。同样是看不见的手博弈模型和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如果从社会利益的角度看,非合作的对抗性博弈中,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利益与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利益是一致的。它会导致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从社会利益的角度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合作)比企业合作或合谋好。可见,在有些情况下,对个人是最优选择,对社会就不一定是最优选择。对社会是最优选择,对个人就不一定是最优选择。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别要注意看问题的角度。

(3)对抗性博弈,纳什均衡。现在,用萨缪尔森的对抗性博弈模型讨论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战。一般来讲,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战由于厂商众多,厂商之间难以在价格上达成合谋垄断。但是,由于市场的地域分割和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垄断竞争厂商在局部市场的合谋垄断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下面就以松花江汽车和长安汽车的价格战为例,讨论垄断竞争市场的对抗性博弈,以了解博弈理论的一些重要概念。

我国的汽车厂商在国内市场上讲其规模属于寡头垄断企业,不是垄断竞争的小企业。但这也是相对而言的,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相对于世界市场而言,我国的汽车厂商还属于发展中的小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汽车市场还是几家寡头企业联合垄断的市场,各汽车厂商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销售区域和市场份额,汽车价格稳定且远远高于其成本,存在巨额垄断利润。随着“入世”和对世界市场开放,我国的汽车厂商开始了竞相削价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因为只有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才能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只有获得了规模收益,才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站住脚和生存下去。我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也是有目共睹。那么,汽车厂商的这种对抗性博弈最终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

图5-12中A框的均衡,可以反映松花江汽车和长安汽车在20世纪90年代的情况。那时它们都采取高价格(垄断价格)的销售策略,并各自获得自己的垄断利润。长安汽车2000元,松花江汽车1000元。

图5-12 萨缪尔森的对抗性博弈模型

随着“入世”和对世界市场开放,松花江汽车开始意识到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性,放弃高价格的销售策略,选择了降低价格至正常价格的竞争策略,即进入C框。这时,松花江汽车由于销售量或市场份额的扩大,获得1500元的利润。长安汽车由于仍然采取高价格的销售策略,销售量下降,出现了300元的亏损。这时,松花江汽车选择的竞争策略可以称为占优战略,即无论其他博弈者采取何种战略,该博弈者的战略总是最好的。

这时,长安汽车就面临竞争战略的选择或两难处境。是继续采取高价格的销售策略,并希望松花江汽车也回到高价格销售策略上呢?还是降低价格至正常价格,夺回自己的市场份额呢?实际上,希望松花江汽车回到高价格销售策略上来是不现实的。这里涉及博弈论的一条基本准则:即把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松花江汽车会考虑到,如果它回到高价格销售策略上,长安汽车如果降低价格至正常价格,松花江汽车就会出现200元的亏损。如B框的情况。所以,松花江汽车不会回到高价格销售策略上来,仍然会采取正常价格的占优战略,这符合松花江汽车的最佳利益。这样,长安汽车的占优战略也必然是降低价格至正常价格,以夺回自己的市场份额,消除亏损,争取盈利,即进入B框。

这样,松花江汽车和长安汽车最终都采取正常价格的占优战略,并进入D框的均衡,各自得到100元的正常利润。

在对抗性博弈中,当博弈各方都采取占优战略时,达成的均衡称为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以数学家约翰·纳什的名字命名。因为每一方选择战略时都没有共谋,他们只是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战略,而不考虑社会福利或其他群体的利益。因此,纳什均衡也被称为非合作均衡。

萨缪尔森给纳什均衡下的定义是,纳什均衡是一个在其他博弈者的战略给定时,没有一方还能改变自己获利的状况。也就是说,博弈各方选择的都是对自己最优的战略,而且这种战略也是对其对手战略的最佳反映。

依据该定义,松花江汽车和长安汽车在A框的合谋垄断均衡不是纳什均衡,后来展开价格博弈最终进入D框的非合作性均衡才是纳什均衡。而且前面讨论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的均衡以及看不见的手博弈模型的均衡都是纳什均衡。可见,纳什均衡强调的是对抗性博弈,而且强调博弈各方都采取了占优战略,而且没有任何一方还能改善自己获利状况的均衡。

对于每一个在市场经济社会生活的人,对于每一个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的人,博弈模型或理论的分析告诉人们:首先,要知道一个人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完全是两回事。应该考虑的不是我想做什么,而是应该考虑我能做什么。其次,要找到最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长处和优势的职业和岗位。美国人有一个格言: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在于你要找到自己的岗位。每个人的潜能、长处和优势都不同,适合别人的职业和岗位并不一定适合你。在这样的岗位上,以你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竞争,你必然是博弈的失败者。找到了最适合你自己的岗位,发挥出你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取得的成就和收益,就是你自我价值的实现。就是你的纳什均衡。你应该感到满足和欣慰。可能有人比你更强,做得更好。你不要和别人比,人比人永远气死人。当然,这不排除你更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最后,记住博弈论的一条基本准则:即把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博弈各方都采取了自己的占优战略达成的均衡就是纳什均衡。当然,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五节 市场制度资源配置效率的总结

一、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证明

通过前三节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市场制度资源配置效率做一小结,其要点如下:

第一,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的分析表明:在市场竞争机制能充分发挥作用,没有垄断等干扰因素造成的变形的纯粹市场状态下,市场竞争会使社会在每一种产品生产上达到:一是MR=MC=P;二是厂商的数目合适,即资源配置不多也不少;三是AC达到最低。综合上述三点,就是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最佳、最有效率的状态。其标准或条件是MR=MC=P=最低的AC。

第二,市场制度在其自身发展中会产生竞争的不完全性或垄断因素。因为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法则,竞争的优胜者会随着其经济实力的扩大而自然走向垄断。但是,垄断竞争市场和竞争性寡头市场由于竞争性起主导作用,其市场效率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第三,完全垄断和勾结性寡头市场的厂商为追求最大利润的均衡,一方面会制定高于其MC的价格,另一方面又不会以最低的AC生产产品。这表明垄断一方面限制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损害了竞争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造成社会有限经济资源的浪费和社会产品的无谓损失。另一方面,垄断导致消费者以较高的价格买到较少数量的产品。因此,垄断是对整个社会的剥削。这就是经济学者建议政府施行反垄断法来限制市场的垄断因素和促进市场竞争的原因。

二、关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标准和条件

1.帕累托最优标准和条件的内容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用几何方法提出了他的经济社会效率最优状态标准和条件。下面简要介绍如下:

(1)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为简单起见,帕累托把消费者效用、福利、生产者产量、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统称为社会经济利益。

假定一个社会由若干人组成,如果提高一个人的利益而又不损害和降低其他成员的利益,那么这个社会的经济利益就存在着改进和提高的余地,这被称为帕累托改进。显然只要存在帕累托改进,社会经济利益就没有达到最优状态。

如果提高一个人的利益就会损害和降低其他成员的利益,那么就意味着这个社会的经济利益已不存在改进和提高的余地了。就是说不存在帕累托改进了。也就是说社会经济利益已达到了最优状态,这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即:如果提高一个人的利益就会损害或降低其他成员的利益,社会就已达到最优状态。

应该说,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所表达的思想是有意义的,它有利于对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改进和提高,以促进社会经济整体利益的优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帕累托提出了一个效率优化的标准和概念。如果从实际出发去探求实现这一最优状态的途径或条件,意义会更大。在实际生活中,这个效率优化的标准和概念是很好运用和把握的。只要对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改进和提高,而又不损害和降低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就会促进社会经济整体利益和效率的优化和提高,这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帕累托不从实际出发,这个标准就成了人的头脑设想的美好愿望。从这个美好愿望出发,帕累托用几何方法推论出的实现最优状态的条件是不成立的,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空想。

(2)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帕累托从这个设想的理想状态出发,用几何方法(埃奇沃思方盒)推论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下面看这些最优条件是如何推出的。

1)交换的最优条件。将A、B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坐标对角连在一起就构成交换的埃奇沃思方盒。方盒中两个消费者的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为两个消费者的均衡点E点。该点有交换的最优条件:任意两个消费者对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用公式表示即:

式中:A、B为任意两个消费者,X、Y为任意两商品。

图5-13 交换的埃奇沃思方盒

2)生产的最优条件。将A、B两个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坐标对角连在一起,就构成生产的埃奇沃思方盒。

方盒中两个生产者的两条等产量曲线的切点即为两个生产者的均衡点E点,该点有生产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任意两个生产者都相等。用公式表示即:

图5-14 生产的埃奇沃思方盒

式中:A、B代表任意两个生产者,L、K代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

3)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帕累托将交换的最优条件和生产的最优条件连接起来就得到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它们的边际替代率。用公式表示即:MRTXY=MRSXY(对所有消费者)

2.帕累托最优条件的唯心主义性质

从效用理论知道,由于物品效用的大小或等级顺序取决于消费者个人的判断,对同一个人而言,不同物品的效用是可以比较的。但效用不能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比较。因为不同消费者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偏好不同、宗教信仰等的不同,不同的人在许多情况下对同一个物品或服务对自己提供的效用或福利的评价是不同的。因此,单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是成立的,把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对角连在一起得出任意两个消费者对任意两商品替代率相等,就不能成立。比如,有人爱吃鸡,有人连鸡味都不愿闻。就物品来讲,大到汽车、飞机,小到纽扣、香皂,千差万别。那么任意两个消费者怎么可能对任意两商品替代率(替代比例)相等呢?该式即使在几何学意义上或数学意义上能成立,它在经济学上有什么意义呢?它对实际经济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正如阿罗不可能定理表明的,由于消费者偏好不同,所以社会福利最大化函数或效用函数不可能成立一样,帕累托最优条件也不可能成立。说它不成立,是因为它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社会不可能按这个条件找到最优状态,也不可能按这个条件判断最佳经济效率。这是典型的由空想到空想的唯心主义。从头脑设想的理想状态出发,然后用数学公式推论实现这种理想状态的条件,而且不考虑和验证这些条件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是否成立,是否有意义,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认识方法之一。第一个条件不成立,后面的条件是和第一个条件相联系的,也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三、关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函数

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总函数,它和帕累托最优交换条件的推论犯了同样的错误。阿罗不可能定理认为: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换句话说,当一个社会有一个独裁者,让全社会的人都有相同的偏好的情况下,社会福利函数才能成立。例如,希特勒命令全体社会成员说,你们必须都愿意吃鱼。全体社会成员回答,是,我们都愿意吃鱼。希特勒说,鱼的效用是每公斤10元,全体社会成员回答,是,我们对鱼的效用的评价都是每公斤值10元。只有在这样的社会,才能用社会福利函数计算出全体社会成员的总效用或福利水平。这种社会在现实中存在吗?

第六节 一般均衡论的唯心主义性质

一般均衡论是经济学的一个神话。本节我们用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黑格尔的意识决定存在的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比分析,来分析这个神话的唯心主义性质,以及对经济学的影响。

一、一般均衡论的思想内容

瓦尔拉的一般均衡论所要表达的思想是:经济学所研究的只是单个产品的供求均衡,例如,苹果市场的供求均衡分析,面包市场的供求均衡分析等。这只是单个市场的或局部的均衡分析。在成千上万个商品世界中,各种商品的供求均衡和价格是相互影响的。例如,蔬菜、水果、粮食、肉类、禽蛋、奶品等成千上万种食品对消费者来说都具有相关的替代关系。多吃水果,可以少吃蔬菜;多吃蛋奶,可以少吃肉类;多吃肉类,可以少吃粮食等。如果人们对蛋奶和肉类的偏好发生变化,多吃蛋奶,少吃肉类。那么蛋奶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均衡价格就会上升;肉类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均衡价格就会下降。由于成千上万种食品存在替代关系,它们的均衡价格决定就是相互影响的。瓦尔拉设想是否在这种相互影响中存在着成千上万个商品市场,同时或共同达到均衡,即一般均衡呢?

瓦尔拉建立了一个联立方程试图说明一般均衡的存在问题。一般均衡的联立方程含义如图5-15所示。

我们知道牛肉的均衡价格方程为:

Qd=a-bP(需求函数)

Qs=-c+dP(供给函数)

Qd=Qs(均衡条件)

面包、苹果以及成千上万种食品(用n代表),每一种食品的均衡价格决定都有一个均衡价格方程。把成千上万个均衡价格决定方程(n个)联立起来,就是瓦尔拉的一般均衡方程。当然,成千上万个商品均衡价格决定方程(n个)的联立只是表现了商品价格决定之间的横向联系,从纵向的角度讲,每一个商品均衡价格的背后,都有生产该商品的劳动市场的均衡、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均衡以及货币市场的均衡。因此,一般均衡方程代表的是整个商品社会成千上万种商品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庞大系统的均衡。

图5-15 一般均衡方程图示

按数学的逻辑,要证明一般均衡存在,一般均衡方程必须有解。但是,这个方程能有解吗?单个商品(比如牛肉)的均衡价格决定方程自它建立以来,一百多年了,它在数学上是否有解仍然是个未解决的问题。因为无法解决方程中a、b、c、d四个系数值的确定问题(它涉及几十个时刻处在变动中的相关变量),所以,单个商品的均衡价格决定方程至今仍然是一个数学上的假设。一百多年了,连一个商品的均衡价格方程的解都没有解决,却要奢想解决n个(成千上万种)商品的联立方程的解,这个解涉及亿万个已知或未知的时刻处在变动中的相关变量,这是不是痴人说梦啊。

在瓦尔拉创立一般均衡方程时,经济学家们还不太懂数学,感到这个方程很神秘,提出了一个伟大的设想。瓦尔拉也因此成名。瓦尔拉死后,经济学家们发现瓦尔拉的方程没有解,不成立。一些学者仍然不甘心,继续运用数学发展的最新成果——集合论、拓扑学等最新方法试图证明一般均衡方程有解。结果他们证明只有在极其严峻的假设条件下一般均衡方程才能有一组解,而且这些假设条件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因此,这种证明的结果在现实中就失去了意义。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写道:“理论家已经成功地证明,一般均衡论的含义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但是,他们还未能把这一信息传达给西方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的作者们,或传达到西方的教室中去。”[9]

卡尔多的说法并不正确。不能说数学方法证明不了的东西现实中就不存在。我们生活的现实商品世界中,成千上万种商品的供求及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但又是相对稳定的。这本身就是一般均衡的存在方式。只是这种存在是瓦尔拉方程说明和证明不了的。正如萨缪尔森说的,这是一个连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也无能为力的涉及亿万个已知或未知变量和相关关系的生产和分配的问题,这是市场机制自行调节和解决的,这是市场机制的奇迹所在。[10]而且,市场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具有世界市场的性质。成千上万种商品价格的均衡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一般均衡过程起初是在地域的范围进行,然后是在一国的范围进行,最后,这个均衡过程要在全球范围进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过程。如此巨大的一个均衡过程,而且是亿万个已知或未知变量时刻处在调整中的动态过程,岂是一个一般均衡方程能解决的问题?一般均衡方程的性质可以说是由于不完全了解价值、价格和市场的本质而产生的一个梦想。

二、一般均衡论的唯心主义性质

用均衡价格方程计算出每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用效用函数计算出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用生产函数计算出生产者的产量最大化;用收益函数计算出公司的收益最大化;用帕累托的埃奇沃思方盒给经济社会提供最优状态标准和条件;用瓦尔拉的一般均衡方程完成整个经济社会的均衡,多么完美的一座理论大厦。问题是实际经济生活的事实如何呢?二百多年来,世界市场经济国家实际经济生活的事实是:没有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是靠均衡价格方程计算出来的;没有任何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是靠效用函数计算出来的;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产量最大化是靠生产函数计算出来的;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最小成本是靠成本函数计算出来的;更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收益最大化是靠收益函数计算出来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毫无实际意义,社会既不可能按这个条件找到最优状态,也不可能按这个条件判断最佳经济效率。一般均衡方程更是一个毫无实际意义的梦想。这些事实都是显而易见的。走出家门就是市场,那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我们可以去调查和了解,看哪一个商品的价格是通过均衡价格方程的计算确定的?哪怕找到一个这样的商品也算有根据。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企业,我们可以到任何一家企业去调查和了解,看哪一家企业的最大产量是通过生产函数的计算得到的?萨缪尔森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这到企业一了解就清清楚楚。[11]我们都是消费者,可以问问我们自己,我们的效用最大化是靠效用函数的计算得到的吗?这些事实并不需要费力就可以了解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梦想者为什么完全不顾实际经济生活的事实,痴心梦呓一百年而不醒呢?

要揭开这个谜还要回到黑格尔哲学的认识论逻辑。黑格尔认为,人的意识认识到的存在才有存在的意义,人的意识认识不到的存在就不存在,或者说即使存在也没有意义。按照这个认识论逻辑,梦想者的思考逻辑是设定一个理想状态,然后用数学公式推导实现理想状态的条件,而且得出的这些条件和结论是不需要经过事实检验的。因为这些没有被人的意识认识到的事实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即使存在也是没有意义的,更不要说用这些事实检验条件和结论了。这样,梦想者可以任凭意识的梦游,可以完全不顾实际经济生活的事实,建立起脱离实际经济生活、毫无实际意义的、从空想到空想的经济学理论大厦。

作为对照,我们看看实证分析方法的认识论逻辑。通过对实际经济生活的观察,提出假说。然后通过对实际经济生活的调查、分析,用事实检验这些假说。最后,把符合经济生活事实的,正确反映经济生活规律的假说上升为理论。这样的经济理论才能揭示实际经济生活的客观规律,才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我们的实际经济生活,帮助人们解决实际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才能对实际经济生活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这种方法的认识论前提是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通过对实际经济生活的观察提出假说,是意识对存在(客观事实)的反映。就是说,实证分析方法承认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然后,用事实检验假说是否正确。就是说人们的意识是否能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必须经过客观存在的事实的检验。最后,把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假说上升为理论,就完成了意识对存在的认识过程。从实际经济生活出发,到接受事实的检验,到符合事实,再到指导实际生活,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素。因此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事实是检验一种理论是否正确,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市场经济系统是按照它自身的、内在的、客观规律自主运行的。而不是按照人们意识的主观设计、计算运行的。人们的意识是否正确反映和认识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必须经过市场经济运行客观规律事实的检验。只有符合客观规律事实的经济理论才是能够指导实际经济生活的科学的理论。设定一个理想状态,然后用数学公式推论实现这种理想状态的条件,单就一个具体的分析方法而言,本也无可非议。问题的关键是得出的条件和结论必须经过客观事实的检验,只有符合客观事实的条件和结论才能把它上升为理论。否则,就是从空想到空想的唯心主义的伪科学。真理和谬误就在这一步之遥。萨缪尔森指出,经济学必须解释现实经济生活,“经济学若无解释力,就无所谓科学”。[12]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和说明实际经济生活的客观规律,帮助人们深入理解现实生活,而不是为了编织神话和梦想。

黑格尔的意识决定存在的认识论逻辑二百多年至今对人们仍有很大的影响,是因为这个逻辑确实反映了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些现象,许多人相信这个逻辑是对的。例如,人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信则有,不信则无。就是说,人的意识相信或认为某种东西存在,它就存在。人的意识不相信或不认为某种东西存在它就不存在。比如,在宗教问题上,你如果信教,那么宗教对你就是存在的,就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你如果不信教,那么宗教对你就是不存在的,就不会对你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现实生活中,信教的人把他们一生中相当多的时间用于宗教活动。而不信教的人,按他们自己的意愿生活,并没有受到那个“上帝”或“神”的惩罚。所以,生活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许多人就是这么认为的。那么,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从认识论的角度讲,首先,这种现象是一些人把客观存在与人的意识对客观存在的映象混为一谈。比如,宗教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些人的意识对现实生活(客观存在)的一种认识、理解和信仰,即一些人的意识对现实生活(客观存在)的一种映象或反映。你如果相信某种宗教,只是说明你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与那些人相同,与那些人具有相同的生活信仰或宗教信仰。你如果不相信某种宗教,只是说明你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与那些人不同,你有另外一种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认识,或者说你有另外一种信仰或主义,这种信仰会支配和影响你过另外一种生活。其次,人的意识对存在具有反作用。就是说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产生的信仰又会反过来支配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正是由于人们(的意识)对现实生活(客观存在)有各种各样的反映、认识和理解,所以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或主义。这些宗教或主义又反过来支配和影响人们过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最后,如果理解了存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对存在又具有反作用,那么就可以理解,如果人们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和认识现实生活的意义,从而产生一种对现实生活正确的理解和信仰,就会使人们过一种健康、幸福的生活。如果人们的意识没有正确地反映和认识现实生活的意义,从而产生一种对现实生活错误的理解和信仰,就会使人们过一种荒谬的生活。在人类几千年生活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可以看到一种对生活错误的理解和宗教可以使人们荒谬地生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展,看到其他地方的人们完全过着另外一种生活,这才发现自己以前对生活的理解是多么荒谬。历史告诉我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

三、唯心主义认识论对经济学的危害

前面已经说明了从均衡价格方程、效用函数、生产函数、成本函数、收益函数到帕累托最优条件的推论,社会福利函数的推论,一般均衡方程的推论等一整套理论体系是典型的从空想出发,用数学公式去构建空想主义大厦的唯心主义,毫无实际的理论意义,这是连西方主流经济学都抛弃的东西。我们看一看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著作,在他们的著作中,根本就没有这套理论。他们认为这套理论是完全脱离实际生活、毫无实际意义的东西。令人不解的是在我们的一些教科书里却充斥着这些东西。学生学习经济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知识和要领,自然感到头痛。这是我国学生感到西方经济学难学的最主要原因。

这种偏向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原因。20世纪80年代,我国刚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时候,受“左”的思想的指导,这就是只想学西方的技术,不想要西方的意识形态。经济学语言表达的内容都被认为是意识形态,不要。数学公式是技术,没有意识形态,都搬了进来。这样,我国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没有思想,没有逻辑,只有数学公式的堆积。而理论经济学原本就是一门关于经济思想的学科,没有思想,经济学还有什么?这就是学习经济学的学生为什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收获甚少,感到痛苦甚至感到绝望的原因。

这种偏向形成的一个现实原因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历史很短,我国的学者和教师缺乏对市场经济的感性认识,更不要说上升到理性认识。知识的缺乏必然产生迷信,特别是对数学语言的盲目崇拜。这样的崇拜自然使人们完全丧失了对用数学语言包装的现代唯心主义的分析批判能力,使它能在我国经济学界风行十多年,对我国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以下两个典型事例足以说明上述问题:

2002年5月下旬的一天,××电视台一位主持人说,我国GDP每年增长7%~8%,可是许多企业在亏损,许多上市公司的业绩也不尽如人意,许多观众对这个矛盾现象感到困惑。现在我们请一位经济学专家给大家解释这个问题。一位经济学专家出现在画面上说,“GDP是个人消费支出加私人投资支出加政府支出加净出口,和企业经营没有关系。”此论令人吃惊,再一看屏幕,是××电视台,字幕上打的是“经济学专家”。最后主持人总结说,“我们的专家已经说了,GDP增长和企业经营没有关系,所以大家也不必感到困惑。”这样的场面,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确实让人难以置信。萨缪尔森指出,尽管宏观经济学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都存在争论,但是在GDP的概念上,经济学家是没有分歧的,是很清楚的。把GDP定义为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是因为GDP概念要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所有企业(无论是生产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的企业)新生产价值的总和,即所有企业生产的价值增值部分的总和。因此,GDP的增长是直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联系的。但是,在GDP的核算上,一件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不取决于产品本身的性质,而取决于产品的最终用途。例如,一吨煤,如果居民买回家做饭取暖用,它就是最终产品;如果工厂买去烧锅炉作动力燃料,它就是中间产品。一件衣服,如果居民买来穿,它是最终产品;如果工厂买去当工作服发,它就是中间产品。一个面包,如果居民买来吃,它就是最终产品;如果工厂买去给职工当免费午餐,它就是中间产品。正是由于人们无法从产品本身的性质上区分它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所以把最终产品价值加总求和来直接核算GDP是无法操作的。经济学只能寻找间接核算的办法。由于GDP是市场成交值概念,成交值的含义是供给方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值量=需求购买方支出货币的价值量。因此,无法把最终产品的价值加总求和来直接核算GDP,但可以把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求和来间接核算GDP。这样,GDP等于个人消费支出加私人投资支出加政府支出加净出口,即GDP=C+I+G+(X-M)。但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绝不等于最终产品的创造者,最终产品还是由企业创造和生产出来的。如果说GDP的增长和企业经营没有关系,那么GDP是什么?难道所有的企业都亏损了,GDP照样增长吗?

第二个事例,是2003年我国学术界进行的一场价值理论的讨论。如此大规模的一次讨论,争论的核心分歧竟然是“价值”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一种观点认为,价值这个词的本质含义是指“国民财富”。另一种更强的观点认为,价值的本质含义不是指国民财富,而是指一种“关系”。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讲,从亚当·斯密到现代西方经济学,价值一词就是指“国民财富”,这一点毫无疑义。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把国民财富就称为国民生产的总价值。只有一个例外,就是马歇尔把价值称为一种“关系”。但是马歇尔这样讲,是为了把价值和价格说成一回事,以建立他的均衡价格理论。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说法。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讲,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两重属性。一是它的物质属性,或使用价值。即它是一种有用的物质产品。二是它的价值属性。价值属性的本质含义是什么?是表示商品是一种有价值的财富,你要得到它必须支付其价值(即支付一定量货币)或用其他等价值的商品交换,它不是你可以无偿或随便拿走的东西。一种物品(使用价值)必须同时具有价值属性它才成为一个商品,一个财富。或者说,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同时具有的两种属性,二者缺一不成其为商品,是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的。是不能说使用价值是财富,价值不是财富的。例如,商店里的一双皮鞋,它的物质属性或使用价值是:它是牛皮做的一种物品,可以穿用。它的价值属性是标价200元。没有标价的物品不是商品。价格是用货币表示的该商品的价值或价值量。你不支付200元是拿不走的,是享用不上使用价值的。更重要的是,正是由于商品具有价值属性,它才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和交换,成为社会成员都可以接受的财富。社会成员都可以接受的财富是什么?是社会财富或国民财富。就是说,价值不仅是财富(商品)的属性之一,而且使财富(商品)具有了社会财富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说价值的本质是社会财富或国民财富。一个国家一年生产的商品总量构成一国一年创造的国民财富总量。所以,国民财富(商品总量)仍然具有两种属性或两种表现(或存在)形式。一方面它表现为若干万吨食品和钢铁、若干万辆汽车、若干万套衣服等实物形式(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它表现为若干万元价值,即国民生产总价值或GDP、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更具体说,是国民或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的货币现金收入)。更明确地说,在商品经济社会,商品和货币(价值)是国民财富存在的两种具体形式。所以,当我们说一个国家一年创造10亿元GDP,一方面是指这个国家一年生产的成千上万的食品和钢铁、汽车、衣服等商品的价值总量是10亿元,另一方面是指该国国民或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了价值10亿元的货币现金收入。你不支付10亿元,你是享用不上这些商品的。所以,GDP是一个市场成交值概念。它体现的是一国国民生产和成交的商品(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因此,价值的本质就是国民财富。国民财富同时具有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是割裂不开的。我们一些学者总是要把它们割裂开来,总是在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用马克思的话说,这是形而上学的表现,是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表现。

现在,我们来谈谈价值关系。由于价值是商品的属性之一,所以价值关系首先体现的是商品或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即财产关系或物的关系。其次,商品关系、财产关系或物的关系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全面理解价值关系要包括物的关系和人的关系这两个层次的关系。马克思批评西方学者只看见物的关系看不见人的关系是一种极端片面性,而我们一些学者只看见人的关系看不见物的关系不也是一种极端片面性吗?正是这种片面性使我们一些学者认为,价值不是财富,只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我们的人民辛勤劳作创造价值,难道他们创造的不是财富?只是一种关系?一个国家是靠GDP(国民生产的总价值)生存和发展的,难道我们靠吃“关系”身上就长肉吗?实际上,经济学就是揭示我们实际生活的规律和道理的。只要联系实际经济生活去思考,经济学的原理和范畴并不难理解。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科学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不是经济学中的数学革命,现代经济学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但是,萨缪尔森倡导的数学革命的实质内容是什么?是将边际增量分析方法和抽象分析方法相结合,而不是要把理论经济学数理化。不了解这一点,只要是相关关系,就要用数学公式表示,恨不得把整个理论经济学数理化。一个简单的经济学问题,非要用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分析,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生命。经济学家要考虑经济学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唯心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数学在经济学中的滥用已经对经济学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这些我们应该正视和反思。

本章总结和提要

本章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的比较分析证明了市场制度是最有效率的社会经济制度,并说明了垄断对市场效率的危害。博弈理论分析了寡头之间的竞争,寡头之间的竞争最终会导致两种结果:竞争性寡头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效率;勾结性寡头与完全垄断基本相同。依据以上研究,经济学家认为,应该尽量限制垄断因素危害,提高市场的竞争效率,这也是反垄断法的经济学依据。

思考题

1.萨缪尔森是如何证明市场制度效率的?你认为他的证明是否成立?

2.在市场竞争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市场竞争会使经济效率达到最优,这个最优状态的标准和条件是什么?它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意味着什么?

3.什么是垄断?垄断的危害是什么?反垄断符合谁的利益?

4.为什么寡头之间的竞争最终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效率结果?

5.什么是风险?你对风险持什么态度?

6.你如何理解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含义?

7.萨缪尔森认为投机是有益于市场均衡的行为,你同意吗?

8.什么是纳什均衡?

9.你认为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标准和条件有意义吗?或者存在什么缺陷?

10.请评价对一般均衡论的唯心主义性质的分析。

【注释】

[1]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0版,中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54页。

[2]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0版,中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1~193页。

[3]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0版,中册,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71~173页。

[4]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144页。

[5]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页。

[6]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7]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8]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页。

[9]鲍斯金编:《经济学与人类福利》,学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0页。

[10]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11]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0版,中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8页。

[12]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