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新情况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新情况

时间:2023-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六章 全球经济的管理21世纪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前景。本章讨论为管理和促进世界市场顺利运作的国际经济组织的性质和作用。通过两国的专业化分工和同类产品的双向贸易,双方都获得了规模经济的好处,汽车产业的收益率大大提高。从1994年1月1日起,“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运转。

第十六章 全球经济的管理

21世纪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前景。萨缪尔森敏锐地看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他指出:“20世纪可分为两个阶段。1914~1945年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破坏性的竞争,军事及贸易的热战和冷战,政治专制,经济萧条。而1945年至今,世界的合作加强,贸易联系增加,民主得到扩展,经济增长迅速。……国际贸易有时看起来像达尔文所描述的那种适者生存的残酷斗争,各国为争夺市场份额、利润和重要资源而发生冲突。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在本世纪后半叶已经超越了这种赤裸裸的争斗——他们建立了若干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与公平的制度,包括管理国际金融体系的制度,协调货币政策的制度,以及制止对贸易进行限制的协定和组织等。”[1]这一变化表明,随着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人类已由对抗发展到合作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从而全球经济的管理被提上了历史议程。“管理”不是指有一个权力机构对世界各国发号施令,而是指各国通过协商建立了一些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与公平的制度,通过这些制度来协调、约束各国的经济行为,即通过制度来“管理”。本章讨论为管理和促进世界市场顺利运作的国际经济组织的性质和作用。

第一节 国际贸易组织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各国贸易联系的紧密,20世纪后半叶相继产生了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国际贸易管理、合作和协调组织。下面介绍一些主要的国际贸易协调组织,以理解它们的性质和作用。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区域性的自由贸易组织。从1965年美国和加拿大签订“汽车自由贸易协定”到1992年12月17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产生经历了近30年的时间。一般来讲,可以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美国和加拿大的自由贸易区。1965年,为了降低汽车生产成本,提高两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拿大和美国签订了在汽车及其零部件方面实行自由贸易的协议。通过两国的专业化分工和同类产品的双向贸易,双方都获得了规模经济的好处,汽车产业的收益率大大提高。比如,加拿大汽车工人的工资提高了近30%,而汽车价格则从原来高于美国汽车10%左右的水平降低到与美国汽车价格相同的水平。从1986 年5月开始,美加双方开始进行全面的自由贸易谈判,直到1988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协定”提出,10年内彻底消除双方贸易壁垒,实行所有商品的自由贸易。同时“自由贸易协定”还建立了一套解决相互间贸易纠纷的制度和机构,以及促进双方自由贸易健康发展的规则和制度。

第二阶段,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一年后,美国决定将自由贸易区扩大到墨西哥。因为当时墨西哥已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国,墨西哥购买了7%的美国出口商品,而且这一市场还在不断扩大,为开发墨西哥的潜在市场,美墨的贸易谈判于1991年开始,到1992年12月17日,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三国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运转。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迅速减少,贸易额迅速增加,使三国的合作和资源配置更加有效。

二、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欧洲联盟的形成经历了40年的发展过程,开始也是一个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和经济组织,后来发展为全面的社会联盟。欧洲联盟是建立在欧洲三个共同体的基础之上,1952年,法国、联邦德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以促进成员国间煤炭钢铁自由贸易。

这个共同体使六国煤炭、钢铁等资源配置效率大大提高,迅速恢复了遭受战争打击的工业生产能力。1957年,六国又签订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以促进核工业的发展和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开发核能源。1958年1月1日,六国在罗马签订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该组织的宗旨是通过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以及排除成员国之间商品、资本、人员自由流动的所有限制,建立一个“欧洲共同市场”。而对非成员国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这样,欧洲经济共同体成为一个欧洲的自由贸易区。1986年随着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陆续加入,共同体成员国增至12个。

1992年,欧洲共同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七国(冰岛、挪威、瑞典、芬兰、瑞士、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达成协议,于1993年1月建立“欧洲经济区”,成员国成为19个。1993年1月,各成员国通过“统一欧洲法案”,欧洲联盟最终形成。

伴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欧洲的政治、社会一体化基本上是同步进行,1992 年2月7日,当时欧洲共同体的12个成员国在荷兰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个条约使欧共体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而使欧共体向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联盟发展。该条约的一些主要目标为:通过建设“没有内部边境的区域”和统一欧洲货币,促进欧洲社会、经济的协调、合作和进步;制定“可能形成共同防卫”的共同外交安全和防御政策;创建“联盟公民”。在政治上,欧盟现有三个机构——部长理事会、欧洲议会和欧洲委员会承担起协调和管理成员国的职能。

从欧洲大陆自由贸易、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的发展可看到人类社会走向统一的步伐和历史趋势。实际上,随着欧洲大陆国境限制的消除,贸易、货币的统一,十几个欧洲国家已经打破了国家的界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欧洲社会。

三、孕育中的亚洲自由贸易区

20世纪后20年,亚洲的中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等国的经济崛起使亚洲成为世界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亚洲各国贸易量的扩大和贸易联系的日益紧密使亚洲各国产生了协调贸易关系和加强区域合作的意向。从2002年初的亚洲经济论坛上传出的信息可看到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是中、日、韩三国的关系。日本认为,建立区域经济组织要有一个核心,应该以经济大国为核心国,从国民产值总量上看,日本是世界上的经济大国之一。韩国认为,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能有核心国,否则就损害了各国平等、合作的原则。要说经济大国,中国人口最多、市场最大,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中国认为,不能以国民产值总量衡量一国是否是经济大国。经济大国应该对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利益承担起责任。中国的观点得到亚洲各国的赞同,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积极帮助亚洲各国从危机中走出来,中国的负责任和合作精神受到亚洲各国的尊重。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获得巨大发展,200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509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六大贸易国,在亚洲区域经济中已经具有了重要的地位。当然,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应该坚持各国平等、合作的原则。随着中国加入WTO,亚洲各国都成为WTO的成员国,有了共同的贸易规则和合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更紧密的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组织,只是时间问题了。

四、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英文缩写为WTO,于1995年1月1日成立。它是一个全球性的管理、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到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为143个。世贸组织成员国的贸易量占世界贸易量的90%以上。世贸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最高权力机构是缔约国(成员国)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全会,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

世贸组织的形成经历了半个世纪,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签署,最初签约国有23个国家和地区。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通过降低和消除关税,排除贸易壁垒,取消歧视性贸易政策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和经济发展。到1992年关贸总协定的成员国增至105个,1995年1月1日关贸总协定正式更名为“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性质是一个全球性的管理、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管理不是指有一个权力机关对成员国发号施令,而是通过各成员国平等协商和贸易谈判来确认成员国都接受的贸易规则、原则和制度,然后通过贸易规则和制度来管理和协调成员国的贸易行为,即通过制度和规则进行管理。成员国一旦签约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就要遵守成员国共同遵守的贸易协议、规则和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贸易行为。这样就可以理解世贸组织尽管没有一个发号施令的中心,却能有效地管理和协调各成员国的贸易行为,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自1947年创立以来,关贸总协定的成员国已经进行了多轮贸易谈判。最著名的谈判如乌拉圭回合始于1986年10月,参加谈判的成员国达108个,于1993年结束,历时7年,是最复杂、目标最宏大的一次谈判。它包括把公平自由贸易原则扩展到农业、服务业、纺织业、知识产权和外国投资上的28项独立的协议,以及成员国达成协议,同意把工业品的关税削减1/3以上,在11个部门完全取消关税,并大幅度削减农产品补贴。由此可以看到成员国之间的多边贸易谈判实质上就是成员国之间通过沟通、协商来确认成员国之间国际贸易规则和制度的过程。由于各国发展程度和利益的差别,各国之间的沟通、讨价还价、磨合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这本身也是一个国际性经济贸易组织形成的自然过程。

世贸组织成员国共同确认的促进成员国之间贸易发展的国际贸易原则和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非歧视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一个成员国的贸易政策要对所有成员国一视同仁,对本国的产品与所有成员国的产品一律平等。因此,该原则是强调公平贸易原则。非歧视原则是通过最惠国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来体现的。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对所有缔约国的贸易待遇都必须是同样的。如果一国给任何一国降低关税或提供优惠政策,该国也必须给其他的缔约国同样的待遇。

国民待遇是指一国要给予所有成员国的公民和企业与本国公司和企业在经济上同样的待遇,以保证缔约国产品与本国产品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

2.降低和最终取消贸易壁垒的原则

世贸组织的宗旨是要彻底消除贸易壁垒,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的发展。但面对各成员国的发展水平的差别和现实情况,只能采取逐步降低直到最后取消贸易壁垒的办法,因此,该原则是促进自由贸易的原则。

3.协商调解原则

世贸组织规定,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和摩擦要通过协商调解的原则解决,而不得采取报复制裁的方法解决,并规定了具体的程序和办法。因此,该原则是协调和处理成员国之间贸易摩擦的制度。

以上原则清楚地体现了世贸组织的宗旨、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 国际货币制度和金融组织

要理解国际金融组织的性质和作用,就要理解国际货币制度。而要理解复杂的国际货币制度,从理解一个国家的货币制度的演变入手是很有益处的。

世界各国货币制度的演变具有相同的规律。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各国,货币职能就落在了贵金属(黄金、白银)身上。黄金之所以能承担货币的职能,是因为它很昂贵,一枚小小的金币就可以充当大量商品交换的媒介。但是,稀缺的贵金属又成为国内贸易发展的障碍。在金属货币时代,各国都感受过由于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缺乏,商品交换和流通出现的困难,后来,由于金属货币在流通中会磨损而不足值,更重要的是为解决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缺乏的困难,各国用政府发行的法定纸币取代了金属货币。在纸币发行运作的最初年代,各国政府发行的纸币数量还是以国库的黄金储备的价值量为依据。因为这样可以保持国民对纸币的信心。在国民的信念里,黄金是有价值的东西,纸币如果没有黄金作担保,那就一钱不值。然而,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额日益巨大,作为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纸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政府发行的纸币数量不得不大量增加,而且逐渐和国库的黄金储备的价值量不成比例,甚至完全脱离。一国纸币发行量与黄金储备价值量的脱离并没有引起“价值危机”或“货币危机”;反而由于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充足促进了国内贸易的繁荣和经济发展。这个事实使许多经济学家头脑中的“货币是价值的代表”这一信念发生动摇,货币数量论产生了。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一种记账、计价工具,货币的本质是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这一理论受到以下事实的支持:一是现代世界各国的纸币发行量都与国库的黄金储备脱钩,而没有引起“价值危机”;二是现代各国的银行货币(支票)和电子货币(信用卡)在国内流通中承担了大量商品交易的媒介;三是各国政府的货币当局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数量或存量)可以有效地稳定一国的价格和促进国内贸易的发展。在一国之内政府发行的纸币被称为货币是因为它是政府规定的本国的法定货币,国民接受没有黄金担保的纸币为货币是因为他们相信政府和对本国经济有信心。但是,如果一国国民对本国政府的信誉和本国经济的信心发生动摇,他也会对本国货币的信心发生动摇,转而持有黄金或他们信任的“外币”,如美元。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定义

理解一国之内货币制度的演变对于理解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国内贸易是以货币为媒介,国际贸易也是以货币为媒介,二者具有相同的规则。然而国际货币制度演变与国内货币制度演变的重要区别在于:第一,黄金作为各国都接受的支付手段和交换媒介至今仍然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尽管金本位制早已崩溃。金本位崩溃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各国的黄金储备量与巨额的国际贸易额远远不成比例。黄金作为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已太稀缺和不足,所以它的国际贸易流通手段的作用已大大受到限制。但是在国际债务最后的清算中,各国仍然接受黄金为最后的支付手段。也正是从最后的支付手段的意义上说黄金至今仍是世界货币。第二,一方面由于黄金作为国际贸易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已严重不足和缺乏;另一方面在现阶段又不可能出现一个有权威的“世界政府”发行各国都接受的统一的“世界纸币”,这样,主要经济大国的货币(纸币)都或多或少地进入国际贸易流通,充当国际贸易的交换媒介。这就产生了各国货币的比价关系问题,即汇率制度。因此,萨缪尔森把国际货币制度定义为:国际货币制度指对国际间贸易进行支付时所遵循的制度。或者具体说,国际货币制度涉及各国货币汇率的确定,以及政府如何影响汇率。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要深刻理解国际货币制度的实质,即各国货币汇率确定的原理和政府如何决定本国货币的汇率,就要考察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1.古典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是历史最久的古老的国际货币制度。在国际贸易历史上,它运行了二百多年(1717~1933年)。金本位制时代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各国都是金属货币时代。在这个阶段,各国货币的唯一区别是其金币选择不同的重量单位。例如,假定英国货币铸造为1/4盎司黄金(1英镑),美国的货币铸造为1/20盎司黄金(1美元)。因此,在这个阶段,各国货币的比价或汇率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各国货币都是同质的——黄金,其差别只是重量差别,可视为同一货币的票面价值差别。比如,英镑黄金重量是美元黄金重量的5倍,因此,5个1美元金币可以换1个1英镑金币,就和5张1元人民币可以换1张5元人民币一样。因此,这个阶段的重要特征为:黄金是世界各国国内贸易以及世界各国国际贸易的统一货币。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没有本质的区别,唯一的差别是各国政府的关税壁垒和限制。由于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是统一的(同质的),全球是一个统一市场。

第二阶段,随着各国贸易的发展和扩大,黄金作为交换和支付手段越来越稀缺和不足,各国的金币逐步退出国内流通,成为各国的官方储备。各国相继发行了本国的纸币,作为国内贸易的流通手段或交换媒介。但是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仍只接受黄金作为支付手段。因此,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的货币(纸币)由政府规定其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并依据各国货币的含金量确定各国货币(纸币)的比价关系或汇率。例如,假定美国政府依据本国黄金储备的价值量确定一美元纸币的含金量为1/30盎司黄金;德国政府依据其黄金储备确定一马克纸币的含金量为1/150盎司黄金,英国政府依据其黄金储备确定一英镑纸币的含金量为1/10盎司黄金,等等。那么英镑、美元和德国马克的汇率为1∶3∶15,或者说其交换比例为1英镑可以换3美元或15马克;1美元可换5马克等。

由于各国货币(纸币)都是依据含金量确定相互之间的汇率或交换比例的,只要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各国货币的汇率就是固定的。所以金本位制下的各国货币的汇率制度称为固定汇率制。

在金本位制的固定汇率制下,各国货币的汇率只是各国交易商品的相对价格的折算比例。例如,假定美元和马克的汇率是1∶5,那么1件价格为10美元的美国商品出口到德国,其价格为50马克或者说德国要支付50马克,但各国的纸币不能进入国际贸易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就是说,德国不能用50马克(纸币)支付美国的出口商品,它必须按50马克的含金量折算成黄金,用黄金支付美国出口的商品。因此,在金本位制下,如果A国和B国的贸易出现赤字,或者说A国与B国贸易中出现逆差,A国的黄金就会流入B国,A国的黄金储备会减少,B国的黄金储备会增加。

金本位制第二阶段的变化对国际贸易有以下影响:

(1)各国纸币的发行使各国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分离。由于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运用不同的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从而使各国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分割开来。这种分割增加了商品在国际间流动的困难。

(2)国际贸易的发展或国际贸易额的扩大受到各国黄金储备的限制。各国发行纸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解决国内贸易中支付手段或交换媒介的不足和缺乏。尽管各国政府都规定了本国纸币的含金量,但为解决国内贸易支付手段的缺乏和促进国内贸易的发展,许多国家在偷偷增发纸币,这对各国来讲都是不言而喻的秘密。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纸币的含金量就与官方公布的含金量不相等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各国之间不相信和接受其他国家的纸币。除非一国的信誉很好,并承诺随时可用纸币兑换黄金,其他国家才会短期接受该国纸币,并随时将其兑换黄金。因而随着国际贸易额的扩大,各国有限的黄金储备必然会成为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限制。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国际贸易额日益扩大,各国都感到了十分有限的黄金储备成为进出口贸易的限制。由于金本位制下,如果出现贸易赤字,必须支付有限的黄金储备。所以各国都坚持双边贸易进出口平衡的原则,而且尽量少进口多出口,以增加本国黄金储备。然而一国的进口就是其他国家的出口,各国都想少进口,那么各国的出口又怎么增加呢?其结果是贸易额大大受到限制。另外,金本位制下的各国货币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商品相对价格折算比例成为固定的比例,这种固定比例使相对价格不能灵活变动来调节各国商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例如,假定一国国内生产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和失业,一国的生产过剩就意味着它可以给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供给,如果该国的货币汇率是灵活的、可变动的,那么供给的增加会压低该国货币的汇率或相对价格,汇率的下降会使该国的过剩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国际竞争力增加并出口到国外,从而使本国的失业消失。进一步说,如果各国货币汇率是浮动和灵活的,那么各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就会对供求关系做出反应,并灵活变动来调节各国商品在国际范围流动,以调节各国的过剩和不足,不会使过剩和不足现象积累到严重程度。如果各国的外汇汇率是固定的,不能变动,那么生产过剩和失业现象就会停留在一国之内而且积累到日益严重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20世纪30年代各国出现严重生产过剩时,各国政府都相继降低本国货币的含金量,即通过使本国货币贬值的办法把生产过剩和失业出口到其他国家,这种恶性贬值竞争,最终导致了金本位制在1933年崩溃。

为什么一国通过使自己的货币贬值就可以把本国的生产过剩和失业出口到其他国家呢?假定美元和马克的汇率是1∶5,如果一套美国服装的国内价格是80美元,而一套同样质量的德国服装的国内价格是400马克,那么两国之间不会进行服装贸易。现在假定美国服装业出现严重生产过剩和失业,美国政府为缓解国内生产过剩和失业,宣布美元的含金量降低100%,那么美元与马克的汇率就成了1∶2.5。这样一来,一套美国国内价格80美元的服装以德国马克表示的价格就是200马克,比德国国内服装价格400马克便宜了一半,这样美国的服装就会大量出口到德国,美国服装业的过剩和失业消失了。另外,大量低价美国服装进入德国市场,把德国服装业的市场占领了,使德国服装销售额大大下降,生产出现过剩,服装业工人失业。这样美国就通过使美元降值的办法把生产过剩和失业出口到了德国。尽管美元降值100%,但对美国国内企业来说,是将过剩服装以每套80美元的价格出口到德国,美国国内没有任何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政府该怎么办?德国政府唯一的自卫办法就是宣布马克降值100%,以阻止美国服装进入德国市场。这样就可以理解20世纪30年代各国货币竞争降值为什么会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因为各国都出现生产过剩,都想通过货币降值的办法把本国的生产过剩和失业出口到其他国家。这样,各国货币展开了降值比赛,而且一降再降,不再坚守承诺,以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各国货币的固定汇率制自然也就无法维持而宣告崩溃。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随着国际贸易量的扩大,黄金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和交换媒介的缺乏和不足,以及以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各国货币固定汇率制的缺乏灵活性,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2.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制度的重建

在经历了大萧条,国际货币制度崩溃和经济混乱,1944年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协商重建国际货币制度。各国第一次同意建立一种管理国际金融交易的制度和规则,以避免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的混乱和悲剧重演。布雷顿森林会议的重要成果有以下几方面:

(1)为弥补黄金作为国际货币和支付手段的不足和缺乏,各国达成协议确定了美元的世界货币的地位。经过“二战”的破坏,各国的黄金储备已十分缺乏,而美国在战时的大量出口,积累了雄厚的黄金储备。美元以雄厚的黄金储备作后盾,自然会被各国接受为世界货币。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建立的具体办法是用美元和黄金为各国货币建立起一种官方汇率(也称官方平价)。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定汇率。例如,假定会议确定美元的黄金价格为38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如果英镑的官方平价为12.5英镑等于1盎司黄金,那么美元与英镑的官方汇率或官方平价为38美元∶12.5英镑=3.04美元∶1英镑。从各国货币汇率确定方法上看与金本位制差不多,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革命性变革是第一次使一种纸币(美元)成为各国接受的世界货币。美国自愿以美元按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官方平价和其他国家货币兑换,以给其他国家补充或提供国际支付手段,并承诺其他国家可以随时用美元从美国兑换黄金,以增加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任。从此,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成为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和交换媒介,以及世界各国的官方储备外汇。

(2)建立起了一种固定而又可以调整的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设计者们希望新的汇率制度既能具有类似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又能根据各国货币与其“基本价值”的偏离程度进行灵活调整。这种调整是各国间以一种合作方式进行。汇率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第二个重要贡献,它使国际货币汇率制度具有了调节各国产出和失业的功能。例如,如果一国经济运行出现衰退、生产过剩和失业,那么该国的产出和经济质量就会下降。该国经济质量下降使该国货币的“基本价值”与其官方平价(汇率)出现差异。这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议国经过协商,同意该国货币汇率降值一定的幅度。该国货币汇率的降值会促进该国出口增加,过剩和失业减少,产出和经济恢复。

(3)创建了国际金融管理机构和组织。布雷顿森林会议的第三个重要成果是签署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IM F),签约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性质上是各成员国中央银行的中央银行,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成员国以会费形式缴纳的基金,其主要职能是管理国际货币制度(成员国货币汇率的确定和调整),以及为国际收入出现困难的国家提供信用贷款和国际金融服务。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造了“特别提款权”(也称纸面黄金),用来弥补国际贸易流通手段(黄金)的不足,在国际货币制度和贸易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来处理国家之间账目的一种官方记账单位。其价值用世界上16种主要货币(美元、马克、英镑、日元、法郎和里拉等)的加权平均价值规定。特别提款权在成员国之间的分配则与成员国在基金组织中摊付的基金份额成比例。特别提款权可以作为“纸面黄金”在国际贸易中流通和在成员国之间付账,因此,它本质上可以说是国际“中央银行”的信用货币。

布雷顿森林会议后组建的另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后改称为“世界银行”。它是世界主要的经济大国组建的股份制国际银行。世界主要国家认购它的股本(例如,美国的股份约占1/3)。如果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世界的“中央银行”,那么“世界银行”就是世界的“商业银行”。世界银行以股份制组建并获得资本金,还以所有入股国家的信用担保发行债券获得资金,然后运用这些资本金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商业化运作,为各国提供贷款、担保和长短期的信用服务。就像银行制度为各国国内贸易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样,国际银行制度的创建为国际贸易的繁荣也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为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提供了银行信用这一新的支付手段和结算方式。例如,如果一个落后国家有很好的建设项目却没有足够的黄金和外汇从国外进口先进设备的技术,它就可以向世界银行申请长期信用贷款。世界银行通过考察,如果认为该项目是可行的,就会贷款给该国。该国用此项贷款从世界各国进口所需的设备、材料和技术等多种物品和劳务。项目建成后,促进了该国的经济增长。该国再用增加的收入偿还世界银行的贷款本金和利息。通过这种方式,各种物品从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既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又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繁荣。

1966年创建的“亚洲开发银行”也具有国际“商业银行”的性质。亚行总部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金融机构。亚行的成员国来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成员国称为区域成员,来自欧洲、北美如美国、德国、加拿大等的成员国称为非区域成员。亚行的宗旨是通过贷款、股本投资和国际融资等商业运作手段,为成员国提供国际金融服务,促进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贸易合作和经济发展。例如,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01年底,亚行累计向中国提供了113亿美元的贷款,其中49%投向交通和通信业,其余投向能源、社会基础设施等行业,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支持。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变革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并确立美元为世界货币、建立稳定的又可以灵活调整的国际货币汇率制度、创建国际银行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会议为国际贸易的繁荣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的三个历史性贡献。布雷顿森林会议后的30年,由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可自由兑换,为世界各主要国家提供和补充了国际支付手段,国际银行信用又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支付手段和方式,各国的贸易和生产得到恢复,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增长和繁荣时期。最突出的是欧洲经济和东亚经济的兴起,已和北美经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但是,由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制度还是由美国的黄金储备维系的,美元又可以自由兑换黄金。这样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发生动摇:

(1)美元的汇率相对于欧洲货币或日元的汇率定得较高。或者说美元的币值被高估了。一方面美元汇率较高,使美国的出口商品相对价格较高,出口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欧洲、日本的商品又由于相对价格较低,具有竞争力而大量进入美国,使美国与欧洲和日本的贸易逆差日益严重,美元大量流到国外。

(2)美元成为各国官方储备外汇。因为储备美元就等于储备黄金,从而使各国对美元的需求大量增加。这样到1971年美国本土以外的美元存量已十分巨大,其币值已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再加上越战使美国出现巨额财政赤字,世界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发生动摇,甚至出现各国用美元抢兑黄金的现象,以黄金维系的美元与各国的官方平价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尼克松总统1971年8月15日正式切断了美元与黄金的联系,宣布美国停止以每盎司35美元的价格将其兑换黄金,不再自动将美元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也不再设定美元的官方平价,不惜代价地来维持美元的汇率。

切断美元与黄金的联系,或者说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不再以黄金为基础意味着什么?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它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结束。其实不然,切断美元与黄金的联系,尽管引起一段时期的混乱和调整,但是美元仍然是主要的世界货币,充当国际贸易的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布雷顿森林体系创建的国际银行体系仍然在管理着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汇率制度尽管有变化,但是既稳定又具有灵活性的国际货币汇率制度也在完善和发展,所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没有结束,而是在变革中发展。实际上,切断美元与黄金联系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它真正开始了国际贸易的纸币时代,它彻底排除了黄金这种稀缺的支付手段对国际贸易发展的限制。就像一国之内纸币发行并没有使一国国内贸易崩溃,反而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一样,国际贸易也会由于黄金彻底退出流通而更加繁荣。20世纪最后20年国际贸易额出现了巨大的增长,现在在国际贸易中充当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除美元这个主要货币外还有英、法、德、日等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货币。各国的纸币都没有以黄金为基础,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维系国际货币制度运行的基础是什么?各国货币的汇率是如何决定和调整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4.现代混合货币汇率制度

自从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国不再设定美元的官方平价并不惜代价地来维持这种美元汇率以后,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就打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统一的整齐划一的制度或模式。出现了多种汇率制度并存或混合的模式。萨缪尔森认为,一般来讲,现代国际货币汇率制度有三种主要的模式:纯粹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和国家管理但有弹性的汇率制度。

(1)纯粹的自由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完全由国际货币市场上对本国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决定,政府既不规定也不干涉本国货币的汇率决定,而是采取一种袖手旁观的态度。例如,美国过去曾时断时续地实行了这种汇率制度。那么这种制度是如何运作的呢?下面以美元与德国马克汇率的决定来讨论这个问题。

图16-1 自由浮动汇率制下外汇汇率的决定

图16-1(a)描述了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美元外汇汇率的决定。在纯粹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美元的外汇汇率由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以美元与马克的汇率为例,图中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对美元的需求曲线。对美元的需求来自德国人对美国商品和投资的需求。就是说,如果德国人想购买美国商品或到美国去投资,他首先要购买美元,因为只有买到美元他才能用美元支付美国商品或到美国去投资。当美元的汇率较高时,美国商品相对价格也高,对美元需求也较少。当美元汇率较低时,美元商品相对价格也低,对美元的需求就会增加。因此,美元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图中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为美元的供给曲线。美元的供给来自那些想购买德国商品或资产的美国人。因为美国人要想购买德国商品和资产,他就要到外汇交易市场提供美元,换成马克。当美元汇率较高时,相对德国马克的汇率较低,德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人就会增加对德国商品的购买,所以美元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这样在外汇市场供求的均衡点就决定了美元与马克的交易量和美元与马克的交换比率马克/美元,也即美元的外汇价格。例如,4.7马克/1美元,表示美元的外汇价格为1美元∶4.7马克。

理解了图16-1(a),就可以理解图16-1(b),即美国人对德国商品和资产的需求变化以及德国人对美国商品和资产的需求变化,都会影响美元或马克的汇率。例如,图16-1(b)假定美国人对德国商品和资产的需求增加,即美元的供给增加,供给曲线由S1移动到S2,使美元汇率下降。再比如,如果德国出现衰退,德国人对美国产品需求减少,那么在供给曲线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使美元汇率下降;但德国的经济衰退使德国商品便宜,可能会增加美国人对德国商品和资产的需求,这样美元的供给曲线可能向右移动,从而抬高美元的汇率。这些情况读者自己可以画线分析。

(2)固定汇率制是指一国政府规定本国货币对主要外币的汇率,并不轻易变动或调整。例如,中国政府规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8.3∶1,并固定按这个比率与美元交易。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都是固定汇率制。许多国家为保持汇率的稳定,承袭历史传统,实行固定汇率制,但当国家间相对价格差距过大时,政府会通过增值或降值的办法调整本币的汇率。进入21世纪后,由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加深,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益加大,2005年起,中国开始实行有限度的浮动汇率制。

(3)国家管理但有弹性的汇率制是指汇率基本上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但政府会通过在外汇市场买卖货币,改变货币供给等手段使本国货币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或者说不至于波动太大。这样既保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性,又能灵活对市场变动作出反应。目前日本、加拿大等国采用这种汇率制度。

以上介绍了三种主要的汇率制度,在现代世界经济中很少有国家采用纯粹的浮动汇率制或绝对的固定汇率制,因为现代世界各国都认识到浮动汇率制的优点是可以对市场变动或冲击做出灵活的调整,但其缺点是汇率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太大,使商品交易和资本流动无法预期。固定汇率制的优点是可以保持汇率的稳定性,但其缺点是不能对市场变动做出反应和灵活调整,从而丧失了汇率机制调整产出和价格的功能。因此,经过一段时期的试验和探索,各国还是回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关于国际货币汇率制度的设计思想上,认为理想的汇率制度应该是既能保持相对稳定,又能对各国产出和价格的变动做出反应和可灵活调整的汇率制度,所以现在大多数国家采用国家管理但又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或类似的制度。只是在国家干预的方式上有的国家采用政府手段,有的国家采用市场手段,即通过买卖货币的办法调整汇率。

5.维系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经济实力、购买力平价和汇率

就像在一国之内国民对没有黄金担保的纸币的信任取决于该国经济运行质量和产出水平一样。在国际贸易中,随着黄金退出流通,一国的货币(纸币)是否能被其他国家接受,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手段或交换媒介,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和产出水平。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现在仍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产出水平最高的国家,所以美元仍被世界各国接受为世界货币。其次,德国马克、日元、英镑、法郎等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货币也被各国依据其经济实力有限度地接受为国际货币。再比如,由于中国经济的崛起,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经济实力和产出水平已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也开始被一些国家接受为国际贸易支付手段。

那么如何衡量和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产出水平呢?由于各国使用的货币不同,其产品价格也不同,比较起来就有许多困难。例如,中国的GDP用人民币衡量和计算、美国的GDP用美元衡量和计算、德国的GDP用马克衡量和计算。那么是不是用外汇市场汇率把各国的GDP折算成美元就可以比较各国产出水平呢?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比较也不能真实反映两国经济实力和水平的差距。因为两国的产品价格不同,两国货币购买力差距很大。比如,1000美元在美国买到的一组商品和8000元人民币在中国买到的同样质量的一组商品在数量上差距可能很大。一个美国人用1000美元在美国只能生活1个月,一个中国人用8000元人民币在中国过同样的生活水平,可能生活5个月。中国的GDP是按中国的最终产品的价格计算的。美国GDP是按美国最终产品价格计算的(不是直接计算,是间接计算)。因此,由于各国产品价格不同,只用外汇市场汇率折算各国GDP也不能真实反映和比较各国实际GDP的差距。

这样,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一种购买力平价汇率理论用来衡量和比较各国的经济实力和产出水平。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 Parity,PPP)理论认为,在短期中,外汇市场汇率会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很不稳定或差距很大,但长期中,如果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各国货币汇率基本上是由各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决定的。或者说,各国的汇率将倾向于使在国内购买商品的成本等于在国外购买这些商品的成本。这就是购买力平价汇率。购买力平价理论基于这样的信念或假说:在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国际自由贸易会使相同的商品在所有国家的市场上的价格一律相同。这个假说也被称为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

世界银行在进行国际比较时都采用购买力平价法。PPP法的计算方法是:首先,确定典型商品的种类和范围(上千种),并收集这些典型商品在不同国家中的价格;其次,列出各种典型商品的购买支出占GDP的比重作为权数,计算出一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然后进行国际比较。现在大多数经济学家也倾向使用购买力平价汇率来比较不同国家的产出和生活水平。用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和用外汇市场汇率折算的结果差距可能很大。例如,用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是用外汇市场折算结果的5倍。由此,中国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表16-1 1994年各国GDP比较

资料来源: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549页。

PPP理论目前还是一种近似的、不十分精确的理论,许多经济学家计算的PPP水平差距较大,但是这个方法和思路是对的。随着计算技术条件的进一步完善,用这个方法是能较正确地比较各国经济实力和产出水平的。

三、迈向统一货币的欧元

20世纪国际货币制度发展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事件是欧洲货币的统一,称为“欧元”。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40年的发展,欧洲大陆十几个国家间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欧洲共同市场。市场的统一必然要求货币的统一,这种要求表现为欧洲各国实行的固定但可调整的汇率制度不断受到调整压力和金融投机者的攻击。

1971年,美国切断美元与黄金的联系并实行浮动汇率制后,世界汇率制度出现了一段混乱和调整时期。1978年,为了在欧洲稳定汇率、降低各国的交易成本,德国、法国等主要欧洲国家创建了欧洲货币体系(EMS)。该体系规定作为EMS成员国,必须确保其汇率在规定的很小的区域内波动,这些区间可以定期调整,但必须是在成员国之间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因此,EMS体系是想在欧洲实现布雷顿森林体系汇率制度设计者的理想,在欧洲建立固定的但可调整的汇率制度。但是,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欧洲各国的固定汇率制越来越不稳定,面临越来越频繁的调整压力。因为,一方面各国的外汇汇率要反映各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如果一国的商品价格与其汇率差距较大而又得不到调整,就会导致外汇市场的投机炒作从而损害一国汇率的稳定。另一方面,欧洲各国要保持其汇率稳定,各国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进行配合。然而矛盾在于在金融资本可以在欧洲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各国政府不可能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因为各国的利率必须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导致雪崩式的资本流动。例如,如果法国法郎的存款利率高于德国马克的利率,就会导致金融投机者抛售德国马克,买进法国法郎,从而使法郎的汇率上升,马克汇率下降。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阻止,必将摧毁法郎和马克的汇率制度。而阻止金融投机者投机的办法就是各国的利率趋于一致,这也就意味着各国放弃了各自独立的货币政策。这样,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欧洲各国逐步意识到:固定的但可调整的汇率制度、开放的资本市场、各国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矛盾使欧洲各国的固定汇率制度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其结果必然增加国家间的交易成本,损害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1992年欧共体的成员国决定通过统一货币来解决这一矛盾。依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共体国家将这一统一货币命名为“欧元”,并组建欧洲中央银行(ECB),为欧盟国家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欧洲的货币统一进程经过了8年的协调和准备,终于在2002年元月实现了欧洲的货币统一。萨缪尔森指出,“欧洲的货币统一是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之一,在此之前,从未有过这么一大群强有力的国家将它们的经济命脉交给一个多国联合体;从未有一家中央银行有权控制12个国家的通货膨胀和失业。这一组国家拥有3亿人口,生产价值700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2]

欧洲货币统一是国家间贸易自由化发展和市场统一的必然结果。它的伟大意义在于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将趋于同一的历史趋势和进程。欧洲的政治家们、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正在为人类的进步和统一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第三节 中国与世界

在回顾和理解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趋势,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发生的变革——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民的命运和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对人类进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通过改革开放使自己的人民和国家富裕和强盛起来,并迅速融入国际社会,它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人类社会走向大同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样一个大国迅速富裕起来,它所形成的市场和购买力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和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中国不仅开辟了巨大的市场,而且成了世界产业汇集的中心,成了世界的加工厂。它每年“制造着全世界70%的玩具、自行车和DVD播放机,60%的数码照相机和50%的笔记本电脑。”“35%的移动电话,30%的电视机和空调,25%的洗衣机,20%的纺织和制衣产品(据世界银行的测算,到2010年将要上升到50%)。”中国每年给全世界每人生产一双鞋。“同时,它每年消耗着世界1/3以上的煤炭、棉花、钢铁和香烟。”据中央电视台2008年6月24日报道,2007年中国生产钢铁49.7亿吨,进口铁矿石13.6亿吨,占世界海运量的42%。“的确,中国现在到处都是林立的吊车,遮天蔽日。西方的专业人士估计,本世纪初在全世界运行的吊车中,一半都矗立在中国!从2002年开始,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设备市场——吊车、升降机、机器人和其他工程机械等。巨型水坝、机场、跨海大桥、新颖的办公楼和住宅楼、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工厂、歌剧院、博物馆……如同当年的英国、法国或美国一样,中国成了一个大工地。……国际上的统计数字和外国的工业界都确认,中国消耗的水泥占了全世界的一半。”[3]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的描述和数字确实让人目眩,但它无疑确认了这样一个事实: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发生的奇迹是当代世界经济最重大的经济事件。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中国的举手投足都对世界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史无前例地增强了。中国正在重新改写世界的经济地图。

与其说是中国长大了,不如说是世界变小了。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交往方式。生产的信息化,使全球经济紧密地联结为一体,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使各国经济和政治的摩擦和沟通变得日益频繁和必要。世界各国的公民正处在一个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进行磨合和沟通的时期。因为世界各国的公民都成了“地球村”的村民。这就是20世纪后期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生产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国际化的世界。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工业革命。中国的革命得益于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它又促进了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迅速融入国际社会,成为经济全球化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中国以它巨大的人口、市场和购买力真正成了地球村的巨人。旧的平衡打破了,村民们需要重新分工,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但世界的合作加强了,中国又是一个负责任的、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和谐发展的大国,世界对中国寄予厚望。

对中国的发展还要客观对待,尽管中国的工业革命赶上了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具有超常的发展速度和惊人的爆发力,但中国毕竟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专制历史沉积的大国,真正的工业革命的历史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尽管创造了诸多的世界第一,但人均指标还很低。特殊的历史机遇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特殊性,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一般规律的制约。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经济增长和成就的同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早期遇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中国都出现了:收入两极分化和社会分裂;垄断和社会腐败;环境污染和资源掠夺性开采;社会良知丧失和教育腐败等。正如欧洲工业革命初期产生的种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一样,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需要全社会观念的更新,需要政府和全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国民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知识的创新,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又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但和中国的工业革命与经济奇迹并存的却是学术界和国民教育相对滞后。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还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方式或经济社会的性质。就是说,一个经济社会的性质是由客观的生产力或工业化发展水平决定的,而不是由主观的、人的意识决定的。马克思说,“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4]由此可以理解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放弃苏联模式,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生产力水平出发探索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是符合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邓小平倡导和建立的政府管理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符合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党提出的坚持党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是符合中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增长。每一个诚实和成熟的中国人都感受到了身边的巨大变化,而且坚信,站在坚实的基础上,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历史的必然。

【注释】

[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575页。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588页。

[3]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当中国改变世界》,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4]马克思:《资本论》第1版序言,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1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