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市场机制的特征

市场机制的特征

时间:2023-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内容,发展市场经济必须要以健全的市场机制作保证。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联系与作用系统。市场机制是市场的灵魂。市场机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主要有:1.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通过竞争过程中市场价格与市场供求变动之间的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构成体系主要由市场机制、企业经营机制(微观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组成。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内容,发展市场经济必须要以健全的市场机制作保证。

市场机制是市场系统各方面、各因素在市场交换活动中建立的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也可表述为价格、竞争、供求等各种市场因素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联系和作用。其特点主要是具有结构性、功能性、程序性、机理性、层次性、方向性、关联性、整体性、系统性和自调性。

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联系与作用系统。

第一,市场机制由一系列的经济元素组成,如商品、货币、价格、价值、利息、汇率、税收、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等,都是组成市场机制的经济元素。

第二,市场机制内部存在着极为复杂的经济关系。这些关系有同向的,也有逆向的。例如,企业收入与销售收入、卖价收入与企业职工收入、资本的收入等,方向就是一致的;而买者与卖者收入、税收与企业收入、资本收入与职工收入等,方向就不一致。

第三,市场机制是一个体系。市场机制是在各类市场上发挥不同作用的各种经济机制的综合,包括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风险机制等。这些机制作为市场机制的组成部分,其层次与地位是不一样的,彼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市场机制系统。

第四,市场机制具有自动调节作用。这是由它的内在结构所形成的,与市场经济的总体运行及利益分配密切相关。这种自动调节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有限度的、有条件的,并且具有关联性。

第五,市场机制是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市场千变万化,究其实质是经济利益在起作用,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与实现推动着经济运行。因此,要想利用市场机制为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承认经济利益的客观性。

市场机制可以存在于不同社会形态的商品经济中。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社会,借以运行的生产关系不同,为之服务的主体不同、目的不同,因而市场机制的功能、关联、范围、形式等也可能不同。这一历史事实说明,市场机制作为一种功能,即导向功能、平衡功能、调节功能等,本身并不具有阶级性和社会制度的属性。

市场机制是市场的灵魂。市场机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主要有:

1.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是通过竞争过程中市场价格与市场供求变动之间的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健全价格机制的主要措施是:第一,使价格真正成为利益范畴,使它的变动对企业利益的增减有直接影响,具有较强制约力量而能左右企业活动;第二,建立价格形成机制的基本格局,使价格同生产和供求变动建立紧密联系,把价格真正变为市场供求状况的“指示器”,从而灵活地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价格机制发生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的调节与分配。

2.利率机制

利率机制是主要在资金市场发挥作用的机制,它是通过竞争过程中利息率变动与信贷资金供求变动之间的联系而发挥作用的调节功能。为了有效调节资金供求,诱导企业的投资方向,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充分放开市场利率,使之同价格紧密联系,同信贷资金供求紧密联系。利率总水平必须随价格总水平升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总需求。如果单有价格总水平上升,利率调整幅度不够或不调,会使价格信号不断加强,起到“正反馈”作用。生产者在虚假的社会需求刺激下,继续加强投资;消费者持币抢购,力图尽快地将货币转化为商品,使上涨的价格水平持续不衰,最终将导致整个经济机制突变。同时,要提高利率的投资弹性。如果利率偏低,在企业利润中占的比重很小,对企业活动的制约性小,利率机制的调节功能便不能充分发挥。

第二,使信贷双方对利率有高度灵敏的反应。利率机制是通过利率的升降影响信贷资金的供求而实现调节作用的,因此信贷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能否对利率变动作出及时和灵敏的反应,是利率机制能否奏效的关键。银行要企业化、商业化,使利息成为企业的重要投入。

第三,加强信贷利率的硬度。信贷利率的“硬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信贷利率不能偏低,应根据资金占用的平均效益,采用适当的利率;二是信贷利息具有风险性约束,到时必须还本付息。申请贷款的企业要有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发放贷款一定要有适销、适用的物资与财产作保证;银行发现企业无力偿还贷款时,有权依法处理作为保证的物资和财产。

3.资金机制

资金机制包含以下功能:资金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上的分配直接决定着这些环节之间的关系,从而决定着宏观经济运行;社会的货币资金和实物资金的关系对宏观经济运行也是有决定意义的;资金在地区之间的分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地区关系和总体发展是有影响的;资金在行业之间的分配对行业结构是有影响的,从而对产业结构也是有影响的。不仅资金分配的方向与规模对经济运行有影响、有制约作用,而且资金运动速度对宏观经济运行也是有影响的,或者带动经济良性运行,或者在其中起阻滞作用。

4.货币机制

货币机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供给不能满足宏观经济运行的需要会起阻碍经济发展的作用;货币供给超过宏观经济运行的需要会发生通货膨胀,扰乱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货币供给符合宏观经济运行的需要,经济就会协调、稳定发展。

5.信贷机制

信贷机制包括储蓄机制和贷款机制。储蓄机制是通过储蓄把社会上分散的货币集中起来,再把货币贷放出去以影响经济的运行。把货币吸收到银行,可以减轻市场的需求压力,投资于生产,可同时扩大供给;把零散的暂时不用的资金集中起来,可以发挥更大的投资效应。贷款机制有分配资金的功能,其方向、规模、速度对经济发展方向和调节经济或产业结构有重要影响,所以贷款机制对宏观经济运行也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6.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供求关系、价格变动、资金流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竞争机制的内容包括争取较大的销售市场,争取资金来源,争取先进技术,争取管理技术与人才等,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这一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标志是优胜劣汰。

为了使竞争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企业要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能够在竞争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打破各种垄断;反对各种不正当竞争。

7.风险机制

风险机制是市场活动同盈利、亏损和破产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面临着盈利、亏损和破产的可能性,都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风险以利益的诱惑力和破产的压力作用于企业,从而鞭策企业注重经营,改善管理,更新技术。

8.财政机制

财政机制就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财政收入对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关系有影响;财政收入的地区分布对地区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有影响;财政收入的结构对宏观经济运行有影响。财政支出影响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而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对经济运行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财政支出还影响社会后备基金、政府支出、国防开支、社会福利等,这些对宏观经济运行都是有影响的。

9.税收机制

税收决定国家从企业收入与个人收入中取得的份额,影响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从而也影响国家和职工的关系;税收的税基、税种和税率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也是很大的。此外,它还通过减免税影响经济运行,通过税种的地区分布和税率的地区差异影响经济运行。

10.投资机制

投资机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表现在:投资总量对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有影响;投资方向对调节经济结构有影响;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投资会产生新的经济利益的差别;投资的地区分布会影响地区经济及其相互关系;投资规模会影响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等。

11.通货膨胀机制

通货膨胀机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引起货币贬值,重新调整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使商品之间的比价关系发生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及其分配,影响财政收入与支出,影响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影响人们的生活消费等。通货膨胀机制是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机制。

12.供求机制

供求机制是一种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的机制。当供大于求时,供给就会受商品价格下降的影响,从而减少供给,使之平衡运行;当供不应求时,供给又会自动抬高价格,同时引起供给增加。供求机制还调节经济结构,因为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都是通过具体的商品供给与需求反映出来的,而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有一个结构问题。

13.劳动力流动与就业机制

劳动力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劳动力流动与供求关系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产业之间的关系、地区之间的关系,影响到劳动者的利益,从而影响经济运行。就业机制是指劳动力就业与不就业、就业的方式对生产从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14.消费机制

消费是社会生产的基本环节之一,也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过程之一。消费决定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消费使生产的产品找到归宿,价值得到实现;消费结构影响生产的结构,消费引导生产。所有这些消费功能和作用都影响经济的运行。

15.人口机制

人口发展应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超过了生产发展的需要或可容纳的限度,经济运行就要背上包袱。人口问题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大问题。

16.经济波动周期机制

经济波动周期机制是指经济波动周期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推动和制约作用。经济运行不可能是水平的、直线式的,总是有起有伏呈波动状态,而波动又是有周期的。波动周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它又制约或推动宏观经济运行。

17.外贸机制

外贸机制是指外贸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与功能,主要表现为:超出某种限度的进口,或在某种条件下的进口会影响本国某些产业的发展;进口国内需要的技术和产品会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出口产品在国内生产有限的条件下会扩大供需矛盾;出口国内充足供应的产品可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外贸还可以为国家换得外汇,对经济发展有利。

18.教育机制

教育是社会的重要任务及国家的重要职能。不少发达国家实行义务教育,也有一些欠发达国家仅实施初、中级义务教育。但无论情况如何,国家的教育政策及其投资都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人口素质、劳动力就业、服务业及房地产业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扩张或紧缩)产生作用。

此外,还有计划机制、法律机制、政策机制、监督机制等。计划机制,是指计划对经济运行的指导作用和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法律机制,是指法律对经济运行的规范功能和约束作用。政策机制,是指政策对经济运行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一个好的政策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一个错误政策可以使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监督机制,是指宏观经济运行的监督系统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机制作用,监督有力会使经济良好运行;否则,监督漏洞百出则会造成经济运行的混乱。

价格、竞争、供求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也是主要机制,统称市场经济的“三大机制”。

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实现场所。只有通过市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价格,则是商品在市场上表现并实现价值的重要标志。

商品交换和货币价值尺度的实现,必然使商品具有价格形态。价格既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态,也是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态。

1.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商品价值与货币商品价值的比例关系。商品的价值一旦取得价格形态,又产生了价值与价格的矛盾关系:一方面,价格必须以价值为基础,价值的大小决定价格的高低;另一方面,价格并不一定直接反映价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和价值不一致。同时,有些不是劳动产品的自然物如土地、矿山等,没有价值却可以有价格。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与市场的形成及货币的出现是密切相关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不仅说明了价格的实质,而且也意味着价格在量的规定性上源于价值,即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个别价值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即社会价值决定的。价值只有在市场上才能转化为市场价格。但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价格又不再以商品的原始价值为基础,那种以价值原始形态为基础的价格只与简单商品经济相适应,是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价值实现形式。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展开,特别是在部门内部竞争基础上进行的部门之间的竞争,商品的价格必然要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即商品的市场价格实际上转化为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当然,在价值或生产价格基础上形成的价格,还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第一,商品供求关系。价格与供求关系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市场上经常发生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价格偏离价值的变动。商品供不应求,会使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会使价格降低。可见,商品价格与价值是背离还是趋向一致,要受到供求之间是否基本平衡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了解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有利于反馈市场的经济信息、调节经济利益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二,纸币发行量。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纸币又只是货币符号,当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发生变化时,即使商品的价值不变,价格也会变化。因为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流通的数量取决于一定时期内流通领域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数量。如果纸币发行过多,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纸币就会发生贬值,商品价格便会上涨。

第三,国家经济政策。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或变化必然影响到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经济政策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国家以价格与价值的某种程度的背离来支持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方式实现的。比如,国家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政策,会影响以不同资源为依托的商品的价格。

当然,影响价格的因素还包括国际市场的价格、生产需要的价格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我国与国际市场的关系日趋密切,价格受国际价格因素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2.价格类型

当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同商品的价值进行比较时,商品就获得了价格。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不同、商品生产的领域和条件不同,其商品价格也不同。这些价格的种类和类别,归根到底是由商品的内在矛盾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的。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角度分析,价格的基本类型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

(1)价值价格。价值价格,是指以商品价值的原始形态为基础的价格,是与简单商品经济相适应、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条件下的商品价值实现形式。它反映商品中包含的价值量,即商品中凝结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或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价格是所有价格类型的基本形态。

(2)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竞争由部门内部发展到部门之间和商品生产社会化的价格类型。它不仅要反映生产商品的资金状况,反映生产条件及其有机构成,即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还要反映生产商品的平均利润和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当然,价值价格发展到生产价格,还伴随产生了在流通环节中的名义价值和土地等生产资料参与生产过程的“虚假的社会价值”的修正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主要表现形式。

(3)垄断价格。垄断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又一次转型,是与商品经济相当发达的阶段相适应的市场价格类型。它是垄断市场及其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价值的实现形式。垄断价格又可分为:完全垄断价格、垄断竞争价格和寡头垄断价格。

在我国现阶段传统计划经济正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实际的价格类型主要包括市场价格和计划价格两部分。其中,市场价格又包括价值价格、生产价格和垄断价格;计划价格又包括国家指令性价格和指导性价格,指令性价格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统一由国务院或省、市、自治区等有关部门制定、调整的价格。指导性价格,则是由国家规定基价和浮动幅度,允许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而浮动的价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价格类型也将随之变化,计划价格的比例将逐步减小,市场价格会不断扩大,并将逐步向以市场价格为主的价格结构过渡。当然,价格类型也可以根据不同生产领域或条件把价格区分为农产品价格、轻工业品价格、重工业品价格、交通运输价格、建筑安装工程价格、商业价格、饮食业价格和各种劳务收费等。还可以根据市场的规模和范围,把市场价格类型分为地区性市场价格、国内市场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等。

市场价格,就是商品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同一种商品在同一市场上只有一种市场价格,这是由价值规律规定的。马克思指出:“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而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1]这说明,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先于生产价格,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几千年的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交换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机器大工业的产生,以及自由贸易、信用制度的充分发展、部门之间的竞争才能广泛展开,平均利润才能形成,价值才能转化为生产价格。就是说,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价格是由生产价格决定的,而生产价格只有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在竞争由部门内部扩展到部门之间并形成平均利润的条件下才能形成。

1.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

成本价格,指商品中所包含的物化劳动的耗费和活劳动的耗费。这种生产要素的耗费所反映的物化劳动及其资金的占用量,不仅成为资本主义条件下企业经营盈亏的界限,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决定因素。成本价格还决定着企业在市场上竞争能力的大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商品的成本价格越低,竞争力就越强。因为,成本价格决定了商品的最低销售价格,成本价格越低,就可能将销售价格尽可能压低,从而竞争力就越强;反之,竞争力就越弱。这就迫使各个企业设法采用先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节省生产要素的耗费,节约商品生产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任何企业进行商品生产,其生产商品的实际成本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额就是生产利润。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这一商品价值与生产耗费的差额正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可用公式表示为:P=W-K(其中,P表示利润,W表示商品的价值量,K表示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价格)。这里,利润在数量上等于剩余价值,其区别仅在于剩余价值被看做是谁的产物:如果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它就是剩余价值;如果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预付资本(即C+V)的产物,则称之为利润。所以,利润的内容和本质是剩余价值,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同样,利润率也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它是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不是所费资本)的比率,即P′=P/C′(其中,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P代表利润)。因而,在预付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获得利润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率的高低。难怪马克思引用英国评论家登宁的话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利润率对于资本家的诱惑:“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是由于不同的企业都力图追求更高的利润、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才使企业在市场上彼此展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首先表现为部门内部生产同类商品的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以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特征。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有利的生产、销售条件和获得超额利润。竞争主要围绕价格来进行,使同类商品形成一个统一的、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同时,竞争还表现为不同生产部门、企业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有利的投资场所和获得较高的利润。这种竞争以资本转移为特征,资本转移又使得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情况、供求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价格涨落和利润率的升降,结果使各个不同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此时,部门之间企业的竞争会相对稳定。

平均利润率,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利润总额与预付资本总量的比率,表达式为:P′=P/C(其中,P代表全社会商品生产的利润总额,C代表社会预付资本总量,P′代表平均利润率)。相应地,各个生产部门的企业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表达式为:P=C×P′。

但是,利润率的平均化仅仅是一种趋势,绝不能把它理解为利润的绝对平均化,它并不排除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仍然出现差别。这说明,平均利润是在各个部门不断出现利润率的差别、不断展开竞争和资本转移中形成的一般趋势,它实际上是各个部门的企业都要追求最高利润而对全社会利润重新分配的内在要求决定的。平均利润的形成也不排除少数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获得超额利润。企业部门内竞争是部门间竞争的基础。

2.生产价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商品价值的市场价格变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

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的转移,必然引起供求变化,导致各部门的价格涨落。假定社会上有食品、纺织、机械三个生产部门,它们的预付资本都是10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生产周期都为一年,生产资料的价值都是一次转移完,但是它们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食品工业为70C∶30V,纺织工业为80C∶20V,机械工业为90C∶10V。这样,三个部门所获得的利润率也就高低不一。由于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各部门的价格涨落:食品工业部门的产品价格下跌,不能按照商品的价值130元出售,而只能按照低于价值的生产价格120元出售;机械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价格上涨也不是按商品的价值110元出售,而是按照高于价值的生产价格120元出售;只有纺织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商品的价值和生产价格是一致的,都是120元。所以,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不再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商品价值出售,而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出售,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如表8-1所示。

表8-1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过程表金额  单位:元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这样,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市场价格受竞争与供求关系的影响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变为市场价格自发地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成为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

价格波动,是价格与价值不一致、偏离价值的现象。它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恩格斯指出:“商品价格对商品价值的不断背离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商品价值才能存在。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以至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3]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并不意味着每次商品买卖中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也不意味着凝结有等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商品的价格始终不变。恰恰相反,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价值规律正是通过价格的波动来实现其作用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市场调节最深刻、最有效的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建立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合理的价格体系,就必须认真研究价格在市场上的波动类型,科学把握引起市场价格波动的种种原因。

1.价格波动类型

马克思对市场价格的波动类型进行过科学分析。他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虽然价格作为商品价值量的指数,是商品用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但不能由此反过来说,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必须是商品价值量的指数。”也就是说,市场价格“这种交换比例既可以表现商品价值量,也可以表现比它大或小的量”,甚至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而只是有“虚幻的价格形式”。[4]显然,在这里,马克思并没有把市场价格波动笼统化,而是把它区分为不同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商品价值量的指数”型价格波动,可以把这种价格称为指数价格;第二种类型是以价值“较大的或较小的量来让渡”的偏离型价格波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价格背离价值的价格运动,以这种方式波动的价格可以称为偏离价格,它是市场价格波动的最经常的波动形式;第三种类型是以“虚幻价格形式”表现的价格波动,它是市场价格波动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它是由某种物品的特殊垄断所引起的价格波动,如对古玩、字画、某些特种纪念邮票等物品的垄断所引起的价格波动就是这样。这种价格可以叫做垄断价格。[5]其中,指数价格波动又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在货币流通量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价值量变化所引起的商品价格的比例变化;其二是在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相对稳定从而商品价值量相对不变的情况下,由货币流通量变化所引起的商品价格的比例变化。[6]以上三种类型的价格波动对经济过程的调节机制是很不同的。

(1)指数价格。它以市场价格实体的形式来调节市场价格的波动。

实际上,指数价格就是以价格形式表现的价值量本身,或者说就是以货币形式直接表现的商品价值量。指数价格变动与价值变动,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动有着直接的依存关系:一方面,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投入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另一方面,具有“幽灵般的对象性”的商品内在价值量要借助于指数价格作为外在寄托,并通过实际的交换过程才能得到表现。商品的价值量是指数价格的基础,指数价格不过是商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形式。所以说,只要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动,指数价格也必然随之变动。指数价格也是调节价格,各种非价值和货币原因引起的市场价格波动无不表现为市场价格对指数价格的背离。于是,指数价格也就成为调节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成为市场价格偏离价值的波动中心。如果说,价值是市场价格的内在实体,那么指数价格就是市场价格的外在实体。指数价格既以价格形式直接代表生产某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充当各种商品个别劳动耗费的度量手段。指数价格的作用在于:①作为具体的社会必要劳动尺度,它被用来衡量个别劳动耗费。②它以度量职能为前提,把它度量的个别劳动转化为具有价格形式的社会必要劳动。③作为市场价格的波动中心,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受它制约,但又与它背离的市场价格的变化。由于指数价格的度量、转化、调节作用体现着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所以它总是驱使商品生产者围绕着它,并以它为基点组织生产。指数价格波动的特点是:它实现的交换过程是以度量价值为特征的交换过程;它的度量尺度标准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因此,指数价格的调节机制在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上就构成了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循环:一方面,它迫使生产者改进技术,降低成本,降低个别劳动耗费,谋求超额利润,促成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又会引起指数价格的反方向变化。总之,指数价格调节的核心在于促进技术进步,促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指数价格波动是价值规律调节经济过程的基本形式。

(2)偏离价格。它通过与指数价格偏离的方式调节市场供求。

从经济运行的现象看,偏离价格波动的实际中心是指数价格,所以它直接与现实的指数价格相背离。偏离价格的变化或波动是价值规律贯彻对经济过程调节功能的重要形式。其特点是各种围绕着指数价格波动的价格都以离差和[7]的形式发生作用。就是说,如果从较长时期、较广的范围来考察同一商品价格的波动状况,那么就能发现偏离价格与指数价格的各种偏离值总会互相抵消。这种情况表明,商品交换过程中内在的等价交换的要求体现在总和的偏离价格趋近于总和指数价格的形式中。换言之,从偏离型交换过程的结果看,虽然社会总财富并没有因为交换活动而增加,但是不同交换者获得劳动耗费的补偿价值却会因为偏离价格与指数价格的背离而出现差异。由于偏离价格与指数价格的背离及背离幅度通常取决于能给予偏离价格种种影响的其他非劳动耗费因素,如国家干预、供求关系变化等,因而在一定的指数价格的基础上发生的偏离价格变动,一般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无关。偏离价格波动的调节机制在于,它通过价格波动促使生产者注意行情,重视市场,把握需求,搞活经营,以促进并实现社会既有劳动按社会对不同生产部门的实际需要的比例来分配。调节的核心是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企业生产和销售的衔接。它要求企业随时自觉地调整内部的活动与过程,以求得和外部环境的积极适应与协调。

(3)垄断价格。它的波动只决定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最大支付能力,其变化与物化在该物品中的劳动耗费几乎没有关系。

之所以说此类价格“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是因为该类物品生产时的劳动耗费与其以价格方式支配的社会劳动相比,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量。由于此类商品不存在再生产问题,所以此类价格通常也不会对它们的生产产生刺激作用。但是,以这种垄断价格形式动员的社会资金却既可以形成消费性投资,也可以形成生产性投资。这种价格形式的社会经济内容不是劳动耗费的补偿或社会产品的实现,而是单纯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换言之,它通过社会资金的再分配来影响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此类价格主要受分配状况及消费嗜好的影响,价值规律对它一般不起作用。反映在市场关系上,这类价格变动集中表现的是消费者之间的竞争,而不是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因此,这种价格变动只是一种借助市场并以价格形式来完成的分配行为,它实现的交换行为并不具有商品交换的内涵。由于在此所要讨论的是受价值规律制约的反映典型商品关系的价格类型,因此这里仅集中讨论指数价格和偏离价格两种情况。

在现实的市场关系中,指数价格调节和偏离价格调节的交叉、渗透、融合与协调的过程,形成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竞争。其中,指数价格调节形成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标准的生产竞争,偏离价格调节则形成生产者以占领市场为基点的各种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的竞争。两者综合的全面竞争作用,促成了社会经济的合理决策、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有效分配。所以说,竞争不仅表现为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市场关系,而且表现为生产经营者对各种价格波动所传递的利益信息作出的灵活反应:要么提高劳动生产率,要么重视经营对策,要么两者兼备或有所侧重。它是价值规律贯彻自己的必然现象,也是企业生机盎然、具有活力的生动体现。

2.价格波动的原因

划分价格波动类型,是为了探究引起价格波动的原因。引起价格波动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

(1)商品价值量的变动。由商品价值量变动引起的价格变动是指数价格变动。既然指数价格变动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所引起的,那么指数价格的每一确定水平都可以近似地直接看做是商品价值量在价格形式上的表现,或者说,是商品的价值量变动才引起指数价格相应变动。并且,由于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呈反方向,指数价格的变动趋势是下降的。

如图8-1所示,图中OP代表单位产品的价值量,OX代表单位时间的产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产品的指数价格沿曲线L逐渐下移。

图8-1 指数价格变动趋势曲线图

因为指数价格是在市场价格变化中起调节作用的价格,指数价格波动全面地调节着一般的价格水平,所以直接决定指数价格水平的价值变化必然深刻地、全面地影响着市场价格的总水平和总态势。

(2)市场商品供给和需求状况的变动。由市场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状况所影响的价格是偏离价格。所谓供给,就是社会能够提供给市场的商品量;所谓需求,就是社会消费者所具有的货币支付能力。两者要借助一定程度的“力学作用”才能沟通联系。在供给方面,这种“力学作用”表现为供给强度,它由反映商品供应对价格变化敏感性的供给弹性指标来衡量。一般说来,企业比较成熟的批量产品,其供给弹性要小些,供给强度则较大些;反之,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供给强度相对弱些,供给弹性则要大些。企业经营前者比较稳妥,经营后者则有较大风险。在需求方面,衡量需求强度的指标是反映需求对价格变化敏感性的需求弹性。一般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需求强度也都相对比非生活必需品要大。市场供给和需求双方要想卖得出、买得进,客观上要求双方在价值上和实物上都应相互满足,双方这种依存和互补关系的协调,在数量上就表现为商品的社会供给量和社会需求量的均衡。这是市场供需状况的理想均衡,它从总量或平均数的角度反映了商品指数价格与市场价格内在的一致关系。

如图8-2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供给量):如果需求和供给是在A点上均衡,则指数价格是P1,则交换量为Q1。这时市场价格L在OP1AQ1的限度内围绕P1A波动并相互抵消。在L变动的每一确定点上表现现实的市场均衡,即现实的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实现程度,要受市场支付能力、供给状况、供给和需求强度与弹性等若干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于市场价格的作用,使社会供给与需求的协调过程表现为市场价格的波动过程。其中,市场支付能力由社会的分配关系决定,它代表社会一般的消费需求;而商品的供给,既包含供给的商品量,也包含特殊的品质内容;至于需求强度,则既取决于供给商品,又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稀缺、实用、方便、示范、流行程度等效用和环境因素,以及支付能力等实际情况及其认识和心理偏好。上述诸因素都以不同的方式和力度影响消费者对特定商品愿意支付的偏离价格,并且决定着偏离价格对指数价格的偏离幅度。总之,导致市场供求变化的复杂情况,一方面显示了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和引起实际需求及需求欲望变化因素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显示了社会生产在满足需要、实现社会总体供需平衡目标上的曲折性和困难性。所谓适销对路,对企业来说,其着眼点就在于供求关系。正是供求关系影响的偏离价格波动调节着社会总劳动在不同生产部门中进行适应不同消费需要的分配比例。偏离价格波动是价格波动中最普遍、最频繁的波动形式。

图8-2 偏离价格变动趋势与关系图

(3)货币流通量的变动。货币流通量[8]变动会引起指数价格变动。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把已经观念地存在于供给商品价格中的价值金额表现在现实价格的实在货币上。很显然,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量,撇开由供求关系变动和商品价值变动引起它们相对变动的情况不谈(前面已分析),那么当商品价值一定时,供给商品的现实价格水平则由流通中的媒介货币量和供给商品的观念价格总额决定。

如图8-3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供给量):供给商品OQ0,按观念价格计算就是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的货币量在价值上就表现为媒介货币的价格量OP0,单位商品的现实价格由OP0/OQ0值的相对变化来确定。假如OQ给定,OP0会由于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本身价值或储备货币投入等因素的变化而上移或下移至OP1或OP2,则单位商品的现实价格也相应地变动为OP1/OQ或OP2/OQ,即单位商品的现实市场价格呈现上升或下降的态势。

如图8-4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供给量):假如货币流通量OP1给定,当供给商品量由OQ1增加到OQ2,这时虽然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增加,但单位商品的现实价格OP1/OQ1却因供给增加而降低到OP1/OQ2的水平,即单位商品的现实市场价格呈现下降的态势,反之则上升。

图8-3 单位商品现实价格变动图(1)

图8-4 单位商品现实价格变动图(2)

实际上,现实价格水平总是由上述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来确定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货币流通量和商品单纯供给量变动引起的商品现实价格变动,在波动类型上仍属于指数价格变动。因为它是直接表现价值的价格,它的每一确定水平都是作为偏离价格波动中心来发挥作用的。

当然,因为“货币储藏的蓄水池对于流通中的货币来说,既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因此,货币永远不会溢出它的流通的渠道”,[9]“每一国家中流通的货币量的平均水平比我们根据表面现象所预料的要稳定得多”。[10]因此,金属货币在流通中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纸币的情况当然就不同了。

(4)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在国际经济交流中,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对国内价格也会发生影响。因为,为进口原材料、设备、技术等项目所支付的价格是形成国内商品成本价格的一部分。既然成本的生产要素价格变动了,商品的指数价格也就要相应变动,市场价格当然也要随之变动。并且,由于国际市场的商品价格受到国际指数价格和偏离价格波动的双重影响,所以在其参与构成的国内商品指数价格中,实际上包含着两种价格类型的成分。其中,国际指数价格在生产上促使我们尽可能地把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国际水平;国际偏离价格则要求我们更好地注意世界市场供求与竞争,这在出口商品上的表现比较明显。前者说明该商品一般只能卖这个价,后者则说明为什么它能卖这个价。由于我国目前与国际市场联系还不够紧密,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还不大,因而人们对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变动的相应关系还不十分注意。但是要看到,随着经济开放的发展与深化,国际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波动的影响将随同国内经济进入国际经济活动的范围与密切程度而有递进的趋势,这一点不应忽视。

(5)国家对价格的干预。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干预价格。国家干预可以对价格的影响很大,例如,外贸上的保护价格、优惠价格,国内生产上的鼓励价格、新产品试销价格,以及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等都是这样。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多以财政、税收等手段来间接地控制和调节价格变化。其中,财政措施主要以集中的巨额资金分配所形成的强大而优惠的市场需求来调节价格波动;而税收则以强迫和区别负责的方式,从资金再分配的角度来抑制或鼓励市场营销活动。财政调控和税收调节引起的价格波动一般属于偏离型价格波动。

在现代社会中,包括财政、税收干预在内,国家还通过货币政策以及投资政策、贸易政策、能源政策、环境生态政策与社会福利政策等各种经济社会政策干预包括价格在内的经济活动,甚至还通过某些涉及国家安全、秩序方面的政治干预,把企业或社会经济部门难以考虑和解决的综合社会问题,以价格形式要求社会、企业或个人负担。例如,把为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畅通社会交通联系等的社会协调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就会引起指数价格升高,从而也相应地使市场价格升高;而国家在安全、秩序保障方面的政策变化可能引起的经济性结构调整,一般也会导致价格的市场波动。总之,不管怎样,国家对经济,也包括对价格的一定程度的干预始终是必要的,它是国家行使其经济职能的表现。当今世界,没有不干预经济的国家,也没有不受国家干预的经济。但是,就价格干预来说,必须明确,由于价格形成是一个受多方面、全方位因素综合作用的自发过程,国家的行政或经济干预只是影响价格变动的一个方面的因素。国家干预只有在能适应价格变动的各原因的综合要求时,才能增强社会经济的活性(近年来提高长期受压抑的农产品收购价格就是国家干预价格的一个成功例子)。因此,国家对价格的干预要慎重,要全面考虑经济规律的要求,尤其对指数价格的干预更要慎重,因为它作为调节价格会全面深刻地影响市场价格水平,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极大。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国家对价格的干预有着更为优越的条件。但是,一般来说,国家对于市场经济的干预还是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政策措施的间接干预为好。除了在特殊情况下,如在战争、饥荒和“经济调整”等特殊时期需要对价格实行严格的行政管制以外,原先由政府部门强制确定商品价格的做法,往往由于它难以周全考虑各种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因素,反而容易违背价格波动的客观态势,使价格的市场波动变成“意志波动”。这种干预主观性颇大,弊病很多,是导致我国价格不合理的重要因素。

价格管理是市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市场调控机制之一。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现代化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有限资源有效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与部门,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均衡。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改革旧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管理体制,建立新型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价格管理体制。

1.价格管理体制

所谓价格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机关参与管理价格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形式,是由国家、地方、部门和企业的各级物价管理机构所形成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的总称。它是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和管理市场的重要手段,对建立和培育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价格管理体制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管得太多、统得过死的弊端,使价格不能适应价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及时得到调整,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适合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流通渠道的一系列市场取向的要求,建立相应多层次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价格管理体制。市场经济前提下的价格管理体制,应是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灵活把握价格机制,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经济利益的制度体系,应是在市场机制下正确调节和处理市场经济各利益主体间相互经济关系的管理系统。

价格管理体制包括实体部分与关系部分两方面。实体部分就是价格管理体制的“硬结构”,是直接介入市场经济活动的国家、地方、部门和企业的各级物价管理的组织机构。它们是遵循市场机制及其规律的具有对市场价格进行监控、调节和管理的特定功能的经济组织。关系部分也就是价格管理体制的“软结构”,由价格管理组织制定并实施,所有市场经济的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必须遵循的物价管理法令、政策和规章制度,是协调与处理国家、地方、部门、企业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管理手段、方式及其系统。

2.价格管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管制是价格管理的重要补充形式,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管理职能的特殊表现。价格管制的目的在于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波动进行限制,并通过一定的经济政策、法规对企业的定价权、调价权进行监督、审计和控制,从而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保护消费者利益。价格管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政策、价格纪律,有利于妥善解决商品比价关系,理顺商品差价,尤其是我国现行价格体系中的购销差价、地区差价、批零差价、季节差价和质量差价等,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的协调。价格管制的核心是通过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确定适应市场经济活动范围的管制价格。

管制价格实际上是市场经济中均衡价格理论的具体应用,它是依据市场的客观情况而制定的一种主观性价格策略,是政府等经济管理部门运用行政权力直接规定的某种或某些商品的价格界限。根据政府强制实行的管制价格对市场机制的抑制作用和对市场供求状态影响的方向和程度。管制价格通常存在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支持价格。根据价格波动类型看,支持价格是国家对市场价格干预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强行规定的该行业商品价格高于其价值的最低价格,如图8-5所示。

在图8-5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供求量。P0为供求一致时商品的价格,Q0为供求一致时商品的数量,P1就是政府规定的高于商品价格的支持价格,即此类商品出售时价格(P)不能低于该支持价格(即P>P1)。由于实行支持价格P1此时的需求量为OQ1,供给量为OQ2,显然OQ2>OQ1,Q1Q2表示供大于求的生产过剩。

支持价格的作用,在于使被支持的商品的生产者获得必要的或丰厚的利润以保证该部门的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丰厚的利润还可以使社会资本向该部门转移,使该部门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拥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该部门的发展。可见,在特定的条件下,从国家整体经济格局看,实行支持价格是必要的。许多国家为了加快某一新产品、新行业的发展或对一些出口商品增加外贸补贴以促进外贸经济发展,事实上都采用了支持价格。

当然,采用支持价格就会出现生产过剩,解决这类矛盾的常用方法是政府收购过剩产品或限制产量,如美国在农产品过剩问题上就是采用储备、出口或作为援外物资等办法消化过剩产品的。

(2)限制价格。限制价格,是国家对市场价格干预的又一表现,也称冻结物价,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商品的价格上涨而强行规定的低于该商品价值的最高价格,如图8-6所示。

图8-5 支持价格说明图

图8-6 限制价格说明图

在图8-6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供求量。P0仍是供求一致时的商品价格,Q0为供求一致时的商品数量,P1则为低于商品价格的限制价格,此类商品销售时不能高于该限制价格,即要求必须P<P1。当实行限制价格P1时,供给量为OQ1,需求量为OQ2,OQ1<OQ2,Q1Q2为短缺量。

采用限制价格,供给相对减少,剩余需求就会出现,从而可能会出现排队购买、配额票证、抢购现象和黑市贸易。可以说,黑市是对限制价格的一种市场机制“反弹”或弥补,它可以超越限制价格以满足消费者超出限量以外的需求。由于黑市价格高于限制价格,在巨额利润的驱动下,就会出现供给越短缺,黑市越活跃,黑市价格越昂贵的现象,黑市交易就越难以避免。

限制价格的消极一面,决定了限制价格只能在短时期内作为防止供不应求和抑制物价飞涨的应急性价格政策,以保证消费者平安地、抑制性地渡过难关,各国在战争期间或特别的经济动荡时期都普遍地使用过这一价格政策。但它不宜长期使用,不然就会造成有关企业的生产消耗得不到补偿,从而引致生产停滞和萎缩。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正是由于长期采用限制价格以稳定物价,才造成许多名优商品或部分生活消费品长期供不应求的状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消极影响。

(3)双面管制和绝对管制。双面管制,是政府为了防止市场震荡、物价暴涨暴跌而对某些商品强行规定的价格浮动范围,即强行规定价格浮动的上限和下限的价格管制政策。它较大程度上抑制了市场机制。

绝对管制,则更极端地反映了国家对市场价格的超经济干预,是政府对某些商品的价格进行硬性统一规定并迫使买卖双方必须无条件地按照统一规定的价格进行交易的价格政策。政府根据特别形势下的需要在直接规定一些商品的较高价或规定另一些商品的较低价方面有绝对权威,强制实施,不受市场机制的左右。这种情况一般见于战争、危机、灾害等非常时期。

价格管理虽然直接作用于市场价格,实际上是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政策的特殊表现,反映了市场经济活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受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自发支配。如果政府着眼于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着眼于长期的社会效益,那么合法合理的价格干预是必需的和有益的。

进行科学的价格管理和价格管制,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与环节,是价格改革顺畅进行的保障和关键。必须强调,一方面,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应当根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加快改革步伐,积极理顺价格关系,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另一方面,价格改革的成败,也依赖于能否建立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的价格管理体制及其价格管理形式。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与特征,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追求与实现经济利益的基本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也就必然存在竞争。竞争与价格波动一样,同样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只要有商品生产,就一定要进行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必然带来竞争。商品经济的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分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相互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在他们身上的强制。”[11]哪里有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哪里就有竞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遍及经济活动的一切领域。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以后,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竞争更加残酷了。在私有制条件下,虽然生产者在期盼获得经济利益的目的方面是一致的,但是不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利益是难以统一的,市场上商品交换双方的利益也是对立的。同时,作为对立的一方,不论是买方集团还是卖方集团,都有可能成为利益一致的伙伴去和另一方对立,但在一个集团内部的每一个利益单元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为了自身利益而又可能单独行动。“只有各方通过共同行动比没有共同行动可以得到更多好处,他们才会关心共同行动。”[12]这说明了竞争的普遍性:在买主之间有争夺货源的竞争,在卖主之间有争夺销路的竞争,在买卖之间有争夺货币的竞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从形式与体制看既然是商品经济,一般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就会表现于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企业是相对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单独核算的经济实体,加之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因此事实上仍存在各自的经济利益,从而导致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以及各方内部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竞争。

第二,竞争是价值规律的必然要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的比例应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个要求的实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部门相同、种类相同、质量相近的商品,其“不同的个别价值,必须平均化为一个社会价值”。[13]二是“消耗在这种商品总量上的社会劳动总量,就必须同这种商品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14]这两个条件的具备,都离不开竞争。个别价值平均化为社会价值不是人为的,而是通过部门内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形成的;某种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劳动总量,适应于社会需要量,即社会总劳动被按比例地分配给各个部门,也不是人为的,而是通过部门之间商品生产者的竞争来实现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15]因此,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为经济活动与过程的内在规律,必然派生出竞争规律,竞争规律是价值规律的外部体现,它们是互为表里的“一对孪生规律”。

第三,竞争是独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各生产者对市场的需求量是无法预知的,他们都是独立的,又都是盲目地为市场提供产品,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迫使他们不得不以邻为壑,与他人争夺货源、销路和货币。正如列宁指出的:在私有制下,每个人都不依赖别的生产者而各自单独为市场生产。当然市场需求量是他们谁也不知道的,这种为共同市场而劳作的独立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叫竞争。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市场经济,人们对于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还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使所有企业完全按照社会需求量去组织生产和流通。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对市场需求量不能准确了解或很不了解,而又共同为市场劳动的独立生产者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竞争既是独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联系方式,又是实现经济利益的直接手段。

总之,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竞争的存在就是必然的。鼓励正当竞争,保护正当竞争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要求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一个进行交换的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如果谁想把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一点确立起来,而又禁止竞争,用加压力于价格的办法,即一般来说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来确立这种对价值的决定,那就不过是证明,至少在这方面,他采取了空想主义者惯有的轻视经济规律的态度。”④

竞争的功能即竞争对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动力功能

动力功能是竞争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竞争的展开必然在独立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一种动力场。任何人、任何企业一旦处于这个动力场,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紧迫感、压力感。这种紧迫感、压力感把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呼唤出来,从而把整个社会的活力和生机调动起来,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

第一,竞争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是商品生产的具体承载者,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承载者,竞争推动企业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就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壮大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竞争,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就不会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生产力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科技进步发展起来的,竞争就是掀起这些浪潮的飓风。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部分,其素质与水平的提高同样与竞争的动力作用分不开,物竞天择,不进则退,从而人类社会在竞争的推动下不断进步。

第二,竞争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竞争不仅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进步。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一环;是竞争无情地摧毁了自然经济和封建生产关系的限制,实现了人类社会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同样是竞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拐杖”作用。马克思说:“竞争一般说来是资本贯彻自己的生产方式的手段”,“因为竞争从历史上看在一国内部表现为把行会强制、国家调节和国内关税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取消,在世界市场上表现为把闭关自守、禁止性关税或保护关税废除,总之,从历史上看它表现为对资本以前各生产阶段所固有的种种界限和限制加以否定。”[16]

第三,竞争推动企业改善和加强经营管理与经济核算,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竞争是存优汰劣的斗争,企业要想不在竞争中被淘汰、被兼并,就必须不断地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以求在生产和销售中处于有利地位。要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就必须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开发新产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节约开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定价功能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也是市场的核心问题,市场竞争的基本面总是围绕价格进行的。一方面,价格的高低决定竞争的流向;另一方面,竞争的波动又决定着价格的波动。影响商品价格的竞争主要是:卖者之间的竞争,卖者竞相降低商品的价格,以求尽快出售;买者之间的竞争,买者为了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竞相抬高他们所需商品的价格;卖者和买者之间的竞争,前者想卖得尽量贵些,后者想买得尽量便宜些,竞争的结果怎样,取决于双方的妥协程度。

国家的经济职能也具有定价功能,但国家的经济干预既难以准确反映社会必要劳动的耗费,也难以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因而,国家强制确定的价格往往包含不合理性,也难以充分发挥价格本身的功能。与国家定价相比,形成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竞争确定的,市场供求状况又是和竞争相联系的。因此,竞争的定价功能优于国家利用计划手段的定价功能。竞争价格既能真实地反映社会必要劳动和市场供求的状况,也能真正地发挥价格本身的作用。

市场竞争往往集中表现为价格竞争。对于同类均质产品来说,其竞争力与价格成逆向关系,价格越低越能占领市场。成本价格是市场价格的底线,商品市场价格竞争的背后是企业产品成本价格的竞争。在自由价格条件下,产品的成本越低,企业越能以较低的价格占领市场。企业为了占领更大的市场和获得更高的利润,总是要千方百计地降低产品成本,从而降低产品价格,以获得竞争优势。

3.平衡功能

竞争对社会经济起着平衡调节的作用,通过这种调节,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竞争调节着供求趋向平衡。供给与市场价格成反向关系,市场价格与供给成正向关系;需求与市场价格成正向关系,市场价格与需求成反向关系。供给总是涌向价格高的地方,需求总是涌向价格低的地方。当供过于求时,就形成买方市场,发生卖方竞争。卖方竞争迫使价格下降,一方面刺激需求,另一方面抑制供给,从而迫使供求趋向平衡。当供不应求时,就形成卖方市场,发生买方竞争。买方竞争造成价格上涨,一方面刺激供给,另一方面又抑制需求,从而也使供求趋向平衡。

第二,竞争调节着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一方面,国民经济宏观平衡主要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其基础是微观市场平衡,而竞争调节着市场供求的平衡;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宏观平衡主要是通过社会总劳动的合理分配实现的,而竞争对于社会总劳动的合理分配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即部门之间的竞争能调节社会总劳动的合理配置。部门之间的竞争是由于部门之间利润不均衡形成的,而各个不同部门利润率的高低是社会总劳动配置不均衡的表现。如果一个部门利润率过高,说明这个部门还有较大的市场潜力,还应该吸收一定量的社会劳动;反之,说明这个部门的供给已经饱和,所能容纳的社会劳动已经过量,应该有一部分退出。部门之间的竞争使资金和劳动力在利润率高低不同的部门之间流出、流入,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劳动在配置不均衡的部门之间退出和吸收,从而达到社会劳动配置的均衡,推动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

4.优化功能

竞争对经济生活能起到“优选”的作用。竞争就是选择,选择如大浪淘沙,必然优胜劣汰,其结果使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优化。

第一,竞争使产品质量优化。产品质量的竞争是竞争的主要内容。同类产品在价格相同的条件下,其竞争力与质量成正向关系,质量越好越能占领市场。在竞争中,优质产品能得到生存和发展,劣质产品则会被淘汰。

第二,竞争使服务态度优化。在产品的价格和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服务态度的好坏就代表了竞争力的高低,这在服务行业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第三,竞争使劳动力素质优化。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在劳动力之间的竞争中,素质好的劳动力可以得到较好的就业位置和较高的工资收入,这就会促使劳动者自我强化和优化。

竞争对于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作用,以及企业管理方式与机构的优化作用也是明显的。

5.创新功能

竞争是促使企业与产品不断优化的过程,也就是企业与产品不断创新的过程。企业要成为竞争中的优胜者,要超越其他企业,就必须不断创新。

第一,竞争促使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的竞争力总是同技术水平的高低相联系,一个企业的某项新技术一旦传播和普及之后,市场其他同类及相关产品就会失去原来的优势。要使自身在技术上不断超越其他企业,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第二,竞争促使企业管理创新。企业竞争力也就是符合市场需要的生产能力,而企业的生产能力不仅与技术水平有关,也与管理水平有关。在同一技术水平条件下,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应用会大大提高生产能力。一个企业要超越其他企业必须不断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管理理念、方式不断改进的过程,就是管理的创新过程。

第三,竞争促使产品创新。企业竞争力最终表现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即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而产品的竞争力一般与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成正向关系。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企业要在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就必须在产品的质量、品种、规格、花色、包装等方面不断地创新。

此外,竞争对于创新观念、推进改革也起着重要作用。

竞争除了具有上述功能外还具有校正功能、传导功能、反馈功能、放大功能等,只有充分发挥竞争的功能,市场经济才会正常运转。

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相互竞争的对手纵横交叉、盘根错节。依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对经济竞争的类型作不同的划分。

1.根据参加竞争的利益主体不同,经济竞争可分为买者之间的竞争、卖者之间的竞争、卖者和买者之间的竞争

买者之间的竞争,也就是需求者之间的竞争,包括消费品需求者之间的竞争和投资品需求者之间的竞争。对于同类同质商品,买者总是流向价格最低的地方,但买者之间的竞争客观上具有抬价效应。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超过供给,那么在一定的限度内,一个买者就会比另一个买者出更高的价钱,谁出的价高,就可以把其他买者排挤出去。这样,就会使这种商品的价格提高。买者之间的竞争,一方面,可以刺激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又可以刺激投资,即刺激经济发展。

卖者之间的竞争,即商品供给者之间的竞争,也就是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包括消费品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和投资品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对于同类同质商品,卖者总是流向价格最高的地方,但卖者之间的竞争客观上具有降价效应。同一种商品,有许多不同的卖主供应,谁以最便宜的价格出卖同一质量的商品,谁就一定会战胜其他卖主,从而使自己的商品畅销,增加市场占有额。于是,各个卖主彼此之间就进行争夺销路、争夺市场的竞争。每个卖者总想尽可能多地卖出自己的商品,如果可能,都想尽可能把其余的卖主挤出去,实现垄断。卖者之间的竞争,一方面迫使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又会刺激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买者和卖者之间的竞争,也就是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的竞争。买者手中有货币,卖者手中有商品。买者想贱买,卖者想贵卖。竞争的结果,要看买方阵营里的竞争激烈,还是卖方阵营里的竞争激烈,以及各自的妥协程度。两个阵营里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市场供求状况呈负相关。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供给大于需求,卖方竞争强化,买方竞争弱化,买方比卖方占优势,从而迫使价格下降;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供给小于需求,买方竞争强化,卖方竞争弱化,卖方比买方占优势,从而导致价格上扬。在严重供不应求时就会出现买方抢购,甚至引起价格垄断的情形。在均衡市场条件下,供给与需求大体相等,买方和卖方双方及其内部的竞争都会减弱,价格也就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是相对的而且不会持久。在竞争中,不是向买方市场转化,就是向卖方市场转化。

2.根据竞争展开的范围不同,经济竞争可分为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

部门内部的竞争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部门内部竞争的直接目标,是在同类产品市场上尽可能扩大本企业产品的占有份额,即扩大销路、尽可能把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企业挤出市场。要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是企业要保证能够生产足够多的产品供给市场;二是同质产品价格要低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产品价格。部门内部竞争的主要功能就是降低同类产品的成本,提高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扩大整个部门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发挥着“优胜劣汰”的作用,强制性地淘汰那些经济效益差的企业。

部门之间的竞争是指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比部门内部的竞争要复杂得多,它既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又可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开辟道路。而且,部门之间的竞争与部门内部的竞争又是密切联系的。比如,企业转产就是由于部门内部的竞争而淘汰了本部门落后企业的产物;同时,它也构成了部门之间竞争的一种形式。部门之间竞争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则是资金转移,创办新企业,从而在某一部门形成新的生产能力。部门之间竞争的主要功能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平均利润率,而全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整个社会经济实现总体均衡的重要标志。部门之间竞争的过程,实质上是全社会的经济资源通过市场在各个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流动和分配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表现为土地、设备、原材料、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在各个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和分配,也表现为资金在各个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和分配。因此,部门之间的竞争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它的形成不仅推动和促进着经济资源在全社会的合理配置,而且也标志着商品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其实,这就是市场经济如何配置资源的过程。

3.根据竞争是否围绕价格进行,经济竞争可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

价格竞争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不同企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以增加市场占有份额的竞争活动,是经济竞争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价格竞争的基本前提是企业具有自主决定价格的权利。其主要特点是既迅速又猛烈。企业用“倾销”手段打击竞争对手,就是采用这种竞争方式。在自由价格制度下,企业只要具备价格竞争的能力和条件,随时都可能动用这种竞争手段。

非价格竞争是企业不变动产品价格,而是通过价格以外的其他方法和途径所进行的竞争活动。企业竞争的直接目的是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而影响市场占有率的不只是价格一个因素,还有许多非价格因素也在以不同的程度和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商品的销售量。例如,产品的质量、花色品种、服务质量、销售方法、包装装潢、广告宣传等。又如,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了利润量,这也属于非价格竞争。对于非价格竞争的特点,一般来说,效果不会迅速产生,作用也不太猛烈,会使竞争对手不容易觉察出其他企业的竞争活动。因此,一个企业一旦通过非价格竞争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其竞争对手就很难再回到原有的市场份额。

4.根据市场结构的不同,经济竞争可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即不完全竞争)、寡头竞争和完全垄断

完全竞争是不受任何限制和干预的竞争,也称“纯粹竞争”。这种竞争的特点如下:第一,有大量的买主和卖主,企业既多又小。在这种市场结构中,没有任何垄断力量,每一个卖者和买者都只能接受市场上已形成的产品价格,没有力量单独进行讨价还价。竞争的内容基本上是纯价格的。第二,所有卖主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是均质的,相互间没有差别或差别极小,因而具有替代性。第三,各种生产要素在所有行业之间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也就是说,生产要素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自由转移,没有人为的限制和壁垒。

完全竞争的市场有利于消费者。因为,它促使每一个企业把生产规模调整到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达到生产的最优界限。这不仅能使价格降低,而且能使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但是,完全竞争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的,只不过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假定。

垄断竞争(不完全竞争)是指一种产品虽有许多卖主和买主,但各个不同卖主的产品在购买者的心里,具有不同于其他商品的某些特点时所出现的市场状况和竞争模式。这种竞争的特点在于:经济生活中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竞争;不同企业的产品或劳务存在着差别,因而消费者有了购买偏好;各个企业不仅存在着激烈的价格竞争,也存在着激烈的非价格竞争,生产要素的流动有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不完全竞争具有完全竞争所不能相比的优点。例如,完全竞争企业只着眼于短期利润最大化,而不完全竞争企业的预期则要远一些,这有利于进行技术革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完全竞争企业规模太小,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而不完全竞争企业规模一般比较大,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寡头竞争是指少数几个企业瓜分市场情况下的竞争。它的特点是:首先,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较少,规模比较大,少数的几个大公司供应了市场上某种产品的绝大部分。因此,每个大企业都具有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其次,少数企业竞争条件下的产品有两种情况:一是同类企业生产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的产品,其产品基本上是同质的,因而没有购买偏好;二是各企业生产的产品性能虽基本相同,但在质量、装潢、服务条件上各具特色,因而存在购买偏好。再次,在寡头竞争条件下,价格竞争的倾向明显弱化,非价格竞争倾向明显强化。最后,由于寡头企业一般规模都相当大,生产资料的转移就有较大的困难。不仅原有企业转产特别困难,而且由于开创一个新企业需要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同时也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因此,要开办一个新的大企业就相当困难。

完全垄断也就是纯粹垄断或独占,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区域内,某种产品只有唯一的卖者,没有别的企业可与之竞争。完全垄断往往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某个企业在某项技术上处于遥遥领先的优越地位,别的企业无法赶上和超过,形成技术垄断;某个企业完全控制了某项资源的供给,形成资源垄断;独占企业一般都具有相当的规模,加上技术和资源的垄断,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最低的生产成本,能以较低的价格或垄断价格出售商品,其他企业无法与之竞争,形成经济规模垄断;某个企业在某市场区域内得到特别许可,形成特许垄断。由于上述原因,使得独占企业能够垄断市场,产生垄断价格。因而,它与消费者的利益是相悖的。

以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竞争,它们的区分是相对的,彼此之间是相互交叉的,不能把它们绝对分开。

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必然行为,同时也直接体现着企业的实力与活力。

1.企业活力

所谓企业活力,就是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内在经济活力。经济活力直接表现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对自身独立经济利益的追求与实现,具有内在经济动力是企业活力的首要因素。企业如果具有内在的经济动力,就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推动生产经营活动,而不必依靠行政和政治等非经济力量来维持生存。

第二,经济适应力,即市场应变力。适应力表现在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如产出规模适应力,即根据市场有效需求的变化,扩大或收缩产出规模的能力;产品适应力,即随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的品种、规格、花色、质量等的能力;管理适应力,即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经营方向、用人用工等,根据市场状况相应进行调整的能力等。经济适应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命力。

第三,经济增长力,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营利、积累、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经济增长力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壮大和发展。

第四,经济竞争力,即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决定自身在竞争中优劣地位的能力。前三种能力,都直接与经济竞争力密切相关。因为,企业的活力和经济适应力都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而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又是通过前三种能力表现出来的。

2.竞争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推动力

竞争力本身就是企业活力的重要内容及实现形式。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意味着企业活力的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意味着企业活力旺盛。可见,竞争力本身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其作用表现在下述几方面。

第一,激发企业的进取精神。竞争使企业承受一种强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催促企业向前进取。企业的进取心会有效地提高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第二,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素质。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增加营利,而这一目的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企业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不断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争取以较小的劳动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还必须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培训职工、开发智力,提高劳动生产者的素质等。企业的管理素质、技术素质、人员素质得到提高,就为企业增强活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增强企业的市场观念。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产品要在市场上直接接受广大消费者的评判和验证。只有那些适合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产品才具有竞争力,才能够占领市场。这就迫使企业加强市场观念,积极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增强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四,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竞争中没有常胜将军,没有最后的胜利者,竞争中的优胜者总属于那些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企业。任何一个企业,哪怕是暂时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如果不能继续创新,就可能丧失掉优势地位。因此,竞争总是推动企业不断创新,不停地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第五,培育企业家的成长。竞争也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外部动力,但它只有与企业的内在素质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搞活、搞好企业。在企业内在素质的诸多因素中,企业领导即企业家的素质是关键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凡是在竞争中获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总是有高人一等的企业领导。因此,增强企业活力,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新型的职业化、市场化的企业家,而竞争则是培育企业家成长的极为重要的条件。竞争有利于企业家培育和增强事业心、责任心,能够培养和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可以促进企业家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结构,也有利于发挥和提高企业家的经营能力。

3.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从企业自身来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提高自身素质是提高竞争力的基础。企业素质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是企业各种要素的集合体,是各种要素有机结合的综合反映。企业素质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就是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发展能力等的总和。因此,提高竞争力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主要包括:首先,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采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工艺、先进的设备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和壮大自身的物质技术基础。其次,提高管理素质,即提高企业组织生产要素的配置、控制和协调的能力与水平,进行低耗高效生产的能力。再次,提高职工素质。职工素质包括职工队伍在企业经济活动中所持的态度,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业务水平、文化水平、健康水平,以及思想政治觉悟等。在企业中,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活力的基础性源泉在于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此外,提高企业对经营活动的运筹、谋划、协调、控制等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方面。提高经营素质的关键,主要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选择和造就真正的企业家来经营管理企业。

第二,把握市场需求是提高竞争力的前提。市场需求是企业制定竞争战略和策略的现实依据,把握市场需求是企业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前提。把握市场需求,应主要把握以下主要方面:首先,把握社会购买力。社会购买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把握社会购买力主要是通过对影响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购买力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而实现的。其次,把握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购买是消费者的一种行为,人们总是出于某种需要,才产生购买动机。把握购买动机,主要是弄清产生购买欲望的各种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如在产品上求新,在装潢上求美,在宣传上求名等,以刺激需求。同时,还要把握市场的潜在需要,目的是要把它转化为现实需要,为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提供依据。

第三,了解竞争对手是提高竞争能力的必要条件。企业的竞争能力及其发挥程度与竞争对手的状况有很大关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比较全面地了解竞争对手,才能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和策略,充分发挥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对竞争对手的了解,首先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总体情况,包括企业的数量、地区和市场分布、生产规模、可供产品总量以及满足市场需要的程度等。了解总体情况的目的是要把握竞争的总趋势,确定本企业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以便针对主要的竞争对手采取切实可行的竞争对策。其次要了解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包括了解对手企业的资金拥有量、产出规模、装备程度、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市场占有率等情况,力求扬己之长,克己之短。再次要了解竞争对手开发新产品的动向,包括新产品的发展方向、性能特点、试制进程及上市后的竞争形势等,以避免本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上出现被动,及时调整发展新产品的方针和销售策略;最后还要了解潜在的竞争对手。潜在的竞争对手,一类是目前实力较弱,但发展可能很快的企业;另一类是即将跻身于该竞争行列的企业。了解潜在的竞争对手,有利于企业及早做好准备,迎接竞争的新挑战,也有利于企业产生紧迫感,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参与竞争的主动意识。一般来说,激烈竞争往往发生在同一档次、同一水平上;白热化的竞争往往就在身边;有的时候,内部竞争往往比外部竞争更惨烈。强者笑迎竞争,竞争成就事业。

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概念,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及其运行过程的基本机制。要了解市场经济,必须首先认识供给与需求,以及两者的运动规律。

虽然矛盾与不平衡是绝对的,是世间万物的基本状态,但市场经济的供给与需求的正常状态却应当是和谐与平衡的,尽管这种情况只是相对的,矛盾与不平衡仍然是经常的。

1.需求与需求函数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特定时间、一定市场、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消费者具有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愿望;二是消费者具有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能力。这就是说,只有消费者同时具备了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欲望和能力两个条件,才称得上需求。例如,人们想购买小轿车,但并非每人都有此项购买能力。当人们想购买小轿车,但却无力购买时,那就不过是一种欲望而已,不能构成对此种商品的需求;或者虽具有购买能力,但却无购买欲望,也不能构成需求。需求是一个表列概念,且是一种瞬时概念,指的是同一时刻、同时存在的多种购买的可能性。例如,在2005年第一季度,某居民户对每一价格水平鸡蛋的需求量如表8-2所示。

表8-2 需求表

根据上述需求概念,需求涉及两个变量:一是商品的价格,二是与价格相应的、消费者愿意和能够买进的该商品数量。如果把商品本身的价格作为自变量,把商品需求量作为因变量,则可用函数关系表示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就是需求函数。如果用D代表需求,用P代表价格,则需求函数为:

D=f(P)

这是一种特殊而单纯的需求函数,在这种函数形式下,只有价格是影响需求的因素,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被假定不变。事实上,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除价格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如果用D代表需求,a,b,c,d,…,n代表影响需求的各因素,即需求函数为:

D=f(a,b,c,d,…,n)

这种情况说明,需求与价格之间存在着相关的、可变性联系。这里,主要研究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因为价格问题是市场的核心问题,是市场调节最深刻、最有效的手段。

2.需求价格与需求曲线

需求价格是指购买者对一定量商品或劳务所愿支付的价格。它取决于这一定量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对消费者而言,所谓效用,是指消费某种物品所得到的满足,这种满足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所谓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实际上或心理感觉到消费某物品最后一个单位的效用,是某物品一系列递减效用中最后一个单位所具有的效用,即最小效用。由于物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随着物品的增加而递减的,即当某个消费者在特定场合的单位时间内消耗某物品的量不断增多时,他从每一增加单位的该物品所取得的增加的满足(效用)则不断减少,即边际效用不断递减。边际效用递减,则消费者所愿支付的价格就呈下降趋势。因而,需求价格随着商品量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不同的商品量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商品越多,购买者所愿支付的价格越低。反过来说,价格越低,购买者所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多,购买量因价格的降低而呈递增趋势。

如前所述,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是一个表列概念,这种表列表示消费者在一定时间、一定市场、不同价格水平上对某一商品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各种数量。这种表示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称为需求表。

个人需求表是指个人(或单个家庭)在一定时间、一定市场、在各种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某商品的各种数量表。例如,消费者甲在一周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状况是:当该商品每单位价格是5元时,购进9个单位;消费者乙在一周内对某商品的需求状况是:当该商品每单位的价格为6元时,购进4个单位;价格为5元时,购进8个单位;价格为4元时,购进12个单位等。在市场上,购买者众多,他们各有自己的需求表。

市场需求表又称总需求表,是某一时间内市场上所有单个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表汇总而得出的。只要能计算出每个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又知市场上有多少位消费者(购买者),就可以得出市场需求表。市场需求表表示某一时间、某一市场上、与每一价格相对应的市场上所有消费者(购买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总量。例如,把某一时刻、某一特定市场上、每一价格水平上所有购买者购买的苹果量汇总在一起,即可得到消费者对苹果的市场需求表。因为消费者在较低价格下比在较高价格下的购买量更多些,所以在市场上,需求数量的多少和价格高低按相反方向变化,如表8-3所示。

根据需求表8-3中给定的需求量和商品价格之间关系的数据,可以在坐标图上绘出需求曲线,如图8-7所示。

在图8-7中,纵轴代表单位商品的价格(P),横轴代表消费者买进商品的数量(Q)。从图8-7中可以看出每一种价格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数量,这在图形上形成了一系列点。如果消费者的购买量能以非常小(甚至无限小)的分量增加,则会出现许多(甚至无限多)的点,连接这些点就会形成一条连续的曲线,即需求曲线(DD′)。需求曲线是表示消费者在一定时间、一定市场,在各种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所组成的曲线。

表8-3 总需求表

图8-7 需求曲线图

需求曲线也有个人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之分。每个消费者都有一条需求曲线。因为每个人的收入水平、购买偏好不同,个人需求曲线也各不相同。把某一特定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以水平的方向加在一起,即可得到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表绘出。

需求曲线通常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线。需求曲线可呈曲线,也可呈“直线”。如果价格变化是成比例的,需求量的变化也是成比例的,那么需求曲线就会成为“直线”,如表8-4和图8-8所示。

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提供一种信息,使人们可以看出某一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只要知道两者之中任一个量,就可以知道另一个对应的量。

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一般是按反方向变化的,需求曲线通常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但也有例外情况,如珍珠项链、钻戒等装饰品价格昂贵,佩戴它可以表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显赫,如果其价格下降,不再能表示这种地位和身份,那么价格越是下降,需求量反而会越小;再如,古玩、古画、文物等珍品,价格越高,越被认为珍贵,越表明它稀缺,对它们的购买欲就会越大。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需求曲线就不再表现为递减和向右下方倾斜,而是向右上方伸展,如图

8-9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数量)。这是极少的特例,并且不可能向右上方无限延伸。除此之外,也还有其他个别情况。

表8-4 需求表

图8-8 需求量比例性变动示意图

 图8-9 特殊商品需求曲线示意图

3.影响需求的因素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表示的是某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把价格看成影响需求量的唯一因素。事实上,在一种商品市场上,除价格以外,还有多种因素影响需求。

第一,在各种价格水平上,消费者的收入(包括国民收入水平及其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影响需求量。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对一种一定价格商品需求的增加,也会引起对另一种一定价格商品需求的减少。例如,某消费者收入增加前主要是需求一般商品,而在他收入增加后就可能主要需求优质高档商品,而减少对一般商品的需求。

第二,在某种商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其他可替代商品的价格变化了,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会产生很大影响。例如,牛肉价格不变,猪肉价格下降了,那么牛肉就变得相对昂贵了,人们就会增加对猪肉的需求而减少对牛肉的需求。

第三,消费者爱好、风尚、年龄结构等情况的改变,会影响其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一种商品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的宣传,也会刺激人们改变对它的需求量。例如,年龄老化造成老年人增多,因而老人特需品的需求量将会加大。

第四,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未来价格变化趋势的预期或对某种商品可能发生短缺的估计,也会影响需求量。例如,担心计算机价格在下周可能大幅度上涨或可能发生短缺的预期,会刺激人们迅速购买;反之,则会推迟购买。预期某商品价格将上涨,目前需求量就会增加;预期某商品价格将下跌,目前需求量就会减少。

第五,从长期看,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需求。

所以,把更多的独立的变数引入需求函数,不仅可以把需求视为只是某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假定其他变量值固定不变),而且也可以把需求视为只是收入的函数(假定价格等固定不变),或只是其他商品价格的函数等。但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市场规则较为规范等条件下,商品价格无疑是影响人们需求最为重要的因素。

4.需求规律

假定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和爱好,以及其他有关商品(代用品)的价格既定不变,预期目前价格在未来维持不变,市场上的购买者人数等因素都保持不变,仅考察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就会发现:当该种商品价格较低或较前下降时,需求量则会增加,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较高或较以前上涨时,需求量则会较少,或较前减少,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也就是说,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随着价格的涨落成反方向变化的。这种现象通常称为需求规律或需求定律。它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引起商品价格和需求量反向变化的原因在于:

第一,价格下降,使新的购买者(在原价格水平上无购买力的人)进入市场,从而使购买量增加,这是新增效应。

第二,一些商品之间在使用上存在着可以彼此替代的关系。当一种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时,由于该商品可以被用来替代其他商品,消费者必然增加对这种商品的购买,这是由价格变化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引起的。

第三,价格下跌意味着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可以增加对该种商品(以及其他商品)的购买量。这是由价格变化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引起的。

5.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如消费者的收入、爱好、代用品和互补产品的价格等)不变的条件下,由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称为需求量的变化。它不同于需求的变化,需求的变化是由上述假定的前提条件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上述原假定不变的影响需求的各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了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此种变化称为需求的变化,即需求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原来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购买量发生了变化。

需求量的变化在图形上表现为沿着原有的一条曲线从某一点向另一点移动。如图8-10所示:需求曲线D0D0′从M点移动到L点;或反之,从L点移动到M点。而与此不同,当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由原来的位置D0D0′向右上方移动,如图8-10中(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需求量)D2D2′曲线所示,此时即使价格水平不变,仍为P1,购买量却从原来的OQ0增加为OQ2(即从标志原购买量的M点移到N点)。需求减少时,需求曲线由原来的D0D0′位置向左下方移至D1D1′。此时,即使价格水平不变,仍为P1,购买量却从原来OQ0减少为OQ1(即从标志原购买量的M点移至K点)。

图8-10 价格或需求变动对需求曲线的影响说明图

总之,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和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对需求量的影响在图形上显示为:前者决定需求曲线的形状——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后者决定需求曲线在坐标中的位置。

6.需求弹性

弹性,即反应性或相对量变化的敏感度,在经济分析中它是指某一既知变量(例如需求量和供给量)对另一同它具有函数关系的变量值的微小的百分率变动所表现的反应程度,是用以表示经济变量相互变动关系的概念。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或收入变动的相对反应,一般可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率与其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之比,即用来衡量需求量变动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动的灵敏程度的。

根据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的变化和价格的变化成反方向变动,但需求量作出的相对反应(减少或增加)的幅度,会因商品种类的不同(以及同一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而不同。有些商品,在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稍有变化,需求量便会发生很大变化。这种情况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相对反应是非常敏感的;而另一些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只会使需求量发生相应的较小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并不是特别敏感的;有的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与需求量相应减少的幅度相同;也有的商品,价格变动后,需求量却并不相应发生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概念就是用来说明和区别上述各种情况的。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通过需求量变化的比率同价格变化的比率的比较而确定的,是一个用来表示需求量这一变量对另一变量——价格变化的百分率所作出的反应程度的概念。换句话说,它是用来表示价格变动的百分率与随之而来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概念。这两个变动的百分率的比值,称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通常用下式来表示。即:

设Ed代表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P代表原价格,ΔP代表价格的变动量,Q代表原需求量,ΔQ代表需求的变动量,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可由下列公式表示。

例如,某件商品的价格变动为10%,需求量变动为20%时,则这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为2(20%÷10%)。

这里要注意,因为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所以当价格增加,即价格的变动为正值时,需求量减少,即需求量的变动为负值;同理,当价格的变动为负值时,需求量的变动则为正值。所以,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应该为负值。在实际运用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都取绝对值。

各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类,需求完全无弹性,即Ed=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如图8-11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需求量)。

第二类,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在这种情况下,当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如图8-12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需求量)。

图8-11 需求完全无弹性示意图

图8-12 需求无限弹性示意图

第三类,单位需求弹性,即Ed=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如图8-13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需求量)。

第四类,需求缺乏弹性,即1>Ed>0。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陡峭的线,如图8-14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需求量)。

图8-13 单位需求弹性示意图

图8-14 需求缺乏弹性示意图

第五类,需求富有弹性,即∞>Ed>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平缓的线,如图8-15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需求量)。

图8-15 需求富有弹性示意图

为什么各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呢?一般说来,有如下几种因素影响着需求弹性的大小。

第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一般来说,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强度大而稳定,所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相反,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强度小而不稳定,所以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大。

第二,商品的可替代程度。如果一种商品有许多替代品,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就富有弹性。因为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购买其他替代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则购买这种商品来取代其他商品。如果一种商品的替代品很少,则该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第三,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某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其需求弹性也就越大,而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少,则其需求弹性也就越小。

第四,商品使用时间长短。一般来说,使用时间长的耐用消费品需求弹性大,而使用时间短的非耐用消费品需求弹性小。

第五,商品价格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小的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小,所以其需求弹性也小。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大的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大,所以其弹性也大。

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到底有多大,是由上述这些因素综合决定的,同时也因时间、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差异等而不同。

所谓需求的收入弹性是用以衡量需求量(购买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用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收入变动的比率的比值来反映。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用以测度其他商品(相关商品)的价格一定比率的变动将引起某种商品需求量以多大比率变动,即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概念。

供给是与需求相对应的概念,需求是对消费者而言的,供给是对生产者而言的。

1.供给与供给函数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供给也是一个瞬时概念和表列概念,它指的是某个时刻可能供给的某种商品数量的整个表,而不是指表上的某一点。供给概念所表示的是价格与愿意和能够出售的商品(或劳务)量之间的关系。作为供给同样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出售商品的愿望,第二,有供应商品的能力,两者缺一就不能构成供给。

某个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和能够供给市场某种商品的数量称为个人供给。同种商品的所有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和能够供给市场的数量称为市场供给。

根据供给概念可知,供给涉及两个变量,即某商品的价格,以及与该价格相应的供给量。如果把该商品本身的价格作为自变量,把相应的供给量作为因变量,则可用函数关系表示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就是供给函数。如用S代表供给,用P代表价格,则供给函数可表示为:

S=f(P)

在这种供给函数形式下,只是把价格视为影响供给的因素,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被假定不变。事实上,影响供给的因素除价格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如用S代表供给,用a,b,c,d,…,n代表影响供给的各因素,则供给函数可表示为:

S=(a,b,c,d,…,n)

2.供给价格与供给曲线

供给价格指生产者(卖主)为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是由生产一定数量商品所支付的边际生产费用,即由边际成本所决定的。不同的商品量会有不同的边际生产费用,因而有不同的供给价格。所谓边际生产费用,就是生产者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支付的追加生产费用。对于多数生产者来说,边际生产费用总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先下降,到一定限度时却又开始上升。随着产量的增加,商品的边际生产费用上升了,商品的供给价格也要随之上升;否则,生产者就无利可图,不愿再增加生产和供应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商品量就越多;反之,价格越低,生产者的供给就相应减少。供给一般随价格升降而增减。

供给是一个表列概念。表明在某一特定时刻、市场价格与生产者愿意和能够供给的商品量之间的关系的表列,称为供给表。表示个别供给者在某一时刻、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和能够出售的某商品的数量表称为个人供给表。把一个市场上同种商品供给者的供给表汇总在一起,表示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全体供给者愿意和能够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总量的表列,称为该商品的市场供给表,如表8-5所示。

表8-5 供给表

个人供给表表明,供给量与价格呈正方向变化,市场供给表表明同样的情况。

用图示法表示的供给量随价格的涨落而增减这种变动关系所绘成的曲线,称为供给曲线,如SS′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绘成的,用以表示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如图8-16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供给量)。

供给曲线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表明价格高,供给量增多,价格低,供给量减少,供给量与价格呈正方向变动,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价格下的供给量。供给曲线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数量与价格的函数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供给量随价格变动而发生同方向变动,供给曲线从左下方向右上方伸展。但也有例外情况。例如:

图8-16 供给曲线图

第一,某些稀缺商品,特别是珍贵文物和古董,如古字画等,价格上升后,人们就会把存货拿出售卖,从而供给量增加。而当价格上升到一定限度后,人们则认为它们是更贵重的,就可能不再提供到市场上出售,价格上升,供给量反而减少起来。

第二,某些商品在价格小幅度升降情况下,供给量会按正常情况变动。一旦价格大幅度持续升降,因为心理作用人们会采取观望态度,待价而沽,供给量会出现不规则的变动。证券、黄金市场常出现这种情况。

以上两种情况,供给曲线可能呈现为不同于上图的供给曲线的形状。

3.影响供给的因素

关于供给的分析,是把商品本身的价格视为影响供给量的唯一因素。事实上,除商品本身的价格之外,影响供给的因素还有如下几个因素。

第一,生产技术状况。生产技术状况能够影响产量增加的速度和幅度,从而影响供给数量。

第二,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以及工资率和原材料价格变动会使供给数量变动。

第三,有关商品的价格。如果小麦的价格不变,棉花价格上升,一些小麦的生产者会转而生产棉花,从而小麦的生产和供应减少,棉花的生产和供应增加。

第四,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卖主是否出售他手头现存的商品,要受他的保留价格与市场价格间的关系制约。所谓保留价格,是指只有在高于而不是低于某一价格水平时,卖主才愿意出售他的商品的价格。否则,卖主宁愿储存起来。保留价格的高低,要受卖主对未来价格预期的影响,如预期价格有上升趋势,则其保留价格就会升高,反之则降低。保留价格也受储存费用、商品是否容易储存以及卖主对现金需要的迫切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4.供给规律

假定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既定不变,在市场上,供给量将随着价格的涨落而增减,数量与价格呈正方向变化,即价格较高(或较前上升),相应的供给量就较多(或较前增加);价格较低(或较前下降),相应的供给量就较少(或较前减少)。这种价格的变化同供给量变化呈正方向运动的规律,就是供给规律。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5.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供给量的变化指的是在其他影响供给因素既定不变的条件下,某商品价格的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即价格的上升或下降引起供给量相应增加或减少,不同的价格会有不同的供给数量。在图形上,这种变化表现为价格—供给量点沿着一条供给曲线上下移动。也就是说,当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时,价格—供给量点由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如图8-17中(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供给量)K点沿着S0S0′曲线移至M点;而当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时,该点则由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M点沿着S0S0′曲线移至K点。

图8-17 价格或供给变动对供给曲线的影响说明图

而供给的变化则是指,在上述其他影响供给的各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了变化,致使生产者(卖主)在原来的每种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即供给水平发生了变化。在图形上,供给的变化表现为整个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如图8-11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供给量):S0S0′曲线移至S2S2′曲线,即向右下方移动,表明在原来的各种价格水平上供给量比以前增加了。简言之,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表明在供给表列中原来的各种价格水平上,供给量和以前不同了(增加或减少了)。

图8-17中,S0S0′表明商品原来的供给曲线。它表明在商品X的生产技术、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生产者预计未来价格等因素既定不变条件下,当价格为OP2时,市场供给量为OX0;当价格下降为OP1时,供给量为OX0′。现在假定由于技术进步,供给状况发生了变化,供给曲线由原来的S0S0′右移至S2S2′,这表示在与原来一样的价格水平OP2上,市场供给量从OX0增加为OX2。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产量下降,供给曲线左移至S1S1′,这表示价格在OP2时,市场供给量从原来的OX0减为OX1

表8-6表明,由于某商品价格以外因素的作用,即使某商品的价格保持为100元不变,其供给量也会由每月115千吨增加到132千吨。在所有其他价格水平上供给量也都比以前增加。可见,价格虽然是影响供给量的深刻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

表8-6 供给量与技术状况关系表

6.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也称供给的价格弹性,指供给量对价格微小的百分率变动而产生的反应程度,或者说是供给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伸缩的程度。供给弹性是衡量商品价格的一定比率的变动(上升或下降),将引起供给量以多大比率变动(增加或减少)的概念。供给弹性由供给弹性系数来衡量。供给量变动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动的百分率的比值,即为供给弹性系数。即:

设Es代表供给弹性系数,P代表价格,ΔP代表价格的变动量,Q代表供给量,ΔQ代表供给的变动量,则供给弹性可由下列公式表示:

由于Q和P呈同方向变动,因此Es为正值。

根据供给弹性系数大小,供给弹性也可分为五类情况:

第一,供给无弹性,即Es=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变动,供给量都不变,这时供给量是固定的。这时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如图8-18中的A线(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供给量)。

第二,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既定而供给量无限。这时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如图8-18中的E线。

第三,单位供给弹性,即Es=1。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变动的比率与供给量变动的比率相同。这时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成45°,并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如图8-18所示的C线。

第四,供给富有弹性,即Es>1。在这种情况下,供给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这时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并且较为平坦的线,如图8-18所示的D线。

图8-18 供给弹性类型图

第五,供给缺乏弹性,即Es<1。在这种情况下,供给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这时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并且较为陡峭的线,如图8-18所示的B线。

此外,如前所述,供给曲线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供给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供给弹性系数为负值。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相当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第一,生产周期的长短。供给取决于厂商的生产能力,在短期内生产设备、劳动力无法增加,从而供给有限,供给弹性就小。尤其在特别短的期限内,供给弹性几乎是零。在长期中生产能力可以增加,因此供给弹性大,尤其在技术、资源一切条件都可以变动的特别长的期限中,供给弹性接近于无限。

第二,生产难易程度。一般来说,容易生产而且周期短的产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快,其供给弹性大;反之,生产不易而且生产周期长的产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慢,供给弹性小。

第三,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产量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供给。因此,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大,产品的供给弹性也大;反之,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小,产品的供给弹性也小。

第四,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有些产品采用资金密集型技术,有些产品采取劳动密集型技术。采用资金密集型技术的产品,其规模一旦固定,变动就较难,因此,供给弹性小;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的产品,其生产规模变动较容易,因此供给弹性大。

供给弹性也要综合以上各种因素来考察。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重工业产品一般采用资金密集型技术,生产较为困难,并且生产周期长,所以供给弹性较小;轻工业产品,尤其是食品、服装类,一般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生产较为容易,并且生产周期短,所以供给弹性较大。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农产品的生产尽管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但由于生产周期长,因此供给也缺乏弹性。

前面已阐述供给和需求的决定因素,但只是分别说明了在各种不同价格水平上,会有不同的产销量。但是不能仅凭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回答价格在实际上达到什么水平,以及这个价格水平上的产销量是多少。现在我们把供给和需求的分析结合起来,分析供给和需求两种力量在市场上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产销量)的决定。

1.均衡、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

均衡是指经济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一种暂时稳定的状态。在经济学中,均衡也是一种分析方法,指在一定前提条件下,用来分析经济中各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了解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供求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假定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也称过剩供给),则供给者之间会竞相把价格压低,从而使价格下降,促使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一旦需求量超过供给量(也称过剩需求)时,需求者之间发生竞争,期望得到商品的需求者会把价格抬高,从而使价格上升,供给量就会增加,需求量就会减少。因此,在市场上,需求、供给、价格总是相互影响,彼此增长,直至最终供给和需求双方的力量均等,供给量和需求量相一致,商品的价格水平才会稳定下来,达到市场均衡状态。这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这时的供求量就是均衡数量。而把供给、需求、竞争、价格诸因素联系起来的正是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

所谓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处于均衡状态所形成的,在没有外部力量影响时不会自行变动的价格,即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是需求者和供给者都愿意并且不得不接受的一种价格。需求者总是想以最低的价格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供给者总是想以最高的价格取得最大的盈利,前者遵循需求规律,后者遵循供给规律,经过彼此的竞争和协调,最后形成均衡价格。

在图形上,均衡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直接决定的,均衡价格水平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相对应,如图8-19中的OP1。均衡数量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供求量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一致时的数量。同理,均衡数量水平也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相对应,如图8-19中的OQ1

图8-19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供求量。DD′是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SS′是某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纵坐标表示价格(P),横坐标表示数量(Q)。当某一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于E点时,就达到市场均衡,E点为均衡点,OP1为均衡价格,OQ1为均衡数量。达到市场均衡时,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需求量与供给量一致。如果有外力作用,发生市场价格背离均衡价格的情况,那么由于供给、需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就会有自动恢复到均衡点和继续保持均衡的趋势。

图8-19 均衡价格说明图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形成过程,可以用表8-7和图8-19表示。

表8-7 供给与需求表

从表8-7中可以看出,当价格分别为6、5、4时,生产者(供给者)愿意分别相应供给60、55、50单位商品,而消费者(需求者)只愿意分别相应买进20、25、30单位商品,商品供大于求,分别相应有剩余供给40、30、20单位商品。在此种情况下,生产者(供给者)之间就要发生竞争,从而导致价格下跌。如果价格分别跌到2和1,供给量就要分别相应减少到30、20,需求量则会分别相应增加到55、60,商品就会供不应求,就会分别有剩余需求25、40。在这种情况下,需求者之间就会发生竞争,从而导致价格上涨,一直上涨到3时,生产者(供给者)愿意售出的数量与消费者(需求者)愿意买进的数量恰好相等。此时,供求双方的讨价还价趋于一致,价格既无上升也无下降的趋势,于是达到市场均衡状态。

如图8-20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供求量):SS′和DD′分别为市场供给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交点为E,即供求均衡点,OP0、OM0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假若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OP0而在OP2,生产者(供给者)就愿意供给OM″2的数量,而消费者(需求者)只愿意买进OM″1,从而造成剩余供给M″1M″2。在均衡价格以上的任何市场价格都会造成剩余供给,生产者(供给者)必然要降价出售。这种情况发生后,生产者(供给者)就要降低价格,从而减少剩余供给。假若价格降低到OP1,消费者愿意和能够买进OM′2,而生产者则仅愿意供给OM′1,就会出现剩余需求M′1M′2。消费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些消费者就要竞相抬高需求价格购买,直到价格上升到OP0,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为止。这时,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价格就会稳定下来,处于市场均衡状态,形成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在市场均衡状态下,剩余供给和剩余需求等于零,就实现了均衡。

图8-20 价格与供求关系示意图

2.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如前所述,有种种因素影响供给和需求。排除价格因素影响外,其他影响需求和供给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变化,需求和供给也会变化,需求和供给曲线就要移动,市场均衡就要重新定位,从而就要引起均衡的变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移动的方式有: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1)供给不变,需求增加或减少,则均衡价格上升或下降,均衡数量(产、销量)增加或减少,如图8-21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供求量)。

图8-21中当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SS′和DD′时,均衡价格为OP0,均衡数量为OQ0。假定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嗜好改变,或与之互为替代的其他商品的价格上升,以致对该商品需求量较前增加。由于供给不变,于是在价格为OP0时的需求量超过了在原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如图中的RN所示),因此发生短缺,出现剩余需求,从而引起价格上涨,直至达到新的均衡为止。供给不变,需求的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至D2D2′,与供给曲线SS′相交于R2,于是均衡点由R沿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至R2,形成新的均衡,决定了新的均衡价格为OP2,新的均衡数量为OQ2,且OP2>OP0、OQ2>OQ0,表明由于需求的增加,均衡价格上升了,均衡数量增加了。如果假定由于消费者收入减少,或由于某些替代品的价格下降,使得在任何价格水平上对该商品的需求量都较前减少,由于供给不变,于是价格为OP0时的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出现了剩余供给(如图中RL所示),这一剩余供给引起价格下跌,直至达到新的均衡为止。供给不变,需求的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至D1D1′,与供给曲线SS′相交于R1,均衡点由R沿供给曲线向左下方移至R1,形成新的均衡,决定了新的均衡价格为OP1,新的均衡数量为OQ1,且OP1<OP0,OQ1<OQ0,表明由于需求的减少,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减少了。

图8-21 供给不变需求变动条件下的均衡变动图

上述情况表明,如果供给不变,那么需求的变化(增加或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呈同方向变动。

(2)需求不变,供给增加或减少,则均衡价格下降或上升,均衡数量增加或减少,如图8-22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供求量)。

图8-22 需求不变供给变动条件下的均衡变动图

图8-22中当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SS′和DD′时,均衡价格为OP0,均衡数量为OQ0。假定改进了生产技术,引起了供给的增加,结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剩余供给,剩余供给导致价格下降,直到形成新的均衡为止。需求不变,供给的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至S2S2′,与需求曲线DD′相交于R2,均衡点由R沿需求曲线移至R2,形成新的均衡,决定了新的均衡价格为OP2,新的均衡数量为OQ2,且OP2<OP0、OQ2>OQ0,表明由于供给的增加,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如果假定投入的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引起了供给的减少,结果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出现剩余需求,引起价格上升,直至达到新的均衡为止。需求不变,供给的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至S1S1′,均衡点沿需求曲线由R移至R1,形成新的均衡,决定了新的均衡价格为OP1,新的均衡数量为OQ1,且OP1>OP0、OQ1<OQ0,表明由于供给的减少,均衡价格上升了,均衡数量却减少了。

上述情况表明,如果需求不变,那么供给的变化(增加或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呈反方向变动。

(3)当需求、供给同时增加(减少)时,均衡数量增加,但均衡价格的变化取决于供给和需求变动的相对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如图8-23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供求量)。

图8-23 供求同时增加条件下的均衡变动图

图8-23中DD′与SS′分别为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两者共同决定的均衡价格为OP0,均衡数量为OQ0。现在假定供给增加,供给曲线移动到S1S1′,需求增加,需求曲线移动到D1D1′,均衡价格上升到OP1,均衡数量增加到OQ1。需要注意,当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数量总是增加的,但均衡价格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甚至可能保持不变。如图8-23所示,假如供给曲线移动到S1S1′,而需求曲线仅仅移动到D2D2′,与S1S1′相交于R2,在这个移动的位置上,数量依然增加,增加到了OQ2,但价格下跌了,跌到了OP2

(4)当供给和需求呈相反方向变动时,均衡价格总是按照需求变动的方向变动,但均衡数量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如图8-24所示(图中OP代表价格,OQ代表供求量)。

图8-24中,供给增加,供给曲线由SS′向右移动至S1S1′;需求减少,需求曲线DD′向左下方移动到D1D1′,均衡价格由OP0下降到OP1,均衡数量由OQ0增加到OQ1。需要注意,当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必然下降,但均衡数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例如,当需求减少,需求曲线移至D1D1′时,供给仅仅增加到短虚线S2S2′的位置,这条表示供给增加的虚线S2S2′与需求曲线D1D1′相交于R2,在这一新的均衡下,均衡价格下降到OP2,但均衡数量却减少到OQ2

图8-24 供求逆向变动条件下的均衡变动图

3.供求规律

总而言之,市场的价格、供给和需求三者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单纯考察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价格越低则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则需求量越小,这时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呈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单纯考察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价格越低则供给量越小,价格越高则供给量越大,这时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呈正方向变化,呈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此时价格的运动和商品的供给量或需求量的运动,都表现为供给或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第二,市场的价格、供给和需求的运动是由不均衡到均衡,再到新的不均衡、新的均衡这样无限往复的过程的。当市场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一致时,商品的价格水平稳定下来,此时的市场便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此时的供给量就是均衡数量。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也会随着市场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如果供给不变,需求增加或减少,则均衡价格便会上升或下降,均衡数量也增加或减少,需求的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呈同方向变动;如果需求不变,供给增加或减少,则均衡价格下降或上升,均衡数量增加或减少,供给的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呈反方向变动;当需求、供给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均衡数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当需求和供给向相反方向变动时,均衡价格总是按照需求变动的方向变动,但均衡数量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如表8-8所示为供求关系与价格波动趋势。

表8-8 供求关系与价格波动趋势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97~19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1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0~112

[5]这里所说的垄断价格不是指对一般商品的市场垄断引起的价格,而是指某些特殊商品的归属垄断引起的价格。

[6]这里的货币指金属货币。纸币的情况要更复杂些,这里不涉及。

[7]离差和是一个统计学概念,形如Σ(x-x)=0,其中,x为任意具体单位标志值,x为标志总体值的平均数,(x-x)为具体标志值与平均值的离差。

[8]这里仅指金属货币流通。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4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16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01

[14]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15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15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47,15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