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经济运行是指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资源配置过程。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市场经济的缺陷与市场机制的局限,克服对于市场经济认识上的形而上学。市场经济功能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市场运行的正常、稳定、健康与协调与否。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要方式的经济活动形式。因此,市场价格的变化意味着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分配关系的变化。

市场经济运行是指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资源配置过程。就市场机制而言,其构成体系主要由市场机制、企业经营机制(微观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组成。市场机制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内容;就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而言,包括宏观过程与微观过程。宏观过程实际上是宏观调控问题。微观过程实际上是企业运营问题。市场经济的正常、稳定和健康运行,必须要以健全的市场机制作保证。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市场经济的缺陷与市场机制的局限,克服对于市场经济认识上的形而上学。

市场经济的功能是在市场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市场经济功能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市场运行的正常、稳定、健康与协调与否。

市场经济的功能,就是市场经济通过自身的组织系统、结构系统、信息系统和运转系统,组织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之间相互协调,在实现既定经济目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作用,一般可分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强化效应两个层面。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要方式的经济活动形式。因此,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也就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所具有的推动具体经济活动正常运转的能力和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是从微观要求着眼,自下而上通过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以满足消费要求为直接目的,以利益杠杆为约束力和发展动力,以企业的经营和竞争能力来进行资源配置。市场经济要求每个生产单位以最少的劳动耗费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科学管理、节约成本、集约经营、提高效率。通过市场竞争,高效率、高效益的企业就有能力吸引各种资源,强化各种生产要素,从而达到整个社会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第二,自动调节供求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可能完全平衡,在结构上也不可能完全协调,而且总量和结构都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如何追踪需求变动,使供给与需求之间建立起稳定、灵敏、及时相互反馈的调节体系,是供给适应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是供给在资源约束和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又会创造新的产品、创造新的需求。对于供给与需求的调节,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两种手段。在计划调节体制中,信息反馈的环节较多,过程复杂,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供求关系,而且在从下到上和从上到下的多环节、多层次信息传递中难免存在信息的失真、扭曲和丢失等情况,因而计划调节往往难以做到及时、准确、灵活。市场调节则不同,它通过价格信号,能够较准确、及时地反映市场供求情况的变化。通过价格变动自发地引导生产和消费,对社会供求关系进行双向调节,使社会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趋于协调与平衡。但是,市场调节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如市场调节不能自动消除垄断,不能避免投机行为,具有滞后性和短期性,以及在一些重大领域无法有效地进行规划等。所以,在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市场经济中也必须有计划调节,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市场调节是基础性的调节,计划调节是协调性的调节。当市场调节、市场机制发生故障或者需要进行宏观协调时,国家的计划调节就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使市场经济正常发展。

第三,技术创新的“推进器”。科学技术是重要的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发展的坚强支柱。市场竞争对每一个企业的技术进步与经营管理形成强大的压力,也为企业的竞争、技术进步提供了外部环境,使得企业及整个社会不仅对现有社会技术条件尽力充分利用,而且还千方百计开发与利用新的技术创新和发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就是在技术上、管理上不断创新的过程。价值规律虽然在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起了“信号场”与“压力场”的重要作用,但进一步推动现实的技术创新还必须依靠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的补充和协调。只有在资金市场上允许新技术产业获得投资,用以购买机器、设备、技术等,在技术市场上可以实现对技术商品的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上可以招聘到技术人才时,即当整个市场体系产生协同效应时,一个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才能形成,技术和管理创新才能不断实现,才能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进而达到全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价值评估的“检测器”。评价一种商品的价值,评价一个企业的成就,评价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以至于评价一个产业的前途,主要看它在市场上的经济竞争能力。一件产品如果适销对路、物美价廉,就会在市场上成为抢手货,生产这种商品的厂家就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就会发展壮大。相反,企业就会被淘汰。市场价值评估有助于宏观管理部门、企业管理人员和社会公众对企业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一点,对于股份公司尤其是上市股份公司尤为重要、尤为敏感。

第五,利益分配的“信号源”。经济利益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准则。当不同经济主体从不同角度追求各自物质利益时,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网络。市场就是容纳不同的物质利益形式与市场主体的经济关系体系和空间场所,并且通过各种价值形式来显示这些不同物质利益与市场主体的信号强弱。这些价值形式包括价格、利率、汇率、工资、税率等,它们是联系不同利益主体的桥梁,也是各种经济联系的信号源。上述各种价值形式的内在本质是经济利益。因此,在各种要素市场上,各种不同的价值形式的变化也就发出强弱不同的经济信号,其本质在于重新分配物质利益,以引导各经济行为主体调整或改变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例如,市场上农副产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农民自觉调整产业结构,变更供给与需求效应。这在本质上,是通过新的分配方式调整工农产品的价格差,使工农的收入水平趋向合理。因此,市场价格的变化意味着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分配关系的变化。

市场经济的社会强化效应是指市场经济对整个社会宏观经济活动运转所产生的增强作用和扩张性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分工强化效应。市场经济的形成,推动了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事实证明,促进分工的条件是交换的发达;同时,分工越发达,交换也越发达。如果不发展市场经济,窄化或弱化市场经济,商品难以实现价值,其结果必然导致“大而全”与“小而全”的全能企业降低社会分工程度,导致社会生产力下降、技术停滞。因此,市场经济的推进必然要通过加强企业间横向经济联合进一步推动专业化协作,深化社会的分工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风险强化效应。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环节相互作用,产生了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各经济行为主体在市场、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多种方案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其中,亏损、失败、丧失信誉等损失的可能性称为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机制。风险机制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是处于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主体,在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动机的前提下,在风险之中权衡抉择的代价。正确利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机制能够推动市场功能的完善、健全与拓展。

从微观层次看,首先,风险机制有助于生产力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各企业在市场中慎重权衡自己行为的风险和机会,有利于减小投资决策的盲目性,缓和企业间的利益与竞争冲突,减免经济被动与波动,使资源配置相对合理化。其次,风险性和盈利性成正向,企业承担的风险越大,面临的盈利机会也越多。这对开发新技术,高科技产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最后,企业如果经营管理不善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风险机制作用下就会迫使它们自觉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加速技术改进的步伐或者选择退出、转移。这种风险性自发调节机制,形成市场经济微观组织的筛选和优化。

从宏观层次看,首先,由于众多自主经营企业利用风险机制保持企业行为合理化,使得宏观经济运行由于微观合理而可能避免大起大落的震荡,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其次,由于风险机制的约束,企业决策遵守法律规范与市场惯例使企业行为在可控范围内,并向宏观管理当局提供比较真实的信息,从而保证宏观经济运行的可控性。最后,由于各种宏观决策主体也承担相应的决策风险,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等,因其投资大、资金回收时间长而风险较大,可以用国家投资或国家保险等方法来降低企业风险。这样,也可以减小宏观上的盲目性。

第三,要素强化效应。理论与实践证明,一定量的投资能够对收入和就业产生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会出现强化、放大或扩张的现象。例如,把生产要素中的技术商品投入市场,使技术商品转移和扩散,其结果会产生技术扩张强化效应。因为,任何技术发明本身的价值绝不仅仅是用劳动耗费和支出可以完全表示的,它通过市场途径扩散和历史的沉淀与积累可以使社会生产力成倍增长,即技术的乘数效应,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将是巨大的和难以估量的。技术商品对生产要素的强化效应是无限的。再如,劳动力进入市场也会产生强化效应。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创造出对劳动力的需求,吸引劳动力进入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使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发挥作用。劳动力通过市场竞争,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劳动力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劳动力的各种潜能,提高劳动力素质。

第四,结构强化效应。国民经济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大系统,它的运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对这一大系统进行宏观有效的调控,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市场经济是以微观组织之间横向联系为特征的矩阵结构体系,在参考外部市场信息的情况下,市场内部机构组织就会依据市场信号及自身内在能力对系统内各变量、各要素自动进行调节,从而改善结构并强化结构功能,增强结构活力。此外,矩阵结构还加快了企业间各种生产要素流动的频率,建立起竞争性激励机制,通过竞争的压力,加速淘汰落后技术和管理方式的进程以及生产要素新陈代谢的速度。这种矩阵结构的组织形式绝不是分散决策、各自为政、不受任何约束的组织系统,而是在一定的宏观信号引导下,各行为组织之间由横向联系构成的横向制约、相互制衡,并通过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子系统与总系统目标一致的优化状态。

市场经济的这些社会强化效应,也是市场经济的功能与作用的重要形式。

第一,健全市场经济规制。要建立一整套符合国际惯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体系和市场规范,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为市场的平等、公开、充分竞争设立公正的规则,打击各种非法经济活动,使市场经济规范化、秩序化,成为法治经济。

第二,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统一的市场。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形成以商品市场为基础,以要素市场为重点的现代统一市场。要特别注意发展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房地产等要素市场,除极少数商品和劳务收费实行国家定价外,其他商品和劳务价格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定,并逐步与国际市场价格相衔接。

第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多种分配形式的分配制度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劳动就业的竞争机制,使初次分配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坚持多劳多得。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地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在社会再分配中体现公平原则,防止收入分配过于悬殊。同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使社会全体成员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虽然,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并且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和主体,然而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而是存在若干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不好,市场经济也是如此。

1.市场经济的缺陷与失灵

市场经济的局限与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市场调节是事后调节。私有制条件下初始的市场经济,各经济单元细小、分散、资源不均衡、信息不对称,因而“看不见的手”缺少预见性,往往“事前看不见”,供大于求了,市场因价格下降导致利益受损才去减少生产,这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市场经济几百年的历史,已经能够充分地说明这个问题。

(2)市场运行是受局部及独立利益驱动的,具有自发性和一定的盲目性,加之市场信息及其传递的不对称性,容易导致过程或结构混乱,进而引起经济动荡。

(3)市场经济的竞争扩大了差别,同时也会导致垄断,悬殊过大的利益差距及两极分化必然危及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垄断又使市场效率下降并损害非垄断单元和消费者的利益,而市场本身又不具备消除这些弊端的功能。

(4)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波动性的特征,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使得市场经济的运行难以平稳,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5)市场经济的发展往往忽视公共事业与公众利益,有些事情是市场管不了或者管不好的。例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经济总量的平衡、重大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市场效率条件的保证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等。市场以及市场经济的缺陷与不足要求从宏观上加强监管与调控,以校正市场的偏失和弥补市场的不足,引导市场以及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的局限与缺陷,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性相关;另一方面,也和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关。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而言,则直接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与占有制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相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局限性,并且强化和加剧了其缺陷与不足。

市场经济的缺陷与局限在我国市场导向的改革过程中,同样存在并且程度不同地顽强表现着。与此同时,在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对市场经济认识的误区问题。不少同志认为,只要我们摆脱了传统的计划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我国的经济从此就上了“高速公路”,好像市场经济是一副“灵丹妙药”,能够“包治百病”。这种误解或曲解又具体演绎为:市场经济就是“放心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私有化”;“市场经济就是彻底放开物价”;“市场经济就是政府不干预经济”;“市场经济就是经济自由发展”等。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加上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导致市场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暴利环生、欺诈普遍、回扣泛滥、市场无序等严重社会弊端。因此,要纠正错误认识,铲除社会弊端,就必须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第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是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品生产与交换的法则是价值规律,其外化为价格波动及等价交换。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以价值规律为核心逐步形成了配套的法制法规以及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规范与程序。市场经济与无法无天、无规无矩是绝对不相容的。那种认为市场经济无需管理、不必管理或者少管、不管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与现实的。市场经济不但是必须监管的经济,而且是法制健全的经济,是依法管理、依法运作、依法处置的经济。

第二,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商品经济的条件与纽带,离开了信用,也就无所谓市场经济了。现货交易要信用,期货交易也要信用;房地产交易要信用,金融交易更要信用。如果没有信用,试想这种市场经济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因此,欺诈、暴利、不执行合同、不遵守诺言等都是市场经济所不允许的。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来看,尔虞我诈、见利忘义、为钱不顾一切、铜臭压倒人格的事曾被社会主义者们讥笑,也被广大劳苦民众所不齿。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几乎所有的资本家都清楚,要获得剩余价值,必须顺畅地实现商品的价值,而要顺畅地实现商品价值,就必须在商品的使用价值——首先是商品的质量上下工夫,这是“第一信用”;其次,在商品的销售上要有价格诚实,不得罪或失去购买者这一“上帝”,这是“第二信用”;最后,销后服务周到,以保证稳定而且增多的消费者,这是“第三信用”。当然,信用不只是这三方面,但这是商品交换过程中最基本的信用。在金融方面,信用就更重要了。否则,银行就无法存在,股份公司就更无从谈起了。可见,信用对于市场经济是何等重要。信用既要以法制为基础,也要以社会公德为基础。一旦信用被毁坏,实际上不仅意味着市场经济的基础条件被破坏了,而且意味着社会的堕落和斯文扫地。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情景,我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正因为如此,诚信才是市场经济的黄金法则。

第三,市场经济是秩序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无秩序实际上就是一种秩序,这种无秩序相对封建主义经济而言是旧秩序的破坏,相对于资本主义而言是新秩序的建立。这是一个过程,但这一过程不会总停留在无秩序的状态,而是逐步发展成为秩序化。今天,对于我们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经济秩序来说,可能存在着某些“无秩序”,但这并不说明市场经济本身就应该如此。相反,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与完善,特别是市场经济法制法规的健全与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将在法制化的基础上秩序化。片面地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无秩序经济的观点是没有客观根据的。人为地违反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严格查处。当市场经济出现价格波动或周期性的危机阶段,强调市场秩序尤其是价格秩序极为重要。

第四,市场经济是多元经济。凡是对市场经济多少有一点儿感性知识的人们都不否认,正是由于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及社会分工所造成的生产的专业性之间的矛盾,加之不同的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制衡才出现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而这种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了市场经济。因此,从所有权的角度讲,市场经济必然是多元的。从市场经济所通行的原则出发,多元经济中的各元都应该而且必须是平等的,不管这一元是公有制的还是私有制的,或者是合作制的还是合资制的。也就是说,多元经济必须遵循“四大原则”,即公开、公正、诚信、有序;同时也必须遵循“五大精神”,即以自由、平等、竞争、利益、效率为基本点的市场经济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应当歧视多元经济中的任何一元,也不应当人为地给多元经济中的任何一元以优惠或特殊,各元都必须在市场竞争中接受客观评判,依法经营,正当竞争,优胜劣汰。当然,允许国家在总体考虑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协调、稳定、持续性时采取某些必要的调控措施,所以有可能抑制或促进多元经济中的某一元或某些元,但这些调控措施也必须是依法行政,不得超越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与力度。所以,片面地、脱离实际地提出应该“优先”或“主要”发展某种所有制经济的认识应该及时清理,如“国有企业应当从竞争行业中全面退出”,“经济特区的意义就是全面实现私有化”等,都是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相左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国民待遇原则。

第五,市场经济是可控经济。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是不可控经济,正因为其不可控性,因此资本主义经济一波三折,不断遭受经济危机的“袭击”,从而强制性地以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代价实现社会生产的客观比例。但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推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计划校正市场”的宏观经济调控说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也是在增强可控性。当今世界,已经没有不干预经济的政府,也没有不受政府干预的经济。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主要是计划。计划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在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国家的宏观调控就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市场并不是万能的,有自己的缺陷与误区,失灵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更需要国家通过对经济的干预加以补充。所以,认为市场经济要求政企分开,似乎政府就不应再干预经济,从而也不应该再管理市场的观点是错误的。那种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自由放任,就是价格放开,就是我行我素”,“就是谁有钱谁干,谁能赚钱谁就好”的观点更是有害的。在市场经济改革已经推进了30年的今天,某些人仍然在市场经营方面暴利思想严重,总企图一夜之间就成为百万甚至千万富翁,而不把基点放在脚踏实地、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日积月累上。应当说,这是一种市场公害。此毒瘤不除,市场无宁日,百姓无宁日。经验告诉我们,扭曲的或畸形的市场经济不一定比传统计划经济好多少。

2.市场机制的局限与原因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一般是依据等价交换原则,以追求和实现经济利益为基础和目的,从而完成交易需求的过程。应当说,市场机制也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决定了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1)市场机制作用范围的局限。尽管经济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一切经济问题都是政治问题,所有政治问题说到底都是经济问题。但是,很多政治行为往往又不能够使用市场方法或者与市场机制没有直接联系。例如,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甚至也不允许外国资本完全控制本国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影响的部门。

(2)市场机制在分配方面的局限。公平与效率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市场机制可能大为促进效率,但又不能保证公平,甚至可能扩大或加剧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而当这种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反过来影响效率的提高,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3)市场机制的社会性局限。经济秩序与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与因素,但却并不是市场机制的产物,反而是在这些领域限制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产物。社会的公益活动以及人们在伦理(如毒品、色情)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同样如此。可见,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在一切方面都是适用的。

(4)市场机制可能的自发性消极作用。市场经济并不是一切都好,其具体的实现形式就是通过市场机制体现的,如恶性竞争、垄断倾向、投机舞弊及与市场机制有直接联系的社会犯罪行为等。这也说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不好,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我们的任务就是兴利除弊,或者运用市场机制以外的机制与力量,对于市场机制加以补充和校正。

市场失灵与失误是正常的,因为市场经济也有缺陷和弊端。市场失灵是指在资源配置方面因为种种自身原因限制和阻碍了市场按理想方式运行或实现最佳配置而发生的低效率。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完全竞争。由于市场结构不合理或者市场体制存在问题,包括经济领域存在垄断,导致价格不合理,或者经济信息扭曲,从而致使资源配置出现效率乏力。

第二,市场不完全。理论上的市场有着一系列的假定,这种理论市场是完全的。然而现实中的市场一般很难完全,理论市场所要求的条件往往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因而市场也难以发挥最佳效果。

第三,垄断。垄断既有竞争性垄断,也有自然性垄断。但是,无论何种垄断都会降低效率。完全没有垄断存在的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存在的。

第四,次优追求。市场经济的利益主体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在理论上是按照“最优”或“最佳”原则决定自己的经济行为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经济活动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人们一般很难实现最优选择,而“次优”或“基本满意”常常是大量的,并且是合适的、合理的。因此,“利益最大化”在现实中往往演变为“损失不要最大化”。

第五,计划不客观。计划的重要作用与功能就是补充与校正市场。但是,这种作用与功能是建立在计划的科学性基础上的。由于受某些条件的限制,或者人们认识的局限与错误,有些时候计划不能够客观和正确反映现实经济的比例性,自然也就会给经济带来损害。

第六,信息的不完全。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有一个假定,即市场是完全的,因而交易双方具有完全信息。但事实上,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交易双方不可能获得完全信息,并且双方之间也会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为生产者抬高价格、欺骗消费者提供了可能。这时,价格就不一定反映社会的成本,从而市场会出现失灵的情况。

第七,外部经济效应。外部经济效应是指一方的经济活动对其他方所产生的影响,而这影响无论是正效益,还是负效益,都无须计入厂商的成本中。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使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社会效益和私人效益之间存在差异,从而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导致市场失灵。

当然,市场失灵与失误可能还会有其他一些原因,如信息不对称、外部不经济、规模不经济、公共物品缺乏等。所有这些原因,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总是有办法逐步解决的。

实际上,关于市场均衡的研究只是一种理论假设。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均衡即供求平衡往往被价格、竞争所打破。市场均衡是相对的,而不均衡则是绝对的。

一般来说,市场均衡的相对性主要表现为市场的波动性及其波动的周期性。

1.市场波动及其周期

从市场经济发展史来看,以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但存在着市场波动,而且一直伴随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从19世纪初开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经济危机,这种以经济危机为特征的经济波动,有时是区域性的(单个国家),有时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时,生产下降、经济萎缩、信用破坏、员工失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发生混乱和动荡,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任何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所谓经济波动的周期性,是指以经济危机为特征的经济波动每隔若干年就会循环爆发的反复性。从上次危机开始到下次危机开始的时间阶段,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每一周期大体包括四个基本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阶段是经济波动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实际上是通过以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对于生产力的破坏为特征而强制实现社会供求的重新平衡;萧条阶段是剧烈的经济危机之后社会生产处于停滞状态的阶段;复苏阶段是新一轮的投资开始激活、以新技术为特征的固定资产逐渐进入生产领域、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得以发展的阶段;高涨阶段是生产继续扩大、市场销售繁荣、金融信用活跃、经济快步增长的阶段。

市场波动周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周期的危机与萧条阶段给社会生产与经济生活造成巨大破坏和浪费;另一方面,复苏与高涨阶段又是社会生产发展、经济生活改善的推力与体现。换言之,市场波动的周期性实际上是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以负面效应调控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以破坏性的方式强制实现社会生产的比例性。市场波动的周期性既把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推入了衰退与危机的旋涡,同时又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跳板。每次危机过后,整个社会生产又从慢步变为快步,从快步转成跑步,从跑步变成飞奔。然而,就在一派繁荣的背后,新一轮的危机又快降临了。

市场波动的周期性在不同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经济危机的实质却都是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及结构失衡,从而出现某些方面的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局部的,不是全面的,即生产的某些商品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于萎缩的社会购买力而言的结构性过剩,不是商品生产真的太多了。

2.市场波动周期性的基本原因

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占有制的资本主义私人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这种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也应当是社会化的。整个社会生产的管理同样也应该如此,以实现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协调和统一,包括社会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和整体结构。但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随着市场竞争引致的生产集聚与集中,却越来越被少数大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和经营越来越服从于资本家的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与追求,社会再生产所必需的比例关系和相应结构有可能得不到正常实现。当资本主义经济的这种固有矛盾得不到解决并且激化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决定并引申出了另外两个具体矛盾:一是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二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和劳动大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这两个具体矛盾不但不能够弱化或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反而会扩大并恶化矛盾,从而加深、加重市场波动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每时每刻都深陷于经济危机之中,而是指每隔若干年就必然爆发的过程性。这种过程性又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经济危机过程的危机与萧条阶段强制导致市场波动的各种矛盾暂时得以缓解,但并没有根除;经济危机过程的复苏与高涨阶段,又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再度“兴奋”并“发狂”。于是,新一轮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为随时可能。因为,在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内酝酿与运行着两种相反的力量:一种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包括对于超额利润的追逐,从而不断地改进技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提升管理,有利于生产和市场的发展与扩大;另一种是由于劳动大众购买力的增长落后于生产的增长所引起的一系列对于生产和市场的发展与扩大的限制。两种力量的博弈,必然致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呈现出发展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技术基础在于固定资本更新的速度与结构。固定资本的更新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暂时摆脱危机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另一方面也为下一次危机准备了物质条件。这种固定资本更新的速度越快,经济危机周期的时间间隔可能就越短;固定资本更新的结构越不合理、不客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就越小,从而下一次经济危机的“烈度”可能就越大。当然,引发市场波动周期性的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经济环境,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战略,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经济发展的水平、结构与特征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构成市场波动周期性的内在原因。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由于建立时间短、发展不完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不高、管理方面缺乏经验等,特别是经济多元条件下的利益独立性,因而同样存在着市场的波动性甚至波动的周期性。改革开放30年,宏观调控已经是第六次,这说明平稳发展的时间很短。这种情况值得认真关注。其中的原因,有些是市场经济固有的矛盾或者是缺陷与弊端,有些是经济体制甚至是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市场经济方面的原因用市场经济的方式解决,体制甚至制度方面的原因只有通过改革、深化改革和推进再改革的方式解决。

市场经济运行的调节者是价值规律,正确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社会公正与诚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价值规律,就是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的规律。它赖以存在的条件是商品经济。哪里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哪里就有价值规律存在并发生作用。该规律在商品经济规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里,前者是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后者是价值规律的外化形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确定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生产同类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是价值规律的微观规定性;第二种含义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是价值规律的宏观规定性。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实现程度。各类商品的价值,在社会的商品交换过程中究竟能实现多少,决定于社会总劳动量按比例分配给这类商品的份额。如果生产某种商品实际耗费的社会劳动量超过按比例应分配的份额,则意味着这种商品的总量超过了社会的需求。那么,超过的部分,尽管单位商品的劳动耗费符合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也不为社会所承认,其价值也就无法实现。这就是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供大于求,价格下跌。相反,如果少于社会总劳动量按比例应分配的份额,则意味着这种商品的供给总量少于社会需求。那么,这种商品在市场上所代表的社会劳动量,就大于实际包含的劳动量,即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因此,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实现的数量界限。

商品价值的实现途径是市场交换。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是因为不同的商品相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相交换,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的物化劳动和作为劳动支出的活劳动的交换。商品只有等价交换,才能使交换双方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得到公平补偿,使交换成为平等互利的事情而持久进行下去。不然,交换的一方占便宜,另一方必然吃亏。吃亏一方的劳动耗费得不到补偿,其再生产就不能继续进行,从而使整个社会再生产也不能顺利地继续下去。所以,实行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客观要求。

价值规律实现其客观要求的过程,就是该规律起作用的过程。它对商品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如下:

第一,调节社会的商品生产。社会生产的各部门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可持续的社会生产过程要求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按比例分配到各个生产部门,否则社会再生产就会因结构不合理而难以正常进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客观要求的实现离不开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分配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和竞争的力量来实现的。市场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直接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供不应求的商品,价格会高于价值,生产者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涌入这种获利丰厚的生产部门,导致该部门的迅速扩大,从而供给增加;相反,供过于求的商品,价格会低于价值,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就要减少,甚至发生亏损,于是就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退出这种无利可图的部门,导致这种部门的生产缩小,从而供给减少。价值规律正是通过价格波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供求变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使各个生产部门大体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同样,竞争由于直接关系到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从而也会直接影响到价格与供求。例如,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扩大供给,导致价格下降;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会扩大需求,引致价格上升。这就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国家可以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这种调节作用,合理确定商品的价格,利用与价值有关的经济杠杆,如税率、利率、汇率等,使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有机结合起来,保证经济计划的实现和经济运行的协调。

第二,调节社会的商品流通。社会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存在一定的比例,要求商品的供给必须与需求保持协调,否则商品流通会发生困难。商品流通所要求的供求平衡,同样离不开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对商品流通的调节作用,也是通过市场价格波动和竞争的力量来实现的。市场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必然影响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进而影响以他们为主体的市场供求关系。一般说来,价格高于价值,就会刺激供给增加,抑制需求;价格低于价值,则会刺激需求增长,抑制供给。国家为了实现商品的正常流通,也可以利用价值规律的这种调节作用,通过价格和价值的背离来限制或扩大需求以及扩大或限制供给。当货源缺乏、供不应求时,价格可以高一些,从而刺激生产并抑制消费;当货源充足、供过于求时,价格可以降低一些,从而刺激消费并抑制生产;当需求旺盛时,价格可以提高一些;当市场疲软时,价格可以降低一些,如此等等。通过调整商品价格影响各方面的经济利益,通过竞争,商品随行就市,就可以达到市场的供求基本平衡。

第三,刺激社会生产力发展。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因此劳动生产率高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当他按照社会价值出售商品时,就能获得较多的收入;而劳动生产率低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但他只能按照社会价值出售自己的商品,导致收入减少,甚至出现亏损。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既然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损益和成败,所以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争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或者改善管理、优化劳动组合,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这方面,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鞭子,既鞭策着整个社会生产与科技的进步,又时刻鞭策着各个生产者奋力前进。正是这一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

第四,促使企业搞好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不同差别,会给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造成不同的影响。如果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商品生产者就能获得更多的盈利;反之,就会发生亏损。各个商品生产者,为了战胜对手和实现更多的收益,都要力求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而商品个别价值的降低,需要生产者作出多方面的努力。除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必须搞好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降低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效益,以获取更多的盈利。

总之,商品经济产生了价值规律,而价值规律又有力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这一规律认识得越深刻,运用越正确,市场经济运行的效果也就越显著。

生产社会化与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是社会分工的扩大与交换关系的强化之间的有机结合,计划和市场则是这一有机结合的实现手段,是实现资源有效与最佳配置的方式。只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不论其实行何种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在进行资源配置时,都离不开这两种手段。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是社会化大生产与商品经济的必然要求。

1.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经济制度范畴

计划是个人、组织或社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相应方法构成的预筹与程序。计划及其实施的结果,反映了人类自觉、能动地与自然和社会相协调和统一的能力。经济计划,是指人们侧重于对未来经济活动的主观筹划与安排。从微观上看,它表现为企业组织生产所作出的筹划与安排。其目的是使企业内部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从宏观上看,它表现为国家和社会对社会资源配置与调控所作出的预先筹划与安排,从而使国民经济的发展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这里讲的计划,一般是指国民经济计划,它是国家为了发展国民经济而制定的经济活动的长期或短期的规划和方案。从广义的角度讲,计划还包括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国家根据需要制定的某些经济政策和措施。

计划作为管理国民经济的方法、手段和政策,首先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要求。无论何种社会制度,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分工及协作关系趋于复杂,为使经济运行能有序地进行,人们必然会通过制订计划来有序地组织社会生产活动。这里,如同乐队需要指挥一样,社会化大生产由于是各行各业的“协作与合奏”,要求有计划性,而不在于乐队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社会化,客观上要求对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要求,也首先来自于生产的社会化。同时,生产资料公有制本身也要求实行计划管理和计划调节,以保护公共利益。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形成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不仅使统一的经济计划的实现成为现实,而且为它创造了现实的客观条件。这就容易使人们认为,计划是社会主义所独有的内容。其次,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计划的必要性和客观性,并不排除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实行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不论社会制度的性质如何,只要是社会化大生产,都可以而且有必要制订计划和实行不同程度的计划调节。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和现代资本主义经济都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所以它们都需要运用计划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市场的范围、规模、特点、形式等,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进入市场的商品品种和数量都很有限,市场规模也比较狭小,这种简单的商品市场从直观上表现为商品交换的场所。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进入市场的商品品种和数量都在增加,不仅使市场在外延上扩大了,而且由于各种使用价值的商品化而使市场在内涵方面也增加了许多新的要素。例如,出现了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市场已是一个包含各种要素在内的市场体系。奴隶社会有市场,封建社会有市场,资本主义社会市场大发展,可见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并不是社会制度的范畴。凡是有商品经济存在的社会,都有市场。市场的存在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必然联系,而是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分工的产生,同时还取决于社会各独立经济单位的利益关系的实现形式。在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达到使物质资料丰富到各个经济主体间不存在利益差别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实现只能是以货币为尺度,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以商品交换的方式来实现,这就必然形成市场和市场关系。既然市场并不专属于某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要发展商品经济,那么在这两种社会制度下也就必然存在并且离不开市场。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因而有发育完备的市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同样需要有发展完善的市场组织和市场体系。因此,市场不是划分社会性质的标志,而是发展商品经济的手段及市场经济关系的载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计划与市场的客观必然性来源于生产社会化与商品经济,两者本身并不具备社会制度方面的属性。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利用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来调节经济的运行。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计划和市场都是相伴而生的。

一般来说,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经济计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计划为社会经济活动开辟了新的纵向的信息传递渠道。在市场调节机制下,各经济主体得到的一般是横向信息,它们对宏观经济状况缺乏了解。国家计划通过纵向渠道对有关信息进行搜集与整理并作出预测,然后传送到各经济主体。各经济主体可综合两个渠道的信息,较为自觉地作出判断。

第二,国家计划为综合运用和协调各项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运用各种政策手段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由于政策的内容、决策的机构、政策所针对的领域及政策实施的时间等的不同,各项政策的制定与贯彻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此种情况下,市场各利益主体依据国家计划,不仅可使各项政策同国家计划协调起来,而且可以调适各项政策之间的关系。

第三,在国家计划的制订过程中,调和各社会阶级、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害冲突。在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存在着阶级矛盾,而且资产阶级内部各利益集团之间的争夺有时也是非常激烈的。吸收各方代表参与国家计划的制订,为他们提供一个表达意见、讨价还价、协商调和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先抑制某些社会冲突的作用。

第四,通过制订并向世界公开国家计划,可使其他国家对本国的发展方案和意图有所了解,有利于国际协调与缓和国际摩擦。

2.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资源配置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在不同使用方向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与使用。它不仅包括宏观上各部类、产业、行业之间的协调,而且包括微观上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不仅包括横向的比例相对平衡,而且包括供给与需求的衔接形成良性循环;不仅有存量的转换,而且包括增量的实现。在资源供给有限的条件下,要有效地把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分配于各种不同的用途,以使这些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就要对资源的配置进行调节。第一,使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减少以至于避免各种浪费和损失;第二,使各种资源配置的供给比例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比例,从而避免由于它们之间的不相适应而导致的浪费和损失。

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一是计划方式,二是市场方式。这两种方式相互配合,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无论计划方式还是市场方式,其实都是一种相应的管理方式,都要依据相应的管理原则实施决策、协调与配置,从而提高绩效,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如果计划方式具有明显的显性特征,市场方式则具有明显的隐性特征。

计划方式是指政府依据统一计划配置资源、指导和规范市场与企业的经济行为,促使国民经济系统按照政府指令发展的调控范式。包括政府制订计划的一系列行为,以及为了实现计划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等过程。利用计划方式来配置资源,就是在充分认识按比例规律、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规律的情况下,对全社会范围内某些重大经济活动和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预先安排,实施相应的计划管理和调节形式,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计划方式立足于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个利益主体的共同性,在此前提下,计划管理和计划调节要求各个主体贯彻政府的计划意图和社会目标。计划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目标导向、效益优化、平衡协调、过程控制、内容创新这些功能来实现的。

第一,目标导向。计划的灵魂是战略目标的设定,计划的实施是战略目标的展开和控制。目标是人与环境构成的统一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对客体所产生的预期,指导实践活动并要求取得希望结果的主观意志。这种主观意志并不是空想的,而是一定环境和条件的产物。因此,目标既有协调社会组织或个人行动使他们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的导向功能,也有反映社会组织或个人意志使他们的现实利益及要求得以体现的功能。目标的导向功能是通过使社会组织或个人的现实利益及要求得以确认并使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体现来发生作用的,它反映了社会组织或个人现实利益与未来利益的统一。

第二,效益优化。人类在自己的社会经济活动开展之前进行预测与筹划,对未来的各种可能条件作出估计和分析,对社会的总支出和总收益作出预算,以期获得最大的效益。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计划的目的就在于通过预先的设计与安排并建立必要的秩序,可以使计划所预筹的经济活动与过程的耗费成本降到最低值。如果缺乏计划的正确引导,缺乏计划的必要控制,缺乏计划所规定的秩序,那么经济活动就会变得盲目,市场活动就会趋于紊乱,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第三,平衡协调。计划规定了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其发展中的供给与需求的相应比例关系及其衔接,这就是计划的平衡功能。这里,既有各种社会投入之间的平衡,也有各种社会产出之间的平衡。在做好平衡的同时还要注意协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经济活动并不是建立在这些静态的平衡之上的,而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之中。因此,计划在对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平衡时还要注意搞好协调。

第四,过程控制。事物的状态是质和量的统一,这种统一离不开一定的“度”,也离不开过程。计划指标体系包含了对于未来状态的描述和选择,其实质就是对于社会经济系统未来状态的“度”的规定,如果超出了这一“度”的规定,预期的社会经济系统的未来状态就不可能实现。从控制论看,计划实际上是建立了一种“前馈”机制,使人们在行动之中有参照目标,行动之后有校核目标,从而使人们能够及时修正社会经济系统状态参数与环境变数之间的偏离,保持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

第五,内容创新。作为观念形态的计划,是对于社会系统未来状态的设计,它包含着新质,而不是社会系统过去和现实状态简单的线性延伸。计划的创新,就意味着要提出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活质量的新内容,从而能使作为社会组织或个人凝聚力的计划目标具备新的、更强的感召力。

市场方式是指借助市场机制的作用调节资源的配置,以求得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经济调控范式。市场方式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性方式,其功能在于:通过市场上商品的需求与供给的变化所决定的价格波动及竞争的力量,引导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这种流动是从经济效益低的部门流向经济效益高的部门,从供给过剩的部门流向供给不足的部门,从而达到资源使用的节约及其在各部门的配置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也就是说,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

市场之所以能发挥这样的功能,在于各个市场活动的主体受到利益的激励和约束。这些市场活动的主体各自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他们按照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而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涨落、高低,又调节着他们的经济利益。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或者说在经济利益的激励和约束下,他们不得不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调节自己的生产和经营,即一方面他们必须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必须将生产要素由亏损的或获利少的部门转入获利的或获利多的部门。这样,就促使了资源利用的节约和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适应,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

市场之所以能发挥这样的功能,还在于竞争。竞争是一种市场选择,起着择优汰劣的作用。在由竞争所形成的市场价格下,提供物美价廉商品的生产主体将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得到发展,反之则难以发展甚至破产。正是竞争推动着资源配置的优化。市场竞争越完全、越充分,市场功能的发挥也越有效。

可见,市场功能是通过市场上的价值规律,即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三大机制和物质利益规律等共同表现出来的。这些规律的交织作用制约或激励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调节着整个经济的运行。三大机制为什么是一个系统?为什么在这个系统内综合发生作用?因为,三大机制统一并归结为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实质上归结为人们的社会劳动,社会劳动的集约又归结为时间的节约。因此,价值规律说到底也就是时间节约规律。价值规律通过价格、竞争与供求三大机制的系统作用实现社会劳动时间的节约。实现社会劳动时间节约的基本方式,又体现为计划与市场及其相互关系。

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均衡。单纯的计划方式、单纯的市场方式都不可能顺利有效地实现均衡目标。计划与市场不是互相排斥和替代的,而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它们在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和优势。一般说来,计划主要是在整体的宏观调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经济布局等方面发挥作用,解决重大资源和社会利益的调整等问题。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本形式,主要是在微观经济领域、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相关的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作用。计划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都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需要,都是市场经济的调节手段。

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意味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功能。市场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运转的,而计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不应否定计划手段,而且还要十分重视和发挥好计划手段的作用。这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

第一,从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性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结构形式是“国家—市场—企业”以及“企业—市场—消费者”。市场既是商品经济的载体与活体,同时又是联结国家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的纽带与桥梁。国家、市场、企业、消费者都可以而且应当在计划的调控下活动。国家通过一系列计划参数的制订和市场环境的创造,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协调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及各种经济利益主体的关系,通过市场引导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包括企业与消费者)顺畅地运行,从而在实践中通过计划实施并把握市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另外,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于价值规律,是价值规律双重规定性的实现形式。离开了计划性(比例性)的市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第二,从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看。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市场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更不是万能的,它同样有着历史的局限性,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与弊端。计划对于市场的补充和校正已被实践证明是毫无疑问的。

在我国,之所以运用计划方式(手段),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以下特殊的原因。

第一,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各项事业、各个行业、各个地区都要发展,而人口众多,资源、资金相对不足,对经济发展不利。另外,经济的计划性又具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两个方面的实际,决定了我们必须也有可能运用计划和其他宏观政策手段,集中资源,集中财力、物力去办一些运用市场手段难以办到的基础性事业,从而加快经济发展。

第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结构调整任务很繁重,而国际上高新科技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也正掀起新的浪潮。我们要适应和赶上这种潮流,加快我国结构调整与升级及发展高科技的步伐,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经过市场去筛选,那样做时间长、见效慢、成本高。在使用市场手段的同时,运用计划手段,就可以避免出现这些弱点与不足,加快结构调整和升级。

第三,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目的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使微观经济充满活力。因此,我们不需要也不应当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放弃宏观调控和必要的计划手段。特别是我国现在市场发育程度低,各类市场还很不成熟、不规范,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建立。这些情况决定了我们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重视运用计划手段,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第四,以公有制为主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尤其需要搞好国家宏观调控,重视运用计划手段。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满足人民的需要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要防止收入过分悬殊。先富起来的地区要带动和帮助后进地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此,不仅在居民收入分配领域要注意发挥计划手段的功能,而且在地区布局、协调各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在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等方面运用好计划手段。

第五,计划经济并不是一种极为糟糕的资源配置方式。这里,要区别理论计划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理论计划经济是未来新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传统计划经济是苏联在当时特定条件下实施的一种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资源配置方式,两者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传统计划经济在我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有经济条件不具备的原因,也有主观认识方面的原因,同时还有缺乏经验的原因。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长处在于动作迅速、力量集中、预期明确、传递简捷、效果明显,因而在战争、危机、灾害时期是极为有效的。

种种理由说明在中国现实情况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应当在市场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计划手段。

根据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计划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计划相比,有以下显著特征。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计划是宏观调控的手段。所谓“宏观调控”不是去干涉企业等经济组织的微观活动。它的重点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省,从而更快地发展。当然,在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和有所偏失的地方,要由政府管理和干预。例如,安排公共工程建设,干预某些稀缺资源的产量,以及必要时对价格、利率、汇率等市场参数进行干预等。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计划调控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既然是市场经济,那么计划与市场相比,市场是基础,国家计划同样要以市场为基础进行间接管理。也就是说,要按照市场规律和社会需要来进行计划调控。国家计划不是排斥和否定市场,而是促进市场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第三,市场经济体制中计划调控是指导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计划手段不是采取给各经济组织下达指令的办法,而是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宏观指导,粗线条、大弹性。传统计划是建立在“产品经济”基础上的,依据“利益一致”的原则,实行以指令性计划为基本形式的大一统的计划;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则是在经济利益主体自主经营、市场导向、分散决策的基础上,主要实行政策性和指导性的计划,采取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进行有效的弹性调控和软性干预。

总之,在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中,既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要重视和发挥国家计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我们要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把计划和市场这两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很好地结合起来,发挥两者的互补作用。凡是市场能够解决好的,就让市场去解决;市场管不了或者管不好的,就由政府用政策和计划来管。通过两者的结合,使之各自分别在最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和经济活动层次上执行职能,两种手段的长处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各自的弊端都能降到最小,从而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

虽然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自完善与自组织功能,然而其过程很长,人们通过自己的认知能力主动修复、补充与完善是必要的。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完善市场机制的基础。要实现经济机制的效率,根本与首要的是必须实现资源的高效率配置。或者说,经济增长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都与市场体制的不完善,特别是在一些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上的不完善,有直接的关系。

第一,采取可能与必要措施,保障市场能够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具有足够竞争性的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的统一、畅通,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市场配置资源,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可以作为交易对象平等、自由进入市场过程,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在要素市场上起作用,并由市场价格引导要素的流动。

第二,改善宏观调节方式与手段。由于调节机制上的矛盾而形成经济发展方面的阻隔、断裂,不仅影响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引发宏观经济均衡、协调、健康、稳定发展的深层次障碍,而且还可能扭曲收入分配格局,并成为寻租盛行、腐败丛生的渊源。要特别注意把握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力度与时点,防止过之与不及。

第三,完善市场经济有效运行所需要的若干“基础设施”和支持系统,如充分保护人民财产权利的法律体系,对市场规则和秩序的有效维护,构建合理、普惠的教育、卫生制度等。

第四,加快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市场经济的运行结果。通过就业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使社会不同群体的收入水平都有所提高。加快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帮助由于天灾、人祸、疾病、与生俱来的生理缺陷,以及历史和自然区位差异等方面的原因而形成的社会弱势群体,使他们同样得到由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好处,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维护社会稳定。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

1.越来越规模化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铁律。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实现形式必然引致生产集中乃至垄断,其表现与实现形式是市场经济的利益主体——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越来越规模化。一方面是市场竞争所导致的“大鱼吃小鱼”——生产集中;另一方面是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不断追求的集约与扩张——生产集聚。生产集中与生产集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理性形式,则具体表现与体现为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消费方面也存在着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因而,消费与生产的规模都在相应扩大,从而导致市场经济越来越规模化。

2.越来越集约化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外部压力与企业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利益主体只能积极地、不断地改进技术,变革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注重内涵型扩大再生产,因而必然使得企业越来越集约化。消费者方面同样如此。消费的越来越集约化主要表现在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和基尼系数的缩小,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并且逐步走向劳动成果的共享。两方面的共同作用,致使市场经济也越来越集约化。

3.越来越秩序化

既然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要求公开、公正、诚信、有序,同时又必须坚持自由、平等、竞争、利益和效率精神,那么,其集中体现只能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秩序化。很难想象,没有秩序或者秩序混乱的市场经济会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生活和经济持续发展的环境;也很难相信,人们可以长期“零容忍”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公正、不诚信,以及不正当竞争和效率低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而必然是秩序经济。市场经济越来越秩序化,应当是其发展的趋势。

4.越来越一体化

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把世界带向一体化的过程。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把各国经济的发展推向世界;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输出与跨国公司、国家垄断同盟也日趋将经济的发展导向经济一体化。虽然经济一体化及其过程对于经济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但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这一趋势,又是任何国家都回避不了的。问题在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挑战,从实际出发,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特色之路。

5.越来越社会化

市场经济越来越一体化,意味着不但生产力的发展越出了国界,而且意味着生产方式也越出了国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但排斥甚至消除各国民族经济的根基,而且把整个社会纳入一个“大工厂”,全世界的经济过程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有序的“流水线”。生产资料的使用被社会化了,生产过程被社会化了,生产的结果包括产品也被社会化了。从而,市场经济越来越不是一个国别概念,更不是一个民族概念了。

6.越来越计划化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与市场不是对立或单一的,而是互补和相辅相成的。计划不但是社会大生产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邓小平曾通俗地表述过: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包括美国等在内,2008年以来不但使用了国有化方式,而且使用了计划方式,也说明了计划与市场相互关系的不可分性。随着市场及其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市场经济的计划性也会越来越强化,而且会越来越成为主要方面。

7.越来越平稳化

几百年来,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周期性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西方经济学有所谓“周期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济危机理论则直言不讳地点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不可避免的周期性。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平稳期越来越长。换言之,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中的复苏与高涨阶段拉长了,“短周期”演变为“长周期”,从先前的七八年发生一次,到后来变成十多年才出现一次,再后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竟可以长达十多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这种情况说明,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在相应地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那种认为资本主义一成不变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同时,对于资本主义的痼疾——经济危机而言,资本主义对其的“治疗”方法,也在“与时俱进”,特别是在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过程中,“国有化”与“计划方式”更加明显和突出了。可以想见,一旦国有成为主体,计划方式成为主要方式,经济发展也就更加趋于平稳了。于是乎,生产资料公有制也就会应运而生。事已至此,难道社会主义还远吗?

8.越来越现代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从生产力的层面看,日趋先进,逐步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走向信息化、智能化;从生产方式的层面看,日益进步,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从管理的层面看,日益科学,由规范管理逐步发展到一般管理、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公约管理;如此等等。总之一句话,越来越具有时代特征和现代意义。

概括而言,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的趋势,方方面面的利益与要求集中到一点,就是分散的利益主体将会逐步演变并进化为单一的利益主体。这就是说,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将由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总体的共有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也就是“繁荣昌盛”、“共同富裕”。当然,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设想的现代社会大生产基础上统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如果配置以计划经济与按需分配、实现共同富裕,其实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者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