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MRP的处理过程
(一)基本步骤
准备MRP处理所需的各种输入,将MPS作为确认的生产订单下达输入给MRP;根据产品的BOM,从第一层项目起,逐层处理各个项目直至最低层处理完毕为止。
(二)参数计算
一般,MRP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处理的方法。即先处理所有产品的零层,然后处理第1层,由此类推,一直到最低层,而不是逐台产品自顶向下地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一项目只需检索处理一次,效率较高。为此,需要对每个元素编一个低层码,按低层码有助于逐层处理。
1.计算总需要量(毛需要量)
在每个时间段上,应按父项的计划发出订货量来计算子项的总需要量,并保持时间上一致:
总需要量=父项计划发出订货量×BOM表中的子项单位需求量
2.计算净需要量
●计算各个时间段上的现有数
现有数=前一时间段的现有数+预计到货量-总需要量-已分配量
●计算净需要量
当某个时段上的现有数小于0时,则产生净需要量;
若前一时段的现有数大于0,则:净需要量=|现有数|;
若前一时段的现有数小于0,则:净需要量=|本时段现有数|-|前一时段现有数|。
3.确定计划发出订货量与订货日期
利用批量规则确定计划发出订货数量。一般计划发出订货量大于或等于净需要量。如果有耗损,则应先考虑耗损后再按批量规则进行修正。
利用提前期确定计划发出订货日期。一般发出订货的时间要提前一段时间。
(三)计算举例
为了具体说明MRP的处理过程,以图4-6所示的产品为例,逐层计算,元件C的低层码为2,计算过程如表4-4所示。
表4-4 MRP的处理过程
计算过程是自顶向下、逐层处理的过程。从零层开始,A产品在第6周的计划发出订货量为10台,第9周为15台。零层处理完毕,再处理第1层。第1层只有部件B。由产品结构树形图可知,1台A产品包含1个B部件。于是,对B部件的总需要量为第6周10件,第9周15件。只有按对B部件的总需要量供货,才能保证A产品按时装配。经过B部件内部平衡计算,得出第8周需要发出13件B部件的订货。第1层处理完毕,再处理第2层。第2层只有组件C。由产品结构树形图可知,1台A产品包含2个C组件,1个B部件也包含2个C组件。按A产品第6周计划发出10台订货和第11周发出15台订货的需求,可计算出C组件第6周的总需要量为20件,第9周的总需要量为30件;按B部件第8周计划发出13件订货的需求,可计算出C组件第9周的总需要量为26件。按这样的方法继续进行,读者可以处理第3层的D元件和E元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