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系统

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系统

时间:2023-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SCM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系统(一)物流管理概念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认为,“物流是指为了符合客户的需求,所发生的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物质、服务以及信息的流动过程,以及为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地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ERP的发展趋势将与电子商务系统和物流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真正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SCM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系统

(一)物流管理概念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认为,“物流是指为了符合客户的需求,所发生的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物质、服务以及信息的流动过程,以及为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地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该定义强调客户满意、物流活动的效率,物流贯穿从生产到消费的所有环节,按照所起的作用可以将物流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等不同的种类。

(二)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案例5-3:沃尔玛物流信息系统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由美国人山姆·沃尔顿于1962年创立。在短短几十年间,它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北美走向全球,由一家小型折扣商店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2002年《财富》评选的“500强”中,沃尔玛更是以2189.1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位居首位。

早在20世纪80年代沃尔玛就建立起自己的商用卫星系统。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如今的沃尔玛已形成了“四个一”,即:“天上一颗星”通过卫星传输市场信息;“地上一张网”有一个便于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的采购供销网络;“送货一条龙”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的计算机化连接,供货商自己就可以对沃尔玛的货架进行补货;“管理一棵树”利用计算机网络把顾客、分店或山姆会员店和供货商像一棵大树一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在沃尔玛总部,高速电脑和各个发货中心及各家分店的电脑连接,商店付款台上的激光扫描仪会把每件货物的条形码输入电脑,再由电脑进行分类统计。当某一货品库存减少到一定数量时,电脑会发出信号,提醒商店及时向总部要求进货。总部安排货源后,送往离商店最近的一个发货中心,再由发货中心的电脑安排发送时间和路线。这样,从商店发出订单到接到货物并把货物提上货架销售,一整套工作完成只要36个小时。这保证了它在拥有巨大规模的同时仍保持高效。

沃尔玛有一个统一的产品代码叫UPC代码(Universal Product Code),可以对它扫描、阅读。经理们选择一件商品,扫描一下该商品的UPC代码,不仅可以知道商场目前有多少这种商品,订货量是多少,而且知道有多少这种产品正在运输到商店的途中,会在什么时候运到。这些数据都通过主干网和通信卫星传递到数据中心。管理人员不但能实时地对销售情况、物流情况实时进行监控,还可知道当天回收多少张失窃的信用卡、信息卡认可体系是否正常工作,并监督那天做成的交易数目。沃尔玛的数据中心也与供应商建立了联系,从而实现了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管理。厂商通过运营系统可以进入沃尔玛的电脑分销系统和数据中心,直接从POS系统得到某供应商的商品流通动态信息,如不同店铺及不同商品的销售统计数据、沃尔玛各仓库的调配状态、销售预测、电子邮件与付款通知等,以此作为安排生产、供货和送货的依据。通过这个信息系统,管理人员掌握到第一手的资料,并对日常运营与企业战略做出分析和决策。

1.生产物流信息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是在制造资源计划和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JIT)基础上,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结合在一起,体现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思想。

作为一项重要的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技术,ERP在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注重对信息流和物流的控制。通过企业员工的工作业务流程,促进资金、材料的流动和价值的增值,并决定了各种流的流量和流速。为给企业提供更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ERP还在不断地吸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IT技术,如人工智能、精益生产、并行工程、Internet/ Intranet、数据库等。未来的ERP将在动态性、集成性、优化性和广泛性方面得到发展。

ERP系统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按照“供”与“需”的要求,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所包含的管理思想是非常广泛和深刻的,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又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分不开。ERP不仅面向供应链,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同步工程的精神,而且必然要结合全面质量管理以保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结合准时制生产以消除一切无效劳动与消费、降低库存和缩短交货期;它还要结合约束理论来定义供应链上的“瓶颈”环节、消除制约因素来扩大供应链的有效产出。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ERP的内容还会不断扩展。ERP的发展趋势将与电子商务系统和物流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真正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EOS)是指将批发、零售商场所发生的订货数据输入计算机,即刻通过计算机通讯网络连接的方式将资料传送至总公司、批发商、商品供货商或制造商处。EOS按应用范围可分为企业内的EOS(如连锁店经营中各个连锁分店与总部之间建立的EOS系统),零售商与批发商之间的EOS系统以及零售商、批发商和生产商之间的EOS系统。

EOS系统能及时准确地交换订货信息,它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作用如下:

●相对于传统的订货方式,如上门订货、邮寄订货、电话、传真订货等,EOS系统可以缩短从接到订单到发出订货的时间,缩短订货商品的交货期,减少商品订单的出错率,节省人工费;

●有利于减少企业的库存水平,提高企业的库存管理效率,同时也能防止商品,特别是畅销商品缺货现象的出现;

●对于生产厂家和批发商来说,通过分析零售商的商品订货信息,能准确判断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有利于企业调整商品生产和销售计划;

●有利于提高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效率,使各个业务信息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更加便利和迅速,丰富企业的经营信息。

企业在应用EOS系统时应注意:

●订货业务作业的标准化,这是有效利用EOS系统的前提条件。

●商品代码的设计。在零售行业的单品管理方式中,每一个商品品种对应一个独立的商品代码,商品代码一般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对于统一标准中没有规定的商品则采用本企业自己规定的商品代码。商品代码的设计是应用EOS系统的基础条件。

●订货商品目录手册的制作和更新。订货商品目录手册的设计和运用是EOS系统成功的重要保证。

●计算机以及订货信息输入和输出终端设备的添置和EOS系统设计是应用EOS系统的基础条件。

●需要制定EOS系统应用手册并协调部门间、企业间的经营活动。

3.销售时点信息系统

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int of Sales,POS)是指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如收银机)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销售信息(如商品名、单价、销售数量、销售时间、销售店铺、购买客户等),并通过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传送至有关部门进行分析加工以提高经营效率的系统。POS系统最早应用于零售业,以后逐渐扩展至其他如金融、旅馆等服务行业,利用POS信息的范围也从企业内部扩展到整个供应链。下面以零售业为例对POS系统进行说明。

(1)POS系统的运行步骤。POS系统的运行由以下五个步骤组成:

1)商店销售商品都贴有表示该商品信息的条形码或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标签。

2)在客户购买商品结账时,收银员使用扫描读数仪自动读取商品条形码标签或OCR标签上的信息,通过店铺内的微型计算机确认商品的单价,计算客户购买总金额等,同时返回给收银机,打印出客户购买清单和付款总金额。

3)各个店铺的销售时点信息通过VAN以在线联结方式即时传送给总部或物流中心。

4)在总部,物流中心和店铺利用销售时点信息来进行库存调整、配送管理、商品订货等作业。通过对销售时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来掌握消费者购买动向,找出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以此为基础,进行商品品种配置、商品陈列、价格设置等方面的作业。

5)在零售商与供应链的上游企业(批发商、生产厂家、物流业者等)结成协作伙伴关系(也称为战略联盟)的条件下,零售商利用VAN以在线联结的方式把销售时点信息即时传送给上游企业。这样上游企业可以利用销售现场的最及时准确的销售信息制订经营计划、进行决策。例如,生产厂家利用销售时点信息进行销售预测,掌握消费者购买动向,找出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把销售时点信息(POS信息)和订货信息(EOS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来把握零售商的库存水平,以此为基础制订生产计划和零售商库存连续补充计划。

(2)POS系统的功能特征。POS系统具有四个明显的功能特征:

1)单品管理、职工管理和客户管理。零售业的单品管理是指对店铺陈列展示销售的商品以单个商品为单位进行销售跟踪和管理的方法。由于POS系统的应用使高效率的单品管理成为可能。

职工管理是指通过POS终端机上的计时器的记录,依据每个职工的出勤状况、销售状况(以月、周、日甚至时间段为单位)进行考核管理。

客户管理是指在客户购买商品结账时,通过收银机自动读取零售商发行的客户ID卡或客户信用卡来把握每个客户的购买品种和购买额,从而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

2)自动读取销售时点的信息。在客户购买商品结账时POS系统通过扫描读数仪自动读取商品条形码标签或OCR标签上的信息,在销售商品的同时获得实时的销售信息是POS系统的最大特征。

3)信息集中管理。在各个POS终端获得的销售时点信息以在线联结方式汇总到企业总部,与其他部门发送的有关信息一起由总部的信息系统加以集中并进行分析加工,如把握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以及新商品的销售倾向,对商品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销售量和销售时间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对商品店铺陈列方式、促销方法、促销期间、竞争商品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等。

4)连接供应链。供应链参与各方合作的主要领域之一是信息共享,而销售时点信息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通过它能及时把握客户的需求信息,供应链的参与各方可以利用销售时点信息并结合其他的信息来制订企业的经营计划和市场营销计划。目前,领先的零售商正在与制造商共同开发一个整合的物流系统的整合预测和库存补充系统(Collaborative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CFAR),该系统不仅分享POS信息,而且一起联合进行市场预测,分享预测信息。

4.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经营效果,因此为了满足整个供应链的经营效果,许多物流运输企业特别是大型物流运输企业从战略高度出发建立自己的战略信息系统,应用货物跟踪系统、运输车辆运行管理系统等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下面着重介绍物流运输企业广泛采用的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1)货物跟踪系统。货物跟踪系统是指物流运输企业利用物流条形码和EDI技术及时获取有关货物运输状态的信息(如货物品种、数量、货物在途情况、交货期间、发货地和到达地、货物的货主、送货责任车辆和人员等),提高物流运输服务的方法。具体说就是物流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向货主取货时,在物流中心重新集装运输时,在向客户配送交货时,利用扫描仪自动读取货物包装或者货物发票上的物流条形码等货物信息,通过公共通讯线路、专用通讯线路或卫星通讯线路把货物的信息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进行汇总整理,这样所有被运送的货物的信息都集中在中心计算机里。

(2)车辆运输管理系统。在物流运输行业,由于作为提供物流运输服务手段的运输工具(如卡车、火车、船舶、飞机等)在从事物流运输业务过程中处于移动分散状态,在作业管理方面会遇到其他行业所没有的困难。但是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出现了多种车辆运行管理系统,下面将介绍两种车辆运行管理系统;一种是适用于城市范围内的应用MCA(Multi Channel Access)无线技术的车辆运行管理系统;另一种是适用于全国、全球范围的应用通讯卫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车辆运行管理系统。

1)MCA无线技术的车辆运行管理系统。MCA无线系统由无线信号发射接收控制部门、运输企业的计划调度室与运输车辆组成。通过无线信号发射接收控制部门,运输企业的计划调度室与运输车辆能进行双向通话,无线信号管理部门通过科学地划分无线频率来实现无线频率的有效利用。由于MCA系统无线发射功率的限制,它只适用于小范围的通信联络。如城市内的车辆计划调度管理,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型出租运输企业都采用MCA系统。

物流运输企业在利用MCA无线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客户数据库和自动配车系统进行车辆运行管理。具体来说,在接到客户运送货物的请求后,将货物品种、数量、装运时间、地点、客户的联络电话等信息输入计算机,同时根据运行车辆移动通讯装置发回的有关车辆位置和状态的信息,通过MCA系统由计算机确定自动地向最靠近客户的车辆发出装货指令,由车辆上装备的接收装置接收装货指令并打印出来。利用MCA技术的车辆运行管理系统不仅能提高物流运输企业效率,而且能提高客户服务的满足度。

2)用通讯卫星、GPS技术和GIS技术和车辆运行管理系统。在全国范围甚至跨国范围进行车辆运行管理就需要采用通讯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GIS)。采用通讯卫星、GPS技术和GIS技术的车辆运行管理系统中,物流运输企业的计划调度中心和运行车辆通过通讯卫星进行双向联络。例如,美国物流运输租赁企业J.B.HANT公司在出租车辆上安装卫星通讯和车辆控制系统,该公司不仅利用这些系统进行双向联络通讯、车辆调配管理、装货信息管理,而且利用这些系统对交通规则的遵守情况、车辆空载、燃料费等方面进行实时管理。

(3)中小物流运输企业的信息交流网络。物流运输企业中的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都以当地业务为主,属于地方企业。当运送范围超过了它通常的营业区域,在运送货物到达目的地之后回程时,往往找不到需要发往本地区的货物而空车返回。这样对企业来说,会增加成本减少利润,对社会来说,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当运输业务集中出现时,又往往会超出(中小)企业的运输能力,这时它需要其他企业的支持,否则会降低客户服务水平,造成机会损失,因此需要把零散的中小物流运输企业组织起来,建立一个面向这些企业提供和交流运输业务供求信息的系统。

案例5-4:日本中小物流运输企业的信息交流网络

1991年以全日本卡车协会和日本货物运送协同组合联合会为中心建立了一个以确保回程货物为目的的求车和求货信息交换和撮合系统。该系统称之为全国网络KIT。在日本全国各地,由各地的货物运输企业建立了具有同样功能的系统,这些地区性的系统称之为区域KIT。全国网络KIT由于利用日本电话电报公司(NTT)提供的NTTPC交流电子表示板和通讯网络,使得中小企业和个人的电脑都能方便地与之连接,且成本低。中小企业或者个人向个人电脑输入求车或求货信息,通过Internet传送到全国网络KIT,同时通过Internet可检索他人登记的求车和求货信息,寻找撮合机会,并且可以用电子邮件或电话传真进行通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