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计划的基础工作
●本章提要
计划职能是所有管理职能的基础,计划职能也是分层次的,计划的基础工作是指计划中涉及的程序、规则、方案(规划)、预算部分的工作,这些工作是支撑计划职能的基石。本章第一节通过对计划职能的简要分析,对计划的基础工作进行定义和说明,指出以运营计划、具体计划、短期计划为特征的计划工作应该成为计划基础工作的原因。
计划的基础工作发展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外延和内涵也持续发生着变革。第一阶段是泰罗时期开始的定额控制与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领域仍旧是重要的方法,本章第二节分别谈到了定额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分析了其内容要点,列示了定额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二阶段是以企业经营预算和目标管理为代表的阶段,本章第三节重点阐述了这两者的基本框架。第三阶段是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代表的阶段,本章第四节就这一时期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及预算信息系统进行了整体介绍。
●章首案例:南京地铁的定额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规模的迅速扩张,发展大运量、快速、无污染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方向,同时也成为城市进入现代化行列的标志。自20世纪70年代起,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先后发展了地铁,南京作为现代化的旅游城市,地铁项目规划工作于1984年启动,一号线项目投资概算84.83亿元,综合造价不到4亿元/公里,2005年5月观光运营,2005年9月正式开通试运营。
一、定额管理是南京地铁成本控制的基础
根据预测,南京地铁一号线开通初期前3年,如果要做到收支平衡,每年每人次票价分别应为37.6元、14.2元、13.5元,这显然不现实。2005年通过票价听证会确定的票价为:起步价2元,可乘坐7个区间,以后每4个区间为一段,每进入下一段增加1元,全程收费4元。
政府实行低票价政策,决定了地铁企业政策性的亏损。为维持其正常运营,地铁运营企业在政府给予一定优惠政策的同时,需要从“节约成本支出”上努力。地铁运营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约占运营成本的1/3,能源消耗费用约占运营成本的1/3,维护等费用约占运营成本的1/3。因此,加强定额管理是企业全面“节支”的有效方法,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
二、建立定额管理框架,健全定额管理体系
定额管理是资源优化、有效节约成本、企业降耗的一个重要方面。地铁是一个新型技术密集型企业,车辆、设备、系统刚刚投入使用,根据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南京地铁逐步建立了“公司定额—部门定额—中心(车间)定额—班组定额”的定额管理网络,以及“物资消耗定额、工时定额为核心,全面覆盖”的全面定额管理框架,从而形成了定额管理体系,对公司的各项工作逐步实行有效的定额管理。
南京地铁对于综合管理制定相应的定额主要是为了节约管理环节相关的费用消耗,如办公用品费用定额标准、电脑耗材费用定额标准、电话费用定额标准等。还有一些定额指标是为了有效推进工作进度的,如:预算执行率(%)、技改措施执行率(%)、科技进步效益率(%)等指标,如表2-1所示。
表2-1 地铁运营综合管理定额示例表
南京地铁对于生产一线制定定额指标主要是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同时,为乘客提供安全、准点、快捷、舒适服务的相关定额指标,如表2-2所示。
表2-2 地铁效率运用指标示例表
为了积累定额管理资料,南京地铁重视做好各类原始记录。随着地铁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南京地铁也建立了物资管理系统、检修系统,管理人员依据统计报表软件系统做好列车及设备维护检修的原始记录工作,健全各类统计台账,全面、细致地记录各类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办法,对每一笔检修项目、操作工时及返修情况作详细记录,定期进行对比分析,作为核定物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的基础。在积累一定原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各生产中心,了解一线的工作状况、生产人员的熟练程度及故障判断力,解决一线的实际问题,集思广益,组织技术练兵、劳动竞赛。在生产人员技术熟练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全面定额管理。
三、定额管理体系的执行
南京地铁运营生产中全面定额管理中运用的方法以技术测定为主,经验统计为辅。地铁公司首先出台了质保期间的技术经济定额指标,并计划在3~5年出台较为准确的技术经济定额指标,以后不断完善。
在定额的执行中,南京地铁努力向职工宣传定额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并且制定必要的技术措施,保证原材料、油脂、燃料的及时供应,为操作工人完成定额创造必要的条件。地铁公司还规定每年要对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两次检查(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以保证定额的正确执行,发现执行定额程度有差异性时,及时寻找原因,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
为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定额管理落实到责任人,明确责任,考核到人,增强员工的紧迫感、危机感。南京地铁用“工时”和“物料消耗”等定额相结合的方法考核员工,直接与绩效考核工资挂钩。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学技术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返修,提高质量,节约物料的消耗,全面控制预算。定额管理与奖惩并举,鼓励各检修中心“修旧利废”及“自制件”的开发利用,提高备品备件的综合利用率,从而节约了物料的消耗,有效推进了物料消耗定额的管理。同时,对计划定额完成较好的部门及员工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和提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