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时间:2023-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章 成本理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短期成本的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掌握长期成本概念,了解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短期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之间,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长期内,厂商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

第五章 成本理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短期成本的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掌握长期成本概念,了解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学会用机会成本、利润最大化原则等重要原理分析实际问题,能从不同的侧面对成本的构成进行分析,帮助企业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

能力目标:根据市场条件,能用所学的成本理论对企业的投资行为作出可行性论证。

导入案例

会议的机会成本

企业经常会忽略一个最重要的机会成本,这就是高级雇员的时间。根据一家私营机构对美国1000家大型企业的200名老总所作的调查,老总们估计,在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中,平均有15分钟用于打电话,有32分钟用于通读或抄写一些不必要的备忘录,有72分钟用于参加一些不必要的会议。假设这些老总们每年的平均工作时间是48周(休假4周),每周工作5天;那么,他们用于打电话的时间就是60小时,读写不必要的备忘录用去了128小时,而参加不必要的会议就占了288小时!

不可否认,每一个会议都有一定目的,通常我们只能在会后对会议的必要性下结论。要命的是,企业在安排会议的时候,常常因为不必为参加会议的人额外付钱,便相信会议的成本为零。他们忘了,如果不开会,这些薪水很高的老总们会去做别的有用的事情。

第一节 成本和成本函数

成本是企业决策的核心,成本在经济学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成本的概念

成本又称生产费用,是企业在生产中为生产某种产品而支付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1.机会成本

首先,我们介绍机会成本。经济学家把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其他东西称为机会成本。具体地说,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生产其他产品可能得到的收益中最大的收益。人们通常所说的“有所得必有所失”,“所失”就是“所得”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概念强调的是,一种资源可以用于生产许多东西。当这种资源被用来生产某一产品时,就不得不放弃用它生产其他产品。例如:一块土地共有三种用途:种植小麦、栽培苹果和投资建厂。如果用来种植小麦可以获得收入500元;如果用于栽培苹果可以获得收入2000元;如果用于投资建厂可以获得收入5000元。那么这块土地用于种植小麦的机会成本就是5000元。

机会成本是企业选择投入的一种约束条件。当机会成本比产品收益还大时,说明企业投资方向不合理,应该进行调整。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机会成本。

张先生是某医院的医生,年薪8万元。他辞职后自己开了一家私人诊所,一年下来收入为15万元,他的这一选择是否正确呢?这要看他放弃了什么,或者说他赚得15万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第一,它放弃了8万元的年薪;第二,假定他自己拥有店面,不用向外租赁,但该房屋只要出租,一年的租金是6万元,这实际上也是开私人诊所放弃的收入,应该计入机会成本;第三,开诊所购买医疗器械、日常药品需要资金,假定需要20万元,而且这20万元是自有资金,不用付利息,但这笔钱如果存到银行里,年利息率3%,一年就有6000元的利息,这又是一笔放弃的收入;第四,在医院工作,除年薪外,还享受公费医疗、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等福利,假定这些福利一年有1万元,这些也是一笔放弃的收入。以上放弃的四笔收入共计15.6万元,得到15万元,机会成本是15.6万元,亏了6000元。可见,在不考虑机会成本时,张先生辞职是正确的,但在考虑机会成本时,他实际是亏损的。这说明在人们决策时机会成本这个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在运用机会成本这个概念时,要考虑这样几个条件:第一,有多种投资的可能性;第二,投资到任何地方都不受限制。如果这两个条件不具备,机会成本这个概念也就没用了。

2.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企业的成本还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部分。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为购买或租用各种生产要素而支付的一切费用。它包括工资支出、原材料和燃料及借贷利息和租金等。由于这些支付是要反映在会计账簿上,因而,是一种会计成本。

隐性成本是指厂商自己所拥有的用于其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这种费用应该支付,但并没有实际支出,因此也就不反映在账目上。例如,企业老板自己参加劳动和生产经营管理,而未拿薪金,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也未取得明显报酬等都是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才是企业的经济成本。

二、短期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是在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短期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之间,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短期内,假定企业仅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其中,劳动投入量是可变的,以L代表,属于可变成本。资本投入量是不变的,以K代表,属于不变成本。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除了劳动资源,厂商对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的支出都属于可变成本。由于在短期内厂商是根据产量变化不断地调整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的,所以,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当产量为零时,可变成本为零。在这以后,总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固定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例如,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等。由于在短期内不管企业产量为多少,不变要素的投入量都是不变的,所以,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即使产量为零时,总固定成本也仍然存在。需要指出的是,在长期内厂商可以根据产量的要求调整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甚至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在长期内,厂商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由此推论,凡是提及固定成本的生产一律属于短期生产的范畴。

短期生产函数为:

短期生产函数表示产量和劳动投入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相互依存关系,在资本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厂商可以通过对劳动投入量的调整来变动产量水平。也可以说,厂商可以根据不同的产量水平的要求,来确定劳动投入量。

三、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短期成本是指在短时期内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有些固定不变,有些要随着产量的增减而变化的成本。所谓短期,是指企业不能使其工厂规模有所增大或缩小的时期。在此时期内,企业可以增加或减少某些生产要素,如原材料、雇工人数等,但其他生产要素如厂房、设备等是不变的。短期成本就是用于这些可变生产要素的支出。

长期成本是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企业的所有要素都可以变动的成本。所谓长期就是指企业有足够时间来新建或扩建工厂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企业可以根据自己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以改变的,无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长期成本就是企业用于投入生产要素支出的所有费用。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有不同的变动规律,在企业决策中有不同的意义。下面我们分别分析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案例研究

一个人是否应该上大学

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定,收益是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成本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想到把你用于学费、书籍、住房和伙食的钱加总起来。但这种总和并不真正地代表你上大学所放弃的东西。

这种成本计算的第一个问题是,它包括的某些东西并不是上大学的真正成本。即使你离开学校,你也需要有睡觉的地方,要吃东西。只有在大学的住宿和伙食费比其他地方贵时,贵的这一部分才是上大学的成本。实际上,大学的住宿与伙食费可能还低于你自己生活时所支付的房租与食物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住宿与伙食费的节省是上大学的收益。

这种成本计算的第二个问题是,它忽略了上大学最大的成本——时间。当你把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和写文章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放弃的工资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单项成本。

一种活动的机会成本是为了这种活动所放弃的东西。当做出是否上大学的决定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决策者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他们之所以决定上学,就是因为他们认为上大学的收益大于机会成本。那些运动员放弃上大学而从事职业运动,因为他们深深地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太高。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取上大学的收益。

第二节 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中进行生产的支出。分析短期成本对企业的短期决策至关重要。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1.短期总成本

短期总成本是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它是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的。

固定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这种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固定不变的。其中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

可变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以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这种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可变的。其中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的支出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

如果以STC代表短期总成本,以FC代表固定成本,以VC代表可变成本,则有:

STC=FC+VC

2.短期平均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如果以SAC代表短期平均成本,以Q代表产量,则有:

如果以AFC代表平均固定成本,以AVC代表平均可变成本,则有:

SAC=AFC+AVC

3.短期边际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是在短期内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是总成本增量除以产量增量所得的商。

如果以SMC代表短期边际成本,以ΔQ代表产量的增量,以ΔSTC代表总成本的增量,则有:

这里要注意的是,短期中固定成本并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所以,短期边际成本实际是对可变成本而言的。

二、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为了分析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我们先列出表5-1。

表5-1 各类短期成本表

续表

1.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在短期中是固定不变的,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即使产量为零时,也仍然存在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要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它的变动规律是:最初在产量开始增加时由于固定生产要素与可变生产要素的效率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可变成本的增加率要大于产量的增加率。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固定生产要素与可变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充分发挥,可变成本的增加率小于产量的增加率。最后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可变成本的增加率又大于产量增加率。

总成本是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固定成本不会等于零,因此,总成本必然大于零。而且,因为总成本中包括可变成本,所以,总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可变成本相同。可以用图5-1来说明这三种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关系。

在图5-1中,横轴OQ代表产量,纵轴OC代表成本,FC为固定成本曲线,它与横轴平行,固定成本是一条水平线,表明它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VC为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表示没有产量时就没有可变成本。该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随产量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STC为短期总成本曲线,它不从原点出发,而从固定成本出发,表示没有产量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STC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也表明了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形状与VC曲线相同,说明总成本与可变成本变动规律相同。STC曲线与VC曲线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表示固定成本。

2.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是因为固定成本总量不变,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一单位上的固定成本也就减少了。它的变动规律是起初减少的幅度很大,以后减少的幅度越来越小。

图5-1 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关系图

平均可变成本变动的规律是: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效率逐渐得到发挥,因此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

短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是由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决定的。当产量增加时,平均固定成本迅速下降,加之平均可变成本也在下降,因此短期平均成本迅速下降。以后,随着平均固定成本越来越小,它在平均成本中也越来越不重要,这时平均成本随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动而变动,即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可以用图5-2来说明。

图5-2 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固定成本变动规律图

图5-2中,AFC为平均固定成本曲线,起初下降幅度大,随后逐渐减小;AVC为平均可变成本曲线,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成“U”形;SAC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也是先下降后上升,成“U”形,表明其变动规律类似平均可变成本。不同的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开始下降幅度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随后两者趋于一致。

3.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是增加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其变动取决于平均可变成本,因为所增加的是可变成本。在起始阶段,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而且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这时,平均成本是下降的,因为增加的可变成本减少,把平均成本拉下来了。当边际成本的增加大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也要增加,因为增加的可变成本的增多,把平均成本拉上去了。由此可见,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下降;当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上升;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时,是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可以用图5-3来说明短期边际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

图5-3 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关系图

在图5-3中,SMC为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它先降而后上升,表明短期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动规律,其曲线成“U”形。SAC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如图5-3所示,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点是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相交之前,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相交之后,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案例研究

生意冷清的餐馆

当你走进一家餐馆吃午饭时,发现里面几乎没人,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这家餐馆还要开门呢?靠这么几个顾客所带来的收入不可能弥补餐馆的经营成本。

在做出是否经营的决策时,餐馆老板必须记住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区分。餐馆的许多成本——租金、厨房设备、桌子、盘子、餐具等——都是固定的。在午餐时停止营业并不能减少这些成本。当老板决定是否提供午餐时,只有可变成本——增加的食物价格和额外的服务员的工资——是相关的。只有在午餐时从顾客那里得到的收入少到不能弥补餐馆的可变成本时,老板才在午餐时间关门。

第三节 长期成本

在长期内,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所有投入的使用量,建立他想建立的任意规模或种类的生产。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厂商可以对每个时期的土地、建筑物、设备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数量进行调整。由于长期内没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固定的,所以,在长期中没有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在长期中只有三个成本概念: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一、长期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是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长期总成本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没有产量时没有总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增加。在开始生产时,需要投入大量生产要素,而产量少时,这些生产要素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成本增加的比率大于产量增加的比率。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生产要素开始得到充分利用,这时成本增加的比率小于产量增加的比率,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最后,由于规模收益递减,成本的增加比率又大于产量增加的比率。可以用图5-4来说明长期总成本的变动规律。

图5-4 长期总成本曲线

在图5-4中,LTC为长期总成本曲线,该曲线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表示长期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在O~Q1之间时,长期总成本曲线斜率由小变大,比较陡峭,说明成本的增加比率大于产量的增加比率;产量在Q1~Q2之间时,长期总成本曲线斜率由大变小,比较平坦,说明成本的增加比率小于产量的增加比率;产量在Q2以后,长期总成本曲线斜率又由小变大,比较陡峭,说明成本的增加比率又大于产量的增加比率。

二、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生产中平均每一个单位产品的成本。

长期成本由该时期内各个短期成本之和构成。因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与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的曲线,它把各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包在其中,因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又称包络曲线。

假定一个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每种生产规模都有一条相应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由于企业进行长期决策的出发点是采用最佳生产设备,实现成本最低的最佳产量。所谓最佳生产设备是指最适宜于生产特定产量的生产设备;最佳产量则是指在最佳生产设备条件下生产出最适宜于生产的特定产量。因此,只有当生产出最佳产量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才会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这时,短期平均成本才与长期平均成本相等。在其他各点上,短期平均成本都高于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的曲线可以用图5-5来说明。

图5-5 长期平均成本的曲线

在图5-5中,SAC1、SAC2、SAC3是三种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如果企业的产量为Q1,则要选用SAC1这一规模,因为,这时平均成本为AQ1,小于选用SAC2这一规模的BQ2。同理,当产量为Q2时,要选用SAC2这一规模,产量为Q3时,要选用SAC3这一规模。在长期中,企业要根据其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生产规模,使平均成本最低。因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与这三种规模的三条短期成本曲线相切的曲线构成。可以看出,在LAC曲线的下降段,LAC曲线相切于相应的SAC1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在LAC曲线的上升段,LAC曲线相切于相应的SAC3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只有在LAC曲线的最低点上,LAC曲线才相切于相应的SAC2曲线的最低点。

从图5-5中可以看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这就说明,长期平均成本变动的规律也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先减少而后增加,这也是由于随着产量的增加,规模收益递增,平均成本减少;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出现规模收益递减,平均成本增加。这与短期平均成本相同。

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也有区别,这就在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在下降时还是上升时都比较平坦,这说明在长期中平均成本无论是减少还是增加变动都较慢,这是由于在长期中全部生产要素可以随时调整,从规模收益递增到规模收益递减有一个较长的规模收益不变阶段,而在短期中,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很短,甚至没有。

三、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是长期中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长期边际成本也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的。因此,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但它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要平坦。

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和短期边际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一样,即在长期平均成本下降时,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在长期平均成本上升时,长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长期边际成本等于长期平均成本。这一点可以用图5-6来说明。

图5-6 长期边际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关系图

在图5-6中,LMC为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AC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两者相交于E点。E点是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相交之前,LAC在LMC之上,说明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在相交之后,LAC在LMC之下,说明长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

第四节 利润最大化原则

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分析了成本之后,就要分析收益,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利润最大化原则。

一、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收益指企业出售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收益中既包括成本,又包括了利润。

收益可以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三种。

总收益是企业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总收益就等于每个单位产品的卖价乘以销售量所得的积。

平均收益是企业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到的收入,即平均每个单位产品的售价。平均收益等于产品总卖价除以销售量所得的商。

边际收益是指企业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即每多售出一个单位产品而使总收益的增加额。边际收益等于总收益的增量除以销售量的增量所得的值。

以TR代表总收益,以AR代表平均收益,以MR代表边际收益,以Q代表销售量,以ΔQ代表增加的销售量。则这三者的关系是:

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之间的变动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在价格不变条件下的变动趋势;二是在价格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递减条件下的变动趋势。

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定产量的商品价格既等于平均收益,又等于边际收益,因为无论企业出售多少商品,都是按同一价格出售的,因而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都不变,这种条件下,边际收益、平均收益、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是:

可以用表5-2说明某企业产品的收益情况。

表5-2

续表

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增加生产,不影响单位商品的卖价。

在价格递减的条件下,随着生产者销售量的增加,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是递减的。一定产量的商品价格只等于平均收益,而不等于边际收益。这种条件下,边际收益、平均收益、总收益的关系是:

例见表5-3。

表5-3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增加生产,就会使单位产品的卖价下降。

二、利润最大化原则

在经济分析中,企业实现最大利润所要遵循的原则可以表述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使得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或者简单地说,企业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为什么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呢?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MR>MC,表明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这时,对该企业来说,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尚有利可图,也就是说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

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MR<MC,表明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这时,企业增加生产必然造成亏损,使总收益减少。因此,企业必然要减少产量。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小于边际成本,企业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才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企业对于利润的追求要受到市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实现无限大的利润。这样,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企业要根据这一原则来确定自己的产量。

本章小结

1.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生产其他产品可能得到的收益中最大的收益。

2.企业的成本还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部分。显性成本是指厂商为购买或租用各种生产要素而支付的一切费用。隐性成本是指厂商自己所拥有的用于其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3.总成本可以分为两类。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可变成本。凡是提及固定成本的生产一律属于短期生产的范畴。

4.总成本除以产量称为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是固定成本除以产量,平均可变成本是可变成本除以产量。当企业增加一单位产量的生产时总成本的增加量称为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是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

5.短期中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是: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下降;当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上升;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时,是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6.长期中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长期成本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7.长期总成本是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长期总成本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生产中平均每一个单位产品的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与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的曲线,它把各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包在其中,又称包络曲线。长期边际成本是长期中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8.长期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表示长期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示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先减少而后增加。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示长期边际成本也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的。

9.总收益是企业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平均收益是企业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到的收入。边际收益是指企业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

10.企业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基本概念

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   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    短期总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 长期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  总收益     均收益   边际收益

利润最大化原则

思考与练习

1.用图形说明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2.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

3.下面是某个企业的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的情况:

这个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多少?为什么?

4.填制表:

说明:TC=TFC+TVC AVC=TVC/Q AFC=TFC/Q

5.下面是一个企业的成本,指出哪一项是会计成本,哪一项是隐性成本,说明理由。

(1)企业支付的原材料费用共10万元。

(2)企业使用自己拥有的厂房,如果这个厂房出租可获租金20万元。

(3)企业投资100万元,其中向银行贷款50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

(4)企业所有者兼任总经理,如果他给别人管理企业,可每年获得工资5万元。

6.你的朋友正在考虑开一家五金店。他计算租仓库和买库存货物每年要花费50万元。此外,他要辞去每年5万元的工作。问:他经营一年五金店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如果你朋友认为他一年可以卖出51万元的营业额,他应该开这个店吗?解释说明。

7.小刘经营一家保龄球场。根据计算,每玩一局的平均总成本(包括房屋租金、设备折旧、所耗电力以及支付给工作人员的工资等)为10元。如果每局的价格高于10元,经营当然有利;如果每局的价格等于10元,也可以实现收支相抵;但如果午夜时价格降至7元仍然有人来玩,而高于7元则无人来玩,小刘是应该把价格降为7元继续营业呢,还是不降价停业呢?说明原因。

案例分析

青岛是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这里城市优美,风景秀丽,海滩还可以游泳,一到夏季便游人如织,但每年的10月到来年的4月,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海滨的高级饭店和旅游景点的生意就很清淡,游人很少。不过即使是在旅游淡季,饭店和景点仍然开门营业,惨淡经营。既然这个时期亏本,他们为什么不关门,等到旅游旺季再开门呢?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收益的?

单元实训

调查身边的企业,看看其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