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时间:2023-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把握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投资乘数等基本概念;把握消费、储蓄与投资的关系;掌握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了解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学会运用乘数原理。因此,我们对宏观经济学的介绍就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开始。

第八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投资乘数等基本概念;把握消费、储蓄与投资的关系;掌握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了解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学会运用乘数原理。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原理解读国家的经济运行;能运用乘数原理对重大投资项目对社会的发展做出初步的预测。

导入案例

从1929年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大危机。3000多万人失业,1/3的工厂停产,整个经济倒退回了“一战”前的水平。经济处于混乱之中,传统的经济学遇到了挑战。这时,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一则古老的寓言中得到了启示,这则寓言说:从前有一群蜜蜂过着挥霍、奢华的生活,整个蜂群兴旺发达,百业昌盛。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崇尚节俭朴素,结果社会凋敝,经济衰落,终于被它们的敌手打败而逃散。

凯恩斯从这则寓言中悟出了需求的重要性,建立了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发经济学上著名的“凯恩斯革命”。这场革命的结果就是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因此,我们对宏观经济学的介绍就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开始。而在了解这一理论之前,我们还首先必须要了解国民收入这个概念及其衡量的方法。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

一、国民收入的定义

1.国民生产总值

在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是衡量社会经济活动成就的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广义的理解,国民收入不是一个单一的指标,它实际上包括以下五个总量: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狭义的理解,国民收入是国民生产净值减去所有的间接税的剩余部分。在不加特殊说明时,国民收入往往是广义上的。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中产生的全部最终成果,因而代表了一国整体经济水平。

在进行国民收入的分析时,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国民生产总值,因为这个总量指标最能够概括出经济运行的情况。因此,要分析国民收入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的时期内由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简称GNP。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产品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而获得的。假如某个国家一年生产10万件上衣,每件售价50美元,则该国一年生产上衣的市场价值就是500万美元。

第二,国民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则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否则就会造成重复计算。举个例子说,假定一件上衣从生产到消费者最终使用共要经过5个阶段:种棉、纺纱、织布、制衣、销售。假设棉花的价值为15美元,并假定它都是当年新生产价值,不再包含为生产棉花所花费的化肥、种子等价值。再假定纺纱厂买进棉花纺织成纱售价为20美元,于是纺纱厂生产的新价值就是5美元,即增值5美元;织布厂买进棉纱织成布售价为30美元,于是织布厂生产的新价值是10美元,即增值10美元;制衣厂买进布匹制成成衣卖给售衣商为45美元,于是制衣厂生产的新价值是15美元,即增值15美元;售衣商将成衣卖给消费者为50美元,于是售衣商在销售中增值了5美元。这样,衣服这种最终产品的价值恰好等于服装生产销售所经历的五个阶段所增加的价值,这可以从表8-1中看出。

表8-1 服装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由表可见,这件上衣在5个阶段中新创造价值共计:15+5+10+15+5= 50美元,正好等于这件上衣的最后售价。因此,如果我们要计算这一时期生产的价值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计算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二是计算这一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二者一定相等。

如果我们把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也计算进去,必然会产生重复计算的问题。例如,如果把棉花、棉纱、棉布以及制衣的价值都算进这个时期的生产价值,则其总额就会变为:15+20+30+45+50=160美元。结果,棉花的价值被重复计算四次,棉纱的价值被重复计算三次,棉布的价值被重复计算两次,制衣的价值也被重复计算一次,要避免这一弊病,只要从这个时期所出售的全部产品的价值中减去中间产品的价值,就能得到这一时期所生产最终产品的价值。在上例中就是160-(15+20+30+45)=50美元。

从上例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道理,某国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等于该时期所生产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减去所有中间产品的价值。这一市场价值总额就等于这个国家在这一时期的生产中新增加的或者说新创造的价值,它形成该国在这一时期所有工资、利息、利润和地租的总和。

在这里弄清楚什么是最终产品,什么是中间产品是极其重要的。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使用的产品,在上例中,出售给消费者的服装就是最终产品。而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或供生产别种物品用的产品。可见二者不是从产品的本身物质属性来区分的,而是从它在生产循环流转中的功能来区分的。一块布卖给制衣厂做原料,是中间产品,卖给家庭主妇直接制衣就是最终产品了。根据不重复出售这个定义,一般把用作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产品称为最终产品。做投资用的产品如一台机器卖给某个企业做设备,看来似乎是用于生产别种产品的中间产品,但是由于它不再出售,因而还是最终产品,这和用作原料的中间产品不同。此外,企业年终盘存的时候库存货物也被当做是最终产品,它可以看作是企业自己最终买给自己的最终产品,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也应该把库存的产品的价值计入。

第三,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销售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假定今年某国所销售的货物为1000亿美元,但是其中50亿美元的产品是去年生产的,则计算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时,这50亿美元的产品的价值就不能计算在内,而应该从1000亿美元中扣除出去,因为这50亿美元已经作为去年的存货投资计算到去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去了。同样,假如今年生产了1000亿美元的产品,只卖掉900亿美元,则所余的100亿美元库存同样应该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根据上述的道理,假定某国今年出售的最终产品为1000亿美元,上年留下的库存为50亿美元,今年留作库存为100亿美元,则可知今年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050亿美元。总之,今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等于今年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减去上年库存,而加进今年库存的价值。上年库存和今年库存的差额则称为库存变动净额。库存增加说明今年生产的大于售卖的,库存减少则说明今年售卖的大于生产的。可见,企业的存货增加被看作是存货投资,而存货减少则被看作是存货的负投资。

国民生产总值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例如,某人花20万美元买了一幢旧房,这20万美元就不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因为在它的生产年份,其价值已经被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了。但是买卖这幢旧房的经纪人的手续费则可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因为这笔费用是经纪人买卖旧房的过程中提供的劳务报酬。

第四,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价值。国民生产总值在核算的时候采用的是国民原则,只要是本国的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要素是否在国内都应该计入本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中有一部分是本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例如,我们国家的公民在日本工作所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入到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但是它不计入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因为它不是日本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价值。

第五,国民生产总值一般仅仅是指为了市场而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而非市场活动不包括在内。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产品和劳务虽然对人们经济福利也很有关系,但是如果不是市场交换活动,就不能包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在家中做饭和打扫卫生的活动等,都不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例如,一个人花钱请人做保姆,那么保姆的收入就应该计入到国民生产总值中;而如果该主人和保姆结婚了,这位妻子的生活费也许和她当保姆的收入一样多,但是由于不再是市场交易活动,因而就不能够再计入到国民生产总值。

第六,国民生产总值仅仅是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的价值,所以包含时间的因素。因为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复杂性,所以一般来说各个国家都采用一年的时间作为一个统计周期,当然在不同的地区有的也会采用季度、月作为统计周期。

2.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一个社会经济体系生产千千万万种的物品和劳务,它们之所以能加总统计,就是因为都用货币来衡量其价值。例如,每公斤香蕉0.20美元,每公斤柑橘0.22美元。这样,各种不同的货物的价值才可以比较并合计。每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各种产品和劳务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把所有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由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中有价格乘以产量的关系,因此,产量和价格的变动都会使国民生产总值变动。但是人们的物质福利只与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有关系。如果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不变,而价格提高一倍,国民生产总值就会增加一倍,但人们的物质福利并未增加。为此,我们有必要把国民生产总值变动中的价格因素抽象出来,只研究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变化。这就要区别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这两个概念。

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当年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是指用以前某年价格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假设某国最终产品以香蕉和上衣代表。两种物品在2008年(现期)和1998年(基期)的价格分别如表8-2所示,则以1998年价格计算的2008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260万美元。

表8-2 名义GNP和实际GNP

某个时期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差,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和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程度,因为通过计算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可以计算出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在上例中,说明从1998年到2008年该国的价格水平上涨了26.9%,在这里126.9%,被称为GNP折算指数。显然,名义GNP、实际GNP和GNP折算指数之间的关系是:

3.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简称GDP。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统计指标在统计思想上反映了是按国土原则还是按国民原则进行统计的区分。因此,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计入美国的GNP中,但不计入美国的GDP中,而计入日本的GDP。反之,一个在美国制造业中开设分公司的日本老板取得的利润是日本GNP中的一部分,不是美国GNP的组成部分,但是它是美国GDP的一部分。

所以有:

GDP=GNP-本国国民在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国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

显然,如果一国的GNP大于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获得的收入;反之亦然。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二战”后到1988年一直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在这个时期,美国公司和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大于外国公司和居民在美国的收入。而1988年后,情况恰恰相反,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在1991年11月之前,美国均是用GNP作为对经济总产出的基本衡量指标。后来改用了GDP,原因是大多数国家都使用GDP。同时,由于国外净收入的数据不足,GDP则比较容易衡量,再加上GDP相对于GNP来说是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衡量指标(本国使用外资的时候解决的是本国的就业问题)。当然,对于美国来说,GDP和GNP的差异不大,二者使用差别并不大。

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可以通过各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纵向比较加以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在横向比较各个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水平和状况时必须计算人均产量。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按市场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人口平均值。

其计算公式为:

当年人口数量是指当年7月1日时人口的数量,或当年年初人口数和年末人口数的平均数字,即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反映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的综合指标,在国际经济核算和国际经济水平对比中广泛应用,因为它把生产和人口两个因素都包括在内。例如,联合国确定可以接受国际援助的最不发达国家的标准是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确定的,联合国会员国缴纳会费的高低也是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决定的。世界银行给各国贷款往往也参考接受贷款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来决定。

5.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局限性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NA)来计量国民收入。GNP是SNA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是研究机构进行研究和决策当局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资料和依据,它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居民富裕程度和经济福利水平。但是GNP指标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导致了它并不能完全精确地反映一个国家的实际经济情况,具体来说,GNP指标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GNP指标在衡量一个国家的产出的时候,统计进去的是通过市场交换可以用市场价格标价的产出,非生产活动则不能被计入GNP,例如,家务劳动等。但是这些活动对于一个国家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好坏来说,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另外,不少地下经济、黑市交易在GNP统计中未得到反映,但是经济活动却发生了。因此,从这样的角度来说,GNP往往低估了一个国家实际收入。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GNP又高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的实际社会价值。例如,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新投资了一座发电厂,新建的发电厂被计入GNP。但是发电厂同时带来环境污染后果,使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发电厂的这一负面影响却没有被计入GNP中去。

第二,人均GNP表示的经济福利是用产品的市场价格来表示的,因此两个国家同样的人均GNP水平,却可能由于两个国家产品的价格水平不同,实际福利水平也不相同。例如,美国和中国,月收入同样为1000美元的两个家庭,由于美国的物价普遍高于中国,在中国月收入为1000美元的家庭比美国的家庭要生活得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均GNP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不同国家居民生活的实际差异。

第三,人均GNP是一个平均指数,它并不反映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分配情况。如果一个国家是十分富有的,人均GNP会很高,但是这个国家对收入分配极不平等,贫富差距很大,那么这个国家居民的经济福利水平就相对于分配比较平等的国家来说是比较低的。

第四,GNP并不反映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拥有情况以及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而这些对于一个国家的居民的经济福利水平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由此可见,GNP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活动和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福利及其生活质量的唯一指标。在比较两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其他因素。

二、国民收入的核算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要弄清如何核算国民收入,还应当建立宏观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它是构成国民收入核算的现实依据。

1.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两部门经济是假定在社会经济中只有家庭和厂商两个部门。家庭又称为居民户,是消费者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厂商也称为企业,是生产者与生产要素的使用者。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如图8-1所示。

图8-1 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箭头表示收入流向,模型由二主体三市场组成。在上方生产要素市场上,家庭向厂商提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厂商那里获得收入。在下方商品市场上,家庭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消费支出构成了厂商的销售收入。在中间的金融市场上,家庭不用于消费的收入,即储蓄流入金融市场,厂商则从金融市场获得贷款,用于投资。如果投资和储蓄相等,循环中的收入流量既不减少也不增加,处于均衡状态。

模型中的社会总需求,即购买产品的总支出用Y来表示,由消费需求C和投资需求I构成,即Y=C+I。社会总供给,即总收入、总成本也用Y来表示,是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的总和,可用于消费(C)和储蓄(S)两部分,即Y=C+S。均衡时,社会总需求等于总供给,C+I=C+S,即I=S,这也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恒等式。

2.三部门的经济循环模型

社会经济生活中政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经济主体,政府一方面向厂商与家庭征税,构成政府的税收收入;另一方面购买厂商生产的商品与家庭的生产要素,构成政府支出。引入政府部门,便称为如图8-2所示的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图8-2 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在模型的社会总需求项目下又增加了一个政府需求,即政府购买,用G表示,则Y=C+I+G。社会总供给项目下增加了一个政府税收,用T来表示,则Y=C+S+T。所以在社会总供求均衡时有:I+G=S+T。移项后IS=T-G,T-G是政府收支差额,差额为正表示财政盈余,差额为负表示财政赤字。上式可以写为I=S+(T-G),此时,如果私人储蓄不能满足私人投资的要求,则可以用公共储蓄弥补。

3.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现代社会经济都是开放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在各国经济中处于越来越重的地位。把宏观经济置于世界市场中考察,就要在模型中引入国外部门,它包括本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图8-3表示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图8-3 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模型中,国外部门购买厂商和家庭的商品与劳务,向政府缴纳关税,构成总需求中的出口(X),政府、厂商和家庭购买国外部门的商品与劳务,构成总供给中的进口(M)。于是,社会总需求Y=C+I+G+X,社会总供给Y= C+S+T+M。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均衡时有:C+I+G+X=C+S+T+M,移项后,可变为I+G+X=S+T+M。

在上述三个宏观经济模型中,收入流量循环形成了环形管道。当存在家庭储蓄、政府税收和国外进口时,都会减少对本国商品与劳务的购买,这是环形管道中收入流量的露出;而家庭投资、政府购买和向国外部门的出口都会增加对本国商品与劳务的购买,这是环形管道中收入流量的注入。只要总注入和总露出相等,收入流量的循环就会处于均衡状态,这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原理。

从上述国民收入流量模型的循环中可见,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可以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方法是从最终产品出售的角度看,也就是从居民户、政府和国外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称为支出法,又称为最终产品法。另一种方法是从居民户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角度看,从企业来说也就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看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收入。这种方法称为收入法,又称为成本法。

4.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

用支出法核算GN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NP。那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呢,这要看谁是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者。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除了居民消费,还有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及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N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个方面的支出总和。

消费,主要是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用字母C来表示。它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例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等;非耐用消费品,例如食物、衣物等;劳务,例如医疗、旅游、理发等方面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则不包括在内。

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的支出,用字母I来表示。它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以及存货等方面。为什么用于投资的物品也是最终产品?资本设备难道不是像中间物品一样是用来生产别的产品吗?为什么不属于中间产品呢?要知道,资本物品比如厂房设备,和中间物品是有重大区别的。中间物品在生产别的产品时全部被消耗掉,但是资本物品在生产别的产品的过程中只是部分地被消耗。一个钢铁厂的设备若使用40年,则每年只耗费价值的1/40。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老化带来的精神磨损。例如,一台设备使用年限虽然未到,但是过时了,其价值就要贬值。

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为什么住宅建筑也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因为住宅像别的建筑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被消耗的。

存货投资是指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1000亿美元而年末则为1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的价值可能大于年初也可能小于年初。

投资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而资本存量则是经济社会在某一个时点上的资本总量。假定某国家在1998年投资是900亿美元,则该国1998年末资本存量可能是5000亿美元。由于机器厂房会不断磨损,假定每年消耗即折旧价值400亿美元,则上述的900亿美元中就有400亿美元要用来补偿资本折旧的消耗,净增加的就只有500亿美元,这400亿美元是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故称为重置投资。净投资加重置投资称为总投资。用支出法计算GNP时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

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用G表示。它包括政府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能计入GNP。因为这些是政府购买时通过聘请公务人员、教师、建立公共设施,建造舰队等为社会提供了服务,而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并没有相应的交换发生。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不是因为这些人提供了服务,创造了价值,而是因为他们丧失了劳动能力,要靠救济生活。

净出口,是指进出口的差额,用X表示出口,用M表示进口,则(XM)就是净出口。进口应该从本国的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进口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该加进本国的总购买量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国外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进口应该计入总支出,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把以上的四个部分加总,就可以得到GNP,因此其公式为:

GNP=C+I+G+(X-M)

收入法是用生产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民生产总值。严格来说,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因此用收入法核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工资、利息和租金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工资包括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也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缴纳的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利息在这里是指人们给企业所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的利息收入,例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但是政府公债利息即消费贷款利息不算在内。租金包括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及专利、版权等收入。

第二,非公司业主收入,例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要素,自我雇用,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的收入。

第三,工期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这些是在公司的销售收入中扣除工资、利息、租金,以及其他成本项目后所获得的剩余。

第四,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前者是指公司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赊账。后者是指企业缴纳的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这些税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是要通过产品加价转嫁给购买者,因此也被看作是成本。这和直接税不同。直接税(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都已经包括在工资利息中了,因此,不能计入GNP中。

第五,资本折旧。这是资本的耗费,虽然不是生产要素的收入,但是因为需要补偿,作为资本品的“收入”,所以也应该计入GNP中。

这样,按照收入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其计算公式为:

国民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利润+租金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它和支出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在理论上是相等的。但是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此,还要加上统计误差。

三、国民收入指标体系

国民收入的指标体系中,除了上面说过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外,还包括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1.国民生产总值(GNP)

在本章的前面已经说过,它计量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的生产活动。“某国某年产出多少”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总”字意思是指在计算各个生产单位的产出时,未扣除当期的资本耗费,如果扣除资本耗费,那就是国民生产净值。

2.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本国领土内新创造的价值总和。任何产品价值中不但包含消耗的原材料、燃料等的价值,还包括使用的资本设备的折旧。最终产品的价值并未扣除去资本设备的价值,因此,还不是净增价值,因而最终产品市场价值总和只能称为国民生产总值。最终产品价值中如果把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也扣除了,那就得到了净增价值,因而从GN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了NNP。“总”和“净”对于投资也具有类似的意义。总投资是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即建设的厂房设备和住宅等,而净投资是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的部分。例如,某年企业购置10台机器,其中2台用来更换报废的旧机器,则总投资为10台机器,净投资为8台机器。

3.国民收入(NI)

这里说的国民收入是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获得报酬和收入的总和。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净值的区别是:从理论上来讲前者是从分配的角度考察的,后者是从生产的角度考察的;从数量上来讲国民收入等于国民生产净值减去企业间接税加上政府津贴。间接税从形式上看是由企业负担的,实际上间接税附加在成本上,在销售的时候转移出去了。间接税作为产品的价格附加,既不是任何生产要素提供的,也不能为任何生产要素所获得,因此计算国民收入时要扣除。政府津贴是国家对产品售价低于生产要素成本价格的企业的补贴,目的是弥补企业的损失来维持这种产品的生产。这种补贴可以看作是一种赋税(即倒付的税),属于企业生产要素的收入。因此计算国民收入要从间接税中扣除政府补贴。用公式表示: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政府津贴

4.个人收入(PI)

个人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收入的总和。它包括劳动收入、企业主收入、租金收入、利息和股息收入、政府转移支付收入和企业转移支付收入等。个人收入与国民收入的区别在于:国民收入中有一部分不分配给个人,如利润收入中要给政府缴纳公司所得税,公司还要留下一部分利润,另外职工收入中也要有一部分以社会保险费的形式上缴有关机构,这些都不构成个人收入。而个人收入中通过再分配的渠道取得的部分,如人们以各种形式从政府和企业那里得到的转移支付,则不属于国民收入。个人收入的构成可用公式表示: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公司和个人缴纳

的社会保障费)+(政府对个人支付的利息+政府对个人的转

移支付+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从一个国家所有的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所得到的收入总和中减去个人或家庭纳税部分后实际得到的由个人自由使用的收入。个人收入并不是人们实际得到的、可任意支配的款项,它必须扣除个人所得税后才能归个人自由支配。

个人可支配收入一方面是用于个人消费,它包括食品、衣物、居住、交通、文娱和其他杂项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用于个人储蓄,它包括个人存款、个人购买债券等。个人可支配收入用公式表示为: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个人消费支出+个人储蓄

案例研究

据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测算,从1993年至今,中国每年GNP平均要比GDP低1.65%左右,年均GNP要低于GDP大约114亿美元,但是实际的GNP和GDP的差额可能要远高于此,这一点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角度就可窥一斑。作为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利用外资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40%,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额为6224.05亿美元,同时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所获得的年平均利润率高达16%~18%,由此估算,2005年外商就从中国赚走了1000多亿美元的利润。

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GNP总值一直低于GDP总值,如果按照上面的公式来计算,GNP等于GDP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既然GNP低于GDP,所以说明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国的国外要素净收入是负值!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发达国家比较普遍的是GNP高于GDP,而在发展中国家一般是GDP高于GNP。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均衡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就是研究什么因素决定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现代宏观经济学认为总需求是国民收入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经济学中所说的总需求是指最终产品的需求,是从货币价值量的角度来分析全社会一年内花在最终产品和劳务上的货币支出总量。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主要是消费、储蓄与投资。

一、消费、储蓄与投资

1.消费

消费是人们为满足各种需要而享用商品和劳务的经济行为和活动。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例如,收入、价格、利率、资产、制度、风俗等。经济学假定收入是决定消费支出的唯一因素。

消费函数是指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假定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把消费函数定义为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如果用C表示消费、Y表示收入,则消费函数可写成:

C=f(Y)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消费倾向来说明。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它可以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所谓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用APC表示平均消费倾向,Y表示收入,C表示消费,则有:

一般来说,用于消费的份额大小,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收入多则用于消费的份额大,收入少则用于消费的份额小。因此,消费与收入成正比函数。然而,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来说,其消费倾向是不同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下降的,这种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用图8-4来说明。

图8-4 居民消费函数曲线

在图8-4中,横坐标为居民可支配的收入,纵坐标为消费与支出;在45°线上的任何一点,消费正好等于收入。平均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于B点,为“收支相抵”点,在这里消费开支正好等于可支配收入,家庭不借债,也不储蓄。在B点的左边,消费支出大于收入总额,即平均消费曲线高于45°线;在B点的右边,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支出反而相对降低,即平均消费倾向逐渐低于45°线。总之,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下降的,而储蓄的份额则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上升。

所谓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的部分所占的比例,也就是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用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ΔC和ΔY分别表示增加的消费和收入,则有:

一般情况下,消费增量总是小于收入的增量而不会等于收入增量,这样,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即0<MPC<1,也就是说人们收入的增加必然要带来消费的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总是小于收入的增加,而且在不断增加的每一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重会越来越小,这种变化倾向就称之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凯恩斯理论体系的基本心理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在人们不断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的比例会越来越小,相反不消费即储蓄的部分会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在社会生产和收入不断增加时,人们消费支出的增量总是小于生产和收入的增加量。如果储蓄不能全部转化为投资,增加的产品会有一部分不能销售,而且不能销售的部分会越来越多,这样,就必然会引起产品库存积压,价格降低,生产规模削减,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2.储蓄

储蓄是人们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或所有不花费在现期的商品和劳务开支的收入。家庭或个人、厂商都为着某种目的进行储蓄,储蓄既来源于收入,又对收入的决定起着重要作用。经济学家认为,收入是决定储蓄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

经济学家认为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的增加量会越来越少,而储蓄的增加量会越来越多。储蓄与收入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其公式为:S=f(Y),表示储蓄是收入的函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与收入按照同方向变化,收入的增减,会引起储蓄的增减。

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储蓄倾向来说明,储蓄占收入的比例叫做储蓄倾向。储蓄倾向可以分为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在某一个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用APS表示平均储蓄倾向,S表示储蓄总量,Y表示收入总量,则有: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部分所占的比例,即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用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ΔS和ΔY分别表示储蓄的增加量和收入的增加量,则边际储蓄倾向为:

边际储蓄倾向同边际消费倾向一样,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也会增加,它们都是正数,也都是大于0小于1,可表示为0<MPS<1。它同边际消费倾向不一样的是,一般情况下,储蓄增加的速度要比消费增加的快,即这就是边际储蓄倾向是递增的,它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相对应,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

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是说明消费、储蓄与收入的依存关系的函数,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最基本因素都是收入。可以看出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相互联系,两个函数中只要有一个确定,另一个也就随着确立了。如果消费函数已知,就可以得出储蓄函数;如果储蓄函数已知,就可以得出消费函数。原因在于,凯恩斯的基本公式: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Y=C+S),所以,消费是收入与储蓄之差(C=Y-S),储蓄则是收入与消费之差(S=Y-C)。

对于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其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互为余数,二者之和永远等于1,即

则有:

1-APC=APS, 1-APS=APC

同样,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也互为余数,二者之和也永远等于1,即

同样有:

1-MPC=MPS, 1-MPS=MPC

4.投资

投资也叫资本形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实际资本的增加,表现为生产能力的扩大。在宏观经济中,投资是商品购买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动对社会总需求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说明什么是投资的时候,西方经济学强调经济学中的投资与平时日常谈论的投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日常谈论中,某人用自己的收入去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房产、设备、土地等,按通常理解便是在说投资。从个人角度看,这些可以算作是投资。如果从社会角度来看,这些不是投资,仅仅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即有价证券、房产、设备、土地从一个所有者手中转移到另一个所有者手中,全社会并没有增加资本。经济学中所说的投资定义是指社会的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也就是说资本的存量发生了变动。

投资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第一,按照投资和资本存量关系,投资分为重置投资、净投资和总投资。重置投资是指用来补偿已经消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即折旧,决定于原来资本量、使用期限及其构成。净投资是指为了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即厂房、设备与存货的净增加。净投资的大小决定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情况。总投资等于重置投资加净投资之和,即:总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从总投资角度看,投资就是对原有资本存量的追加和扩大,最终变成了资本资产。

第二,按引起投资的原因不同,投资可以分为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自发投资是由独立的非经济因素所引起的投资。例如,新发明、新技术、人口、资源、心理、战争、政府政策等原因引起的投资,这种投资与国民收入或消费无关。引致投资是指由于国民收入或消费变化而引起的投资。这种投资与国民收入或消费水平存在依赖关系,国民收入或消费水平较高必将导致较多的投资。

第三,按投资者是否参与经营,投资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自己直接建立某种企业所进行的投资活动。例如,建厂房、购置设备等建立一个新的工厂、开办一个新的商店等。间接投资是一种相对于直接投资而言,经信贷或中介而进行的投资形式。间接投资有两种形式:一是投资者用资本购买国家政府或企业发行的各种债券,从中获取利息。其资金由国家的政府或企业运用支配,投资者并不过问。二是投资者把资本借贷给国家的政府或企业,仅按协议获得借贷利息,余者不问。在间接投资这两种形式中,投资者对被投资者享有债权关系。

第四,按投资内容,投资可以分为非住宅固定投资、住宅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三者之和为总投资。非住宅固定投资是指厂商建造厂房、购置设备的投资。这种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大,相对稳定,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而波动。住宅投资是指建筑住宅和公寓的投资。这种投资受利率变动影响大,在经济衰退开始时利率上升,这时住宅投资会早于整体经济出现萎缩。存货投资是指购买尚未使用的原材料、正在生产中的半成品和已经生产出而没有销售的产品。它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小,却具有特殊的易变性,波动剧烈,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存货可以分为计划存货和计划外存货。

投资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作出一项投资决策必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二是资本市场的利息率。比较二者的高低,投资的预期利润率高于资本市场的利息率是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或准绳。

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即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以得到的利润率,可以用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来表示。资本的边际效率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资本投入与预期得到的收益之间的比率。如果用Q、P分别表示预期收益和投资的资本品的价格,用RM表示资本的边际效率,那么其公式为:

预期收益越是大于资本品的供给价格,则资本边际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影响资本边际效率的因素很多,如生产经营者对未来产品销售的预期、技术革新、成本费用的预期、投资决策者素质,以及对资本存货数量及其构成的预期等。

经济学家认为资本的边际效率会随着社会投资的不断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社会经济活动中投资越多,为资本设备而付出的成本就会越高。如果其他不变,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即资本的边际效率必然会下降。另一方面,从预期收益的角度来看,随着投资的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的未来供给会越来越多,带来销售困难或降价,引起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即资本的边际效率降低。

由于公司和企业投资活动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那么投资预期得到的收益必须同投资的成本进行比较,只有在投资预期的收益不低于投资成本时,投资才可能进行。从投资者角度分析,资本市场的利息就是一种成本。利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借用货币所支付的价格。因此,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与利息的相互对比关系。若资本的边际效率大于现行的利息率,则有预期赢利,投资将继续下去;若资本的边际效率降低到与利息率相等,投资即停止,一定时期的投资总量也随之确定下来。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投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同消费一起构成了社会总需求。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1.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的前提假设

要说明一个国家的生产和收入是如何决定的,要从分析最简单的经济体系开始。为此,需要先作一些假设:

第一,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庭部门和厂商部门,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都发生在家庭部门,生产和投资行为都发生在企业部门,还假定企业投资都是自发的,即不随产量和利率变动。

第二,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在经济学界被称为凯恩斯定律。这是因为凯恩斯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所面对的正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量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在这种状况下,社会总需求量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这条所谓的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即分析的是短期中收入和就业是如何决定的。

第三,假设折旧和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为零,这样GNP、NNP、NI、PI就相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说国民收入就决定于总需求。前面曾经介绍过,两部门经济中有两个行为方程:Y=C+I,Y=C+S。其中Y表示总支出或总收入,C、S表示家庭预期的消费、储蓄,I表示厂商预期的投资。

均衡国民收入是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时的收入,所以决定两部门均衡收入的条件是:C+I=C+S,消去C,则I=S,则投资等于储蓄时的收入就是均衡国民收入。

2.储蓄—投资法决定的均衡收入

储蓄—投资法是运用储蓄曲线与投资曲线的交点说明均衡收入决定的方法,如图8-5所示。

图8-5 储蓄投资决定的均衡收入

图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储蓄和投资。储蓄曲线为SS,储蓄是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是收入的递增函数,SS向右上方倾斜。投资曲线II,假设为一常数,II是一条水平线,投资与收入无关,是自发投资。

在SS与II交点E上,决定的收入水平Ye是均衡收入水平。离开E点的收入水平高于或低于均衡收入水平,但是经济体系不会永远停留在非均衡的收入水平上。这是因为:首先,如果收入水平低于均衡收入水平,投资大于储蓄,这时厂商会扩大生产有利可图,便会增加雇用工人,扩大生产,会使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一直到均衡收入水平为止;其次,如果收入水平高于均衡的收入水平,则储蓄大于投资,这时,出现生产过剩,产品积压,厂商就要解雇工人,减少产量,使收入水平不断降低,一直达到均衡水平为止。

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储蓄等于投资,这说明厂商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正好等于他们销售出去的产品,存货处于正常状态,就会维持这一产量。整个经济体系就会保持在储蓄和投资相交的均衡点上,这一均衡具有稳定性。

3.消费—投资法决定的均衡收入

消费投资法是用消费曲线加投资曲线构成的总支出曲线同45°线的交点说明均衡收入的决定的方法,又叫45°线法或收入—支出法。如图8-6所示。

图8-6 消费投资决定的均衡收入

图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支出(消费、投资)。45°线上的点表示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在消费曲线C上加上投资曲线I就得到了消费加投资曲线C+I,这就是总支出曲线。它与45°线相交于E点,这时的收入水平Ye为均衡收入水平。在均衡点E上,经济体系处于均衡状态。这时家庭部门预期消费支出与厂商预期投资支出之和构成的总支出,恰好等于总收入,厂商部门生产的产品都能够销售出去,生产既不过剩也不短缺。

如果经济体系偏离了均衡点E,也不会长久保持下去,这是因为:首先,如果收入水平高于均衡收入水平,即总收入大于总支出,或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此时,会出现存货增加,生产过剩,价格降低,利润减少,维持原有的生产规模就会亏损。所以,厂商要解雇工人,缩减生产,使国民收入不断减少,一直达到均衡收入水平为止。其次,如果收入水平低于均衡收入水平,则总支出大于总收入,或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此时,会出现存货减少,生产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利润增加,厂商要增加工人,增加生产,使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一直达到均衡水平为止。

在E点的左方或者右方,经济体系都将处于失衡的状态,由于求大于供或供大于求不同,厂商将增雇或减雇工人,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促使收入水平提高或降低,最后终将达到均衡状态,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保持这种均衡状态。

三、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两部门的基础上,引入政府来构成三部门经济模型。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政府的经济行为和主要作用是按照制度征税和通过预算进行政府支出活动。政府的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对财产和收入的征税,由纳税人负担,无法转嫁出去。间接税是对商品与劳务征收的税,不由纳税人承担,可以向前或向后转嫁出去。政府支出是指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公共工程建设和转移支付。其中转移支付是不以换取产品与劳务为目的的支出。

在存在家庭部门、厂商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情况下,模型中总支出与总收入公式可以分别写成:Y=C+I+G、Y=C+S+T。这时总支出(Y)由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三部分组成,总收入(Y)则由消费(C)、储蓄(S)和政府税收(T)三部分构成。

三部门的均衡收入也是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时的收入。均衡条件是:C+ I+G=C+S+T,两边消去C,得I+G=S+T。其经济含义是,投资和政府支出的总和等于储蓄和税收的总和。移项后可变为:I-S=T-G。它表示的经济含义是投资与储蓄之差等于政府支出与税收之差。

考察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可以用总支出曲线与45°线的交点决定均衡收入水平。总支出曲线是由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C+I+G)构成的,45°线表示总收入恒等于总支出。如图8-7所示。

图中横轴表示收入或产量,纵轴表示由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组成的总支出。总支出曲线与45°线交点E决定均衡收入水平。如果收入水平不在E点而在E点的左方、右方,经济就会处于偏离均衡的状态,由于总支出不等于总收入,而不能维持,最终必然要回到E点决定Ye的水平。

图8-7 三部门总支出曲线与45°线交点决定均衡收入

四、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上述考察的收入决定都是封闭经济。若引入对外经济关系,增加一个世界市场或国外部门,就构成了四部门经济模型。模型中总支出和总收入公式扩展为:Y=C+I+G+X、Y=C+S+T+M。这时总支出(Y)由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出口(X)四部分组成,总收入(Y)则由消费(C)、储蓄(S)、政府税收(T)和进口(M)四部分构成。

四部门中均衡收入仍然是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时的收入。均衡条件应写为:C+I+G+X=C+S+T+M,两边消去C,得I+G+X=S+T+M。

考察四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还可以用总支出曲线与45°线的交点处决定均衡收入水平。总支出曲线是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X-M)构成的,45°线表示总收入与总支出恒等。如图8-8所示。

图中横轴表示收入或产量,纵轴表示总支出。则总支出曲线与45°线相交于E点,决定均衡收入水平。其中(X-M)为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即净出口,净出口为正就是顺差,为负就是逆差。如果离开E点决定的均衡收入水平,则不会保持下去,最终会回到Ye水平。

四部门经济模型的均衡条件I+G+X=S+T+M,可以写成:I-S= (T-G)+(M-X)。这就是投资储蓄缺口等于政府收支缺口加上进出口缺口。如果不相等,这意味着在四部门经济模型处于偏离均衡的状态,出现通货膨胀或者经济萧条和失业时,只要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调节好三个缺口的关系,社会经济就能够达到均衡。

图8-8 四部门总支出曲线与45°线交点决定均衡收入

五、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

国民收入是由社会总需求所决定的,社会总需求增加必然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一定量的总需求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多少,即总需求增加与国民收入增加之间量的关系如何呢?乘数原理正是要解答这个问题的。

1.乘数原理

乘数也译为倍数,是指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总需求的不同部分的增加都具有乘数效用。如果指的是总需求中投资的增加,则是投资乘数;如果指的是总需求中政府支出的增加,则是政府支出乘数;如果指的是总需求中净出口的增加,则是对外贸易乘数。

我们以投资乘数为例,假设总投资增加ΔI时,国民收入增量ΔY将是投资增量ΔI的若干倍或K倍,K就是投资乘数,即

假设在某社会经济活动中,投资增加100万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或80%。当用这100万美元用来购买投资品时,生产投资品部门就增加收入100万美元,形成了社会收入的第一次增加。因为边际消费倾向是0.8,增加的100万美元收入中会有80(100×0.8)万美元用来购买消费品。生产消费品部门的收入增加80万美元,这是社会收入的第二次增加。同样,由于边际消费倾向是0.8,增加的80万美元收入中又会有64万美元用于消费,社会的收入又第三次增加了64万美元,以此类推,情况如表8-3所示。

表8-3 乘数的作用过程

在表8-3中,初始投资为100万美元的情况下,循环到最后,最终国民收入增加为500万美元。这说明,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8,储蓄倾向为0.2的时候,每增加100万美元的投资,就能导致500万美元的收入,二者之比为即投资乘数等于5,它说明投资增加而导致收入增加的倍数是5。

乘数公式可以表示为:ΔY=K×ΔI或K=因为ΔY=ΔC+ΔI, ΔY=ΔC+ΔS,所以:

从投资乘数公式可以看出,乘数的大小同边际消费倾向呈正相关,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投资乘数越小。由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所以,乘数同边际储蓄倾向呈反相关。边际储蓄倾向越高,投资乘数越小,反之投资乘数越大。

应该说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确实存在着乘数理论所反映的这种连锁反应,国民收入的增加也大于最初总需求的增加。但是乘数原理发挥作用是双重的,即当总需求增加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要大于最初需求的增加;当总需求减少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最初总需求的减少。所以,经济学家形象地把乘数原理称为一把“双刃剑”。

2.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是法国经济学家阿夫塔里昂在1913年提出的。他认为以前的经济学只分析了投资的乘数作用,而忽略了收入变化对投资的影响。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应当用加速理论来弥补乘数理论的不足,才能充分估计乘数的作用,才能解释收入的周期波动。

加速原理是根据在现代化大生产过程中,大量应用固定资产的技术特点,用来说明收入或消费变动与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随着收入的增加,带来消费的增加刺激了产品的需求,则势必要求增加投资以适应扩大了的需求,所以,加速原理所研究的是投资引致投资。加速原理的基本观点在于,投资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或产量的增加必将会引起投资的加速度增加。也就是说投资的增加要比收入或消费的增加的速度要快。

资本—产量比率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几单位资本量,即资本与产量之比。为了简化分析,一般都假定在相当长时间内这个比率不发生变化。

加速数也叫加速系数,是指资本增加量与产量增加所引致的收入增量之比。如果用V表示加速系数,ΔK表示总投资的改变量即本期净投资,ΔY表示产量增加所引致的收入增量。其关系可以写成:

假设有一生产某种消费品的企业,资本—产量比率为5,即资本存量总价值是1年内产品销售价值的5倍。开始时拥有10台寿命不同的机器,每年要换1台,其重置投资是500万元,加速数怎样起作用,如表8-4所示。

表8-4 加速原理的运用 单位:百万元

续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在第1、2年,销售额没有变化,净投资为0,重置投资、总投资都是500万元。从第3年到第5年销售额递增,在第3年,销售额增加10%,而总投资增加100%。这说明总投资的增加速度是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率的,加速的含义源于此。

加速原理是西方学者对乘数理论的补充,是一个分析工具。乘数原理说明投资增加会引起收入成倍地增加,而没有注意收入变动反过来对投资变动的加速作用。可以说加速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大生产中固定资本比例较大的技术特点,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案例研究

现在许多国家都在争相申办奥运会,举办奥运会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举办奥运会要建设许多场馆以及附属设施,这是否有点劳民伤财呢?

对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单单从承办者的角度来看,可能是赔钱或者没有多大的利润;但是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大有好处的,且不谈政治、文化方面的意义,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会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比方说,我国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奥运会期间,来华的外国游客数量大大增加。他们在国内的花费就形成了我们的旅游收入,这笔收入中的一部分又会以工资、奖金、利润等形式分配给家庭。比如说,由于旅游收入的增加,有100万元作为收入分配给居民家庭,这便导致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假如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为70%,那么就会有70万元被家庭用来购买消费品,使社会总需求增加70万元。这样,这70万元又会以工资、奖金、利润等形式分配给居民,这将会再次增加国民生产总值,而且这70万元中又会有49万元被用来购买消费品,从而再次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如此往复循环下去,把所有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额累计起来,结果会造成国民生产总值增加额是最初旅游收入增加额的若干倍。正是看到了这种乘数效应,所以各国才会争相申办奥运会。

本章小结

1.国民收入不是单一指标,而是几个高度综合、相互关联的指标体系,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等,它们从不同的着眼点反映宏观经济总体情况。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总体经济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变量或指标。

2.国民收入核算的依据基础是宏观经济循环流动模型。市场运行中商品和货币相互交换,形成了交织相连的商品和货币流,对货币流的测量就构成了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模型。

3.计算GNP方法有两种:收入法和支出法,它们分别是从成本和去向的角度来统计的,从理论上来看两种统计结果应该一致。在现实中很复杂,一般以支出法为标准来校正。

4.有效需求是有支付能力或购买能力的需求,由一国国民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构成。投资等于储蓄或总收入等于总支出决定了一国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5.乘数原理分析经济活动中某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连锁或积累反应的结果;加速原理是研究收入(或消费)变动与投资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把加速原理与乘数原理结合起来可以建立经济周期模型。

基本概念

GNP      GDP   NNP   NI

PI       DPI   人均GNP 名义GNP

实际GNP    收入法 支出法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  资本的边际效率  投资乘数

思考与练习

1.画出并说明宏观经济循环模型。

2.说明国民收入指标体系中GNP和其他几个指标的关系。

3.计算GNP的方法有哪些?

4.什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和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5.什么是乘数理论和加速原理?

6.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10亿元

根据以上材料,请计算:

(1)国民生产总值(GNP)。

(2)国民生产净值(NNP)。

(3)国民收入(NI)。

(4)个人收入(PI)。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案例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日本满目疮痍,经济崩溃。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僧突然一反常态,带头吃喝玩乐起来。这和战后的悲惨气氛显得格格不入,也和他有德高僧的身份不符,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但是,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和其他一些文化名流,却对这位老僧的所作所为十分推崇,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禅宗境界,体现了佛家的慈悲胸怀,这是为什么?

单元实训

考察当地政府采取某项重大投资产生的乘数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