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资金流量表

中国资金流量表

时间:2023-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 资金流量核算第一节 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问题一、资金运动与资金流量核算资金流量核算是以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系统反映社会资金的来源、去向、流量、流向及余缺调剂状况的一种宏观核算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将资金流量核算理解为以收入分配和金融交易为对象的核算,反映生产过程结束后的收入分配、再分配、消费、投资以及资金融通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章 资金流量核算

第一节 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问题

一、资金运动与资金流量核算

资金流量核算是以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系统反映社会资金的来源、去向、流量、流向及余缺调剂状况的一种宏观核算方法。

社会产品的运动过程是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对立统一的过程。其中,实物运动是以商品和服务为载体的运动,包括商品的生产、交换和使用;而价值运动则与货币相关联,它主要指与收支、借贷相关的活动,包括收入的分配、再分配以及资金的使用及融通等。资金运动可以伴随实物运动而存在,也可以脱离实物运动而独立存在。前者如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取劳动报酬、消费者从商店购买货物;上述过程中既有实物产品的转移,同时又有资金的流动,因此资金运动表现为实物运动的镜像;后者主要是指金融交易。在金融交易中,资金运动可以脱离实物而存在,或者说无对应的实物。

在国民经济核算框架中,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和投入产出核算反映的都只是社会产品的实物运动过程。包括生产、交换、使用等。而伴随这些实物产品的转移而产生的资金运动则需要单独地进行反映,资金流量核算就承担了这样的使命,对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系统地核算既是核算体系完整性的要求,更是研究货币政策,管理宏观经济之必需。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现实的资金运动是怎样进行的?

图4-1是一张形象化的资金运行流程图。

货物和服务是图中的第一个模块。它是由生产创造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物和服务必须经过交易才能进入分配和使用。

图中的第二个模块就是货物和服务通过交易后形成的收入,这里的收入指的是原始收入,可以说生产形成的原始收入是资金流量核算的起点。

原始收入经过再分配后,形成了第三个模块的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也就是各单位最终可以进行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图中的第四、第五个模块反映了可支配收入的使用去向——消费和储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后剩下的部分就是储蓄。而储蓄是进行投资的来源,各部门的储蓄转化为投资,就是实物投资(或)非金融投资的过程,因此模块六也即投资模块。最后一个模块为净金融投资,这是总储蓄扣除实物投资后的差额,又称储蓄投资差。可以想象,现实经济中的各部门其储蓄与投资的规模是不同的。有些部门储蓄大于投资,有些部门则储蓄小于投资。当储蓄大于实物投资时,就说明该部门有部分资金结余下来,形成了金融资产;反之则说明实物投资中的一部分来自于借贷资本,即形成了金融负债。正是由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资金来源、资金规模、资金需求各不相同,这就需要通过金融的借贷关系,融通资金,各取所需。净金融投资或者说储蓄投资差既是实物运动的终结也是金融交易的开始。

图4-1 资金运动流程图

在这张图中,既有反映实物运动过程的(图中用虚线箭头表示,如生产、交易、消费、投资),也有反映资金运动的(图中用实线箭头表示,如分配、收入、储蓄、净金融投资等)。不难理解,资金运动的前几项内容都是与实物运动相对应的,或者是实物循环的镜像,而最后的金融交易部分,则脱离了实物运动而单独存在。

对上述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系统的反映就是资金流量核算。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将资金流量核算理解为以收入分配和金融交易为对象的核算,反映生产过程结束后的收入分配、再分配、消费、投资以及资金融通的过程和结果。

二、资金流量核算的产生与发展

资金流量核算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商品经济、信用活动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政策的研究密不可分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世界经济的动荡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历史上空前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秩序陷入严重紊乱,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社会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以往那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经济运行不要政府干预而完全由市场自行进行调节)已无法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于是人们逐渐意识到政府作用的重要性并开始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开始了复兴、建国之路,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复苏,但是之后出现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加剧又使得各国意识到:单纯的财政政策并不能摆脱经济困境,转而开始重视货币政策,试图通过金融市场对货币、信用进行控制,影响国民收入的规模和经济发展,资金流量核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资金流量核算最初在美国形成。其先驱人物包括:米切尔(W.C.Mitche 1874—1948)、柯普兰(Morris A.Copeland)等。

米切尔(W.C.Mitche),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尤其以在商业周期理论方面的研究而享有盛名,他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1920)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并一直指导工作至1945年。在货币研究方面,早在19世纪90年代,他就对美国在货币问题中面临的替代货币标准选择问题进行过探讨。1944年米切尔根据自己对货币问题的研究拟定了《支付的流量、概念和数据的初步调查》的备忘录,首次提出了资金流量的基本概念,并提出了从整体上考察资金动态的观点。

资金流量核算的另一个代表性人物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M.柯普兰教授,1944年应美国经济研究局之邀,他主持了一个研究项目,开始对美国经济中的货币情况进行统计描述。1947年1月柯普兰教授在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宣读了《通过美国经济跟踪货币流通》的论文,标志着资金流量核算的诞生。之后,柯普兰教授又吸收了米切尔教授关于从整体上考察资金动态的观点,潜心研究美国货币问题,并在1952年出版了专著《美国货币流量的研究》。书中对美国1936—1942年的资金流量进行了估算,并将国民经济分为不同的交易者集团和不同的交易类别,用会计复式计账的方法记录了各种交易者集团之间的货币流量,分析和描述了美国的经济现象,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金流量模型。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后人们继续对资金流量核算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其研究资金流量的方法之后被美国官方采纳与使用,最后出台了第一份官方货币流量报告《美国资金流通1939—1953》。

20世纪50年代后期,英、加、日、德、荷、苏等国家相继编制了本国资金流量表。由于资金流量核算作为一种对资金运动的描述手段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1968年联合国在对SNA进行修订时,把资金流量核算纳入SNA中,用资本筹集账户来综合反映资金流量。联合国1969年出版的《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体系》中规定了资金流量核算的指标。此后,联合国每年出版的《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统计》中也包含了资金流量的统计资料。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每年出版的《金融统计》则以资金流量核算作为主要内容。1993年重新修订的SNA,对资金流量核算进行充实和完善,把资金流量核算放到核算体系的更重要位置上。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经济落后、加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社会资金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资金绝大多数由国家计划统一筹集、资金融通方式十分简单,资金流量方面的统计资料仅限于财政、信贷平衡表。改革开放后,随着分配格局的变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资金融通方式和规模出现了很大变化,宏观经济管理对资金流量核算提出了迫切的要求,1985年,在国务院国民经济核算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了由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四部门组成的联合研制组,开始研究我国的资金流量核算。国家统计局在1986年试编了全国资金流量简表,1987年组织7个省市统计局开展资金流量表的试编。初步形成我国的表式和编制方案。1992年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施行方案中将资金流量纳入核算范围,并要求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1997年我国又对机构部门分类、交易项目等进行了较大的修订,1997年4月撰写了《中国资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作为各地区进行资金流量核算的指南,资金流量核算工作进一步规范。1997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在统计年鉴上公布了1992年以来的资金流量表。

三、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范畴

资金流量核算是对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而资金的概念涉及广义、狭义之理解。狭义的资金流量主要指金融交易的流量,而广义的资金流量则可将其从金融流量扩展到所有涉及价值收支的流量。由于对资金的定义不同,加上不同国家国民经济核算的完善程度不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在各经济管理机构中的分工情况不同,国民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以及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不同等原因,目前,各国实际核算的资金流量范围也有宽有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仅核算金融交易

这种资金流量核算的范畴最窄,仅有金融交易。从图4-1可以看到,这种范畴的核算的起点是储蓄投资差。一般来说,统计组织和管理系统较为松散的国家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各国银行一般采用此种核算范围。这时,资金流量表通常由中央银行独立编制和发表,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不再加工、整理。仅以金融交易作为核算范畴的优点是货币银行统计资料比较完整,编表的时间短,甚至可按季度编制,实用性强。但它与国民经济其他核算的协调性往往较差。如银行编表时部门的划分一般直接使用金融统计的分类方法,这与一般的国民经济分类是有差别的。另外,资金运用与来源与国民总支出的消费与投资之间的关联也不够紧密。使用者难以将资金流量核算资料与其他经济核算资料结合运用,从而削弱了资金流量表的应用价值。

(二)金融交易+部分非金融交易(储蓄、投资部分)

这种资金流量核算的范畴相对较宽,除了金融交易,还把总储蓄和实物投资部分纳入了核算范围,其核算的起点是“储蓄”。这样储蓄既是国民收入核算的内容,同时也是资金流量核算的内容,储蓄是国民收入核算与资金流量核算的交接点,在两种核算中的意义不同,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储蓄是收入的结余,而在资金流量核算中则是投资资金的来源。以储蓄为起点对资金流量进行核算一定程度上把资金流量表同其他核算联系起来。这类资金流量表,有的国家由中央银行编制,由国家统计部门做一些技术处理与调整;或由国家统计部门直接把与其他核算相联系的各种要求设计到总框架与各种分类中,由银行处理资料时根据上述要求来编制;还有的国家由银行提供基础资料,由政府统计部门编制。编制这类表的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中,其生产收支核算一般都比较规范化,英、美、德等国家编制的就是这类资金流量表。

(三)金融交易+最终产品的交易(GDP)

这种资金流量核算的范畴更宽,核算除了金融交易、实物投资和总储蓄外,还包括收入分配、再分配,其核算的起点是各部门的“增加值”。与第二类模式比较,它增加了收入分配交易的内容,而收入分配交易在国民收入(或GDP)核算中已经包含,所以存在一定的重复问题。但它更有利于观察整个分配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有利于综合分析生产、分配、使用以及各机构部门资金融通的相互关系。中国、加拿大目前采用的就是此种核算范畴。

中国之所以选择这种模式,是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和经济管理的实际需要有关。一方面,中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国有企业仍占主导地位,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干预要多于西方国家,我国收入分配的机制及相关信息取得途径尚不完善,因此迫切需要全面了解收入分配过程中各种联系和问题。在资金流量表中反映收入、分配与资金融通的联系,正是中国经济管理和制定现实分配政策的需要。另一方面,资金流量核算的主要基础是各机构部门账户,但在中国账户体系尚未正式建立之前,宏观经济管理已经对收入分配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将资金流量核算范畴扩大到增加值,既是适应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也反过来可以促进国民核算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理论上,资金流量核算的范畴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整个非金融交易领域。即金融交易+总产品的交易。这时核算的起点是“总产出”。如果采用此模式,那么资金流量核算的内容不仅包含了收入分配核算领域,而且还侵入到了投入产出(中间产品)领域,存在大量的重复核算,所以实际中并无国家采用。

综上所述,资金流量核算范畴的确定要根据各国宏观经济管理分析的需要和实际环境综合决定。我国目前实践中的资金流量核算属于模式三,因此中国的资金流量核算内容包括了收入初次分配核算、收入再分配的核算、可支配收入及其使用核算以及金融交易核算。后续章节将具体展开。

四、资金流量核算的原则与工具

(一)资金流量核算基本原则

1.分类原则

严格地说,分类原则不是资金流量核算所特有,但由于分类在核算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姑且将其单独作为一个原则提出。在资金流量核算中涉及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它直接构成了资金流量表的主词和宾词。

(1)部门分类原则

资金流量核算对象是各经济主体的货币收支活动,在中国,货币收支活动主要在以下五个范围内进行,一是居民的货币收支活动;二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货币收支活动;三是政府预算的货币收支活动;四是金融机构从事经营而发生的货币收支活动;五是国际对外往来的货币收支活动。因此,中国资金流量表中的交易者(部门分类)采用的是机构部门分类。即:住户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部门、政府部门,此外为反映对外资金货币往来,还设置了国外部门(有关机构部门分类的详细内容见总论)。这种分类,有别于投入产出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的经济活动性质分类。因此在进行资金流量核算和分析时,我们必须注意到核算及分析的主体是机构部门。我们讨论资金来源、去向、调剂余缺等状况时,涉及的主体是各机构部门。当然机构部门的划分是粗线条的,如果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在实际编表时,进行细分类。如可以将居民部门分成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金融部门可以按金融机构类型进行细分;企业部门也可以按行业细分。

(2)交易分类原则

交易分类是按交易性质进行的分类。机构部门之间所发生的货币收支活动可以伴随实物交易而产生,更可以伴随金融交易而开展。因此从交易性质区分,资金流动过程中包含金融交易和非金融交易(实物交易)。

非金融交易或实物交易是指与产品的实物运动相对应的资金流动,其特点是交易的结果使货币所有权和货物服务的所有权发生变更,如居民从商场购买商品,货币所有权从居民手中转移到卖者手中,而货物的所有权则从卖家转移到了买家。

非金融交易包括经常性交易和投资性交易。所谓经常性交易是指各部门日常的收入和支出,是非金融交易中除投资交易以外的收支活动。包括劳动报酬收支、财产收支、财政收支、转移收支等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收支,也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性交易则是机构单位为扩大再生产或增加实物储备而发生的收支。其收入就是投资性收入,主要由储蓄转化而来,也包括部分资本转移的收入,其支出则是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增加储备、或购买其他非金融资产的支出,包括部分的资本转移支出。反映各机构单位实物投资来源、去向及余缺情况的交易就是投资性交易。

金融交易则是各部门围绕金融资产和负债而发生的交易活动。或者说是与金融债权的产生和清偿有关的交易。分国内金融交易与国外金融交易。

经常性交易、投资性交易与金融交易的区别在于经常性交易本身不会引起资产负债存量的变化,而非金融投资或者金融交易则可以改变资产与负债的存量。举例来讲,劳动者获取劳动报酬,属于收入分配,是经常性交易,但如果他从银行提取存款,就属于金融交易;同理,住户购买消费品属于消费支出,但如果是购买住房,则是实物投资。

资金流量核算涉及的交易分类可用图4-2来表示。

根据图4-2的交易分类,我们不难理解图中的(1)就是资金流量核算的第一种范畴;(1)+(2)则是资金流量核算的第二种范畴;(1)+(2)+(3)就是资金流量核算的第三种范畴。

图4-2 资金流量核算的交易分类

2.复式计账原则

资金流量核算采用复式记账原则,对每笔交易都作双重记录。例如在实物交易部分,一个部门的收入同时是对应部门的支出。收入记录在来源方,支出记录在使用方。在金融交易部分,一个部门的金融资产增加(或减少),同时是对应部门的负债的增加(或减少)。金融资产的增加或减少记录在使用方,金融负债的增加或减少记录在来源方。这一记录原则使得资金流量表的各种收入、支出和金融流量始终保持收支相等、借贷对应的平衡关系。整张表的上下、左右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平衡系统,资金运动来龙去脉一清二楚。

3.权责发生制原则

与国民核算的大原则一致,资金流量核算在记录各机构部门收支、转移、资金交易时按照所有权或责任确认的时间作为核算时间标准,凡是发生在当期的收支,无论其款项是否结算,均作为本期交易核算。

4.计价原则

资金流量核算以现期市场价格作为计价依据。其中实物交易部分采取市场价格原则,与生产账户价格一致;金融交易中货币市场交易按交易工具的面值计算;资本市场按发行价格而非市场交易价计算。

5.取净值与合并原则

这是资金流量核算金融交易核算部分所特有的原则。将在后续内容中介绍。

(二)资金流量核算基本工具——资金流量表

资金流量核算的具体内容是通过资金流量表来体现的。资金流量表就是根据上述核算的基本原则对各机构部门之间的各种交易进行具体反映的统计表式。表4-1是一张标准式的资金流量表。

表4-1 标准式资金流量表

如表4-1所示,资金流量表一般采用交易项目×机构部门的交叉分类。主词(横行标题)反映交易项目,根据交易的类型分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实物交易又分经常交易(经常性账户)和投资交易(投资账户),每一账户内部根据交易的性质又有不同的分类。宾词(纵栏标题)是各机构部门,在每个机构部门下又列出“来源”和“使用”,前者记录收入和资金来源,后者记录支出或资金流出。据此可以对各机构单位内部及相互之间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系统地记录、反映。满足经济分析的需要。

表4-1标准式资金流量表只是核算的一个基本框架,各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其部门分类、交易分类也可以根据实际有所侧重。中国的资金流量表将实物交易与金融交易部分分别核算。这样就产生了两张资金流量核算表式,实物交易表和金融交易表。下面主要介绍中国的实物交易核算和金融交易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具体内容。

第二节 实物交易核算

实物交易核算记录伴随产品和要素的实物流动所产生的价值流,包括收入分配核算、可支配收入形成与使用核算、非金融投资核算等。通过核算主要反映生产过程所创造的收入如何在参与生产过程的机构部门之间进行分配,如何在机构部门之间进行转移,以及各机构部门形成的可支配收入如何用于消费和储蓄,各机构部门的非金融投资的资金余缺及融资情况等。

一、收入分配核算

我们知道,生产者生产出产品之后,必须通过交换获取收入(货币),而这些货币还需经过一系列的分配、再分配过程才能形成各部门最终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因此,分配就是指生产过程所创造的产品价值依照一定的规则被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及个人所占有,形成最终收入用以购买商品和劳务,从而实现国民生产成果的最终使用的过程。收入分配本身既不创造价值,也不是货物服务使用。但分配的形式、规则、数量结构却对非金融投资、金融交易乃至整个再生产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分配在再生产过程中起着连接生产和使用的桥梁作用,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分配问题不协调,整个再生产过程就无法正常运行,经济增长与发展也就是一句空话;分配还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分配直接决定了利益关系,而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关系,当今社会,制度的变革、生产力的解放、社会的和谐全都离不开利益关系协调这一作用机制,而利益的实现及实现程度,恰恰是由社会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来决定的,可见分配对于宏观经济管理、对于协调社会矛盾、对于实现经济增长、全民生活水平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资金流量核算将收入分配纳入核算内容,正是适应了这样的多方需求。通过对收入分配流程的监控,可以直观地反映各机构部门收入来源、去向、合理程度及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范围内的收入分配是一个由多种手段、多种方式构成的过程,整个分配过程从流程上看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阶段。

(一)收入初次分配核算

所谓初次分配是指生产成果在生产部门内部或生产者之间所进行的直接分配。也就是说初次分配活动的性质具有交换性,其产生的分配流量与生产有关,其收入属于生产性收入。这在过去的MPS体系中理解起来更为容易,因为在原有的MPS中,有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区别,所以所谓的初次分配仅限于在物质生产领域内部及其相互之间发生的收支活动,如果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发生收支关系;或者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收支关系都属于再分配。然而,在现在的SNA系统下,已经不存在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概念,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部门都是生产部门,这时初次分配的范围就大大扩展,因此,我们现在如果要定义初次分配的话,确切地说应该是:对参与生产过程的要素所有者以及政府所进行的分配,其中包括参与生产过程的资产出让产生的财产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阶段体现的分配原则主要是效率优先的原则。同时还要兼顾公平。

那么如何在要素所有者和政府之间进行分配?参与分配的要素有哪些?分配的具体依据是什么?这是收入分配理论研究者或者职能部门所应该探讨的问题。由于分配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些涉及价值评判问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观点,这里不作讨论。目前在我国的收入分配中,主要按生产要素所有者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多寡以及要素的贡献程度来进行分配。

收入初次分配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生产成果的直接分配,第二个层次则是财产性收入的分配。图4-3反映了初次分配的两个层次及具体内容。

图4-3 初次分配流程图

图4-3表明:就全社会看,生产成果(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出来之后,首先要经过第一层次的分配。遵循按生产要素多少及贡献大小进行分配的原则,劳动要素的所有者(居民)、资本要素的所有者(企业)以及政府(可以看成是某种管理要素的所有者)都会从生产成果的直接分配中获取收入。其中政府获取的是生产税净额部分;居民获得了劳动者报酬;企业获得了营业盈余,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这些分配流量的概念及内容在收入法GDP核算中已有具体解释,此处不再赘述。读者可以从分配项目的角度再次对其进行理解。如这里提到的劳动者报酬,不仅包括工资,还包括奖金、津贴和其他劳务收入,甚至还包括社会保障缴款。这些都是收入初次分配的具体内容。图中两侧还有“国外”“进口税”两个内容,这是因为从国民所得的角度看,可能还有部分来自于国外的要素收入、进口税等(当然支付国外的部分也应该相应扣除)。

国内生产总值经过第一层次的直接分配后,初次分配并未全部完成,之后还要进行第二层次的分配——财产收入分配。

所谓财产收入是指由于资产的所有者将其所拥有的资产的使用权让渡给其他单位使用而从对方获得的回报。财产收入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产生财产收入的资产只是让渡了使用权,而没有改变所有权,即双方只是发生了资产的租赁、借贷活动,而不是资产买卖活动。在借贷活动中,交易双方的资产存量并没有改变,所以其产生的收入仍属于收入分配的流量。其次,产生财产收入的资产只是某些特定类型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和有形的非生产资产(如土地、矿藏),并不包括生产资产。因为如果是生产资产(如机器、厂房)发生借贷行为,就会被认为是所有者向承租方提供了营业租赁业务,要作为生产活动进行核算,不属于分配活动。可见,财产收入理应纳入收入分配范畴。

财产收入的类型主要有利息、红利、地租、外国直接投资的再投资受益、属于投保人的财产收入等。其中:

利息:是指金融债权类资产所有者应收的一种财产收入,是按照双方约定的金融契约的条件,债务人在给定时间内有义务支付给债权人的金额,不包括本金偿还。产生利息的金融资产包括存款、贷款、股票以外的证券以及其他应收应付款项。

红利:是指企业已分配的、归股票和股权所有者应收的财产收入。对于具有准公司性质的非法人企业,其所有者所提取的收入从性质上看类似于股东从公司获得的已分配红利,因此也作为红利记录。

地租:是指土地或地下资产的所有者从承租方获得的收入,针对地下资产的租金常常称为特许权使用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随土地出租的还包含土地上的建筑物或固定资产的话,则必须区分土地出租所产生的租金和建筑物、固定资产出租所带来的收益,前者属于地租,而后者则是提供服务的产生,不属于收入分配。

外国直接投资的再投资受益:是指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中按照股权比例应属于外国直接投资者的部分。这部分收入并没有汇给外国直接投资者,而是留在外国直接投资企业中,但为了体现对外关系,国民核算中对这部分进行了特殊处理(改道转向),即首先假定这部分收入已经汇给了外国直接投资者,然后又由外国直接投资者增加对该企业投资。所以这里的第一个过程要记录为原始收入分配,后一个过程则要在金融交易中记录为金融交易。

属于投保人的财产收入:是指保险专门准备金用于投资之后取得的收益。由于保险专门准备金来源于投保人所交付的保费,故可看成是投保人将资金使用权让渡给保险公司,其产生的收益视同投保人的财产收入。

综上所述,生产成果经过第一层次的直接分配和第二层次的财产收入分配之后就形成了各部门的原始收入。不同部门,由于其性质不同,收入分配项目的收入支出也会有所差异,如居民部门通常是劳动者报酬的收入部门,企业部门往往是劳动报酬的支出部门;生产税在政府部门通常表现为收入,而在企业部门大多表现为支出;而财产收入在各个部门既可以是收入、也可以是支出。因此各部门的原始收入=增加值+劳动者报酬收支差+生产税收支差+财产收入收支差,具体到不同的部门,就有如下的关系式:

企业的原始收入=增加值-支付的劳动报酬-支付的生产税净额

        +(得到的财产收入-支付的财产收入)

政府的原始收入=增加值-支付的劳动报酬+得到的生产税净额

        +(得到的财产收入-支付的财产收入)

住户的原始收入=增加值+(得到的劳动报酬-支付的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

        +(得到的财产收入-支付的财产收入)

上述住户部门之所以会有劳动者报酬支出是因为我国的住户部门包含了个体经营者,当其雇用其他人时,就会发生劳动报酬支出。

就部门和整体的关系看,所有机构部门的原始收入合计就是国民总收入。

国民总收入,简称GNI,是Gross National Income的缩写。这个指标就是过去我们熟知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为了避免引起歧义,在SNA1993中,已经废除了这个称呼,而改称国民总收入(GNI)。因为这是一个度量收入的总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经过初次分配之后所形成的原始总收入。换句话说国民总收入就是一国经济总体当期从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获得的生产性总收入。

结合收入形成过程考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初次分配收入也就是来自于非常住单位(简单地称其为国外)的生产性收入总量,包括来自非常住单位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和财产收入,考虑到常住单位的生产成果也可能分配给非常住单位,因此要扣除上述相应地对国外的支付。因此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额

      +来自国外的生产税净额+来自国外的财产收入净额

上式中的后三项合计习惯地被叫做“国外净要素收入”

即有: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上式说明,如果收入分配发生在国内各部门之间,则一部门的收入等于另一部门的支付,合计时两者互相抵消,国民总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致的。因此如果一个国家不存在对外往来,完全封闭的话,那么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总收入是相等的。但这样的假设几乎不存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国内机构部门和国外间发生收支往来越来越频繁,就存在着大量的要素分配差额,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总收入的差距是必然的。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存在大量的对外净金融投资,以及对外劳务净输出,其获得的国外净要素收入较多,国民总收入大于国内生产总值。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图4-4 2000—2009年中国GDP、GNI之比较

图4-4是中国近年来的国民总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值的对比图,2004年之前,中国的GDP大于GNI,说明我国在原始收入分配方面不占优势,2004年之后,两者大小发生逆转,预示我国的对外投资和劳务输出扩大,从而取得了要素收入的净流入。这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在国际经济中地位日益突出的一种表现。

(二)收入再分配核算

收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基础上所进行的,通过现金或实物转移所实现的收入的间接分配活动。之所以在初次分配之后还要进行再分配,因为初次分配只是对要素所有者进行的分配,从全社会看,尚有一些特殊的群体,可能不具劳动能力(如智障人士),又或者不能凭借对生产要素的占有和交换来获取收入,即使上述问题不存在,那么由于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差异也可能导致原始收入在各部门或居民之间分配不均或者不合理,因此,为了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均衡发展,原始收入还得借助各种非交换性的手段对收入进行重新分配。各种非交换性的分配手段被称为转移。

综上所述,收入的再分配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基础上进行的,是生产成果的间接分配。第二,再分配的起点是原始收入。第三,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是转移收支。

有关转移概念在本书第一章中已经提到。根据转移的对象不同有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收入再分配中的各项转移仅指经常性转移。

经常性转移主要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障缴款和社会福利、其他经常转移三类。

1.现期所得税等经常税;是指政府针对住户和企业所征收的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资本收益税、彩票收入税等,还有一些经常征收的以资产或投资为基础的税也常作为经常性转移核算。所得税通常由其他部门向政府部门转移,形成政府部门的转移收入。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资金来源。

2.社会缴款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缴款和社会保险福利是围绕政府组织实施的社会保险计划所发生的经常性转移收支。社会保障缴款是住户部门为保证在未来某个时期能够获取社会保险福利给付而向政府缴纳的保费,是住户的转移性支出、政府的转移性收入;社会福利包括社会保险福利和社会救济福利。社会保险福利是社会保险计划向投保人支付的保险金,如失业金、退休金、医疗费报销等。对住户来讲是转移性收入。社会救济福利是指通过社会福利计划向符合条件的住户作出的支付。如住户从政府或相关机构领取的困难补助、救济金和助学金等。在国民核算中,此项目称社会补助。

3.其他经常转移:其他经常转移就是除上述各项之外的经常性转移活动。包括政府内部转移、各国政府间转移、政府向国际组织缴纳的会费、各种罚没、住户间转移、非寿险保费与索赔、抽彩赌博、赔偿等。

各单位的原始收入经过上述各种途径的转移收支后,就形成了最终可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可支配收入。再分配流程图参见图4-5。

可见,与初次分配相比,收入的再分配的性质是交换性的,与初次分配更强调生产效率不同,再分配在分配的原则上更兼顾公平与发展。因此在讨论社会公平性、收入分配的均衡度和社会和谐关系研究的时候,更多地可以从收入再分配的角度考虑。

图4-5 国民再分配流程图

二、可支配收入及其使用核算

(一)可支配收入形成

可支配收入是体现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结果的一个总量指标。之所以称其为“可支配”,因为这个收入是最终可以用来进行自由支配(即消费支出)的最大数额。

根据收入分配的流程,可以得到:

原始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可支配收入

一国所有常住机构部门可支配收入的合计就是国民可支配收入。就国家整体看,国民可支配收入也可以理解为国民原始收入或国民总收入经过与国际之间的转移性收支后最终可以进行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国民可支配收入=∑各机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

       =国民总收入+(来自非常住单位的转移性收入

        -支付给非常住单位的转移性支出)

       =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

       =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

这里的可支配收入实际上是指可支配的总收入,如果从中扣除折旧,可以得到“可支配净收入”这个指标。

(二)可支配收入使用

从前面的定义知道,可支配收入是指最终可以用来进行消费和储蓄的收入。因此可支配收入的使用就是指实际最终的消费支出以及把消费后结余的收入作为储蓄。

最终消费支出是指当期用于获得最终消费用货物和服务所花费的费用支出。从消费主体看,包括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从消费的内容看,有货物消费和服务消费;从消费品的具体分类看,有食品消费、日用品消费、居住消费等等;此外还可以从支出金额和实际获得的角度区分为最终消费支出和实际最终消费。这部分的内容在GDP使用核算中已经详述。在中国的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表中,有关消费核算的项目只有“最终消费总量”、“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三个内容。

可支配收入的另一个使用内容就是储蓄。储蓄是可支配收入扣除最终消费支出后,余下的差额部分。储蓄是各机构部门实现实物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国内各机构部门的总储蓄之和称为国民总储蓄。在核算中,储蓄只是作为一个平衡项出现,并无具体的表现形式。

关于资金流量表中的“总储蓄”这个指标,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同机构部门的总储蓄与可支配收入在数量上存在着不同的关联,储蓄有可能出现负数。如:住户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一部分用于消费、结余部分就是储蓄;政府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主要用于最终消费,如果有剩余就形成政府储蓄,如果不够用,政府储蓄就可能是负值,即经常性预算赤字。而主要承担生产、服务职能的企业部门(包括金融企业部门与非金融企业部门)不存在生活性消费,其最终消费为零,因此,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全部转化成储蓄,储蓄额从数量上就完全等于其可支配收入。二是,核算表中的储蓄是指“总储蓄”。而“总储蓄”和“净储蓄”的差别就在于是否包含折旧。此外,还需注意宏观核算出现的“总储蓄”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存款是有区别的。总储蓄是可支配收入扣除最终消费后的余额,而银行存款只是人们进一步利用收入结余的形式之一——将余额存入银行。总储蓄的内涵比银行存款要广泛得多。

三、非金融投资核算

非金融投资又称实物投资,是指机构单位在核算期内围绕非金融资产而进行的交易。交易的结果会产生各部门非金融资产的存量发生变动。对非金融投资进行核算,首先需要理清非金融资产的一些特点及性质。

资产,是国民经济核算中最常出现的一个概念。核算中所提到的资产,即为经济资产。对于经济资产,SNA1993是这样定义的:“执行价值储藏功能的实体,并有机构单位单个地或联合地对它行使所有权,通过在一定时期内使用或持有这些实体,所有者可以获取经济利益”。概括而言,经济资产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资产的所有权已经明确;二是资产可以被有效利用并可以带来未来收益。据此定义,可以进一步对资产进行类别划分。

资产按其形态有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之分。其中非金融资产就是在非金融交易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资产。根据产生的途径,非金融资产又有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之分。生产资产就是生产过程创造的并可以用于生产过程的实体。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存货及贵重物品等。而非生产资产的形成往往不是由生产过程创造的。如天然存在的土地、矿藏资源等。专利权与商誉也属于非生产资产,是无形的非生产资产。

由此可见,实物投资或非金融资产投资也就是指各机构部门为获得固定资产、存货、贵重物品、土地、矿藏等资产所进行的投资性活动。活动的结果表现为这些资产的净增加。

从一国的经济总体看,一定时期生产资产的交易在实物上就对应着当期产品的积累。所以,非金融投资核算中的生产资产核算部分实际上就是GDP使用法核算中的资本形成核算的内容。只是两者核算的角度不同,GDP使用核算中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角度进行,而这里是作为购买资本品的投资支出角度进行核算。中国目前的非金融投资形成主要核算固定资产和存货两大部分。贵重物品暂不核算。其中固定资本的核算数据主要源于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存货变化资料主要依据各主要产业部门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估算。

至于非金融投资中的非生产资产部分,原则上也是统计按照当期购买非生产资产所付的价款扣除出售非生产资产所得的价款的净值部分。实践中从整个国民经济看,这部分的数额很小,核算中也尚存一些困难。因此一个核算期内发生的非金融投资基本上等同于资本形成总额。

在中国的资金流量实物交易核算表中,有关非金融投资的核算栏目包括: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和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四个栏目。

四、储蓄投资差的形成

从事非金融投资有两部分的资金来源,一部分来自于储蓄,储蓄是实物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除此之外,资本转移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机构单位带来投资上的帮助。在第一章已经解释了资本转移的概念就是指机构单位之间单方面地可以带来资产负债变化的交易。与经常转移相比,资本转移具有规模大,发生频率低、发生无规律的特点,由于资本转移的目的就是用于投资,所以资本转移的数额也就是投资资金的一部分。

资本转移的类型主要有资本税、投资补助、其他资本转移等。

资本税是指不定期地对机构单位所拥有的资产或净值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如地产增值税),或者是对机构单位接收的资本转移征收的税(如遗产税、赠与税等)。

投资补助是指政府向各机构单位或国外拨付的用于这些单位获得固定资产的款项或实物。

上述类别以外的资本转移就叫其他资本转移。如政府向企业提供的巨额亏损补贴,各单位之间进行的遗产转移与赠与等等。

对一个机构单位而言,有资本转移收入,也可能会有资本转移支出。两者的净额叫资本转移净额。

至此,各部门的非金融投资的投资性资金来源=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它们的投资性支出也就是非金融投资。投资性来源与投资性支出之间的差额叫净金融投资,或称储蓄投资差。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实物投资支出=储蓄投资差(净金融投资)

上述等式表明,当一个机构部门的投资资金来源大于实物投资支出时,储蓄投资差就是正的,即该机构部门的资金产生了结余。反之,如果一个机构部门的投资性来源少于其投资性支出,储蓄投资差为负。这种情况说明该部门的资金发生了短缺,其投资资金中有部分是借贷而来的。在不同的机构部门中,居民部门一般都是资金盈余的部门,而企业部门往往就是资金不足的部门。

之所以将这个差额称为“储蓄投资差”,因为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投资性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由储蓄转化而来的,转移性收入只是一小部分;同样的道理,投资性支出中,主要的内容也就是资本形成的支出,因此投资性收入减去投资性支出也就是储蓄与投资的差额。经济学上所定义的“储蓄投资差”常常就是用储蓄减去资本形成的差额来表达一个部门或经济总体的资金余缺状况的。

与之前出现的“总储蓄”指标类似,“储蓄投资差”或“净金融投资”这个指标也不过是一个平衡项。它是实物交易的结束,但又是金融交易的起点。因为在整个经济系统中,有的部门资金有余,有的部门资金不足,那么资金有余的部门就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把资金借出去以取得资金的增值,同样资金不足的部门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借入资金。伴随着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而产生的资产、负债关系正是金融交易所要研究的。储蓄投资差因此又可称之为“净金融投资”。

中国资金流量核算实物交易部分的主要核算内容及产生的主要统计指标可以通过图4-6来简要概括。

图4-6 资金运动过程及相关指标关系图
注:图中带的指标在资金流量表中均作为平衡项出现

图4-6显示,在实物交易部分,资金运动经历了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可支配收入使用、非金融投资、最后向金融投资过渡的几个过程。在初次分配阶段,增加值通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财产收入等项目的收入,形成了各机构部门的原始收入,原始收入经过再分配阶段的转移性收支就形成了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的余额就是储蓄;储蓄是进行实物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储蓄加上资本转移之后形成的投资资金来源与实际投资支出之间存在差额,这个差额就是净金融投资。对具体部门来说,有些部门的净金融投资为正,资金流出,形成金融资产,有些部门净金融投资为负,资金流入,形成金融负债,于是金融交易就产生了。

资金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重要的关系式包括: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财产收入等收支差=原始收入

      原始收入+经常转移净收入=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总储蓄

      总储蓄+资本转移=实物投资+净金融投资

五、中国的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

(一)企业资金流量表的形成

图4-6所描述的资金运动流程,我们也可以通过资金流量表来完成。下面我们先以单个企业部门为例,说明企业资金流量表的编制过程及相互关系。

例 我国2008年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数据如下:

增加值185950.3亿元,劳动者报酬支出67533.3亿元,生产税净额42577.3亿元,财产收入14428.4亿元,财产收入支出19609.3亿元,经常转移支出9856.2亿元,经常转移收入1361.8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3162.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95647.7亿元,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7685.1亿元。据此可以编制出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见表4-2。

表4-2中,企业的各种收入记录在“来源”方,各种支出记录在“使用”方,括号里面得到的是平衡项数据,包括企业的原始收入、可支配收入、总储蓄、净金融投资等。其中原始收入、可支配收入、净储蓄都代表企业的收入,记录在来源方,而净金融投资表示的是资金的使用,记录在支出方。具体数据计算式如下:

企业的原始收入=增加值-劳动者报酬支出-生产税支出+财产收入-财产支出

       =185950.3-67533.3-42577.3+14428.4-19609.3=70658.8(亿元)

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原始收入+转移收入-转移性支出

        =70568.8+1361.8-9856.2=62074.4(亿元)

由于企业部门没有最终消费,所以其可支配收入全部转化为储蓄,即

总储蓄=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可支配收入=62074.4(亿元)

企业的投资性收入=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62074.4+3162.6=65237(亿元)企业的投资性支出=资本形成+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95647.7+7685.1=103332.8(亿元)

净金融投资=投资性收入-投资性支出=65237-103332.8=-38095.8(亿元)

表4-2 2008年非金融企业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  单位:亿元

从企业的资金流量表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企业增加值是如何经过初次分配、再分配形成可支配收入和储蓄,并最终用于非金融投资的。最后,其从事非金融投资的资金来源小于其实际非金融投资,这就产生了38005.8亿元的资金缺口。即企业部门的净金融投资是负的,或者说企业部门是金融负债的部门。这就完成了实物交易向金融交易的过渡。

以上仅以非金融企业部门为例来编制的部门资金流量表,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根据有关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的资金流量数据编制出相应部门的资金流量表。将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的资金流量表并列在一张表上就是全国的资金流量表。表4-3就是一张全国的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

由表4-3可见,中国的资金流量表是一种二维平衡表,采用交易项目×机构部门的矩阵结构,表中的行就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实物交易项目。各交易项目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之前多次提到的资金运动全过程。矩阵各列表示各机构部门,包括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政府、住户和国外部门。每个机构部门下分来源和使用两列。左边为使用,记录各种支出或资产获得,右边为来源,记录各种收入或负债发生。从纵向看,每个机构部门下的来源与使用两列构成了每个机构部门独立的资金流量表或资金流量账户。

如果不考虑统计误差,资金流量表中有两个基本的平衡关系: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内部平衡也就是指部门内部的平衡或纵向平衡。即各部门使用方各交易项目的合计等于来源方各交易项目的合计。反映每个部门内部收入与支出的来源项目和去向项目。外部平衡也就是横向平衡,也就是每个交易项目在各部门之间的平衡。即针对每一个收入分配和资本转移交易项目,各部门使用方合计等于各部门来源方合计。可以反映通过该分配手段,各种流量的来源部门和去向部门。

结合表4-3,仍以非金融企业部门为例,表中的内部平衡关系表现为:

使用列的项目合计=来源列的项目合计

即:185950.3+14428.4+1361.8+3162.6=67533.3+42577.3+19609.3

       +9856.2+95647.7+7685.1+(-38005.8)

表中的外部平衡关系,以“劳动者报酬”这个交易项目为例,其各部门运用合计=各部门来源合计,即

67533.3+4325.8+23155.9+55052.1+634.6=150511.7+190

劳动者报酬的运用方(支付)有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而劳动报酬的来源方主要是国内住户部门。即企业、政府和住户支付的劳动者报酬主要流向了国内住户部门。

第三节 金融交易核算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交易

金融交易是指通过金融市场、影响到金融资产或负债变化的各种经济交易。要了解金融交易,首先需要了解金融资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金融资产及其分类

1.金融资产的特点

首先,金融资产是经济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非金融资产对应的一种资产类别,它同样具有所有权和收益性两个条件。所有权条件是指作为金融资产必须能够确定所有权,知道它归属于一定的单位或个人。收益性条件即是指金融资产的使用能带来一定的收益。金融资产的收益性是指:所有者将资金的使用权过渡给其他单位之后,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债权人的身份向负债人追索本金并获取一定的增值收益(通常称财产性收入)。也就是说金融资产所有者可以通过分享其他单位的生产成果而获益,而非金融资产的所有者是通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非金融资产创造利润而获取收益的。

第二,金融资产是以货币信用的形式产生和存在的,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它需要借助于一些有形的载体(金融工具)而存在。

第三,与非金融资产明显不同,金融资产具有对称性。即:除去一些特殊的金融工具(如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外,绝大多数的金融资产都有其对应的金融负债。资产和负债是对称的。例如,流通中的现金,对于拥有者来讲就是一种金融资产,而对于发行者(中央银行)来讲,它就是一种负债。

此外,金融资产还具有比较典型的可流通性、可兑换性、可转让性等特点。

2.金融资产(金融工具)的类型

为了满足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不同要求和不同金融条件,金融市场上设计了不同的金融工具,由此形成了不同的金融资产类型。根据资产的流动性及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特征,金融工具或金融资产有以下几种类型:

(1)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monetary gold and SDRs)。货币黄金[1]是指货币当局持有的作为国际储备的黄金;特别提款权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的通货,它由基金组织各成员国持有,作为国际储备使用。与其他金融资产不同,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没有债权和债务的对称性,也就是说它们只是作为货币当局的债权出现,而不表现为任何一方的负债[2]

(2)通货和存款(currency and deposits)。通货包括流通中的货币和铸币,既包括本币,也包括外币。存款是金融机构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款项,存款人可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信用业务,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住户储蓄存款、财政存款、外汇存款和其他存款等。通货是发行机构的负债,持有者的资产。存款对持有者来说是其资产,而对吸收存款机构来说是负债。

(3)股票以外的证券(securities other than shares)。股票以外的证券是一个体现排除法的概念,即排除了股票以后的证券,指由购买者承购的或因销售产品而拥有的、可在金融市场上交易并代表一定债权的书面证明,包括票据、国债、存单、债券等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证券。这些证券的共同特点是它们赋予持有者在约定的时间收取确定数额的货币收入的权利,是持有者的资产,是发行人的负债。

(4)贷款(loans)。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照一定的利率贷给客户并约期归还的信用业务,包括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可以是本币贷款,也可以是外汇贷款。贷款是金融机构的资产,是借款人的负债。

(5)股票和其他权益(shares and other equity)。股票和其他权益是指股东对公司净资产所拥有的权益。其中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的股份凭证;其他权益是机构单位以直接投资的方式,用股票、债权性证券以外的有形资产(土地、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存货和资源资产等)或无形资产(商标、专利权、土地使用权、特许使用权和商誉等)以及货币资金直接向其他单位进行的投资,通常以股权证、出资证明书、参与证或类似的单据为凭证。与其他证券不同,股票和其他权益的要求权没有事先约定的时间和金额。股东能通过股票有偿转让收回其投资,但不能要求公司退还本金,故此通常认为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而不是公司的债权人。但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着眼于股东和公司属于不同的机构单位且他们之间存在明确的资金流动,故而类比其他证券的处理方式,规定股票和其他权益是股东的资产,是公司的负债。

(6)保险专门准备金(insurance technical reserves)。保险专门准备金是指住户对人寿保险和养恤基金的净权益以及预付保费和未决索赔准备金。保险专门准备金虽然由保险公司持有,但不是保险公司的资产,而是投保人的资产,是保险公司的负债。

(7)其他应收应付款(other accounts receivable/payable)。其他应收应付款包括商业信用和预付款,以及其他各种应收应付款项,是提供信用、预付、应收一方的资产,接受信用、预收、应付一方的负债。

上述金融资产的分类是SNA1993的标准分类。各国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细分或定义。尤其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出现,将金融衍生工具作为独立的金融资产类别单独进行核算已势在必行。[3]

(二)金融交易

金融交易是指机构单位之间、机构单位和国外间所发生的能引起金融资产所有权变化的交易,包括与金融债权的产生与清偿有关的所有交易。一个机构单位在一个核算期内获得的金融资产减去发生的金融负债称净金融投资。

引起金融资产所有权变化的交易有两类:第一类是货币性实物交易;第二类是严格的金融交易。广义的金融交易包括上述两大类,而狭义的金融交易则仅仅包括第二种情形。

货币性实物交易是指金融工具与非金融工具的交易,例如居民用现金购买商品,企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就是这种类型的交易。在此种交易中,金融资产所有权的变化是为了充当实物交易的媒介。这种交易具有以下两种特点:第一,交易的结果会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产生“市场结清”。以居民用现金买商品为例,现金所有权从居民手中转到了商家,而商品的所有权同时从商家转移到了居民手中。居民和商家之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结束,两者互不相欠,这就是所谓的“市场结清”。第二,交易会发生资产所有权的变化,但从任何一方看,其资产所有权的变化都只出现一次,因此会导致该机构单位金融资产的变动与金融负债的变动在数额上不等,从而会影响该机构单位的净金融投资水平。仍以“居民用现金购买商品”为例,交易过程中居民的现金资产减少,商家的现金资产增加,但对交易的任何一方来看,其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变化只出现一次,也就是说居民用现金购买商品后,其拥有的现金资产减少了,但不会出现相应的金融债权产生;同样的道理商家卖出商品收到货币,会使得现金资产增加,但也不会产生相应的金融负债。由于双方的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变化只出现一次,所以货币性的实物交易必然会影响到其净金融投资的水平。

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是指金融工具和另一种金融工具的交易。例如居民用现金购买股票,银行发放贷款给企业都属于这种类型。纯粹的金融交易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机构单位之间交易的对象不涉及实物,而只限于金融资产,因此是一种金融工具与另一种金融工具的交换。上例中“现金”“股票”“贷款”都是金融工具的类型。第二,金融交易的结果并未发生实际资源的转移,而是一种资金的借贷行为,产生金融债权和债务。以“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为例,这个交易中,对企业来说获得贷款只是取得了资金的使用权,而并无所有权,同样,银行虽然将资金贷给了企业,但并未失去对资金的所有权。银行和企业之间产生的是一种资金借贷关系。银行是债权方,拥有资产;企业是债务方,承担负债。第三,金融交易产生金融资产存量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对双方来讲都是双向的。即金融资产的变动伴随着负债的等额同向变动,或者是一项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变动必然伴随着另一项金融资产(或负债)的等额反向变动。交易的结果导致机构单位的金融资产变动与金融负债变动在数额上相等,因此,它不会影响该机构单位的净金融投资水平。仍以“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为例,对银行而言,“存款资产”减少,同时“贷款”资产等额增加;对企业而言,“现金资产”增加,同时“贷款”负债等额增加。由于是双向对等,所以最后金融交易的结果都不会影响两个单位的净金融投资水平。

本小节涉及的金融交易是指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即类型二。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到,金融交易与货币性实物交易(收入分配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金融交易只是有偿地转移资金使用权,并不转移资金的最终所有权,而货币性的实物交易既转移了资金的使用权,又转移了资金的所有权。金融交易本身属于生产活动(服务的生产),而货币性的实物交易属于收入分配活动而非生产活动。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货币性实物交易环节,一笔货币性实物交易可以分解成两笔交易,一笔涉及实物所有权变化的非金融交易,另一笔则是涉及金融资产或者负债变化的金融交易。如果在非金融交易中增加了机构单位的资金来源,如获得收入,则金融资产随之增加或金融负债随之减少;反之,如果在非金融交易中增加了机构单位的资金使用,如消费支出,则就有金融资产随之减少或金融负债随之增加。非金融交易中资金来源与资金使用的差额最终表现为非金融投资环节的净金融投资(净借入或净贷出),而金融交易中金融资产变化和负债变化的差额最终表现为金融交易环节的净金融投资(净借入或净贷出),这两个净金融投资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当一个机构单位的非金融投资出现资金盈余,则盈余的资金或者以现金的方式持有,或者存入金融机构,或者购买其他金融资产,最终增加了该单位的金融资产,从而使金融交易中的净金融投资为正;反之,如果一个机构单位的非金融投资出现资金短缺,则短缺的资金必须从其他单位借入,或者贷款、或者发行债券、或者采取其他融资方式,结果增加了该单位的金融负债,从而金融交易中的净金融投资为负。因此金融交易的净金融投资反映了非金融投资中资金余缺的调剂方式。它解释了非金融投资、乃至整个实物交易中资金余缺的调剂方式。所以说,金融交易中的净金融投资不是金融交易环节所产生的独立的平衡项,而是金融交易核算的起点,它也恰恰正是实物交易的终结。

严格意义的金融交易可以独立于实物交易而存在和发展,但其根基在于实物交易对金融交易的需求。如果金融市场过分脱离实物交易的需求,就可能产生金融泡沫,引发金融危机。正确理解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金融交易的核算原则及核算内容

(一)金融交易的核算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市场价格原则

金融交易核算遵循国民经济核算的一般原则,即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市场价格原则。对于严格意义的金融交易,应该在金融资产的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点记录金融交易,对于货币性的实物交易中的金融交易,则在货物所有权转移或者服务完成的时点进行记录。在计价方面,遵循国民经济核算市场价格的估价原则,金融资产交易按获得或转让资产时实际交换价值记录。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价格中,不应包括手续费、服务费和佣金等劳务费用,也不包括金融交易税。此外,金融交易的双方应该按同一价格、同一时点记录交易。

2.取净值与合并原则

描述某类资产项目的交易状况,可以统计逐项交易的发生额。发生额有两种,可以是总额,也可以是收支相抵后的净额。因此描述某一总体的资产交易情况,理论上可以采用逐个总体单位交易的明细数据,也可以通过分组整理进行合并,记录交易的净发生额。实际的金融交易核算中,则采用取净值原则。

所谓“取净值”,就是指针对同一个机构单位,只记录金融资产净增加和负债净增加。其中金融资产净增加是指金融资产获得减去金融资产处置的净值,负债净增加是指负债发生减去负债偿还以后的净值。也就是说记录在金融交易表中的数据只是代表着净增加额,而非实际发生额。例如对于债券发行机构,其在报告期内发行债券构成了它的金融负债,但同时,它还可能会对前期发行的债券进行偿还,这就构成了金融负债的减少。于是在记录该单位金融负债时就是用本期发行的债券与本期偿还的债券的差额记录。这个负债实际上是负债的净发生,而非实际发生数额。

合并原则是指将某部门所含各子部门的数据进行加总而得到部门的核算数据。合并时,同组内各机构单位之间发生的同类交易要相互抵销(或称轧差),合并后的数据主要反映该组机构部门与其他类别机构部门之间的交易。

由于金融机构部门内部有中央银行、其他存款机构、保险公司等构成,它们在金融交易中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此资金流量表中还保留许多单独为某类金融机构设计的交易项目,如准备金、库存现金、中央银行贷款等。也就是说,针对金融部门,在将子部门数据加总时,没有完全遵循上述轧差原则。但存款机构子部门内部和保险公司子部门内部相互之间的交易仍按轧差原则处理。

此外,金融交易核算中还需注意要将金融交易活动引起的金融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与一些非交易行为引起的资产负债价值变动严格区别开来。鉴别的标准一是发生了金融资产所有权的变化,二是产生了新的金融资产或负债。一项活动只要符合上述两个标准中的任意一条,便可以鉴定为金融交易。否则就不能统计为金融交易。以股民购买股票为例,假如年初时以每股10元的价格购买了某种股票并持有到年末,年末股票价格涨至15元,那么在期末核算时,仍以每股10元的价格核算其金融交易流量。至于每股5元的增值部分并非金融交易的结果,而是持有的收益,因此不能计算入金融交易流量中。事实上,除了交易变动外,非交易因素、价格因素都可能导致金融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发生变动,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将在资产负债核算中进一步讨论。

(二)金融交易的核算内容

金融交易是依托金融工具而发生的,因此金融交易的分类主要依据不同金融工具的类型,其核算的基本思路就是针对不同的金融工具(金融资产或负债)类别,记录其当期由于交易引起的资产或负债净变化。

1.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交易的核算。作为货币当局的金融资产,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的净获得是指各国货币当局之间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交易的结果。因此,一国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的获得(或处置)必然等于国外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的处置(或获得)。注意,黄金的货币化和非货币化以及特别提款权的创立和取消都不属于金融交易。

2.通货和存款交易的核算。通货持有量净增加是各部门金融资产的变化,本国货币当期净发行额是金融机构的负债变化,外国货币净流入额是国外部门的负债变化。同理,各部门存款净增加额是各部门的金融资产的变化,同时是金融机构负债的变化。如果存款业务发生在国内与国外之间,就会出现发生在国外部门的金融资产变化和负债变化。

3.股票以外证券交易的核算。各部门当期购买或处置的证券是各部门金融资产的变化,各部门发行与兑付的证券是各部门的负债变化。如果这些证券的发行、购买、处置、兑付发生在国内和国外之间,就会出现国外部门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变化。

4.贷款交易的核算。贷款净增加是各贷入部门的负债变化,同时是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变化。如果贷款业务发生在国内和国外之间,则要在国外部门记录相关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变化。

5.股票和其他权益的核算。当期发行的股票和其他权益的净增加是发行者所在部门的负债变化,对应地就是购买者或者权益所有者所属部门的金融资产的变化。对于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交易者应该按购买减出售的净额记录金融资产变化,对于准公司,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净增加是业主所属部门的金融资产变化,同时是企业部门的负债变化。如果股票和所有者权益发生在国内与国外之间,形成外国直接投资,就要在国外部门记录其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变化,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再投资受益应作为追加投资一并记录。

6.保险专门准备金交易的核算。住户对人寿保险和养恤基金的净权益,按当期交易引起的增加减去减少的净额,记入住户部门的金融资产变化以及金融机构的负债变化。对预付保费和未决索赔准备金,按期初期末变化量记入投保人所属部门的金融资产变化和金融机构的负债变化。属于投保人的财产收入应记录为投保人在保险公司追加的金融投资。

7.其他应收应付款项交易的核算。其他应收应付款项交易的核算应按照当期发生与结算的净额分别记为应收单位所属机构部门的金融资产变化以及应付单位所属机构部门的金融负债的变化。

此外,还应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核算。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种类繁多、方法不一。在此不再详述。

三、中国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部分

(一)金融账户

各机构单位间由金融交易引起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变动状况可以通过金融账户来表现。表4-4就是金融账户的基本表式。

表4-4 ××部门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的左方记录金融资产的净获得,即资产减处置;右方记录金融负债的净发生,即负债减偿还。资产方和负债方的具体交易项目可以按某种分类标准进行顺序排列。

在金融交易中,交易主体通过负债获得资金来源,通过对资金的使用获得金融资产。所以金融负债等价于资金来源或资金借入,金融资产等价于资金使用或资金借出。资金使用和资金来源之差,即净借出或净借入,就构成了金融账户的平衡项目。它也是金融资产净获得减金融负债净发生的差额。差额为正意味着本期资金净流出,差额为负意味着本期资金净流入。净借出或净借入一般记在账户的负债方,这样整个账户的资产变动方合计恒等于负债变动方的合计。实现了账户双方的借贷平衡。

各机构部门由于其职能不同,表现出来的资金盈余状况也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居民部门往往是资金借出部门,而企业部门往往是净借入者。就全社会看,有些部门资金有余,有些部门资金短缺。如果将各机构部门的金融账户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全面地描述国民经济中净借入部门如何通过发生负债或减少资产获得所需的金融资源,净借出部门如何通过获得金融资产或减少负债而配置其多余的资源的。

金融账户根据交易的主体不同,可以单独编制各机构部门的金融账户,也可以将各机构部门账户按表4-5的形式聚合在一起,形成综合的金融账户表。综合金融账户表是将所有金融资产项目的名称列于表的中间,左方记录各部门的各项资产净获得,右方记录各部门的各项负债净发生。左右方以交易项目为中心,把各机构部门的资产变化和负债变化对称排列。平衡项依旧是净借入或净借出,它等于资产净获得减去负债净发生。

表4-5 综合金融账户

根据金融交易的特点和复式记账原理,综合金融账户存在两大基本平衡关系。一是部门内部的平衡关系,即从纵向看,同一部门的资产变动合计等于负债变化合计。二是部门外部平衡关系,即从横向看,任一项目各机构部门的资产变化总计等于负债变化总计。

我国的金融交易表可以说就是综合金融账户的变形。

(二)金融交易表

中国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部分的表格形式与实物交易表一样也是一个二维矩阵结构的平衡表。表的主词为各金融交易项目,宾词是各机构部门,每个机构部门下都设“使用”和“来源”两列。其中使用方记录金融资产的净增加,来源方记录金融负债的净增加。通过金融交易表记录各机构部门的金融资产净增加和负债净增加以及各部门为筹集或者分配金融资源而采取的各种手段。表4-6是中国2008年的金融交易表。

在中国的金融交易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主词的交易项目与SNA1993的金融资产分类有所不同,这是根据中国实际的金融现状以及为进行针对性分析的需要而设置的。如为了突出反映金融机构的作用,分析金融机构之间的深层关系,资金流量表中保留了一些特定的金融资产分类,如结算资金、金融机构往来、准备金、库存现金等。相关指标的解释如下:

结算资金:包括汇入汇出款、票据清算、待清算汇差、联行往来等。

金融机构往来:包括金融机构同业存放、同业拆借、证券买卖等。

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库存现金:指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

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再贴现。

其他(净):是指其他各项金融资产变动和负债变动轧抵部分统计误差。

此外,在交易项目中,还有直接投资、其他对外债权债务、国际储备资产等内容,其目的在于集中表现对外金融交易的情况,将国内金融交易和对外金融交易项目区分开来。这些对外金融交易项目中直接投资是指国外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以及中国在国外的直接投资(通常以股权的比例来确定是否直接投资)。其他对外债权债务是指在国外部门发行的债券、购买的外国债券、贸易信贷及其他没有包括在存贷款、股票和直接投资中的对外债权债务。国际储备资产包括外汇储备、货币黄金以及在国际机构头寸的变化。

从表的宾词部分看,除了分列各机构部门外,还将国内合计与国外部门单独列示,这同样为了集中体现国内金融交易和对外金融交易的区别。

正确理解和应用金融交易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明确金融交易中的取净值和合并原则,这就意味着金融交易表中的金融交易数据并非各部门金融交易的总流量,而是各部门与其他部门交易的净流量。例如:金融机构部门在“贷款”项目的“运用”方记录的数据是52096亿元,这并不是说金融机构当年发放贷款52096亿元,而是指其当年新发放的贷款额减去收回的贷款的差额是52096亿元。即金融资产的净增加额是52096。

第二,必须明确金融交易表中“来源方”和“使用方”的实际意义。同一金融工具记录在“来源”或“使用”两个不同的列中,其属性完全不同。以“贷款”这一金融工具为例,它在金融机构的“运用”方记载的是52096亿元,在金融机构的“来源”方记载的数字是1517亿元。前一个数据是金融机构的资产,后一个数据则是金融机构的负债。资产的性质完全不同。因此要注意区分一项金融工具对机构部门的属性,弄清楚它在资金流量表中的正确位置。

第三,某些金融工具具有特定的资产方或负债方,因此一个机构部门并不会持有所有种类的金融资产或负债。例如,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是政府部门的资产,它不可能出现在其他任何部门的资产或负债方。而通货(流通中的现金)一定是金融机构的负债,不可能出现在其他部门的来源或负债方。在记录和应用时应注意判断金融资产或负债所对应的部门是否正确。

第四,与实物交易表、综合金融账户一样,金融交易表中存在着两大平衡关系,一个是部门内部的平衡关系,一个是部门之间的平衡关系。

从部门内部看,也就是从纵向看,一个部门的运用方合计等于其来源方合计。即对任一机构部门,金融资产的净增加=负债净增加+净金融投资

以表4-6中企业部门的数据为例:

30414=57960+(-27546)(不考虑统计误差)

从部门之间看,针对特定的金融交易项目,各部门在来源方的记录合计等于各部门在使用方的记录合计,即:

各部门金融资产净增加合计=各部门金融负债净增加合计

以表4-6中的“贷款”项为例,最右侧合计栏记录的来源和运用总是相等的(都是54112亿元)。

根据金融交易表的平衡关系,可以得出;对于整个经济总体:

国内金融资产净增加=国内金融负债的净增加+对国外的净金融投资

表4-6中表现为:224854=193558+31296

由于国内各部门之间发生的金融交易可以相互抵销,因此另一个等式可以表示为:对外金融资产净增加=对外金融负债净增加+对国外的净金融投资

表4-6中对应地:41752=10456+31296

从上述金融交易表的记账原则及对应关系可以看出,这种二维形式的资金流量表虽然提供了各部门通过何种手段融资的信息,但不能深入了解到底谁为谁融资?也不能仔细区分债权人和债务人,为此,SNA推出了更为详细的三维资金流量表,将表的结构变为:债权人×债务人×金融交易。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大家可以参考SNA的最新版本及相关研究文章。

第四节 资金流量表的编制及应用分析

一、实物交易表的编制

中国的资金流量表分实物交易部分和金融交易部分。目前实物交易部分的资金流量表由国家统计局编制,金融交易表则由金融系统编制。编制实物交易表一般采用宏观资料分解法。也就是根据实物交易资金流量表的表式结构要求,逐项收集所需的原始资料,将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并反复衔接、平衡,直至完成。其基本步骤大体包括以下。

(一)按照交易项目和机构部门的类别,逐项、逐部门收集原始资料

这是编表的基础工作,由于资金流量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逐项收集所需的原始资料从根本上需要依赖现有的统计体制和统计方法。目前主要可从以下四个途径收集原始资料:第一,来自于统计局编制的各种统计资料。主要包括《中国统计年鉴》,各专业统计年报,如《工业、交通运输统计年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农业统计年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统计年报》、《建筑业统计年报》、《劳动工资统计年报》等。第二,来自各综合经济部门的财务决算资料或统计资料。如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年报》、国家税务总局的《全国税务统计》、劳动部的《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统计》等等。第三,来自各种专项调查的资料。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资料、各种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资料等。此外,编制资金流量表还需做到与其他核算的相互衔接,如:国内生产核算资料、国际收支核算资料、投入产出核算资料等都是资金流量表编制的重要的数据来源。

(二)对资料进行加工和整理

资料收集完成后,要按照资金流量核算的指标口径和要求,对资料分门别类加工整理,对于不能直接满足编表需要的某些业务指标、会计指标需要按照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和原则进行调整、处理,对缺口数据进行必要的推算。如果同一交易项目有两种以上的可选资料,则要进行比较、对照,选择最佳的数据资料。

(三)确定总控制数

由于原始资料来源不一,出处不同,在汇总整理过程中难免碰到指标数据互相矛盾、数据之间关系不平衡等情况,这时就需要确定某些指标作为总的控制数。这些指标往往比较规范、准确性高。如实物交易资金流量表中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值、财政收支总额、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等常常可用来作为总控制数。

(四)数据的衔接

由于国民经济各大核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所以编表时还应注意不同核算之间的数据的衔接。主要表现在:第一,资金流量核算中的国内生产总值及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应该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的相应指标保持一致。第二,资金流量核算中的国外部门的绝大部分指标应该与国际收支核算的相应指标一致。通常以国际收支平衡指标为标准,保持两张核算表的相互衔接。

完成了数据整理、调整、平衡、衔接后,就可以编制出符合规范的资金流量核算表(实物交易部分了)。

实际编表时,按交易项目顺序,一个交易项目一个交易项目地编,即按照进出口、机构部门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总储蓄、资本转移、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净金融投资、统计误差这十五个项目及顺序逐个展开。

逐项编制的指标含义及具体资料获取可参见有关资料。

二、金融交易表的编制

实物交易表中涉及的基本的编表程序和方法同样适用于金融交易表的编制。

与实物交易表的数据来源不同,金融交易表的数据来源主要来自于货币银行统计、国际收支统计、金融市场统计、保险业统计、社会保障统计以及其他专项调查统计。

在上述数据来源中,货币银行统计是金融交易表的最主要数据来源。金融交易表中大概一半的数据都来源于此。货币银行统计包括本币和外币的统计。而金融交易表中与国外部门发生的金融交易数据则主要来自国际收支统计中的金融账户和储备资产账户。金融市场统计包括股票市场统计、政府及企业债券统计、货币市场统计、外汇市场统计等。保险业统计为金融交易表提供有关保险方面的统计数据,也提供了保险公司参与其他金融交易的数据。社会保障统计为金融交易表的编制提供了社会保障机构参与所有金融交易的数据。而一些专项的统计调查则可以帮助资金流量表数据在部门间的分解以及数据偏差的调整。

收集原始资料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与整理,这个过程中需要遵循我们前面所提及的金融交易的核算原则,特别是汇总、合并及轧差的原则。一般在金融交易表中交易项目的数据处理有两种方法:存量轧差法和流量法。前者是指通过期末、期初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存量变动轧出核算期按交易发生时价格计价的流量数据。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价格问题。因为这时推算出的金融资产流量不包含对金融资产和负债重估价的价值。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会计对资产仍采用历史成本价计价,所以对这些基础数据使用存量轧差法时,直接用期末期初的存量相减,就得到当期交易的流量。它不包括资产负债的价格变化流量。后一方法(流量法)则直接按要求收集原始的流量数据。如国际收支统计、金融市场统计以及某些专项统计调查就可以直接提供金融交易的流量数据。

最后将整理后的资料填入金融交易表的账户,进而形成矩阵账户形式的金融交易表。其具体步骤是:首先根据机构部门和金融交易的种类,确定机构部门账户和金融交易账户以及最后的汇总账户;其次,根据数据来源,在以上账户记录各项金融交易发生的数量,记录时遵循复式记账和权责发生制原则;第三,根据各类已知数据,对已记录在各账户的数据进行核对,平衡、衔接;最后编制汇总账户,形成如表4-6形式的金融交易表。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交易与实物交易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理论上金融交易表中的净金融投资就应该完全等于实物交易表中储蓄投资差,但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总会出现统计误差。一般来说误差在10%之内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就应仔细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核算方法、原则的一致性。如果出现系统性的误差,则更应仔细研究,找出原因。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新的金融工具、金融衍生产品,甚至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这些都将给金融交易表的编制带来新的挑战。

三、资金流量核算数据的应用分析

(一)资金流量核算分析的基本框架及思路

资金流量核算是以资金运动为对象,系统反映资金的来源、去向、流量、流向以及调剂余缺状况的宏观核算。通过对资金流转的描述,可以全面反映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可支配收入的使用去向、收入分配和金融交易的关系以及全社会资金交易的各种关系,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对资金流量进行分析,其重要工具就是资金流量表,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知道,无论是实物交易部分还是金融交易部分,资金流量表的主词都是交易项目,宾栏均为机构部门,这种二维矩阵结构决定了分析的基本构架。因此,资金流量核算分析可以从不同机构部门或不同交易项目出发进行纵横分析,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交叉分析。

就机构部门而言,核算中设立的五大机构部门在经济运行中有各自的特点。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属于实体经济,其主要活动集中在生产和投资环节,是生产和投资的主体;金融企业部门是资金的调剂中心,其主要活动集中在融资环节;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能是收税,通过税收收入来保证它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所以它是分配的主体;住户部门的主要活动特点是消费,是消费的主体;设立国外部门的目的是便于观察国内和国外的资金往来关系。因此从资金流量表的纵向来看,主要反映资金在这五个主体之间的流转情况和相互关系。

就交易项目而言,资金流量核算覆盖了经济运行的主要环节,从流量角度反映了经济循环的主要过程。其中既有反映生产的指标,如增加值;有反映初次分配的指标,如劳动者报酬、生产税、财产收入;也有反映再分配的指标,如经常转移;有反映最终使用的指标,如消费、投资、进出口;也有反映融资的指标,即各种类型的金融交易。由此可见,从资金流量表的横向观察,可以系统了解资金运行的整个过程。

如果将上述机构部门和交易项目纵横结合起来分析,则可以全面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资金关系)。

可见,五大机构部门、各个交易项目就构成了资金流量核算分析的基本框架。

从分析原理看,以下两点可以成为资金流量核算分析的基本思路。

第一,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基本经济学原理。以全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后,剩余的部门即为储蓄,储蓄用于投资。在没有对外经济交往的封闭状态下,储蓄等于投资,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储蓄与投资不一定相等,所产生的差额由国外平衡。如果用Y代表可支配收入,C代表消费,S代表储蓄,I代表投资,D代表储蓄与投资的差额(盈余或赤字),则有:

   Y=C+I+D

研究储蓄和投资关系时,     Y-C=I+D

由于              S=Y-C

则有              S=I+D

S=I+D是进行资金流量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除了适用整个经济系统,也适用于各机构部门。这个等式揭示了各部门储蓄与投资的差距,实际反映了各部门资金的盈余或短缺状况。一般来说非金融企业部门其实体投资大于储蓄,是资金短缺部门;金融机构通常是资金盈余部门,但盈余不大;政府部门一般是资金短缺部门;住户是最大的资金盈余部门,其储蓄远大于实体投资。国内各部门资金盈余总和在数量上就等于国外部门的资金余缺,但方向相反。

第二,资金流量表的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是资金流量分析的又一个基本原理。内部平衡就是各机构部门的来源合计等于使用合计,外部平衡是指各交易项目的来源合计等于其使用合计。如果用U代表资金使用,用S代表资金来源,则有U=S,用此平衡原理可以进一步分析各部门、各项目之间的资金相互关系。

(二)资金流量分析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思路,我们可以利用实际的资金流量表对核算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下仅讨论其常用的分析内容。

1.利用实物交易部分资金流量表进行的分析

从总体分析框架看,仍可以从总体流程分析、机构部门分析和交易项目分析三个方向展开。总体流程分析是从整个资金运动的角度,讨论各部门的资金是如何形成、如何分配使用、如何进行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机构部门分析则侧重从某个机构部门的角度讨论其资金的运作;交易项目分析是从某个交易项目出发,分析它的特点、构成及相互关系。具体而言:

(1)各机构部门GDP构成及贡献率分析

利用资金流量表可以从机构部门的角度研究GDP构成。从表4-7结构一栏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GDP的机构部门构成中企业部门、住户部门是GDP产出的主要部门,金融部门占比最小。贡献率的情况也类似。某一机构部门对GDP的贡献率是指某一机构部门的增加值的增长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之比(实际中也有用两者增长速度之比),该指标可以反映GDP总增长中,某一机构部门的贡献如何。根据表4-7,从机构部门角度看,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非金融企业部门,其次是住户部门,金融部门最弱。这是由这些部门的职能决定的。但各年度贡献率的变化则可以从一定程度说明该部门在经济运行中地位的变化。

表4-7 2005-2009年GDP的机构部门构成及贡献率     单位:%

(2)收入分配关系分析

收入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宏观经济政策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资金流量表(收入与分配部分)中,收入分配的两个环节十分清晰。在初次分配环节,通过观察不同部门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财产收入等指标的数量及构成,可以了解分配过程中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数量、比例及合理性。在再分配环节,经常转移的数量、构成和方向对再分配的倾向性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最后通过计算和观察政府部门、企业部门(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住户部门原始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可以分析当下的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分配关系。以2008年中国的资金流量表为例,当年企业部门、非金融企业、政府、住户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原始收入)分别为:74609.2亿元、9476.5亿元、46549.1亿元、185385.4亿元,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在初次分配环节得到的原始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73%、26.61%、58.66%,而通过再分配后,三者的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分别变化为18.98%、22.74%、58.28%,可见当年的再分配向政府部门倾斜,所以政府所得比重上升,企业所得下降,居民部门变化不大。而根据历史资料,2000年各部门的原始收入占比分别为13.13%、19.71%和67.15%;可支配收入占比则分别是14.53%、17.93%和67.54%。历史对比可以发现,住户部门无论是初次分配所得还是再分配所得在份额上都是有所下降的,居民部门在分配中没有明显收益。

此外还可以计算国家财政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例可以分析财力集中度。

(3)进行国民储蓄和投资分析

储蓄是国民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后的余额,储蓄与消费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储蓄又是投资的主要源泉。因此对国民储蓄进行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又一重要内容。通过资金流量表,我们可以很快掌握各部门实际的储蓄额,结合可支配收入指标,特别是以下的一些主要关系式,可以对不同部门的储蓄率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国民储蓄率变动的方向及原因。

国民储蓄=政府储蓄+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国民储蓄率=国民储蓄额/国民可支配收入

各部门储蓄率=各部门储蓄额/国民可支配收入

各部门储蓄倾向=各部门储蓄额/各部门可支配收入

即:部门储蓄倾向×部门可支配收入构成=部门储蓄率

表4-8是根据2008年的资金流量表计算出来的各部门储蓄分析指标。

表4-8 2008年各机构部门储蓄构成

当年的国民储蓄率为51.9%,从部门看住户和企业部门储蓄率较高。通过动态比较可以进一步研究我国储蓄率变动的特征及内部影响因素。

此外,根据资本形成总额与国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对比,可以计算各部门的投资率,而如果把某部门的储蓄额与该部门的投资(资本形成总额)进行对比,则可以反映某部门投资资金的自给程度。

2.利用金融交易资金流量表进行的分析

利用金融交易表重点可以对金融交易的规模、结构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金融交易表的总体分析框架及分析原理仍同前面。以下仅从经济总体和机构部门的角度来讲讲分析的主要内容。

(1)经济总体角度

从整个经济总体的角度,通过金融交易表首先可以了解金融投资的总体结构。以2008年中国金融交易表为例,当年,金融资产净增加中,金融企业部门是金融资产净增加最大的部门,占了58%,住户部门其次,政府部门在全社会的比重仅占3%。对应地,金融负债的净增加最大的也是金融部门,占了63%,企业次之,住户和政府部门仅占3%—4%。可见金融机构在金融交易中的主导地位。而企业明显地负债增加大于资产增加,住户则明显地资产增加大于负债增加。

图4-7 2008年中国金融资产(负债)净增加的部门分布

从经济总体的资产结构看,当年中国金融投资以存款、贷款为主,说明了中国的金融结构仍以间接融资为主,但当年的证券投资也占了一定的份额。而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较低(见图4-8),如果进行动态对比,就可以看出中国国内投资方式的变化特征。

图4-8 2008年中国金融资产净增加的资产结构

同理,可以观察净金融投资的资产结构。

由于金融市场可以分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直接金融是最初投资者与最终融资者之间发生的交易,如股票、直接投资等,间接金融就是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进行的交易,则可以就直接和间接金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指标如:

直接融资比率=有价证券来源(使用)/资金来源(使用)合计

间接融资比率=存贷款的来源(使用)/资金来源(使用)合计

此外,结合实物投资情况,可以计算金融相互关系比率,即计算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的比率,反映金融发达程度及两者的比例关系,进一步判断其合理度。

如果将国内金融交易与国外部门资料比较,还可以计算出国内(外)融资比率,以反映资金在国际间流动的情况。

国内(外)融资比率=国内(外)资金来源(使用)/资金来源(使用)合计

(2)机构部门角度

从机构部门角度出发,和经济总体分析类似,可以分析各机构部门的金融投资结构和金融分布情况。所谓金融投资结构是指各种金融工具占整个金融资产总量的比重。而如果以某种金融资产除以全部该种金融资产,则可以反映其金融分布构成。另一方面,从机构部门角度进行分析,重点对具有特殊性质的部门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如企业部门是市场生产、投资的主体,重点可以对其融资渠道进行分析;图4-9显示,吸收存款(贷款)仍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说明中国企业的融资的主要还是通过间接融资途径。直接投资是仅次于贷款以外的融资渠道,说明中国企业从国际市场融资已经逐渐成为常态。如果联系其他年份进行动态对比,更能反映企业融资手段及数量的变化过程。

图4-9 2008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资金来源构成

金融企业部门主要的职能是充当金融媒介,在金融交易中通过金融部门而实现的间接金融交易的规模及构成大小可以反映金融部门的作用。因此可以计算间接金融交易占金融交易总额的比重,或者间接金融交易与直接金融交易的比重。而间接金融交易主要的金融工具是通货、存款和贷款项目,因此,还可以分别计算各部门的上述三种金融工具在资金来源或使用中的比重。以2008年的金融交易表(表4-6)为例,当年国内金融机构通货增加4112亿元,全部是由金融机构发行的;而金融机构当期吸收的存款达到77381亿元,占到当期整个存款净增加总额79792亿元的96.98%;从贷款看,当年金融机构贷款总发放52096亿元,当年贷款净发放总额54112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占比也达到了96.27%。如果将上述三项合计,结论更为如此。可见金融机构在其中的作用。

在各大机构部门中,住户部门则是消费的主体,对其可以进行投资渠道的分析,以了解居民的投资趋向及投资偏好。图4-10说明,当年居民的资金使用趋向依次是存款、保险准备金、通货、基金、证券等。其中存款远远超过其他,这也可以反映我国居民投资渠道及投资回报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

图4-10 2008年中国住户部门资金使用构成

同理,还可以对政府部门,甚至国外部门进行分析。

此外,利用分类详细的资金流量表,还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各种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如:M0,M1,M2,M3等,据此建立各种货币模型或货币平衡方程,为制定货币、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其中,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M2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

总之,资金流量表为我们清晰地展示了全社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也为我们揭示不同运动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全社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而又详尽的数据信息。随着核算技术的提高、这部分的分析内容将更加丰富、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借鉴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三)金融投入产出表及斯通的资金流量模型

资金流量表除了标准式外,还有投入产出表式的。其结构类似于投入产出表,可以建立资金流量模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斯通[4]的资金流量模型。

1.金融投入产出表

(1)基本结构

表4-9 金融投入产出表

表4-9就是金融投入产出表,表的主词由机构部门、金融负债、储蓄、资金来源合计(总负债)组成;宾词由机构部门、金融资产、实物投资、资金使用合计(总投资)组成。表的横向(行)反映了各机构部门的投资过程(或资金使用过程),具体包括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表的纵向(列)反映各机构部门的资金来源,具体包括金融负债和储蓄。表中设有n个机构部门,m种金融工具。

(2)2个流量矩阵

表4-9中,机构部门和金融负债、机构部门与金融投资交叉形成了两个流量矩阵。分别称金融负债流量矩阵L和金融投资流量矩阵A。其中:

Ljk反映第j部门通过第k种金融工具所形成的负债,Ajk第j部门对第k种金融工具的投资(资产)。

(3)六个向量

金融投入产出表中有相应的6个向量。分别是:

        金融投资向量a,a=(a1 a2…am

        金融负债向量l,l=(l1 l2…lm

        实物投资向量e,e=(e1 e2…en

        储蓄向量z,z=(z1 z2…zn

        总投资(资金运用)向量w,w=(w1w2…wn

        总负债(资金来源)向量x,x=(x1x2…xn

(4)六个关系式

在投入产出式资金流量表中存在着两个最基本的平衡关系,各机构部门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各金融工具的金融负债=金融资产。据此可以推导出表中存在的六个基本关系式:即

上述六个关系式中,第一个式子说明的是:各部门的金融投资加实物投资等于总投资;第二个等式表示:通过某一金融工具所引起的负债等于各部门在该金融工具上的负债之和;第三个等式则说明,各部门的金融负债加上储蓄等于总负债;第四个等式说明,通过某一金融工具所引起的投资等于各部门在该金融工具上的投资之和;第五个等式说明,任一部门的总投资等于总负债;最后一个等式说明,某一金融工具的资产(投资)总和等于负债总和。

(5)两大系数

①金融结构系数(投资结构系数A、负债结构系数L

金融结构系数是指某种金融工具形成的投资或负债在一个部门总投资或总负债工具中所占的比重。金融结构系数分为金融投资结构系数和金融负债结构系数。

金融投资结构系数是某部门的各种金融投资在其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用表示,

金融负债结构系数是某部门的各种金融负债在其总负债中所占的比重。用表示,

②金融分布系数(投资分布系数A**、负债分布系数L**

金融分布系数是金融市场份额,它表明一个部门对某种金融工具的投资或负债占到整个市场中该种投资或负债总额的比重。金融分布系数也有金融投资分布系数和金融负债分布系数之分。

金融投资分布系数说明某一部门对某种金融工具的投资在全社会对该种金融工具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用表示

金融负债分布系数说明某一部门对某种金融工具的负债在全社会对该种金融工具负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用表示

上述流量矩阵、向量、平衡关系式以及金融结构系数和分布系数,可以完整地反映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表中的各种数值关系。据此可以推导资金流量模型。

2.斯通的资金流量模型基本公式

根据投入产出式资金流量表的列平衡关系,结合金融系数,不难推出:

X=(I-L**TA*T-1 Z

这是部门负债模型,该模型建立了储蓄和部门总负债之间的关系,利用它可以测算某部门储蓄变动对总负债及流量的影响,或者反之。

同样按照投入产出式资金流量表的行平衡关系,结合金融系数,可以推出:

W=(I-A**L-1e

这是部门投资模型,该模型建立了部门实物投资与总投资之间的关系,据此可以测算实物投资变动对总投资及各种流量的影响,或者反之。

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模型分析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之间的数量关系。

l=L(I-A**L-1e

进一步地,利用这几个模型可以求得金融投资流量矩阵和金融负债流量矩阵。进行更深层次的金融分析。

练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资金流量  实物交易  金融交易  金融资产  原始收入  国民总收入

国民可支配收入  总储蓄  储蓄投资差(净金融投资)  内部平衡  外部平衡

二、思考题

1.什么是资金流量核算?我国资金流量核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简述收入分配的基本流程及其形成的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

3.简述金融资产的特点及主要类别?

4.为什么说实物交易过程中的资金来源与资金使用的差额就是金融交易的净金融投资。

5.资金流量统计分析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三、单项选择题

1.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属于           (  )

A.生产性收入        B.转移性收入

C.财产性收入        D.投资收入

2.某大学一名大学生将所得的2000元奖学金捐赠给希望工程。该项活动属于(  )

A.社会保险缴款       B.其他经常转移

C.资本转移         D.无法判断

3.我国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是             (  )

A.全部金融交易         B.金融交易+储蓄、投资部分

C.金融交易+最终产品的交易   D.全部金融交易+总产品的交易

4.资金流量表中,每个机构部门项下的“运用”栏,反映  (  )

A.支出或者资金流出       B.收入或者资金流出

C.支出或者资金流入       D.收入或者资金流入

5.金融工具一般都具有对称性,有资产就有对应的负债,但(  )例外。

A.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B.贷款

C.保险专门准备金        D.存款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流量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流量         (  )

A.劳动者报酬          B.利息

C.生产税            D.转移性收支

E.个人所得税

2.我国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包括            (  )

A.收入分配核算         B.中间产品核算

C.金融交易核算         D.收入使用核算

E.增加值核算

3.下列情况可以引起净金融投资的是          (  )

A.居民用银行存款购买股票    B.居民用存款买房子

C.居民按揭购房         D.企业用贷款购买固定资产

E.企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

4.下列属于经常转移项目的是             (  )

A.所得税            B.生产税

C.社会保险缴款         D.居民之间的实物捐赠

E.国家无偿拨给企业的机器设备

5.非金融投资核算包括的内容有            (  )

A.增加值核算          B.生产资产交易核算

C.非生产资产交易核算      D.金融资产交易核算

E.收入分配及使用核算

五、计算分析题

1.已知当年企业部门的总产出300亿元,中间消耗12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30亿,支付劳动者报酬62亿元,支付生产税8亿元,政府的生产补贴0.5亿元,上缴政府所得税32亿元,支付财产收入22亿元,补贴食堂、幼儿园等非生产部门4亿元,支援灾区捐款0.5亿元,国库券兑现收入8亿元,利息收入1.5亿元。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企业部门的增加值、净增加值、企业原始收入和可支配收入

2.知某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854亿元,对国外支付雇员报酬2亿元,支付财产收入38亿元,支付经常性转移39亿元,来自国外的雇员报酬6亿元,财产收入63亿元,所得税1亿元,其他经常转移收入19亿元。另知当年的最终消费总额为950亿元,要求计算该时期的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总储蓄。

3.根据近五年的资金流量表,对中国的资金流量情况进行简要统计分析。

【注释】

[1]包括纯度至少为995/1000的金币、金链和金条。这些金币、金链和金条。注意:政府单位持有的、不符合货币黄金定义的黄金视为非金融资产,要么属于库存,要么属于贵重物品。以黄金计值的存款、贷款和证券视为存款、贷款和证券,而不视为货币黄金。黄金掉期视为贷款。另外商品黄金不是金融资产。

[2]SNA2008中,对货币黄金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对特别提款权也设定了负债,详见附录部分。

[3]SNA2008对金融工具的分类包括: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monetary gold and SDRs);通货和存款(currency and deposits);债务证券(debt securities);贷款、权益和投资基金股票(loans、equity and investment fund shares);保险,养老金和保证金计划(insurance,pension and standardized guarantee schemes);金融衍生工具和员工股票期权(financial derivatives and employee stock options);其他应收应付款(other accounts receivable/payable)。

[4]斯通(Stone,John Richard Nicholas,1913—1991),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先后在经济作战部和中央统计局任高级统计师,1955—1980年,任剑桥大学财务和会计学教授。1978年被封为爵士,并当选为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主席。198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最重要的贡献是首创国民收入账户体系,是SNA形成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在第一章中曾有提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