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温州生态园区建设概况

温州生态园区建设概况

时间:2023-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单元 资源与环境管理实习第一章 湖州环太湖实习区一、太湖流域概况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水面总面积约5551平方千米,是江南的一颗璀璨明珠。山地丘陵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0%,其中浙江占13%,江苏占7%。出口河道多集中在太湖东部和北部。流域内分布有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等8个大城市,城镇化率达73%。

第三单元 资源与环境管理实习

第一章 湖州环太湖实习区

一、太湖流域概况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水面总面积约5551平方千米,是江南的一颗璀璨明珠。太湖流域物华天宝,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是国家财赋重地,是著名的江南水乡,被誉为“人间天堂”。流域面积36895平方千米,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富饶的沪、宁、杭三角地中心,介于北纬30°55′42″~31°33′50″、东经119°53′45″~120°36′15″之间,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

太湖南缘位于江、浙两省的分界线上,整个湖面归江苏省所辖。湖岸总长405千米,水位3.14米,南北长68.55千米,东西最大宽56千米、平均宽34.11千米。湖盆呈浅碟形,以湖岸线计算的湖泊面积为2427.8平方千米,去掉岛屿为2338.1平方千米(30年中缩小482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其中2/3湖面在吴县境内,西山镇所辖太湖水域面积为165平方千米,见图3-1。

2.地形地貌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下游与河口段的南侧,地跨江浙沪三省市。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大致以丹阳—溧阳—宜兴—湖州—杭州一线为界分平原与山地丘陵两大部分。东部为太湖平原,是全流域的主体,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80%,其中上海占12%,江苏占44%,浙江占24%。西侧为山地丘陵,它构成本流域的分水岭地带和山地丘陵两大部分。山地丘陵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0%,其中浙江占13%,江苏占7%。

图3-1 太湖区位图

太湖平原范围广阔,地势低平,周高中低成碟形。太湖居中,其周围有众多湖泊分布,东北有阳澄湖群,东有淀泖湖群,南为菱湖湖群,西是洮滆湖群。太湖平原地面高程均在海拔10米以下,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南北略高,中部最为低洼。西部平原地势最高,包括洮滆湖之间,武进西部、丹阳一带及丘岗前缘,一般海拔在5—9米,大部分在5—6米。

太湖流域西部为山丘区,面积7338平方千米;中部平原区面积19350平方千米,沿江滨海平原区面积7015平方千米,太湖湖区面积3192平方千米(包括部分湖滨陆地)。平原区河网交织,水流流速缓慢。

3.气候特征

太湖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丰沛,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年平均气温14.9~16.2℃,年日照时数1870—2225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1177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22毫米。

4.太湖成因

人们对太湖的形成有着不同的认识和争议。主要有构造成湖论、潟湖成因说、陨石冲击坑说等。构造成湖论认为,太湖平原原是一个大的海湾,以后不断为水和沉积物所填充,演化成现在的湖泊。潟湖成因说认为,太湖平原原是一个大的海湾,曾受到广泛的海侵,以后随海水退却形成封闭的湖泊。陨石冲击坑说认为,距今50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从北东侧方向撞击地面,造成相当于1000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巨大冲击,留下了2300多平方千米的陨石坑,即现在的太湖。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太湖的底部及整个太湖平原湖泊底部,全部是黄土层硬底,湖水直接覆盖在黄土之上,未发现海相化石及海相沉积物。相反,却发现大量的古代人类生活的文化遗址,因而太湖不属于构造成因的湖泊。同时据南京地理研究所研究,太湖平原除东部上海地区和南部嘉兴以南地区,曾受到过全新世海侵外,整个中部广大湖荡平原区并未受到海水侵袭,因此也就不存在潟湖成因问题。关于陨石冲击坑说,南京地理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如果湖泊是陨石冲击而成,湖底多少要保存有撞击坑的痕迹,然而太湖湖底却十分平坦,而且湖中尚分布有51个岛屿,在平坦的湖底上,至今尚保存有完好的河道,自西向东穿过。因此,认为太湖的最后形成主要归结为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气候变化引起的洪涝灾害;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泥沙淤积、人类围垦,引起河道宣泄不畅。太湖是在原河道基础上,因洪泛而扩展成湖,与长江中下游其他湖泊基本类同,如洪泽湖、鄱阳湖等。

5.湖泊与河流水系

太湖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77.4亿立方米,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398立方米和727立方米。长江多年平均过境水量9334亿立方米,2005年沿长江口门引水量81亿立方米。

太湖流域河网如织,湖泊星罗棋布,水面总面积约5551平方千米,水面面积在0.5平方千米以上的大小湖泊共有189个,湖泊面积40平方千米以上的6个。主要湖泊特征见表3-1。

表3-1 太湖流域大中型湖泊形态特征

太湖水域辽阔,流域内河道总长约120000立方千米,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3.3千米。太湖湖底高程-0.25米,湖底较为平坦,其地势为东高西低,同陆上地形相反;平台山岛西北有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新月形凹槽,为太湖最深处。在多年平均水位2.99米时,容积44.30亿立方米。太湖河港纵横,河口众多,1967年有进出河道315条,1980年时有220条。现有出入太湖河流228条,入湖水道多源于西部山区,有源于天目山的苕溪水系和合溪,源于宜溧山区的南溪及源于茅山的洮滆水系等。出口河道多集中在太湖东部和北部。太湖主要出水口有沙墩港、胥口港、瓜泾口、南厍港等。古代,娄江、东江和吴淞江是引太湖水入海的主要河道,合称“三江”,当前主要出水河道有属于黄浦江和江南运河两大水系的黄浦江、吴淞江、浏河、白茆河、太浦河、梁溪河等。

(二)社会经济概况

1.基本情况

2005年全流域人口4533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000人左右。流域内分布有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等8个大城市,城镇化率达73%。

全流域国内生产总值21221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1.5%;人均生产总值达4.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全流域财政收入6609.1亿元,约占全国的22.1%;单位国土面积经济收益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倍。流域总耕地面积约1.47万平方千米,人均耕地近333.33平方米,约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5.7%。

2.产业结构

(1)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状况

2005年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区生产总值11883.9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7%、61.3%和35.0%,见表3-2。太湖流域涉及的各市2005年、2006年产业结构比例,见表3-3。

表3-2 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区产业结构情况

表3-3 太湖流域各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

(2)工业结构现状

据江苏、浙江两省发改委提供的不完全统计数据,综合治理区内共有工业企业20.95万家,其中江苏10.40万家,浙江10.55万家;工业总产值为24395亿元,其中江苏15144亿元,浙江9251亿元。

六大重点污染行业的企业共计5.57万家,其中江苏2.46万家、浙江3.11万家,六大重点污染行业企业总产值6149亿元,其中江苏3937亿元,浙江2212亿元,占本省工业总产值比分别为26%和24%,见表3-4。

表3-4 太湖流域六大重点污染行业情况

(3)交通

太湖流域是我国交通运输最繁忙的地区之一,现拥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沪宁、沪杭铁路和沪宁、沪杭、宁杭、沿江等高速公路初步形成了流域快速交通网络;京杭运河贯穿南北,沟通长江和钱塘江航运;内河航运网络通航里程达1.2万千米,内通三省市、外联长江。此外,航空事业也有一定的基础。

二、太湖流域水环境状况

(一)污染源现状

根据地方上报污染物排放数据汇总,2005年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区废污水排放总量为33.1亿立方米。其中:江苏省25.6亿立方米,占77.1%;浙江省7.5亿立方米,占22.6%;上海市1150万立方米,占0.3%,见表3-5。

表3-5 2005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区废污水量统计(单位:万立方米/年)

(二)水环境状况

1.太湖水质现状

2005年太湖水质综合评价为劣Ⅴ类,污染物中总磷东部沿岸区为Ⅲ类,其余湖体均为Ⅳ类或Ⅴ类;总氮除东部沿岸区为Ⅴ类外,其余湖体均为劣Ⅴ类,见表3-6。

表3-6 2005年太湖各湖区水质类别评价结果     (单位:毫克/升)

2.河流水质现状

2005年太湖流域12个省界断面中,Ⅴ类和劣Ⅴ类占66.7%,见表3-7;在28个环湖河流监测断面中,Ⅴ类和劣Ⅴ类占42.8%,见表3-8。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石油类、COD。梁溪河、直湖港、武进港、京杭运河、丹金溧漕河等河流水质污染严重。

表3-7 太湖流域省界水质类别统计

表3-8 太湖流域环湖河流断面统计

3.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

2005年,太湖流域26个主要地表水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中,有14个达不到监测点水质要求,超标指标有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氨氮、石油类及大肠菌群等。有7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其中6个分布在嘉兴市,1个在苏州市。

4.水质变化情况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太湖平均水体水质由以Ⅱ类水为主下降到以Ⅲ类水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全湖平均水质综合评价下降为劣Ⅴ类。太湖的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已由10年前的轻度富营养化水平升至中度富营养化水平。中度富营养化面积2005年比1998年增加近1600平方千米。

1998—2006年环太湖地区河流入湖水质平均浓度均为劣Ⅴ类,常州河流入湖水质最差,无锡次之,苏州、湖州河流入湖水质较好。直湖港、武进港、漕桥河、太滆运河、陈东河、南溪等河流入湖水质最差,带入太湖的污染物量较大,是今后治污重点区域。

从近年环太湖地区河流水质变化趋势来看,常州地区河流各项水质指标均呈恶化趋势;无锡地区河流总磷浓度略有下降,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相对稳定,年际间略有波动;苏州和湖州地区河流各项水质指标在年际间略有波动,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基本在Ⅲ类水质标准范围内,总氮有恶化趋势,见图3-2。

图3-2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5.2007年无锡发生供水危机的原因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湖流域污染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富营养化趋势不断加强,蓝藻几乎年年不同程度暴发。每年春末至秋初期间,湖中的藻类数量超出了自来水对高藻水的处理工艺标准,对自来水的供应屡屡产生影响。

长期以来,太湖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积累,为蓝藻大规模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旦气象、水温等条件成熟,蓝藻随时可能暴发。但是在2007年以前,从未发生过水质黑臭现象。2007年无锡蓝藻暴发引起的生态灾害,有当年气温偏高、光照充足、降雨偏少等偶然因素,再加上出现严重缺氧的污水团因素,最终导致水质黑臭,形成供水危机。由此可以认为,导致2007年无锡供水危机的内因是蓝藻暴发,诱因是污水团,根本原因是长期污染。

三、环太湖环境管理规划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加大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已严重影响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在2007年5月底的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导致了无锡市水源地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近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

根据国务院要求,200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法制办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部门,以及两省一市启动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编制工作,历时半年,完成了该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确定的综合治理区范围包括: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4个市共30个县(市、区);浙江省湖州、嘉兴、杭州3个市共20个县(市、区);上海市青浦区的练塘镇、金泽镇和朱家角镇等,总面积为3.18万平方千米。

1.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综合治理、科学治理,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与工业布局,着力加强工业点源、农村面源、城镇污水以及内源污染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修复,着力完善监测体系和加大执法力度,着力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努力形成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恢复太湖山青水美的自然风貌,确保饮用水安全,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全国湖泊治理提供有益经验,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2.规划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把维护流域内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环境保护问题为重点,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科学发展道路。

(2)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依据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流域水环境保护。采取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湖泊治理与河网治理相结合、水环境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等综合措施,明确治理思路,实现科学治理。

(3)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既要抓紧解决危及群众饮水安全的突出问题,确保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又要采取治本之策,从源头上加强污染防控和治理,切实控污减排,从根本上扭转水环境恶化趋势。

(4)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把握太湖流域水环境存在问题及成因,明确治理重点和难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针对流域内污染源的结构和区域分布,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

(5)依靠科技,公众参与。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问题综合研究,科学合理制定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加强水环境治理集成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保护和调动社会公众参与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创新机制,落实责任。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协调机制,加强区域间、部门间协作,合力治污。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水污染治理投融资机制和运营机制。落实地方各级政府水环境治理责任,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评估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定期公告制度,接受社会舆论和公众监督。

3.水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国内其他湖泊、流域相比,具有典型性和复杂性,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全面、系统、科学、严格地进行长期不懈的治理。因此,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是: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总量控制、浓度考核,三级管理、落实责任,完善体制、创新机制。

4.水环境治理的总体目标

(1)近期目标(2007—2012)。太湖湖体水质综合评价由2005年的劣Ⅴ类提高到2012年的Ⅴ类,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达到Ⅱ类,总磷达到Ⅳ类,总氮达到Ⅴ类。东部沿岸区水域水质由Ⅴ类提高到Ⅳ类;富营养化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及其输水骨干河道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河网水域水质控制单元水质有所改善,达标个数由现状的18.6%提高到40%左右,见表3-9。

表3-9 太湖近期水质目标        (单位:毫克/升)

(2)远期目标(2013—2020)。2020年,太湖湖泊水质综合评价从2012年的Ⅴ类提高到Ⅳ类;富营养化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并有所改善,河网水域水质控制单元水质达标个数占总数的80%左右。

主要的治理任务如下: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核心,保障饮水安全,通过污染源治理,提高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生态修复及建设,节水减排建设,能力建设等措施,实现预期的水质目标。第一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水质的优劣决定于污染物总量。《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在分析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两省一市综合考虑不同地区水环境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削减能力,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分解并逐级落实到市、县(市)。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出境断面的水质和排放总量负责。第二保障饮用水安全:保障饮用水安全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进一步优化水源地布局,完善多水源供水体系,加快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确保饮用水安全。近期要加强供水危机的防范和蓝藻暴发应急事件的处置工作。第三强化工业点源污染治理:有效控制工业污染。2008年6月底前,凡不能达到现有排放标准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在推行新标准的基础上,2008年年底前,工业污染源要做到全面达标排放。第四加大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12年和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0%和9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和7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5%和100%。逐步实现太湖流域村镇生活污水相对集中和分散处理、资源综合利用。第五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布局,发展绿色农业;畜禽养殖业采用干清粪作业,修建固体废弃物发酵池,实现综合利用;逐步取消太湖围网养殖,发展生态养殖。第六加强生态修复及建设:恢复和保护湿地;对太湖流域部分岸线堤防进行改造;建设生态隔离带,有选择投放草食性动物群、种植水生植物;实施太湖主要入湖河道和其他淤堵严重的河塘清淤。第七提高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遵循“先治污,后调水”的原则,增加流域水资源供给,加速水体循环、提高流域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适当扩大“引江济太”规模。第八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工业布局。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要达到40%,第三产业比重力争达到40%左右。第九节水减排建设: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制定节水灌溉定额;健全工业用水定额体系,鼓励循环用水,推广废水处理回用;推行节水型器具,对漏损严重的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建设污水再生利用和居民小区中水利用工程。第十制定严格的标准与制度: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健全工业企业环保准入制度,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标准,提高排污费、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第十一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提高太湖流域污染治理的科技含量。围绕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重点推广、研发先进适用、针对性强和应用前景好的技术。第十二完善监测和执法体系: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监管力度。构建太湖流域统一的水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县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站(点);建立水环境预警的指标体系和预警等级划分及预警;加强省市水环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5.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主要成效及问题

(1)近10年主要治理成效和经验。太湖流域两省一市经过10多年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治理的主要成效有:

①污染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②工业点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进展;

③城镇生活污染源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④农村污染源治理开始启动;

⑤“引江济太”工程效果明显,扩大了水环境容量,改善了水质;

⑥生态修复取得一定进展,部分湿地功能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治理的主要经验有:

①调整产业是减少污染源的重要举措;

②综合治理是防治污染的基本途径;

③科技进步是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支撑;

④经济杠杆是减少污染排放量的有效手段;

⑤合力治污是治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基本保证。

(2)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环太湖地区饮用水安全形势严峻。目前太湖流域部分饮用水水源地尤其是河网地区水质远远达不到国家标准。

②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减反增。太湖水污染治理仍然滞后于流域经济增长,水污染排放量远远超过水环境容量。

③产业结构及布局不尽合理,重污染企业在村镇一级工业中仍占较大比重。

④工业点源污染治理水平不高,相当数量的工业企业不能做到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总氮等污染指标还未纳入污染治理和控制范围。

⑤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严重滞后。太湖流域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和农药施用量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畜禽养殖量大,粪污处理率低;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严重。

⑥水环境监测和预警应急能力不强。现有的环境在线监测、监控设施不足,覆盖率低,未建立统一的水环境污染监管和预警体系。

⑦法规不完善,执法不严。目前尚没有针对太湖流域管理的专门法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

⑧部门分割管理,缺乏相应的合作机制。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涉及众多部门和两省一市,缺乏统一管理,治污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四、太湖浙江段的环境保护管理

(一)太湖浙江段水质监测状况

从1998年5月起,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太湖浙江段水质状况,有关部门在杭嘉湖地区东西苕溪、泗安溪、运河和杭嘉湖河网共设立了42个监测点进行定期跟踪监测,2001年增加至44个断面,其中国家级水质监测点为12个。

(二)太湖浙江段水质变化状况

根据监测结果,太湖流域浙江段平均水体水质在1998—2005年间仍以Ⅴ类及劣Ⅴ类水为主,太湖的富营养化程度很严重。在2002—2005年间,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呈加剧的趋势。然而与太湖流域其他地段相比较,浙江段水质还属于较好区域。由此可见,整个太湖流域的水质污染还较为严重。表3-10是历年度断面水质类别个数及比例情况记录。

表3-10 太湖流域湖州段水质变化情况

(三)太湖浙江段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为保护和综合治理太湖浙江段水质,浙江省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订了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核心,保障饮水安全,通过污染源治理,提高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生态修复及建设,节水减排建设,能力建设等保护和治理措施以期实现预期的水质目标。

依照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以及太湖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制定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投资规定,太湖浙江段共计投资470.03亿元,作为改造和治理该地区的太湖水质。

1.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鉴于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太湖浙江段将现有水质污染严重的河网水源地(特别是嘉兴地区)逐步转移到水量充沛、水质相对较好的地区,合理配置长江、钱塘江、太湖、太浦河和山区水库等水源地。做好多水源供水系统和区域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制定地下水水源井的应急供水方案。加强水质监测,依法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

2.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

太湖浙江段以县(市、区)为建设单元,完善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立了县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站和田间面源污染定位监测点,监控太湖流域农田氮、磷流失状况,为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1)建立田间面源污染定位监测点。按照《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建设面源污染定位监测点。近期,浙江省在太湖流域建设田间面源污染监测点64个。

(2)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站。按照农业部《全国农业环境监测条例》,在太湖流域分别建立县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站,改造实验室,购置相关仪器设备、流动采样车,开展现场监测,监控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

3.改造和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

(1)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对已建和在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以脱氮除磷为主的工艺技术改造,以确保排入水体的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要求,见表3-11。

表3-11 新、扩建污水处理项目情况汇总

(2)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

(3)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进行城镇垃圾处理处置项目的建设和技术改造。

4.进行生态修复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湿地恢复与重建、河湖岸线治理、生态林建设、水生态修复和科学清淤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

(1)生态保护带及水源涵养林建设和改造。在浙江省环太湖周边300—500米范围内,主要水源保护区城北、城西水厂等地区周边1.5千米范围内,长兜港、小梅港、入湖河道上溯5千米两侧各50米范围内,实施河岸道路绿化,进行生态保护带建设。

(2)水体生态修复。包括太湖及入湖河道水生态修复工程以及流域其他河湖水生态修复工程。

(3)湿地监测能力建设。为提高太湖流域的湿地保护、恢复以及管理水平,必须加强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研究等建设。

5.环太湖河道整治及河网清淤工程

(1)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

(2)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工程。

(3)浙江省杭嘉湖东部平原河网整治。

(4)太嘉河(太湖—嘉兴)工程。太嘉河工程实施后,可加快太湖水体交换,改善杭嘉湖地区平原水环境。

6.改善产业结构,减少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物对太湖水质的污染

2005年太湖流域浙江段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6.5∶54.2∶39.3,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是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乡布局,统筹城乡发展,成为了浙江省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

(四)流域治理的主要问题

1.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与水质污染之间的矛盾

太湖流域污染严重,虽然浙江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治污措施,但治理力度远远低于经济高速发展造成的污染加剧趋势。应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太湖流域必须确立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发展模式。治理思路要吸取历史教训,把控制污染物总量作为治理的重要指标,总量与浓度一并严格控制。

太湖流域水环境问题依然严重,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依然存在,水环境恶化的趋势还在发展,湖泊面积减少,湿地严重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功能退化,特别是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环境权益。

2.太湖流域三省一市责任不明、缺乏协调

太湖流域涉及三省一市,而从行政区划而言,整个太湖流域归江苏省所有,浙江省的湖州市对于南太湖沿岸的水面具有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太湖流域治理必须对流域内三省一市统筹规划,同步实施。

此外,太湖治污更为艰难之处,在于污染成因复杂,各个不同部门的协调很难。国家环保总局的实际调查研究表明,现在水污染形成的原因基本来自工业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和农业化肥农药排放。大量化肥的施用,实际上已经成为水体氮、磷超标的重要原因。但是,这涉及了分管农业的农委、分管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建设局等部门,仅仅环保和水利部门合作,问题也并不能有效解决。

由于没有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发挥作用,太湖成为了各方不必负责的“公地”。三省一市环绕在太湖旁,缺乏全流域的高层次协调机制,因此水污染就难以得到根本治理。

3.太湖污水倒灌内河的威胁

2000年之后,为了解决太湖水量过低的问题,同时为了稀释日益严重的污染,“引江济太”逐渐成为每年的经常性工程。但超过50%的太湖水为V类及劣V类水质,引江的结果就是太湖水位的抬高。作为太湖上游的浙江省湖州市的河流上游,如果雨水不丰沛,就会发生太湖污水倒灌湖州内河的情况。

按照湖州的监测,2000年“引江济太”以来,太湖水位被平均推高了30—50厘米,已连续7年,以平均每年20亿立方米的水量倒灌东苕溪以及平原水网地区。近年来,太湖平均倒灌湖州水网的时间,达到每年的2/3以上。长期倒灌,导致湖州市河网水质与太湖水化学指标相近,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明显提高。

近10年来,处于太湖上游的湖州市严格执行了国家标准,对区域内的污染企业实行了严格的关、停、并、转等措施,对于污水排放等指标严格控制,因而在改善了本地区的水质标准的同时也不断提高了本地企业的环保成本,削弱了地方产业竞争力,从而影响了地方的经济发展。然而,由于太湖流域周边地区造成的水质污染问题又通过太湖水倒灌内河而造成其辖区内的河网污染,致使湖州市对于地方的环保努力徒劳无功,严重影响了地方环保治理的积极性。

五、太湖环境保护及利用:太湖度假区案例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湖天然的旅游资源,太湖上游的湖州市在湖州的太湖沿岸建立了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该度假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及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也是省内唯一依托太湖资源优势而开发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于1995年设立,1999年与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2005年6月,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南太湖旅游开发的战略部署,度假区从开发区分设单立,见图3-3。

度假区以回归自然为形象主题,体现真山真水的自然风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浓郁的水乡民俗文化,形成以湖山览胜、寻古探幽、石林野趣、梦里水乡为鲜明特色的、四季皆宜的南太湖康乐度假区,并塑造太湖旅游度假区“湖、农、山、水、古”的总体旅游形象,尽得太湖自然风光之神韵。

图3-3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在湖洲市域区位图

(一)度假区概况

1.地理位置

太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湖州市区北部,太湖南岸,距市中心8千米,陆地面积220平方千米,水域面积300平方千米,湖岸线约60千米。度假区东距上海150千米,南距杭州68千米,北距无锡、苏州分别为110千米和99千米,西北距南京220千米,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大上海经济圈的中心。

2.度假区交通区位

申苏浙皖高速公路贯穿区域南部,杭宁高速公路贯穿区域西部,318国道、104国道分别穿过度假区的南部和西部,见图3-4。

图3-4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交通区位图

3.度假区自然特征

太湖旅游度假区集山、水、湖、湿地等重要旅游资源于一地,这在全国是罕见的。太湖是度假区重要的资源,这里岸线长,水面开阔,滨湖区几乎是环太湖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度假区西南是植被丰茂的弁山山脉,风景秀丽,山峦起伏,溶洞众多,奇石嶙峋,构成了山水清远的自然景观。度假区中央是7平方千米、保持原生态的湿地,水生植物和鸟类资源丰富。度假区内天然河道纵横交错,河荡水漾星罗棋布。乡村居民逐水而居,粉墙黛瓦,或耕或渔,与原始的自然环境和谐结合,韵味无穷。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是梦的现实版,是长三角地区天然的中央公园。很多资源具有开发价值。

4.度假区基础设施

度假区现有太湖山庄、哥伦波城堡、太湖乐园等10家旅游企业,24条街餐饮船,在建的五星级酒店1家。总床位1000个,餐位7000个。为了进一步强化度假区的旅游、休闲、度假功能,提升度假区的整体水平,度假区2005年规划太湖之舟、太湖明珠、国际会展中心、温泉度假中心、邱城小镇、渔人码头等一大批项目,其中太湖明珠建在太湖水面之上,其设计独特精美可与著名的迪拜七星酒店相媲美,建成后将成为太湖的地标性建筑。

(二)度假区规划特点

1.度假区主要功能

太湖度假区的主要功能为“旅游、度假、会议、水上娱乐”。度假区在交通上通过南北向四条道路杨丘路、太湖大道、长东大道、长高路与城市连接,设长兴二通道加强城市与长兴的联系。规划建设环太湖风情大道,主要沿太湖大堤设置,同时提出基础设施廊道和环太湖生态绿带的控制。同时对于度假区内小梅港、长兜港、大钱港两侧绿带提出了相应的控制要求。

太湖旅游度假区的定位为:“以湖光山色、湿地河港、人文古迹为主要观光旅游资源;以生态保护、城乡统筹为建设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以和谐美好的创新滨湖度假生活模式为特色;集聚会展、娱乐、商务、运动等城市功能,在长三角区域有相当吸引力,并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太湖南岸的旅游度假胜地。”

2.度假区规划定位

(1)总体定位。国内一流的“都市生态型”滨湖休闲度假胜地。

(2)功能定位。休闲旅游、商务会议、康体运动、度假居住等功能复合发展的城市特色板块。

(3)市场定位。①目标市场:以杭州为核心的浙江省居民为基础市场,以苏、沪城市群区域的居民为核心市场,以长三角地区的中转旅游客源为机会市场;②专项客源:观光客源主要目标为合家出游、银发市场及其他市场,度假客源主要目标为中高收入白领群体、企业管理群体、政府人员群体以及商务与公务客源等;③重点城市:主要为上海、杭州、苏州及无锡市场。

(4)形象定位。①旅游主题形象定位:生态南太湖,活力养生地;②空间特色形象定位:长三角腹地“享受慢节奏”的滨湖生态度假之地;环太湖地区最具多元文化的活力之地;南太湖突显“湿地、邱城、溇港”品牌的特色之地;湖州市最具魅力、功能完善的娱乐休闲之地。

3.度假区规划范围

太湖旅游度假区从规划范围及深度上主要分两个层面展开。

(1)规划区。太湖大堤以南,弁山山脊线以东,大钱港以西,以及杨丘线以西高尔夫球场用地以北、太湖路以西杨白线以北、太湖路以东高速公路以北区域。总面积约为40.5平方千米。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针对本范围进行统计。同时,考虑到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高速公路以南的建设用地属于“仁皇山分区”范围,故不计入度假区建设总规模指标的最终平衡。

(2)协调区。依据上层次规划,并考虑到与相邻地区的协调,本次规划将下列两个区域作为协调区。①高速公路以南,太湖路以东,长兜港以西,白雀大桥以北区域。②位于太湖旅游度假区西侧《湖州南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规划范围内的图影片区。协调区总面积约为23.5平方千米。

4.度假区总体发展策略

(1)以“水”为中心,加大核心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水环境的保护应作为度假区一切建设的前提。并且,各项设施设计建设应注重与自然环境完美协调。

(2)多样化复合发展,构建以旅游为核心的休闲产业链。未来应注重旅游产业与旅游地产的联动发展、旅游与乡村经济共生发展,构建旅游休闲产业链,形成各产业良性互融、相互促进、彼此支持的格局。

(3)集中开发策略推进,为不确定性需求预留弹性发展空间。应制定出近远期的开发规划与建设重点,不要急于在近中期将所有可建设用地开发完;近期宜集中成片开发,且远期规划不宜规定过死,宜给实际建设留有一定弹性。

(4)兼顾当地村民利益,保护和利用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度假区内的原有的村庄不一定都要搬迁,其中部分村庄可以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或特色风貌与旅游结合发展。既可保留乡土文化,又能更具吸引力。

(5)引入国内外一流品牌,并寻求政府的大力支持。

六、实习线路设计及实习内容

(一)实习路线1

太湖湖州段沿岸—太湖水质监测点—湖州市环保局实习内容:考察太湖周边地区水质基本状况,并观察和学习太湖水质监测站的水质取样方法;了解太湖浙江段水质监测和管理办法和相关保护措施;太湖沿岸企业类型对于太湖水质的影响。

(二)实习路线2

太湖旅游度假区实习内容:考察太湖旅游度假区,了解太湖水环境资源现状并分析其旅游价值;参观太湖旅游度假区并考察和学习度假区的功能区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第二章 温州生态园实习区

一、温州地区概况

(一)温州地区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温州地处中国大陆环太平洋岸线(约1.8万千米)的中段,浙江省东南部。全境介于北纬27°03′~28°36′、东经119°37′~121°36′。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方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温州陆域面积1178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千米。其中市区1187平方千米,见图3-5。

图3-5 温州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地貌特征

温州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可分为西部中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盆地区,东部平原滩涂区和沿海岛屿区。温州海域辽阔,岸线绵长曲折,从乐清湖雾至苍南云亭共355千米,形成磐石、乐清湾等天然良港。

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温州陆地海岸线长355千米,有岛屿436个。海岸线曲折,形成磐石、乐清湾等天然良港。山脉之间的溪流,大都由西向东注入东海。东部平原地区,主要有温瑞平原、瑞平平原,其间人工河道纵横交错。河流较长的有瓯江、飞云江、鳌江。其中瓯江曾称永宁江、永嘉江、慎江,为浙江第二大河,干流长388千米。梅岙以下,河床逐渐增大、宽500—3000米,近河口区形成三角港,左纳楠溪江入海。温州陆地海岸线长355千米,以琵琶门为界,北为泥岸,间有岩岸,南为岩岸。有岛屿436个,多为雁荡山脉延伸部,海岸线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因为地处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见图3-6。

图3-6 温州市区图

3.气候特征

温州以气候温和而得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雨量充沛,光照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18℃,年平均降水量1500—180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75—280天。温州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1月份平均气温4.9~9.9℃,7月份平均气温26.7~29.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热带气旋,无霜期为241—326天。全年日照数在1442—2264小时。

4.自然资源

温州兼有山海之利,各种资源较为丰富。土地资源除耕地外主要有海涂、三江(瓯江、飞云江、鳌江)淤滩和2000平方千米山地。水资源总量为141.13亿立方米。海洋资源主要有沿海及东海大陆架海底铁锰结核以及石油、天然气等;东部沿海养殖虾、蟹、蛤等。南麂列岛有贝、藻类490余种。林特产资源主要有经济作物柑橘、茶叶、枇杷等160余种。乌岩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是浙南绿色宝库。矿产资源中金属矿有锌、铜等30余种;非金属矿有明矾石、利石、叶腊石、高岭土、萤石、石英岩、花岗岩等,其中明矾石矿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0%,有“世界矾都”之称;花岗岩储量及产品质量、花色品种均居全国前列。

温州山、水、海交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国家级风景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风景区7个,市级风景区8个,旅游景区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5。北雁荡的峰峦、楠溪江的溪流和洞头岛的海色;南雁荡山的洞壑、南麂岛的波涛和乌岩岭的古林,在全市一北一南组成以山、水、海和山、海、林为特色的两个旅游“金三角”。江心孤屿、中雁荡山、仙岩梅雨潭、文成百丈漈等诸多景区亦享誉海内。温州现有蒲壮所城、玉海楼等7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千年古刹江心寺等40处省级、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温州地区的社会概况

1.区位特色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全国首批1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是全国18个港口城市之一,是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是中国综合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也是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试点城市之一。

2.人口状况

温州市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城市,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温州市常住人口为912.12万,同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755.80万相比,10年共增加156.41万人,增长20.69%。其中市外流入人口284.2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1.16%。

3.社会经济发展

温州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居民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生活的历史性跨越,进而向富裕的生活迈进,农村居民生活总体上迈入小康。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27元,居全省各市的首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02元,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2004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004.0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13441元,民间财富实力雄厚。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1.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39.4平方米。1978年到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从13.2亿元增加到1402.92亿元,翻了近7番;财政总收入从1.35亿元增加到143.17亿元,翻了近7番。温州在全国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率先导入民营经济机制,据测算,非公经济比重已占80%左右。

4.交通运输

温州位处我国黄金海岸线的中部,交通运输发达,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也是全国18个港口城市之一,拥有航空、铁路、水运、高速公路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温州海岸线长达355千米,港口条件优越,是一个集河口港、海湾港于一体的综合性天然良港,为浙南、闽北货物进出的咽喉。是全国20个主枢纽港之一。温州机场已开辟60条国内航线,并开通了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地区航线。温州火车站是我国第一条股份制合资建设铁路——金温铁路的终点站,旅客列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国内主要城市。温州市公路运输四通八达,104国道和330国道贯穿南北,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高速公路温州段正在建设之中,见图3-7。

图3-7 温州市高速公路

二、温州生态园区建设概况

(一)温州生态园区建设背景

温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闽南厦漳泉三角洲地区两大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浙江南部沿海经济核心区,北距上海市500多千米,距长江三角洲地区南部中心城市杭州、宁波300千米,南距福州市420多千米。温州辖区总面积11784平方千米,到2002年底市域总人口755.80万人,主城区人口达到135万人,主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25平方千米,市域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3%,已发展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开放工业、商贸、港口城市,浙江南部的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中心城市形态正在由封闭型的团块状发展走向粗具规模的开放性的沿江跨江带状发展的综合型大城市,并成为联系长江三角洲、闽东南、赣东、皖南的区域交通枢纽、区域中心城市,见附图3。

1.温州城市发展战略的转变

温州目前已经跻身于全国24个最具有竞争实力的城市行列,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温州现状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高,专业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发达,股份合作制发展快,民营企业活力强,已初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在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竞争不断激烈的背景下,面对机遇与挑战,2003年4月,温州市政府对城市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了“一港三城”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力争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之间再建一个“温州经济圈”。

温州经济圈建设的核心战略体现在“一港三城”的建设,见图3-8。

图3-8 温州城市面貌

(1)东南沿海大商港。通过构筑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港、人气兴旺的商贸港、资本活跃的金融信息港,使温州成为区域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2)国际性轻工城。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浙江轻工基地的要求,把温州建成世界轻工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集散基地和创新基地。

(3)最具活力的开放城市。通过改革创新,争取在思想上、在发展民营经济上高人一筹,在建设市场机制上快人一拍,在对外开放上后来居上,使温州成为机制活、商机高的创新之城、活力之城。

(4)滨海山水城市。以建设现代化大城市为目标,实现城市发展从“瓯江时代”走向“东海时代”,同时利用丰富的山水资源和厚重的文化沉淀,搞好生态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使温州成为宜经商、宜创业、宜人居的地方。

2.温州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温州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地处温瑞平原的中心城区已从孤立的城市向组团式的多中心特大城市群转化。规划未来20年在温州的沿海城市核心区将形成由温州、永强、瑞安三大组团人口规模将达到400万人以上的温州大都市区,沿海形成300万人以上规模的密集的城镇带。

(1)温州山多地少,河流众多,“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积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多年来零散建设,造成了目前缺乏大片成规模的用地以便开发,使得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用地结构整合的任务很重,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制约。目前,温州的现状人均耕地仅240平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城市的密集开发,侵占或破坏了部分山丘,填没了部分河道;市区向西部已经开始“侵入”山地,不利于保护植被山林;中心市区新开发地段建筑密度普遍偏高,缺少绿化空间。

(2)瓯江北岸乐清境内和瓯江南岸的瓯海与瑞安境内,沿国道两侧已分别形成连绵达数十千米长的城镇带,已成为生态脆弱地带。城市内部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任务严峻。目前江河水质污染严重,瓯江城市河段的水质为3级,全市内河河网及部分水源污染严重低于5级标准。

3.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纷纷启动城市生态核心区建设

目前同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宁波、绍兴、台州等温州周边城市都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城市生态核心区的建设。究其原因,在21世纪初,浙江沿海各大城市都提出如此相似的空间发展战略对策,基于城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市新兴产业发展、城市空间拓展等综合原因。

21世纪城市间竞争更多地来自生态环境的竞争。温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国际性城市,必须在城市生态建设上高瞻远瞩。温州山多地少,老城区、工业区、城镇密集区的生态改造难度大、时间长、见效慢,而大罗山和三垟湿地的生态建设则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在较短时间内打造温州城市生态的名牌,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建设奠定基础。

未来中国发达地区城市产业升级都需要将城市服务业,特别是旅游度假休闲产业作为发展重点,需要相对应的发展空间,生态园区无疑是一种最佳选择。它既提供了生态产业、度假休闲产业发展的空间,也提供了一种新管理模式,打破了风景区、森林公园的传统管理模式。地处城市密集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的空间发展走向大都市区(Maga City Region)模式,各大城市逐步走向区域城市、走向大城市地区,连绵带状组合、多中心发展的格局是其必然选择,这就需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人工城市生态系统的依托。

各个城市的土地资源短缺现象都很突出,而城市居民人居环境改善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郊区化成为21世纪城市必然的社会现象。所以,郊区的山地、滨水地区土地资源逐步成为绿色人居发展的新空间。

4.温州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亟待整合

温州控山带海、利兼江河,土沃物丰,气候温和。具有丰富的风景名胜、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工艺美术、社会经济、都市魅力等旅游资源。

(1)自然、人文资源数量多、级别高,温州向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人文内涵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雁荡山、楠溪江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乌岩岭、南麂海洋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2.23%。仅就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而言,数量居全省地市之首。

(2)社会经济资源别具一格,“温州模式”、农民城市,使温州进一步走向世界。

(3)各类旅游资源之间差异明显,又颇为协调,北、中、南雁荡山脉濒临东海,山海形胜,江山如画。

但是,温州市旅游业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其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缺乏科学统一的旅游总体规划,宏观调控不力;旅游投入机制,政府主导、全社会投入办大旅游的格局有待进一步营造;旅游产品、商品开发滞后和宣传投入不足;温州旅游行业管理还是小旅游格局,未涉足到以接待国内旅游者为主的社会旅店、餐饮业,行业管理有待理顺;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温州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

1.区位的限制——东南一隅和区域竞争的加剧

温州境内多山,交通条件一般,居于长江三角洲和夏漳泉三角洲地区的过渡地带既为温州城市发展带来机会,也带来了挑战。以上海为核心城市的长江三角洲国际大都市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区域范围内中小城市的发展,其在区位、基础设施、土地资源供给、政策扶持方面已通过其强大的影响力对温州构成竞争优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大小洋山港的建设,加上宁波、舟山等港口,也将改变温州作为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的腹地和货源。此外,来自邻近区域内的城市竞争,如宁波在工业发展上的优势、台州作为新兴城市在土地资源、交通条件以及政策上的优势等也给温州的发展带来挑战。

2.产业结构的限制

温州城市产业结构低层次化,产业空间分布不合理。目前温州的整体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传统产业比重过大,半成品初加工的产品得不到突破,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少,工业附加值低。这一低层次产业结构与人才资源相对不足、科学技术水平偏低等状况互相关联,相互影响,呈恶性循环之势,限制城市的整体发展。

此外,市域范围内传统小型轻加工业在各地区间呈现趋同现象且分散分布,造成城镇空间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严重不合理以及市区建设用地分散、功能混杂。生活环境质量较差,城市整体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

3.资源不足的限制

受城市资本供给不足,温州城市劳动力水平低与土地资源的限制,2000年以来,在完成资本积累后,温州民间资本大量外流,同时又因地价过高、工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开放不够等原因难以大幅度吸引区外资金和外国直接投资进入温州,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资本短缺现象,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在新兴产业投资较少。

4.生态环境的限制

温州城市生态问题凸显,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温州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却带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由于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不完善,生活生产上产生的废水、废物、废气无限制排放,使市区内外水网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密集开发、无序扩张,侵占或破坏了自然地貌,毁坏了部分自然山林,填埋了部分河道;城市用地向东、南、西三面扩展,形成集中式的城市布局,不利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交通的组织;资源利用不合理,重复利用、低效利用问题严重;旧城区密度过高,城市绿化和公共空间严重不足;部分地段城市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上述问题阻碍并限制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生态园区作为温州市区范围内一项重要的建设项目,其整体定位的准确性与否在一定程度决定着温州未来的城市发展。因此,综合分析上述问题,并在生态园总体规划中适当加以解决很有必要。

(三)温州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温州市最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中,根据温州市“倚江、负山、滨海”的自然地理形式,提出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八字方针为:“西拓”、“东移”、“南联”、“北接”。

因中心城区西部以山体和农田保护区为主,“西拓”要适当控制,只能局部拓展少数建设用地。

中心城区东部基本无任何限制条件,故“东移”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南联”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其一是通过大罗山、吹台山之间的狭长通道,沿国道向南与瑞安相连,形成一条区域内的重要交通和生态廊道,温瑞塘河由此通过;其二是围绕大罗山东侧、南侧沿海发展。

“北接”主要通过滨海高速公路,跨瓯江向北,使南北片区产生便捷的交通联系。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旧城疏解与新区拓展相结合。逐步降低旧城密度,调整产业空间布局,改善城市整体面貌,创建舒适的人居环境。

从温州城市整体空间发展分析,温州生态园区的发展将对城市的东拓、整体功能的整合、整体生态系统的创造,对城市整体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四)温州生态园区建设的目的

通过以上对区域、城市发展背景的分析,温州生态园提出建设集生态教育、旅游度假和绿色生态人居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园区,其主要目的如下。

1.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

温州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城市,正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走向一个国际性城市。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粗放发展模式,提高城市竞争力成为温州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温州生态园区的建设将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步骤。

2.有效引导民间投资,探索生态建设的新经验

“温州模式”作为当代中国最具特色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之一,永嘉学派的务实精神无疑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温州在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城市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曾领全国风气之先,成为当前全国多种经济模式共存的典型城市,成为全国各地争相学习的典范。在新时期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进程中,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学习,而一个生态型的城市和地区需要强大的体制支持、完善的法规体制、地区居民的良好意识和积极的社会参与。温州市政府本次提出建设生态园区,希望整合现有生态资源,通过整体保护,避免多头管理的矛盾,探索生态型城市的发展道路,将为我国其他城市同类生态园区的建设积累经验。

3.为城市旅游休闲产业提供发展平台

温州目前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是未来产业升级的重点,生态园区的建设为温州城市旅游业、度假休闲产业和绿色人居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为温州的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可以大大改善温州城市GDP的结构,更大地提高温州绿色GDP的比例,使温州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三、温州生态园区现状条件

温州生态园——大罗山及三垟湿地地处温州市东南部,西距市中心仅12.5千米,东与温州港、机场近在咫尺,区位优势突现;生态园由仙岩、瑶溪、天柱寺、茶山和三垟水网——“四景区一水网”构成,集山、水、田、濒海于一体,是温州旅游资源特点的区域浓缩。其中,大罗山占地面积114平方千米,位于瓯江和飞云江之间,濒临东海,中间隔瓯海下河乡平原和瑞安市塘下平原水网地带,温瑞塘河自南至北35千米襟带边沿,东临永强海滨平原。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39′56″~120°48′16″,北纬27°50′12″~27°56′38″。其最高山峰称百岗尖。

大罗山风景区内有古寺(塔)、摩崖石刻、遗址等文物48处,自然景观以仙岩景区为代表,景点多、组合性好、质量高,旅游开发价值大。三垟湿地与大罗山相连,内部水网密布,由160余座岛屿组成,峰峦叠翠,山环水绕,自然风光十分秀丽,属于冲积平原。总面积为11.41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约占区域总面积的70.9%,水域面积为3.32平方千米,占29.1%。

由城市空间发展来看,大罗山与瓯北罗浮群山、景山、吹台山、瓯江等水系构成了温州三面环山一面濒海的山水城市格局。在这个框架里大罗山是绿色都市生态网架的核心,也是今后城市东拓的空间中心,城市将环大罗山发展,疏导、协调旧城区的功能。大罗山和其他绿色组团将有效地控制城市建设蚕食绿色空间,有机地组织各区片的建设,形成“高密度中心加大绿化”的生态城模式。大罗山作为温州市未来的“绿心”和“绿核”,三垟湿地作为温州之肾,对改善市区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状况及调节城市小气候环境意义重大。

(一)自然条件

温州生态园位于温州大都市区的中心区,由大罗山和三垟湿地组成,总面积约为132平方千米。该区域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均降雨量1611毫米。7—9月气温较高,台风频繁,系降水高峰期。全年以西北、东南为主导风向。

1.大罗山

大罗山为台岗型山地,属浙闽丘陵地带,系雁荡山脉大罗山支脉。分布区位于东经120°39′56″~120°48′16″,北纬27°50′12″~27°56′38″,占地面积120平方千米,由仙岩、瑶溪、天柱寺和茶山四个景区组成。

由于火山活动和地质年代的构造运动,造成海进、海退的侵蚀、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现今的地质景观。出露地层属燕山运动晚侏罗纪时期形成的火山岩系,山体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其次为青灰英安质玻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等。

全山地势南高北低,山体西北坡较为平缓,逐渐过渡至平原区,东南坡多由悬崖峭壁直接与平原相连,西南部为古海湾内河口地带的冲积海、冲积平原。内河水系发达,纵横交织。海拔高度20—700米,最高峰百岗尖海拔706.9米。境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溪涧纵横,放射状向东南西北分流,主要溪流有仙岩溪、卧龙溪、大岙溪、长坑溪、郑岙溪等。并有依自然地形筑坝兴建的中小型水库,包括金河水库,丰台水库,白水水库,天河东、西水库,秀垟水库,双岙水库等。主要水体水质,除了天柱寺水库,基本都可以达到Ⅱ类水水质标准,是区域重要的水源地。

大罗山土壤多为红壤。分布在700米以下低山丘陵,是富铁铝化土壤,土层溶厚,土体红色,微团聚体发育,疏松通透性好,质地以轻黏土为主。成土母质为坡积物、残积物,土壤类型为山地红土壤,山地表层有黄泥土和乌砂土两种。平原河网地区靠近山边的较为沙性,远的则较黏性,表层一般青色,腐殖质含量高。地表下层2—3米青紫泥,沿山地伸延则有黑炭泥,系古海湾沉积物所致。

山脊、山顶,特别是东部迎风面多裸岩分布,其分布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区域土地除了村落、主要景点建设用地外,在海拔350米以下,通常被人工开垦,用于栽种经果林和薪材林,地带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仅局限于较小区域。海拔350米以上多马尾松和灌草丛。

2.三垟湿地

三垟湿地由地质时期河口潟湖发育演变而成,属于M型内陆河流湿地。区域总面积为11.41平方千米,由160多个岛屿状地块组成,陆地面积为8.09平方千米,占区域总面积的70.9%,水域面积为3.32平方千米,占29.1%。三垟湿地西面为温州市重要水系温瑞塘河,东南紧接大罗山,北面与瓯海化工区邻接。区域水体基本与周边水体贯通,受周边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区域中陆域已基本被开发利用,区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23平方千米,占陆地面积的15.2%;农业用地为6.86平方千米,占区域陆地面积的84.8%,其中50%以上栽种瓯柑。自然植被主要以各种杂草为主。

三垟湿地地形沟坎较多、水陆相杂,根据《拉穆萨公约》的湿地分类系统,它属于M型湿地,即内陆永久性河流湿地。

(二)社会经济状况

1.大罗山

大罗山山地主要居民区都分布在大罗山的西侧背风面,居民区面积约为大罗山的1%。村落的规模由几户至几十户不等。目前除了在区域景点及其邻近地区村庄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居民居住外,大部分原自然村的居民都已搬迁至山外居住,部分村落中只有两三个老年人。村落的大部分住房都已经废弃。村落中的民居具有典型的山乡风格,基本建筑都取材于当地,用大型的石材堆砌而成,并辅以木梁、楼柱等内部结构。一般都为二层建筑。在房前屋后通常有庭院,或者在周边栽种材用乔木,如柳杉、杉树等。环大罗山谷地村庄人口较为密集,许多区域,特别是瑞安片区有较多的工业企业分布,对环境影响较大。

2.三垟湿地

三垟湿地片位于规划区范围内总人口1.7万人。1999年人均收入约6000元。根据调查,主要经济作物是瓯柑(各村均有),其中樟岙有部分杨梅;养殖的主要动物为猪和鸭(丹东村),张严冯村有一部分淡水养鱼。

(三)基础设施条件

园区内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以山地、水体为主,整体基础设施水平明显低于市区,供水、电讯、电力等技术设施缺乏或低水平;教育、医疗服务等社会基础设施缺乏。

1.交通系统

生态园北、东、南三个方向与新旧城区毗邻,园区外围基本构筑起立体交通网络,公共交通还不完善。山地前伸平原地带河流纵横,舟楫往来方便。生态园区周边规划有南塘大道、瓯海大道、滨海大道、环山南路等四条快速路环绕。

2.供水系统

现有的水利设施中秀垟、天河东、天河西、丰台、金河、双岙水库的库容量在100万立方米以上,山门坑、白水、天柱、龙王寺等水库较小。

3.供电系统

大罗山地区现有多座小型水电站,总装机13台,357千瓦,年发电量为53.6万度,仅能满足山区居民用地和山脚下部分乡村用地的生活用电需要。未来规划在大罗山周边形成多座220千瓦以上变电站,为温州都市区服务。这些电站包括位于郑岙的500千瓦温东变,位于园区北部大王山下的220千瓦永强变、位于前岩山的220千瓦瑶溪变,位于南白象镇的220千瓦南白象变,位于南部瑞安西岙的220千瓦场桥变。规划温东变至永强和南白象变220千瓦高压走廊要横穿大罗山核心天河景区和天柱寺、丰台景区,南白象至蒲州、上田变220千瓦走廊要横穿三垟湿地景区。将对生态园区内部景观造成严重破坏。

4.其他

目前生态园区内有垃圾卫生填埋场一座,位于园区东部丰台山脚下。规划在龙湾区度山建一座日处理能力为600—9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尚没有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大罗山区大部分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山溪,进入水库或山下河流,三垟湿地内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则直接排入湿地水体,使得水体整体质量恶化。

四、温州生态园规划

(一)规划范围与功能定位

1.规划范围

温州生态园由三垟湿地和大罗山地区组成,涉及瓯海、龙湾、瑞安两区一市。是温州大都市区“两江一河一山”(瓯江、飞云江、温瑞塘河、大罗山)整体生态骨架的精华,这一山水组合在全国城市中是独具特色的。它对于整个都市圈生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生态园区的建设将促进都市圈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整合。

规划地域范围包括三垟湿地13.5平方千米,大罗山风景区116.8平方千米,总计130.3平方千米。加上扩大到周边缓冲区域控制区(向外延伸1千米)范围,规划研究范围达到190平方千米,见表3-12。

表3-12 温州生态园区基本情况一览表      (单位:平方千米)

本次规划的范围分为两个层次:生态园建设保护区和生态园协调区范围。

第一层次:生态园建设保护区范围。以环大罗山的规划山路、瓯海大道、南塘大道和山体为界(高教园区、瓯海区仙岩镇建成区用地除外),总用地面积130.60平方千米。其中,三垟湿地12.43平方千米,大罗山山地99.38平方千米,大罗山谷地18.79平方千米。

对于仙岩镇城区属省级风景名胜区控制范围部分,是生态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作为旅游城镇统筹规划建设管理。

第二层次:生态园协调区范围。东到永强大道、新川路、滨海大道、东海,南至韩田大河、凤凰山,北以温州大道、瓯江、炮台山为界,西抵龙霞路、新104国道,是生态园和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协调过渡区域,协调区范围面积达75.15平方千米。

2.功能定位

温州生态园是以生态为主题,山水为特点,地域文化为内涵,集生态教育、旅游休闲、绿色人居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生态园区。

(二)温州生态园区发展目标

1.发展目标

根据上述功能定位,从温州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出发,规划提出到2020年的生态园区战略目标,包括以下四大目标。

(1)资源保护目标。充分保护生态园区内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

(2)生态建设目标。发挥生态优势,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生态体系、科学高效的能力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城市生态核心区、示范区。

(3)产业发展目标。整合城市职能,建设温州大都市圈的休闲度假、旅游服务中心。

(4)社区发展目标。改善社区发展条件,建设温州大都市区最具特色的绿色人居示范区。

具体目标包括:

(1)规划期内园区实际生态服务价值恢复到理论价值的80%。

(2)带动旅游休闲产业发展,规划期内园区年接待游客达到200万人次,其中节假日高峰游客占70%,离峰日达到30%,接待游客总量超过全市的15%。

(3)在生态优先条件下,规划期内各种服务设施总量观光度假旅馆房间数达到1万间(包括农家乐旅舍、旅游地产),主题游乐园2平方千米,高尔夫球场2—3座。

(4)发展生态型产业,创造就业机会,规划期内园区GDP达到每年70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20%以上,提供5000个以上就业机会。

2.生态园区发展策略

大罗山、三垟湿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间文化传统,这是温州建设国际性都市最为宝贵的财富。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温州的历史文化、民居村落、民间风俗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大罗山和三垟湿地内部人为建设相对较少,文化遗存较多,就更显得弥足珍贵。生态园区应作为建设“文化温州”的核心战略之一。

发挥本地山水、寺庙、民俗的丰富内涵,在生态园西部与温瑞塘河文化带、温州大学园区的建设相结合,建设“温州城市文化带”,形成“九州文化区”,成为温州城市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发挥生态农业观光、文化观光产业,建设文化生态观光产业;在生态园区东侧与滨海产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引入外来文化,体现温州的国际性,形成多元文化交流区。

3.社会发展战略

生态园区未来将发展成为温州都市圈内最具特色的绿色人居、绿色产业发展地区,成为都市圈核心社区。现有生态园区人口2.5万人左右,主要居于大罗山周边山岙和三垟湿地。规划未来通过近10平方千米的生态住区的开发,园区规划人口增加到5万人。如果加上三垟湿地异地搬迁的居民,则总人口为约6万人。除了生态建设的需要必须外迁的社区外,基本保持社区的原有社区结构。

4.产业发展战略

(1)生态恢复产业。生态园区是温州市生态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以恢复初级生产力为主的生态恢复产业将是生态园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包括湿地保护与修复、山体保护与修复,是全市的生态产业发展的试验田。

(2)旅游产业。旅游服务业发展是生态园区的另外一个主导产业,作为园区内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的主要考虑依据。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收入占到生态园总收入的50%以上。

(3)绿色人居产业。结合旅游地产概念,基于生态优先的原则,采用生态材料、建设技术,在生态园区发展一定规模的绿色人居产业,包括湿地型生态住宅、山地型生态住宅等。

(4)文化产业。在生态园区产业发展中,大量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应是与生态建设同步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在生态园文化产业发展中,应重视树立生态园区文化品牌。

(5)生态农业。未来园区内的农业应结合生态建设、生活景观、生态保育等功能,向观光农业转化,提高产业的附加值。以杨梅、桂花、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为主题,开辟农业观光园区,设置农产品加工厂和展售中心,同时可开辟农产品博物馆,配合节庆活动安排展示活动;辅导农民通过合作组织,结合餐饮、住宿、休闲,发展休闲农庄、观光茶园、有机农场等,同时可规划将生产加工过程作为观摩学习区。

(6)新兴产业。咨询软件产业:生态园区可以利用本地区优美的居住环境,吸引高科技人才进入生态园区,同时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加强生态园区内部信息网络建设。教育科研产业:结合本地区的生态教育主题,依托温州高教园区的资源优势,可以引入湿地研究、生态能源研究、青少年地质气象教育基地等。

(三)园区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1.生态园功能分区

(1)生态建设分区。根据生态建设理念与原则,结合生态园生态现状,通过对敏感因子和敏感区域的分析,温州生态园的生态功能区划分为生态自然保育区、生态保育建设区、生态景观建设区、生态产业区和生态人居区。

(2)地形地貌分区。根据不同的地形标高、地质地貌特征,生态园从外围到内圈形成圈层式地貌分区,即湿地区、谷地区、陡坡区和高台区。

(3)风景名胜分区。从景点和潜在景点的景观效应及旅游开发角度出发,按景区特点分为仙岩潭瀑、化成洞幽、天河浩淼、千佛塔影、瑶溪钟秀、天柱古刹、峰台碧水、茶山果香、香山日月、三垟水乡10个景区。

(4)综合功能分区。规划综合生态园的地形地貌、生态功能、风景名胜资源、旅游休闲开发、视觉景观、土地利用设想、城市功能等要求,生态园分为三个大功能区,多个功能小区。

三个大功能区指三垟湿地区、大罗山山地区和环大罗山谷地区,面积分别为12.425平方千米、99.3822平方千米、18.7928平方千米。

多个功能小区分别指:三垟湿地区包括城市过渡区、生态展示区、保护游赏区三个功能小区,面积分别为0.816平方千米、0.998平方千米、6.034平方千米。其中保护游赏区包括湿地景观区、生态人居区、旅游服务区和可持续发展区。

大罗山山地区包括生态保育区、景观建设区两个功能小区。其中生态保育区含有风景游赏区、生态展示区和可持续发展区等,景观建设区包括旅游服务区、可持续发展区和风景游赏区等。

环大罗山谷地区包括生态人居区、旅游服务区和可持续发展区三个功能小区,面积分别为6.9901平方千米、1.1386平方千米、4.0601平方千米。

2.空间结构

生态园规划空间结构概括为“三片四轴、五廊十景”。

(1)三片:三垟湿地片、大罗山山地片、环大罗山谷地片。

(2)四轴:古村寻源景观轴、湿地探幽景观轴、湖光山色景观轴、峡谷风光景观轴。

(3)五廊:山—山生态廊道(大罗山—吹台山);山—城生态廊道(大罗山—三垟湿地—中心城市);山—江生态廊道(大罗山—瓯江);山—堡—海生态廊道(大罗山—永昌堡—东海);山—海生态廊道(大罗山—东海)。

(4)十景:仙岩潭瀑、化成洞幽、天河浩淼、千佛塔影、瑶溪钟秀、天柱古刹、峰台碧水、茶山果香、香山日月、三垟水乡。

五、实习路线设计与实习内容

(一)实习路线1

大罗山实习内容:对大罗山地区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条件初步认知与调查;山地地貌观察与辨识;大罗山地区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分析,对照生态园总体规划,理解生态园的定位及空间结构。初步运用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实践,记录生态园资源与环境现状,了解农村人居环境及经济社会情况。

(二)实习路线2

三垟湿地实习内容:初步认知与调查湿地自然生态环境,了解分析现状与问题;将三垟湿地现状条件与规划定位及空间结构总体布局对比分析;湿地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三垟地区村落分布及新农村建设相关内容。

第三章 湖州水口乡实习区

一、长兴县概况

(一)长兴县区位与区划

长兴县位于浙江省北端,东临太湖,西南与东南与浙江省安吉县、湖州市区相接,西临安徽省广德县,北接江苏省宜兴市。处于北纬30°43′~31°11′,东经119°33′~120°06′。

长兴县所属地级湖州市共辖一区、三县,即湖州市区、德清县、安吉县与长兴县。至2003年4月,长兴县辖16个乡镇,其中10个建制镇,6个建制乡,县政府驻地雉城镇。

(二)自然环境概况

1.地形地貌

长兴县位居浙北低山丘陵向太湖西岸平原过渡的地区,三面环山,一面靠湖(太湖),是杭嘉湖平原的一部分。全县东西长53千米,南北宽52千米,境内海拔较低,地势呈西北和南部高,中间和东部低平的特征。东西向泄洪水系为西苕溪流域,周坞山、野山(山峰高500余米)等丘陵区是东天目、莫干山山脉之延伸;西部为泗安溪上游,是冈峦起伏的黄土丘陵区,高度50米左右,树木稀疏,较干旱;中部为泗安溪、箬溪的中游,有以虹星桥为中心的长泗平原,河道纵横;北部为箬溪和乌溪的中、上游,为低山丘陵区,山峰大多高300—500米;东部为城东平原,是各水系的下游,濒临太湖,地势较低。据估算,全县平原(海拔100米以下)占总面积的73%(包括高平原29%),丘陵占27%,低山(海拔500米以下)约占0.2%。据全县第二次土壤普查综合资料,全县土壤分为4个土类,9个亚类,32个土属,65个土种。

2.气候

长兴县属亚热带东亚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但年际多变。全县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3.9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7.287亿立方米。降水主要集中在3—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4%,以春季连阴雨和6月黄梅雨为主要特征。夏、秋季时台风、龙卷风,雷雨天气经常出现,易造成洪涝灾害;而当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则出现高温干旱。

3.水文水系

长兴县主要河流均发源于西部山区,由西向东,分别由干流和溇港流入太湖。境内干流由北向南,共分两大水系,水系网络由溪涧、河湖以及太湖溇港组成。

北部干流水系有合溪新港、长兴港、泗安塘等31条涧港,全长417.4千米,流域面积约1735平方千米;南部水系有西苕溪等5条港,全长59千米,流域面积约2275平方千米。境内有通水溇港20条,有盛家洋等湖泊20个,面积约6平方千米(不含太湖)。长兴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309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500—700毫米,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为18.7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7.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52亿立方米。境内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受季节雨量分布不均的影响,洪枯期分明。

(三)社会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长兴县的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荣获全省“小康县”、国家级科技先进县和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等称号。长兴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城镇以上单位职工年人均工资达到11521元,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53元,城乡差别低于湖州市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2.5亿元,比1990年增长6.63倍,年均增长16.9%,在湖州市三个县中,处于优势地位;2001年人均GDP达到13268元,是1990年的6.54倍,年均增长16.94%;2001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5.0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8亿元,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扩大,5年累计投入16.2亿元,中心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相继建成城市垃圾处理厂、管道液化气站、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公益事业项目,增强了城市综合功能,改善了人居环境。

交通建设突飞猛进。近5年来累计投入17.5亿元,基本完成境内国道、主要省道、航道和铁路的改造,初步成为浙苏皖边际的重要交通中心。其中公路通车总里程5年来的增幅达到22.4%,在湖州地区中处于领先地位,也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

科技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建立了与一批国内著名高校长期全面的合作关系,以获得智力支援;2001年专利申请数为73项,居湖州市首位,占全市的48.03%;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1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99%,居全市领先水平,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但是高中段教育入学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区域信息化建设进展迅速。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近年来完成投资3亿元,为“数字长兴”的超速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电子政务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政府部门内部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同时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在电子政务日趋完善的同时,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截至2002年底,全县近200家企业引用了CAD、ERP等单功能及多功能的信息管理技术,县重点骨干企业80%实现宽带上网,见图3-9。

图3-9 长兴县功能结构图

(四)人文历史

长兴属杭嘉湖“文化之帮”,文人辈出。其中著作宏富、贡献较大者有唐代徐坚、明代顾应祥;诗人有陈叔宝、钱起、皎然、沈贞、徐中行、沈无咎等;在佛教学上贡献突出的有僧道宣;在方志学方面有独到见解的有徐坚、施宿、顾应祥;在戏曲方面贡献卓越的有臧循;在经史上留下鸿篇巨制的有吴铳;清代张度、近代王修等浙西“三名士”,在中国文化史中有一定的影响。

长兴古文化遗址有20多处。馆藏文物达3700多件,有不少精品,曾多次送国家级展览会和国外展出。唐代茶文化的见证——摩崖石刻有三组八处之多;明代归有光、吴承恩两位文学家篆刻的两块碑,至今保存完好。

二、生态型村庄规划范例——水口新农村生态规划

(一)村庄基础环境特点

1.自然环境优越

长兴县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拥有极富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三面环山、东临太湖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水口山清水秀的良好自然环境,是生态型村庄的典型。

长兴县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热地带青冈、苦槠栽培植被区,除农作物外,主要有次生草本、竹类植物及人工栽培的用材林、经济林和“四旁”绿化树木等,植被覆盖面70%以上。三个植被区分别是低山丘陵竹、木、灌、草复合林区,水网及斗区平原栽培植被区以及滩地、水面植被区。水口乡内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76.6%。顾渚山风景名胜区森林覆盖率最大,面积为50平方千米,重点保护的野生紫笋茶树大都生长在此环境中。

2.生态环境敏感

长兴县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如表3-13所示:

表3-13 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空间分布格局

续表

3.旅游环境形成

长兴县西倚天目、东临太湖,形成了山水相间的优越自然环境,加之以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形成了良好的旅游环境的基础。全县拥有旅游资源单体263个,其中优良级(三级以上)单体35个,五级资源单体4个。其资源特色主要表现为:山水形势上佳,生态环境优良;资源品位高,稀缺性强。境内主要有中国扬子鳄村、四座文化名山、太湖度假区、朱家祠堂、陈武帝故宫、仙山湖景区、顾渚茶文化景区、古银杏长廊、“金钉子”国家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新四军苏浙军区革命旧址群等景点。特别是“金钉子”地质遗迹保护区、十里古银杏长廊和扬子鳄保护区这三个上亿年的珍稀自然遗产,为全球罕见;此外,绵延34千米的太湖湖岸线,也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长兴县水口乡营造旅游环境突出的一点是集中布点的农家乐,通过村庄规划形成片区,其空间布局结构为“树枝状”结构,以顾渚村为源头,由山地到平地,以后坟为终点,组织重心突出,层次分明,集中布点农家乐,“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的乡村旅游。水口乡以四个抓手促进农家乐快速健康发展,一是以行业组织建设为抓手,引导发展。成立水口乡农家乐协会,全乡40家农家乐全部入会,通过协会统一规划和引导。二是以审批办证为抓手,规范发展;坚持“紧入”原则,严把新开关,同时健全已有农家乐的相关证照办理,从规范完善软、硬件建设来增强发展动力。三是以“四统一”管理为抓手,强化发展。出台证照、价格、服装、标牌“四统一”管理制度,提高农家乐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使整个行业形成“一体化、一色化”,不断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四是以人员培训为抓手,推动发展。以服务礼仪培训为切入点,立足“茶文化”特色和“农家乐”本色,切实抓好农家乐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二)村庄规划特色

1.利用自然环境

水口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生态立乡,旅游兴乡”的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基础。“立”乃“兴”之本,旅游开发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对自然资源确立“保护第一”的思想。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之上,对各类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加大古茶园、天然毛竹林保护力度,鼓励各类农产品生产,在不破坏自然景观前提下对休闲娱乐设施进行合理布局。

长兴县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区位优势和现有的旅游资源,壮大已有相关服务性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为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推进产业化经营;结合风景旅游城镇的建设发展,合理吸纳长兴县部分适合水口自身特点的工业扩散,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新的工业企业,注重工业经济效益,不一味追求工业经济量的扩张。

2.保护生态环境

作为生态型村庄规划,保护生态环境是促进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保护生态敏感地区,合格管理科学规划,真正用生态理念来塑造水口新村庄。

加强自然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山体为严加保护风景区内的山体、岩石,禁止开山采石、挖沙取土等经营活动;建立植树绿化、封山育林、山林防火和防治病虫害等规章制度,不得随意砍伐树木,古树名木应采取必要的严格保护措施;加强水土保持,保持一定数量的植被面积,现有植被不得随意改种其他植物,防止破坏生态平衡。

制止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破坏的活动和过度的采用,对现有的污染源应限期治理或搬迁;风景区内水资源利用应统筹安排,不得随意围、填、堵、塞或作其他改变;对饮用水水源地,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加强保护和管理。

调整风景区内生活能源结构,应尽量使用电能、液化气等,减少空气污染;风景区内有污染企业应马上搬迁;控制风景区内汽车密度,统一设立停车场,对尾气排放超标的汽车以及噪声干扰严重的拖拉机等应控制进入风景区。

自然保护区维持其原始生态系统,严禁破坏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严格控制游人密度,合理组织游览线路,核心保护区内应避免游客频繁穿越和滞留,使保护区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3.开发旅游环境

积极发展旅游业,开发良好的旅游环境。以顾渚风景区的建设开发为契机,加快水口的城镇建设,完善各类旅游服务功能,形成一个与顾渚风景区品牌相匹配的旅游服务城镇。同时在村镇建设当中,注重镇区内部涧泉的开发和建筑外观的装饰,提高镇内生活休闲的氛围;开发镇区内工业和苗木园区的观光旅游;保障耕地面积,引接周边地区景点,保持水口镇区周边田园特色,形成水口乡休闲旅游格局,见图3-10。

图3-10 长兴县水口乡旅游空间布局规划

(1)自然生态观光区。自然生态观光区主要分布在顾渚风景区最西部,景点有唐宋摩崖石刻、霸王潭和境会亭等。应严格控制少量必需服务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设。

(2)综合性旅游娱乐区。综合性旅游娱乐区主要分布在水口镇区中。规划镇区内设有明清文化街、茶文化街、茶文化公园或者纪念广场,优化镇区居住环境,在一些临水或景点周边提倡建设一些茶室、茶楼、茶凉亭等品茶建筑小品和明清风格建筑。

(3)休闲度假区。集中在顾渚风景区的东部,主要景点有:陆羽山庄、陆羽茶室、金沙泉、寿圣寺、贡茶院遗址以及拟建的金沙泉山庄。开发度假区的建筑不能过密,不能破坏固有的自然景色。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体量、立面形式和建筑风格等各类指标。

4.构建人文环境

保护村庄特殊的人文景观,包括特殊风俗习惯、民族风俗,特殊的生产、贸易、文化、艺术、体育和节目活动,民居、村寨艺术及手工艺成就等丰富多彩的风土民情和地方风情。一个有内涵的村庄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还有赖于地区内独特的人文活动、劳作习俗、不同的村寨民居形式、节日活动等。

保护人文景观,切实保护好各级文保单位,保证各类设施与环境相协调;对濒危古建筑进行抢救性修缮和保护,使历史遗产得到延续;对有观赏、文化、科学价值的历史古迹,应维护其原有风貌;对地形地貌、道路标高、水网状况、建筑风格、环境风貌等不随意改变。

水口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保护和传承茶文化是构建水口人文环境的基础。水口乡以顾渚茶文化为底蕴,以贡茶院为背景,以举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为契机,突出特色,做好做足“茶文化”这篇文章,全面提升水口乡村旅游品牌,构建水口人文环境。

5.建设基础设施

结合老镇区改造和新区扩张,改善景观质量,塑造全新的富有特色的城镇形象。加快乡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先发展交通网络的建设,同时逐步完善镇域排水、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的配置。

(1)排水排污设施建设。水口加快建设城镇污水管网,与城镇建设同步。景区内农家乐的生活生产污水排放都采用了人工湿地——生态池的排放方法。通过村庄规划,居民点集中分片给生态池的打造提供了一定条件,完善景区沿河环湖和水库地区及农家接待点的卫生设施和排污系统。

(2)河道、水源综合整治。按时清除淤泥和垃圾,严禁向河道内倾倒生活垃圾,控制水域的养殖污染,开展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改善水环境质量。

(3)交通设施建设。对外交通,拓宽夹水公路,镇区内部道路,东西向对外交通由新建的夹水公路从镇区中央通过,西至顾渚风景区,东连104国道。南北向过境交通保留原来的长水公路进行路面拓宽,优化线形。规划在城镇南入口处设置一汽车客运中心,占地面积为7000平方米。为了打开江苏市场,建议通过规划建设与江苏直接相通的公路,并且与中心联系道路。规划一条半环形回路与十字交叉主干道骨架相环通,使各个片区与城镇中心相通,以此适应满足未来交通机动化与组团式布局城镇要求。

水口主要的景点内部实现大环线贯通,贯通贡茶院、金沙泉、寿圣寺、霸王潭、有机茶园、农家乐片区的无障碍贯通,并在入口以及主要道路节点设置景点指示牌。

以“体现地方特色,坚持可持续、高起点、适度超前发展”为原则,大力开发水口乡专项特色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形成以茶文化为主线的旅游线路,集合各个景点的效应,统一品牌,提高知名度。逐步形成生态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森林生态探险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专题旅游线路。

三、实习路线设计及实习内容

(一)实习路线1

长兴水口—顾渚村—圣寿寺—休闲度假区—霸王潭—自然观光区—贡茶院实习内容:考察水口乡顾渚村的特色环境及文化内涵;通过对顾渚村及周边景点村庄的学习,了解乡村规划理念在水口乡的具体体现。

(二)实习路线2

古茶山—金沙泉—望归亭—陆羽山庄—水口乡实习内容:了解长兴县水口乡生态型村庄规划特色,以及生态型村庄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