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汽车销售及修理修配行业税收管理的思考
■ 高怀忠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升级战略的实施以及扩大内需、支农惠农、降低车购税征收率、汽车下乡、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拉动了汽车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汽车行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强劲态势。就我市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人口不足130万的农业城市来看,据交管部门的数据统计,仅2010年1月至7月入户车辆就达8000辆,全年保守预计在13000辆,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但从增值税入库数据显示,其税收并未随经济的发展、车辆购置税的同步增长而增长,税负偏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税务部门。下面,笔者结合今年上半年我市开展汽车销售行业专项评估发现的问题,就如何做好该行业专业化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行业基本现状扫描
一是行业发展迅速。汽车作为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已不再是精英特权阶层的高档消费品,我市汽车拥有量从2005年的4523辆增加到2010年的38000多辆,不到6年的时间里扩大了8.4倍。
二是车购税入库大幅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我市车购税入库呈逐年攀升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自2005年车购税征管业务划归国税部门管理以来,共有24441辆应税车辆征收车购税1.65亿元。其中2005年为2771辆,到2008年为4343辆,入库税款3319万元;2009年达9507辆,比上年净增5154台,入库税款5309万元,2010年1月至7月征收车辆7467辆,入库税款7663万元,预计全年在13000台,入库税款9000万左右,增幅达40%。
三是行业税负明显偏低。从近三年税收入库的数据分析看,汽车销售及修理行业的纳税人由2005年的26户,增加到2010年的143户,增长了近5.5倍。2008年缴纳增值税90万元,税负0.36%;2009年缴纳增值税167万元,税负0.33%;2010年1月至7月缴纳增值税93万,税负0.31%。今年上半年,通过对该行业实施专项评估,补缴增值税170万,税负达到了0.52%,说明我市该行业税负应在0.5%至0.5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的良好态势下,汽车行业增值税税负与车购税的入库数却不匹配,出现了车购税以几何倍数增长,而增值税税负却逐年下降的问题。同时发现有部分企业多头开户,银行结算较多,现金结算相对较少,这就说明在低税负的背后蕴藏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成因透析
究其原因,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根源不仅是征纳双方的税收博弈所致,还有纳税人主观意识少缴税款的利益驱动、消费者少缴车购税的侥幸心理、现行税收政策的缺陷和监管手段的落后,以及稽查人员对该行业经营模式、营销规则、内部相关数据的生成、管理、财务核算流程不熟悉、稽查手段单一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
(一)营销运作多样化
一是销售后移,购销双方利益均沾。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商家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你有阳关道,我走独木桥。为追求销售利润最大化,不惜采取诸如赠送汽车防护用品、油料、保险、代理上牌等优惠让利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同时,将销售汽车转为自用车辆,不计销售;推迟销售做账时间,销售后移;代理收入长期挂“其他应付款”进行帐外循环。
二是科目混用,财务核算违规操作。取得应税收入未及时在收入科目中核算,对不应列支的费用在销售成本、管理费用中进行列支,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同时,增加库存,造成毛利率与应纳税金比对不符,致使税金负担在存货上,导致行业税负率较低。
三是利益驱动,发票开具五花八门。由于汽车销售对象的特殊性,企业不开发票进行偷税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少开发票,不按实际收款做记销售却是屡见不鲜。一是部分消费者为达到降低保险费、车购税的收费标准,要求商家降低开票金额,促使商家在发票开具上“低开高走”,对此差额瞒而不报;二是提供维护、修理业务取得收入以自制单据代替发票予以开具;三是利用消费者逃避车购税的心理,分解销售收入,只将一部分价款开具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另一部分价款和装潢费开具收据,造成经销商少缴增值税、所得税,购车者少缴车购税;四是利用为顾客提供按揭、保险、上牌等一条龙服务的便利,收取保险、代办佣金,并在发票作废上玩猫腻。
四是漏进漏销,购销两头藏而不见。按照规定,汽车经销商必须做到售车开票,一车一票,票随车走,客户才能据以登记入户。但在实际经营中,部分经销商虽开具发票却不入账,隐瞒销售,不提销项税额。同时,为使账面税负正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购进商品入库不入账,取得购进发票也不申报抵扣进项税额,从而达到漏计销项漏报进项,滞后纳税的目的。
(二)销售收入控管难
一是联手瞒天过海,不记销售收入。一是二级汽车经销商在销售汽车时,直接从一级经销商处进货销售给客户,购进的汽车不进本公司的仓库,并由一级经销商给客户开具机动车辆销售发票,资金通过个人账户汇给一级经销商,商品已销但不作收入处理;二是不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时核算销售收入。发出商品时,仓库保管员记帐,而财务会计不记帐,造成账面库存实物与实际库存不相符。
二是收到厂家返利,不做进项转出。部分经销商从厂家取得的既有现金返利,也有实物返利。收到现金返利后,直接通过往来账中进行收、付款处理,不冲减成本和进项税额;收到实物返利不入帐,售后也不提销项税额,直接转入小金库,导致税款流失。
三是账外循环运作,隐瞒配套收入。采取提供装潢、账外赠物,未按正常销售价格销售汽车,而将部分差价作为给客户购置赠品的费用、将代收车辆挂牌手续费、代办车辆保险手续费、汽车促销费、广告宣传费、加急费等价外费用进行账外核算。
四是滞后做账时间,影响当期税收。一是推迟销售实现时间,有的企业等购进过大足以抵平销项时才结转收入,调节税收实现时间;二是将实际收取的货款与机动车发票上的差额,长期挂在“应付账款”上不结转收入;三是汽车经销商为促销或作广告,销售时将购进的部分装饰精品无偿赠送用户,或将随车收取的装饰等费用,只转成本,不计销项。
三、治理对策及建议
针对该行业日常管理和评估工作中出现的以上问题,以愚之见是要采取紧跟形势、摸清行业、主动出击、外围突破、评估促管、稽查助力的方法做好以下工作:
(一)摸清行业特点是加强管理的有力抓手
一是收集信息,有的放矢。首先,税收管理员要耳聪目明、腿长手勤,深入企业整车销售部、售后维修部、零配件部、商品存放点等各个部门了解其营销运作方式、行业系统管理软件、人员配置情况、财务核算流程等基本信息;其次,进行外围信息采集,通过与行业协会交流信息、走访业内专家,分析行业经营的特殊性,找准形成盈亏的关键要素,密切关注行业经营的潜在规则,进而准确掌握行业基本特点。
二是紧跟形势,提高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该行业财务管理先于其他行业不断走上电算化、规范化、无纸化核算是企业的必然选择。无容置疑,税收管理人员技能素质也要紧跟形势的变化,精通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从根本上解决有账不会查核、数据不会调用、信息不会比对、问题发现不了的矛盾。认真研究该行业会计核算软件的特点,化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查找并防范易出问题的风险节点。
三是掌握主动,外围突破。借助政府门户网站这一载体,充分发挥集涉税信息采集、交换、分析、处理为一体的综合治税信息管理平台的作用,依托第三方信息支撑,实现综合治税所有部门及成员单位的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促进税源控管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协同各方,获取外部帐外信息,从以下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发票开具的客户单位名称入手,到客户端调取发票联核对修理厂是否存在开具大头小尾发票的问题。
2.从保险公司调取理赔修理发票信息,核对取得理赔修理收入未全额纳税申报的问题。
3.从交警部门调取未参保车辆交通事故赔偿信息,核对取得的车辆修理收入未申报纳税的问题。
4.从车购办提取车辆购置税信息,核对开票信息是否存在低开发票少作收入的问题。
5.从纳税人自身获取相关营销信息,核对其是否对销售上线传递的信息数据进行隐瞒。汽车经销行业在内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计划性、规律性、稳定性,各4S店均有销售计划、商务政策、与厂家联网的数据库等,只要通过网上对其数据库进行监控,就能准确掌握汽车经销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商务运作情况。
(二)分类管理是日常监管的突破口
一是合理划分管理对象。要全面落实行业专业化管理模式,在详查其经营范围、专卖与否、经营地段、费用预算、人员开支等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基本信息进行分类提炼,以税负率为参考值,兼顾纳税信用、经销范围、品牌、规模、档次、成长发展水平等因素予以分类管理,合理布控征管力量。
二是密切关注核算流程。要实时掌握企业与汽车生产厂家、二级经销商之间的返利规则、形式及金额;严格审核其与二级经销商之间是否存在互报费用的问题;监管企业除规定适用的财务软件外,是否有使用其他记录销售、维修、库存等的软件。同时,要杜绝汽车零售环节以“帮消费者少缴车辆购置税”为借口,采取在发票上少开销售金额等方式,隐匿销售收入的违规问题。
三是科学选择分析方法。首先,要实时将企业每期取得的进项发票确定的数量与入库数量进行比对,确定实际进货数量。通过期初库存数量、期末库存数量倒挤企业当期实际销售数量,并与企业的申报数量进行比对分析,以此确认销售数量方面的疑点。其次,分析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利差、应纳税额与销售收入的比例计算出每一期销售毛利率和税收负担率,与同行业评估参考值进行比对,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凡低于指标值的均为疑点问题,在约谈和实地核查中逐个落实,认真查核造成零、负申报的深层次原因。实施税负预警管理,提前介入过程干预。
四是准确掌握营销动向。首先,要掌握企业自行或与厂家共同开展的一些促销活动,了解营销活动的账务处理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帐外经营的行为、是否存在售后维修费和配件收入不入账的情况;其次,采用与维修清单、维修记录、发票比对评估法确认企业是否少记收入;掌握汽车改装、装潢、美容等项目是否分别核算;国、地税发票是否混开以及有无开具不符合规定的红字发票冲减销售现象。
(三)专项评估规是范行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本着整合评估资源,提高评估质量,形成评估合力的目的。
1.找准切点,有的放矢
一是掌握评估要点。必须准确掌握该行业的营销运作的常态表现特征,要细化分析各环节风险点。从疑点筛选、确认、举证、存货盘点、差异核实等环节进行职责分工,责任到人。合理设置评估案源筛选预警指标,将纳税人销售规模、品牌种类、税负高低、零负申报持续期、市场占有份额、地理位置等因素作为筛选案源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是实施专业评估。统筹评估力量原则,实行分工负责、三环节评估的方法。其中:第一环节集中精力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纳税申报表、金税系统认证数据等信息导出并分别制作综合指标分析表和疑点分析表进行初步的案头分析后,转下一环节;第二环节进行内部数据审核,通过审核企业开具发票与购进发票金额,测算分析出同类型和相邻类型品牌产品的毛利率及存在问题,对比分析同类型汽车同一销售期间的价格差异;第三环节进行外部信息的获取、调查、测算,突击盘存当期库存,再通过车管部门、保险公司投保现价金额、车购税一条龙征收数据等途径获取真实购车价格,测算同类型车辆的销售毛利率。
2.分析特点,掌握规律
要认真分析营销特点,进而发现问题,找到突破。相对来说,该行业具有内部核算从进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收付管理、客户管理、索赔管理、强制保养管理、基础资料管理等大都在网上运作,核算流程明细稳定,库存数量易于清点、企业占用资金多,存货流动速度快的规律。
一是找准线索慎梳理。汽车销售行业运作的主要特征是一车一证、凭票落户,经销商有完整的客户档案资料,厂商制定有统一的商务政策和全程式售后服务的营销模式、大多数业户账面反映毛利率低,能为案头分析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评估目标明确,针对性很强。
二是清楚流程有把握。税收管理员即要全面掌握该行业所具有的内部控制严密到位、赊销行为相对较少、返利种类比较多、实物库存易清点、管理人员素质较高等行业特点。更要注重行业主要品牌个别毛利率、平均利润率、费用率、税负率等信息的搜集。结合行业经营特点、行业运作模式、相关数据等因素测算行增值税税负率、销售毛利率,采用进货发票监控法、整车销售毛利率差异分析法、维修毛利率分析法实施案头分析查找行业疑点。同时,结合汽车行业产、供、销“一条龙”信息,进行动态的过程监控,防止税收流失。
三是紧盯收入不放松。要密切关注诸如调控收入,滞后反映销项、随车配送装饰装潢内饰不计收入、售车价款未全部入账、“一车两票”,少缴车购税、价外加价不反映收入等问题就能在收入的核实评估上有所突破。
四是注重细节求严谨。在评估过程中,要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详细的记录,严格程序,做到一户一档。要紧紧依托我局开发的“一户式辅助管理系统”,跟踪过程、关注细节。按照内控机制的要求,严格评估流程,从每一项签字,每一笔数字的来源都要有完备记录和详细的说明。评估资料的真实性与结论数据的准确性都必须经得起检查与推敲,进而确保从选案到评估结果确认的规范性。
3.顺藤摸爪,核实比对
一是清点实物车辆库存。汽车属于高价值商品,一般库存量及库存种类不会太多,进行存货盘点,易于清点。存货盘点工作必须详细登记厂牌、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等要素,才能与会计帐务明细核对,从中发现问题。将库存量数据与企业财务账面的库存数量进行比对,从中发现问题。
二是清查购进和销售发票。将发票开具情况和购销账记录进行比对,防止经销商漏进漏销,将发票价格和市场行情进行比对,防止经销商低开价格分解收入。
三是提取实际销售数量。以销售部门人员的身份登录与厂商联网的销售管理系统,查看订货单,库存明细统计等信息,采取抄录或导出EXCEL表格方式获取所需的数据信息进行适时比对,用实物库存、销售管理系统中实际库存、实际发生的维修收入、实际销售的配件等数据与账面的相关数据进行核对,以此发现涉税问题。
三是外围获取收入信息。首先,以维修部门人员的权限进入4S店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提取记录评估属期内实际发生的维修收入。要紧盯从消费者个人收取的维修收入、从厂商收取的三包收入及从保险公司收取的理赔收入是否入账。其次,以配件部门人员的权限登录查询配件、装饰精品的购销存信息、提取精品、配件等货物发出数据,并记录或导出所需数据,进而比对分析发现企业是否及时反映销售或无偿赠送未作视同销售处理。
(四)税务稽查是管查互动的助推器
一是掌握稽查要点。稽查人员要加强对企业资金流、物流的实时监控,随时掌握企业资金变动、货物的进出库动向,要腿长手勤,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坚持实地核查常态化。
二是加强“滞留票”检查。由于汽车销售行业销售额较大,而毛利率较低,企业自身资金周转的需要,采取漏进漏销的的手法,以此达到少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目的,进而形成大量“滞留票”,这既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也可能会给管理和检查人员带来执法风险。要加强“滞留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加强对购销均衡情况的稽查,查证其是否有人为调节购销,利用迟报收入、要求厂家提前开票抵扣等手段达到滞后缴纳增值税的目的。
三是监控售后服务,杜绝账外经营。检查人员应经常到有关车辆管理部门走访调查,了解掌握新上户车辆是从何处购买,谁为车主代办相关证照等情况,然后倒查汽车经销商售后服务收入是否如实入账,是否偷逃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从而切实防止账外经营行为。
四是借政府部门之力,走内联外查之路。实践证明,就帐查账的方式已很难适应纳税人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必须学会借势,借助综合治税信息管理平台的支撑,跳出翻帐本、看报表的一般稽查思路,研究行业营销特点,善用经销商的客户资料,找准突破点,核查经销商登记台帐,车辆规格、上牌时间、价格等信息;稽核经销商的销售发票使用是否合法,价格是否一致,有无瞒报少交车购税、增值税等现象。在用户上牌环节就把好信息比对关口,强化比对功能,堵塞漏洞。通过外调,加大对厂商与经销商联查外调力度。核查其厂家的返利真实金额;通过协查,核查从保险公司、公安车辆管理部门、银行等机构因代办服务而收取的回扣和向用户收取的手续费的真实情况,从而将价外费用等应税收入依法纳入税收管理。
(作者单位:张掖市国税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