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长”出来的奇迹

“长”出来的奇迹

时间:2023-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长”出来的奇迹2012年,秋末初冬时节,我又一次来到广河——这个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农业县。科技不断嬗变出的加速度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行进在广河县南部山区,与会代表被满山遍野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所折服。国家各部委领导参观广河县旱作农业,对甘肃省发展旱作农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长”出来的奇迹

2012年,秋末初冬时节,我又一次来到广河——这个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农业县。沿着通乡油路盘旋而上,行进在南部山区,但见层层叠叠的梯田里农民们有的正在摘玉米,有的正在收割玉米秸秆,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农家屋顶上,院子里,墙头上,场院里到处是迎着秋阳闪烁着金光的玉米棒,映照着群众脸上绽放的喜悦,让人欣喜,让人感慨,一时诗兴澎湃:

田野里波光粼粼,
一垄垄地膜银光闪闪,
似银河泛起层层涟漪,
一行行,一条条,
纳藏着天地甘露,
滋润着渴盼的黄土地。

村落中荡漾着欢声笑语,
黄澄澄的玉米铺满了场院,
在阳光照耀下金光灿灿,
一棒棒,一粒粒,
堆满了秋天的眼瞳,
解读着旱塬上的粮仓。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被前任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称作“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广河,这个以旱作农业而享誉陇上、闻名全国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甘肃省率先实现全膜适宜区全覆盖“第一县”、甘肃省唯一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示范县,赢得了诸多荣誉,以蓬勃向上的新姿引人瞩目。

诸多“第一”的光环吸引了一位位国内研究旱作农业的专家、学者及党政观摩团前来考察探源,一个个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技人员来学习取经,一批批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干部群众来“效仿模拟”,寻求全膜双垄沟播成熟的技术经验。昔日贫瘠荒凉、默默无闻的少数民族贫困县,人们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如今,这里是一片充满生机的风云聚会之地。

是什么样的魅力吸引一拨又一拨人们前来探寻旱作农业发展的内核?是什么样的气魄与智慧令人神往而钦佩?是什么样的品格与精神令人赞叹不已?

2012年初春,驱车行驶在黄色裸露的山川梁峁、沟沟岔岔。这片黄土地,令我思潮澎湃,这里是岁月的一幅幅画,一支支歌,一首首诗。

广河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全县耕地面积42万亩,其中山旱地占76%,人均不足2亩。这里土地贫瘠,山地多,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农业自然条件优劣不齐。清康熙《河州志》卷二《田赋》记载:“河州袤延千里,率多冈阜。”“地非不广也,则和硗确斥卤,生殖不繁。”描述的正是上述情形。

然而,我来这里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充满活力的景象,眼前闪现着农人们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的忙碌身影;梯田里传来轰轰的机器作业声,与吆喝牲畜的声音、农民惬意的谈话声,交织成欢快的春耕奏鸣曲。

水泉乡草滩村的耕地大多分布在一道梁两面坡上。

村民马哈克一家人正在山梁上的地里铺地膜,红膛膛的脸上布着细细的汗珠。马哈克快言快语:“还是科学种田好。这块地以前种不成玉米,种小麦只能打两三百斤,如今有了这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的玉米能打上千斤,真是创奇迹了!”

群众朴素、淳厚的“大实话”里洋溢着喜悦。

马哈克指着山梁下那些平整的梯田说:“去年大旱,全靠膜下垄沟里蓄积的雨水,亩产达到1600多斤。”他一边说一边给垄沟覆盖上平展展的地膜,铲了一锨土压在膜中间。“一亩地需要6公斤地膜,县上免费发给我们,市场一捆子10公斤的地膜要卖120元钱……”

说起当前的春耕人们兴致盎然,在旁边的村民马福禄还抢着说起他自编的顺口溜:“全膜玉米就是好,等于挖了集雨窖,不用水泵把水浇,庄稼健壮产量高;全膜玉米就是好,扳下来能装几仓仓,粒粒就像金豆豆……”

近年来,广河按照省、州总体发展思路,在长期的农村经济发展探索和实践中,立足县情实际,紧紧围绕农业应该怎样发展,农业工作应该怎样抓,应该从那些方面找到突破等一系列问题“把脉问诊”,经历了一个统一思想、大胆探索、积极实践的过程。

科技不断嬗变出的加速度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从2005年引进示范种植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新技术,到2010年在全省率先成为适宜地区全覆盖“第一县”,短短几年的时间,成功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在省内率先闯出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旱作农业新路子。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农民增收,以旱作农业为基础、以秸秆利用为依托、以草食畜牧业为突破、以能源沼气为辅助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08年,全国地膜玉米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现场会、甘肃旱作农业现场会先后在广河县召开。

img91

2009年,中科院、中国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权威科研机构20多位从事旱作农业研究的著名专家学者观摩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试验示范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业学家山仑称其为“西部农业生产的奇迹”。

2009年、2012年,先后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0年,县委书记马宗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

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50个县之一、甘肃省唯一的“高产创建整县推进示范县”。

2012年6月,国家财政部、农业部在甘肃省首次联合召开全国13个省市区旱作农业会议,并召集与会代表现场参观广河县旱作农业技术。

行进在广河县南部山区,与会代表被满山遍野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所折服。远处层层叠叠的梯田上,近处村道旁、沟岔边、树荫下,所到之处几乎全是玉米,青纱帐一般葱茏,一株株玉米像克隆似的长得整整齐齐。

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在会议现场满怀深情地说:“我参观了广河县推广旱作农业后,内心深受震撼。没想到在中国西部贫瘠的土地上,广大干部群众辛勤耕耘,精耕细作,为全国北方旱作农业区粮食增产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国家各部委领导参观广河县旱作农业,对甘肃省发展旱作农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当年,农业部批准将甘肃1000万亩旱作农业区列为国家级农业示范区,千万亩国家级农业示范区,这在全国是第一家!之后,财政部决定在今后4年安排20.8亿元扶持甘肃旱作农业技术,这在甘肃农业发展历史上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是前所未有的!广河为全省旱作农业升级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2年7月,全国粮油作物地膜覆盖技术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兰州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到广河县观摩了齐家镇魏家嘴旱作农业示范点、城关镇十里墩旱作农业省级试验示范点和废旧地膜回收点。

每到一个观摩点,与会代表都认真听取旱作农业发展推广情况介绍,详细了解旱作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这就是所谓的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甘肃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李福介绍说:“广河的做法,不同于一般地方,这块地种小麦,那块地种糜子,而是集中连片地推广;也不同于目前普遍推广的高产创建田,仅仅停留在万亩示范片上,而是把万亩示范片的技术模式、组织方式、工作机制,由片到面整县拓展,努力使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以实现更大范围的高产。”

常年奔波在旱作农业一线、被广河县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的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评价说:“广河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不断提升,为全省大规模连片推广高产创建旱作农业探索出了样板,推动了旱作农业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现场观摩、交流的参会代表对广河县旱作农业生产和推广工作表示震惊,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值得学习和借鉴。

高产创建成为近几年粮食持续增产最强劲的拉动力,被农业部作为构筑国家粮食安全生产体系的重要抓手。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参观了旱作农业后认为:“如果全省60%的旱作农业县达到广河县的高产创建水平,那么,全省两三年内即可完成‘十二五’粮食总产的目标。”

广河干部群众对旱作农业充满了由衷的热爱,群众有编顺口溜的,有即兴编唱花儿的,有作诗抒发喜悦的。

县地税局干部马成祥作诗曰:

全国旱作现场会,连续两次广河开。

领导专家均到来,先进技术全国推。

山地玉米无灌溉,旱地覆膜不缺水。

玉米亩产翻两倍,种子地膜政府给。

农民增收乐开怀,秸秆饲养牛羊肥。

的确,广河发展旱作农业创造了奇迹。

而历史早已证明,从来没有天降的奇迹,特别是对于广河这样一个国列贫困县来说,创造“奇迹”的背后更多的是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走出的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的创新之路,奋斗之路。

在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的过程中,注重抓宣传引导、抓科学规划、抓资金投入、抓行政推动。县级干部到乡抓样板,乡镇干部到村抓规模,村社干部到点抓落实;行政部门确保资金、农资、机具等扶持措施到位;业务部门确保技术指导、地膜发放等田间服务措施到位。于是,每在春耕时节,广河的山川大地、田间地头总会出现一个个发放农膜、指导技术、操作农机的干部身影,绘出一幅干群齐上阵的动人“春景”。

统计部门有这样一组数据:2008年,推广旱作农业11.8万亩,总增效益4402.99万元;2009年推广28万亩,总增效益1.01亿元;2010年推广33.6万亩,总增效益1.5亿元。

2012年,广河县旱作农业总投资达280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投入1070万元,全县32.6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平均亩产851.47公斤,6.2万亩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平均亩产2737.07公斤,单产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达29万吨,其中总增粮食12.8万吨,总效益达2.48亿元。

这是一组生机盎然的数字,这是一组饱含希望的数字。每一个增长点无不凝聚着省、州各级领导对广河人民的关心厚爱和全县干部群众的智慧与心血。

旱作农业的发展,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场变革,为民族贫困地区促进增收、推动发展创出了新路子。

“……农民群众要算账,我们也要算账,农业的投入产出比非常明显,困难再大也不能在这上面省钱。”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大会小会,县上领导总是会算一笔经济账、对比账、群众增收账。

受文化、技术等因素制约,从种小麦亩均产量500多斤到全膜玉米亩产1600多斤,但仅仅依靠种植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十分有限。

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路子,特别是如何解决那些既不会经商做生意、又不具备外出务工条件的最广大、最普通、最困难群众的增收问题?

早在2008年,面对满山遍野的玉米秸秆,广河决定通过延伸旱作农业产业链条,利用丰富的玉米秸秆发展草食畜牧业,进而带动清真肉畜产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塑料薄膜制造业、玉米秸秆加工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思路,于是一条“种—养—沼—肥—种”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广河大地蓬勃兴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