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收入与再分配的意义

收入与再分配的意义

时间:2023-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收入与再分配的意义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和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纠正市场失灵而行使的重要经济行为,贯穿于制度设计、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之中。另外,生命周期收入的讨论只限于一代人身上,而事实上收入的再分配是跨代进行的。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劳动力需求是由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所决定。此时的国民总收入为。

一、收入与再分配的意义

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和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纠正市场失灵而行使的重要经济行为,贯穿于制度设计、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之中。现有的教科书大都把政府的这一经济行为分散在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中去讲。考虑到这一问题的综合性以及中国的所得分配和社会保障的现状,本书专设一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详细分析。

在讨论政府为什么及如何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之前,有必要先把什么叫收入,什么叫分配等基本概念作清理和限定,以为本书的讨论提供一个基础和共同语言。

(一)收入的定义

在一般人看来收入(Income)仅仅是指人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所挣得的货币的数量。但是,在公共经济学看来,收入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公共经济是从收入内涵、收入时间和收入单位三个层次来看问题的。

首先看收入内涵。

N·C·黑格(Hague,N.C.)和H·C·西蒙斯(Simons,H.C.)两位经济学家提出了综合性收入定义。其表述是:“个人收入可定义为:(1)被行使的消费权利的市场价值的和;(2)财产权在所涉时期的期初与期末之间储存价值变化的两者的代数和。”[1]这一概念为人们所广泛接受。但是它还不完全。至少它未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假如要素价格是既定的,那么每个人的收入就与禀赋、偏好和运气有直接的关系。

1.禀赋。本人的能力以及来自父母的天赋和财富的遗赠。这些因素决定了个人的机会集合。

2.偏好。决定干什么工作及干多少工作,储蓄多少钱,怎样用余钱去投资都是个人的偏好的反映。个人的偏好有可能是受父母影响,也可能是因社会氛围而形成。在机会相同的情况下,偏好的不同会直接形成收入的不同。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每小时工资率W和未实现的收入M,但是对闲暇的偏好却使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收入。这是通过劳动时间L的不同来体现的。显然对闲暇有特别偏好人的L就会少于勤奋人的L。

3.运气。个人决策的后果是难以预料的。因此拥有相同机会集合而且嗜好也相同的人也可能因个人运气不同而有不同收入。一个在毕业后找了一家在若干年后被判为夕阳工业的企业工作的人和另外一个在因特网刚刚问世时就加入了雅虎公司的人的结果是一目了然的,前者收入日益减少而最终失业,后者则因信息技术向全社会的渗透而有了丰厚的报酬。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某人创办的企业因地震而毁于一旦,而某人的企业则因城市发展而获得极其巨大的级差地租收入。

上述三个因素还只是在具有“可观察型”的范围之内。还有许多不具有“可观察型”的问题必须加以考虑。其主要的有:(1)已经产生却尚未实现的资本收益;(2)服务于家庭消费的生产;(3)来自政府的现金转移支出。

其次看一下收入时间。

所谓收入时间,就是说看收入不能只看一周或一年的短期收入变动,而且还要关心永久性的收入。这里就引出经济的生命周期、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两个概念。

经济生命周期是在人的一生中有规律的收入变动形式。显而易见,年龄的增长是与身体的健康变化相一致的。人的一生中收入变动是很大的。年轻人,特别是在学校读书的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只有很少或几乎没有收入。然而毕业以后,随着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的增加,其收入也在增加。一般而言,到50岁前后一个人的收入达到他一生中最高水平。退休以后他的收入大幅度减少。人们通常用储蓄和借款来平缓收入的生命周期变动,政府则以税收或补贴来控制个人收入的生命周期变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一生的收入分配比周、月和年度收入分配更为重要,更能体现一个社会是否公正平等。不幸的是实际上无法确定一个人一生收入的数据。经济生命周期理论只是提醒人们在考虑到收入时必须把生命周期中高收入期与低收入期拉平来看问题。

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是从另一个角度,即收入还会因随机的暂时的力量而变动。当大旱使西北的麦农颗粒无收时,东北地区的农民因多种麦子而有了较高的收入。当苹果大年时果农为卖不出好价钱而伤心时,不要忘记翌年的苹果价格可望上扬而有较高收入。

第三是收入单位问题。

收入是流向每个家庭的货币量,还是流向除儿童以外的成人的货币收入量,抑或是指把父母收入的一部分分给未成年子女之后而得出的每个人的货币量。这些在理论上并未有定论。一般而言,人们把家庭或居民户作为收入分配的分析单位。但是这种办法忽视了上述生命周期带来的一些变化。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属于两个不同的家庭,一个是他与父母组成的家庭,另一个是他与配偶和子女组成的家庭。另外,生命周期收入的讨论只限于一代人身上,而事实上收入的再分配是跨代进行的。遗产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例如在中国,一些在养老金制度刚开始实行后不久就退休的人很可能是在得到年轻一代的补助。相反,今天的耄耋老人都可能通过间接税为学龄儿童筹措教育经费。

(二)功能分配和劳动力需求曲线

经济学家为了便于分析和定量经常使用功能分配和规模分配两个概念来说明收入是如何分配的。

功能分配(Function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也称要素分配。功能分配是从收入来源角度来研究收入的分配。它试图说明每一个生产要素所得到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份额是多少。功能分配的分析单位不是个人或家庭,而是考察整个“劳动”所得到收入的百分比,并把它与以租金、利息和利润(也即是土地、资本和企业家精神的所得报酬)形式取得的在总的国民收入中的百分比进行比较,从而弄清各种生产要素与其所得的相互关系。下图为功能性分配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图解说明。

图8-1 市场经济中收入的功能性分配

(三)规模分配和劳伦兹曲线、基尼系数

规模分配(Size Distribution of Income),也称个人和家庭分配。规模分配是从分配是否公平的角度来研究收入的分配。它试图说明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在社会总收入中所占份额是多少。

本书已经在第二章讲过,对公平进行分析的基本工具是美国统计学家劳伦兹(Lorenz,M.O.)提出的劳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和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提出的基尼系数。劳伦兹曲线直观而形象地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一般而言,不平等程度越严重,劳伦兹曲线就越向右下方弯曲,越接近于横轴。反之,则越接近于45°线。下图给出了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和收入分配相对不平等的两条劳伦兹曲线。

图8-2 不同劳伦兹曲线的比较

劳伦兹曲线的优点是直观形象,但其缺点是只能在几何图形上观察,而无法以确切的数字来表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基尼系数弥补了这一缺憾。

基尼系数,也称基尼集中率,是由意大利统计学家C·基尼(Gini,C.)提出的。它由劳伦兹曲线而来,是以一个数值来反映收入分配不平等水平。基尼系数在0—1之间变化,基尼系数越大,所表示的收入分配不平等越严重,反之则越小。由于收入者既可以用个人,也可以用家庭(居民户)作为分析单位,因此基尼系数也相应有个人收入基尼系数和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的长处是能方便地用一个数值来反映一国收入分配差别的总体情况,从而为大多数学者所采用。表8-1是经济学家F·鲍克特(Paukart,F.)对56个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调查作出的基尼系数。该表显示,当一个国家从人均最低收入组(100美元以下)向101—200美元移动时,基尼系数增大,当向201—300美元移动时,基尼系数进一步增大,在301—500美元时,则大致不变,在501—1 000美元时,基尼系数有所下降,当达到1 001—2 000美元以上时,不平等明显缩小。

除了劳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以外,用来衡量收入分配的还有库兹涅茨比率。

库兹涅茨比率(Kuznets Ratio)是把各阶层的收入比重与人口比重的差额的绝对值加总起来。其计算公式为

表8-1 鲍克特所列56个国家不同收入组的基尼系数平均值

资料来源:F.Paukert,“Income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ASurvey of Evidence”,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Aug.-Sept.,1973,pp.97-124.

公式中R为库兹涅茨比率,yi、pi分别为各阶层收入份额和人口比重。其优点是计算方便,但未考虑各阶层的权数。最富有的阶层和最贫穷的阶层权数较大,而中间阶层权数较小。为了消除权数影响,库兹涅茨采用以最富有20%人口的收入份额来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这一指标最低为0.2,数值越高,差别越大。这一数值因此被称为库兹涅茨指数。另一位经济学家以40%最贫困人口的收入份额来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这一数值被称为阿鲁瓦利亚指数。其最高值为0.4,指数越低,收入差别越大。

规模分配在公共经济学中占有重要位置。规模分配理论及其检测工具不仅说明了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而且为如何纠正不平等提供了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