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转型性企业文化塑造的机制探讨
企业文化的“惯性”以“惯例”为基础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企业今天发挥作用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受过去事件的影响。这对理解企业随事件而发展的各阶段尤其重要。如以前的战略决策、关键领导人的行为、过去的危机和企业对其的反应,以及企业核心价值观和规范的演化等,这一切都对企业的现实行为产生着影响。”被誉为企业组织结构大师纳德诺的这段论述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历史影响着企业现在的文化,在企业文化变迁中实际上也存在着“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的概念是由经济学家保罗·大卫于1985年提出,作为分析制度变迁的机制,用以描述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也就是诺思所说的,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通俗地说,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企业文化正是依靠这种“惯性”来影响企业中人的行为,而惯性又是以惯例为基础,通过惯例来体现。如上所述,2006年,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均瑶集团对企业使命与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重新梳理,确定并向社会发布“为了人们生活得更加健康和舒心,我们致力于创造超出人们想象的价值,成为卓越的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百年老店”的企业使命和“客户至上、诚信共赢;敢于创新、超越自我;团队合作、互相尊重;执行有力、专业高效”的核心价值观。
这些企业使命与核心价值观,同样有着一个沉淀、凝练的过程。如下的这些价值观,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带有鲜明的时间印记:
企业文化墙上的员工签名
最高使命:建百年老店;
服务理念:创新实现价值;
企业精神:敢于创新、勤于创业;
价值认同:均瑶是我们的,更是社会的;
公司远景:成为中国综合效益最佳的企业之一;
均瑶道德:爱国、敬业、诚信、包容、奉献;
经营方针:组织创新、专业管理、价值增长、稳健发展;
品格观念:清白做人、认真做事;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行事观念: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胸怀大局,不拘细节;
学习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改到老;
工作观念:遵守纪律、敬业爱岗、热爱团队、智慧共享;
人才观念:实用适用、岗位拔尖、完善自我、与时俱进;
荣誉观念:社会第一、公司第一、团队第一、勇夺第一;
成功观念: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创新创先、大志有恒。
闻名于世的《经济变迁的深化理论》的作者将“惯例”界定为“企业固定的做事方式”,并认为企业的惯例就是企业的个性或文化,企业按照惯例发挥功能。他们甚至把企业中的惯例比作遗传学的基因,起着基因在生物进化理论中的作用,即惯例保持着有机体持久不变的特点,并决定它可能有的行为。企业的特点,包括其作为生产产出和赚取利润能力的基础的那些特点,通过其惯例而传递。据此,可以把企业的惯例看作企业的记忆来考虑。企业总是倾向于按照既有惯例而运行,偏离它现有的惯例,会使企业感到很困难。这样看来,企业的惯例类似于个人的个性与文化修养,它包括企业中的一切规则和可以预测的企业行为方式。或者说,企业的惯例体现为企业共享的知识,它包括企业的正式规则和一些组织成员都熟悉且认同的非正式规则。“路径依赖的钥匙是文化”。企业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文化构成了企业惯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正是通过惯例来影响企业的现在和将来的做事方式及行为。
企业文化的“惰性”影响企业的变革
企业的惰性与企业的文化也是紧密相关。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企业更容易产生惰性,它们往往在成功后就躺在其历史的功劳簿上,享受着成功的喜悦,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悠悠然而自得;同时,企业的历史愈悠久,文化底蕴愈深厚,企业的惰性愈强,甚至停滞不前。企业文化对企业影响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企业的惰性而体现,惰性又通过企业习惯于现状、满足于现状而表现出来。一个企业的文化愈深厚,这种影响就愈深,该企业也就愈会满足于现状,企业的变动也就愈小。
企业文化重塑应该抑“惰性”扬“惯性”
如上所述,企业文化的影响主要通过惯性和惰性两种现象来实现。不同的是,惯性使企业按习惯办事,而惰性则使企业安于现状。而企业文化重塑的本质就是打破和削弱企业的惰性,保证企业按惯性持续发展。具体说来,当企业的惯性远远大于惰性时,企业保持正常而有序的发展;当企业的惯性等于或略大于惰性时,企业停滞发展或发展缓慢;当企业的惯性小于惰性时,企业处于负发展或下降、没落状态。或者说,当企业惯性大于企业惰性时,企业文化处于安全区;当企业惯性小于等于企业惰性时,企业文化处于危机区,这个时候企业就需要进行企业文化重塑。
美国组织行为专家提出了竞争性价值观模型,他们通过“灵活性——稳定性”和“关注内部——关注外部”这两个成对的维度把不同组织分成四种文化类型,创新型文化、市场型文化、等级型文化、宗族型文化。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测量出企业文化的差异对企业效率的影响。例如,企业中哪些因素影响着效率,企业的效率和长远发展由哪些因素来体现?人们在判断效率高低的时候心里有没有明确的判定标准?这些问题在诊断企业文化的时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将企业文化构建和融合的过程理解为对企业惰性的诊断、批判、冲击和消减过程,以及对企业惯性的提炼、补充、整合、延伸、提升和发展的过程。可见,企业文化重塑和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企业文化重塑和融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企业惰性的削减,另一个是对企业惯性的整合和提升。同样,企业文化重塑和融合面临的主要阻力也来源于企业惰性,企业文化重塑和融合的主要引擎则来源于企业的各种“惯性”。例如,根据行为科学,在一个环境中会形成特定的思维,当创业的时候,大家的工作理念是艰苦奋斗,共同创业;后来业务发展了,人数也增加了,出现了新的组织,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理念就应该是不骄不躁,再创辉煌;第三个阶段,公司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跟各方面的合作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就应该有加速发展、达到卓越的意识。像这样一个针对现实情况不断转型变化的企业文化构建情况,就比较符合不同阶段企业的特征。
图2.1企业文化变革时机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