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打造区域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打造区域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时间:2023-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打造区域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_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发展报告芦淞服饰:打造区域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区域背景湖南“芦淞服饰”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培育了一大批地区性和行业性的优秀服饰品牌。新芦淞都市工业园作为女裤产业园区布局,现已成功引进56个服装品牌入驻。“芦淞服饰”品牌已经具备了升级为辐射全国的知名区域品牌的良好的市场基础。

芦淞服饰:打造区域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区域背景

湖南“芦淞服饰”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培育了一大批地区性和行业性的优秀服饰品牌。目前芦淞服饰产业集群区内拥有各类服饰加工企业4000多家,各类纺织企业5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注册服饰品牌1000多个,成功培育了青藏绒、开畅、宇奴、帅欧等10多个国内知名品牌。而作为“芦淞服饰”支柱产业的女裤产业更是发展迅速,并且出口到俄罗斯、越南等地,带动从业机会过5万个,工业总产值达95亿元,完成年出口额过3亿元,实现利润约2.6亿元。芦淞已成为了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生产基地和“湘派服饰”的大本营,同时株洲拥有服饰研发设计院校3个、规模化布辅市场2个、国家级研发设计中心1个(中纺设计中心中南中心)、国际性品牌运营中心2个〔意大利(中国)创意设计暨品牌运营中心〕、综合性电子商务中心1个、洗水加工厂200多家,都为大规模发展服饰制造业和打造“芦淞服饰”区域品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一、强劲的区域品牌内在支撑力

(一)传承文化,引领湘派潮流

株洲作为炎帝文化的发源地,服饰产业的发展壮大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炎帝服饰文化中的创新精神,通过多年的优化和提质,打造出一批享誉海内的“湘派服饰”品牌。株洲芦淞已然成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影响力最广的服饰产业基地,一批批“湘派服饰”将从这里孵化、发展、壮大。2012年,市场年交易额将达到500亿元,服饰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产值过亿元以上企业达10家。到2020年,服饰市场年交易额将达到1000亿元,服饰加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

(二)工业基础扎实,产业特色鲜明

株洲服饰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芦淞服饰”市场群为龙头,以醴陵船舶湾标志性服饰生产,茶陵、炎陵纺织行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已呈现出产业规模集聚化、产业集群加速化的良好态势。随着芦淞市场销售的日益繁荣,株洲市的服饰加工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并在芦淞市场周边、荷塘区和醴陵船湾镇相对集中。目前,全市共有加工户4000多户,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服饰加工企业有398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80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加工设备2万台以上。尤其是女裤与标志服在国内市场已占有较大份额,醴陵船舶湾镇已经成为国内标志性服饰生产的重要集聚发展区。先后培育出“韶峰”牌服饰、“雪松”牌布料等“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青藏绒”、“小伍子”、“亚西欧”等15个湖南省著名商标和“北极鸟”、“宇奴”、“琴依娜”等19个“中国成长型服装品牌”。

附图3-43

(三)产业集聚明显,配套体系完善

芦淞区的服装服饰产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董家塅服饰工业园作为成长型品牌孵化基地,已引进服饰企业24家,其中投产建成20家,规模以上企业9家。新芦淞都市工业园作为女裤产业园区布局,现已成功引进56个服装品牌入驻。正在规划建设的中国少儿时尚创意产业园,目前已有30余家佛山童装知名企业筹备入园,将全面承接广东佛山童装产业集群的转移。芦淞区服装服饰产业配套体系正在逐渐完善。通过实施市场与产业互动,芦淞区成功争取到了国家级“芦淞服饰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并围绕平台建设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服饰研发设计、布辅、洗水加工、物流配送、品牌运营、人才培训、电子商务等配套体系。

(四)政府大力扶持,搭建发展平台

芦淞服装服饰产业作为株洲优势传统产业之一,在促进社会就业、增加人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十二五”期间,株洲服饰产业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重点发展的5大千亿级产业之一,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市场群年交易额500亿元和生产加工年产值200亿元的目标,为株洲市打造服饰千亿级产业发挥主力军作用。

2011年12月14日,经株洲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市国投控股集团和芦淞区政府(授权区国投公司作为出资人)共同出资,设立湖南芦淞服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作为打造服饰产业的重要运营平台,全力推进千亿服饰产业发展和建设服饰新城。2012年7月,为整合芦淞区服饰、航空两大产业资源,统筹两城有序开发,芦淞区政府与市国投集团提出将董家塅高科园产业公司与芦淞服饰公司重组,组建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航空城和服饰城两城开发建设及两大产业发展战略性投资运营。株洲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芦淞区政府与市国投控股集团各出资50%,主要承担芦淞区航空城、服饰城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商业开发、旧城改造、国有资源(资产)运营管理、土地一级开发等经营职能。

附图3-44

附图3-45

二、打造区域品牌的优势

(一)产业基础深厚

芦淞已成为了中南地区重要的服饰生产基地和“湘派服饰”的大本营,具备了大规模发展服饰制造业和打造“芦淞服饰”区域品牌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随着芦淞区委、区政府对市场群“提档升级”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芦淞服装市场群配套设施和功能进一步完善,市场档次和品位得到了较大提高,服装市场经营和购物环境得到不断优化,46家市场共会聚了国内外知名品牌4000多家(其中省级总代理2400多个),通达全国各地的客货运专线150多条,商品辐射到全国20多个省、230多个县(市、区)约15万个销售网点,与东南亚、非洲、西欧等地区建立了商贸往来和战略合作关系,市场年成交额超过300亿元。芦淞服饰市场群现已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市场群和区域性、国家级、现代化的物流中心。“芦淞服饰”品牌已经具备了升级为辐射全国的知名区域品牌的良好的市场基础。

(二)品牌影响深远

“芦淞服饰”品牌依托于素有全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中国服饰名城、中国商贸名城及中国女裤名城等荣誉称号的“芦淞服饰市场”品牌。从2003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中国·株洲(芦淞)炎帝服饰商务节”,在连续6年的国家级商务展会持续拉动及复合、立体宣传策略的强势推介下,“芦淞服饰”已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商品交易的范围,提高了市场群的成交额,为芦淞服装服饰商圈进一步打响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区位优势明显

“芦淞服饰”品牌依托于我国南方最大的交通枢纽——株洲市,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京广、浙赣、湘黔、湘渝、湘桂五条铁路干线和106、320国道以及京珠、上瑞高速公路交汇于此,距黄花国际机场不过40公里,并且处在南接珠江三角洲,东接长江三角洲这两个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中间区域,具备着对接沿海、承接西部、辐射海外的交通区位优势。此外,株洲也已纳入了湖南“3+5”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之中。优越的区位与便捷发达的交通网络已成为芦淞服饰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为株洲市芦淞区服装市场群带来了大量商品流与客商流的同时也为“芦淞服饰”区域品牌的宣传推广创造了良好的受众基础。

附图3-46

(四)政策扶持加强

为打造千亿产业,湖南省明确提出纺织服装业要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努力方向。株洲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服饰产业列为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打造。芦淞区委、区政府制定了《芦淞区落实服饰产业发展扶持措施》,鼓励并引导芦淞服饰企业积极参与金牌服饰生产企业的评选,对入选企业给予专项政策优惠和税收减免。用好用足扶持政策,芦淞区完全能够以土地、原材料、劳力成本、区域政策等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吸引中高端品牌企业到芦淞投资建厂,设立区域营销物流中心,使芦淞区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中高端品牌服装服饰产业转移的热土,从而加速“芦淞服饰”品牌集群的培育。

(五)平台建设完善

随着株洲市千亿服饰产业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服饰产业发展的配套平台也逐渐成形。一是融资平台,与银行、担保公司等意向单位打造专属融资平台,为芦淞服饰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二是人力资源平台,借助职业教育大学城年均培养学生逾10万人的基础优势,与相关服饰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办学,为芦淞服饰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三是研发设计平台,利用中纺设计中心中南中心的优势,打造集产品设计、品牌策划、渠道推广等于一体的研发设计平台,助推株洲服饰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四是电子商务平台,与芦淞服饰网等电子商务企业合作,为芦淞服饰企业打造专门的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拓宽企业的销售渠道。五是和谐文化平台,充分考虑人本因素,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所有在芦淞服饰城创业的企业员工由工作变生活,由单身变家庭,“愿意来,留得住,扎的根,散的叶”。

三、强化区域品牌思路

“芦淞服饰”发展有基础、有优势,更有株洲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扶持,然而创建“芦淞服饰”区域品牌并非朝夕可成,而是一项不断优化和积淀的由内而外、分工细致、主次配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参与,整合多种优质资源。

(一)强化“芦淞服饰”品牌意识

一是强化宣传造势,不断突显“芦淞服饰”区域品牌。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成立“芦淞服饰”品牌推广专属机构,募集“芦淞服饰”品牌推广专项资金,统一芦淞区域品牌VI形象,拓宽品牌推广渠道,形成共同建设“芦淞服饰”区域品牌的良好氛围。同时,将有效的“芦淞服饰”品牌传播资源与产业集群区域优势相融合,围绕品牌的核心竞争优势来进行诉求,保证产品包装、平面形象、终端道具的一致性,保证空中、地面的统一诉求,有效实施品牌传播。

二是加强“芦淞服饰”品牌保护意识。以市、区两级政府为主导,以株洲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牵头落实单位,建立“芦淞服饰”品牌的商标注册、价值评估和所有权的分配、补偿与利益约束机制。规范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时,从公共资源(包括软环境)的供给上加强市场的力量,寻找制约企业品牌发展的体制、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制约因素,着力加以改进,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设法解决教育培训方面的问题,完善维护品牌的政策、法规,严厉查处假冒伪劣产品,约束企业“搭便车”行为,防止集群内成员企业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环境,保护品牌声誉不受损害等,保障品牌长久存在,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制定“芦淞服饰”品牌标准

“芦淞服饰”品牌标准应当是以国际时尚为立足点,以卓越的产品质量、高效的原材料管理、精益的生产管理、优质的销售服务、醒目的形象标志和高效的人员培训为技术性支撑,以湖湘文化和炎帝历史文化为文化内涵。制定品牌标准时应是政府引导、服饰行业协会具体抓、知名实力企业挑大梁。该品牌可以共享,并得到法律保护,进行市场化运作则以品牌经营为核心,以授权使用、有偿使用为主要交易方式来推进实施。市、区两级政府在鼓励企业争创品牌方面,提供有效的外部保障和内部激励,为品牌发展提供政策和基础设施保障。

(三)打造“芦淞服饰”品牌总部

将龙泉国际总部创意基地打造一个服务于整个芦淞服饰企业集群的总部经济中心。打造三项职能。

一是加强对工艺和设计技术的研究,建立权威性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设计、制定和定期修改各种相关标准,推进标准化工作的逐步国际化。

二是建立统一的服饰创意和研发设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节省大量研究开发费用,增强吸引更多创新企业加入集群的凝聚力。

三是搭建国际交流、共享资源的信息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并做好动态信息发布,定期举办一些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和人员培训活动。通过“总部经济中心”,可使区域内的企业最低成本地共享工艺改进和信息交流等。

(四)强化“芦淞服饰”协会职能

市、区两级政府大力进行宣传造势和规范引导,鼓励株洲服饰产业各行业协会和商会加强品牌的营销工作,注重市场信息收集,开展市场调查、技术培训、交流市场信息,提供商务、技术等多方面的咨询服务;打破各种市场壁垒,维护行业利益。同时,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制定实施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导企业的竞争和经营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正当竞争,不断增强“芦淞服饰”品牌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通过提供信用担保、市场开拓等服务来加快本地中小服饰企业的成长,通过提供筹融资服务、创业辅导来共同打造“芦淞服饰”区域品牌。

(五)发挥市区两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株洲市政府尤其是芦淞区政府作为“芦淞服饰”区域品牌的所有者,应统筹建立“芦淞服饰”品牌标准体系、鼓励有条件的服饰企业率先采用国际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创建企业名牌。大力支持和鼓励服饰产业资源整合,以服饰龙头企业为支柱,整合服饰产业链条,扩大产业集群的规模,不断提高集群品牌的国际竞争力。积极扶持服饰企业争创国家级和国际级的品牌认证荣誉,对于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争创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的服饰企业,在财政和税收等各方面的倾斜和支持,为“芦淞服饰”区域核心品牌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区域背景

杭州市余杭区利用家纺行业的传统优势与集群优势,积极打造区域品牌。以产业集群为主体,大力推广“余杭家纺”集体商标,借助中国品牌家纺布艺总部基地这一平台,坚持市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引领行业标准,真正实现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全区家纺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家纺产业是余杭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丝绸被面等纺织产品生产地,到经过培育、成长、扩张、提升,初步形成全国家纺制造基地,目前主要生产窗帘、沙发布艺、床上用品、静电植绒、花式纱线、印染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家纺作为余杭区的传统产业,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该区扩大创汇、增收财政收入、安置劳动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全区从强化商标培育保护入手,培育和创建更多的驰(著、知)名商标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树立“余杭家纺产业集群区域国际品牌”的理念,打造“余杭家纺”国际品牌影响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余杭家纺产业的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和集聚化。其主要思路是:以产业集群为主体;以推广“余杭家纺”集体商标为区域国际品牌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为手段;以中国品牌家纺布艺总部基地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增强产业发展的品牌意识,走品牌经营和自主创新道路,真正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全区家纺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余杭是闻名全国的装饰布织造基地,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涌现出一批如“奥坦斯”、“众望”、“柯力达”、“中亚”等知名企业。余杭区先后被授予“中国布艺名城”、“中国丝绸织造基地”等称号;被浙江省列入首批“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也是浙江省产业集群示范区域国际品牌示范区之一。

一、政策优势,助推区域品牌升级

(一)品牌强区氛围浓厚

余杭区政府先后出台实施《余杭区实施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