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工人阶级,建设新天津
作为北方重要工业城市天津的一市之长,时年37岁的黄敬感到了肩上担子的重量。望着战后百废待兴、百乱待理的城区,黄敬自言自语道:“旧世界打破了,还要建设新世界。”
国民党反动派给天津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但是,黄敬坚信,只要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广大的人民群众,就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1949年1月15日凌晨,冒着硝烟弥漫的战火,黄敬进入天津。几天后,1月22日,他召开了一次各大工厂的工人代表座谈会。会上,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党中央告诉我们,进城后要先跟工人阶级见面,先找工人同志谈谈,如何把城市管好。” 黄敬还说:“敌人使我们长期与本阶级脱离,我们进入大城市是归队。我们愿意和工人同志们一起,把新天津建设好!”
黄敬的一席话让在座的工人非常感动,掌声响彻会场。
黄敬征求工人们对军管会各项措施、目前的复工复业以及今后天津建设的意见。大家纷纷发言,献计献策,气氛热烈,效果良好。
工人阶级发动起来了,纷纷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之中。
由于中共天津市委领导各级干部,认真贯彻党的城市政策,加上过去中共天津地下党组织做了大量诸如上层统战、护厂护校、收集情报、调查研究等工作,使天津市的接管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完成。解放的第一天就接通了电话,第二天全市就通了水、电,第三天电车就通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非常迅速。到1949年年底,公营工业的生产就已经超过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和日本统治时期的最高水平;私营企业发展速度虽较公营工业稍慢,但也恢复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水平。
为了处理好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复杂而尖锐的劳资关系,消除其对复工复业、恢复与发展生产经营的影响,解决广大工人群众的政治解放和生活保障问题,军管会、市政府根据党的二中全会精神和刘少奇同志来津指示,拟定了《关于劳资关系处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经天津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军管会颁布实施。这是处理当时存在着的劳资矛盾的法律性文件,也是天津第一部立法。《办法》共计32条,主要内容有“雇佣与解雇”、“劳动纪律”、“劳动时间”、“工资福利”、“童工和女工”等具体规定条文。《办法》的颁布,使处理劳资双方存在的矛盾和发生的纠纷,有了法规依据。经过各级政府和工会组织依法执行,许多开明私营工商业者依法办事,劳资关系逐步缓和下来,为复工复业、恢复与发展生产经营,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和氛围。
各级工会组织对贯彻执行《办法》做了许多工作,创造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例如,在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劳资协商会议,由劳资双方协商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劳资关系问题——国家劳动部认定这是天津、武汉的创新之举。许多工厂通过劳资协商,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的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而且废除了企业沿袭已久的陈规旧矩,例如像“搜身”等侮辱工人人格尊严的旧规矩。由于《办法》的实施,以及劳资协商会议等措施的推行,使劳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治上资方不能再压迫工人,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工人虽然仍受剥削,但这种剥削受到法律的限制;资方虽有财产支配、业务经营和雇佣与解雇权,但工人有监督和抗议权。劳资双方建立了民主、平等、两利的新型关系。
进城伊始,社会治安比较混乱,残留在市内的溃散国民党军队与暗藏的特务继续危害人民,黄敬同志指示有关部门坚决打击。
经过大张旗鼓的镇压反革命,平民愤,顺民意,巩固革命政权,社会秩序得到了根本好转。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个别特务仍是不甘失败,不时地在社会上作乱。
1950年11月15日午夜12时左右,黄敬市长和中央首长杨尚昆及市其他领导同志招待苏联代表团举办的晚会还没结束,流动哨兵在巡视到大楼后院的汽车库附近时,忽见一男性中等身材的人从楼外侧临街向交际处方向走来。他鬼鬼祟祟,四处窥视。哨兵在铁栅栏围墙内与对方相距10米左右远。因外照反射灯光,向外看不清。夜深人静,哨兵高度警惕,向来人喊话:“干什么的?站住!”对方不吱声,突然边走边向哨兵开了一枪,转身就跑。那时哨兵只佩有三八步枪,来不及拉栓开枪,追了几步,左大腿流血不止,倒地不能动了。交际处大楼内听到枪声,全班战士急速出动,四处围剿暗藏的特务。
黄敬和几名领导一起持手枪出来察看,见哨兵受伤,便亲切慰问。黄敬亲自指挥几名战士将哨兵抬到团部卫生处抢救,并迅速了解敌情。市公安局经过侦查,这是一股武装特务,妄图炸毁交际处大楼(附近墙上均画有路线指示暗号),暗杀黄敬市长等首长。这些特务声称是“反共救国团”,到交际处去行动的约有五六个人,全被我军捕获。
慢慢的,天津的反动势力土崩瓦解了,社会治安越来越好,各项工作走上正轨,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黄敬对经贸工作十分重视。1951年秋,经政务院和华北行政委员会批准,由黄敬主持在天津主办了华北城乡物资交流会。报名参加展览会的国营、私营企业非常踊跃,参展的物资品种,琳琅满目,把展览会场摆得满满的,足足有十多里长,每天来参观、洽谈业务的人流不断,熙熙攘攘的,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和罗瑞卿、杨尚昆等人也赶来,饶有兴致地亲临参观。
黄敬陪同毛泽东等人参观了交流会,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进行讲解。
毛泽东来到一个展销日用品的摊点,拿起一个5磅竹壳热水瓶看了看,然后提出建议:“要生产一些敦实些、矮些的,适合农民用。”
后来,黄敬把毛泽东的建议告诉给有关生产企业,很快,商店的柜台上出现了矮墩墩的5磅热水瓶,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展览会对活跃华北城乡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
毛泽东在参观中,听取了黄敬的汇报,对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表示满意,对举办这个展览会并取得圆满成功给予嘉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