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经济的内在稳定器
剪贴板/补偿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要增加预算开支,降低税率,提高社会总需求,造成赤字预算;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要压缩预算支出,提高税率,缩小社会总需求,造成盈余预算。
正如一个家庭的收支安排需要理财人精打细算一样,国家的收入和花费也必须经过严密的计划,以尽可能满足公共需要和维持经济稳定,而这一经济活动的担当者便是政府预算。至于政府如何做好财政年度预算,一直是经济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以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几乎一致反对赤字预算,认为赤字预算使政府公共活动扩大,会导致私人经济部门相对萎缩,并引起通货膨胀。他们坚信预算平衡才是理财正确的标志。然而1930年代大危机之后,财政政策有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作用。为了救济成千上万的失业者而投入的大量政府支出,带来了经济的复苏;依靠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等推行的税收政策,无形中起到了调整收入分配的作用。自此,人们开始丢弃平衡预算这种观念,认为这种平衡可以在经过一个经济周期后达到,即可以用繁荣时期的盈余来弥补萧条时期的赤字。这就是阿尔文·汉森提出的著名的“补偿性财政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主张: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要增加预算开支,降低税率,提高社会总需求,造成赤字预算;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要压缩预算支出,提高税率,缩小社会总需求,造成盈余预算。
剪贴板/内在稳定器
●累进税
●政府的转移支付
●农产品的价值维持制度
不平衡预算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必要手段。此外,财政制度本身也有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首先是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纳税人的收入会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反之,当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人们收入增加。繁荣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其次是政府的转移支付。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人数增多,政府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可抑制人们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最后是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农产品实施价格维持制度,在经济萧条时,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在经济繁荣时,政府减少农产品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减少总需求的增加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