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第1阶段——计划
计划,也可称为规划,是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开始前预先拟定的实施方案和步骤。计划阶段需要确定将要进行的项目并明确项目目标,包含三种主要活动:
识别和选择开发系统
为了利用使用信息技术的新机会、满足增强现有系统的要求,或者解决现有系统不符合组织要求的问题,企业常常需要开发新的系统。虽然一些想法最后证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可行的想法一旦得到实施就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只有选择适合企业的系统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企业在业务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收集信息不全面、产生报表过程繁琐,这些问题通常会产生建立新的信息系统的需求,目的是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大多数组织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它们也不可能将这些资源完全应用于开发所有提出的信息系统,因此组织在识别和选择开发系统时,看重的是关键成功因素。
所谓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CSF)是一种对组织的成功只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为了确定开发哪种系统,组织考察所有提出的系统并通过业务影响或关键的成功因素对这些系统按照优先权进行排队。最终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在对市场和企业状况调查的基础上识别和选择开发系统。
评估项目可行性
通过识别和选择,确定开发新系统的备选方案。可行性研究主要是从经济、技术、操作和进度的四个角度探讨备选方案是否可行。
经济可行性分析是要对项目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如果成本/收益分析显示成本有可能超过潜在的收益,那么系统分析员将建议放弃这个项目。另一方面,如果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是积极的,那么组织就可以进一步考虑这个项目。系统分析员、CIO或CFO将实施成本/收益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试图确定存在什么技术,或者可以开发什么样的技术来解决所标识的问题。如果一个项目不能使用当前的技术进行开发,那么它在技术上就被判断为不可行的项目。这项分析还可以评定公司是否具有能够有效地使用该技术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操作可行性分析评定所推荐系统在其推广使用过程中人的因素。公司必须考虑其员工是否愿意改变以及能够改变的程度。如果员工拒绝改变,则他们可能会试图通过错误地使用系统或不使用系统来阻挠新系统的实施。当组织已经在一个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后,如果其员工拒绝接受信息系统,那么企业将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在信息系统开发之前,分析其操作可行性十分必要。
进度可行性分析主要是确定项目的开发进度是否能够保证。除此之外,它还评定公司是否具有它所需要的资源,例如在开发阶段公司可能需要编程小组,因此进度可行性分析就要确定该编程小组在开发阶段开始时是否到位。进度可行性通过之后,将作为制定项目计划的依据。
制定项目计划
制定项目计划是所有计划阶段活动中的最后部分,同时也是最困难和最重要的部分,是成功系统能够按时交付和完成的指导。通过制定项目计划来确定完成项目中各个活动的人员及完成每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定义系统开发中全部要完成的活动所涉及的谁在什么时间做什么的问题。在制定项目计划时,必须考虑每个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三个重要部分:时间、功能和成本。这三个部分通常不能同时得到优化,改善其中一个部分通常将对其他的一个或两个造成消极的影响。图10-2描述了这种关系,在制定项目计划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三个因素的相互影响,拿捏各因素的轻重。
图10-2
在系统开发阶段,如果遗漏了某项活动,或者完成活动的时间比期望的长,不断对项目计划进行更新是必需的,在调整的过程中最后形成项目管理计划并获得管理层批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