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确定与会人员

确定与会人员

时间:2023-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确定与会人员1.确定与会人员的原则确定与会人员最重要的原则是选择适当少数的人。现在,我们介绍一个筛选与会者名单的标准:即三个“有利于”标准。有利于会议的顺利进行成功的会议自然希望能够顺利进行,然而由于各个与会者的立场不同,就会对会议的进程产生不同的影响。有利于议题的讨论我们明确会议的目的,就是对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所以,与会议的议题有关,应当是与会者的重要条件。

六、确定与会人员

1.确定与会人员的原则

确定与会人员最重要的原则是选择适当少数的人。这个原则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比较难。因为总是有人觉得自己应该参加会议,但是却不能为会议有所贡献,或是从会议得到什么。有的人虽应该参加会议,但是他们却觉得无法为会议有所贡献。

确定参加会议人选要先想想看正在计划中的会议是属于哪一种类型。如果它是一个提供信息的会议,那么与会者应是那些需要知道这个会议所提供的信息的人;如果这个会议是解决问题的会议,就需要那些可以提供知识经验的、影响会议决定的人,以及那些愿意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作出贡献的人来参加。

通常,在决定与会的人选时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选择对实现会议目标有潜在贡献的人

会议既然是以目标的实现为导向,因此在决定与会者人选之时应优先考虑的是:邀请对实现会议目标有潜在贡献的人参与。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非出席会议不可,因为会议组织者有时可以在会议之前约见他们,并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做,可免除他们出席会议。

(2)选择因参与会议能够获得益处的人

让这些人参与会议,固然有助于会议功能的发挥,但也可故意不邀请他们参与,而只在会议之后,将开会的结果通知他们。

对于难以分辨是否应该邀请的人士,最好能采取“宁可邀请,而不排斥”的原则,邀请他们参加以免遗漏。

需要特别留意的是,与会者人数不宜太多。理由有三:

①会议的成本非常昂贵,因此没有必要出席或列席的人士,尽量不要让他们参加。

②在定好的会议时间内,与会者人数越多,则每一位与会者的平均参与机会将随之减少。

③随着与会者人数的增加,沟通将趋于困难。例如当与会者只有3个人的时候,沟通渠道只有6个;与会者增至4个人,沟通渠道增至12个;与会者增至8个人,沟通渠道增至56个;其余依此类推。沟通渠道越多,与会者对信息的掌握能力将越低,达成决议也就难度更大。

我们在前面已作出过阐述,较理想的与会人数,是5~7人。因为在这样的人数下,不但沟通不致发生困难,而且与会者普遍拥有较多的参与机会。倘若与会人数甚多,譬如多至20人以上,主持人可以视实际需要而采取分组讨论方式,处理各种议案。

2.筛选与会人员标准

无论会议其他方面工作准备的多充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参加会议的人。所以筛选与会者的名单,是组织会议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会议准备工作中难度最大的一环,很多经理人都为如何确定与会者的名单而大伤脑筋。现在,我们介绍一个筛选与会者名单的标准:即三个“有利于”标准。

(1)有利于会议的顺利进行

成功的会议自然希望能够顺利进行,然而由于各个与会者的立场不同,就会对会议的进程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让会议顺利进行,需要关注以下三类人。

①代表着一个团体或群体的人。一般来说,会议应当是以个人的身份参与,但有的与会者可能是代表着一个团体或群体的利益来参加会议。如果拒绝这样的人参与会议,很可能会立刻引起一个群体的不满和愤怒,让他们有一个适当的途径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应当是管理者采取的一种明智的必要措施。

②对会议的协调作用不可或缺的人。协调者对会议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他们可以防止会议因与会者之间一时的不妥协而夭折。一般来说,会议主持人或其他组织者应当扮演会议协调者的角色,但他们并不一定都能够完全胜任,所以另外还需要其他与会者来大力发挥会议协调者的作用。这种人可能是人缘很好的人,可以在不同的与会者之间做“和事佬”;也可能是公认做事公平公正的人,在关键时刻的表态可以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③如果不按其意思办,就会大吵大闹的人。对于这样的人,原则上是尽量避免让他参与会议,因为他们很可能会令会议中途夭折。但有时候如果不让他们参加会议,可能同样会造成事态严重性的扩大,那么就要谨慎的安排,例如让更有权威的人士同时参加会议,充分利用权威人士来压制他们可能在会议上采取的行为,以此来尽量控制他们对会议的不良影响。

当然,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必不可少依然应是选择与会者的第一条件。

(2)有利于议题的讨论

我们明确会议的目的,就是对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所以,与会议的议题有关,应当是与会者的重要条件。但与议题有关的人员还可能依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可以按照以下的标准进行筛选:

①跟讨论议题有直接关联的人。如果召开客户服务方面的会议,那么客户服务部的经理就一定要到场;而如果是关于职位调整方面的会议,那么人事经理就不可缺席。因为直接关联人员应当对议题最为熟悉,也最有发言权。这种人员到会,不但可以帮助其他与会者客观详尽地了解情况,而且会议的决议由于他们最直接的参与也很容易达成。

②可以提供专业或独家信息的人员,令讨论更有效率的进行。不同的人员,他们信息的来源途径也不尽相同。有些人由于专业性或消息渠道的缘故,可以得到较之大众更快更准确的消息,这些消息往往会对决策起到决定性的重要作用。为使公司在竞争中稳操胜券,就需要让这些拥有专业或独家信息的人参加会议。

(3)有利于会议组织者的意愿表达

对于会议组织者来说,重要的不仅是会议议题的讨论和会议进程的顺利,还要使自己的意愿能够在会议上得以充分表达。所以对于会议组织者意愿的表达所可能持有的态度和表现,自然也应当成为选择与会者的参考标准。一般来说,谁会支持意见,谁会反对意见,自然应当成为筛选与会者的重要标准之一。

3.注意问题

要把企业会议看成是一个若干个人的群体,他们必须互相影响以完成某项工作;不要单纯问谁应当参加,而要问为什么参加。下面我们列出十点需要会议主办者考虑的因素:

①参加会议的人将在多大程度上涉及会议的行动后果?

②这个人以前对这种情况有没有经验,或者与所涉及的议题或人物是否有特殊关系?

③这个人是否具有行政或法律责任来进行审查或决定?

④级别或地位是否适合于这个小组?(下级职员和他们的上司在一起参加的时候,心理上常会不自然,以至于影响他们反应的质量和真实性。)

⑤这个人在中心议题的专门知识方面,是否确有需要或能有所贡献?

⑥他的才能或职责是否与其他与会者重复?

⑦是否时间、工作量及其他因素都能使与会者安心参加全部会议,而不是人在心不在?

⑧为帮助会议开得成功,这个人能不能通过抵制已知的意见以形成均势,提出一个不偏不倚的客观见解,或发挥评论者或媒介者的作用?

⑨假如要做决议,这个人是否能做?(他不应是一个从属的人,这种人可能缺乏完整的全面知识和适当的权威)

⑩由于某种理由,他的出席是否会妨碍会议的总体成效?

在有效会议管理中,决定与会者群体的规模和构成是非常重要的。会议可能由于参加的人员太多、太少或不恰当的人员结构而流于失败。比如,如果会议规模太大,讨论将流于形式和浮夸,与会者无法真正参与进来;如果会议规模太小,将无足够信息可供分享,问题也不能充分解决。因此,在决定该邀请谁参加会议时,某些方针应被遵循。下表给出了会议的类型和每种会议类型的参考与会人数。

会议规模参考

在确定好与会者的人数和结构后,会议组织者还必须明确与会者的角色安排。与会者一般可以分为会议主持人、会议成员和会议工作人员(如会议秘书、记录员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