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的力量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此话有些道理,也有些夸张。至少在逻辑上有两点:一是有些事虽有重赏,无人可以为之,自然找不到勇夫;二是勇夫未必个个爱财,古人有“士为知己者死”之说,虽有重赏未必有勇者出头。然而在经济社会中,一定范围内的“重赏”却可以起到杠杆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全国大部分的管理学院都把重点放在发展MBA,大家从不懂MBA到办起MBA,都花了不少劲。那时,学院为了使教师上好课,特别是MBA课,实行了课时费制度,有些还按不同的学生对象(本科、MBA、一般硕士、博士)及班级大小等给出每节课的补贴单价。科学研究只能凭原有的基础。中国的管理学院不少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除了财经院校以外,从基础上讲大致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文理型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管理学院,通常由数学系、经济系的部分教师组合而成,也有文史哲、外语等方向的教师。另一类是工科大学的管理学院,它的核心往往是一个工程类的系,如系统工程系,然后吸收一些其他方向的教师而成。从管理学的科学研究看,前者更困难一些。复旦管理学院属前一类,记得当时在学校的科研成果排名表上老在最后三位上徘徊,比体育教研室、公共外语教研室稍好一些,有一年因科研处的统计表上显示管理学院对学校科研的贡献是零,被当时的校长在全校干部会议上点名批评。从1996年起,我们开始对科研采取奖励办法,主要奖励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高档次杂志发表的文章,如SCI加上少数权威杂志。很可怜,按当时标准一共只发了3万多元,获奖最多的那一位教师几乎拿走了近一半奖金。可见当时科学研究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学院对科学研究的认识也不足。我们开始向大家宣传管理学院科研的重要性,宣传MIT的斯隆商学院,在1996—1997年间列美国商学院排名第五,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运筹学、MIS、财务金融三个学科在美国排名都在前五位。2000年以后我们对科研采取重奖措施,力度不断增强,学院组织了科学研究方法等专门课程帮助年轻教师和博士生提高科研能力,鼓励各系开展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的科研合作,鼓励跨学科的科学研究,还请专家来做基金申请的指导报告。2004年开始我院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总数已超过了数学系、物理系,每年申请数就达50项左右。学院在平衡教学力量和科研力量上,酬金或奖励是一个杠杆。教师的精力是一定的,课多上了,科研时间就少了,科研多搞了,上课的数量、质量都会下去。教学和科研对管理学院而言是同等重要的,但不同时间阶段会各有侧重,因此掌握好这根杠杆很重要。在EMBA初创阶段,这根杠杆显然应当向它倾斜一些,EMBA上课的要求很高,EMBA学费也是管理学院收入的重要来源,给一定高的课时报酬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事实是出了高报酬也未必找得到足够的合格教师,可见重赏之下,勇夫亦难得。
掌握好杠杆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时时要作些调整以保持总体的平衡。从当前的情况看,要鼓励搞好学科建设,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包括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联合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鼓励出研究成果,鼓励培养新生力量,搞好学术梯队,营造学术氛围,鼓励教师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与专著等等。有人会问杠杆的力量什么时候会消失呢?我想杠杆力量的消失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的教职工都有极高的素质、极强的责任感、极丰富的兴趣,学院的管理也将达到极高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