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行为科学和系统论的观点,运用计算机技术和运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西蒙。由于在决策理论的研究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西蒙于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具体如下。
(一)管理就是决策
决策学派认为,决策是组织及其活动的基础,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所有组织成员作出了参加组织这一决策,这也是任何组织的任何成员的第一个选择(决策)。在这之后,组织成员还要作出其他决策。组织的全部活动都是集体活动,对这种活动的管理实质上是制定一系列的决策。制订计划的过程是决策,在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也是决策;组织设计、机构选择、权力的分配属于组织决策;实际与计划标准的比较、检测和评价标准的选择属于控制决策;等等。总之,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二)决策过程
管理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构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四个阶段的工作:一是情报活动,其任务是收集和分析反映决策条件的信息,为拟定的选择计划提供依据;二是设计活动,其任务是在情报活动的基础上设计、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三是抉择活动,其任务是在各种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适宜的行动方案;四是审查活动,其任务是对已做出的抉择进行评估。
(三)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
决策的核心是进行选择,而要进行正确的选择,就必须利用合理的标准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评价。人们在决策时不可能作出“完全合理”或“最优”的决策,常常只能满足于“足够好的”或“令人满意的”决策,因为人们没有求得“最优解”的才智和条件,所以只能满足于“令人满意的”这一准则。
(四)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西蒙把组织活动分类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经常重复的,而且有一定的结构,因此可以建立一定的决策程序。每当出现这类工作或问题时,就可以利用既定的程序来解决,而不需重新研究。这类决策被称为程序化决策。另一类是非例行活动,不重复出现,处理这类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和程序。因为这类问题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捉摸不定或极为复杂,再或因为其十分重要而需用个别方式加以处理。解决这类问题的决策被称为非程序化决策。西蒙对非程序化决策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用心理学的观点和运筹学的手段,提出了一系列指导管理人员处理非例行活动、非程序化决策的技术,从而产生了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