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决策与知觉
知觉是决策的基础和出发点,没有对外界环境的知觉就不能激发决策需要。
知觉作为人们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以各种形式的感觉存在为前提,由各种感觉有机组合而构成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整体反映。它具有理解性和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确定的含义;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不可能清楚地知觉所有的事物,而只能有选择性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因为知觉的这种理解性和选择性,不同的人由于知识经验的不同就是对同一客观事物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点,也会有不同的体会,人们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不可能完全准确地认知客观环境,从而产生认知偏差,这样对问题情境的知觉偏差自然会影响决策的质量,在复杂的决策情境中,由于人认识的局限,这种认知偏差表现得就更明显,从而导致决策者在处理备选方案信息及决策过程中出现系统偏差,产生不良决策。
一般而言,对管理者决策过程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偏见是事前假设、代表偏见、控制错觉和递增承诺等。
事前假设是决策者如果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事前具有强烈的信念,那么会倾向于决策时寻找、使用与他们的事前观点相一致的信息,而忽视与其事前观点相矛盾的信息,有时甚至有证据表明这种观点错误,决策者也会一意孤行,这样决策就会在偏见的基础上产生,这源于人们心理上的求证倾向,对能支持和切合感觉与观点的信息,心理上有更高、更积极的开放度,并从内心抵触那些与感觉对立或矛盾的信息。事前假设的认知效应具体表现为定型效应,这一术语来自于社会心理学对人际知觉偏差的描述,定型效应即所谓的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在对某类社会事物形成了固定印象后,这种印象会沿袭下来,并以此作为评价判断该类事物的依据,对个体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
代表偏见是以样本推断总体时发生的认知偏差。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决策的策略建立在算法和启发法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基础上,算法建立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启发法则是凭借经验来解决决策问题,产生于非理性的思维。启发法有代表启发、可得性启发及锚定启发。
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会关注一个事件与另一个事件的相似性,并以此推断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把这种推断过程称为代表启发法,指的是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人们在运用代表启发法判断问题时存在这样的认知倾向:喜欢将事物分成几个典型的类别,然后,在估计事物发生的概率时过分强调这种典型类别的重要性,而不顾有其他潜在可能的证据。代表偏见就是代表启发法在复杂决策情境容易产生的认知偏差,它是决策者不恰当地从一个小样本,甚至一个个案归纳概括出自认为可行的规律,导致认知偏差,这表现为决策者对样本规模不敏感或对偶然事件作出错误的解释,前者使决策者作决策时单纯地以单一且合理的理由为依据,忽略样本的代表性,后者使决策者对于具有确定概率的机会,错误地受当前经历的启发而给予错误的判断,导致决策偏差。代表偏差的认知效应具体表现为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以点代面效应,是人们在认知时从所知觉到的特征泛化推及其他未知觉的特征,从而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觉判断,好像晕轮一样,从中心逐渐向外扩散,它往往是在缺乏足够社会知觉的情况下,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扩大形成对他整体行为的印象,产生认知偏差。
可得启发性,它是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事件在知觉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出现的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容易回想起来的被判定为经常出现的,决策如果建立在这种对可得性预测的基础上,就可能会导致认知偏差。这是知觉过程中强化作用的结果。很多心理实验研究表明,人们在决策时具有强烈的维持现有存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源于人们渴望自我保护、免受创伤的趋利避害本能,因为打破常规意味着承担责任,意味着面临失败的风险。
锚定启发是决策过程中,人们总是先入为主,偏重于受第一次信息的左右,对得到的初始信息产生锁定效应,为随后的思考判断设置框架,形成导向,制约对事件的估计判断,与锚定启发相对应的认知效应是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在进行社会知觉的过程中,人们重视前面的信息,不重视后面信息的对事物产生的“先入为主”的印象,这种最先留下的印象,对个体以后对该事物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首因效应使人们过分强调过去的事实,这在外界环境变动加剧的情况下,可能导致错误的预测,引起决策失误。与此类似的还有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新近出现的信息在对事物产生印象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影响以后对事物的认识。
控制错觉是决策者过高估计对活动和事件控制能力的倾向,这是高层管理者容易形成的偏见,过高评价自身价值,对自己成功和控制事件的能力过于自信,于是过高估计正面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导致最后作出不恰当的决策。
递增承诺揭示的是个人责任对决策的影响,决策者由于对行动方案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有不少的沉没成本,这些过去的投资再也无法撤回,如果没有效果决策者则难辞其咎,受这种个人责任的影响,决策者即使明知过去的决策无效,即使得到的反馈表明方案效果欠佳,仍然会继续承诺提供更多投入,仍然难以摆脱以往的决策或改正以往的决策,所以人们会倾向于在已有决策的基础上作新的决策,其根源是人们的防御心理——本能地将决策失误的意识压抑到潜意识中。
决策者应清楚地认识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及其负面影响,决策中尽量避免偏差的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